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

[摘要] 本文提出要全面、系统地把握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采取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以促进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小城镇;农村;城镇化

[

小城镇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加强城乡联系的“中转站”。目前,小城镇已成为城乡经济活动中最强有力、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得以迅速兴起,它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建制镇数量增加,乡镇(即政府驻地小城镇)数量减少,基层政府驻地小城镇总量减少。我国的小城镇主要由建制镇和乡镇组成,此外还有少部分非政府驻地小城镇。从1988年到1999年,建制镇从10,609个增加到19,184个,乡镇从45,393个减少到25,557个。由于乡镇减少的数量大于建制镇增加的数量,建制镇和乡镇的总数从1988年的56,002个减少到1999年的44,741个。乡和镇是我国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由于行政中心在我国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些村庄发展成了小城镇,但基层行政区划的变动和乡、镇数量的减少还是导致了我国小城镇总数的减少,这与人们通常的想象正好相反。我国小城镇的发展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进入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的阶段。

2.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与农村非农化不相适应,但近年来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向已经出现。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1997年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有6,618人,并且有很多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下。乡镇的规模就更小,1992年乡镇的平均人口为1,7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398人。目前乡镇企业已有8%分布在建制镇,12%分布在集镇,80%分散在村落。虽然大部分乡镇企业分布在村落中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比起1992年来,更大比例的乡镇企业集中在了小城镇。随着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善,乡镇企业实力的提高,这种集中的趋势还会加强。

3.随着建制镇数量的增加,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在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展迅速,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单个市、镇的规模扩大。就建制镇而言,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建制镇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都在增加,这种例子俯拾即是。但是,虽然已有的建制镇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扩大,新设置的、规模小于原有建制镇平均非农业人口规模的建制镇,却会使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减少。从1990年到2000年,全部建制镇的平均非农业人口从7044人减少到了6870.5人。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将“严格限制建制镇的审批”。这一政策将促进建制镇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4.市域内建制镇发展迅速。如果把全国面积划分为市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县城两大部分,我们发现近10多年来,建制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市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远快于县辖建制镇的数量增长,市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比县域内建制镇的分布密度有更大的提高。由于市辖镇的数量增长比县辖镇快,市辖镇占建制镇总数的比重迅速增加。1984年市辖镇占建制镇总量的比重仅为9.0%,2000年增加为38.5%。由于市建成区的规模一般都比县城大,上述情况说明,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长。

5.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分布密度高。大城市周围及城市群地区建制镇的分布密度又比市域内建制镇的平均分布密度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在较大的城镇周围,小城镇更易生产”的结论。目前我国较为成熟的城市群有:沪宁杭地区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辽宁中部地区城市群、四川盆地城市群。此外还有若干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如武汉地区城镇密集带。大城市周围建制镇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显然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有关。反过来,大城市周围建制镇的发展,对于缓解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对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只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

1.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促进小城镇发展。

第一,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要因地制宜,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服务业。

第二,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着布局分散、浪费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与其空间布局的分散化有着很强的因果联系。因此,要促进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除采取完善服务设施、减轻企业负担等措施外,关键要弱化乡镇企业的社区性质,变乡镇企业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全部联系为单纯的经济联系,其核心就是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要探索和完善资金、带动、技术、土地等多种要素的产权多元化制度创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集中和跨社区结合创造条件。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BOT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思想。

第四,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产生,并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大量转移。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非与农业全面脱离,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承包田,享有土地的使用权。这种不完全的转移,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完整转移,形成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必须进行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第五,做好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2000年7月中央在《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于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当前,必须大力落实这一政策,从而有效地吸引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解决小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等问题,最终使农民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

2.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小城镇。

一个小城镇能否称之为可持续性的小城镇,主要看其在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只有可持续性。而维护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关键是保护小城镇的资源环境,提高小城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需求管理,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和防止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增长,以使其供给与需求保持适当的平衡。具体措施有:(1)积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支持生态友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减少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污染。(3)采用低能耗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有限的资源。

3.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

要做好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我国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就必须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要在城乡布局的总体背景下考虑,立足各自实际情况,加强总体分析,确定小城镇建设在空间密度上的合理定位,形成小城镇发展的梯次分布。

要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健全农村县级市—建制镇—农村集镇—中心村等多级城镇体系。一方面要纠正目前一哄而上的“撤县设市”和“撤乡改镇”的建市热,采取差异发展,重点扶植经济基础较好、条件具备的县级市和建制镇逐步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有发展前途的农村集镇和中心村,使之成为农村非农化、城镇化的支撑点。

(作者单位:西南财大行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曹玉华

第2篇: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摘 要:理论上来说,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对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动力,避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本文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综合分析,并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新型城镇化 建设

一、引言

就目前来看,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城镇化建设,造成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影响农村经济水平提升。针对于这一点,必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利用先进手段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地方经济水平提升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重点研究项目,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推进各个企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经济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企业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建设发展过于粗放。由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进行新型城鎮化建设。加上城镇化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更低和资金浪费的现象,这不仅仅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对建设单位整体经济效益也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我国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如果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城镇化建设与人口密集程度之间的关系,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2.农村人员流失速度过快。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大量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去其他大城市发展。尤其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流失量大幅度提升,这不仅仅影响我国农业建设,对农村整体利益等方面也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就目前来看,青壮年离开农村到其他城市寻求发展,农村遗留下来的老幼妇孺并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加上农村医疗水平低下,人们出现疾病的可能性较高,种种外界因素限制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直接影响农村经济水平提升。

