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探究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国际经济秩序就是相关经济领域的不同行为主体国家之间,为了提升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其内部之间形成的在特定时期范围内,相对较为稳定的一种具有相互性的力量对比以及组织结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增长理论探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增长理论探究论文 篇1:

基于区域发展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探究

摘 要: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是现阶段发展问题的核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开放型区域经济体系、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财政压力和债务风险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结构的调整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通过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规划,各级政府也在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体系

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使社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可通过政府干预,实现产业的均衡发展,进而促使区域均衡。由于社会分摊资本、市场需求和储蓄供给的三大不可分性,小规模投资很难形成规模产业和经济增长极。

不发达区域经济体的低收入水平将导致其在投资供给和投资需求两方面的不足,便阻碍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由于投资吸引能力差,资本需求不足,导致发展落后区域长期处于“贫困恶性循环”。经济发展支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很难形成资本积累。通过各行业进行投资,既能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有相互支持性的投资格局,形成产业间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后,迈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不仅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停滞,同时也导致收入差距扩大、阶层矛盾等社会问题。

二、区域发展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型

区域从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区域一体化程度将会提高。区域一体化并不意味收入均等,否定区域禀赋存在导致的经济发展差距存在。而是通过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内区域间分工体系的完善。

区际不平等程度随着收入提高,呈现倒”U“型变化。而二元区域结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前者以部门-空间分工为基础,后者以等级-空间分工为基础;二元结构并不会随着区域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而是由传统部门分工结构转变为等级-空间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容应是建立统一的生产地区专业化体系与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区体系。

地区之间发展程度差异必然导致区域发展矛盾深化。而城镇化措施的核心目标便是完成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缩小城乡差距。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升级,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人口优势。

(二)构建新型区域经济增长极与点轴体系

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表明我国正着力打造20个城市群。通过搭建区域性物流中心、交通枢纽等,在统筹协调中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向二线三线城市下沉,夯实基础。

“核心-外围理论”解释:创新是由中心地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和联动效应巩固其对外围地区的支配地位并向外围地区扩散。其中分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发达区域依靠中心效率高通过竞争优势抑制不发达区域发展,同时借助要素流动借助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通过交流渗透,如投资和购买力增加、吸收隐蔽性失业人员等。

通过构建起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地区和产业发展,完善的产业链结构,形成规模性城市群。通过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形成区域性市场,依靠其再分工体系,结合细分区位因素特点来推动区域内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长极理论的观点在从点—线—面的梯度推进,包括中心城市—城市带—城市群的建设。“新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有广泛的政策实践。

点轴开发理论是对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降低货物运输、人员沟通成本,强化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社会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空间过程模式遵循点轴形态,经过点轴形成前均衡、点轴同时形成、主要“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点-轴“空间结构系统形成等四个阶段。渐进扩散、区域可达性和级差地租是点轴系统形成的原因。

(三)东中西部梯度推进与经济发展区域空间一体化

创新因素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梯度层次过程中的影响是决定的。梯度推移理论认为随着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促进发挥发达区域的扩散效应,生产活动从经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供给侧政策表明反梯度推移理论将主导我国经济发展。反梯度推移理论通过制度改革,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空间形态上的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内的低成本便捷流动,及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侧重市场、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政策等“一体化”以及由此对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影响作用。

目前新区域一体化趋势在美国推出TPP及北大西洋贸易协定的背景下使得跨洲际性的贸易协定成为国际经济竞争中新的战略制高点。

三、区域发展视角下的政策举措

(一)国土资源禀赋的开发

突出城市群集聚效应带来的规模经济,结合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外围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国土资源的合理分布局将有效提高地方土地财政收支,提高土地交易价值和使用价值。从空间布局来划分集聚经济的影响范围—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最终会向城市化经济演化。城市群内部形成集聚经济的外部性,特別是城市群内部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国土资源布局带来行业外部性将极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规划与发展。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

