图书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捐赠;特征;未来走向摘要:高校图书馆获得社会捐赠是保持图书馆快速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图书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图书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篇1:

新时期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探讨

[摘要]从单位的发展来说,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对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本文就来分析当前图书馆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安全防范

1引言

行政管理是反映管理水平和工作面貌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的行政管理,概括地说就是对单位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的合理使用;职工思想教育;制定和督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经费管理;设备管理;后勤服务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做好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工作。

2实行人本管理的思想

所谓的人本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工作中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将人作为工作的核心,树立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用户、关心员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将人作为图书馆行政工作的核心,加强管理。

1加强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教育

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对整体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使其自觉遵守规定,热爱工作。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建立并完善现有的学习制度,坚持不懈地组织职工学习政治、时事与图书馆的方针、策略、任务等。

其次,作为管理人员要注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要考虑到职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深入到群众中,对员工的思想要做到胸中有数,为员工解决困难,改善员工的政治素质及经济待遇,改善办公环境,给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温馨,留住人才。

2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行政管理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新时期的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必须要善于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改善协调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坚持黄金原则与白金原则,黄金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白金原则就是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满足他人的需求。在工作中以这两个原则为指导,实行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知己、知彼、权变。所谓的知己就是要对自己的能力及特点较为了解,在工作中扬长避短;知彼就是要了解他人,善待他人;权变就是权利弊而随机应变,根据环境及人的不同而随时调整工作策略。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倾听能力,有效运用语言能力,发挥优势化解冲突,总之就是在进行行政工作的过程中,要秉持服务的态度,坚持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为员工解决问题,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促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3建立并完善章程管理标准

加强章程的建立,建立工作目标,用其管理人,约束人。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可以分为: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安全工作责任制,卫生安全防火制度等,完善相应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图书馆基础工作水平的提高,改善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效率。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完善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实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管理方针,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

4加大经费管理力度

对任何工作来说,经费都是不可或缺的,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要想发挥行政管理工作的作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财力的控制,这就要求在经费的管理中坚持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工作原则,保证工作效益。在经费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专款专用

所有的款项都要按照预算办事,从预算的编制到最后的决算环节都必须要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严禁移东补西,导致款项乱用。

2统筹兼顾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图书馆的经费有限,因此,在使用上必须要统筹兼顾,考虑多方利益,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到业务的建设与资源的建设中,一个良好的图书馆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但如果空有形象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在图书馆的硬件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内涵方面建设。

3把好图书馆采购的质量关

图书馆采购是经费最主要的支出,因此要把好采购关,避免由于采购造成的浪费,同时要完善管理制度,重视订单的审核工作,严把采购关。

4压缩会议,避免做表面文章

重复的会议,大量的表面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费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实事求是,控制好经费管理,实现经费利用率的最大化。要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拓宽经费渠道,避免图书馆经费的无端流失。

5加强后勤工作的管理

后勤工作是图书馆顺利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如何为读者提供服务,为读者创建较好的工作环境,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吸取知识,接受文明的教育。同时要提升后勤工作的效益。因此,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一个图书馆如果室内清洁,书刊整齐,藏书丰富,室外鲜花四季盛开,会使人感到春天常在,充满希望,这就要求提升服务的工作效率,重视读者教育,视服务为生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6提高安全技术防范能力

安全工作的质量对整体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将安全放在首位,必须为读者提供绝对安全的学习环境,提高图书馆建筑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安全建设,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并完善安全防火机制,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将安全放在首位,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读者是体现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的生命,一旦失去读者,图书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队伍来自不同的阶层,面对复杂的读者队伍,公共图书馆应实行多方位的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7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基础,这就要求加强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推动我国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兴玲新时期图书馆如何为发展农业服务[J].农村实用技术,2009(8)

[2]刘颖,李斌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安全防范[J].宜春学院学报,2011(5)

[作者简介]丁全(1963—),男,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馆员,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近30年。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作者:丁全

图书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篇2:

论高校图书馆捐赠的特征、问题与未来走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捐赠;特征;未来走向

