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理课件

浅谈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负效应"及对策

【摘要】:多媒体课件辅助地理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从而产生"负效应",影响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就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当而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行初步探讨,并针对这些负面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地理教学;负效应;对策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给我们指明了现代化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过去被比喻为"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地图"的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和密度,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其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等优势[1],成为地理教学革新的标志。但是,多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教师如果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达不到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负效应",削弱了多媒体的优势,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所谓负效应,是指在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全面,或防范不够,产生一些与预期效果相反的消极、有害的结果[2]。研究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可能产生的负效应,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体现出的"负效应"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会分散教师精力和时间,忽略对教材重难点的钻研

教师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设置很多命令和操作,在课件完善和熟悉过程中,又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操作,这样的工作量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平时的书面备课。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势必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课件的制作上,从而忽视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钻研。

(二)以多媒体课件为中心,忽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忽视其他常规媒体的作用,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更把多媒体课件代替了黑板和挂图。另外,有些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为了操作不出现失误,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的思路跟随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既定的流程上,致使教师只是充当"解说员"的角色,这实质上就是把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多媒体课件"为中心,教师忙着点鼠标,很难像传统教法那样言传身教,埋没了情感表达、现场板书等语言、情感的交流。这样,地理课堂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穿新鞋,走老路",这样不仅令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这也是和现代教学观念相矛盾的。

(三)多媒体课件容量大,缩小学生思考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之一就是内容全,容量大。有些教师为了让这一优点"充分发挥",便将与课本有关的内容都事无巨细罗列在课件中。而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都了解课件的全部内容,只能加快传输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这样的课件通常缺少一个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呈现,缺少能触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的演示动画,更加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和梳理知识点,大大缩小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四)多媒体课件修饰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有的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片面追求视听动画效果,煞费苦心对课件进行精心的渲染,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课件十分艳丽、花俏,课件画面变化频繁,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落实点不在教学内容上而在多媒体的形式上,过多的外部刺激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极易造成喧宾夺主,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火山与地震"内容时,气势磅礴的场面给学生以极大的震撼,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形象逼真的画面和声音,使学生对火山与地震的危害肯定感触颇深,但是课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课件对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理性分析不到位所致,这样就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

(五)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减少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机会

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学生对于形象化、直观性好的东西固然容易接受,但也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表面化,而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在于认识问题的结论,同时更在于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很多时候把学生难以想象的地理原理、或无法理解的演变过程直接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失去了逻辑思维训练的机会,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重视"认识过程"的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素质的提高。

(六)"人机对话",忽视沟通,不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一直都是课堂中积极提倡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也有情感的交流。教学需要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教师为了操作课件,课堂组织教学只局限于三尺讲台,成了一名"放映员",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之中,又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缺少亲和力。"人机对话"机会增多了,使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减少了,与老师的交流也往往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教师语言、情感交流就很难派上用场,无形中疏远与学生的关系,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滥用多媒体,忘记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结果是导致了师生情感交流的受阻,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降低了学习效果[3]。

二缓解多媒体课件在地里教学中的"负效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技术培训

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和制作的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在教师的身上,而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开发制作工具的技能和解决设计方面的种种问题的能力是首要工作[4]。为缩短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所花的时间,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和实用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整体制作水平,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培训是必要措施。

(二)建立多媒体素材库

由于多媒体课件素材的缺乏和素材组合方式的单一,常为搜寻素材而耗费大量时间,使制作开发地理多媒体课件在素材收集和运用遇到很大困难,也影响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5],所以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十分必要。建立多媒体素材库有以下两个优点:1易于素材的收集和更新。由于地理教材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地理教师各自为阵要收集到较为全面的素材是不容易的,而且人文地理素材又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了素材库系统,教师就可以把平时收集到的素材存进素材库进行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了"单兵作战"的不足;2易于素材的加工分类。不同地理教师擅长的素材加工技术不同,建立素材库可将素材进行统一的加工整理就更有利于分工和协作。

(三)明确多媒体课件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之"媒",主要体现视、听等方面的优势。生动形象的画面,动人心弦的音乐,肯定比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讲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必须确定一个原则: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切不可本末倒置,反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累。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及地理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现于学生的眼前,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辅教"和"助学"的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是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的。

