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特殊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已全面启动实施了近四年,本文针对培养现状提出四种培养对策:合理定位卓越特殊教育教师、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分工协同培养和提高卓越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关键词: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2014年,我国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翻转特殊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翻转特殊教育论文 篇1:

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

【摘要】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特殊教育师资却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能不足、教学素养不高等问题。原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具有培训对象的离散性、培训的非连续性、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及培训缺乏实效性等特点,翻转课堂模式则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有着传统培训没有的优势。

【关键词】特殊教师培训;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H*2]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张欣(1990—),女,山东单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一、传统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

1培训对象的离散性

首先,参训特教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质的离散性。一部分教师特教专业出身,具有基本的特教基础知识及技能;另一部分教师几乎没有相关知识与技能。其次,参训特教教师的年龄、能力等个人基本特质具有很大的离散性。

2培训的非连续性

特教教师培训具有非连续性特点。调查显示,90%特教教师职后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接受过1—5次培训的为44.0%,6—10次培训的为20.3%,11次以上培训的为25.7%。特教教师不能持续地接受专业培训。

3培训内容的同质化

首先,不同参训者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参训特教教师接受无区别无针对性培训,即不区分专业出身、不区分学校类别(聋、哑、智等),集中授课,讲授同样的内容。其次,不同培训班次培训内容的同质化。培训经常由不同级别的部门组织,但是培训的内容却互相重复。

4培训缺乏实效性

一方面,培训内容的同质化致使特教教师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培训方法缺少灵活性,机械的讲授使参训特教教师处于被动地位,硬性接受新知识。参训者普遍感觉培训效果不佳。

[2]二、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堂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是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供了新的路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培训的翻转,把课堂培训扩展到网络,从被动接受式培训转变为主动的交流式培训。

1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基础

(1)物质基础。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延伸到了网络,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学校一般拥有机房,甚至为教师配备工作电脑。信息技术为翻转特殊师资培训提供了物质基础。

(2)知识基础。翻转特殊教师培训课堂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和学习能力。首先,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增强,有600多万中小学教师接受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约占应培人数的76%;其次,教师是知识型专业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最后,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3)理念基础。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主导者理应是学习的践行者。自2010年翻转教育理念传入我国,很多教师成为翻转课堂的施行人,他们理解翻转的理念及优势、劣势,为翻转特殊教师培训提供了理念基础。

2翻转特教培训课堂的优势

(1)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自定步调式学习。参训特教教师具有离散性特点,传统培训未重视这一问题,对参训者进行无区别的统一培训,致使培训效果不佳。让参训者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是翻转培训的核心理念之一,遵从了特教教师的离散性特点。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培训前通过网络观看培训者设计的视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步调;学习困惑可通过网络和专家或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以解答;实践困境可提交给培训者作为培训的案例。

(2)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连续性学习。传统的特教师资培训具有非持续的特点,影响了参训特教教师的学习效果。翻转特教培训课堂为参训特教教师提供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平台。无论是参训前、参训中还是参训后,特教教师都可以与培训者、专家、其他特教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的连续性学习。

(3)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建构式学习。建构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传统的培训以讲授法为主,培训者主导课堂,参训者成为机械的知识接受者。翻转特教师资培训课堂有利于特教教师进行建构式学习。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是翻转培训的另一个核心理念,强调以参训者为中心。在培训前、培训后参训者可以通过网络就学习问题向培训者、专家咨询,培训中可以当面与培训者、其他参训者交流。

(4)有利于参训特教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特教教师参加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培训实效性低,大部分教师无法学以致用。翻转特教师资培训可以帮助参训教师解决教学困境。培训前参训教师提交案例,参训中培训者会就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给予个别指导;参训特教教师可以在参训中与其他经验参训者进行交流;参训后培训者或专家对参训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

三、翻转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

1培训前的活动

(1)培训者。首先,整合培训材料。培训者应以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参训者特点,组织适宜参训者学习的材料。培训材料应力求易懂性、科学性、实践性。其次,明确培训任务。为提高培训时效性,培训者应明确培训任务,避免参训者学习的盲目性。最后,组织互动式学习。参训者应利用网络组织学习者互动交流活动,一方面便于了解参训特教教师学习的盲点、难点;另一方面让参训特教教师互相探讨,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2)参训特教教师。首先,观摩视频,学习理论知识。参训特教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材料,观看学习视频和资料,学习理论知识。其次,案例提交与思考。参训特教教师把现实中的案例提交给培训者,思考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再次,寻求指导。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应寻求培训者指导。