摘要:高校图书馆获得社会捐赠是保持图书馆快速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获得社会捐赠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各高校在获得社会捐赠上并不均衡,各高校图书馆的捐赠管理并不完全到位,且还存在制度空缺,这些都客观上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制度,鼓励各高校积极推动社会捐赠的发展和繁荣,建构多样化的图书馆社会捐赠途径和方式,规范高校图书馆社会捐赠管理工作,强化宣传,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资金监督机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

高校图书馆接受捐赠早已有之,对于施赠者而言,无偿或近乎无偿向图书馆捐赠纸质文献和非纸质文献,都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出赠。作为受赠方的图书馆,在当前图书出版种类繁多、图书价格较高的情况下,接受校外人士、单位和组织以及校内教职工与学生的捐赠,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图书馆采购经费紧张问题,可以弥补从正常采购渠道无法获取的部分特色文献的不足,为读者创造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加大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深度与广度,让优秀的图书资源能得到充分运用。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接受图书捐赠上已经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有待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予以解决。

1高校图书馆捐赠的特征

1.1捐赠者不仅限于校外也包括校内,不仅有个人也有其他组织

高校图书馆接受的捐赠不仅来源于校外的个人、单位和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还有来自校内的教职工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高校图书捐赠包括团体捐赠与个人捐赠。当然,从世界来看,国内外团体向高校赠书的特点不尽相同。国内团体赠书基本以某笔资金购买图书后以某种慈善的名义一次性赠给某图书馆,且捐赠图书一般都是新书。国外团体赠书多是从各个图书馆和企业、出版社募集而来的书籍,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不间断地多次捐赠,亚基会和日本科协图书捐赠即是如此。由此发现,国外特别是团体赠书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而国内团体赠书多是一次性。尽管如此,对于外文文献馆藏缺乏和图书采购资金紧缺的大部分国内高校图书馆而言,一旦被国外捐赠团体选中就会积极配合,也能够获得较长期的国外图书资料的捐赠。

个人捐赠也称之为私人捐赠,捐赠者包括原作者、使用者甚至图书收藏者。捐赠者将自己的著述、曾使用过或者收藏的图书赠给图书馆,意在基于自己的捐赠,将曾经使自己受益的著作、珍藏书刊让其他渴求知识者也能继续受益。捐赠者也希望自己捐赠的书刊能契合读者的需求并为读者所利用,以实现所捐图书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作为高校图书馆个人捐赠而言,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群体之一。在校大学生每个人手上都有各种不同的学习用书,如教材、习题集等。而到毕业时,这些书籍反倒成了毕业生的“鸡肋”——带走麻烦,丢掉可惜。而对于图书馆来说,对这类学习用书复本的需求较大,如果能将这些书吸收进来,既能补充馆藏,也能激发其对学校和图书馆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个人赠书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上涵盖比较广泛,从教材到专著、从传统出版物到作者手稿等都有;二是在赠书规模上参差不齐,有的几十册、上百册,有的仅几册。但是作为爱心捐献而言,个人赠书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美德,是广大民众对高校图书馆高度关爱的具体表现。

1.2捐赠者所捐赠物不仅限于书籍,还包括金钱和物质

有学者指出:“图书作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是没有国界、地域乃至院墙之隔的,人们进行图书的积累和捐赠、交换和储存,可以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共同创造人类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进行知识的再生产。”[1]目前在中国高校,读者需求与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国内外书刊价格不断上涨,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图书馆藏书量又有硬性指标,在这种形势下,校内外团体、组织与个人对高校图书馆的金钱与物质捐赠更凸显其重要性。就全国高校图书馆所接受的捐赠来看,其中金钱与物质的捐赠也占了相当一部分,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所接收到的金钱与物质的捐赠总量还相当有限,远不能满足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不断上涨的需求。

就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大学图书馆来看,接受捐赠早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国外高校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募集资助的部门,专门从事图书馆捐赠事务,其接受的捐赠不仅有文献资料还有金钱。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战略性变革,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应将捐赠的方向更多地投入到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作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来说,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应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转变将图书馆作为公益事业单位这样的定位,打破经费应由国家财政承担这一思想束缚,树立图书馆筹资方式多元化的思路,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接受社会各界对高校图书馆的物质以及金钱捐赠,将社会物质资助作为图书馆事业的有力补充和保障,促使高校图书馆得到更大的发展。