经济转型的核心就是产业转型。构建起新型产业集群,将社会上闲置资本引导到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逐步在中心城市打造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可以构架起完整的产品生产销售链条,增加产业链吸收潜在劳动力。“区域创新环境理论”提出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各个节点在协同作用中融合,形成有效叠加区域经济体通过合作和竞争规则的企业网络构建,达到系统性整合。

(三)基础轴线网络的构架

区域经济研究最核心变量就是交易成本。伴随信息网络时代带来,运输成本逐渐延伸至人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流沟通成本。新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这来源于企业间的交流、沟通的可能性和本地生产支撑型组织等公共生产要素的发展与运用。交通、油气管道、通信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长期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体需要加大在交通设施方面的投入,特别在交通网络的节点构建其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提升周边区域对中心的依赖度。

(四)货币财税制度改革

经济增长最终落脚点货币财政政策与市场的匹配程度。1.降低企业居民的税收负担是目前供给侧经济政策的关键。各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扶持孵化基金池等手段,需要为产业孵化注入资本,特别是要把握以“营改增”为主的税制改革,要从财政着力点入手,引导企业更新技术装备,转型发展。2.通过利率定价机制改革,汇率定价机制国际化,规范地方信贷体系,搭建完善全面的融资渠道。参考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各地区通过差别化的货币外汇政策来推动区域内企业发展。通过保税区的封关运营,边境口岸通商试验区的建设运营,为出口企业降低风险成本提供政策支持。

四、生产资料的流动

1.外向分散型科研机构的布局有利于区域内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加快升级。2.通过科研机构搭建起的科研团队将高效推动区域经济体内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专业化创新网络。城镇户籍改革也将引导人力资源合理形成地理集聚,合理的人才层次将优化报酬分配制度。3.各地区可以通过建立其区域内现货交易集散平台,实现区域定价机制改革。(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14(68-76)

[2]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作者:孙优帅 宛家骧

经济增长理论探究论文 篇2:

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法律工具选择探讨

摘 要:国际经济秩序就是相关经济领域的不同行为主体国家之间,为了提升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其内部之间形成的在特定时期范围内,相对较为稳定的一种具有相互性的力量对比以及组织结构。这种相对较为稳定的模式主要就是依赖于国际规则以及相关国际机制的内在作用维持的,这些国际规则以及相关机制主要就是一些国际关系主体之间通过相关国际条约或者一些习惯法的形式得到有效实现的。在不同的时期中国际经济秩序有着不同的解读,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格局以及结构。而国际规则是基于国际秩序的法律工具,不同的国际规则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共同治理,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基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在传统的国际法领域中来说,国际秩序的构建主要就是基于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规则为其相关法律工具,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相关领域在不断的拓展以及发展,这也就使得其具有一定的多样化以及复杂化特征,基于此种背景之下,法律拘束力较弱的国际软法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实践中国际软法与国际硬法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是基于现阶段的非系统化以及碎片化的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国际软法以及硬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其对于国际秩序以及系统的构建具有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软法;国际治理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国际社会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我国在国际系统中的稳定以及重构中产生了作用的作用。其中在一方面主要就是因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还有一方面就是国际的发展对于我国赋予了更高的责任以及期望。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在国际中如何充分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的稳定和重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国际经济的固有秩序还是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以及惯性,要是对其进行修正以及重新构建都会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各种观念的碰撞、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秩序的重新组件需要国际硬法规定的相关制定,也要需求软法规则对于这种旧观念的修正。对此,在实践中要对国际软法以及国家硬法的内在响度关系,充分的利用国际软法以及硬法两种法律工具模式,在我国现有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探究

国际经济秩序就是在不同的相关行为主体国际的经济利于范围之内,为了提升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其内部之间形成的特定时期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以及相关组织结构。此种相对较为稳定的对比以及结构组织,在实践中必须要对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相关理论探究。

现阶段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还停留在基于美国主导的霸权地位之下,主要就是通过美国设立以及控制之下的国际机制制约之下的传统国际经济秩序的延续,在社会国际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发展中,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本质还是在美国主导控制背景之下的。在战争之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之后,在美苏对峙大环境背景之下,美国基于自身的美元黄金挂钩的机制,对于世界银行进行控制;同时,美国建自身的国际政治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国际经济秩序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全球发展中相关因素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受到资本主义主导地位的直接影响,这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在严格上来说其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范围中,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基于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发展,对此要想真正的实现经济全丢和发展,就要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规范,促使其公平公正的发展。

