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指标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宜居城市指标

宜居:城市本义的回归

“宜居城市”(Livable city)的概念是1996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二次人居大会首次提出的。面对当时世界各地城市普遍出现贫困、拥挤、堵塞、污染、空间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联合国提出了一个口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家园,她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

宜居城市的建设不是为外表,不是为建筑的辉煌,更不是为城市管理者,它为的是市民的福祉。每一个宜居楼盘小区,都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细胞。楼盘小区是否宜居,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一个上乘的宜居环境,体现的是方便、舒适、健康、安全。初级阶段,居民希望所住的小区出行方便,购物方便,有便利的交通,有良好的社会配套设施。实现“方便”概念以后,宜居的标准就上升到舒适和健康这一层次。开发商在住宅规划和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以此为重点。

宜居楼盘不断地被冠以新概念。前几年,中央有关部门要求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新建绿色社区。以前,夏天的炎热主要靠扇子和电风扇来驱除,但现在都用上了空调,人是舒适了,但能源损耗大幅提高。创造一种宜居的环境,不可能永远处在一种传统的状态,需要不断地提高舒适度和健康性。与此同时还要节约能源,以及保护环境,因此,房地产界在提倡宜居环境的同时,要融进节约资源的理念。

宜居的最高标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更多地体现在绿色建筑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和谐。适合人居住,不仅要与自然界友好,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新的居住小区,除了拥有健康、舒适的环境外,还需要有相互和谐、友好人际关系,这才是城市能否宜居的重要条件,也是宜居的最高标准。在社区当中,如何创造更多利于人们交流的环境和场所,让人们和睦相处,不单单涉及开发商,后期的物业管理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当下的宜居楼盘应该是关于人类社区舒适、安全、经济和关爱等综合因素的楼盘,表现为居民或社区设施的使用者对他们社区的社会和环境质量的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人身安全和公共健康;环境,包括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和水流清澈;社会交往质量,包括邻里和谐、公平交流、相互尊重、社区特性和对社区的自豪感。另外,还包括休闲娱乐、美学和现存的独特文化和环境资源等等。

作为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安居等重要责任的房地产业,在建设宜居城市战略下,应当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和策略,将宜居楼盘作为发展理念,促进房地产业向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模式进行转型,为社会提供更具生态、节能、环保的宜居产品。这也是本报开展2012江门宜居楼盘价值榜评选的初衷。

宜居楼盘不应只停留在概念炒作上,房地产业应该就以前的开发模式进行反思,对未来即将进入的全新的转型和升级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中央的宏观调控,倡导发展宜居楼盘,实际上是给开发商分派了两大任务:第一是营造一个健康的楼市,使更多的人买得起房子,住得起房子;第二就是如何来贯彻好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方针,兴建绿色GDP,给更多的人创造宜居的环境。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若愚 刘志聪

第2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通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促进低碳清洁产业发展,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此,在实践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手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途径;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态环保观念越来越强,这就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通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提升,同时也能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空间。因此在实践中要充分把握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来建设。

一、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宜居城市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强调城市在发展中,应该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并且要关注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舒适程度。生态宜居城市的提出为城市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依据,其最基本的内在在于要充分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关注人文状态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合理规划城市管理方案,构建自然、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社会、经济、生态统筹协调的现代化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城市空间绿色生态。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关注绿色健康、联系自然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园、绿色建筑等,从而打造网格化、全方位的绿色空间。第二,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环保。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重点构建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保证各个产业发展都能做到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第三,交通出行绿色环保。在城市出行中,推荐以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为主的方式,以减少出行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第四,绿色建筑。在城市建筑施工中,需要采取新的施工技术,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进行施工设计,以减少施工中造成的能源损耗、资源浪费,建设高效、节能、绿色的建筑,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第五,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在生态宜居城市中,城市的公共服务较为完善,构建了安全、稳定、健康的居民生活环境,打造了多元的文化形态,满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

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更加看重。在实践中,由于相关部门在城市生态文明宣传上存在一定不足,所以部分居民缺乏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在日常行为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情况,如家庭用电用水浪费、餐饮浪费等,同时居民在出行中也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是骑自行车。此外,在城市中还存在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情况,导致城市垃圾较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相关保障措施不完善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其建设效果。但是从当前实际状况来看,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与运行机制,缺乏专门的领导队伍、工作队伍来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同时现有的各个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没有综合各方力量,影响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实效性。其次是缺乏长效机制。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监督管理,所以长效机制的缺乏会造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出现走一步算一步的情况,削弱了建设效果。

(三)缺乏相关量化标准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评价都缺乏相应的量化标准,城市建设成什么样子才能算是生态宜居城市并没有说明。这就会造成在实践中,单一地按照某个模型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导致城市之间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并简单地将绿色环保看作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这样很容易出现城市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途径

(一)改善城市布局,构建生态人居环境

构建生态人居环境,主要是通过生态文明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指导,如规划公共交通、注重建筑节能环保、重视居住环境等。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在生态人居环境构建中,涉及经济、环境、社會等方面,需要将城市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将重心放在人居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功能提升、文明社区建设等方面,打造生态优先、居民幸福的人居环境。

首先要在总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对城市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生态区、产业区等的划分标准,并且要针对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优先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策略,打造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相协调的格局。其次要注意对城市景观形象进行优化,要坚持构建新空间、打造新景观、美化新环境的原则,按照人本思路对城市景观形象进行优化,并着重关注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公园、环境小品等的建设,以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最后是对人居环境进行优化,要以生态园林城市、高层次人居环境为出发点,构建和谐城市形象,打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城市的综合服务是很关键的一项指标,其直接影响到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也会影响利民、便民程度,所以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十分重要。一是对城市开发体系进行规范。要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工作,保护其历史人文底蕴,并且要完善老城区功能;而在新城区建设上,应该致力于构建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建设,包括水、电、气、交通等方面。同时要重点关注城市垃圾、污水、空气质量等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生存空间,促进城市形象提升。三是重点关注城市交通建设状况。要注意城市道路改造,超前建设公共交通,从而应对城市的爆炸式发展。同时加强城市区间道路及外围省道、国道发展,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以促进城市运输能力及居民出行便捷能力提升。四是做好公益设施建设。要按照相关标准,在城市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进行相关公益设施建设,为居民活动、休闲提供空间,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同时城市还需要结合整体规划,对医疗、教育、商贸等区域进行合理设置,提高其服务能力。