三、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就目前看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对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应深入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并按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严格控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

1.有效提升农民年均收入。农村电子商务的实施,能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个城市商品高速流通的目的,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彰显农民对物品定价的主导权。而且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实现农作物广泛贸易的目的,对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提升。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化商品贸易手段逐渐取代传统商品贸易手段。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提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势在必行。而且农村作为农也产品主要聚集地,开展电子商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产品贸易力度,对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尤为关键。另外,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还能够提升当地商业地位,牵动当地服务业发展,使得人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显著提高城镇综合发展水平。

3.城市空间布局得以改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从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在其网状结构和分布式配合下,改变传统的城市空间布局,让广大农村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中来,使大量农民、返乡人员等在本地就可实现就业和创业,实现就地城镇化,分担大城市的压力,使得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更加合理。

4.保存城镇固有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给农村人口带来发展理念和基本素质的改变,改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解决“农村空心化”、“城市病”等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找回农村发展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保存农村已有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与民俗风情,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

5.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要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信息化滞后的现状。基于日益普及的高效、低成本和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推动城镇要素流动、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向农村延伸,加速城镇资源自由、双向流动,使农村地区依托电子商务实现由工业化带动跃迁至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缩小城镇“剪刀差”,推动城镇一体化。

四、农村电子商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通过上述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来说,制定合理的建设措施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在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性的同时,保证电子商务在才农村得到广泛的应用。

1.将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电子商务作为我国近些年来农村重点建设项目,确保电子商务建设规模对于提升农村经济建设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将城镇化建设要求与电子商务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结合,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严格控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借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

2.利用电子商务发展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众所周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多种载体协调配合,加上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流、通信和金融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些行业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3.开展电子商务普及教育,提高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视性。由于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不够了解,在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对相关人员组织电子商务综合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对电子商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自己所掌握的电子商务手段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减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农村居民自身综合素质创设合理的电子商务教育模式,确保相关人员再短时间内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并将电子商务知识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

4.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保留城镇固有特色。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城镇历史文化大相径庭,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城镇地理环境制定建设目标,在推进城镇经济水平提升的前提下,保留城镇固有特色。在实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城镇发展趋势和自身文化素养选取适当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借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实施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形成乡镇人口聚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需要结合农村电子商务手段,其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借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鸿健,谢奉军,王晓军. 基于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11).

[2]汪凡智. 西北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现实意义[J]. 财会研究. 2017(05).

[3]陆晓凤,侯明健.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以横县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2).

作者:张红艳 王一如

第3篇: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近些年来,我国在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力图促使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有效融合在一起。农村电子商务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为提升人们生产生活便利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在当前党和国家大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大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在全力遵循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是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重要展现,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的代表部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過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接纳大量新型事物,接受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么,如何在全力促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当前一项重点研究和落实的工作。

一、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含义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重点进行的工作之一,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其在全面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基础上,在全力建设现代农业体系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支架的关系,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就当下而言,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化的词语,在实际进行中,应认识到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积极贯彻“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将互联网系统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在一起,促使城镇实现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建设发挥有效的贡献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近些年来逐渐的渗入农村,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在全面依靠互联网媒介系统基础上,通过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将农业产品进行网络销售,扩大农业产品营销范围,以此能够不断拓宽农业产品的销路,促使农产品销量提升,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高效建设。

二、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农村电子商务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农村电子商务引入到农村之后,便作为了整个农村社会系统创新发展的一部分,那么其运行毫无疑问将会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为主要则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品推广路径,改变了农村地理位置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局限性,通过带动农产品销量提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归根结底需要提升农民收入,电子商务平台的运用适应了这一需求,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同时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进入农村,扎根农村,通过信息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创新建设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政策、制度支持。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而在新时期下,信息化建设渗入到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部分,为了促使城镇化建设跟随时代的步伐,与城市实现统筹发展,党和政府认识到信息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资金、政策上给与了积极的支撑。这就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全面落实到农村创新发展中提供了极大的支撑。

三、全面促使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政府强化支持

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政府应该基于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积极出台想配套的政策,提升政策优惠力度;另一方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在农村地区提升网络速度,积极引进使用全新的信息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供物流支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二)积极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教育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农村地区大量的农民对于电子商务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以此在主管层面上大力抵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这一问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撑,需要积极地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加强农民的培训教育,更新农民认识观念基础上,吸引农民深入到电子商务发展中。在不断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群众基础前提下,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为农村城镇化注入活力,并且提供动力。

(三)结合地域特色,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适应性

新型城镇化创新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再各个地区的建设不能建设统一化的发展模式,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具体现状基础上,建设适应性强的、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以此促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需要在全面结合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广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通过效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小结

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联系,为了有效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强化政策支持、提升农村人民群众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认识以及创建适应性强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各方面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贡献作用。(作者单位为威海市文登区商务局)

作者:刘建平

第4篇: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思考

出处:国家统计局

最近,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就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赴孝感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孝感市在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摸索了一些紧密结合的好路子。实践成果显现,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越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得好的地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越大。在调研过程中深深感到,新农村建设只有与推进城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互动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1、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内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涵盖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差别得以缩小;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医疗卫生体系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体系建设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风尚得以形成。

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体现出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

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城镇化过程是农民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到城镇,直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

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从孝感市实际看,2007年农民人均耕地0.7亩地,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非农收入占80%以上,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因此,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新农村的发展,二者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犹如一对孪生弟兄,彼此之间没有主从之别,先后之分,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