二、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不同模式

1.地球村发展模式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呈现着复杂性的特征,在全球化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全球治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与问题,这种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推动了地球村的发展模式的形成。在客观上来说,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世界经济结构,在实践中必须通过国家之间的合作协调,才可以有效的缓解地球村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多极均势发展模式

均势理论在国际关系探究中是一个重点内容,此种理论认为在世界经济范围之内,只有全国集团自身的经济实力均衡发展,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的稳定发展,当其平衡局面被打破的时候,势必会影响现有秩序模式,就会衍生出全新的模式替代旧的秩序模式,对此战争也就会爆发。此种理论认为在今后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的理解主要就是霸权稳定轮以及多级均势理论。同时,其经济能力的均势也是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的根基,这里所说的均势就是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以及权利的平衡。多级均势在实践中相对于两级来说更加具有一定的优势。

3.“三大经济区”模式

三大经济区”发展模式主要就是基于地缘经济学为基础,借鉴冷战之后的国际格局的变化环境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其主要观点就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对于意识形态的之间的差异性较为忽视,对于国家之间关系的确定,主要就是基于地緣政治开展。在现阶段的地缘经济发展中,对于贸易伙伴的等经济问题较为重视。也就是说现阶段国际关系的重点就是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内在实力的竞争,在国际关系中的经济与社会、生态与发展等相关问题逐渐的高于军事内容,此种模式有效的拓展了实国界的竞争以及合作模式。

二、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都会对国际经济秩序来到直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升了国际新秩序的公平性,提升了全球经济联结的稳定性,进而时代各国发展中呈现着融合的发展状态以及局面,同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其自身的经济历史对于国际经济秩序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实际状况、不同国家的资源主权的维护、世界贸易环境以及经济结构等相关内容也会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1.国际机制对于现阶段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的直接影响

国际机制对于相互依存理论影响相对较大。国际机制就是在相关国际关系中的既定领域,相关行为者预期制定的明确或者不明确的各种章程与规则、规定与相关决策程序等内容。在相互依存理论来说,此种关系在一些行为的规范化以及相关控制行为的规章中存在,相互依存理论将这些产生的具有主导性意义的安排,命名为国际机制。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在今后的发展中主要的使命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沟通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长足发展。

2.新兴经济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以及发展中其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固有的国际经济规则以及现状。新秩序的有效构建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本注意国家之间的冲击以及碰撞中发展形成的,对此新经济体自身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背景之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整体构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衔接的发展中,各种全新的经济体模式不断的发展,其整体规模在不断的提升壮大,导致对外贸易以及金融市场行业的整体发展与完善,进而提升其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话语权,在一些金融领域中逐渐的成为中坚力量。同时在这些新兴的经济体发展中,其具有一定的外汇储备量,这位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發展以及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国际环境

在生产国家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紧密发展中,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成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重要内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等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式的探究与分析,对其实际的发展动态、历史状况等因素进行系统的对比,综合相关因素对其进行详实的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相关决策的合理性,进而为新秩序的构建奠定基础,这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过程。在实践中也要提升对相关技术转让与生产资料的供应、能源安全以及资金储备等相关内容的重视,这些因素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秩序构建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一些具有贸易保护注主义国家自身贸易环境的整体变化也会对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实际的工业化推进与发展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国家自身的国际政治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发展,其也会产生一定的推动或者阻碍因素,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与发展。我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要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在稳定的国家贸易环境中,全面的发展就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在根本上促进工业化进行的发展,提升对贸易投资等相关梁宇的重视,在提升自身经济能力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发展科技能力,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的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中的内在效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中公平公正的正确自身的合法权益。国际经济旧制度主要就是构架在一些少数先进的工业强国之中,而世界经济结构的本质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计划、农业与轻工业、重工业等系统协调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经济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对国际经济新秩序影响的主要因素。

