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学主张是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对教学的理性认识和见解,是教师教学个性最集中的表现。它源于教育经验,生于教育过程,长于科学理论的引导。有没有明确的教学主张,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优秀教师要注重教学主张的提炼,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教育自觉者,促进学生成长,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1:

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规定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阅读活动中是平等的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 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 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 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 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1) 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2) 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3) 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3.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4. 注重诵读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5. 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黄 剑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二中 441214)

作者:黄 剑

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2:

明确的教学主张是教师成熟的标志

摘要:教学主张是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对教学的理性认识和见解,是教师教学个性最集中的表现。它源于教育经验,生于教育过程,长于科学理论的引导。有没有明确的教学主张,是衡量一位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优秀教师要注重教学主张的提炼,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教育自觉者,促进学生成长,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

关键词:教学主张;教师表情;鲜亮

做老师,要经常问问自己:对学科教学,有怎样的思考;教学交流,我们要经常看看别人;对学科教学,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主张。能否准确、系统的回答这一问题,反映出你是否是一个成熟的、有成就的教师。

教学主张,让教学更有想法

教学主张是教师指导其教学行为的理性认识和见解,是教师教学个性最集中的表现,抑或说是教学个性的内核。余文森说:它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化和学科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提升,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情感、知识与智慧的‘合金’。”教学主张源于教育经验,生于教育过程,长于科学理论的引导。它渗透着教师的教育理想,揭示出教师的教育追求。通州区实验小学王笑梅集30年小学语文教学感悟和经验,以“生命对话”理论、“逍遥游戏”理论、“心灵感发”理论、“游历自然”理论为指导,提出“生命语文”的教学主张,尊重儿童的个体性,关怀生命的独特性,相信智能的潜在性,注重让文本灵动,滋养生命;让课堂灵动,启迪生命;让阅读灵动,润泽生命;让写作灵动,记载生命。她的教学主张融入了她对语文教育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她对眼下功利语文、模式语文、符号语文等时弊的批判。

《人民教育》报道过福建的三位教师。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教师林珊提出“语文教学:求真,崇善,唯美”的教学主张;福州市第八中学教师骆志煌提出“人文素养的历史教学”的中学历史教学主张;福州市乌山小学教师林碧珍提出“富有思想的数学课堂”教学主张。综合案例,教学主张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科学性。它不是凭空的提出一句什么口号,而是基于学科特点,符合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性,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切实可行;二是稳定性。它不是某位老师灵感一现冒出的一个什么想法,而是其长期积淀的结果,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改变,而是用实践和研究不断的去证明它、深化它;三是统领性。教学主张不是悬飘在那里不得落地,而是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行为会从不同的纬度去映证教学主张;四是实践性。教学主张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实践经验的抽象,是教育体验的提练与概括。又用来指导实践,彰显教学实践的价值;五是自创性。它的诞生需要教师广泛的学习,但根本的是基于教师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它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现状的批判,是批判以后的再建,所以极富创造性;六是生成性。教学主张是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漫长的教育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规律性认知,不断积淀,不断丰厚,不断修正,不断完善,实践永远是它发展的源泉。

教师一旦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他对教学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按照这种想法去实践、去探索,他就有了自己的教学路径,他就成为有个性、有想法、独树一帜的优秀教师。提出并不断完善和实践自己的教学主张,应成为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教学主张,让教学更有表情

教学主张通过教学实践来彰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课堂教学等教学活动,自然应该个性鲜明,有自己独特的符号,有“这一个”的魅力表情。这种表情,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学科形象,会让学生的学习有独特的通道并取得超出一般的独特效果。南京中华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王高深悟物理教学要义,从朱正元教授的“物理,物理,以物讲理”的教育思想、“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实验思想、刘炳昇教授“非常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实验经验中受到启发,提出“博物明理,格物启智”的教学主张,努力进行“生活化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实验研究”,其教学形成鲜明的个性。海安实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许卫兵提出“简约数学”的教学主张,其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性强;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儿精练;时间控制匀称、舒缓、恰到好处;活动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要言不烦;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相对来说,数学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而“简约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不那么可怕,充满乐趣又有简约的路径,于是,孩子们便与数学“好上了”,他们学数学就充满了渴望。