2培训中的活动

(1)培训者。首先,重点知识及疑难问题讲解。培训者在培训中首先对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进行讲解,排除参训者因难点和困惑带来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典型案例研讨与分析。培训者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有助于参训者理解、掌握培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小组讨论与个别指导。培训者应组织培训课堂的交流活动,引导参训者进行讨论式学习;对需要个别指导的参训者给予特别指导。

(2)参训特教教师。首先,独立探索。参训特教教师应对培训内容进行独立探索,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次,互动交流。参训特教教师应利用培训课堂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主动向培训者和其他参训者讨教。

3培训后的活动

(1)培训者。首先,跟踪指导。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特教教师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及复杂性的特点。培训者在培训后应对特教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其提升实践能力。其次,评估。跟踪指导后,培训者应评估培训效果,检验培训的有效性。再次,反思。培训者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思,调整不足之处,为以后的培训打下好的基础。

(2)参训特教教师。首先,实践运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实践能力,参训特教教师应在实践中学会用培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反思。参训特教教师应对培训进行反思,寻找学习误区,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再次,网络研修,寻求在线指导。特教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继续学习,对实践中的问题通过网络向培训者或专家寻求指导,实现学习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雁,肖非,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现代特殊教育,2011,(10).

[2]张金磊,王颖,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汪文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培训.新思维,2013,(7).

(编辑/乔瑞雪)

作者:张欣

翻转特殊教育论文 篇2:

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

摘 要: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已全面启动实施了近四年,本文针对培养现状提出四种培养对策:合理定位卓越特殊教育教师、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分工协同培养和提高卓越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关键词: 复合型 特殊教育 卓越教师

2014年,我国教育部全面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1]同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里提到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加大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施的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确定随班就读教师、送教上门指导教师和康复训练人员等的岗位。2015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5号),要求通过招生计划增量安排或存量调整,扩大特殊教育专业培养规模,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2015年8月,基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制定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大力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2]。基于此,对于培养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专业师资团队建设、课程设置体系、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卓越教师评价体系等方面应较以往的教师培养有创新和改革。针对卓越特殊教育教師培养的困境,提供合理的方法与建议,为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现状

(一)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定位

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师应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等机构的需要,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特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科学研究等相关能力。培养具有博爱精神和现代特殊教育理念,师德高尚,富有爱心,既能适应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又能开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娴熟、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是师范院校对卓越特教教师的培养目标[3]。特教教师的入职门槛是拿到普通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康复、医疗相结合”是现今特殊教育流行的理念,“医教结合”的“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二是利用医学康复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缺失的功能,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4]。特教教师培养中必须涉及特殊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学习、教师教育分学科课程学习、康复医学课程的学习等,不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和一些通识课程的学习。大学仅4年的学习时间,卓越教师定位究竟是复合型还是应用型?学科型还是综合型?特教教学能手还是特教学术研究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

1.课程的设置

除了开设和普教一致的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以外,由于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特教教师培养中要求学生既具备特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又具备对特殊儿童某一功能障碍提供评估与康复训练的能力;了解几类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方法。还要达到普通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熟练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及教学能力。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多以自身专业所长为考量,又有总学时的限制,表现为特殊教育与康复治疗类的课程内容选择与课时安排上较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能胜任生活语文、数学、适应等课程教学,却无法针对特殊儿童的功能障碍做康复评估、训练的工作;有的胜任某一类型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但难以满足特教学校的日常学科教学工作需求。

2.师资及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

综合性与实践性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如特教专业、康复医学专业、心理学、教育学的高校特教教师。如今师范院校面临的窘境是有临床经验的康复医学专业的教师缺失,一些专业教师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专业化水平不高,在教学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有的康复医学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加入了团队,但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多数做成年人康复治疗,接触特殊儿童康复领域时间较短,因此年轻教师需要专业自我提升的成长时间。

理论类课程传授给学生特殊教育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等,实践类课程包括见习、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技能训练等。高校虽然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展,按照一定课时比例设置实践课,但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实践课程没有单独设课,一名教师同时带几十名学生上实践课,没办法在课堂上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有的实验室容纳不下几十名学生,教师无法进行有效教学,索性不开放实验室教学,造成实验室空置、高档实验仪器闲置的情况。校外实习阶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锻炼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地方的特殊学校承担了该项工作。但与高校在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上、内容、实施缺乏有效沟通,应将“卓越”纳入评价范围内,而不是做常规的实习生教育教学评价。有一定规模的特殊儿童康复机构能否纳入为特殊教育实习基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水平。