三、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的法律工具选择

在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状况合理的选择相关法律工具。其中我国在国际中的身份定位就是“和平发展”,对此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我国的身份就是体制内建设者的身份,并不是体制外的破坏者。也就是说我国主要就是通过国际治理工具对现有的国际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以及修正。在实践中相关国际系统中的修正都会导致国际利益在整体上的重新分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国际主体之间的内部冲突与问题。我国的“建设者”身份也就是表示在国际主体冲突产生过程中不能通过硬性冲突的方式对其进行缓解,而是要通过柔性的手段开展。在实践中,要对其具体的工具层面进行系统的选择,我国现阶段在国际秩序构建过程中工具的选择过程中主要就是应用了软法以及硬法两种治理工具,力求减少其冲突性,降低其整体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我国既定的目标。在实践中,我国要根据不同范围内的实际国际秩序,有针对的进行治理工具的选择。

1.在国际环境保护以及外层空间中的国际新议题领域内的法律工具选择

在实践中对于国际新议题范围中,无论是软法规则还是硬法规则都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我国在国际发展中要转变自身的国际形象,要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全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选择过程中,只有提升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才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议题氛围,实际的状况等相关因素,灵活的应用硬法或者软法两种不同治理工具。如果在相关议题范围中,在大国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没有较为显著的硬性冲突,则是通过硬法规则对于相关国际规则进行明确。例如,在外层空间的国际立法领域中,相关国家对于外层空间中的人类共有性观点较为统一,认为探索外层空间具有一定的利益,同时其对于外层空间的相关规则内在的重叠以及冲突相对较小,对此我国在对于国际外层空间的立法过程中主要就可以主张通过硬法的模式确定相关原则。

2.维护现有规定,强化硬法功能,补充软法内容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国际领域,现有的相关殴规则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对此我国就要对其进行维护,通过强化硬法功能、补充软法等方式充分的拓展现有的国际规则。例如,对于货物自由贸易等相关议题,关贸总协定通过构建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等模式全面的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发展,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国际经济自身的开放性,基于此种自由贸易的模式之下,国际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基于就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自由贸易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对于此种制度我国是坚决维护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发达国家在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利益,主要就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等相关措施手段开展贸易活动,对此我国可以通过与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内部谈判等模式,强化现有的各种贸易制度,提升其自由化。对于一些变相的保护措施与手段,例如反倾销、反补贴等相关制度的讨论以及谈判过程中,我国也要积极的参与,在现阶段中主要就是通过相关国际竞争软法制度的构建与制定有效的限制发达国家滥用各种贸易制度。

3.基于现有国际领域,创新软法内容,构建国际新秩序

对于一些固有的国际利于,现阶段的相关国际规则是无法有效的维护其正常运行的,但是一因为制度惯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现有的国际规则与制度进行优化,对此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软法的构建对现存的相关硬法进行对抗,利用软实力模式对于国际新秩序进行潜移默化的构建。例如,在二战之后,美国建立了基于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此种制度构建了美元霸权的货币制度,使得美国在发展中可以对自身的金融危机进行输出,这种模式缺乏公平性与合理性,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对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但是构建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对此我国在实践中要尽可能的通过软法法律工具应用减缓美元在整个国际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中全球经济法的价值重塑[J].甘肃社会科学,2014(02):132-135.

[2]史晨.構建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A].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会刊[C].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3:8.

[3]骆旭旭.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法律工具选择——以国际软法与硬法的互动为切入点[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64-73.

[4]徐崇利,XiaoYun.新兴国家崛起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中国的路径选择为视角(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3,(01):22-34.

[5]徐崇利.新兴国家崛起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中国的路径选择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10):186-204+208.

[6]张晓.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之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03):126.

[7]罗刚,褚俊英.略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及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06):70-72.

[8]周忠海.构建和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视角[A].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政府.企业”WTO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北京论坛(Beijing Forum):,2006:20.