2高校图书馆社会捐赠存在的问题

2.1高等院校图书馆社会捐赠资源配置不均衡

就当下中国高校图书馆获得社会捐赠来看,与国外大学图书馆每年能获得大量金钱、书籍以及其他捐赠不同,我国除了北大、清华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的图书馆能获得相当数量的捐赠外,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每年能获得的捐赠总量并不多。

李秀娥:论高校图书馆捐赠的特征、问题与未来走向*李秀娥:论高校图书馆捐赠的特征、问题与未来走向*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大学每年的日常运转费用中,政府拨款仅占三分之一,而更多的经费要依靠海内外校友和企业的捐赠和支持。北京大学发展基金汇集海内外各界给北大的非限定用途捐赠,基金及其收益可由校长直接用于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以满足学校最重要和最急迫发展的需求,而且在北京大学获得的捐赠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图书馆的建设。正因为如此,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内遥遥领先,成为国内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的领跑者。除此之外,浙江大学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典型代表之一。竺可桢教育基金会是浙江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管理单位,自成立以来,每年筹集和运营的社会捐赠基金不断增加。据该校竺可桢教育基金会公布的年报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该年度新签署社会捐赠竟多达133项,签约人民币3.72亿元,实际到款2.94亿元,筹资到款额比上年增长143%,目前该基金会资产规模已经达到6.57亿元。不言而喻,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受益于这些社会捐赠的支持。与上述高校形成反差的是,我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由于发展资源的限制,图书馆吸引社会捐赠无论在力度还是广度上都相距甚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高校更为明显,社会捐赠资金几乎为零。据统计,2010年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80%都流向了国内110多所重点高校,而剩下大约2,000所普通高校只占高等教育社会捐赠总额的20%。

2.2高校图书馆每年所获得的捐赠以书籍为主

高校图书馆获得的捐赠以书籍或者与书籍相关的软件为主,而所获得的金钱或其他财物很少。就当前高校图书馆所获得的文献捐赠来看,主要包括:校友捐赠、毕业生捐赠、出版社捐赠、国外赠书和社会募捐等。其中各大出版社的赠书不仅专业性强且质量较高、内容更新较快,但往往副本少,难以达到馆藏、借阅的目的。而且本校教师捐赠以赠书为主,多是个人出版的专著和教材。当然,每年还有不少毕业生将自己学习的参考资料、工具书捐赠给图书馆。

由于国内社会捐赠类型较为单一化和集中化,除个别重点高校或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外,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接收的捐赠都以书籍为主,其他类型如有价证券、不动产等在国外高校图书馆较为普遍的捐赠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状态。

2.3高校图书馆对于社会捐赠的管理不到位

就当前国内各高校来看,仅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制定了“图书捐赠条例”“赠书管理细则”等,更多高校并未制定社会捐赠管理规定,而且国内也没有直接针对高校图书馆捐赠行为进行调整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高校捐赠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如捐赠的组织结构、项目设置、运作程序等方面的管理就不够规范,图书馆捐赠基金策划和运作能力不突出,受赠资金、物品、图书的使用情况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等。

就当前高校图书馆接受社会捐赠管理来说,其中非常突出的是高校对此的宣传不力。高校图书馆既不积极宣传社会捐赠的意义,也不对所获捐赠的情况进行宣传。而且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并未建立社会捐赠回报机制,社会捐赠回报机制是指能够保证捐赠者可以获得一定回报的制度与措施。当然对于不同的捐赠主体,其追求回报的目的与动机是不同的。

对于个人捐赠者来说,内在需求是其实施捐赠的根本动力。其捐赠并非为了经济上的回报,更多是为了交往尊重的自我满足,或为了道德和责任的体验与实践。与此不同,企业、社会组织等法人捐赠主体的捐赠更多是为了获得长远社会效益的回报。企业实施捐赠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认同,培育潜在客户,为企业产品和服务赢得广告效应。尽管当下中国的社会捐赠回报机制对中国社会捐赠事业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接受捐赠的高校图书馆并未建立有效的捐赠奖励机制,并未利用社会舆论对捐赠进行积极引导,不能让捐赠者的社会认同感得到满足,一定程度降低了捐赠者的捐赠热情;二是整个社会也没有建立健全的社会捐赠表彰机制。当前的社会捐赠奖励与回报更多地呈现临时性特点,现有社会捐赠制度并不能稳定地给予捐赠者应有的回报,捐赠回报往往随着某项捐赠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达不到捐赠者预期的效果,这反过来也就导致了捐赠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临时性的发生。

