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与略读课文

2022-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精读与略读课文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略读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分析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提高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践策略和路径,指出转变观念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把握原则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创新方法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根本途径,强化实践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有效保证,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略读课文;前提条件;根本途径

略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形态,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诸多教学家或者学者也将略读教学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略读课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经过笔者整理,发现在语文现行人教版教材中,三年级略读课文占课文总量的25%,四年级略读课文占课文总量的43.8%,五、六年级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比例基本相当。由此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但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老师的困惑和误解依然存在,把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教,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缺乏指导,教

法单调缺乏个性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更

制约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亟待小学语文教师着力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尝试对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现状进行思考,并总结出一些实施对策,希望能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借鉴。

一、转变观念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条件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综观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要提高略读教学有效性就势必要求教师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价值和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功能,从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里走出来,树立一种全新的略读课文教学观念。

1.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和交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同时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2.以能力为本

粗知文本大意,抓住文本主旨;学会略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抓重点读等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这些都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所在。教师要更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创新略读课文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用于阅读实践,进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以创新为本

勇于创新是实施有效性略读课文教学的内在要求。面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教师不仅要学会因材施教,更要不断改革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学实践,以简化的目标、粗化的结构、活化的教法、宽化的拓展给予学习主体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让语文教学在简约中回归本源。

二、把握原则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

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把握和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也成为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关键。

1.把握简化原则

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略读课文的安排,到了第七册,略读课文不仅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且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彼此呼应;从第九册起,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交替出现,成为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联合体。这些略读课文的安排是学生自读自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的实践机会,也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工具。教师要根据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重点、难点和学生学情,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力求简化教学目标,且不可过高、过全、过细,做到“一课一得”;力求粗略教学结构,按照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等设计教学过程。

2.把握自主原则

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这为学生创设了较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和自主阅读的阶梯。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个体自学、小组合作交流、组织全班质疑问答等形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自我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略读课文的阅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合作能力。

3.把握拓展原则

拓展学生阅读领域,让学生投入更丰富的学习中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教师要把略读课文作为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根据语文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帮助和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能够较好地阅读课外内容。

三、创新方法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根本途径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在略读课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略读课文教学质量,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把课堂阅读引向课外,把好的阅读方法培养成自觉的习惯。

1.删繁就简,提炼主线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教师可抓住课文主线,删除细枝末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阅读方法和过程。可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快速浏览课文,搜寻与题目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及主要事件等,进而形成对课文大意和文本主旨的初步了解;可以从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入手,引导学生带着“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用默读、扫读、自由读等方法来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本脉络,感受文本情感,进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运用“阅读提示”的方法来独立阅读;还可以从文中领起全文的关键词、关键句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把全文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抓住和感悟文章的主要思想,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

2.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没有互动,没有交往,教学活动就不会存在。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教师要注重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人与小组在认知上、思维上、情感上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略读能力。为此,教师可依托课文特色或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等,设计主要的话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如以人物形象鲜明的个性特点、精彩的故事情节、含义深刻的句段等为话题展开学习交流,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步和提高。

3.比较异同,开阔思路

在略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

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内容的不同体

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抑或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课文等方面来进行比较阅读。如教学第十一册《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第九册学过的说明性文章《松鼠》,将两篇课文从体裁、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来进行对比阅读,既能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又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开阔认知思维,把握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强化实践是略读课文有效性教学的有效保证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略读课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仅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把学生课内良好的阅读行为引向课外、引向实践、引向生活,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

1.注重内外结合

所谓内外结合,就是把课内略读教学进行巩固迁移。在阅读内容上,教师可结合单元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如完成第十册第五组略读课文后,教师可围绕单元教学主题“名著之旅”,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引导学生利用课内学会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品位。在阅读方法的课内外结合上,要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之中,如在教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时,可以把《观潮》《鸟的天堂》等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景手法和特点,运用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等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品味语言的奥妙。

2.注重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把阅读思考和肢体行动结合起来。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真实地沉浸到课文内容的学习和领悟中去,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略读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采访活动,并以采访稿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组织演讲、辩论、搜集材料等活动,让学生学生享受了略读课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在教学第十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到“鱼钩”的意义和红军的伟大,可以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后,设计问题:“金色的鱼钩”被保存在博物馆里,如果你是导游,那你会怎样向游客讲述这枚鱼钩的来历呢?学生在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中深情讲述鱼钩的故事,也更加走近了老班长的心灵深处,理解了课文的深刻内涵。

3.注重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较强,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有的情感特别强烈,容易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写日记、心得、评语等形式,引导学生动笔写作,在写作中模仿运用写作技法、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加理解了课文的深刻内涵和深厚情感。

总之,略读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略读课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以上看法只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之谈,略显粗糙。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兴趣特点和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内容,紧紧围绕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投入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马贤.略读,也很精彩: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9).

[2]叶建松.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J].小学语文教学,2011(22).

[3]邵冲.师者,授之以渔:刍议“略读”课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教研版,2011(4).

[4]温娟.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J].新课程:小学,2011(5).

?誗编辑 温雪莲

作者:谢晨宇

第2篇: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适配性对比及启示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包括精读篇目和略读篇目,精略读篇目需要在“质”上具有内在关联,在“量”上具有合理的组配关系,两者之间才具有适配性,以保证文言知识的合理复现以及文言语感的培养。在“质”和“量”的前提下,还需思考在教材中精略读篇目如何编排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进行定量统计,对比两岸略读篇目编排方式、数量及篇幅的异同,并以强、中、弱三类关联度为标准,对两岸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的改进建议,为教材的合理编写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完善提供启示。

关键詞:文言文;精读篇目;略读篇目;适配性;初中语文教材;两岸

语文教材的选文至关重要,选文恰当与否,反映了对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度,同时也关系到教学内容与测试。两岸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既包括精读篇目,也包括略读篇目。精读篇目为必讲篇目,略读篇目是对精读篇目的强化与拓展。精略读篇目间需要产生一定的关联和照应,才具有合理的组合搭配关系,我们将这种关系叫做适配性,它是指精略读篇目间所形成的协调配合关系,既有内容上的关联这一内在因素,也有数量、篇幅、编排方式等外部因素。精略读篇目间在内容上需要具有何种关联?关联体现在哪些方面?关联的强弱该如何划分?两者在数量比例上如何分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篇幅如何搭配才能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在教材编排中,两者以何种形式呈现最为合理?这些都是适配性所要考察的内容。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主要在精读篇目上,略读篇目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略读的定位、价值、教学策略等方面(如沈红2007[1],施茂枝2010[2],欧治华2015[3],李斌2013[4]),而精略读篇目间对比,尤其是两岸精略读篇目对比的研究更是少见。如夏惠贤、赵静(2010)[5]从数量上对两岸各一套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进行了对比,但并未涉及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问题。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略读篇目的适配性进行考察,挖掘两岸在精略读篇目处理上的异同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中获得启示,力图展现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的合理组配方式,为教材的合理编写以及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完善提供启示。