(三)卓越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卓越特殊教育学生是通过个人申请、经过笔试、面试几个环节脱颖而出的学业成绩优秀、立志将特殊教育工作作为事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一些学生内心发生了变化,他们虽然认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价值,有高的职业期望,但职业意志水平很低。原因各有不同:如工作压力大、面对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工作成就感低、社会地位认同度不高等。也因为拥有普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更愿意选择普通学校工作。

二、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

(一)合理定位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卓越特教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知识与技能,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并富有大爱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教学实践、康复与服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5]。通过大学4年培养的卓越特教教师不仅应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还应始终如一地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岗位上,重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适应“医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新模式;及时更新特殊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康復治疗技术,在科研上引领其他特教教师一同进步,真正的“卓越”重在教师日后的积累和发展,而非离开校园就终结。作为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高校应首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特教教师,相关部门应尽快实施特教教师资格证,提高特教教师准入标准,对卓越特教教师有合理的定位,促进特教教师队伍稳健成长。

(二)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安排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知识类、康复医学类课程设置的比例和学时。整合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康复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与康复治疗技能的培养。在总课时受限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行选修某一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或者是按特殊儿童功能障碍类型确定课程模块,如: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同时接受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指导老师的实践指导,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康复治疗能力、学生和班级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准培养卓越特教教师。

(三)建立“三位一体”分工协同培养

在高校特教教师资源缺乏情况下,应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等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地方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三位一体共同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加强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每一个学生可以配备三位指导教师,大学学科教师、医(学)院的康复治疗师、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的老师。加强特殊教育与康复医学的学科融合,联系一线的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参与学科教学实践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实践,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三位指导教师师密切协作,共同培养出既能胜任特殊学校学科教学,又能对特殊儿童做生活适应、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情绪与行为早期干预的复合型卓越特教教师。

(四)提高卓越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学生通过层层筛选成为卓越特教教师师范生从一开始是有强烈的职业倾向,在其4年的学习阶段,应重点培养对特教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正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为他们设立前进的目标,提高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首先,在课程设置中重视培养职业情感,教师职业道德这一门课程作为必选课,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通过自学、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增强学生的良好职业情感。其他大部分专业课程里都应注重职业情感的渗透,任课教师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对特教教师职业的坚守,以“教育爱”为榜样,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加强未来特教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特教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特殊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提升在职特教教师薪资待遇水平,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多元性的评价,实行激励制度、优劳优酬;职称评定上做到公正客观准确。提高特教教师入职门槛标准;做好新教师入职前的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和师德教育,职后注重专业发展,给教师提供足量的外出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实现教育及康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更新,激发工作热情,提高科研水平。营造社会认知环境,大力宣传特殊教育。加强培养特教教师的信息素养,熟练使用互联网参与实践教学,实现翻转教学、个别化教学、协同教学等,使用微信公众号、家校联系QQ群、各领域专业教师交流群等,通过信息化环境,不仅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还增加社会大众对特教教师的认可度,提高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xxgk_174307.html,2014-08-19.

[2]陈云英.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升级[J].现代特殊教育,2017(02).

[3]徐梅娟,田寅生.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7(11):19.

[4]朱宗顺.特殊教育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杜志强,支少瑞.我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路径选择[J].教师教育学报,2015(7).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殊儿童康复教师职业认同及培养对策研究”(2016SJB880049)。

作者:陈洁

翻转特殊教育论文 篇3: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职业化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是国家全面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石和保障。本文试从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架构的确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应用适度、职化发展”的课程整合及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动态、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式建立及完善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全纳式教育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 培养模式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是衡量国家教育整体水平及文明程度的天然标尺。其宗旨是有针对性地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力,增长他们的智能、使其在获得技能、完善人格,最终成为发展的、健全的社会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准特教幼儿教师”的摇篮,大量优秀“准特教幼儿教师”师资储备是国家全面实施该计划的基石和保障。是全面推行全纳式教育,实现特殊、普通儿童享有融合教育地有利支撑。未来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我国未来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职业化教育的主阵地,其培养应该顺应我国未来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发展航向,秉承以用“整”学、以用“定”学、以用“导”学、以用“升”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求”为本,以“以生发展”为根,以“实践、探究、创新”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 确立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架构