虽然人的表情是丰富的,但独立的个体总有其常态的表情。一位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就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样式。海门东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祝禧提出“文化语文”的教学主张,不是就课文教课文,而是把教学对象放在文化的视野下审视,和孩子们一起品味语言现象下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有广度、有深度,不是教学,而是熏染。在这一教学主张的指导下,她的每一节课都力图挖掘文化的元素,彰显“文化语文”的独特表情,显露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推开窗儿》一课有这样几个板块:重识窗的作用,感受窗的神奇,阅读窗的景致,品味窗的灵性,推开心的窗儿,完完全全是一种“窗”的文化;她教《牧童短笛》安排这样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古汉字认读,享受文字意趣;第二环节文字阅读,感知田园之美;第三环节文学阅读,感悟田园活力;第四环节文化阅读,理解田园情怀。祝老师教每一堂课,都体现她的教学主张;她的教学主张,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这就使她的教学表情非常的特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个很独特的“这一个”。

一线老师提炼教学主张,要遵循这样一些规定性:一是基于儿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学主张的提出必须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出发,不能只从教的层面思考,不能停留在教学艺术的改进;二是基于学理,有科学理论作为支撑。教学主张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的规律,必须有理论的支撑,确保科学有据,与理论相融通,能自圆其说并行之有理;三是基于学科,有浓烈的学科特点。教学主张要有强烈的“学科味”,在确保以教学的一般规律为底色的同时,更要以学科特点为亮色,促进学生便捷有效地投入学科学习;四是基于运用,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的教学主张指向教学实践,必须有教学操作的原则、步骤和路径,且又行之有效;五是基于亲身,源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但强调教学主张的原创性,坚持从实践积淀中提炼和演绎,符合自己长期教育生涯的一贯风格,符合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走向,既响亮,又实然。

教学主张,让教学有发展潜质

教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其专业发展之路就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他的教学理论的建构会越来越科学,他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会越来越成熟,他作为一个名师的条件会越来越具备,他的教育达人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因此,教学主张之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的意义,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认为的那样:教学主张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是名师区别于一般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是名师教学的内核和品牌,是名师成熟的“个人理论”。

从教学主张的基点去泛读精读,教师的学养就越来越丰厚 谈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家都推崇阅读,认为阅读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问题是教师的时空有限,阅读的时空很大,读什么,怎么读,需要有一条因人而异的路径。在过去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以教学主张为基点去阅读,教师的阅读就有了方向,有方向的阅读会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让自己的教学主张有更深厚的基础,会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步伐更坚定。

由教学主张的视角研读教材,文本的解读就越来越深刻 名师用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这是教学主张的教材化过程,就是教师以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去研读教材,所以才能独具慧眼,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化共性为个性,于平凡中见新奇,甚至化枯燥为生动,化平庸为智慧。这就给教材注入、渗透主张、思想、智慧,使教材个性化、生命化,使主张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

用教学主张的思想研究和设计教学,课堂教学就会神采飞扬 教学主张一旦形成,就必须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向,教学设计和实施就要处处体现主张所蕴含的思想、理念,教学流程、教学活动中就要处处折射出教学主张的“韵味”“格调”“风貌”。特级教师、通州金郊初中曹群提出“英语诗意”课堂的教学主张,教师诗意的教、学生诗意的学是她所祈求的唯美课堂境界。她的课中西方文化自然合璧,师生情感、智慧、思维高度融合,学生们的浪漫情怀在诗意中迸发。

为教学主张的丰满汲取借鉴,教师就更能接近教育的本质 老师有了教学主张,然后去阅读,去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教研、展示活动,他的眼界会进一步打开,各种极具个性的教学思想和操作方法会从各个侧面影响他,让他真正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优秀老师,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特级教师、通州育才中学丁卫军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简约语文”的教学主张,注意从别人的创造中不断的汲取:黄厚江的“本色语文”,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蔡明的“生态语文”……一各种语文教学的风格让丁老师视野一下子拓开,他广泛吸纳,有效借鉴,真正使自己的“简约语文”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过程简化,教学语言简练,教学媒体简便,达到了精约、博约、雅约的境界。

以教学主张去塑造人格,教师的教育生命就更有价值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中有句名言: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学主张从本质上讲是老师独特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淀,加上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所形成的对教学的一种相对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抑或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观。以这样的教学观去实施教学,会超出文本、技术、学科层面,升华教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是老师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是教师充满教育理想,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去实施的教学,是教师真正的“这一个”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是以独特的路径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真正这样去实施教学,教育生命的意义就无限深远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作者:郭志明

