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众所周知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从古至今都始终坚持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社会建设改进推向新的方向,为了能够更加完善地解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和质量监控问题,需要不断的分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和发展中完善的问题,以此来不断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进当今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论文 篇1: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着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原本以农业为支撑的生产形式愈发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方向。而对于现代农业发展而言,由于当前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现代农田种植的基本要求也不断提高。本篇文章就是从新时期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其问题与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对策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范围也由经济领域拓展于各个方面。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最为基本的行业,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变革,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局势,只有充分把握改革的潮流,引导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符合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另外一方面,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而言,水利工程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上使得农田水利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1、新時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

1.1管理秩序混乱

面对不断发展的农业经济发展,对于现代农业管理而言,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现阶段,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秩序相对较为混乱。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管理的真正作用。一方面,在管理系统的确立方面,由于施工量相对较大,且对于工程技术等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人员的技术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在管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秩序相对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不利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实现,阻碍了农业的整体性发展。

1.2权责统一概念缺失

对于现代农业的管理而言,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在进行农村地区农业发展规划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当前一种较为基础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具体的施工管理方面也有着较高的管理要求。但现如今,由于管理过程的松散性,导致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不能够真正做到权责统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权责统一理念,部分负责人只是利用工程建设的资源进行建设,并未从根本上明确责任的基本概念,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工作归属不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另外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管理方式,改变原本的权责统一理念,才能够真正满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

2、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对策

2.1加强技术测量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不同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程度也相对较高。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而言,技术管理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测量把握施工时的各项数据,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中水量测量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提升技术测量的整体水平。而现阶段,由于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误差性,在技术测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漏洞,不能够真正满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另外,由于计量设备相对较为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测量的基本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技术,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适应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性要求。

2.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也愈发成为了当前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潮流,最大限度的满足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必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才能够改善管理无序的现状,充分发挥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施工质量的提高,真正意义上使得施工管理机构能够明确管理的基本义务,这样的一种方式,符合现代小型农田的发展需求,也有利于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开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3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意识

现阶段,对于现代农业发展而言,只有充分顺应新时期的改革发展潮流,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负责机构必须充分提高农田水利管理的意识,明确管理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施工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规范化,另外一方面,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管理意识,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手段保证农田水利施工工作的高效性。这样的一种方式,既能够从思想意识方面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职责所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为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水平,促进新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

总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当前部分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之一,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成为了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伴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调整,原本单一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愈发不能够满足发展的总体需要,因此,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必须积极寻找对策,打破原本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真正意义上调整农业发展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唐大禹,莫进会.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风,2018(33):171+182.

[2]刘辉,张慧玲.小型农田水利治理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基于丘陵山区三家馆乡、溪口镇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8(10):111-115.

[3]温明浩,黄小梅.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废弃农田水利设施再利用评价模型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25-29.

[4]王欣.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191-195.

作者简介:

孙在强,山东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作者:孙在强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论文 篇2:

试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

摘要:众所周知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从古至今都始终坚持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社会建设改进推向新的方向,为了能够更加完善地解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和质量监控问题,需要不断的分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和发展中完善的问题,以此来不断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进当今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方式。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施工技术水平,而且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同时需要不断处理,这是其存在的一大特点。在国家的支持下,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地去研究这方面知识,所以,水利工程中施工难点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应该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总结经验,找到解决施工技术难点的更好方法,从而使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1.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难点

1.1基坑施工

基坑施工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若施工队建造的基坑质量及效率无法得到保障,整个农田水利工程在安全及功能实用性方面都将无从谈起,会出现积水或基坑变形,甚至可能造成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坍塌毁坏,因此,相关施工企业和部门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要重点关注基坑施工。

1.2施工组织和管理力度的不足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工程建设当中,有一个步骤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除了依照工程计划进行施工以外,还需要施工单位具有一定的监管力度,让工程施工的每一步建设都能够有章可循。除此之外,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只有严格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施工效率。

1.3对地质环境因素的处理不到位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大一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在松软的土地上来完成的,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土质自身的特点,经常会涉及土地沉降的问题,对自然环境进行精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利施工之前,要注意对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并且要做好施工前期的相关准备,使相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使施工的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地质条件的选择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其中会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只有对其进行精准的控制,才能够最终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

