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但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各个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科学选择也不同。尤其是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铜仁城镇化建设模式就更应有自己的特色模式。关键词:武陵山区;铜仁;小城镇;建设模式由于受交通、自然等制约,让武陵山沉寂在大山深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1:

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的一项宏伟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农村城镇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云南省大渡岗乡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区之一,该乡因地制宜大力打造农村城镇化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大渡岗乡;少数民族聚集地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然而“三农”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农村城镇化作为破解“三农”问题难题的重要途径,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均把加快城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贯彻。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领乡村’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以点带面求发展,统筹联动促和谐。”[2]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情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形成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概述

1.农村城镇化概念。农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各种社会发展要素不断地聚集在在农村城镇里,然后导致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它是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社会形态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重要过程,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考察农村城镇化,首先要关注有哪些要素向农村城镇的汇聚,这些要素的汇聚将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其次要研究城镇化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特色,总结分析这些特色对于当地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再次要研究城镇化给当地带来的重大变化,包括当地基础设施、当前我国面临经济转型和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历史阶段,农村广阔的地域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城镇化造成了很大压力,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打造富有自己本地特点的城镇化模式,来解决城镇化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要远远高于西部内陆地区,由此也带来了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起点不同和不平衡,起点低和发展落后是西部内陆地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和思路,利用自身特色发展,才能寻找到一条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功之路。

2.农村城镇化主要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模式,例如,苏南、温州、晋江、珠江三角洲这四个典型区域的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及其成功经验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晋江模式”、“珠江模式”。“苏南模式”是凭借社区政府推动的内发型发展路子,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展乡镇企业,采取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发展,另外通过发展有特色的商品市场来促进农村城镇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率先以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实现农村城镇化;“晋江模式”是通过发展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根据福建该地区侨胞众多的特点,继而通过侨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产小洋货为特征,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来发展城镇化;“珠江模式”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拥有众多华侨,本身又凭借国家对其发展的政策性倾斜优势,农村城镇化以此得以快速发展。这些模式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可以学习吸收这些典型模式的优点,结合本地特点,探索本地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云南省大渡岗乡是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该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也逐步形成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二、大渡岗乡城镇化建设情况

1.大渡岗乡基本概况。大渡岗乡始建于1984年2月(建乡25周年),其坐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部,地处东经100°43’至101°12’,北纬22°30’之间,距首府景洪市区大约72公里,东接勐旺乡、南连勐养镇、西邻景讷乡、北与普文镇接壤,国道“213”线和思小高速“昆曼”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国土面积787.7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辖区海拔在670米至1797米之间,大部分地区在1100米左右,山区面积783.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9.5%,是典型的纯山区乡,全乡终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森林繁密,主要产业的种植以稻谷、甘蔗、茶叶为主。乡辖大干坝、大荒坝、大荒田、关坪4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人口(常住人口,含农场管委会)4万余人,乡内常年居住着傣、彝、布朗、基诺、哈尼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3%。大渡岗乡是云南省种植普洱茶面积最大乡镇,素有中国“茶叶第一乡”美誉,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3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镇政府驻大渡岗新寨,距市区22千米。全乡年均气温17.5度,年降雨量在1600~1900毫米间,年日照达1382.5小时。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省份较集中的地方,而大渡岗乡更是位于“边陲的边陲”,由于辖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历史上一直长期过着“刀耕火种”极其原始的生活,辖区内基础设施落后,民众经济来源单一,人均年收入较低,地区发展相当滞后。在改革开放以后,借着国家这股东风“东部带动西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大渡岗乡先后派出多个小组奔赴我国东部省份发达地区学习其先进的脱贫致富经验,回来后乡内讨论认真结合乡镇实际发展状况和本辖区少数民族自有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一套乡镇多维度发展攻略。

2.大渡岗乡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大渡岗乡所处位置位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西南部,这里的地形特点是山高险峻,大山与大山之间还有“坝子”(当地对局部小平原的叫法),地形跟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地形极其复杂。所以因地制宜打造适应本地情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唯一便捷且高效的途径。

经济发展模式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大岗乡辖区村民大部分以自家耕地为主,耕作的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耕作生产方式以人力为主,少许辅以简单机械劳作,尽管政府已经请派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植技术,但是很多村民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且有些村民对外来事物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不肯改变现有世代耕作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理念根深蒂固植入民心,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其观念,故耕作的农作物产出产量仍然维持原状,没有明显的改观。这样的“刀耕火种”原始般的发展模式,极不利于长远农村城镇建设发展,寻求新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三、大渡岗乡城镇化建设模式的思路