作者:郭凌孜

经济增长理论探究论文 篇3:

“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文章构建了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的培育、主要理论点的课堂教学和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三个层面。其中,思维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环节。主要理论点是课程的主干,使学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理论并可以运用理论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其他辅助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拓展对重要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理清经济地理学的重点教学内容、理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创新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中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关键。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地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好经济地理学对于地理类专业的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缺乏创新思维训练;学习内容太多,重点不突出;实践少且以认知性为主;缺少创新实践;学习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1]。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探究式教学的特点[2-3]、类型[4]和模式[5-6]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高等学校的地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7-8]。李小建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9],注重与国际接轨,突出理论构建,在全国高校中广泛使用。该教材的理论框架比较适用于探究式教学。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以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基础,构建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的培育、主要理论点的课堂教学和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三个层面(图1)。其中,基本思维理念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环节。主要理论观点是课程的主干,通过理论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理论并可以运用理论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课外阅读、认知探索、专题研究及评估考试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的贯彻,加深对重要理论的理解。

一、贯穿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思维理念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对其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但经济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多数与还原论有关。还原论的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把高层次的现象用低层次的规律概括,把整体的问题分解为基本元素,从而发现事物间关系的最基本原理[10]。比如,区位论所形成的基本思维逻辑就是把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化假设,从而推出基本理论。再逐渐放宽假设,逐步接近现实世界,把原理论进行修正。得出较好的解释客观世界的理论。与之比较,整体论强调世间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论强调事物联系的系统特征。这很符合地理学中的许多客观事实。这些思维方式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均十分重要。但由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相关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创造性的学习习惯,我们在“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引入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即“前人观点——相关条件——现实条件——新的观点”思维方法(图2)。通过该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中国国情,探索相关的适应理论的能力。与思维方法相关联,我们还在“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文献收集能力,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成果展示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人格培养,包括求真务实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着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经济地理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定理—例证法”。所谓“定理—例证法”就是指在精选出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案例和数据对其进行例证,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挑选出15个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点(各理论点在教材内容体系中的位置,见图3),并针对各具体理论点,提出例证的思路。

(1)经济地理学的定位。要点:研究对象、学科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例证:比较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经济学的区别。

(2)杜能农业区位论。基本观点:空间距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结构。例证:村庄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技术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韦伯工业区位论。基本观点:工业活动趋向于费用最低的区位。例证:以不同行业(或部门)为例,分析运费、劳动力、土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对区位选址的影响以及区位效果。

(4)中心地理论。基本观点:中心地职能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量越少。例证:居民点的规模与数量关系、商业网点等级与数量的关系。

(5)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基本观点:企业在一定收益性空间界限内布局,纯收益最大是最佳区位。例证:收益性空间界限和工业区位模型的关系,企业家经营能力和水平与区位模型的关系,政府政策对区位模型的影响。

(6)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矩阵。基本观点: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取决于决策者的信息量和信息利用能力。例证:微软的选址,外资在华投资的选址。

(7)区位论新论。基本观点:新产业区位呈现新特点、新因素对产业区位具有新影响。例证:金融业区位、创意产业区位、住宅区位,技术、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

(8)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基本观点:企业空间扩张呈现接触扩张(近邻效应和距离衰减)、等级扩张(市场规模)和通道扩张。例证:3种类型的企业的空间扩张。

(9)跨国公司区位。基本观点:合理布局各组分的区位使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例证:世界大型公司的分布,外资在中国的区位变化。

(10)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区域产业结构逐步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演变。例证:某区域产业的纵向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间比较。

(11)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基本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为低水平均衡——非均衡——高水平均衡,点——线——网络的变化特征。例证:一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变,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间比较;叶大年的对称分布规律,陆大道点轴理论。

(12)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基本观点:区域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偶然因素启动区域增长,路径依赖锁定区域发展模式,收益递增加快区域增长。例证:美国的道尔顿地毯产业集群,中国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

(13)区域经济差异。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差异与收入水平呈倒“U”字形关系。例证:发达国家例证,中国例证。