(三)调整产业结构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调整产业结构也是很重要的。城市需要积极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首先要注重产业规划布局,注意工业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合,利用城市的现有资源,推进特色产业集中化,做到城市服务业、农业、工业全面发展。其次要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关注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发展,确立新型产业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城市发展。此外还应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要注意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建设,并制定相关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打造低碳社会,实现城市低排放、低污染。最后要借助城市現有的生态资源,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可指引旅游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引入技术、人才,打造生态效益的旅游项目和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从而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旅游事业。

(四)综合整治环境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环境质量是最为基础的内容,所以强化城市环境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构建清洁城市家园,落实“清水蓝天”工程,持续开展专项环保活动,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要做好空气质量整治工作,加强汽车尾气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焚烧物体扬尘污染控制,并建立相应的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对大气污染进行全方位监测治理。此外,还要做好城市噪声管理工作,对于噪声污染严重、噪声排放超标的单位、场所进行整治。其次做好农村环境优化工作,要建立长效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畜禽粪便污染处理,并优化农村资源利用效率,关注农村水污染处理。最后要加强“三重”治污工作,包括重金属污染整治、重工业园区污染整治、重点区域流域污染整治。

(五)构建民生保障系统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还需要特别关注居民生活,要将安居乐业放在关键位置。首先要全面落实安居工程,相关部门需要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且要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科学设定保障对象,同时做好价格管理工作,维持房价的合理变动。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对市场进行监管,要加强对虚假宣传、炒作等行为的处理,保障市场秩序正常。此外,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多形式的社会保障方式,拓展社会保障范畴,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四、结语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契合了当代社会建设要求,但是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阻碍。对此,在实践中,必须充分把握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城市本身情况,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善锋.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19(3):21.

[2]杨普涵.中小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J].城市周刊,2019(10):4.

[3]唐燕,张璐.2018年宜居城市研究与建设热点回眸[J].科技导报,2019(1):196-203.

[4]杨涛.建设健康安全、生态宜居的城乡空间[J].城乡建设,2020(6):17.

[5]杨珊珊.吉林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22):96-97.

[6]张运.两型社会背景下株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6(10):119-121.

[7]孙章学.黔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路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1):47-52.

[8]彭石军.加快推进桂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探讨[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8(1):14-17.

作者:曹文梁

第3篇:城市社区-中观宜居环境研究

摘要:本文提出了城市的宜居环境三个层次的建设目标,即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市”建设、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建设和微观的“宜居住宅”建设:结合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建设规划的实践,论述了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环境建设在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建设和人文氛围营造、建筑群体布置及建筑形象、物业管理及后续服务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及要求。

关键词:城市社区,宜居,实践

文献标识码:B

1、序言

建设“宜居城市”,是人类对人居环境的不懈追求。衡量城市是否宜居,不仅要看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硬件环境建设,还要看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软件环境发展。“宜居城市”的核心是“人”,而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广阔的自然背景,因此,大自然是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的基础,“宜居城市”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宜居城市”就是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努力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自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宜居”成为热门单词,各地纷纷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笔者认为,城市的宜居环境有三个层次的建设目标,即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市”建设、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建设和微观的“宜居住宅”建设。

所谓“宜居城市”,就是城市要创造“易居、逸居、康居、安居”的居住环境。易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能够住得下、住得起,城市的生活空间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全社会的,城市的所有市民都能享受应有的生活居住条件:逸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应当住得好,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生活舒适、方便、安逸,是安乐之居;康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还应有充足的阳光、水和新鲜的空气,与自然不脱离,与历史文化不脱离,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健康之居:安居是指人们在城市里必须住得安定和安全,长居久安,即社会安定和谐文明、城市的公共安全有保障,使城市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所在,成为国泰民安、社会稳定、生活长久平安的地方。宏观层次的“宜居城市”必须具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有潜力、能发展的基本条件:就业岗位充足、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有个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其衡量标准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宜居社区”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宜居社区”的建设,是建设“宜居城市”的根本。中观层次的“宜居社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要素:①安全:社区的安防系统、物业管理应很到位,生活在这里应感到很安全;②方便:居住、工作、购物、休闲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等需求空间围绕社区周边,并且从社区前往这些空间都能在30分钟之内解决;③舒适:空间开敞、绿化到位,身处其中感觉很惬意、舒适;④亲情:具有较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人们在一起能够沐浴到浓浓的亲情。“宜居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环境建设和人文氛围营造、建筑群体布置及建筑形象、后续物业管理服务等是保证以上四要素的关键。

住宅的第一标准是住宅性能的认定,应从住宅的适用性、环境性、经济性、安全性、耐久性等五个方面满足住户要求。而如何处理好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的关系,充分利用空间,是“宜居住宅”设计的关键。“宜居住宅”讲究内部使用功能区分明确、动静有别、将舒适与实用把握得恰到好处;设计上应结合区域特点、强调人性化居住理念,达到户户朝阳,南北通透,将客厅做大、让人们充分享受厅文化,满足各种不同结构家庭的需求。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是湘潭市昭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潭市打造长株潭休闲中心的重要举措。(见图1、2)。本文结合规划设计方案的建设实践,重点就中观“宜居”环境一城市社区的建设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期望抛砖引玉,共同关注城市的“宜居”环境建设问题。

2、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宜居社区”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方便的生活服务,其中包括对外交通的便捷程度、道路面积率和道路交通便捷程度、文化教育设施(中小学设施)、文化娱乐和体育保健设施水平、市政设施(给排水、电力、煤气供热等)覆盖率和电视、电脑、电话(包括手机)普及率、无障碍设施普及程度、广场和停车场服务半径等,昭山仰天湖地段的规划设计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

站在宜届的角度看,好的地段并不在中心城区或繁华路段等公认的黄金地段,它不仅与环境、交通、配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密切相关。昭山仰天湖地段地处长株潭三市结合部,距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中心区均在20km以内,交通基础条件优越,107国道和上瑞高速两条主干道交叉而过,对外的通达性十分便捷,规划基于对现有交通流线的分析,建立环绕立交系统,抬高架空原107国道路段,让南北两路交通通过辅道、环道进入各地块,有效避免和解决了107国道短距离开口过多及横过国道的问题。内部交通组织结合社区功能,分设车行环道和人行通道,交通联系便捷,合理分布的地下车库入口保证了停车需要及停车安全,整个规划区道路面积率达21%。

文化品质是打造宜居社区的灵魂与主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昭山仰天湖地段规划秉承高品质的教育方针,规划在中心区设置仰天湖国际实验学校,引进知名重点小学及国际双语幼儿园,为下一代的将来做了充分考虑。