(四)坚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考虑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都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地理学科尤其要注意,"无图不成地理",这是由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但绝不能借口加大教学容量,课件中图形堆积如山,而把多媒体软件当作新的满堂灌的高效工具。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方积极性的要求,尤其要注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是灌注知识的传授器,而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在遇到难题时才巧妙点拨学生。比如在组织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个难点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地球公转的有关内容,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呢?",教师利用多媒体立体图演示一遍,一部分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地球斜着身子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此时再追问"假如地球竖直身子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立刻就可以回答出"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然后再用多媒体演示加以证实,一个难点无形中就这样化解了。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体,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成效。

(五)科学合理安排课件内容

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使教师节省了讲授难点知识以及板书版画、版图的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一节课40分钟,学生集中注意力是有限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不能肆意加大教学容量,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40分钟的课堂容量,科学合理安排课件的内容,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六)准确选材,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在地理教材中,无法感知的、大尺度的、遥远的地理环境和现象,如天体运动、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及许多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规律等,是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正好利用多媒体声像并茂,且能静态模拟诸如天体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生物演化、洋流等地理过程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抽象为直观的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切忌滥用,因为地理学科中有些内容,像地球仪的地轴、赤道、经线、纬线知识,地图的三要素等一些教学难度不大,教学相对直观的内容,根本就不适合用多媒体,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投影片或者是地理模型演示,演练结合,简单明了,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不管什么课,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七)重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对教学内容的再加工、再理解、再发挥、再创造。而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突然而至的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课件的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如果能很好地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思考、整理,完成板书,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便可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记笔记,也可以防止学生长时间盯屏幕造成眼睛疲劳和思维僵化,还可以调整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必须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地理学科的张力和可创造性,认真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技巧,避免其产生"负效应",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千万不可停留在媒体本身的优化组合上,使之与正确的现代化教学观念脱节,要从地理学科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多媒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丽芳.孙晓嘉.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22-223.

[2]董学义.董学勤.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负效应及其控制[J].教育探索,2001,(3):36-37.

[3]吴文刚.谈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不足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20):194-195.

[4]刘巍.浅谈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6(4):446-448.

[5]王曦.多媒体教学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77-78.

作者:黄穗娟

第2篇:高中地理课件

【高考经典】2007四川文综卷3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图中甲阴影区与图10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

考点:气候(气温、降水)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答案

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

• 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同季),适宜谷物生长。

高考经典】2007天津文综

36.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3)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考点: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分析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高考经典】2008全国Ⅱ36.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 并简述原因。(12分)

考点:气温时间变化原因分析

• 36.(36分) •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考点:降水原因分析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于夏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高考经典】2008全国文综 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考点: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分析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高考经典】2008北京文综

3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1.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影响分析

2.降水量分布特征描述及原因分析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高考文综试卷中气候部分题型

【高考经典】2008新课标海南卷

图3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3,完成7题。

7.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考点:降水原因分析

答案:A

【高考经典】2008新课标海南卷、宁夏卷

36.(28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 更长,为什么?(14分)

考点:降水(大雾)原因分析 (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高考经典】新课程

2008江苏卷

28.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气候特征

相同点

第3篇:旅游地理课件

绪论

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

第一章

第一节

一、 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文化:人类的一切创造物;

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流派

(一)人文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

1.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

人文地理学者将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文化特质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中国学者将三类特质称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所有文化要素组成一个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各个层次间的联系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构既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一纵一横”的研究内容

约翰斯顿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共同的研究方法

(1)经验主义方法 该方法强调结论是从经验中得出,而非演绎推理而来。

(2)实证主义方法 该方法是从否定经验主义而来的。实证主义方法的根本步骤是根据经验提出一个先验的命题或模型,然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证明该命题是否成立,如果该命题不成立,那么有两种途径重新论证,一种是调整命题,另一种是修改假设条件。

(3)结构主义方法 将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该系统按照一定的模式由许多成分组成,其中一些成分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

(4)人文主义方法。 人文主义方法与实证主义方法相反,它不强调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而是强调研究个人世界,强调个别性和主观性,而这些是不可重复的。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第2节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学科分支,是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