2.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做好施工前质量管理工作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相关工作的管理,并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为后期的工作奠定基础。首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应选择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其次,施工设备的选择对施工质量也比较重要,施工之前应严格检验设备及相关设施,确保其顺利运行。再次,施工图纸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是重要的指导,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图纸调整、衔接等工作,并且与设计单位、项目主体及乡镇水利站保持合作。受到工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时应该按照地区特点、水文特征等进行图纸的讨论,在实际情况下做出调整,明确指出图纸变更,发挥出图纸的重要作用。最后,调整好施工图纸后,下一步就是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由施工单位安排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2.2灌浆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种类的技术,钻孔灌浆施工就是其中一种。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施工场地进行帷幕灌浆的实验,通过实验所得结果来确定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然后再以此为规范正式进行施工。当前情况下,我们通常把水利工程当中常用的钻孔灌浆施工技术分为两种,即循环式钻孔灌浆技术和纯压式钻孔灌浆技术。这两类方法各具优势,如果施工地点存在着相对狭小的缝隙,纯压式灌浆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具体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使用有关的器械将浆液一次性完全的压入钻孔,然后在进行持续加压,直到最后所有的浆液能够完全扩散与岩石缝隙当中。循环式灌浆法恰好与纯压式灌浆法相反,通常被用于较大岩石缝隙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具体来说就是现在钻孔中灌注浆液,浆液自然流动,就会融入岩石的缝隙当中,然后将多余的浆液通过器械抽回,可以进行下一周期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钻孔灌浆施工技术,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都必须保障浆液的粘稠度,以此来做为灌浆施工这一部分的有利基础。

2.3进行总体工程施工控制

首先,科学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一定要做好有效的规划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出施工单位应有的技术水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质量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充分利用好各种大型农田水利设备和机械,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同时还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其次,合理安排各项单项作业。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有效避免单项施工作业之间相互影响,在施工作业之前,一定要对各个单项作业的施工进度,施工时间做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确保各项单项作业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最后,科学平行施工。要合理科学的对施工工地进行分块和平整,做到各个部分有效连接。此外,在沟渠和田间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开展平行施工,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施工进度规划设计,并结合实际的技术观测结果,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做合理调整,确保整个施工周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当积极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工程技术,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的秩序,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質量达标和工程价值的完美实现,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立.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水电水利,2021,5(8):48-49.

[2]李宾.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J].明日,2021(12):0414-0414.

[3]赵本海.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6):2.

作者:张成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论文 篇3: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摘 要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难度,加上该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这就使之很容易产生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的稳定长远发展。在农田水利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渗水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防渗技术,以有效避免农田水利工程发生渗水问题,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防渗技术

通过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对水资源的使用加以更好地调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更加健壮的生长,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也出现了很多渗漏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1]。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防渗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保护农村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并切实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

1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

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既包括施工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后续运行中的因素,均可能严重影响到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从而出现渗透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往往涉及投资决策、招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且工程的建设周期很长,在这一程中又存在多级分包等现象,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利用防渗技术来处理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渗水问题,必须充分掌握其出现渗透的原因。1)农田水利工程的结构变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很多的环节,且各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只有确保各结构数据的精准性和全面性,才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然而在具体施工中,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都会发生结构临时改变的问题,这就很难确保结构数据的精准度,从而引发渗水问题[2]。2)变形缝。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往往会受到水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抵抗这些外界因素,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预留一定的变形缝,但变形缝过于脆弱,因此,极易引发渗水问题;同时,在具体施工中有的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选择购买价格便宜、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尽管采用最佳的施工技术开展施工工作,也不能确保变形缝在长期使用中不会出现渗水问题。3)改建不合理。待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后,且正式投入使用前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忽视了整个工程的基础结构支撑能力、扩建成本计算不合理等,故而严重影响到改建结构的质量,极易发生混凝土结构渗水或变形等问题[3]。

2 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非常关键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其既能够确保区域内水资源的科学运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减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当前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旨在助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4]。然而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已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使水利工程的作用逐渐丧失。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渗技术开展施工工作。

2.1 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具体指借助气体压力或液体压力,在地下结构注入具备良好防水效果的建筑材料,以防止水的渗透,该技术主要涉及以下4种类型。

1)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该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全面掌握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坝体设施应力来源,然后以坝体轴线为依据开展施工工作。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具体需求来拌和砂浆与黄土,再将这一混合物灌注到工程的缝隙之中,使之充分填充,以此来对整个工程的应力分布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工程坝体的可靠性,获得理想的防渗效果。对于这一灌浆防渗技术的应用,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坝体开裂的位置和状况,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若坝体开裂程度相对较轻,则选择部分灌浆技术加以处理;坝体开裂比较严重,需要选择全坝体灌装技术,以此来有效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可靠性。