根据自身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近年来大渡岗乡在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原则,积极学习其他模式经验,邀请专家指导,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所谓“一村一品”,就是在某个区域内,以村为单位,根据市场需求,立足利用本地资源,推进品牌化建设,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区域特色的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方面,有两个主要抓手,一是大力培育茶叶产业,在许多村加以推广。大渡岗乡拥有适合种植茶叶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高,无现代工业污染源,空气清晰,水源清洁,属不可多得的农业生产洁静区域,种植茶叶历史悠久。特别是大荒坝和关坪村委会,是该乡种植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多的两个村委会。近些年以来,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强州”,市委市政府“低胶高茶”的战略方针,该乡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茶叶强乡”之路,多年的实践证明,茶叶是大渡岗乡农民长期平稳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认真落实“山区人均一亩良种茶”扶持政策,全乡农民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乡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山区人均一亩良种茶发展项目,推广无性系良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矮峰等。大力推广营养袋苗定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低产茶园改造、微生物菌种堆肥等10多项茶叶生产新技术。至2008年末,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58473亩(农户种植44578亩),农民人均有茶4.5亩。茶叶的管理技术也有了明显提高,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提高。现全乡茶园开采面积37990亩(农户种植24095亩),茶叶产量2308吨(农户种植的茶叶产量1335吨),总收入1905万元。

四、结语

西部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一地区的落后村镇范围广、数量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渡岗乡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打造,正推动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变化,使这个地区正逐步摆脱长期以来贫穷落后面貌,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为在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韩超 钱文华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2:

武陵山区小城镇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但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各个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科学选择也不同。尤其是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铜仁城镇化建设模式就更应有自己的特色模式。

关键词:武陵山区;铜仁;小城镇;建设模式

由于受交通、自然等制约,让武陵山沉寂在大山深处。贫困,也成了这里群众戴在头上的“紧箍咒”。但是,这里秀美的山川河流,多彩的民族文化,正转化成后天优势。进入新世纪,随着扶贫开发深入推进,这个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的特殊连片困难区域,上演了一场突围的大幕。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3600多万人赶上致富的“快车道”。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接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重庆市。铜仁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黔东门户”之称。铜仁市资源丰富,土地广阔而富饶,全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积4658.8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5.87%,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汞和锰储量最为丰富,是境内驰名中外,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铜仁市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市内雨量充沛,溪河密布,日照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是贵州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除主产水稻、玉米外,还生产红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烟等经济作物。改革开放以来,铜仁市凭借自身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及政策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托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一、铜仁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铜仁市各区县的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已经全面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到“十一五”期末,铜仁市城镇数量已发展到了74座(含5个办事处),城镇密度为0.41座/百平方公里。5年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26.63平方公里,达到了9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了24.5万,达到125万;城镇化水平提高5.5个百分点,达到了30.1%。目前,铜仁市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已迈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

首先,铜仁市依托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市场办工业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强农稳市,兴工富市,旅游活市,商贸兴市环境立市”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妥善处理,农村城镇化还在快速发展,除县域得到优化稳定发展外,许多具有发展优势的村庄的城镇化也已初见端倪或还在起步。但是,尽管建制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增加了,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没有实质性地向城镇化方向转变。

其次,重建轻管的现象严重,一些新划的建制镇或农村中心区域建起了大面积的标志性建筑和现代化样式的道路,以及标准化的小区。但是相当一部分地区把小城镇建设起来以后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导致小城镇内部的卫生状况极差,环境污染严重,城镇秩序混乱的局面。这样不仅影响了小城镇的形象,而且无法实现推动小城镇自身发展及其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

再次,对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意识,规划工作片面强调小城镇自身的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区位条件,资源状况。人口及人民意识、经济等各方面因素。有的规划缺乏基本建设要求,特别是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出现“好看不好用”的局面,由此导致布局混乱,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最后,地方政府在采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同时没有合理协调好对农民利益调整分配的关系,同时,农民素质有待提高,不应只满足于现状,应通过政策调整展望未来,找准自己在利益调整中的价值定位,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二、铜仁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一)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更科学

对于铜仁市的科学规划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部署来考虑,把铜仁市建成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县城、中心镇为基础的优势互补、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梯级城镇体系,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农村群众向城镇转移,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在城镇安居创业,实现角色转变。