近代地理学第一代大师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民族学》等著作中首次提出文化景观,而文化景观是后来文化地理学的最核心的主题。

发过人文地理学派对文化地理学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维达尔·白兰士的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中,论述了文明的类型和分布,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关系以及发明的传播等问题。提出了“或然论”。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索尔创建文化地理学

他首次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并把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主张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形态及其变化,从而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伯利克学派。

(二)二战之后西方文化地理学发展战后文化地理学研究有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区域的拓展。

第二,不再刻意寻找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探讨领域。

三、20世纪后期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一)20世纪后半叶的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

1.二战后西方文化研究及其背景

2.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二)新文化地理学的特点

除强调文化政治外,新文化地理学有以下两大特点:

1.景观分析的新视角

首先,新文化地理试图将景观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其次,注重分析景观的符号意义。

再次,传统文化地理学对景观的研究集中在乡村,而新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地研究城市的文化景观

最后,景观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倾向

2、强调文化的空间性 第3节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现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西方文化地理学思想的引介

(二)对文化地理学的尝试性研究

二、中国当代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一) 文化地理学的恢复

(二)文化地理学的教学

(三)文化地理学研究

第一,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兴起意味着日常生活部分受到文化的本质、永久性和重要性的影响。

第二,国外文化地理学的主题和范式得到了中国内地学者的消化与吸收,而其中每个主题都与文化过程有密切联系。 1949年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些特征:

1、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

2、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断代走向区域

3、专题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

4、综合性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从核心扩展到边缘

(四)中国文化地理学发展展望

1.未来的发展空间扩大

2.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3.文化地理学研究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第2章 物质文化地理

第1节物质文化概述

一、物质文化释义

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即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要素或文化景观的物质方面,是人们创造的可见的、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内容。

二、物质文化分类

(一)按发生年代,可将物质文化氛围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等等;

(二)按特征的稳定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传统物质文化(也叫古典物质文化、或经典物质文化)、流行(或时尚)物质文化;

(三)按用途属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性物质文化、生活性物质文化

(四)按使用主体,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等

(五)按内容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器乐、建筑、武器等。

三、物质文化的地理学研究

第2节 生产文化地理

一、生产文化分类

生产文化可大致简约地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及第三产业文化。

二、农业文化

(一)农业发源探究

(二)农业文化例说1.采猎文化(1)采集文化(2)狩猎文化(3)捕鱼文化2.牧养文化(1)驯化文化(2)饲养文化(3)游牧文化

3.耕作文化

(1)按生产动机,可以分为粮食作物生产文化、经济作物生产文化两大类(2)按作业方式,可以分为旱田耕作文化、非灌溉文化等。(3)按生产技术,可以分为刀耕火种文化、机械耕作文化。4.园艺文化

三、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

(一)第

二、第三产业发源探究

(二)第

二、第三产业文化例说1.采掘文化2.加工文化3.服务业文化

四、生产和文化的地域性

(一)农业文化的地域性1.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2.草原农业文化区3.干旱沙漠农业文化区4.季风农业文化区5.地中海农业文化区6.中纬度温带农业文化区7.苔原农业文化区9.山地农业文化区

(二)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工业产业文化的区域性常常因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第3节 生活文化地理

一、生活文化分类

(一)按人的需求层次,生活文化可以分为基本生活文化和非基本生活文化。

(二)按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文化又可以分为平民生活文化、宫廷生活文化等。

(三)按活动的主体范围,生活文化可以分为社会生活文化、群体生活文化、个人生活文化等。

(四)按特征稳定性和发生年代,生活文化可以分为民俗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

二、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饮食文化1.食物原料文化2.食物加工文化3.烹饪文化

(二)服饰文化

(三)居住文化

三、非基本生活文化例说

(一)婚嫁文化 婚嫁是生活文化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化讲,婚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命繁衍的物质准备和仪式。