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只有与城镇化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不然,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一句空话。

通过调研剖析孝感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典型,我们认为,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必须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汉川马口镇1993年镇区100万以上企业只有上十家,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马口镇依托3509工厂和当地民间纺织关联企业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城镇经济,通过三年努力,马口镇引进企业2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3亿多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家,精纺装机总规模达85万锭,纺织工业产值、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7.6亿元和20多亿元。纺织产业迅猛发展,使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城镇常住人口5.33万人、流动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是1993年的2倍,吸纳农民工2.8万人(月均工资1200元,纺织企业年工资开支2亿元),还带动了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全镇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到4000余家,其中大型超市、酒店、建材门店从业人员7359人。与此同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也在产业带动下加速发展。2005年以来,全镇用于水、电、路、讯及文体、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总投资达2亿多元,镇区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展到6.2平方公里。

应城市汤池镇积极发展旅游业,引导周边农民围绕旅游业发展配套产业。近两年,农民投资兴建了300多家超市、餐饮、洗车、网吧、建材、手机、美容等服务业,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汤池镇常住人口由近2000人增加到5000多人,新增常住人口中60%是周边农民。去年汤池镇实现税收820万元,同比增加10倍。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防止两张皮,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

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云梦县城区规划重点抓详规覆盖率的提高,重新修编以后的城区详规率达到93%;大悟县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的原则,在对县城区总体规划重新修编的同时,加强指导宣化、河口、新城、芳畈等重点镇完成了城镇发展规划;安陆市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带动力的要求,整体规划体现出以市区为龙头的“市区―城郊经济圈―中心集镇―小集镇”的城镇圈放射层特点。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云梦县对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城关、伍洛等6个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上半年,全市已有200个重点村完成了详细的村庄规划。如汉川市重点村规划纳入全市统一编制,严禁在规划圈外乱搭乱建,农村耕地逐渐向大户集中,农民住宅逐渐向小集镇、中心村附近集中,对基础较差的村规划,由乡镇组织实施;安陆市针对农村有新房、无新村,居住分散的问题,在农村规划中,按推进城镇化要求,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调查表明,规划管长远,规划是前提。只有规划科学、合理、周密、严谨,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目标才能实现。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应城市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室160多个;汉川市今年文化中心户达到600多户。通过大力推广文化中心户模式,推动了农民健康活动的开展。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如汉川福星村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对评出的“十星文明户”实行重奖,农民的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公共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该村还组建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出《人在福中》等40多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和歌曲,每年义务为群众演出上百场,引导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目前孝感市外输农村劳动力总规模有100多万人,年打工净收入达100多亿元,打工农民已成为市场条件下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打工经济已成为不少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各地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加强了农民技能培训。今年前四个月,全市共培训农民2.7万多人,新增转移劳动力5万多人。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对沿汉江、京广线、汉丹线、长荆铁路、31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等交通轴线的小城镇,以水陆大通道为纽带,推动沿线城镇串联式发展,大力发展城镇带。汉川市规划重点建设荷沙线城镇带,大悟县的芳畈―阳平―城区村镇线,孝昌县的小河―城区―周巷集镇走廊,应城市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路子,云梦县的“6+1”的城镇建设,安陆市的城郊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他们都已具备了发展城镇带

的基础。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城镇,加强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上规模。把具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全市5个国家级、9个省级和一批镇区人口过万人的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三是开发一批特色中心镇。挖掘特色资源,发展边界口子镇、旅游镇、大宗农产品(000061行情,股吧)生产加工镇。象汤池镇的温泉资源、王义贞镇的古银杏群落、小河镇的明清古建筑、宣化店镇的红色旅游等,都进行了必要的开发利用。经过前段的努力,目前,全市镇区人口过万人的建制镇发展到33个,其中,3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6个(马口镇超过5万人);2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7个,1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20个。

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全市共有行政村2936个,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已确定近200个中心村试点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以企代村。如应城大普村、汉川福星村、安陆李园村等,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汉川福星村紧紧依托福星科技集团,集团10年投入村庄建设资金达到1.3个亿,4700个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有4000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二是产业兴村。如汉川长兴铺村、应城龚河村、云梦三赵村、安陆唐僧村等,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安陆唐僧村集体开发板栗基地490亩,茶叶基地560亩,实施退耕还林976亩,去年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5万元。近年来,这个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桥梁,硬化通村道路,铺设彩色步砖,接通有线电视,建设文化广场,拉动村内循环公路,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云梦四合村突出苗木和蔬菜基地特色,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一批北部山区村镇通过申报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安陆白店村、汉川湾潭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正朝着城镇社区标准看齐,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几点建议

在看到孝感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效结合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二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城乡管理不对称,重城区,轻集镇;产业支撑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城乡建设资金比较分散;镇村规划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政策调整和落实不到位等等。为了两大战略整体推进,真正达到“高效、协调、务实、加速”的要求,我们建议:

1、统筹领导力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搞“两张皮”。要把二者真正结合好,必须明确城乡一盘棋的整体思路,改变习惯传统的思维,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推进。切实改变两个摊子各搞各,多路力量散到撮的状况。从组织机构、领导力量、措施途径上搞好结合,统筹各方,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两大战略任务的实现。

2、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一体是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当前急切需要城乡结合、整体规划,从战略层面思考,突出超前,注重特色,切实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开、管理分治的状况,抓紧抓实编制城、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一是要突出产业规划重点。二是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抓好一批重点镇的布局与规划。三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突出抓好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