配套生活服务设施是组成城市生活的基础,是居住的先决条件。本规划在市政设施(给排水、电力、燃气等)建设、电视电脑电话(包括手机)普及及无障碍设施设置等方面也做了详细的安排,在此不多敷述。

3、景观环境建设和人文氛围营造

3.1 “宜居社区”的环境质量指标

“宜居社区”的环境质量指标应包括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自然环境(山、河、湖、海、泉等)保护程度和生态景观特色魅力效果、安全防护(消防、人防、抗震、防洪、防泥石流、防台风等)和应急救护设施水平、污水处理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环境噪声平均值、空气质量等。昭山仰天湖地段东靠风景秀美的虎形山、凤形山,西临湘江,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昭山,规划面积约333.3ha,规划拿出占地133.3ha的用地建设区域性主题公园,突出休闲度假功能,进行特色集成设计,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使本社区公共绿地率超过50%(见图2):在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方面,结合仰天湖“湖、江、山”的地理特点,构思具有典型地理气候特征的生态科学公园,

前瞻性实施“仰天湖——湘江——昭山”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营造生态景观特色魅力。

3.2 “宜居社区”的景观环境建设

舒适的景观环境是宜居的基本要求,然而,简单地堆砌元素不是“宜居”景观环境建设的目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应该是“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邋……”(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2003年1月第一版)。昭山仰天湖地段在环境景观设计上,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景观,提出了“一点、四片、一带、二辅”的建设理念。

一点——即以欢乐为主题的水上公园;

四片——即围绕主题公园的四片居住区,分别为凤形山生态别墅区、纯水岸别墅区、湘江生态住宅区和仰天湖高尚住宅区;

一带——指四级台阶式防洪处理的湘江风光带;

二辅——指两大辅助功能用地,分别为①仰天湖国际实验学校。②位于交通核心的公建圈,设有酒店、医院、商场等辅助服务性建筑,各大功能区之间通过水、绿化和广场的形式进行过度和联系,有效的解决了不同功能相互干扰以及各功能之间联系便捷的矛盾,形成有收有放的可呼吸式布局。

3.3 “宜居社区”的人文氛围营造

一个人文氛围良好的宜居社区,应有独特地域文化的传承,人文氛围是社区生活的真正底色。昭山仰天湖地段的设计,从现状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资源出发,紧紧扣住湖湘风情的主轴线,挖掘湖湘文化精髓,构思湖湘风情的总体文章,从软、硬件各方面完善配套主题景区,探讨形成“湖湘风情”的系列特色。规划结合滨江风光带和仰天湖,设置传统莲文化区和潇湘风情走廊;莲文化区设于仰天湖北岸,结合莲加工设置莲博物馆,集加工、销售、展示于一体,置身莲乡,感受莲的品质;潇湘风情走廊结合滨江风光带以壁雕、雕塑、绿化造型及亭台廊榭等形式展示湖湘文化底蕴,使游客在此能感受到湘楚人文气息,轻松写意,形成沿江景观的良好衔接和过渡。

规划还依据第一手踏勘得来的地形资料,进一步发掘新的景观资源,对原始的景观素材进行加工、提炼,使其升华,运用组景手段,设计了天湖16景:抱月迎宾、雾锁蓬莱、桃溪春晓、潇湘风情、麦陇风香、竹林闲情、曲池风荷、翠峰落照、汲芳观妙、欧陆风情、曲径通幽、浪里逍遥、花径小筑(绿荫花步)、香车风马、梧竹栖凤、山水风月。以上16景与自然环境相呼应,或山林、或江流,疏密有致,远近得体,有动有静,若虚若实,寓情于景,强调情景统一,追求意境。每一景所配诗句是为认识、把握景观意蕴的重要资助,以期给居住者以诗情画意般的感受,营造具有独特湖湘文化的人文氛围。

3.4 “宜居社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

区别于传统居住社区的,是“宜居社区”交往空间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性化。传统居住社区的公共空间只是按规范留了一块空地,上面种上一些树、革、花,缺少必要的休憩设施,不实用,没有人情味。“宜居社区”的交往空间则根据各种人们的沟通需要分别给予考虑:靠近住宅的庭院是不方便远行的老少两代交往的载体,树荫下几条简洁的石桌椅,或顶着凉亭花架,老人在此下棋闲聊,其乐融融;桌椅旁的沙坑、游乐小器械则是儿童的天堂小区(组团)中心则为中老年提供了集体活动的场所,开敞的空间、优美的景观加上齐全的室外健身器械,成为“宜居社区”亮丽的风景线;社区中心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会所内有咖啡店、酒吧、商店等休闲服务场所,外部是网球等运动设施,这里是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去处、亲朋好友相聚的地方,也是商务洽谈的理想场所。

昭山仰天湖地段的设计,充分注意了交往空间的开放性和人性化,该方案围绕一个处于用地几何中心的标志性塔楼及广场组成的中心,设置以中升国际论坛为主题的社区中心,配套商业、娱乐等大型公共设施,形成莲花广场;以此中心为发射点进行向心布局,将用地巧妙地分割为八大组成部分,每一块都有其自身的次审心一小区(组团)中心,它们是各地块的景观环境和文化中心,且都与主中心发生景观、视线或交通关系,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了江、湖、山共同营造的山水景致,体现了布局的均好性,各子中心环绕着主中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建筑群体布置及建筑形象

住宅的群体布置,应体现现代人文主义精神和思想,抓住设计的核心问题一一阳光。有了阳光,就有了空气(流动):有阳光、空气便有生活;这是人与自然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充分地让住户享受阳光,让大自然的恩赐人人有份。住宅的群体设计,要把人们的生活内容、秩序、思想、感情和行为,高度浓缩、提炼为人与阳光的关系,由此,建筑彼此间或建筑与其他物体存在之间,就有了距离的要求,也保障了住宅基本的适宜环境。

昭山仰天湖地段的住宅的群体按最大限度享受阳光进行布置,住宅设计“全面”围绕着阳光来进行。首先,外墙多面多向,使每一个房间的窗户都能面朝阳光;其次,采用“漏空”的墙或巨大的天井采光,令住户户户都能享受阳光。阳光里,建筑极具抽象体块雕塑感,同建筑色彩共同表达了对生活的表现和讴歌。规划注重建筑与远处自然的“对话”和与近物环境的呼应,追求生活气息的意趣、动感和美感建筑品质是打造宜居社区的基石与硬件。注重个性,提高品位,建筑品质起着主要的作用。影响建筑品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当代建筑思潮等,建筑形象作为城市特色的构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及装饰等方面。