本文选取了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为考察对象。大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出版时间在2002至2016年之间。台湾为翰林出版、康轩文教事业、南一书局出版的国文教材{1}(以下简称翰林版、康轩版、南一版),出版时间在民国104至105年之间(公元2015-2016年)。这里的文言文,既包括古文,也包括古诗词。

我们采取“由外而内”的方式,先从“量”这一外部显性因素入手,考察略读篇目的编排方式、数量、篇幅,进而深入到“质”这一内部核心要素,考察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在“量”和“质”的双重考量下,探讨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问题。

一、略读篇目编排方式对比

(一)略读篇目呈现方式差异

两岸初中语文教材在略读篇目的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大陆三套教材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在目录中标示,具体来看又有两种形式。人教版八、九两个年级以及语文版是在目录中以“*”标示出略读篇目,精略读篇目混编在一起,且略读篇目也有独立的课文编号。北师大版的略读篇目则是呈现在目录的“比较探究”“拓展阅读”“鉴赏评论”中。一种是在课后练习中呈现,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分别呈现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思考与练习”“阅读练习·探索”中。目录中呈现的略读篇目,与精读篇目并非一对一的直接匹配关系,针对性相对较弱;课后练习中的文言文与所在精读篇目直接对应,针对性相对较强。

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三套教材在目录中均无明确标示的略读篇目,而是在某一课或单元后的某些板块中呈现出来。具体来看,翰林版呈现在“应用练习”中,南一版呈现在“阅读光廊·晨读篇”或“应用练习·阅读测验”中,康轩版呈现在“应用练习·阅读测验”或“应用练习·诗句重组”中。也就是说,台湾教材的略读篇目是与具体的课文相对应的,精略读篇目间呈现出一对一的匹配形式。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南一版,在课后的“阅读光廊·晨读篇”中,明确提示出“搭配第X课”。如一上第7课《输租氓评斗牛图》“阅读光廊·晨读篇”,提示“搭配第七课《卖油翁》”,这使得略读篇目有了明确的组配对象,利于教学和自学。

我们的考察目的在于语文教材是否做到了文言知识、文言语感培养的合理复现与链接,不管上述哪种呈现方式,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因此将以上述方式呈现的文言文都归入略读篇目中,也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二)分散式编排与集中式编排

比较特别的是,人教版七八九三个年级在文言文篇目的呈现上存在差别。七年级是分散式呈现,将文言文分布在各个单元中,而每个单元主要以主题或题材为核心串联,既有现代文又有文言文。略读篇目主要与单元主题或题材相匹配,这样,可供选择的范围就很大,古今中外作品皆有可能,因此文言文略读篇目的选取几率就会小很多。以七下第三单元为例,其“单元提示”提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本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可看出,该单元是以题材为中心串联课文的,其略读篇目选了一中一西两篇与单元题材相契合的现代作品《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八九年级是集中式呈现,将文言文篇目汇聚在某两个单元。这种方式不是以主题、题材为线索串联篇目,而是将各种主题、题材、内容,各个时代及作家的作品聚集在一起,目的在于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这种方式既便于文言文略读篇目的编排,也是文言知识得以及时复现,文言语感集中培养的有力形式。以八下第五单元“单元提示”为例:“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书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提示中明确指出了文言文单元的选文意图和教学目的,将各种题材、内容、文体的作品集中呈现,并非单纯以主题或题材为线索。该单元略读篇目《五柳先生传》《马说》与精读篇目《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在主题、题材、内容、文体、时代等方面均不统一,但都是文言文,教材在此做了集中式处理。

在集中式编排方式下,由于同一单元内都是文言文,因此,略读篇目一般只能安排文言文,这就使得文言文略读篇目出现的几率大大高于分散式编排下出现的几率。因此,两相对比,集中式处理更利于文言文略读篇目的编排。

二、精读与略读篇目的数量与篇幅对比

(一)精读与略读篇目的数量对比

由表1可见,从文言文略读篇目的“量”上看,大陆三套教材略读篇目数较为接近,都在20篇左右,但占总精读篇目数的比例不一,北师大版{1}明显高于人教版、语文版。台湾三套教材略读篇目数也较为接近,都在6篇左右,占總精读篇目数的比例相当。大陆三套教材略读篇目总数为65篇,台湾三套教材为20篇,大陆明显多于台湾,是台湾的3倍多。从略读篇目占总精读篇目数比例来看,大陆三套教材平均为65.4%,台湾三套教材平均为22.7%,大陆占比高于台湾,约是台湾的3倍。

七上至九下六册教材略读篇目数分别为:人教版1-0-5-4-5-4,语文版4-3-3-4-5-4,北师大版3-3-3-6-3-5,翰林版1-1-0-2-2-0,南一版2-1-1-1-2-0,康轩版2-1-0-1-3-0。对比来看,大陆教材略读篇目数随着年级的增长基本呈递增趋势,较有规律可循,其中,做得最好的是人教版。而台湾三套教材各年级略读篇目数时增时减,较无规律。

(二)精读与略读篇目的篇幅对比

篇幅长短往往与难易程度存在正比关系,是难易度的重要参考标准。精读与略读篇目的篇幅应合理搭配,才有利于实现最佳学习效果。为使对比更为深入,我们对精略读对应篇目的篇幅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字数为标准,每套教材在各年级中抽取一组对应篇目,尽量保证对比项的文体一致。

表2 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与略读对应篇目字数抽样对比

表2显示,大陆三套教材中,人教版略读篇目字数普遍比精读篇目少,精读字数约是略读的1.5-2.5倍。语文版和北师大版略读篇目字数普遍比精读篇目多,有的较为接近,如语文版略读《黔之驴》比精读《爱莲说》只多出5字;但有的相差较多,如语文版略读《愚公移山》比精读《秋水》多出170字,北师大版略读《游岳阳楼记》比精读《岳阳楼记》多出208字。台湾三套教材较为一致,略读篇目统一比精读篇目字数少,绝大多数占精读篇目字数约一半,也有极个别精略读篇目字数较为接近,如康轩版《世说新语选》,精略读字数相差39字。但也存在略读字数远少于精读的情况,如康轩版《论语选》,精读约是略读字数的3倍,差距悬殊。

对比两岸各个年级略读篇目字数可发现,大陆三套教材各年级字数普遍多于台湾三套教材对应的年级。如大陆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略读篇目字数分别为153、389、575,台湾翰林版相应年级略读篇目字数分别为56、124、80,北师大版在各个年级的字数均多于翰林版。