3、统筹政策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政策导向、政策牵引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两大战略实施中的政策不一致、不同步、不平衡的问题较明显,已成为整合城乡资源、影响整体推进、不利紧密结合的政策障碍。今后在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政策的一致性。一是土地集约经营、开发利用政策的一致性。二是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的一致性。三是城、镇、村管理方式,综合服务配套政策的一致性。四是农民居民户籍管理同等待遇的一致性。五是外引内转的优惠同等政策的一致性。如果做到城乡等同、政策一致,必将大大促进城镇化提高,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第5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新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布局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迈向小康的进程问题。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国策,既具有链接、延伸、辐射的功能,也具有带动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导向工业化的功能。

由郭振、陈柳钦等合著的《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与农村城镇化同时进行的见解,详细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是一部研究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颇有新意的著作,同时对农村城镇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该书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主线,在进行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和特殊性,将农村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定位原则与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特点及因素分析,在城乡统筹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思路。该书研究视角开阔,研究对象与目标明确,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课题的研究。该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强村兴镇,突出发展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关键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和教育的地位。三是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作用。

第6篇: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

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

高俊才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

课程前言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顺便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一是必要性,二是当前进展情况,三是一些问题,四是今后的一些打算。

一、必要性

我们国家今后要实现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这两者目标必须要双轮驱动,一是推进城镇化,二是建设新农村。因为从国际来看,凡是发达国家,都是经过了城镇化这么一个过程。从我们国家来看,长远是实现两大目标,近期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城镇化是我们的增长点,也是我们的动力。现在经济学界、国内外的经济学界都在讲,美国的今后的发展靠什么?靠IT产业,中国发展靠什么?靠城镇化。所以这个城镇化非常的重要。你们看到会问?你是农村司长,讲城镇化是不是有点不切题?正好恰恰相反,我们的农村必须要靠城镇化来带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靠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来带动,所以加快建设新农村和稳步推进城镇化这两个方面应该是良性互动,才能实现我们两大目标。

二、当前进展情况

我们现在的进展情况,到今年底的话我们的城镇化率接近48%,可能是百分之四十七点几,就是有6亿多的人口,大概6亿2到6亿3吧,这么多人口住在城里面,其中大概有

1.8亿左右是农民工,农民工它就在城里面务工经商,但是他的户籍在农村,这个农民的身份在城里做工,所以就叫农民工,农民工是当前的经济方面一股生力军。他是这个产业大军的一大部分,现在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大家可能很关注,在沿海地区富士康有连续十几个年轻人跳楼,我最近到重庆市郫县富士康他们有向外转移,转移到重庆市大概20万,转移到郑州也大概在20万,它向天津转移10万,我刚从天津回来。天津正在为富士康往那转移做准备。重庆市已经开始一些人往那报到了,我去到富士康那些职工宿舍调查了三个年轻人,两个19岁,一个20岁。我说是你们家什么地方?一个说成都、一个说重庆,在重庆这做工的

1话,比在深圳那,第一是离家近,回家方便。第二个生活比较习惯,而且工资比过去也涨了,就是除了吃饭和住宿之外,一个月可以净剩2000元。我说你们这个打工好吗?他们说我们不叫打工,这叫体验生活,现在也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教育,所以这个富士康它就要向东部、西部转移,这样的话对农民工好,离家近了。对地方也好,给这个西部带来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加快了西部的城镇化,也为西部农民收入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城镇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为一些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你比方说现在大城市堵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都说北京是首堵,成都是成堵,成天堵,北京是全国第一堵。今后怎么缓解堵车问题,就得靠在大城市周边发展一些新的城镇,天津他们准备在周围建四个新城,建三十个重点镇,还有更多的一般镇,要实现城镇布局多元化,多中心,这样的话就是把周边的一些城镇来带动当地农民。天津准备在最近5年之内,100万的农民转移为城市户口,这里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愿意转,还有一部分是不愿意转。他们原则是农民自愿,你愿意转就转,你不愿意转就暂时不转。大家可能比较关注重庆市户口转移过程,我两个星期之前也去了重庆做了调研,重庆市准备在最近三年之内,把300万农民转移成城市户口。它这两个月以来已经转移了50万了,他们用什么办法呢?他们就是农村里面你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你退也行,不退也行,你这个户口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之后,就享受城里面的几种保险,包括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等各种补贴,这样的话我去调研了两个村,找了十几的人座谈,他们现在还愿意转的比较多。但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转,是什么人呢?就是那些离大城市,离主城区发展快的经济区,比较近的地方,他们的地可能升值的空间比较大,他准备今后这个地升值以后可能对他更有利,他不愿意转。包括江苏苏州有一些近郊的农民也不愿意转,所以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定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随农民意,谁愿意转谁先转。重庆9月份一天4000多人转户口,到了最近几天,我了解他们一天1万多人转户口,所以最近有50多万人转了户口。这个事情可能比较有争议,但是他们先做试点,经过了试点之后总结经验,下一步再进行完善政策和法律再进一步推广。所以农民转成城市户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个发达国家,现在日本城市人口已经占到95%以上,农村人口不到5%。欧美国家早就城镇化已经实现了,我们国家要在今后二三十年之内城镇化的人口要达到70%左右。

三、一些问题

尽管城镇人口达到7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农村这一块,绝对不能忽视,为什么呢?因为农村里面要提供农产品,生产出粮食,然后是蔬菜、猪、牛、羊肉、鸡蛋、牛奶等等。