建筑风格是城市特色的直接体现,也是地方文脉的物质表现。建筑造型的变化既要适应内部空间的要求(即建筑平面功能),又要具有美感,还要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建筑上不同色彩、质感的饰面材料的选用会给建筑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粗的质感有朴实、厚重、粗犷的表情,而细的质感则具有精致、高贵、洁净的表情;中间状态的质感则给人以温和、软弱、平静的感觉。昭山仰天湖地段的建筑较多地运用了中国古建筑的元素,采用深褐色和白色为互相对比的主色调,同时辅以局部的朱红、灰蓝色构成一种凝重的历史感和轻快的现代感,一方面让人联想到江南建筑“黑白灰”或“粉墙黛瓦”的民间意象,另一方面又透露出湖湘文化积殿的深厚记忆色彩,让人们的内心唤起了一种淡雅的怀旧情绪。

5、物业管理及后续服务建设

良好的物业管理是城市社区宜居的重要保障。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要“贴近”居住者。物业管理涉及社区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包括的服务内容有:公共性服务,如保洁、保安、绿化、房屋维修等服务;代办性服务,如代收水电费等:特约性服务,如室内维修、代送报纸等。

物业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缩影、城市的细胞,物业的容貌构成城市的整体形象,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物业区域的环保、卫生、治安、交通等服务管理事项,实质上是政府市政管理在物业产权私有化的基础上实现“私营化”,因此,物业管理的成效影响一个城市的市政形象。

②提高房地产经营活动效益。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活动的最终环节一消费环节,对前级环节有强烈反弹和刺激作用。物业管理不仅使物业管理保值增值,更是消费者购置物业的重要因素。

③提升业主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面积数量的关注逐渐转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强调。物业管理不仅充分发挥维修养护物业,发挥物业最大功能,而且以物为媒,以人为本,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相得益彰,为业主创造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如此,群众安居乐业,社区安定团结。

保证一个品质地产的经久不衰,至关重要的是其是否有很好的后续服务来维系并保证业主的生活品质。昭山仰天湖地段的建设在保障物业管理的同时,还为高知、高贵、高雅的品质精英打造了一个独特、优雅的体验空间——中国中升国际论坛,论坛由三个系列构成:微观论坛~长株潭融城发展论坛;中观论坛一中国中部崛起论坛:宏观论坛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其对外公开的经营模式更是对社会高品质人群的一个召唤,中升国际论坛在为高档人群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同时,参与其中的高档人群同时提升了中升国际论坛的价值与档次。

6、结束语

在湘潭市昭山仰天湖地段规划设计中,贯穿规划方案始终的就是牢牢把握了“宜居社区”环境这条主线。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专家及普通市民的认可。这也给了我们启迪。

城市是生活的城市,是城市居民自己的城市。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应该要满足三种条件,一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宜居城市”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和艰巨的工作,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建立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运营机制,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和谐的社会网络,建立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防灾体系,是“宜居城市”必须解决的长久课题。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

[2]邹德侬,宋静,《城市特色何处寻》,世界建筑.

[3]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城市发展研究,20D5年04期.

[4]薄力,《宜居城市与宜居住宅》,城市开发,2004/12.

[5]秦敏,卜菁华,《适宜居住的街道》,华中建筑,2003/04.

作者:吴纯 吴越

第4篇: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类别专题核心目标性指标目标建议值

资源节约高效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土地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2

单位GDP水耗≤12吨/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单位GDP能耗≤083吨标准煤/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15%人均建设用地面积≥80-≤120平方米/人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9平方米/万元新建项目混合用地比例≥30%环境健康友好空气质量水环境噪声废物处理景观生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热岛效应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310天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0毫克/立方米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0%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60%本地植物指数≥085森林覆盖率山区70%;丘陵40%;平原15%;草原85%。设区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70%公共交通分担率≥30%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建筑比例≥60%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0(℃)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就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人恩格尔系数≤30%城镇登记失业率≤32社会和谐进步科技教育城市安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义务教育巩固率≥93%每万人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3平方米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住房价格收入比3-6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2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5平方米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9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张示范创新引领特色风貌1)建成区内山、江、河、湖、海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连通度;2)水体沿岸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水底处理;3)沿河绿化综合融入防灾减灾、满足居民休闲游憩等功能;4)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街区得到良好保护;5)制定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并进行审批。防灾减灾1)进行适应性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充分避让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前瞻性的制定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灾害应对方案;3)城市建筑是否满足地震设防等级,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绿色生活1)城市开展广泛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工作;2)居民对绿色生活理念的认可;3)居民绿色生活普遍程度;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水平。数字城市1)无线网络覆盖区域;2)智能化城市数字管理平台构建。公众参与制定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得到有效实施。其他其他结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宜居发展建设举措。3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按照保障责任与能力对等、需求与供给匹配的原则,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落实政府住房保障基本职责,加强资金、土地、金融、税收支持,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逐步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万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第5篇:宜居房的几大指标

房子宜居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有许多具体的指标,只有这几大指标或部分指标体现在一个楼盘身上,房子才能称得上宜居。

交通指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交通的首要决定因素是地段。地段好,交通就好,出行方便。所以购房者在选择房子时,一定要看交通成本、出行时间、购物休闲是否方便等。

环境指数★★★★☆

宜居房,在环境方面有几个条件:绿色、健康、生态、生活等,只要满足这些要素,才能保证人们能享受到足够的舒适性。

外部环境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它决定了外部配套,如医院、学校、银行、超市、车站等。还有,紧邻餐饮大道的楼盘,即使江景不错,但油烟或喧闹往往让人头疼。另外,房子在钢铁城、化工新城,其空气质量、烟尘、噪音污染等,决定了小区今后长期的舒适性不佳,对宜居有一定影响。二是内部环境,先看绿地覆盖率,硬性标准是绿地覆盖率不低于35%。内部环境还需要水,水让环境活起来。在一个小区中,大的湖泊、湿地、鱼、水鸟等构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