(二)高标准建设,增加城市承载能力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功能,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铜仁市而言,受到地理环境限制,城市道路数量少,标准不高,是制约各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打破这一瓶颈,铜仁市必须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基本形成科学、合理、顺畅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为城市未来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由于铜仁市城镇化起步较晚,城镇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很难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加大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住房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各级政府在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要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力度,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

基础设施的完善,房屋建设的多形式推进,能够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为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高效管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城市,是近年来各地纷纷打出的口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城市品位,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时代对城市发展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铜仁市要依托美丽的灵山秀水,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启动以创建园林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抓手的“创建”工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把铜仁市发展为宜居的生态旅游城。

三、铜仁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种模式

铜仁地区在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模式选择与确定中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于铜仁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区位因素,对铜仁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提出同心圆辐射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扇形扩展模式、佛珠式及产业集群等建设思路,具体如下。

(一)同心圆辐射模式

即以市、县中心为圆心,并在它的辐射下呈圆形波浪向四周扩展的城镇化模式。通过这种同心圆辐射模式,着力打造以“八县一市一特区”主城区为核心的经济圈,铜仁地区因没有平原地形,地势崎岖,面积狭小,所以应立足最基本的空间结构现状,在“八县一市一特区”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十个区域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色,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因地、因时、因势制定自身的城镇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思路。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铜仁地区在打造以“八县一市一特区”为核心区域的经济圈时,通过点辐射、面辐射和线辐射的方式实现主城区与边缘落后地区优势互补,带动中心区域周边的建制镇或行政村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提高全区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有步骤地推进全区的城镇化建设。

(二)中心村建设模式

中心村被认为是若干行政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位。可见,中心村是一个规划概念,是城镇体系的基本单位的一种称呼,也是目前我国众多地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

铜仁市可以在一些本身基础条件好、人口密集度较大且比较集中、地势相对平坦的乡间坝子、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且发展前景较广阔的行政村规划中心村建设。遵循交通落后的村向交通便利的村集中,经济较落后的村庄向经济基础较强的村集中,规模较小的村向规模较大的村集中,无产业支撑的村向拥有优势特色产业的村集中的原则。由政府统一规划布局,投入建住宅、改村容、各种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财政资金,结合开辟多元投融资渠道,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对迁居至该中心村的周边村寨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小城镇,通过这种“中心辐射型”的城镇化模式推动全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在选择中心村建设时,市政府可以组织地方官员到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华西村或我国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华西模式或其他成功的经验。通过建设中心村,根据已并的各个村庄的区位优势合理布局产业。毫无疑问,中心村应主要发展第二、三产业,周边其他村寨布局工业和现代农业。通过人口的转移聚集,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村庄工业的规模化,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同时,建设中心村可以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动和资源创造等同于临近县域或铜仁市等中小城市的物质精神文明财富,在自己的本土上过上有似于城市人的现代文明生活。伴随时间的推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会为创造自己的幸福摇篮而大大提高,这样,在政府的扶持和农民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中心区域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导,周边区域以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等特色产业为主的中心村网络。如此,我区农村城镇化将快速推进,尽管实力不如华西村,但这毕竟是老百姓自己创造的幸福乐园。

(三)扇形扩展模式

即由各县域中心沿交通要道成扇形向四周扩展的城镇化模式。铜仁市八县一市一特区除万山特区主城区没有大河流经外,其他县域均有河流贯穿。铜仁境内有乌江、沅江两大水系,同时320、326国道及201、303、304、305等省道贯穿全境,各县域之间交通已较发达,故在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时可借助交通路线的经济效应优势,通过交通干线把中心区域与周边农村相连接,加强中心区域与外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联系,带动交通沿线各集点的城镇化发展。通过这种扇形扩展方式发展起来的城镇还可在某个时期内发展成为多核心板块对接模式,即由各核心县域板块对接而扩展的城镇化模式。