从略读篇目字数的年级分布来看,两岸各套教材表现不一。大陆人教版、语文版、台湾翰林版、康轩版都是八年级多于七年级,但又高于九年级,其中人教版八年级字数约是九年级的两倍。北师大版三个年级字数呈现递增趋势。南一版七、八年级字数相当,九年级字数增多。相比之下,北师大版对略读篇目字数的处理较为合理,体现了较好的年级序列分布,呈现出较好的难易梯度。

由以上对比可见,从“量”上看,大陆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略读篇目多于台湾教材,略读篇目的篇幅也普遍大于台湾教材。大陆教材在“量”上比台湾教材更胜一筹。

三、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对比

以上是从“量”的角度对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与略读篇目做了对比,但仅从“量”上还不足以说明大陆教材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强于台湾,还需要从“质”的角度深入考察。

通观两岸六套教材可发现,略读与精读篇目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主题、文体、时代、作者几方面。略读篇目能否在上述几方面与精读篇目相互照应,是两者适配性的关键因素。以这四个关联维度为切入点,我们首先对精略读相关篇目的占比进行了考察{1}。大陆教材初中阶段总计为人教版44.4%、语文版14.3%、北师大版88.5%;台湾教材初中阶段总计为翰林版20%、南一版24.1%、康轩版24.1%。对比可见,大陆三套教材间悬殊较大,比例最高的北师大版与最低的语文版相差74.2%。台湾三套教材间比例大致相当,较为均匀。大陆两套教材占比高于台湾,一套低于台湾。总体来看,大陆精读与略读相关篇目的比例要高于台湾。

精略读相关篇目占比的高低不是考量“质”的唯一因素,比它更为重要的,是精略读篇目之间关联维度的多寡。关联维度从1个到4个,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是存在差异的,适配性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进而对精略读相关篇目之间关联度的高低进行了考察。

(一)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等级

精读与略读篇目之间涉及的关联维度越多,作品间的关联性就越大,适配性越强,越有利于文言知识的复现和文言语感的培养。我们将文言文精略读篇目的关联度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关联维度在3-4个的为强关联度,其中4个维度的关联度最强;关联维度在2个的为中关联度;关联维度在1个的为弱关联度。

(二)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考察

以上述三类关联度为标准,我们对两岸六套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略读篇目间的适配性做了考察。具体来看,各套教材兼顾的维度不同,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也就存在差异。

1.大陆三套教材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考察

人教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4个,最低1个。关联维度由1到4出现次数分别为3次、5次、4次、1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2.23个关联维度。其中强关联度5个,中关联度5个,弱关联度3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文体相同。如八下第六单元略读《满井游记》与该单元精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同为游记散文。二、时代相同。如九下第六单元略读《愚公移山》与该单元精读《曹刿论战》同为先秦名篇。三、主题相关。如八上第五单元略读《大道之行也》与精读《桃花源记》主题有一定的关联。

语文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2个,最低1个。维度由1到2出现次数分别为2次、5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1.71个关联维度。其中强关联度0个,中关联度5个,弱关联度2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文体相同。如七上第四单元《空城计》配有同为小说的《美猴王》;八上第六单元略读《满井游记》与精读《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记天承寺夜游》同为写景散文。二、时代相同。如九上第六单元略读《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与精读《秋水》同为先秦诸子散文。

北师大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4个,最低1个。维度由1到4出现次数分别为9次、14次、12次、1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2.14个关联维度。其中强关联度13个,中关联度14个,弱关联度9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主题相关。如七下第三单元主题为“慷慨正气”,精读《过零丁洋》配有主题相近的略读《示儿》《谭嗣同之死》;八下第六单元主题为“历史智慧”,精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配有主题相近的略读《唐且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杂说》。

2.台湾三套教材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考察

翰林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3个,最低1个。维度由1到3出现次数分别为1次、1次、4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2.5个关联维度。其中强关联度4个,中关联度1个,弱关联度1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文体相同。如八下第12课《定伯卖鬼》配有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篇目《骂鸭》。二、出自相同作品。如七上第6课《论语选》配有同出自《论语》的篇目。三、出自相同作者。如七下第5课《五柳先生传》配有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一首。四、所出相同。如八下第2课《木兰诗》配有同出自《乐府诗集》的《敕勒歌》。

南一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4个,最低2个。维度由2到4出现次数分别为1次、4次、1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3个关联维度。其中强关联度5个,中关联度1个,弱关联度0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文体相同。如七下第3课《律诗选》配有杜甫五言律诗《春望》。二、主题相近。如七上第7课《卖油翁》配有主题相近的《输租氓评斗牛图》。三、出自相同作者。如八上第9课《记承天夜游》配有苏轼诗一首《题西林壁》。四、出自相同作品。如九上第7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有同出自《孟子》的篇目《弈喻》《揠苗助长》。

康轩版精略读篇目间关联维度最高4个,最低2个。维度由2到4出现次数分别为2次、4次、1次。精略读篇目间平均有2.86个。其中强关联度5个,中关联度2个,弱关联度0个。精略读篇目的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文体相同。如七上第2课《绝句选》配有张继《枫桥夜泊》。二、出自相同作品。如八下第5课《世说新语选》配有《世说新语》篇目。三、出自相同作者。如九上第2课《宋词选》配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四、主题相近。如九上第11课《座右铭》配有主题相近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两岸精读与略读篇目关联度对比

精略读篇目间的平均关联维度,大陆三套教材为人教版2.23个、语文版1.71个、北师大版2.14个;台湾三套教材为翰林版2.5个、南一版3个、康轩版2.86个。台湾三套教材的平均关联维度普遍多于大陆。其中,平均关联维度最多的南一版比最少的语文版多出了近一倍。

相比之下,台湾三套教材文言文略读篇目兼顾的角度更多,在主题、文体、时代、作者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大陆三套教材兼顾的角度各不相同,人教版主要涉及文体、时代、主题,语文版主要涉及文体、时代,而北师大版基本都与主题有关。无论哪个角度,都是对精读篇目的呼应,都能从一个侧面复现精读篇目的知识点。当然,涉及的角度越多,复现的知识点也就越多,越有利于文言文的巩固和掌握。在诸多要素中,最能体现复现的,是出自相同作者的相同作品。台湾三套教材出自相同作者相同作品的分别有4个,占到精略读相关篇目的比例为翰林版66.7%、南一版57.1%、康轩版57.1%。但大陆三套涉及较少,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分别为4个、0个、2个,占到精略读相关篇目的比例分别为30.8%、0、5.6%。

由表3可见,台湾三套教材精略读篇目间强关联度比例均高于大陆三套教材,而大陆三套教材的中关联度和弱关联度比例均高于台湾,尤其是弱关联度比例,台湾有两套教材低至0,大陆三套教材则都在25%左右。台湾三套教材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更高,适配性更强。