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3: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主张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使得教与学的关系变得科学、合理,学生“多学”成为现实,课堂学习的效率有保证。推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教给学生相宜学习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的合作探究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引领学生立足自身学习基础上学习与提高。倡导合作探究,落实“少教多学”。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注重交流展示,引领课堂深入。丰富课堂评价,促进反思总结。

關键词:“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应用;提高;效率

“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主张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先进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精神相吻合。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教师的“少教”与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那些学生能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教师绝不再多加啰嗦,而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个性化学习。但是,教师的“少教”并不等于“不教”。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障碍时的答疑解惑,更像是一种“指点迷津”。正是因为有了教师“少教”的基础,教与学的关系才变得科学、合理,学生“多学”成为了现实,课堂学习的效率才有了保证。

语文是一门特别注重学生个人体验的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一堂语文课是由教师包办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完全由教师的讲解替代,相信学生是对语文科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来的,课堂学习的效果也肯定不会好。正因为如此,初中语文学科更是要大力推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给相宜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他们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式的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地体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引领他们立足于自身学习基础上学习与提高。这样的话,学生才会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达成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在初中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的“少教”和学生的“多学”是相辅相成的。或者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教师的“少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多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少教多学”是一个总体的教学原则。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文本特点、预设与生成等诸多因素,在巧妙教学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处理,确保课堂教学任务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

那么,“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该如何应用呢?

一、 倡导合作探究 落实“少教多学”

在初中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要做到“少教”其实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语文教师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把大部分课堂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就完全能够做得到了。难度比较大的倒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达到“多学”的目标。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少教”是为了保证学生有“多学”的机会。但是,是不是说学生的“多学”就纯粹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语文教师无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的“多学”应该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语文教师从学情出发,在充分预设基础上的学习内容准确选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有序、渐进式的学习。

以教学《范进中举》一课为例。在组织学生品读感悟“范进发疯”这一重点情节的时候,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范进发疯时的动作、语言、外貌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只有一句话:“噫!好了!我中了!”关于这句话所表现出范进的内心世界,展示了范进的人物形象是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感悟的,是无论多么高明的语文老师的分析都无法替代的。所以说,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句看似简短的话背后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组内的讨论激辩,形成小组的整体意见。这样的话,不同学生的理解经过碰撞、印证并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就是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果,学习印象是特别深刻的。

二、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少教多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因为学习时间比较长,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序、有效开展,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当好课堂学习“主导者”的角色。因此,语文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学习内容、步骤的安排之外,还要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这样的话,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既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精读略读结合法等各种适宜的方法。在碰到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时候,语文教师还要注意对这些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弄明白这些专业知识的定义、用法、使用效果等,学会辨析、使用这些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

以教学朱自清先生《春》一课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对蓬勃春天的描绘与讴歌,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手法,我特意组织学生对“绘春”部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朗读,在此基础上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完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等到各学习小组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外,我再组织全班同学对各个学习小组展示的作品进行评点,指导出五幅作品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等交流展示、互评互议环节完成之后,我再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再次朗读,由此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注重交流展示 引领课堂深入

在初中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上,学生“多学”的效果如何需要有个显性的展示。否则的话,语文教师就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学生也就无法知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因此而在下阶段的学习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做出有效调整。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成果交流展示。

还是以教学朱自清先生《春》一课为例。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五幅春景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会作者描绘春天美好意境。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成果的交流展示,我们就无法知道学生到底从文本中读到了哪些东西,他们又是如何把作者笔下的春景表现出来的。他们的理解与体会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也就得不到显现,自然也就没办法修正他们的学习。这样的话,他们的学习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四、 丰富课堂评价 促进反思总结

学生在课堂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是很容易陷入固定思维的。这一点,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尤为明显,往往是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偏差或者是错误,而他们自己并没办法发现。即使是在小组合作式的探究中,因为小组中意见的统一,他们的思维也往往会存在着一些偏见或是不完善的地方,表现出共同的不足。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如此,初中语文“少教多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之后的课堂学习评价。因为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我们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点拨,并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反思总结,促使他们的学习走向深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理想状态[J].科学咨询,2011.

[2]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2012.

[3]刘小盼.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4.

[4]李国兰.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如何实现“教少学多”[J].中华少年,2016.

作者简介:

方梅玉,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火田中学。

作者:方梅玉

上一篇:年国土所年总结下一篇:经济普查工作总结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