1. 群婚 2. 夫妻家庭 3. 其他

(二)丧葬文化

1. 土葬 2. 火葬 3. 地面葬、水面葬 4. 天葬 5. 木乃伊葬法 6.其他葬法

(三)岁时文化

1.世界性岁时文化2.东方岁时文化3.西方岁时文化

四、生活文化的地域性

(一)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居住文化的地域性,可以从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居住形式等三方面来分析。这里主要通过我国居住形式的差别来讲述地域性。1.口袋房2.帐幕3.四合院4.洞穴5.干阑6.其他民居

(二)服装文化的地域性1.衣着方式的地域性2.制衣布料的地域性3.服装形态的地域性4.服装色彩的地域性

第4节 建筑文化地理

一、建筑文化分类

(一)宗教建筑

(二)政府建筑

(三)工商业建筑

(四)公共建筑

(五)纪念性建筑

(六)装饰性建筑此外,还有住宅建筑。

二、国外建筑

(一)古代埃及、巴比伦建筑

(二)古希腊建筑

(三)古罗马建筑

(四)拜占庭式建筑

(五)哥特式建筑

(六)文艺复兴式建筑

(七)巴洛克式建筑

(八)现代风格

三、中国建筑

(一)古典园林

(二)皇室建筑

第5节 影响物质文化地域差异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地形和水文因素

(三)地质和生物因素

二、社会、人文因素

(一)经济条件

(二)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三)文化交流

第三章 精神文化地理

第1节 语言地理

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受到特定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所处的环境有会在语言的内容、形式上留下特定的印痕,形成与一定区域环境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同语言(包括不同语种及方言)。

一、语言的地域分布

(一)印欧语言区

(二)闪

(三)汉

(四)非洲语言区

(五)马来

(六)乌拉尔

-含语言区

-藏语言区

-波利尼西亚语言区

-阿尔泰语言区

二、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二)环境对语法也产生一定影响

(三)人文环境对语言影响

三、语言景观——地名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代表一地方或地形的符号。

(一)地名的主要性能

1.地名的社会性2.地名的历史性3.地名的文物性4.地名的指位性5.地名的地域性6.地名的稳定性7.地名的可变性8.地名的衍生性

(二)地名景观的种类

1.山水地名2.示位地名3.寄意地名4.特产地名5.民族地理地名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7.反映历史开发事件8.移民地名

(三)启示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不仅因为它往往能直接反映语言和民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性的一面,而且当它出现在聚落、道路、田野、标牌和布告栏时,它又具有直观性的一面。这种既可悟又可视的特殊属性,使它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因此,关于地名的研究仍然将会成为一个文化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一、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宗教景观的分布

三、宗教文化区研究2节 宗教地理

第3节 艺术地理

一、戏曲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背景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各自的地理背景自然影响到人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爱好所致。地理环境差异也直接影响到音乐风格及音域音量的表达。

二、文学的地域差异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中国文学的地域分异概说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地域差异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文学内容与创作灵感的影响2.地理环境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流派和文学人才群体形成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机理

三、绘画的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常常会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即环境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的素材背景会直接影响到绘画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山水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四、书法的地域空间分布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

第1节 文化中的环境印记

一、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两方面内容,即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反作用。

二、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二)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三)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

(四)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

三、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首先,应当全面理解文化生态学的思想精髓,避免过分扩大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

其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再次,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对表面化的研究,不可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最后,文化生态学研究是静态或者比较静态的,它并不能完全动态地分析环境与文化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2节 不同文化的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演变历程

二、不同地域的自然观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形形色色的自然观

(一)环境决定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于生物一样都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而各地区的人类活动特征决定于各国地理环境的性质。

(二)可能论

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是这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他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映和适应则根据他们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而不同。

(三)适应论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与其他地理地域之间的关系。

(四)文化决定论

技术进步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进步加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

(五)协调论

协调,即和谐,是指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或指自然界多样性中的统一。 第3节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

一、文化转型的概念与机制

二、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三、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5章

第 文化源地

第1节 各类文化源地

一、文化特质的源地

(一)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单个要素。文化特质包括精神文化特质、制度文化特质、生产和生活特质。

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的文化特质的源地。

(二)文化特质源地

1.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以汉字源地为例

文化特质的源地多为单核的,即该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2.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以道教文化源地为例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一)文化综合体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综合体。例如,汉文化为一个文化综合体。