2)卵砾石层帷幕灌浆技术。当农田水利工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可选用这一技术,该技术采用水泥和黏土的混合物,可获得较为显著的处理效果。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卵砾石层的处理,卵砾石层的处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很大的结构强度,故而需要选择下管灌漿技术来加以处理,方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3)氰凝灌浆防渗堵漏技术。氰凝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浆材料,具备较好的抗渗性能,其主要构成部分为预聚体(主剂)、增塑剂、催化剂和乳化剂等,将这些适量的原料放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该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渗水问题的处理中,包括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不严而引发的漏水问题;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孔洞、蜂窝而引发的渗水问题;混凝土施工缝结合不严而引发的缝隙漏水问题等。在具体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先使用合适的试剂擦拭干净混凝土裂缝位置,然后沿着裂缝凿出V形边槽,合理设置灌浆孔,通常选择漏水比较严重或裂缝交叉位置,且注意灌浆孔应交错布置,再将灌浆嘴牢固置于孔洞内,并用水泥胶浆与水泥砂浆来封闭漏水处,最后在无漏水情况下将氰凝灌注到裂缝内,待完成灌浆后,确保没有漏水情况,需剔除灌浆嘴,且使用水泥胶浆封住灌浆孔。

4)化学灌浆防渗技术。即通过把一定的化学材料配制成真溶液,借助相应的化学灌浆泵设备将这一溶液灌入到缝隙或是地下,让其渗透、扩散、固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地下工程结构的强度,并更好地修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5]。该技术有机结合了化学与工程,利用化学科学、化学浆材、合理的施工技术来对基础与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切实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该技术中涉及的固结灌浆,可适用于大坝基础浅部岩体、地质缺陷处岩体的裂缝处理中,能够提高坝基的应力情况,强化大坝的可靠性。

2.2 防渗墙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为获得更加理想的防渗效果,需要合理调整选材,提高防渗墙的质量。以下主要介绍3种常用的防渗墙技术。

1)射水防渗墙技术。即借助打孔器喷射高压水流,且对土方加以分割,然后对防渗墙进行重新修建,对槽壁进行重组制造,使之表面更加光滑,再借助已混合好的黄土泥浆等加以涂抹,生成槽孔,最后在槽孔中灌注混凝土材料,便完成了防渗墙施工。由于该施工技术涉及打孔器、浇筑机等多种机械设备,一旦其中某一种机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防渗墙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具体应用这一施工技术时,必须严格把控相关机械设备的质量。此外,为获得更加显著的防渗效果,施工人员需将射水防渗墙的厚度控制在45 cm左右,深度控制在30 cm左右,这样能够确保黏土和沙土结构发挥最优的效果。

2)薄型抓斗防渗墙技术。即先借助薄型抓斗工具进行打孔,然后借助水泥砂浆来涂抹孔壁,将混凝土砂浆注入到孔洞之中,便可获得防渗墙结构。该施工技术通常应用到沙石土块较多的土壤中,既能够较好地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还能够防止缝隙渗水等。

3)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即借助多头搅拌机来搅拌水泥砂浆,然后将搅拌好的水泥砂浆灌注到土体之中,这样能够确保水泥砂浆与土体的有效结合,形成水泥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搭接等,就能够得到水泥防渗墙。待水泥砂浆完全凝固以后,既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防滲效果,且通过多头深层搅拌技术的强化作用,最终建造成的防渗墙结构可具备非常理想的防渗效果[6]。

2.3 沥青防渗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通过运用沥青等材料,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渗效果。关于沥青防渗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施工中出现细小的杂物而影响到整个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2)压实底部,避免其土层中产生缝隙。待完成清理工作后,需在表面进行洒水,保证底层的湿润,再借助相应的设备来喷洒沥青,使之生成一层薄膜,这一过程中应注意薄膜的厚度应控制在6 mm左右,才能够确保获得良好的防渗效果。为避免这层薄膜受到外界的破坏,需要借助素土来对其加强保护。3)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借助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且充分混合搅拌砾石、碎石等多种材料,进行加热,应用到施工中可获得更佳的防护效果。

3 结语

渗水问题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处理,通过深入分析渗水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相应的防渗技术,包括灌浆技术、沥青防渗技术、防渗墙技术等,来有效避免渗水问题的发生,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 于成科.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2):72-73.

[2] 毛拉尼亚孜·司马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1(3):160-161.

[3] 白慧琴.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59-60.

[4] 李渊.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215.

[5] 杨建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探析[J].南方农业,2020,14(11):178.

[6] 周云,王雪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9(35):125-126.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丁雪峰

上一篇:无线发射广播电视论文下一篇:绘画视角素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