由以上对比可见,大陆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略读相关篇目的比例要比台湾高,但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度却是台湾明显高于大陆。关联度是考察精略读篇目间适配性高低的内在核心要素,因此,从“质”的角度看,台湾教材优于大陆教材。

四、思考与建议

适配性是文言文略读篇目选文的重要因素,精略读篇目间只有形成适配关系,略读篇目的选取才是合理的。略读篇目的选取首先应遵循和参照课程标准,它提供了教学目标和各项能力指标。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导,略读篇目应考虑在内容上与精读篇目形成关联。内容的关联是适配性的核心要素,从“质”的角度决定了精略读篇目间的内在关系。在保证内容的关联后,应思考选取多少量的略读篇目才能保证文言知识的復现与衔接,精略读篇目间在篇幅上需具有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文言语感的培养。数量与篇幅是适配性的重要保障,从“量”的角度影响精略读篇目的外部关联。在“质”与“量”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在教材编排中如何呈现精读与略读篇目才能更好地体现上述目标。教材受到课程标准/纲要的指导,通过教材,我们还可以反观课程标准/纲要的合理性。循着以上思路,结合对两岸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精读和略读篇目的考察,我们得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精略读篇目间“质”的内在关联

略读篇目在内容上需要与精读篇目产生一定的关联,才能在“质”上真正发挥略读篇目应有的功用。两者在主题、文体、时代、作者上关联的维度越多,相互之间在内容、文体特征、时代特点、语言风格上就形成更多的照应,关联性就越大,适配性也就越强,越有利于文言知识的巩固强化以及文言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1}可见,略读篇目是对精读篇目的补充,这个补充既包括对精读篇目的巩固,又包括强化。既然精读是准备,略读是运用,这就说明略读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略读的设立,就是要让学习者将从精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文言文阅读中。因此,略读篇目需要在内容、文体特征、时代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与精读篇目形成关联照应,才便于学习者将从精读篇目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略读篇目中,使得略读篇目真正发挥巩固和强化作用。从“质”的角度看,台湾三套教材精略读相关篇目的比例虽然没有大陆高,但精略读篇目间的关联角度却比大陆多,关联性是比大陆更强的。大陆教材在关联性上还有待加强。

目前两岸初中语文教材多按主题安排单元,这种方式下,略读篇目在主题上与精读篇目更容易贴近。主题相同的优点是,略读篇目的可选范围大,不管是古今中外的作品,还是任何文体的作品,只要能和精读篇目主题相同,都可选入。缺点是,在保证主题相同的同时,未必能在文体特征、时代语言特点、作者风格等方面与精读篇目形成更为具体、更加多维的照应。弥补这一缺点,可将略读篇目与具体的精读篇目直接对应,这样,方便两者形成更多的关联维度,适配性自然更高。通过对教材的考察可发现,在课文后安排略读篇目的方式,能与精读篇目间构成直接的对应关系,精略读篇目间的针对性往往更强,适配性也就更高,这在两岸六套教材,尤其是台湾三套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证明。

(二)精略读篇目间“量”的合理搭配

1.合理的数量比例及衔接

略读篇目可对精读篇目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但这要求略读篇目具有足够数量的支撑。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部分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阅读能力指标指出:“能主动阅读古今中外及乡土文学的名著,扩充阅读视野”。两岸课程标准/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随着学段的增长,扩大阅读范围的要求。略读篇目正是对精读篇目的扩展和补充,将精读篇目掌握的文言知识运用到略读篇目中,通过巩固和强化,进而阅读更多的文言作品,使得文言语感得以提升。“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经验和过去教会学校的教学经验都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继承发扬。过去私塾教文言文就是识字、写字、读书、背书、写文章,几年下来不就能读、能写一般的文言文了吗?”{2}“传统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语感教学,或者说是一种实践教学。”{3}“书面语的语感怎么来?第一,大声朗读;第二,大量阅读;第三,重要的文章要背诵;第四,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模仿写作逐步到有创意的写作。”{4}可见,要想学好文言文,就需适当加大文言文阅读的比重,体现在教材中,可加大略读篇目的比重,多选入经典篇目。此外,古今语言存在差异,这使得文言文选文更应注重文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因此文言文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大陆三套教材文言文略读篇目在数量上多于台湾,篇幅上普遍大于台湾,在“量”上,大陆教材做得比台湾更好,台湾教材在略读篇目的数量上有待增加,篇幅有待加大。既然略读篇目是作为教学和自学的备选项,处理就可以相对灵活些,在数量上也可以更充裕些,以便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教材编写受课程大纲/纲要的指导和制约。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指出:“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推荐篇目中,有的编入了教材,有的没有,无论怎样,这些经典篇目都可作为阅读的补充,也可作为略读篇目来处理。大陆教材文言文略读篇目在“量”上高于台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陆对略读篇目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重要导向作用。

较为特别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除了略读篇目外,在每册书的最后都附有“课文古诗词背诵”,每册10篇,共60篇,都是古代诗词曲名篇,也可以当做略读篇目,这就使得人教版的略读篇目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大。而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中并未列出推荐的文言篇目,在这一点上还需要完善。

文言知识和语感需要逐渐积累,打好基础,才有利于学习和阅读更多文言文。因此,略读篇目数应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递增趋势,做好各个年级间的合理衔接,以符合认知规律。在这方面,大陆三套教材处理得普遍比台湾教材合理,台湾教材应在略读篇目的编排上考虑更多的年级分布因素。但大陆教材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北师大版,七上至九下略读篇目数为3-3-3-6-3-5,在八下达到了最高值,而九上的数量反而和七年级一样,九下的数量又有所增长。九下面临着中考的压力,精读篇目数量会有所减少,因此,略读篇目数量也不宜增多,应比九上的数量有所下降才符合精略读篇目的合理搭配比例。台湾三套教材九下的略读篇目数都为0,数量是比九上少,但无略读篇目,这显然不利于文言文的巩固和掌握。

2.合理的篇幅搭配及分布

略读篇目主要为选教和自学设计,因此,需掌握好难度。难度不可太大,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但难度也不可过小,否则无法对精读篇目起到辅助作用。体现在篇幅上,略读篇目的字数应等同于或略多于精读篇目,不可相差太大。少得过多,起不到巩固强化作用;多得过多,徒增压力。目前,大陆一套教材略读篇目字数普遍少于精读篇目,两套教材普遍多于精读篇目,但多出的字数参差不齐,差距较大,需要根据年级的增长体现出序列性和层次性。台湾三套教材略读篇目的字数普遍低于精读篇目,篇幅可适当增大。

大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在“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关于阅读的评价”中指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可见,大陆将略读作为扩大阅读范围的一种方式,并主张阅读材料应随着学段的升高递增难度。