(四)“佛珠”式发展

即各个城镇像佛珠串一样由交通要道(如高速公路、铁路、河流等)联结在一起而扩展的城镇化模式。因受全区地形的特殊性,铜仁市不可能像平原地区一样拔地建高楼,随处建城镇,特殊的地势条件决定了特殊的小城镇建设。铜仁市的“八县一市一特区”中除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和万山特区两地相对游离于整体外,其他各县可谓是处在一个圈内。不管是各县城之间还是县域内部,其各方面的联系必定离不开公路枢纽,铜仁在起步建设农村小城镇时,可从线辐射理论的实际意义出发,通过依靠公路建设来带动农村小城镇发展,在充分发挥现有国道、省道及县道的作用时,加强有优势条件的区域之间的交通枢纽建设,带动沿线的小城镇建设,通过点点相接、线线相连、环环相扣,用公路把各小城镇串成如“佛珠”式的圈子,在交通方便的同时,区域之间人口流动频繁,经济交易中的交易成本较小,经济资源周转快,信息也相对更加畅通,可实现区域优势产业的综合开发,构筑区域间专业的产业链,优劣互补,共同发展,在总体上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城镇化建设的速度。

总之,铜仁市在选择农村小城镇建设模式时,必须遵循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配合”的方针,因势、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区域推进,不断创新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综合提高农村小城镇的整体水平,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统筹全区各县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工农互促,镇村协调发展的具有铜仁特色的山区城镇化道路。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

少数民族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3:

论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强调城镇化建设当中的文化内涵。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内蒙古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品牌、文化形象和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草原文化优势,是内蒙古提升城镇品质,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的需要。具有草原文化底蕴的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打造内蒙古更加亮丽的祖国北疆风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草原文化作用是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立在特色的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内蒙古的城镇化建设与草原文化相融合,将有助于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优化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特色产业为特色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支撑,也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没有产业或产业不发达的城市是难以繁荣兴旺的。只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才能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内蒙古的非农产业以资源型为主导,且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当前,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托草原文化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发展起来的,对增加就业和推进城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说明,草原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助推城镇化的产业力量。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创新和产业化,有利于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进而释放巨大城市需求潜力,为城镇化提供新的动力。

(二)融入草原文化是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纵观国内外城市发展,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新型城镇化要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过去只注重扩大城市规模、修大马路、大广场的外延式城镇化模式,向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延续历史文脉,增加城市韵味的内涵式城镇化模式转变。就内蒙古而言,草原文化是我区的特色、形象和品牌,不同盟市、旗县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和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从东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赤峰市的红山文化,到中部锡林郭勒的蒙元文化,西部的鄂尔多斯祭祀文化以及阿拉善的奇石、岩画和大漠文化,无不折射着草原文化的迷人魅力。因此,不仅要注重草原文化在城市的传承,将草原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而且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才能形成城市个性,使城市更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三)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

草原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多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多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一笔宝贵财富。“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包含着珍爱生命、爱护自然、开拓进取、兼容并蓄、开放互助、诚实守信的丰富内涵。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引领,使这片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保留至今,成为草原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也正是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引领,使草原民族成为古代中西经济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最早开拓者,为历史上推动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今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思路奠定了基础。在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四)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保护草原文化是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化,但决不是削弱农村牧区,而是要在建设好城市和城镇的同时加快农牧区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牧区现代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新型特色城镇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要在保护传承草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与城市的差别化发展。一方面要输入现代要素,使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牧区的信息化、现代化。同时,也要保护好草原,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比如采取四季轮牧技术,保留尊重自然、敬畏日月天地、珍爱生命的朴素生态观。只有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保留和传承,才能保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草原文化的根基,保留牧区特色,建设富有文化特色的美丽牧区,实现城市牧区的差异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保持。

二、草原文化在当代城镇化建设中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保障和支持,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转变,使草原文化在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和消费、文化建设、特色产业竞争力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现,大大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和城市的吸引力。

(一)草原文化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得到一定运用。城市建筑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城市精神和审美追求,保留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一定地域的、民族的文化。草原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建筑标识方面,我区很多城市以马、鹿、鹰作为标志,象征力量、勇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建筑风格方面,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等场馆采用了蒙古包的穹形屋顶设计,传承了蒙古包文化。在色彩运用上,一些建筑的外墙表面和内壁用祥云、回肠纹、卷草纹等自然、动物、植物纹饰装点,配有蓝色、白色、黄色、红色等蒙古族喜爱的色彩,象征纯洁、吉祥和安康。这些现代的草原城市建筑的设计都是以广博的草原文化为根基,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彰显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二)草原文化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得以传承。草原文化在城市居民衣、食、住、行中也得以传承,影响最深的当属饮食文化。涮羊肉、手把肉、牛肉干、马奶酒、酸奶、炒米、奶豆腐、奶茶为我区城市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很多家庭每天都有喝奶茶、酸奶的习惯,营养丰富,有益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带动,我区以蒙餐为主题的餐厅逐渐增多,形成了像小肥羊、格日勒阿妈等知名的文化餐饮品牌。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是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今,不同区域的蒙古族服饰不仅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珍藏和研究,还在服装表演、演艺活动、蒙古族婚礼、节庆活动中得到展示,日常生活中穿着蒙古袍也成为不少城市蒙古族群众的时尚追求。