(二)文化综合体的源地

三、早期人类文明的源地

(一)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两河流域

(二)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地—尼罗河绿色长廊

(三)南亚文明的源地—古印度河流域

(四)海洋文明的源头—克里特岛

(五)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

(六)其他文明源地

第4篇:地理八年级课件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2、能力目标 : 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 冬夏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自主学习

1.展示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思考并回答: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

②我国在1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③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气温____________。

④分析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观察此线在_________ (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

影响因素有 。

2.展示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思考: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

②我国7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

③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_________,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

3.展示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回答:

①在图中找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②我国的温度带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__℃等温线基本一致,通过___________一线。

④我们的家乡南京所属__________带

4.结合活动,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冬——温差 (北寒南暖)

南北气温 差异 夏——温差 (普遍高温)

的差异 原因: 因素和 因素。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高原气候区。

三、课堂巩固练习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经度 C.地形 D.地势

2.南京位于什么温度带(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漠河 B 青藏高原 C x疆北部 D 帕米尔高原

4.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5.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帕米尔高原 Bx疆北部 C青藏高原 D漠河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7.连线分析题

A东北平原 ①香蕉 a一年一熟

B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苹果 b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柑橘 c一年三熟

D海南岛 ④大豆 d两年三熟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 ①⑤⑥⑦四地一月均温最高的是 ,最低是 ,七月均温最高的是 ,最低是 。

(2)从温度带干湿地区来讲:

A 带 地区

B 带 地区

C 带 地区

E 带 &地区

F 带 地区。

(3)界线a大致以 (山)

河为界,此线以北1月均温0℃(大于、小于)以南 0℃。

(大于、小于)

教师课前准备

一、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集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的重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三、准备教具。

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还有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在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我们平时说的教师的“三备”,说起来较容易,从我听的所有的数学课来看,老师操作起来确有困难,有的老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所以在“三备”之外,我觉得在设计课前活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生活意义:从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们课堂上所用的准备活动缺少一定的意义,就是说,只为了让学生操作而操作,如二年级在学习比谁多几的问题时,老师让学生回家在本子上贴两条线,要求是其中一条比另一条长2厘米。学生可能就纳闷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还得多2厘米?缺失了它的生活意义,学生做起来索然无味,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激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象五年级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老师设计让学生回家找一个圆柱体,然后给这个圆柱体做上一个漂亮的外衣,这一活动不但有它的生活意义,而且学生做起来有兴趣,在做的过程中,还把新课中的难点给突破了,即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突破这一点,对于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也就轻而易举了。

2.设计的活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课堂上,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利用学生的课前准备引入新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但是一个课前准备,更是一个导入新课的一个情境。创设情境,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目的除了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活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必然还要导致课堂的失败。如《分数的意义》,老师让学生回家通过自己来分一个或几个水果,指出它的几分之几,并记录下来。且不说这个活动的实际生活意义,课堂上老师仅让学生交流一下答案之后,就开始总结,学生学习的一点趣味性没有,何谈效率?再如四年级《可能性大小》课前活动设计:某商场搞促销活动,转动指针(有图),如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中奖,如果停在黄色区域则未中奖。小明参加了本次的抽奖活动,他中奖的(),未中奖的()。然后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个设计有生活意义,学生喜欢,课堂上教师还可继续为此为话题开展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的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或发现:课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操作完了作业就完成了,好的准备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为新课做好准备。还如上例《可能性大小》,在学生调查结束后,随即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样就有了深度,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与新课程理念完全吻合。当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发现,在上课时,想没有好的课堂表现都是不可能的事。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高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5篇:地理课件的制作

关于地理课件的制作方法

从70年代中期起,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教学手段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努力的结果。CAI是一种高级程序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硬件、软件和课件是它的三要素。如今许多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都具备的条件下,优秀地理课件的缺乏以及地理课件的自制有一定难度,成为影响许多学校发展地理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地理课件需要地理教师自己、或和计算机教师合作共同设计与编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下笔者就地理课件的制作过程做一些探讨。其流程图如

下图:

一、确定课题。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适合用多媒体,也有很多不适合多媒体教学。其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1.常规实际演示或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在现实实验中仪器设备太笨重、太昂贵时; 3.常规真实情景不可能长时间稳定时;