天津的滨海新区,中央领导去视察,给他们提出来,你不管滨海新区建了多好,天津发展多快,决不能忽视农业。苏州市也是,苏州市现在工业增加值仅次于上海。在全国数第二,但是他们的农业的保护的力度也非常大,一亩耕地给400块钱,然后你规模化经营超过一万亩的水稻,一亩再给400,不到一万亩的给200。

所以越是大城市愿意来保护耕地,现在大城市用的地,我了解啊,可以做到占补平衡,他们占补平衡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旧的宅基地付款之后到新的地方可以大幅度地节省耕地,比方说天津有一个华明镇,你们可以在报纸上、媒体上都看到过,华明镇原来十几个村的宅基地一万多亩地,它现在建了一个新区用了不到4000亩地,就把这一万多户的农民全都安置好了。省出来的地大概8000亩,这8000亩其中是接近5000亩拿出来发展工业、商业,还有3000亩拿来发展房地产。这样的话通过发展工业和房地产这个增加值来为这个农村,为那十几个村建房子、建公共设施,来给他们解决保障问题。他们说农民是“安乐保”,就是安居乐业有保障,农民又得到“四金”,哪四金,现金、股金、养老金还有保险金,所以现在农民城镇化之后,农民幸福指数就提高了。

但是这种地方目前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和农业还是需要政府投入,现在我们国家的投入,像我们司现在每年投资1000多亿,重点是用在西部地区的水电路气房,就是自来水、农民用电、还有农村道路、还有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等。同样还为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这些很多这个产业来提供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这样的话就首先保障粮食安全。大家可以挺关心最近世界粮食形势。最近世界粮食形势可以这么说,是世界粮荒,中国不慌,因为近年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减产,美国的芝加哥小麦期货市场

6、7月份一个月之内就涨价40%多,俄罗斯总统也签署了不出口粮食的命令。所以现在粮价我们国家粮价涨的幅度还不算大,但是粮食问题决不能忽视,因为全世界还有9亿多人口没有粮食挨饿,现在粮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说是平均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每年的几百万儿童饿死,说饥饿问题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灾难,所以我们国家不能因为吃饱饭了,就不重视粮食。在这30年之前,不光在农村,城市里面也有可能饿肚子的也不少,我小时候饿肚子也是多年。每每想到当年饿肚子的时候,就感觉到粮食的问题决不能忽视。

现在我们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把粮米油糖、猪、牛、鸡、羊这些农产品来作为首要目标保证供给。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一些蔬菜供应大城市里面,近年来涨价比较大,大家可能感觉到了。北京什么大城市涨价比较大,因为大城市搞建设,把周围的一些菜地给占了,没有

开辟新的菜地,还有一个就是交通的问题,外面的菜运不进来。所以现在菜的涨价问题,引起了老百姓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后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菜地建设问题。就是粮食安全问题,我们这个小麦、玉米和水稻基本上可以自给,可以平衡的。我们的缺口在于大豆和食用植物油。我们现在吃的大豆和吃的食用植物油进口的占2/3以上,进口的一般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的你们在商店里买的时候,转基因的字很小,转基因食品。不转基因的,非转基因字写的很大。这样的话,老百姓一般不大注意,转基因,不转基因,现在不光是老百姓,现在学术界也在争论,到底对身体有没有什么大影响,现在也说不清楚。现在反正要首先要解决吃饱问题,影响问题还有待长期观察。15:48所以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最近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来要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城镇化和新农村这两个方面必须要同时并举。

四、今后的打算

这里面今后的打算也是我的建议,首先要解决好土地问题,我们国家18亿亩多的耕地一定要保护好,要加强土地管制,不管是古代和现代,不管用什么制度,加强土地管制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措施。现在可以说土地管制超越制度,不管是西方也好,东方也好,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没有一个不实行土地管制的,所以我们今后必须要加强土地管制,要严格的适应占补平衡这一条。第二个就是户口问题,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加快推进户口的城镇化。刚才讲了大概1.8亿左右的农民工是属于半城镇化,这部分人要逐步地城镇化。第三要加大向中西部地区、向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水电路气房、教卫文就保”这些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第四我们要推进改革,把现在这种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提高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一家一户十亩八亩地这么种,不利于机械化,也不利用提高效率。今后要通过农民的减少和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来提高效率,来提高效益。第五就是要进一步重视科技,特别是粮农方面,我们国家粮农方面目前有的是很先进,比如说袁隆平的水稻,在世界上贡献很大,但是我们还有一些薄弱的环节。比如说我们的奶牛,黑白花奶牛大部分都是从欧美国家进口的,我们国家的养殖业,就是三元猪、二元猪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种,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技术相对落后。还有玉米的种子,美国的先锋公司叫“先玉335”种子,在我们国家势头很猛,我们去山西一个县,就是刘胡兰的老家文水县,他们的美国的种子占了80%多了。像是吉林这个省,“先玉335”这个种子,2006年是26万亩,到了去年就接近2000万亩,所以我们这个种业压力非常大,今后要进一步鼓励国内企业增

加创新,研发适合我们自己的种子。

总而言之,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企业和全民多个方面来加大这两个方面的力度,尤其要在建设新农村方面要加大力度,因为城镇化是相对强势,三农是相对弱势,为什么我们的农村司长对这个城镇化问题研究比较感兴趣呢,就是怕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剥夺了农民、农村的利益,所以我们调研,更多的机会来提出建议,也是呼吁政府、企业和城市居民更多地为发展农业,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第7篇:郊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城镇化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处理好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努力破除二元结构对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有力地促进了郊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