(三)草原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得到创新发展。2003年起内蒙古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至此,我区文化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此为契机,我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民族文化强区”,实现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转变。在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区各地竞相加快文化建设,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科尔沁文化节、红山文化节、中国蒙古族服饰节等节庆活动十分活跃, 一批影视剧、蒙古剧、歌舞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扩大了文化消费,草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同时,以草原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创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4%。

(四)草原文化在城市特色产业竞争力方面得到体现。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时代,我区秉承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创新的理念,打造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等乳品企业和羊绒企业,以及小肥羊、草原牧歌等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创出了“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特色品牌,使得乳制品加工业、牛羊肉加工业、羊绒加工业等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之一。草原风光游和草原民族风情游更显示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草原文化中的文学与艺术、音乐与舞蹈、民俗风情、历史建筑、自然风光等资源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业的“特色”所在,如蒙古族的长调和呼麦、悠扬的马头琴演奏、神秘的阴山岩画、留住历史记忆的成吉思汗陵园、元上都遗址以及热情奔放的安代艺术等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观光游览。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经由2005年的5.45%增加到2012年的7.11%。

三、充分发挥草原文化在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化是城市的内在精神力量,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通过培育壮大城镇特色产业,用草原文化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民族教育等途径,使草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城镇发展动力。对于内蒙古而言,要建设特色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新型”,还要突出“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五大基地建设的契机,根据各个城镇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草原文化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顺应市场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秉承诚实守信的理念,紧紧围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快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打造更多的区内外,甚至国内外绿色名牌产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四化互动。同时,以草原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培育并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提升经济效益;加快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加强与周边津京冀和东北地区的联动,形成大旅游区,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的形成,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拓宽农牧民转移人口的就业空间,提高城镇化质量。

(二)塑造特色城市,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软实力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内蒙古城市发展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彰显草原城市的人文特色,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强化草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搞“贪大求洋”的城市建筑,要立足于本地区历史文脉,把草原民族的建筑风格、色彩、结构运用到城市建筑之中,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统一起来;将简约、居住空间占地少、爱护草原等理念融入当代城市建设规划理念中,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土地,留足生态空间和生产空间,进而打造有文化底蕴的、集约化的特色新型城镇。

其次要加强文化自觉自信,让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和要素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中,成为城市中的人们的行为和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进而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组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介以及影视作品、歌曲舞蹈等形式传播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增强草原文化的影响力,使城市成为草原文化元素的聚集地和重要载体,持续发挥草原文化在塑造城市特色中的作用。

(三)融入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要把草原文化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构成有机的整体。

城市推广绿色建筑,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建筑设计要统一管理和规划,树立充分利用自然风光的理念,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进行科学设计。 新建的大型商业建筑和居民住宅,要增加自然通风设施和增加自然采光面积;已建成的建筑和住宅要进行节能改造,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和能源消耗。

城市绿化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采用适合本地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耐旱、美观的树种草种进行绿化,严禁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引进非本土的昂贵树种和维护成本极高的草坪,提高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重视地下工程,进行科学设计,将自然渗漏功能与人工管网有机结合。

以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为导向,引导城市发展生态型产业和居民选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型产业,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既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损害。倡导市民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倡导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出行。节约利用水资源和保护城市水源,新建住宅要强制安装节水器具,保证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加快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率。

(四)保护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搞大拆大建,杜绝一边破坏古建筑、老街区,一边又大建复古建筑和街区,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在新区和新城建设中注重融入草原文化元素,草原文化元素要与城市和区域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

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艺作品、节庆活动和新媒体来宣传草原优秀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延续历史文脉。

加强民族教育,增加城市少数民族学校、幼儿园的数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保证少数民族子女顺利进入民族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习。教学内容要增加草原文化的内容,把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游戏、节日、体育等活动之中。通过民族教育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草原优秀文化的价值理念,感受草原文化特色。

(执笔人:天莹、李莹、李娜)

责任编辑:刘秉承

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消费券促销活动工作方案下一篇:服装店母亲节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