4.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很好解决而且有优势,并能使学习者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四季的形成、地壳运动等抽象的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视频等功能,进行显示、模拟,使之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设计。以传播学和学习论的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理论的原则和方法,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实施的计划,以便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系统设计。即按教学设计的要求来确定计算机课件的基本结构及实施的方案。包括:

1. 要确定软件的类型。课堂演示型软件:能针对某一课题内容,按一定顺序呈现教学信息,能按照学生的反应和请求而变化,既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适用于地理知识难度偏小,地理表象陈述较多,地理规律含量不高,学生活动相对较小的课型。‚个别交互软件:它设计了多层次分支结构,同一课题的不同分支教学流程,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适合于学生自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适于地理规律性强、难度较大,以单因素为动画演示、多因素为控制模拟方式表现教学内容,学生的主动性很强。ƒ测试题库型软件:它可以调动题库中大量静态、动态图像、音频模块进问题的设置,通过人机对话,及时作出客观反馈,能促进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联想,有利于学生形成习惯性的技巧。„游戏型软件:通过一种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能训练学生的一定地理技能或智能,达到一举两得,寓教于乐的目的。„工具资料型软件:此类型软件通过建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地理信息,便于学生查找和咨询。†综合性软件:该类型软件编制较复杂,但软件内容种类多样,且功能强大,能灵活服务于地理教学。不管哪一种类型的软件,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都须具有以下特征:知识的准确性;‚图、声、文的交互性;ƒ画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操作的灵活性(界面的友好性);„网络性(能在网上发行)。

2.要设计封面和界面。界面是信息交换的通道,通过键盘、鼠标等物理设备对屏幕作出反应,完成人机的交互作用,好的界面除了交互性强之外,还应考虑到界面的美观程度。例如: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背景是否合适,按钮是否美观等。笔者曾与微机教师合作共同制作一课件,技术上没遇太大阻力,倒是在背景的选择、颜色的协调性以及版面的设计上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得已搬来了“救兵”——一位美术教师,所有的问题引刃而解,由此可见,课件的制作是多学科合作的共同结果。 3.划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四、脚本创作。由熟悉写作工具软件的专业人员根据教学和系统设计的内容结合创意进行脚本设计(即屏幕设计)。脚本是制作课件的直接依据,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包括:

1.交代该课件讲什么。先设计一个框架,要能体现屏幕界面的方向。

2.根据内容描述对等信息:即设计媒体信息的一个呈现手段。如用文字、动画、声音等类型表现。对于文本,凡能标明字形、字色的都应尽量标明;图形要尽量注明线型、线色,对于动画,要绘制出动画的初始状态,包括背景在内,对每个动画要画出它的典型位置„„还要考虑课件界面、屏幕对象、风格等艺术性设计要求。

3.多媒体信息关系的设计。即交互设计,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命所在,交互的途径通过课件的“用户界面”得以实现。该界面必须告诉使用者它有什么以及它能干什么,通常有超文本和热点的形式。

超文本(Hypertext):一个以文本为主的课件经常会用到超文本。采用超文本时,每个词都是“活的”——选中它,你可以直接跳转到你想去的任何一页。 ‚热点(Hotspot):热点通常是屏幕上的一个按钮、图片或热对象,当你选中它时,它会把你带入该课件的另一部分。

五、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这是多媒体信息合成前的最后一个准备阶段,工作量较大、且内容繁琐。包括: 1.文本的制作:文本的输入固然容易,但设计者还要在它怎样出现在屏幕上以及使用者怎样与它进行交互等方面费一番脑筋,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如能作一些特效字,应用到标题或说明性的文字中,则效果更好。例如:在讲地震的内容时,可将“地震”二字做成破碎状的动画字;讲湖光山色等旅游风光时,可利用水面倒影字的特殊效果;讲火山喷发时,可将文字做成熊熊燃烧的燃烧字等等。这些特效字可利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如:PhotoShop、Cool 3D或3D Max Studio等完成,凡是你能想到的特殊效果,它们几乎都能做到。 2.图像的收集与加工。地理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许多内容用文字表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用大量的图像资料。图像素材的收集可来源于一些现成的CD-ROM、扫描的图片,或自制的图片,另外网上下载图片也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有了图片,再利用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PaintShop、CorelDraw等对图像进行特技处理,得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如图像的翻转、旋转、颜色的调整和一些特殊效果等。