随着年级由低到高,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文言语感越来越强。篇幅与难度往往成正比,因此略读篇目的字数应注意年级分布,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增多,形成合理的难易梯度。遗憾的是,目前两岸六套教材中只有北师大版做到了这一点,其他教材还需改进。

(三)精读篇目的集中编排与略读篇目的课后照应

精读与略读篇目的編排主要有两个考虑因素,一是精读篇目是分散还是集中编排,二是略读篇目是对应所在单元还是所在课文。通过考察可发现,文言文精读篇目集中编排,略读篇目对应所在课文的方式,精略读篇目间更具有针对性,两者间的关联维度也更多,适配性更强。将精读篇目集中编排在某几个单元,能够持续一段时间集中用力,形成文言的不间断刺激与输入,更有利于文言语感的培养。在这种编排下,对应的略读篇目无论安排在目录中,还是安排在课后,都与该单元的文言文相呼应。当然,将略读篇目安排在课后,会与所在的文言文精读篇目形成更为紧密的组配关系,适配性当然更强。

有人曾主張将精读教材与略读教材分开编写,但目前两岸初中语文教材均未遵循这种模式,处于精略读共处一本教材的状态。即使是分开编写,精略读篇目间也应具有适配性,略读篇目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红.略读的涵义、价值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1):43-45.

[2]施茂枝.略读课文的真相[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50-53.

[3]欧治华.语文略读定位的历史考察与课程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5-61.

[4]李斌.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夏惠贤,赵静.沪台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编排的比较分析——以上教版和翰林版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0(12):55-57.

(责任编辑:张祥卉)

The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between Intensive Reading and Skimming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Contents in Cross-strait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Sun Yuanyuan

(Xiamen University, Fujian 363105, P.R. China)

作者:孙园园

第3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谈

摘要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整体求简略,部分求精细”,求精细的部分也一定是文章的重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找准着力点,或注重感悟,或背诵积累,或写作指导,或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大胆取舍,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真正做到精略相辅、略中有精。

关键词

略读;教学策略;简略;精细

略读课文的教学,怎么教,怎么学,一直尚无明确的教学定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学生略读课文的评价,是看学生能不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略读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评价,是看学生能不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中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而略读课文内容一般比较长,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把握大意、捕捉信息呢?笔者以为,略读课文的教学不仅要根据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展开探究学习,还要根据文本的情况,略其所略,重其所重,辩证设计,因材施教。

一、明“要求”,重视阅读提示的作用

略读课文不仅要略其所略,重其所重,还要好好利用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阅读提示,它主要是提出了本篇略读课文学习的重点及要求,提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向。也是为了和前面的精读课文实现内容、写法、学法的衔接,巩固写法和学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略读课文前,引导学生去读阅读提示,知道学的方向,激发兴趣,并以此为线索,展开阅读探究活动。

1.激发学习的兴趣。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的阅读提示是:“当今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什么呢?想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的?”这段阅读提示语简洁明了,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课文中,“飞上天空,飞上太空”是学生不怎么熟悉而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了。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引导学生去了解关于飞机、航天飞机及其他一些航天器的知识,在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交流他们自己所了解的飞天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实现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继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提示学习的方法。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中的学习方法,准确快速地掌握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有效地开展教学。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开头的阅读提示是:“渔夫和桑娜都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这篇文章也同样写出了人的美好心灵。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交流,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作者有什么用意?”这篇略读文章的提示语,就承接了本组课文“爱的旋律、人间真情”的主题,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教师可以分步引导学生感悟: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中残疾少年为了让我安心读书,骗我说家里有一匹马需要马草,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感受残疾少年善解人意的美好心灵;再去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几次提到的“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最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其中的用意。

3.引导学生自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的阅读提示是:“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这篇课文,让我们结识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把描写他的高超技艺的最精彩的相关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教学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按“阅读提示”中的提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全班交流,完成本课的 学习。

二、作“精简”,略其所略

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通常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因此,略读课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作教学预设时,好好地进行“精兵简政”:教师的讲授要简约,充分让学生自己学;教学的内容要简明,确实把文本的价值凸显出来;教学的环节更要简化,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1.字词的教学可以适当省略

可能有些教师受到精读课文教学的影响,在略读课文的教学预设时,仍然会对字词教学提出要求,这就没有准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因为在略读课文教学中,一般不进行字词的单独教学,如确有必要理解的,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适时提醒,但不宜过多。

2.学习的内容可适当简化

略读课文往往文章长而教学时间又比较短,在教学时可以对课文内容本身的学习进行简化,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要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大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对于大部分的文章内容,都可以略去“精读”,略去品析,但不略去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语句的品读。

3.朗读的层次可适当淡化

教学精读课文,朗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也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而教学略读课文时,对这种“出声、出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适当淡化,只要求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读完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学习的内容。但要注意,这不是放任,在教学中要授予阅读的方法。一种是全面阅读课文,逐段逐段地略读,对每段段意了解后,从整体上知道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一种是跳读,就是跳过次要段落,只读重点段落, 在知道重点段落的大概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一种阅读方法是浏览,就是学生在比较快阅读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要点,并在要点的基础上,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精细”,重其所重

大部分精读课文文笔优美、情趣盎然,要我们好好引导学生精读,而不少略读课文也一样的“精美”,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出“精美之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略读教学是要讲究“略”和“简”,但并不一定要排除“精”与“细”的部分,所以说略读课文要在教与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精心地选择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精美处”,引导学生细细地美读、品读,让略读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的等方面都的到训练。

1.抓语言优美的语句,进行语言积累。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所选择的“精读”部分是描写“山是野的”这一部分内容,“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亭亭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因为这部分内容语言优美,适合学生语言的积累,我让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形成语言积累,为写作服务。

2.重语言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将心比心》一文时,我则选择文章含义深刻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懂得什么叫宽容和理解,怎么去宽容和理解。既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又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思想教育。

3.抓写作特色鲜明的语句,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彩色的非洲》一课时,我选择精读的部分是写作特色鲜明的描写非洲“花”的第四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作者用总分的结构,先总写了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然后作者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花的美。我让学生精读品味后,引导学生仿语言、仿结构,进行小练笔。

(责任编辑:左小文)

作者:钟忠明

第4篇: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

你相信:生命会报答你吗?是的,只要你相信,,你就一定回得到生命的回应。 认得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只要生命在继续,我们的生活也会延续到死亡。如果,你是在享受生命的精彩之后而老死或许你能扬天长叹道:今生有此一游,即使是死也死而无憾了。可是,如果你是无辜的就被死神夺走了生命,那可能就真的死不瞑目了。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悲剧发生,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生命。然而,珍惜生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意交通安全,因为残酷无情的死神常常会通过这种交通意外的方式来我们宝贵的生命,因为它太了解我们的弱点了。 我们在过马路时,会因为走人行道太麻烦,或在开快车时,会因为赶时间等借口而横穿马路,超速行驶最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正是死神掌握了这些条件,才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撷生命。 就是在失去生命的同时,我们的家也在受着危害