统。

户型指数★★★★☆

宜居户型,一是功能齐全,起居、储藏、就寝等功能必不可少。由此,小户型或经济户型虽然解决了居住问题,但毕竟是过渡产品,并不宜居。二是要有基本的尺度。如主卧,1.8米的床、两个0.6米的床头柜,再加衣柜,那么开间要在3.6米以上,最好是3.9米。进深4.2或4.5米,则主卧要宜居,得约15平方米,否则就不舒适。三是朝向。在武汉,主卧与客厅切忌朝西,否则西晒的滋味可不好受。四是采光通风。譬如餐厅若不能直接采光,也要间接采光。窗地比(即开窗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能小于1:7,否则,武汉冬天的阴霾,

也会让居住者非常难受。

物业指数★★★★☆

品质指数★★★★☆

在考察大的配套及交通环境之后,楼盘及房屋本身的品质也是消费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在楼盘是期房的情况下,可以从楼盘的宣传资料进行了解楼盘及房屋品质。

文化指数★★★☆☆

小区有了文化氛围,才能带动高尚消费,小区才有更大的增值潜力。因此,消费者可以买着力培养文化氛围的小区。

人们不再满足居者有其屋

买房者陈先生和陈太太希望,楼盘所在地有大片的树林和水,辛苦一天走进小区,可以听到清脆的鸟鸣,看到荡漾的湖水。他们的女儿则希望,房子有大开间、小进深。大开间保证采光面长,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和光线;小进深,不容易形成空气对流的死角,夏季可收获缕缕清风。同时,小进深可以使窗地比(窗面积与居室面积的比值)更为合理,避免黑房间的出现。楼间距也要宽。房屋间距越大,越能保证采光与通风,居住越舒适。当然,窗户也要大,最好是全落地窗,让室内外的空气对流,采集的光线更多。他们的女儿说,“只有这样的房子,才能给人美妙的想象。”

记者采访发现,有一些人已经走过“居者有其屋”的初级阶段,人居的标准从满足出行方便、购物方便、交通便利和相关的社会配套设施,上升到舒适和健康等“宜居”的精神层面。

讲诚信重质量 致力打造优质纯住宅小区

曾经,清江·凤凰城作为这座城市与房地产业的领舞者,演绎了辉煌与精彩,也经历了危机与考验。如今,清江·凤凰城尾期工程——凤凰上居建设正酣,新的开发商如何汲取

经验,推陈出新? 该项目负责人说,基于对恩施房地产市场和自身实力的信心,恩施百信接过了原清江·凤凰城开发商手中的接力棒。在他看来,成熟的管理理念、严谨的管理计划是做好这一项目的保障所在。该公司坚持守法、诚信经营,坚持每个步骤均按照开发流程进行,保证项

目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在建筑工程质量上,恩施百信选择了资信程度高、施工能力强、售后保障充分的合作伙伴——恩施市广城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并与之制订了严格的合同管理方案及施工方案;力主强化工程监理职能,鼓励并支持监理公司严格执业,严把材料关、工艺关和验收关。

毋庸置疑,良好的居住氛围、成熟的市政及生活配套、优质的物业服务等要素,是凤凰上居“成熟社区”的内涵所在;闹中取静、坐山望水、离尘不离城的地理优势,上乘的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便捷畅达的区位交通等,是凤凰上居“宜居典范”的有力佐证。 这些“要素”与“佐证”,也正是恩施百信关注的焦点。对他们而言,如此倾情投入构建这座宜居家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入驻凤凰上居的住户,舒心自在,心暖花开。

地理优势契合“宜居”内涵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代人的居住需求不仅限于“居者有其屋”,对居住环境的品质也有了一定追求。于纷攘都市中觅一处既安静优雅又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住所,是大

部分现代人的居住梦想。 这个梦想在凤凰上居开发商——恩施百信看来,其实就是人居理念的外现。该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心中理想人居住所的条件有三点:一是楼盘的属性必须为纯居住,与商住项目或其它复合地产形态严格区分开;二是楼盘所处地块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自然条件;三是楼盘有完善的社区及小区配套,能满足住户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及文化娱乐需求。” 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最重要

现代人对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种全新的品质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流行,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见钟情已经不靠谱,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最重要,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宜居型的社区。而衡量是不是宜居社区需要N个理由支撑。再次,作为宜居社区,完备的配套,人性化的设施搭配不仅要给人带来生活的便利还要将娱乐休闲蕴于其中;最后,安全保障是一切的基础,物业服务是否到位也是能否成为宜居社区的N个理由之一。 适合的类型中选出完美的个体

宜居社区并不多见,在为数不多的宜居社区中找出一个心目中最完美的才是最终选择。太湖新城板块始终持续升值,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使交通更加便捷。除此之外,滨湖区临近太湖,无论从绿化,生态,景观来看,太湖新城在无锡市都是屈指可数的宝地。随着市政的南迁,太湖新城已然成为无锡最优质的置业区域。魅力万科地处太湖新城,除了符合宜居社区对地段、生态环境与景观的要求之外,历经五年斥资千万的投入,使得周边配套更齐全。公建、购物餐饮娱乐、景观、学校全面升级,出行、购物、休闲娱乐更便捷。而万科向来以物业服务好出名,安全自然不用说,更值得一提的是贴心、人性化的服务。

小编手记:一个购房者曾告诉小浪,他买房的标准是必须达到四个“要”:价格要中等,地段要优越,户型要合理,以及周边配套要完善。看了众多楼盘,发现时代上城符合这些要求,所以他果断地买了。这位购房者考虑的几个因素,想必也是其他准业主关注的要点。

同时,九龙仓广泛的品牌口碑,优质的建筑质量,也都给购房者增加了买房信心。更何况项目推出的户型从87-140多平,选择性大,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总有一款合适。这样的楼盘,成为购房者心中青

睐的对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6篇: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他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宜居城市(多伦多)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从城市发展进程的历程看,城市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在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中,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些列伴随而生的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总体上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

宜居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由于人居环境问题是在面临城市居住拥挤、秩序混乱、质量下降等问题时提出的,因此,起初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是比较具体而微观的,如关注居住区、邻里环境、居住建设项目等,而后,这个概念在学者们的关注下不断发展,具有了更为广泛而宏观的内容,细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因”: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

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

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

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

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宜居城市(维也纳)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

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温疫,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

第7篇:怎样建设宜居城市

《人一生要去的100个地方》这本书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和《中国国家地理》权威推荐和新浪网调查结果,选取了100个最具人气和旅游价值的地方,通过文字,图片和版式设计的有机结合,让读者在色彩绚烂的阅读空间里,体验到这100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看完不免想起一个有趣的问题,什么地方是人们终身最愿意生活的地方?作为一名××人