3高校图书馆捐赠的未来走向

3.1制定政策与制度鼓励各高校图书馆努力推动捐赠的发展与繁荣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各高校图书馆在资金来源上由向国家财政要钱向积极主动从社会募集资金转变,鼓励各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募集资金、图书和其他财物,进而推动各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各高校图书馆也应针对社会捐赠设置专门机构,聘用专业人才,专门负责对社会捐赠的管理工作。

就各高校而言,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捐赠的重要性,把图书馆捐赠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图书馆获得捐赠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校领导要做好顶层设计,鼓励图书馆主动拓展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同时努力拓展海外的捐赠。积极发挥各高校基金会和董事会在社会捐赠获取和管理上的积极作用,使其稳步成为高校图书馆获得社会捐赠的主渠道和有力的管理机构。

各高校图书馆也应积极转变图书馆管理的行政化作风,建立社会捐赠的募集绩效考核制度。具体而言,各高校图书馆馆长担任领导,下属机构部门具体负责,以绩效成绩推动社会捐赠工作的进展。建立对捐赠者满意度的跟踪和收集机制,逐步健全对捐赠者心理满意度的回报机制。

3.2建构高校图书馆多样化的社会捐赠的途径和方式

图书馆对社会捐赠的募集和接受,首先,应拓宽社会捐赠的类型,建构以书籍和金钱为主,有价证券、汇款等为辅的综合捐赠体系。其次,积极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学生家长资源,为校园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软环境建设提供更多物质基础。所以,图书馆应积极扩大社会捐赠途径,特别是应当利用好校友以及学生家长这一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外不少大学图书馆都不断拓宽捐赠渠道和捐赠方式,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利用的捐赠途径主要有:①一般性捐赠途径。包括在线捐赠、电话捐赠、邮件捐赠、匹配捐赠、证券捐赠。②创造性捐赠途径。捐赠者顾问基金或基金捐赠、国际捐赠、电汇捐赠、经常性捐赠、团聚会延期捐赠、打印延期捐赠卡。[2]对于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捐赠来说也应当如此,因为利用多种多样的捐赠渠道不仅为捐赠者提供了便利,更进一步提升了捐赠资产的多样化。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开始突破原有的“坐商”形式,逐步树立了主动融资的观念,开始积极向私人企业或者财团募集资金。同时,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积极拓展国内筹资渠道的同时,也开始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也开始重视国际上资金、图书、物品等的捐赠。

3.3规范高校图书馆社会捐赠的管理工作

3.3.1强化对社会捐赠的社会宣传。各高校图书馆应高度重视社会捐赠的宣传。首先,在高校学生中宣传图书馆捐赠的意义与价值,在各高校城市的重要广场等举办高校图书馆捐赠展以及捐赠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考虑在新闻媒体上宣传高校图书馆捐赠的意义,提升整个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捐赠意识。其次,对每一位捐赠者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荣誉证书等),并在相关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上加以宣传和报道,扩大社会捐赠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度。

3.3.2完善社会捐赠资金管理制度。高校捐赠资金管理制度是高校社会捐赠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高校能够争取社会捐赠、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备条件。高校要想获取更多的社会捐赠,就必须加强募款机构资金的高效管理。建立并健全捐赠资金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让社会捐赠活动能够处于公开、公正、透明的状态,还可以提升社会捐赠的公信力。

3.3.3建立高校募捐机构捐赠信息披露制度。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透明化运作特别是信息披露至关重要,这关乎高校图书馆募捐的成功与否。就高校图书馆募捐信息披露而言,一是要从根本上确保捐赠资金使用的公开与透明度,二是要确保募捐行为的信誉,这里所言的信誉主要是指在捐赠双方中,信息优势方应对信息劣势方做出的一种保证和承诺。进一步来说,捐赠信息披露主要指捐赠管理机构对捐赠者做出的不滥用资金的保证和承诺。这就要求,一方面有利于捐赠者能深入了解募捐管理机构对捐赠资金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募捐管理机构也应积极向政府以及社会提供更多的有关信息,实现高校募捐管理机构管理运行的透明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冬林,杜党军.谈高校图书馆赠书工作——基于兰州大学图书馆捐赠书的实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08.