„„

珍爱生命 关注交通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便捷的交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可是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也直线上升,不幸的事也随之而来,它就像一只凶残的“怪兽”,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咬上一口,有时还会让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朋友们!人生短暂,生命可贵。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精彩动人。同时生命也是那么的脆弱,一次交通事故或意外伤害随时都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珍爱自己的生命,让交通安全永驻心间。

“文明交通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关注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没错,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可为什么在交警叔叔的一再提醒下,还是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呢?有的人为了节省点时间经常不顾及来往的车辆乱闯红灯,有的司机为了显示自己车技有多么的了不起,总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冲,他们管这叫“飙车”,还有的人在公路上嬉戏打闹,玩得不悦乐乎!„„这些人如此明知故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的愚蠢之举,实在令人叹息。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我亲眼目睹了一桩惨不忍睹的血案,一位男青年骑着一辆自行车,另一支手还推着一辆空车,他还与一位双手放在衣兜里骑车男子谈笑,这情形真叫人胆战心惊,行驶途中,那位边骑车边推空车的男青年被路上的沙子瞬间滑倒把另一个男子推向了路中央,突然,一辆大货车来不及刹车朝他身上急速驶过,只听到一声惨叫,那名男子已在血泊中断了气,一条活鲜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活着的那位男青年,将背负着一生的遣责,在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中,难道我们就不该反思一下自己吗?你文明交通吗?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吗?

这一些些令人痛心的场面,曾使多少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又曾使多少颗甜蜜之心在一刹那间破碎!那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使他们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仅有一次的生命,这种种不幸都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酿成的,交通安全宣传,必不可少,安全防范至关重要呀!

同学们,我们是新世纪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远离那些不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快快乐乐充满信心地度过每一天,让我们自己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我们在高山上成为挺拔的青松,在草原上成为奔驰的骏马,在蓝天里,成为翱翔的雄鹰,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交通安全,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让我们青春的花朵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评语]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例证法用得恰当准确,说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告诉人们要文明交通,学会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此外文章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结尾写的很好,采用排比手法呼唤同学们行动起来关注交通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

不知何时,公路成了扼杀生命的无情杀手,公路上的汽车就像是一把锐利的尖刀,任意宰割着幸福和安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人间悲剧。

一辆大卡车严重超载,司机疲劳驾驶而冲下山崖;车毁人亡,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因酒后驾车而撞上路边的电线杆,不幸命丧黄泉;一群无知少年,无视交通规则,一路并肩前行,结果被身后飞速行驶的卡车撞了个正着„„这样的惨剧不知上演了多少回?

这些惨状一次又一次提醒着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惨痛的教训,千万不要把生命当成儿戏。

面对死亡,很少人能够坦然地去承受,因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牵挂,有太多太多的放不下。不管你是谁,来自何方,去往何处,都无法阻止你对生命的渴望。但是,正当你惬意地享受着这个美好世界带来的无穷乐趣时,“车祸”这两个不和谐的字眼,打破了一切宁静。

据有关数据显示,仅是2006年的上半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0838人受伤,直接车祸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7。1亿元。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想到灾祸的无情,认真分析一下,多半事故又是因为人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所以珍惜生命,我们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让这些人间惨剧不再上演。

珍爱生命,关注交通安全在学校,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不翻越栏杆,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它。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致伤、致残或致死的事故。一起起交通意外,一起起煤矿爆炸,一起起违章用电„„多少个事故教训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记得有一次,我正高高兴兴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还在想今天数学课上老师留的一道思考题。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打破了我的思绪,回头一看,一个小女孩倒在了马路中央。原来,一辆小轿车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就在黄灯变成红灯的一瞬间,加快了速度,想冲过路口,而这时,小女孩也提前走到了路中央,觉得红灯马上就变绿了,也加快了步伐,没想到,轿车飞驰而来,将小女孩撞到了几米以外„„惨剧就这样发生了„„通过这次事故,让我懂得:马路上,一定要牢记并遵守交通规则,“宁等三分,不抢一秒”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所以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我们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娇脆的,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好动、好玩是我们的天性。玩得“刺激”已成为新潮,有时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置之度外”。我也不例外,为了刺激,为了大家“夸奖”,总是搞出一些五花八门而又危险的表演。比如新年时,大家都喜欢玩烟花爆竹,我为了让大家称赞我,想方设法做出一些自以为了不起而刺激的动作——让爆竹在我手中“绽放光彩”,结果赞赏声没得到,却躺在了那张伤心而又充满泪水的病床上,我想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永恒而又深刻的教训。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花草树木,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可是,学校里同学们多、地方小,你是否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呢?比如:课间里同学们相互追逐、打打闹闹,都是不安全的,还常出现危险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同学课间为逞强,用手撑在桌子上并像荡秋千一样玩,突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呼啦一声挤进教室,把那名同学撞倒在地,当时就把鼻子和嘴给嗑出血来,这下可忙坏了老师和家长,一大群人把他送进医院。你说这怨谁呢?如果你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能发生这种现象吗?所以,同学们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高高兴兴去上学,平平安安走回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年有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生活。在这个人口密集,面积狭小的地方时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课间时,不要在走廊或楼梯上疯打乱闹,做到轻声慢步右侧行;当几个人一起上下楼时,主动站成一竖列;当做操时,全校同学都会下楼,那楼梯上的人就会非常多,这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拥挤,以免跌倒了„„我相信,只要同学们都注意一些,我们的校园将变的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牢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愿我们的同学在和谐、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增强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危险,让欢笑和健康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我们才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人的生命是娇脆的,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好动、好玩是我们的天性。玩得“刺激”已成为新潮,有时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置之度外”。我也不例外,为了刺激,为了大家“夸奖”,总是搞出一些五花八门而又危险的表演。比如新年时,大家都喜欢玩烟花爆竹,我为了让大家称赞我,想方设法做出一些自以为了不起而刺激的动作——让爆竹在我手中“绽放光彩”,结果赞赏声没得到,却躺在了那张伤心而又充满泪水的病床上,我想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永恒而又深刻的教训。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花草树木,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处处洋溢着歌声和欢笑。我们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着我们的校园。可是,学校里同学们多、地方小,你是否注意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呢?比如:课间里同学们相互追逐、打打闹闹,都是不安全的,还常出现危险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同学课间为逞强,用手撑在桌子上并像荡秋千一样玩,突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呼啦一声挤进教室,把那名同学撞倒在地,当时就把鼻子和嘴给嗑出血来,这下可忙坏了老师和家长,一大群人把他送进医院。你说这怨谁呢?如果你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生,能发生这种现象吗?所以,同学们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高高兴兴去上学,平平安安走回家,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年有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生活。在这个人口密集,面积狭小的地方时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课间时,不要在走廊或楼梯上疯打乱闹,做到轻声慢步右侧行;当几个人一起上下楼时,主动站成一竖列;当做操时,全校同学都会下楼,那楼梯上的人就会非常多,这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不要拥挤,以免跌倒了„„我相信,只要同学们都注意一些,我们的校园将变的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最后,让我们牢记“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愿我们的同学在和谐、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增强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危险,让欢笑和健康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

在三月十二号,我们举行了一节主题为《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班会,让我知道了交通安全等等,我全都记住了。你看!