,我衷心希望我的家乡××市成为最适宜居住地方,成为每一个××人的理想家园。

近几年来,围绕打造一个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城市功能、城市品位、人文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在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的基础上,2006年又分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市、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等荣誉称号。但今后一个时期,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将逐步提升,资源能源缺乏、环境容量文秘杂烩网饱和、环境承载力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制约矛盾也将逐步显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认为××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还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让××成为一个更安全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安全状况,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关系到这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市要建设现代化城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就必须以安全作为保障。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民的生命价值越来越受到珍视,城市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4月初,我市全面部署开展了平安镇、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道路、平安景区、平安工地、平安市场、平安场所、平安保税区、平安港口等13个方面的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但是仍然有个别区www.域和单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安全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这种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以人为本原则的行为,是与我市城市形象极不相称的。

让××成为一个更公正的城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必然随之产生。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拆迁等方面,保持公正性往往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我们必须要能够为所有的居民提供包容性的公正居住环境,不管是穷是富,无论是老还是少,每个人都有权居住在在这个城市,有权享有体面的居住环境、清洁的水、卫生、交通、电力以及其他服务。同时,城市管理各项政策整体性的公正、平等,以及尊重和及时回应市民对城市管理政策的合理诉求,也同样不可或缺。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服务、市政管理及服务,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等等诸多方面还应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关怀。所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地配置各种城市资源,公平、公正的实现“人人公平享有”的目标是我市建设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任务。

让××成为一个更舒适的城市。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很容易可以想到一个中国普通市民可能的遭遇:堵车烦、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水发臭……遇到这些事情怎么能让人高兴得起来。目前,我市已经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光荣称号,而且还在积极申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但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城市交通环境、城乡绿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对照市委黄钦书记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中等城市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特色明显增强”这一目标要求,下一步,我们仍然要以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个性、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着力增强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人一生要去100个地方”,但人的一生能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捷、舒适宜人的地方就足够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市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更有内涵、更富魅力、更具活力,最适宜人居的城市。

第8篇:建设大众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专业三班100455田金玲

城市是属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所以城市建设必须为大众服务,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在上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理想的城市》中谈到一个理想的城市应该是一个能很好的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城市。而我在这里所说的解决,并不是强调经济建设的调整,消除贫富差距。我觉得消除因贫富差距而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和对抗心理才是根本之道。城市中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那些普通大众,要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就需要城市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以建大众宜居城市为目标,让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百姓安居乐业,对其生活的城市的拥有一份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城市才是一座有生命的城市。在这篇文章当中,我想分别从宏观方面、微观方面、硬件设施方面、软性实力方面分别谈谈我认为的怎样去建设一个这样的城市。

告别以经济为城市发展向导的时代,寻求新的原则指导城市的宏观规划建设。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经济建设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也成了城市建设的首要原则和衡量标准。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面对的压力较大,导致城市建设片面的求规模、求速度、求经济。而现今城市生活中,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例如当今热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这只是众多城市问题的一个很小缩影。经济增长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城市扩大了,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指导城市发展的原则不变,城市就只能走向末路。以人为本,从人居角度去打造城市,建大众宜居城市,这才是城市持续发展之道。

(一)城市发展一定要有整体规划,切不可盲目发展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然而城市规划还未深入进入到每座城市的建设中。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来什么建什么,严重阻碍了城市日后的发展。当今日愈显现的城市交通问题,和城市整体规划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举我的家乡为一个反例。一条铁路穿过了城市,导致沿铁路沿线地方始终繁荣不起来,也限制了城市的向外扩张,而且增加了城市噪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一座不经深思的选址的化工厂,臭了一条河,坏了周围百亩良田,害了周围一片人的生活。如果有一个整体规划的话,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一个合理的整体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多么重要。

(二)城市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不可照搬照抄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城市建设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千城一面”。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楼、钢筋混凝土,便构成了所有城市的意象。一座没有识别性的的城市是悲哀的,况且事实也证明了,这样一座城市,不是大众所热爱的城市,也不是合理的城市模式,是不值得大家都争相模仿的。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环境调整、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民俗习惯等等,这一切就形成了每座城市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氛围,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特色是弥足珍贵的,决不可为追求片面狭隘的发展而将其销毁。一座城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征,并有意识地发展朝某一方向发展,这是保持城市生机和活力所必需的,而且这样的一种发展也是最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的,人民最乐于接受的。

(三)城市发展要时刻考虑到城市新变化,不能因循守旧

城市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所以城市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城市建设者要有敏感的神经,针对变化做出及时有效地调整,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新的矛盾,爆发新的社会问题。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们通常给予他们这样的称谓,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是维持城市运转所必需的一部分,他们属于城市。而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就有可能永久性的融入城市。所以城市必须积极地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接纳他们。一座城市要想持续较好的发展,就不能忽视这一系列新的现象。任一些问题自由演化,只能是在生成诸多问题后才来亡羊补牢,必定会滞后城市发展。

(四)城市建设要注重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

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工作只是一种导向,一种环境的创造,而各种城市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才是城市中大多数人生活状态的直接反应。可以说外部建设是表,社会生活才是里,表的建设应该为里来服务,而不应该本末倒置。现在人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就业难问题、物价飞涨问题、城市居住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暴露的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情况,它们与人民的生活切实相关,对人民的生存影响巨大,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首先给予解决。否则将激化更深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

建立完善的落实机制,将城市建设落到每一个细处

城市的宏观导向可以影响整个城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总体精神面貌。而城市细处的建设才是与居民最息息相关的,最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方面。就像人体,只有将每一根毛细血管都疏通并维护好,城市这个整体才能很好地运转。

(一)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公平性

很多城市功能布局是严重失衡的,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重要公共资源大多聚集于城市中心,人们要想享用它们就必须大量涌入市中心。那么同是享用这些资源,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就要比市中心的人花费了更多的代价,如交通费用、时间等等。而且公共资源的集中也必然伴随着无限商机,那么就会导致市中心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得不到发展机会,城市发展越来越失衡。目前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区分离,前者的居住区越来越中心化,而后者居住区越来越边缘化。这样后者收入本来就微薄,反而要在交通上花费更多,这种不合理的布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且低收入人群集聚的地方,住房质量差,教育、文化各方面基础设施都跟不上,容易滋生犯罪。由于环境差、资金不足,开发商不愿在这种地方投资。这样该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很难提高。最近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全国保障性住房动工率低,建设速度慢,建成的与计划的存在很大差距。城市建设应该采取措施遏制这种趋势,并要在公共资源分布上更多地向这些欠发达的地区倾斜,公平合理,使城市稳步均衡发展。