[2]李欣.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捐赠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编校:崔萌)

作者:李秀娥

图书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篇3: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与服务

摘 要: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主体是本校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对信息需求各有异同,研究和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特点,有利于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包括馆藏建设、信息采编、定题和跟踪服务、咨询服务、网络服务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服务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其信息服务与用户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交流、信息服务的最终目的来看,均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是现代信息服务的重心。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是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由于用户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对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分析用户的需求特点,开展有效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1.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类型及其信息需求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用户是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大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由于个体的知识结构、研究的学科领域、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信息需求也不相同。

1.1教师信息需求特点。教师是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主体之一。他们既是教学人员,又是科研人员,其信息需求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一,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需求的信息不断地更新,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因而不仅需要一定范围内的固定信息,而且需要国内外有关专业方面的新知识、新见解等动态性的信息。需要的信息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表现出明显的专业性特点。其二,教师又具有研究人员信息需求的特点。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又承担着国家、省或地方的重要科研项目,需要的信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他们需要研究课题的專门化信息,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信息。这部分用户经常关注着有关研究学科方面的新动态、新发展,以及中外近期研究的新成果等理论性较强的一次性信息,其信息需求的阶段性比较突出。其三,传授和研究不同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各异。就高校文科院系来说,讲授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教学和科研人员,需求马、恩、列、斯、毛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有关原著及其对著作的研究、个人传记、年表等信息;讲授和研究中国某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需求中国古今著者的著作,包括古籍线装书、古籍套装书,以及港台著者所著的理论性著作及其研究的文献信息;讲授和研究外国某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则需求外国学者所著的原版文献,研究国外的信息或译著、译文等等。由此可见: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多是根据自己研究的学科寻求相应范围内的信息,他们学习知识和处理信息是不同的。

1.2 不同年龄用户信息需求特点。不同年龄的教学、研究人员对文献信息需求也不尽相同。老年教师及研究人员所教的课程和研究的科研课题相对比较稳定,他们大多需求教学指导性和研究性的信息,包括国内外的有关专著、专业核心期刊、专业发展方向的信息,以及指导研究生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也需要有参考价值的第二、三次信息。中年教师用户由于肩负教学和科研两副重担。一方面,他们为了适应现代科技飞跃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需要掌握最新的关键性信息,不时补充自己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他们在研究某个学科课题时,需要专深的知识,因而不但需求国内外有关专业理论性的专著、专业核心期刊,还需要有价值的教学参考文献、动态性的信息等。青年教师、研究生,又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他们在选定某个学科某个专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时,或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系统的文献信息,及其本专业相关的文献信息。于是,他们需求理论专著。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学参考文献。大学生用户群,信息需求具有明显阶段性和层次性,兴趣广泛,爱好各异,既需要拓宽知识面,博览群书。对一些知识性的信息更有强烈的需求。内容新颖,准确的信息更是大学生所需求的。

1.3行政管理人员信息需求特点。在图书馆的用户中,行政管理人员则希望有更多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文献信息,以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理论动态和高校行政管理水平。

高校图书馆用户由于兴趣,爱好各异,对图书和期刊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部分教师对专业图书需求量大,因为它是教学和科研人员研究的必备资料。因此,他们建议图书馆应以收藏图书为主,以便教学和研究人员完整地、系统地掌握和了解某个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而另一部分用户则认为期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对某一学科某一专题或某个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刻,观点明确,内容也新颖,且时效性强,因此,他们提议多订期刊。

以上分析表明:高校图书馆用户是具体的,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各有异同,并以个人或用户群体研究的学科为主。首先,需求是古今中外的理论性图书、专业核心期刊为主,对于知识性的文献和有价值的二、三次信息也有一定的需求。其次是信息需求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研究性、阶段性、动态性和新颖性等多种需求相结合的特点。其三,对信息服务要求高,希望采用多种形式提供信息服务。

2.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信息服务。

用户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直接或间接的采用各种形式满足用户的服务活动,即图书馆用各种技术方法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信息活动。包括信息资源建设,加工,传递,用户培训,参考咨询,馆及高校图书馆因用户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和对信息需求的不同,其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各学科信息资源收藏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二是多方位提供信息服务[1]。