3.动画制作。动画适宜表现教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利用Animator Pro软件可制作出许多令人满意的二维动画效果,如分锋面雨带的移动,四季的形成,巴拿马运河船只出入的过程等。三维动画制作的软件有3Dstudio,只是难度较大,九八年在深圳评比的全国一个优秀地理课件——等高线地形图即用三维表示,在一张二维的等高线地形图上,一座立体的山拔地而起,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山谷、山脊、鞍部等部位均用高亮度表示,一目了然,效果极佳。但笔者还是认为能用二维解决,表达清楚的内容,决不用三维来表示。

4.视频制作:视频信息可以大大丰富课件的内容,利用影皇(Video King)视频捕获卡等硬件设备可方便的对视频信号数字化,并进行编辑处理。 5.音频设置:多媒体课间一般都会用到大量的音频信息,如背景音乐,解说等,音频的使用不仅能起烘托视觉体验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交互性,例如在测试题中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正确还是错误。

六.多媒体信息的合成。即将已准备好的文本、图形、视频信号、动画等多媒体素材或各个节点,根据课件设计的要求,进行链接,形成多媒体课件。在众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笔者认为Authorware和PowerPoint比较好。PowerPoint易学易用,适用一些小型课件,交互性要求强的用Authorware较好,它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可创作、编辑、发送通过不同平台(Windows 95, Window NT等)播放的应用程序,这种兼容性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也十分重要。

七.调试及教学测评。看你设计的每一个功能是否能达到目的,教学效果如何,并根据需要修改设计,重新调试,直到课件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八.形成教学产品(教学课件)。将修改好的课件,通过刻录机载入光盘,便于长时间的使用和保存。 由此可见,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形成往往凝聚了群体的智慧,这种富有现代教育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创作活动艰苦而有卓效。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制作技术将会越来越简便。另外我们通过网络可方便地下载世界各地学校的优秀的课件,将其引用,修改,通过资源共享来缩短课件开发的周期,提高制作的效率。

苏州市景范中学 刘强

第6篇:高一地理课件打印

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极冷地高压北半球单圈环流模式低压热热低压赤道北半球热力环流(单圈)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③极地高气压带60°N30°N90°N②①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0°北半球三圈环流

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90°N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60°N30°N0°30°S60°S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90°S目标1.并结合课本图片进行分析,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66°34´N23°26´N0°23°26´S66°34´S

60º30º0º30º60º项目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气温气压7月(夏季代表)高(升温快)低1月(冬季代表)低(降温快)高高(降温慢)低气温低(升温慢)气压高

7月60º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30º0º【目标二】:通过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对比,说出海陆分布对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影响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读图思考:南半球气压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1月60º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º0º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1月60º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º0º7月60º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30º0º【目标三】:通过观察不同月份的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及其移动,能够判断出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以及成因

3、季风环流的类型:1月高气压7月F低气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0°低压类型东亚冬季风季风夏季风南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源地风向F高气压性质成因海陆热力亚洲高压西北风寒冷干燥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东南风温暖湿润①海陆热力亚洲高压东北风干燥性质差异湿润②气压带风带南印度洋西南风的季节移动

第7篇:人文地理课件总结

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 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4学科体系的形成

•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同自然地理学一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5、近代(19世纪下半叶至二战)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

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二)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三)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四)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五)俄国流派:地理学派(巴朗斯基等)、经济学派(费根等) 近代人文地理学:对人文地理现象的解释、分析 6.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 1.研究领域扩大; ※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深化;

※ 3.方法手段上的巨大革命; ※ 4.应用化、计量.化社会化和行为化。 7.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

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8.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2.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环境—(首先是)工具的利用、改造和制造,例如: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 9.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传递方式不同。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传(递)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常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而文化的取代是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 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其适应性。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 (4)在竞争与选择过程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10.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空间地域。 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目前世界上大致可划分为十一个形式文化区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区

2.印度文化区: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多神教为主,古文明中心之一; 3.东亚文化区: 4.东南亚文化区:

5.非洲文化区:撒哈拉以南 6.西欧文化区: 7.东欧文化区: 8.北美文化区: 9.拉丁美洲文化区 10.澳大利亚文化区: 11.太平洋诸岛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 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特征: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11,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 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3)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12. 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 。 景观本身是、而且始终是包含了人类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架构 13.