京郊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郊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从郊区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看,1980年―1990年,郊区农业人口由375.3万人增长到392.1万人,说明当时的城镇化进程缓慢,带动郊区农民转移的作用不明显;1990年―1995年,郊区农业人口开始减少,1995年为373.4万人;2005年,农业人口进一步减少到300.5万人。其中,2000年―2005年平均每年减少9.26万人。这说明,“十五”时期以来郊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明显提高。

郊区城镇化与城市郊区化合流。合流的交汇点集中在郊区新城以及区位、经济和环境等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部分农村社区。城市郊区化进程的加快,将对郊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城市人口扩散、城市高消费需求增加,会推动郊区第三产业、郊区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结构升级和更多城乡混合型社区的形成,带动农村的旧村改造。

郊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与城镇化进程合流。近年来,北京郊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原地改造型和环境整治型,也就是一般农村的旧村改造或环境整治。这种城镇化虽然没有较明显的经济及人口转移和集聚趋势,但通过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改善等,使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改观,让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成果、开始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从广义上讲,城市化的最终结果不是使所有的农民都集中到城市,而是让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也能享受城市文明成果。这种城镇化不属于传统的城市化范畴。由此可以看出,郊区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呈现出合流趋势。

京郊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郊区农民城镇化转移和非农就业转移滞后。1980年―2005年,北京市农业户籍人口总数由375.3万减少到300.5万人,减少了74.8万人;而全市城镇人口则由521万人增加到1286.1万人,增加了765.1万人。郊区农业户籍人口减少数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9.8%。这表明,北京城市化率的提升主要是由外埠进京人口实现的,本市郊区人口转移所占的份额很小。1995年―2004年,农业生产总值占郊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2.6%下降到10%以下,但同期郊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仅从40%下降到31.8%。这说明,郊区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郊区

二、三产业集中不够,区县城集聚力不足。郊区企业数量大,但单体规模小、布局分散。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企业分散在乡镇或村所在地,无法形成城镇集聚效应。工业集中程度低,造成区县城经济规模小和集聚力不足,在郊区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区县城第三产业升级缓慢,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中心城区。

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不能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转移。目前,京郊小城镇核心区的大多数村庄尚未完成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城镇社区的转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不能形成对外围村庄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郊区环境卫生、饮用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郊区城镇化进程;郊区一般农村地区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滞后于城市,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等资源的占有率偏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亟须提高。

协调推进郊区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北京郊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和郊区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当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本质都是郊区经济社会调整转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北京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必然是郊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调整转型的过程,是现有的村庄逐渐向被动城镇化、主动城镇化、亦城亦乡的混合型社区以及现代农业农村社区分类演进的过程。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民的市民化和向

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村庄的整治合并等,都是这一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结构调整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二者互为条件。只有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安排,加大包括规划、土地、社区组织(乡村两级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保证城镇化进程健康发展。

统筹城

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对于郊区整体现代化进程而言,加快郊区城镇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是起点和侧重点不同的同一过程,二者殊途同归。城乡统筹是措施,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解决农民的就业和转移问题,不能使农民享受改革发展和城市文明的成果,就偏离了正确方向;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机制的保证,没有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应把北京郊区的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第8篇: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高扬波)

东西湖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不能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

(一)农村的问题,要靠城镇化解决

农村困难,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造成的。最终要靠城镇化来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乡村城镇化,使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化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主要以农村作为载体,而后者主要以城市作为载体。也就是说前者更多地是 “乡村城镇化”,是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从生产力、生活水平、村容、乡风、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实现农村和城市差距的缩小,最终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而后者更多是 “人口城镇化”意义上的城镇化,是通过人口从农业到非农业,从农村到城市的行业部门和空间转移,以城市社会作为场所实现城市在社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我国的农业现状是,2.6亿农户耕种18.37亿亩耕地,平均每户7.3亩。我们从农业耕地上产生的收入已经不能使农户自给自足了。新农村的村民应该是未来的农场主,不是现在的2.6亿农户。到2020年,要达到小康,得迁出

1 3/4的农户。使每户达30亩地,才能做到衣食不愁、略有剩余。这样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得走2800万户,按照1.5:1的比例,得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加上城里的900万人,得解决2900万人的就业问题。要在15年内完成这个目标。这样农场主才会有规模效益。只有改变了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而只有城镇化才能实现这个转变。

(二)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过去,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惧怕城市病、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和城镇均衡分布等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认为城市发展引发“城市病”,而惧怕发展城市。所谓“城市病”是一个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集中的区域,引发城市管理、交通、环境以及市民生活不便问题。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城市大力发展不可避免,不能因可能产生“城市病”而不去发展城市,必须正视“城市病”负面影响,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上海、北京等全国最大城市所产生出的国民财富比重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城市体系不协调,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制约。