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十二岁以下儿童不准骑自行车。消防安全:小孩不玩打火机,着火快打“119”。学会使用灭火器、着火时会逃生自救。饮食卫生安全:放学路上不在路边小摊小贩买三无产品的食物和油炸食品,不吃腐败变质生冷的食物,不暴饮暴食。校园安全:上下楼靠右行,拐弯处莫急跑,不滑楼梯和护栏,窗台边离开点,体育课守纪律,课间要做文明游戏,不追打哄闹,遇矛盾告老师,不要武力来比拼。这学期的期中考试,学校的老师带领了33位免考生去参观“石门坎消防中队”。 同学们了解了一些消防知识,学会了自救本领和正确使用灭火器。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同学们,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掌握安全教育知识,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幸福愉快地学习,茁壮健康地成长!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有你,有我,这个世界才变得更精彩!

第5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双柏妥甸小学:鲁先丽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它只是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策略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略读课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更多地放到学生的预习中去。“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当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许多学生往往很高兴,他们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读一读,词语认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预习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了。因此,在学生预习前,教师应有所引导,不同的年级,预习课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一般是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认识字词,读通课文,然后再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领会文章内容。如三年级上册年级的《找骆驼》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学生经过这样的自学环节,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探究老人是怎样指导商人找到骆驼的打下了基础;四年级的预习则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等,但不要求过多。如四年级下册年级的《小英雄雨来》篇幅较长,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注意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展开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这对于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自学基础上,然后再进行交流,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到了五六年级,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划生词,质疑句段,查阅资料,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如六年级的《山雨》一课,教师无须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即可布置自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按如下顺序来自学: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明确写作顺序)──再读课文,品味赏析(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背诵积累,拓展延伸(选择积累优美片段,鼓励运用,阅读其他美文等)。

像这样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就水到渠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增强,就会大大缩减课堂读文时间,对于略读课的教学来说是一个良策。

策略三:巧妙组织,简化教学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巧妙组织课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加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大多数略读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合作学习,而我也认为在略读课中,有效而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这样既能简化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以访谈形式出现,语言浅显易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感悟。可采取“反复自读,了解大意──分角色读,把握基调──展开讨论,交流感受”这样的顺序来自学。学生在自己学习,与他人交流中,不仅了解到人物特点,逐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还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又如六年级下册册《手指》一文,可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重点可放在“感悟写法”上,可组织学生自学。在组织学生自学时,又可分几个步骤:1.个体自学;2.小组合作交流;3.组织全班质疑问答,各抒己见;4.提出疑难,全班解决。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感悟文章篇章结构及写法,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谓一举多得。

一、教学略读课文要与精读课文区别开来,不可像精读课文一般字斟句酌,也不可如浮影掠光般一带而过。略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与象共舞》一课可以抓课题为突破口,首先让学生质疑:谁与象共舞?与象共舞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将目标直接锁定在第五自然段,通过师生反反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渲染再现那热烈、难忘的场景。在学生将这一“天地间美妙的奇观”深深地留在脑海后,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快速理清其他自然段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朗读体验等方式感受人和象的关系。最后再抓课题质疑: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人和象的密切关系,为什么文章要以“与象共舞”为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畅谈学习感受。在学生的自读自悟和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与象共舞是泰国人象和谐相处的极致表现,人与象不仅共舞,甚至共生共乐,从而提升课题。

二.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在课堂上,我也尝试授以学生方法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应是略读课上教师为培养学生读书能力所追寻的途径。细想,尊重编写意图,通过比较学习,从而既了解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更大发挥。

一、拓展阅读

在每篇略读课文学完之后,教师可结合单元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像这样结合略读课文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品味。

二、积累语言

大部分的略读课文语言优美,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如果学生能积累起来,用于写作是极好的组织学生不定期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并经常检查、督促学生,以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让略读课上练就的本领能够持久地帮助学生吸收多方面的营养。

三、指导实践 学完了课文,积累了语言后,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一些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则组织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了的真情故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了略读课带来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略读课文的教学亦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略读课的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高,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4-263.

第6篇: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叶圣陶先生也谈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整体把握求“略”,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略;重点感悟求“精”,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略读课文教学定位的确定,正为我们略读教学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整体感知求“略”

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1.整体性阅读。整体性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自己的感受体会等。

如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对长的、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同时,边读边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感受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因此要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进行自主读书——或朗读,或默读,或高声诵读,或轻声低吟,或就精彩片断反复品读,或对部分描述扫视而过,从而粗知大意。

3.浏览式阅读。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①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②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③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

读通课文,整体把握是略读教学很重要的一步,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只有读准了,读通了,读顺了,才会有下一步的“我自己读懂了”。

(二)重点感悟求“精”

编者定为略读课文,定有其道理,我们把握时要注意这一点,与精读课文有所区别,但也要尽可能觅到“精教精学”的乐趣。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特别是“阅读提示”所要求的重点进行探究时要采用精读方法,通过小组学习,通过研读形式,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追求──“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1.主线点拨法。从方法上说,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把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张扬,阅读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认为围绕主线,精妙点拨是有效的方法。

2.重点突破法。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可以深入文字,在教学中寻找适当的突破口、“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

3.语言积累法。文字很美的文章,则注重语言积累。“美文诵读”是理解、感悟课文的捷径。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景物描写的语言和手法;在品词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4.赏析书写法。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与之产生共鸣;有的情感特别强烈,对学生心灵有很大震动。学生对这些略读课文阅读兴趣一般都比较浓厚,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准“练笔处”,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让笔尖的滑动,留住课堂的精彩,使三维目标在练笔中达到整合。

文质兼美的散文,可引导学生赏析、评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游记作品,可以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写解说词。

略读课文虽然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但还可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让略读课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拓展延伸法。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

第7篇:说课稿(精读第一课时、略读课文)

说课稿(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略读课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说教材分析 我是小学语文组( )号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4个方面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 》是小学人教版语文( )年级 ( ) 册第( )组的一篇(精读/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 ( )为主题展开,《 》 是本组课文的第( )篇课文,起到了引出/深化/总结/主题的作用。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 ),赞扬了/告诉我们/表达〔 〕。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人物刻画细腻传神,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课文中配有精美的插图,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教学本课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今天我重点说说第( )课时。