(14)区域间关系。基本观点:区域间因发展梯度不同,技术和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的推移;发达区域依赖欠发达区域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欠发达区域依赖发达区域的技术、资本、信息。例证: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中国的产业转移。

(15)贸易与区位。基本观点:区域间因比较优势不同带来区域间的分工;规模收益递增也带来区域间经济活动差异。例证:中美之间的贸易,美日汽车贸易。

三、相关的辅助教学及激励

1.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新问题,加上知识基础的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教师把好第一关“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提示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在文献选取方面,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前面15个理论点相关的经典文献;(2)列出学生阅读文献时所必须弄清的主要问题;(3)每个理论点列出文献5篇左右;(4)以中文文献为主,侧重中国案例文献。学生可以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

2.加强学生的认知探究

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习(感性)、学理层面实习(理论验证)和探究层面实习(反思,发现)三个不同层次的体验与训练。认知实践可将google earth的观察、室内模拟、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其中实地考察是认知探究最重要的途径。根据课程重点内容可包括企业区位、企业与区域发展关系、区域之间关系、全球化等方面。鉴于经济地理学现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各地可根据区域特点,有不同的侧重(如东部地区院校可侧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跨国公司空间组织和全球—地方关系;中西部地区院校可侧重新型城市增长、城郊农业、专业村和农区空间结构重构(村镇合并);东北地区院校可侧重国有企业的区位、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两校开展了以考察中部经济发展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工业集聚区和农区(城郊农业、专业村)等。同时考虑到生源地(主要来自河南以及中部其他省份)和教学的整体性,也选择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青岛市、日照市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着重跨国公司投资区位、全球—地方关系等方面的认知与探究。

3.引入相关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作为基本理论掌握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整合平台,在经济地理探究式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教师指导下,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关专题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又能够使其系统地整合所学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专题研究的选题可以遵循热点问题和理论问题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普遍性与地域性相结合以及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就研究内容而言,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应该结合区域的经济地理现象,选择合适的课题。比如,在城市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开展商业网点、大型零售业区位、城市交通、房地产等方面的研究;在农区经济地理研究方面,可从农户、农户群等微观角度,选择典型农区,开展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粮食生产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研究。

4.改革评估考试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是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分析解决实际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缺乏对人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探究式教学要求对传统的评估考试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种“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我们在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时考虑以下原则:(1)强调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成果展示的能力。(2)强调创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3)强调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具体操作层面就是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和卷面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比如,学生总成绩中课前阅读占10%,课堂讨论占10%,认知与探究占10%,专题研究占20%,卷面考试占50%。

四、结论与启示

探究式教学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围绕特定的《经济地理学》教材,进行了相关方面的一些探索,力图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在理念上,引入了科学思维训练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形成经济地理学科学思维定式:“了解前人观点——观点形成背景条件——现在经济地理条件——可能得出的新观点”。(2)在内容上,基于教材的知识结构,精炼教学内容,突出各部分的理论要点,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框架,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3)形成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体系,即课堂内的“理论—例证法”、与课堂外的“认知—探究逐步递进法”和“热点追踪—理性分析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一方面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4)在考试评估上,从学生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认知与探究、专题研究、评估考试等多个环节开展了全过程、多元化、发展性评估,突出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考察。

对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互动状态。学生的相关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奖励。相关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性,不断探求,改善经济地理的教学方法,拓展地理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优化地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 探究学习的内涵辨析[J]. 教育科学,2002, 18(2):33-36.

[2] 王丹.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J].学科教育,1998(10):20-23.

[3]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 探究式学习: 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 (12): 52-56.

[4] 李森,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

[5] 郑渊方,廖伯琴,王姗. 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 学科教育,2001(5):1-4.

[6] 张军海,李仁杰,孙铁柱等.高师地理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257-262.

[7] 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8] 李刚,吴元芳.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9] 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李小建. 还原论与农户地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 (5):765-777.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厅教改立项“高等学校‘经济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与实践”]

[责任编辑:文和平]

作者:李小建 罗庆 陈德广 乔家君 樊新生

上一篇:青春梦演讲稿三篇下一篇:培训计划通知(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