误区三,认为城镇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其实,城镇化必须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我国是一个经2 济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因此城镇的发展应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城镇体系。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提倡某种规模的城市,而限制另一规模的城市。如果规划科学,管理到位,大城市不一定会引发“城市病”;城镇布局,也不一定强求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应因地制宜,走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城镇化道路。因为,各地的水源、物产和交通等环境条件不同,有的城市长得大,有的城市长不大。我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该让哪个城市长大,不让哪个城市长大,要让市场来决定。应该建立和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由市场来决定土地的实际价格。这样,城市的规模就会自动达到一个均衡点。应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实际,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一,东部地区以发展大城市群为主。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五大湖流域、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大中城市群。日本7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到大阪的一个狭长的城市带。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群。由于我国北方极度缺水,许多中小城市难以长大。对少数历史古城,只能花巨资搞南水北调来养活。因此,在缺水地区必须控制城市的盲目发展。应在水源充足的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城市群或都市圈。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发挥其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镇网络和区域快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系统。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中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小城镇集约发展为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3 第二,中部地区着力做大中等城市。中部、中间是矛盾转化的关节点。我国地区结构东、中、西三大板块,差距很大,我们要转化这个矛盾,抓住中部就抓了大局。城乡统筹,有大量的农民必须进城,进到哪呢?按照以中为重的发展观,就是要进到中部地区的中等城市。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现在小城镇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春天一到,民工潮直奔大城市,只有大城市才有吸纳力。所以要加速把二百多个中小城市,也就是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赶紧做大,至少也要把县城做大。第

二、三产业发展要靠中部。交通发达、水源充足的江城武汉必将向国际大都市—— “下一个上海”迈进。并将形成一个以武汉为龙头的中国第四都市圈。我们要立足于这个大趋势,来规划我区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三,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现有城市。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要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小城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由于其成长具有特殊背景,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上有些乡镇干部急功近利扩大财源的心态,我国小城镇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走一点弯路,出现一些问题。

(一)规模偏小,遍地开花。目前,我国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据新华社消息,2003年,我国乡镇已达42620个,其中建制镇达20226,县城以外的小城镇总人口约为1.91亿。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4518.6人,镇区面积4 2.2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建制镇的镇区规模更小。建制镇尚且如此,一般集镇的规模可想而知。在镇域人口上,有的镇只有几千人。

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乡镇规模小,辐射效应低。城镇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由于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弱,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个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内设机构并不少。乡镇越多,乡镇干部也就多,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3)各自为政,浪费资源。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乡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二)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打算。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市县在率先城镇化的影响下,掀起了一股“小城镇”热,出现了不按规划建设甚至不规划就建设的现象。不少小城镇规划水平低,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千房一面,搞马路经济,“骑路”发展。这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也增加了环境治理的困难,影响了城镇环境的整体外观。

不仅如此,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名的新一轮“圈地运动”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不少城镇建设扩张无度,开发区、大学城遍地开花;从县到乡,不顾

5 自身条件,争设各类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有钱有权的部门,抢着圈大院、盖大楼、建“中心”……这种高成本扩张的所谓“城镇化”,其结果不仅是把大量无力负担高额进城成本的农民拒之城外,而且也将使这些城镇本身最终陷入有城无市的困境之中。

(三)资金短缺,急功近利。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国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区)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1/5到1/4,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又想由政府包办,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资源(包括行政资源)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以地生财”和“集资建镇”等。“以地生财”是当前各地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保护耕地的国策相矛盾。在实践中,各个小城镇都尽可能多出让一些土地,或者变相把农用土地非农化。“集资建镇”也是小城镇筹集建设资金的主要做法之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卖户口”,即把农业户口转为小城镇户口,要按照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二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集资,又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做法和行政措施的做法。前者指把小城镇的某些基础设施交给企业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利可图;后者指硬性摊派,要求小城镇的企业和6 个体工商户分摊一定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这实际上是对企业利益的一次剥夺,从长期看,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贪大求洋,乱占耕地。 有消息说,皖西一个只有15万人口的小镇,在未给足农民征地补偿费的情况下,竟然修建起一个占地100亩的豪华广场!与这豪华广场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农户们透风漏雨的低矮茅舍和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尴尬生活。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大搞所谓“形象工程”,不惜重金兴建高档政府办公大楼,拓宽近百米的大马路和大广场,还要斥巨资兴建所谓的街心花园,栽种数千平方米草坪、音乐喷泉和大型城市雕塑等,据说是为了“50年规划不落后”。

既使在发达国家,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很少看到大马路、大广场、大花园。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不能追求跃进式巨变,要按客观规律搞好中长期规划,分类、分阶段发展。必须看到,我国仍有近9亿农民,小城镇本来门槛低,容易把工业、流通业同现代农业连结起来,便于农民迁入。如果小城镇也模仿大城市的做法,搞花园式城市,只会人为抬高城镇“门槛”,大批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五)垃圾围城,环境恶化。我们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环保”等观念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不少小城镇空气与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城镇建设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小城镇建设中环保欠账普遍,环境综合质量较低。二是一些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环境管理滞后,生产、生活废(污)水随意排放,废物、垃圾到处倾倒,废气烟尘大量排放,加剧了小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三是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目

7 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四是小城镇周边农村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村镇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水产养殖污染等,已经对小城镇及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规划意识,实现合理布局

1.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首先,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规划要以区(县)为单位制定,要有专业班子,对城区规划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中心村建设统筹谋略,科学布局,形成有利于发展、方便生活的合理网络。体现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配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其次,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现规划以及效能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2.统一规划,集中用地,做到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首先,要通过挖潜,改造旧村镇,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地,解决小城镇的建设用地。为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要鼓励农民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已经创造出来的“以地换地、以地滚地”,或者“股田制”的办法,用到城镇建设中去,这种调整存量资产、加速地方工业化的制度变迁,因为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而几乎全无痛苦。此类群众中自发产生的,制度成本最低的,切实可行做法,不仅能降低农村人口的进城“门槛”,8 而且可有效减少农民上访告状,维持安定团结。其次,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在建设用地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臵换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此外,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臵,凡可竞价的,要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应。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积极推广小宗地招标、拍卖出让土地的经验。要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也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建单门独院住宅,提倡建单元楼。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占用农民集体的土地必须真正做到依法补偿。不得人为压低补偿费用。