1.1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我们要培养的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是具备适度的人文基础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知识面宽泛,综合素养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1.2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架构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架构是本着以人才职业需求为前导,以培养合格的高职特教幼儿教师为目标。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初步的科研探究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四能并举。即注重知识传授与职业实践的立体、多层次渗透交融。又能科学、准确地完成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向高职“合格特教幼儿教师”的“零”职业转换对接。其架构包括以下三方面:

(1)知识架构:掌握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专业研修的知识面及良好的综合素养;具备现代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理念,并能较好的使之兼容;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能较好地运用到学习教学中;懂得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了解其发展前沿和動态。

(2)能力架构:了解并熟练掌握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幼儿的基本方法。对中、重度特殊幼儿能依托个案与相关专业康复治疗机构沟通交流,协助其完成幼儿康复诊疗;初步具备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教学科研研究的能力及职业的自我拓展能力。

(3)素养架构:热爱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热爱特殊幼儿。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拥有完备、健康、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务实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健康的体魄。

2 建一流师资队伍,营造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

(1)以能为本,全面提升教师师资素养。近年来我院不断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探索创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制。同时进一步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师资素养有了整体提升。

(2)人才为根,不拘一格引进。学院依据教学实际引进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充实教学一线,教学中本着“知教合一”的宗旨,学院从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及各类康复训练机构,不拘一格聘任多名专业人士为客座教授,使一线教学更具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科学性。

(3)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营建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是我国幼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未来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关涉其学习历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及角色本位的自我建构。适时、适度加大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宣传;鼓励他们进入该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从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及各类康复训练机构聘请资深专家進行个案教学等。这些有针对性的“知行乐学”学习氛围的营造会点燃他们求知的热情,为其营造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

3 以“应用适度、职化发展”为导向,整合课程、建构培养模式

3.1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课程整合

依据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课程重组应以社会需求为终极目标,依照应用性、实践性双项并举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时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专业课程设计紧紧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同时牢牢把握必需、够用的职化育人标尺。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原课程架构为公共学习领域课程(15门)、职场认知领域课程(4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师范类课程、专业基础类、技术技能课总计14门)、职业能力领域课程(3门)、岗位实践领域课程(3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公共类、专业类17门)。

现整合为全纳职业体验板块、全纳专业知识学习板块、全纳见习模拟教学板块、全纳实训互动职业养成板块四个育人板块(备注:(1)职场认知领域整合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2)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将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能力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总计39门课程调整为24门课程。(3)岗位实践领域课程调整为校内走进全纳微格教学中心,校外走进全纳实训基地,教学中实现校内校外信息共享翻转,改革相应教学评价体系。)

3.2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模式建构

由原高职“2+1” 式培养模式重组为“1.6+1.4”式培养模式。构建中完成全纳职业体验、全纳见习模拟教学、全纳实训互动职业养成等相关教学内容。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导-促-生”一体三位的专业理论习得模式。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初步的科研探究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四能并举。注意知识传授与职业实践的立体、多层次渗透交融。科学、准确地完成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向高职“合格特教幼儿教师”的“零”对接转换。依序建构递进式课程四板块。完成:初实践→寻需求→学专业→养技能→重创新→励科研→再实践→找差距→再定位→寻本位的多面立体人才目标培养。培养中将微视频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外教育信息翻转互动。同时不断完善全纳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规划管理信息墙、微视频资源。

4 建立并完善科学、动态、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式

评价是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它应在科学考核、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各项潜能的挖掘、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建立自信,促其可持续性发展。变30%+70%(30%是平时成绩,70%试卷理论考核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为(30%+10%)+60%的模式。“(30%+10%)”包括10%的平时成绩,30%的社会实践成绩(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成绩)。“60%”是40%试卷理论考核成绩与20%定岗实习成绩。考核方式策略调整旨在完善“1.6+1.4”式课程理论与实践分配模式调整,一年的定岗实习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职业综合素养评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职业综合能力评价(团队合作能力、适应教学能力、特教育儿能力、创新能力等)及工作业效评价 (工作效率、班级管理、个案构建等)。

参考文献

[1] 田寅生,徐梅娟.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4(12).

[2]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M].教育部,2014.

作者:商晶

上一篇:教师幼儿教学论文下一篇:广告公司实习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