(二)基层建设要有灵活性,不能只照章办事

最近听了一个讲座,是关于一个小区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整个讲座中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面也没有这个政策,向我们反映,我们也没办法呀!”这样的建设体制是极其没有效率的。就像法律不可能每种情况都考虑到,国家的建设政策也不可能涵盖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小区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各自不同的问题和需要。如果只要上面没有规定就把人民意见和建议原样打回,那我们的建设体制永远得不到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而只有将人民的需求及时的去反映,积极地去争取,建设才会有更加突出的成效,人民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本质的提高。

(三)城市建设不能注重面子工程,要注重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实效工程

现在的城市建设经常搞一些形象工程,诚然,其中一些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是很必要的。但若过度注重表面工作,必将导致花费巨大却没有使人民获得最大的利益。现在的社区

都要接受文明小区的评比和各层领导的视察,这些工作的初衷是好的,想要体察民情,监督基层建设工作。但这也造就了一种趋势,那就是很多小区为了评优,做足了面子工程,譬如什么修路不修房,刷外墙不管内墙,花了大笔钱却没有为人民办实事。而这种检查也越来越套路化、陈式化,不深入其中,只看表面的光鲜,越来越发现不了问题,越来越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过多的面子工程也特别容易滋生腐败,网上有传言“上海市翻新路牌,平均下来每个路牌花费4万”,这就是拿人民的钱滋养了一些社会的蛀虫。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工程才应该是首要工程,市民的生活形象才是一个城市最佳的形象。

城市硬件设施方面要扩大范围,并要保质保量

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不想多说,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设和普及。还是要强调一点就是要公平合理,在那些发展不是很好的地区更要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可以消极怠工,放慢建设速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质量。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关乎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而且很多都是百年大计,一旦出事城市和人民都是要伤筋动骨的。上海的“11.15”大火就是最好的例子和永远的教训。警钟长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论从计划上还是从实施上一刻都不容大意和松懈。

全方位加强城市软性实力建设,真正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软性实力包括哪些方面?说不清楚,也说不完。但不管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精神需求都不容忽视。中国探索城市化的道路是崎岖的,以往的城市发展往往就是求规模不求需求,求经济不求精神。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弊端已经显现,必须重新重视起各方面软性实力的建设,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之道。下面仅列举几个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环境问题

近年来,环保主义者已在各种场合大声控诉城市化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国家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他们所强调的环境更多是自然环境,而不是全面的人居环境。当然自然环境是人居环境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人居环境远比这要更多更复杂。比如现在的城市噪音对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只因不是迫在眉睫,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比如交通问题,现在拥堵了才重视起来,意识到单单的修路是行不通的。以前的城市建设一味的为车开路,行人过个人行道还得分成两段,站在公平的角度,行人的利益遭受到了侵害,这不又是社会的一种不公平吗?这种不考虑大多数人利益的发展也为城市自身酿造了恶果,但最终受害的还是城市居民。

(二) 安全问题

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在这里想强调的是食品安全。今年短短几个月,太多新的名词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如“染色馒头”、“避孕黄瓜”、“塑化剂”、“起云剂”等等。食品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而且它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影响范围巨大。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不仅是对全民健康的损害,更会带来全社会的恐慌。有网民发表这样的言论,“中国的发展政策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毒死另一部分人。”这不仅体现了对社会分配不公的抵抗心理,更是反映了很多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对政府缺乏信任感。若连基本的人民每天吃的东西的安全都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的,那么建什么宜居城市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城市建设必须要设法消除人民的安全疑虑,让人民对政府重拾信心,整个城市才能有真正和谐的可能。

结语

刚刚过去的两会,制定了我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成为了两会讨论的重点问题。下一个五年的工作重心已向解决人民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方面倾斜。一方面,

这么多的民生问题被提上议程,其严重性和普遍性令人揪心。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和积极应对又给了我们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让人欣慰。总之一句,城市规划和建设始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城市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建设适宜广大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张松. 短缺还是过剩-------有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 2011(1)

[2]蒋旻.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思路与模式——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J]

2011(3)

[3]伊藤兹.世界大城市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1994(4)

[4]余叶.2011年全国两会前瞻 八大热点值得期待 ,四川新闻网,2011/3/2

城市规划,

第9篇:2011全球最宜居城市

全球最宜居城市:澳大利亚墨尔本2011年09月01日07:15

晨报记者韩小妮见习记者金玉蓉

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宜居城市排名。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击败近10年蝉联冠军的加拿大温哥华,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在这份榜单所评估的140个城市中,中国香港排名第31位,大陆排名最靠前的北京为第72名,上海排名第79位。负责这项调查的编辑琼·寇斯塔克昨天在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城市正越来越宜居,但高密度的人口给交通、基础设施等带来了一些负担,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为何倒数十位5个在亚洲?

战争、动荡致排名靠后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虽然有众多城市排名靠前,但倒数十位的城市中也有5个都在亚洲。这些城市分别为斯里兰卡的可伦坡、伊朗的德黑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以及孟加拉的达卡。据分析,它们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社会动荡、治安不稳。

在这140个城市中,最不适合居住的是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

为何中国大陆城市靠后?

杭州等未入选“大框架”

一些网友质疑,中国城市的排名大都较为靠后,杭州、桂林、大理等环境怡人的城市为何没有入选?负责这份报告的编辑琼·寇斯塔克告诉记者,调查范围是全球的140个城市,杭州、桂林、大理等并不在其中。这140个城市的名单是以《经济学家》信息部另一份“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所选取的城市为基础,并加以扩充所形成的。榜单是对这些城市进行打分后排列出来的。

宜居城市调查怎么打分?

5大类,1至100打分

据了解,《经济学家》信息部隶属经济学家报业集团,每年发布两次宜居城市排名,至今已有大约10年。全球宜居城市调查的初衷是为了给公司派遣员工赴国外提供参考。它的理念很简单,那就是评估世界上哪些城市的生活条件最好,哪些条件最差。

排名根据安全、医疗水平、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这五大类的30多项指标,分别按照1-100打分。“我们在报告中提到的每个城市都有记者,并且会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核对。”寇斯塔克说。

为何温哥华首失第一?