说学情分析 我教学的对象是4/5/6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较强/很强的自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还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其增强直观感受。

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第2/3学段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4、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难点是〔 〕。

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教学方法十分关键,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法”“品析词句法”“点拨启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本课我将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使用“勾画圈点法”进行学习,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说资源准备 本节课我准备了 ,学生准备了 。

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 )个环节: 适用于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和略读课文

一、 创设情境/谈话交流,激趣导入/激趣引思。

1、导入课题。

2、带领学生书写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据题质疑(罗列我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活动)

1、 让学生自由读文,并出示自学要求: (1) 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上“?”可以先与同桌讨论。

(2)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略读课文可以出示课文导学提示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结束后,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通过开火车、小老师教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读,紧接着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交流对这些词语的认识,确实难以理解的可以暂时不告诉学生答案,在学文的过程当中帮助通过联系上下文、情境朗读体验来进行理解。最后选择〔 〕字进行书写指导和展示。

3、学生对于生字词语已经掌握了,接下来通过指名分段读课文的方法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成效,这时,我会说“同学们,老师来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当小评委,最后来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好吗?”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进行读文及评价的活动,并从中得到如何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真实而宝贵的经验。

4、接着,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的填空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试着说一说,然会进行汇报填空,在学生概括完本课的主要内容后,集体读一读这道题,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朗读,思考的基础上,自己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全文,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接下来细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工作。

三、 细读课文,部分探究。/潜心品读,品文悟情。

细读品悟,体会情感。(本环节我设计了一下几个活动)

1、 方式一:请学生默读课文(或是几至几自然段),找出„„的句子,进行“圈点勾画”,并在句子的旁边写上批注。/方式二:请学生默读课文(或是几至几自然段),教师出示”问题串”(可以是上课学生据题质疑的问题), 学生进行“圈点勾画”,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可以指向写作方法)

2、 各学习小组选派发言人进行汇报,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段落共学生赏析。

3、 学生针对重点句段谈自己的见解,教师分析个别关键词/修辞手法/深刻的含义等,通过边读边想象/看画面/看插图/看视频/对比读/给画面配音/填空/变成小诗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品味。

4、 指导学生朗读(赛读/师范读/接读/指名读等方式)。再回顾这一部分,有感情的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学生个性化阅读及交流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自读自悟,学会表达与分享观点,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和思维启迪。

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畅谈收获。

2、 拓展延伸部分:

3、 说明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生学习的触角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概括能力。

五、 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结合点,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因此我设计了一下作业:

1、字词积累/收集/默写/背诵。

2、同类文章的阅读,课后题。

3、小练笔。

设计意图:我的作业设计紧密围绕语言文字训练,从积累到运用,争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本课的板书设计,教学本课我设计了摘要法/对比法板书,设计简洁,同时也便于学生做笔记及掌握学习重点。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准备:

相关的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A、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B、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1.齐读。

2.浏览课文,

思考。

1.按要求轻声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3.指名汇报。

4.指名补充。

5.听读,评议。

6.听读,思考。

7.指名交流。

8.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第9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 精读与略读

《精读与略读》

一、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

2.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上下五千年》,其中精读《蔺相如完璧归赵》,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

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导入: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读书方法。 板书:精读与略读。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环节

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出示: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2)朗读这两句话,留意重点词语。 2.学习第二段。 (1) 什么是略读?(大略地读) (2)既然精读这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略读能力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留意:“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楚明白。课文后面叙述中还有类似的用法,大家要留意学习。

(3) 略读有什么作用?读第3自然段,画一画要害词语。

交流:“通过泛读,可以„„从而„„获得„„” (4)怎样进行略读?默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

(5)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留意什么?(读第

6、7自然段) 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段。

引读,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环节

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交流《上下五千年》

1.交流自己读过的《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并说说你的阅读方法。 2.结合你的阅读,我们来抢答比赛,看谁的《上下五千年》知识最丰富。 出示课件:

---------开天辟地 被称为“飞将军”的是----------- 郑和共------次下西洋 和珅倒了-----------吃饱了

3.一起分享读书后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或最喜欢的的人物,能说出理由更好。

4.交流如何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 (学情预设:先略读后精读。) 学生交流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向大家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相机肯定鼓励。 还有其他方法也介绍给大家。) 5.老师也来推荐一种读书方法。

(1)“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书的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更是文章的凝练。读书先要看封面(板书:看封面)。看看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的。

(学情预设:看到封面上画着龙椅,龙椅上坐着一位皇帝,两边是大臣们走的台阶,还写着总策划和主编各是谁。)

(2)除了封面,打开你手中的书快速的翻阅一下,看看书的前后,你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它们对于我们读书有什么帮助吗?)

(学情预设:我的书有前言、后记和目录,目录告诉我们这本书有多少回)) 教师小结:通过前言和后记我们可以知道其他作家看书和作者写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课件出示:前言、后记)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课件出示:读目录)应该说,读封面、目录、前言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板书:略读)

(3)读书有困难时,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学情预设:还可以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请教别人。)

6.略读只能对书有大致的了解,但要想了解人物的性格与特点就需要走进书中具体的章节去细细品味,这就需要我们去精读。(板书:精读) 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的精读方法。

学情预设:《海伦凯勒》我们学习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二泉映月》我们知道采用了“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 (四) 精读片段,赏析人物

1.课件出示片段,师生共同赏析。 (1)说说自己平时读历史故事的方法。 (学情预设:精读和略读相结合)

(2)出示《蔺相如完璧归赵》自读片段,里面有几个人物?隐含的人物是谁?(秦昭襄王、赵惠文王、蔺相如)

(3)身份对比: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三人身份,教师相机补充资料。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4)重点读蔺相如和秦昭襄王的对话,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小组四人合作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结果

重点句一: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就由我带和氏璧到秦国走一趟吧。(学情预设:通过“不答应不行 ”可以体会出蔺相如的聪明,及他分析的很有道理。)

重点句二:这块璧虽说挺名贵, 可是也有点小瑕疵,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学情预设:通过“挺名贵,也有点小瑕疵”可以看出蔺相如急中生智,为拿回和氏璧找理由。)

重点句三: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怒气冲冲地说:“大王说愿用15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脑袋和这块璧在柱子上一同砸碎!”

(学情预设:从“怒气冲冲、一同砸碎”可以体会出蔺相如和璧共存亡的决心。) (学情预设:从“拿、退、靠”这三个动词可以蔺相如动作很灵敏。)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五)明确读书目标制定读书计划

1.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 2.持之以恒,做好读书笔记。

3.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六、板书设计

13.精读和略读 掌握读书方法 明确读书目标 养成读书习惯

上一篇:安全证书有问题下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