(二)运用市场机制,夯实经济基础

小城镇建设,更要依靠市场机制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1.城镇的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靠合理的产业来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和内涵,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商品批发市场。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减轻

9 企业负担等措施,吸引企业进镇。鼓励大企业到小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到小城镇开展各类商业保险业务。

2.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资体制。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更不能向农民摊派,要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投资体制。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通过建立市政设施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大体说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60%可以通过多元投资的市场化机制来解决。对城镇内道路、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场所,考虑到其长期受益性的特点,国家应帮助小城镇政府开辟长期融资的渠道。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中央财政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转借给省级人民政府,给具备经济发展条件和资金偿还能力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项目予以支持。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最好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因为贴息可以充分调动、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起到多方面的政策效果。

(三)注重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做好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科学10 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促进小城镇建设及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协调发展。

1.要把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搞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就是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小城镇相对大中城市来讲,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治理和恢复的代价更大。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是小城镇发展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方面,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城镇环境规划应当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而不仅是在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涉及环境保护的某些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把搞好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2.切实抓好小城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当前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在提高认识、搞好规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按照规划做出安排,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从源头把好关。有些明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工程,如重污染项目、高能耗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项目,在城镇化发展中应该说“不”。要积极引导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快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国家强制关停或淘汰的“十五小”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项目的监管,努力做到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把小城镇环境保护的成本降低到最低程度。

3.努力推进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当前,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一是企业和小城镇点源污染防治;二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三是推动农村

11 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四是要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可按生态垃圾(菜叶、果皮等)、可回收垃圾(玻璃、纸张等)、化学垃圾(旧电池等)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防止垃圾围城。五是积极发展电动交通工具,防治汽车尾气污染。

城镇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尾气是罪魁祸首。尽管我国人均汽车占有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10,但汽车总量过大,尾气排放60%超标,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汽车和摩托车虽然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却也在无情地残害着人的健康。在石油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除了在大城市发展地铁、轻轨及有线电车外,还应在城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四)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最终取消“户籍壁垒”,鼓励农民进城。

1.逐步实现城乡户口的一体化管理。取消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限制,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坚持实行以居住地确定落户地点,以现行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2.要确保进镇农民在子女上学、参军、招工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积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有前瞻性。要破除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将原有城镇人口和新增城镇人口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小城镇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劳动就业、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建立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街道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长期以来企业布局分散的问题,把发展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有机地结合起来,采12 取积极措施,鼓励分散在村的企业逐步搬迁到集镇上来,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到镇上来办企业。有关部门对吸引企业的进入应提早准备,在企业布局、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和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安排。

(五)完善管理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把街(办事处)建成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派出机构。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避免包揽具体经济事务。在规定的机构编制限额内,街(办事处)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臵机构和配备人员,不要求上下对口。小城镇政府的行政开支要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不得向社会摊派。

要进一步加强街(办事处)、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同志,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加强对街(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居委会(大队、村)的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通过购买养老保险的办法,解除他们退休的后顾之忧;二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收入,让机关干部都能主动要求下基层。

(六)我区如何建设新农村?

东西湖区是一个国有农场群,地处大武汉的近郊,新农村建设要从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一要制定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制定好新城、重点镇和中心村的总体规划。首先要做大吴家山新城;其次要重点发展走马岭、新沟镇地区。围绕这两个主、次中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二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集中有限财力,抓好水、电、路、气、通信、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主、次中心要力

13 争普及天然气。次中心要通过优先发展优质教育带动房地产开发。

三要学习张家港市的经验。在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四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将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五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示范作用。大队(村)干部要带头示范。

六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居委会(大队、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创建好班子。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综上所述,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我们应努力克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大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效率,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本文的第

二、三部分曾分别在湖北省《党政干部论坛》2006·4期和2005·9期上发表)

14

第9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城镇化道路探索

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有的人认为是不是我们所实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要停止了?也有的人认为这几年我们一步步在倒退,开始提“城市化”,后来改为“城镇化”,现在又改为“新农村”。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这次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就农村讲农村,而是在科学发展观地指导下,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要求

胡锦涛主席曾强调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二、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及其要求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所以,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离开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实施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也不能离开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要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也是由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13亿人口,农村户籍人口9.4亿,而耕地只有18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41亩,既不像欧洲人均几百亩,也不像北美人均上千亩。如果单凭这些耕地来发展农业,要解决9.4亿人口的富裕问题,要解决2.49亿户农户的居住条件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是无法想像的。也就是说,按照传统的思路是难以解决农村落后和农民贫穷等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即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使之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缓解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

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相互配套,才能打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战。

四、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要实行以城带乡,让城市向农民敞开大门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若城镇化率按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城镇总人口8.28亿,比2002年增加3.26亿(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0.37亿)。这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也将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而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

以城带乡,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应统筹考虑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将其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投入。

(二)要实行城乡互动,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丝毫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2010年农村人口仍会有7亿左右,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使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在理顺城乡关系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加快农村

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

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使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应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进一步拓展农村

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汇合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着力破除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今后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配套改革。二是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完全脱离农业,土地向一部分农户集中,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具有长期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近年来,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应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三是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四是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上一篇:物流专业技能实训报告下一篇:公司企事业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