公路间歇性关闭被扣分

近十年来,温哥华首次痛失第一的宝座,惜败给墨尔本和维也纳。寇斯塔克表示,温哥华名次下滑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被扣分。最近间歇性关闭的马拉哈特公路影响了从温哥华到温哥华岛的交通,因此在评分上拖了后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张文忠认为,由于去年承办2011年冬奥会,这一契机使得温哥华过去几年在城市建设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排名一直靠前。虽然这次排名下滑至第3位,但榜单前4名的竞争非常激烈,相互之间评分仅相差0.1,差别不是很大。

靠前城市以何取胜?

人口少、规模小,注重环保

全球前十大宜居城市中,有4个位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占了3席。寇斯塔克分析说:“我们发现,得分最高的通常是那些人口密度较低的中型城市。因为这些城市能够给人们提供许

多休闲娱乐活动,地区间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不会受到人口过量的压力。与此同时,犯罪率和拥堵问题也较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张文忠表示,国外一些城市在环境保护上的诸多措施为它们加分不少。比如大件垃圾不能随便丢弃,需要打电话请相关公司上门回收;一星期中规定哪几天只能扔可再生垃圾,另外几天只能扔不可再生垃圾。

相比之下,美国没有一个城市挤进前20名。寇斯塔克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成功反而“害”了它,吸引了大量人口,使得基础设施负担过重,犯罪率上升。

[新闻纵深]

上海公交便利有欠缺

寇斯塔克表示,亚洲城市无一跻身前十,但整体表现不错。其中,中国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宜居。上海此次以73.8的综合评分排名第79位。寇斯塔克告诉记者,与排名靠前的西方城市相比,上海在医疗水平方面得分最低,为62.5分,尤其是公共医疗的质量方面表现较差;安全方面得分最高,为80分;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得分尚可,但在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方面有所欠缺。

寇斯塔克表示,上海比北京落后7位,主要是在医疗水平、教育和基础设施这三个大类的分数比北京略低。

中国城市“质”待提高

寇斯塔克对中国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城市的发展需要经过很多年,高密度的人口目前给交通、基础设施等带来了一些负担。有些城市的文化活动较少。在一些城市,教育和医疗指标没有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

张文忠则认为:“与国外的宜居城市相比,我国各方面的条件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国外发达城市有的我们都有,甚至我们一些城市建设更繁华,但城市人均享受公共设施的情况不及国外。”“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的主体感受。”

[新闻分析]

什么让一座城市更“宜居”

“宜居城市”尚未界定清楚,名目繁多的排行榜为人们的争吵又增加了一个题目:到底有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

面对这样的问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吕斌坦言,“没有,也不可能有。顶多有一些指标大家共同来看待,但每一个主体对宜居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你的宜居未必是我的宜居。 ”

美国查普曼大学城市研究学者乔尔·科特金比较了《经济学家》信息部、美世生活质量调查及《单片眼镜》出炉的几种“宜居城市”排名后发现,排名结果严重偏向于发达地区的紧凑型城市。

这些城市社会底层人数很少,儿童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它们大多处于出生率较低的国家,如瑞士。该国的平均生育率在1.4左右,位居全球最低行列,比美国整整低了50%。

乔尔分析,“这些地方是各种团体理想的观光场所,如旅行中的企业高管、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也正是这些调查的对象。 ”

“然而,这些是评价一个城市的最佳标准吗? ”乔尔问道。

有研究认为,到2050年,将有2000万甚至更多的人迁往美国,其中大部分或许会落户于纽约、洛杉矶、休斯敦、凤凰城等更具活力的城市。这些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美国内外不安定的人们,它们也和历史上伟大的城市一样,喧嚣、生活节奏快、缺少舒适感甚至污浊。但经济的繁荣却使人们对这里的忙碌和污浊趋之若鹜。

“无论是纽约、洛杉矶、伦敦、上海、孟买,抑或是迪拜,这些城市或许无法在更加优

雅的排名中名列前茅,但它们却呈现出我们城市最有可能的未来蓝图。 ”

乔尔认为,答案和某些调查的评定标准一样,往往都带有主观色彩,是狭隘的,甚至还带有误导性。一座城市的上榜理由,可能也是另一座城市的致命伤。

(据《环球》杂志报道)

宜居城市前30排名

排名国家城市得分

1澳大利亚墨尔本97.5

2奥地利维也纳97.4

3加拿大温哥华97.3

4加拿大多伦多97.2

5加拿大卡尔加里96.6

6澳大利亚悉尼96.1

7芬兰赫尔辛基96.0

8澳大利亚珀斯95.9

8澳大利亚阿德来德95.9

10新西兰奥克兰95.7

11瑞士苏黎世95.6

12瑞士日内瓦95.2

12日本大阪95.2

14瑞典斯德哥尔摩 95.0

14德国汉堡95.0

16加拿大蒙特利尔94.8

16法国巴黎94.8

18日本东京94.7

18德国法兰克福94.7

20丹麦哥本哈根94.6

21澳大利亚布里斯班94.2

22德国柏林94.0

23新西兰惠灵顿93.8

24挪威奥斯陆93.4

25卢森堡卢森堡93.3

26荷兰阿姆斯特丹 92.8

26美国檀香山92.8

28比利时布鲁塞尔92.7

29德国慕尼黑92.6

30美国匹兹堡92.3

亚洲部分城市排名

31 中国香港92.0

51 新加坡新加坡 88.7

58 韩国首尔85.9

72 中国北京76.9

73 中国苏州75.5

74 中国天津75.2

78 马来西亚吉隆坡 74.0

79 中国上海73.8

82 中国深圳72.8

85 中国大连70.9

86 中国广州69.8

98 中国青岛67.7

102泰国曼谷65.0

105菲律宾马尼拉 62.0

112印度新德里 58.6

116印度孟买56.9

122越南河内54.2

124越南胡志明市 52.4

全球三大宜居城市排行榜发布机构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美国城市文化》列出23个项目对全球16个城市的“宜人性”进行打分评比。

●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EIU)的评价体系包括了社会稳定、健康保障、文化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5组指标,被媒体广泛引用。

●德国《单片眼镜》则提出,“世界宜居城市”须满足11个基本条件:拥有设计良好的国际机场;犯罪率低;国家提供优质的教育;有高素质的保健医疗服务;气候宜人;通讯系统良好;社会容忍度高,能容忍同性恋、不同种族,并让妇女平等就业;凌晨1时仍能买到酒;公共交通包括出租车的收费合理且服务上佳;当地媒体及国际报章杂志数量可观且品质优秀;城市规划可让市民接触到大自然,并尽量避免污染和生态破坏。

上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50字下一篇:新闻传播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