2.1 信息资源建设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人员在广泛的理解用户的基础上,根据用户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的实际需要,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既要统筹兼顾,又要保证重点,建设各学科系统的、科学的,知识合理的图书馆藏书结构。高校图书馆是本校所设学科及开设的课程为主次来确定藏书,以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群体信息需求来决定其文献收藏的数量和种类的。因此,信息人员应努力调节各学科、各类型文献收藏比例,尽力保障各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意味着信息服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在收集文献信息时,浏览目录提要,了解该文献信息的价值。还可请有关专家、教授当顾问,请专业人员提建议。如:采购外文文献、港台文献和大型套书请专家圈定、一般的文献收藏、期刊的订阅也同样征求有关教学、研究人员的意见。这样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信息不仅质量较高,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最大的满足。

2.2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加工服务。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中,面对各种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差异,信息人员提供优良的服务势在必行。编制高质量的信息检索工具,吸引用户利用文献。信息人员收集来的文献资料应及时的进行整理、加工、分类、编目,向用户提供文摘、目录、索引等二、三次文献。也可编制成书本式目录,期刊可编制刊名目录,专业期刊分类目录,以及有关学科的专题文摘索引等,从而方便用户对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2.3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以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及大学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在信息资源的调节中也应考虑重点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借阅上给予优惠,或给予优先使用新资料等,从而达到优质的系列化服务。用户对图书馆依赖性大,对信息服务要求高,信息人员应主动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开展定期服务、咨询服务,帮助查找资料等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对于一般用户,可以从广度上开展,以引导他们利用文献,提供信息服务,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2.4开展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定期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形式,即信息人员根据用户的教学和研究计划,围绕某一专题进行一系列的信息服务活动,有针对性的将具体的信息直接提供给用户,如中外文文献信息的调拨。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为用户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为某个学科课题组研究的项目,正是图书馆员学习的专业学科宣传、推荐该项目的文献信息资源,注重某学科的发展提供报道。在包括专题文献、文摘、索引、报道等。同时检查了了解其课题进展情况,用户信息需求变化,进行跟踪服务。定题服务和跟踪服务往往与重点用户需求相联系,开展个性化服务[2]。

2.5开展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人员积极地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或帮助用户查找资料,是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化。信息人员可利用文献检索工具和工具书回答用户提出的有关问题,如图书馆的信息收藏情况、信息存放地点、分类规则、排架顺序,还可进一步向用户提供有关的数据、复印件等;向用户介绍有关学科或图书馆有关文献信息收藏基本状况等。

2.6馆员技术创新服务[3]。改进服务技术,建设电子信息馆藏,数据库是提高服务效率的保障。网络用户检索所需信息,查重、查新,查某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收藏的书画,如何查,在哪种工具书上检索,收藏地点等。

2.7加强纵横向联系。加强校内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纵向联系,处理好相互的业务联系和协调关系,这是搞好信息服务的重要环节。如果用户需要的信息在本馆内无法得到解决时,信息人员可以与有关资料室联系,帮助用户查找他需要的信息。和各院系资料室沟通情报有无,互相提供文献目录,形成资源共享。一是各院系资料室人员向用户展示校图书馆馆藏目录,推荐新书目,让用户对校图书馆有所理解;二是信息人员根据本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从校图书馆内提取有关文献资料。如外文文献、套装书、专题文献等,以便于本室用户随时查阅;三是信息人员向校图书馆报送本系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科研课题,以及本室用户的信息需求情况,需求的文献目录等,使校图书馆采购人员了解本院学科的建设和用户需求,协调收藏有关方面的信息。同时,馆员与校外图书馆加强联系,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同盟范围,实现馆间互借。

总之,高校图书馆用户是教师、研究人员和大学生,信息需求既是专业的,又是多样的。图书馆馆员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对用户开展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信息服务和用户的信息需求相联系,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度,是通过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得到实现,二者相辅相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更高,图书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日益旺盛。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袁晓园.美国重点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3):90-94.

[3]張久珍.2011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3):25,31-40.

作者简介:谢婧(1981-),女,安徽合肥人,硕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婧

上一篇:小学秋季学校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个人三年工作总结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