二、文 化 景 观 的 形 成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

14. 世界遗产即分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 15.一、人口:

生活在特定社会形态、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多种社会属性和自然特征的人的群体和总和。

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现象空间分异规律的科学,它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分布、人口结构与移动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人口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这个定义的特点是:

(1)把整个人口现象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分异作为人口地理学特有的研究领域;

(2)强调了人口的空间特征及地域差异;

(3)强调了人口现象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4)提出了人口地域系统的新概念.人口现象的各种地域差异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16. 三)四大人口密集区:1.东亚;2.南亚次大陆 3. 欧洲;4.北美;(面积14%、人口2/3)

四)四大人烟稀少区:1.两极;2.热带雨林 区;3.副高控制的内陆区;4.高海拔区 17.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3.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18. 人口移动: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

19, 1. 人口结构(人口构成)的定义:一个地区人口总量中不同属性人数的比例关系 20, 人口的性别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男女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自然增长:一地区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结果引起的人 口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A :人口自然增长的三种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2)传统型:高、低、高 3)现代型:低、低、低 21,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环境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适度人口 :指对一国或一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人口理论的一个概念。 22.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2.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

※ 6.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11.11地科) 23. 1. 种族 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球的颜色、发色、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24. )概念: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与机能分布区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25. 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发生学上的关系),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 (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26. .语言的传播特性: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等特点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27, 1.宗教的定义: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28, 3.宗教的五大要素:教会(组织、机构)、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

1.基督教: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3.佛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29.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30.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 (3)摩擦力:

31.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

31. .城市体系:一个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系统,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种同一地区不同类型、规模的城市所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 2.城市的等级结构:城市体系内城市的规模层序 及职能作用 有规律的配置关系即称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32. 旅游者: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33. 一)旅游与环境关系类型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 三 种。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旅游与植物 2. 旅游与水质量 3. 旅游与大气质量 4. 旅游与野生动物 5. 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 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五个方面:建筑、旅游沿风景线蔓延、 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交通堵塞。

2. 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2010.12.10) 34. .政治: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 权、管理权)的文化现象; 2.政治地理现象: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的空间现象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一) 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1. 欧洲共同体 2. 东南亚国家联盟 3. 其他国际性组织

(二) 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啊

第8篇:八年级地理工业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工业地区,工业城市的分布

2、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分析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我国工业发展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教学过程

【导入】工业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苏州的经济发展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的,那么苏州的经济到底有多强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数据(投影展示)

转:通过同学们新闻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苏州的经济位列全国第五,单论工业更是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第二,可以看出我们苏州的经济确实很强,其中,工业的贡献很大,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讲授】工业及其重要性

1、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什么是工业?

(2)工业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我国的工业分布情况如何?

带着这几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100—103页。

2、教学引入:以汽车生产为例,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什么是工业。

请同学再举一个工业生产过程的例子。

3、小组讨论:请同学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结合图片,举例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

教师讲述:目前,我国的工业概况,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过程中。

中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展示图片:正在研制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视频展示相关新闻视频,让同学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入手,贴近生活,学生思路易于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师: 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小试身手:

教师展示《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均工业总产值图》,学生分组探究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思考问题:(1)人均工业总产值最少和最多的省区分别是哪几个?

(2)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讲授】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引入: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工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高科技产品我们用的很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

猜一猜:展示几组高新技术的图片,分别请同学猜一猜是哪一类高新技术。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读图分析

(教师)我国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请同学观察图

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回答:

1、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2、找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

(学生)读图回答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中城市。

设计意图:乡土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因素,灵活运用到自己家乡的高新区发展,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活动】梳理归纳

上一篇:多元智能下一篇:概率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