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以优先超前为理念,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广州市建设“首善之区”和“幸福广州”,实现产业高层次转型作出应有的貢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区域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区域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篇1:

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摘要:完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是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一个核心要件。本文以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采用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度量,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其金融支持政策的局面;进而从区域金融制度、区域金融组织结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金融支持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洛阳、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中原城市群地处京广与陇海铁路的枢纽,西接资源和能源基地,交通十分便捷。金融的协调发展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一个核心要件。金融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金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指各个区域的金融发展要协调。然而,中原城市群除消费品市场较发达外,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都发育迟缓,货币金融化程度较低,融资规模和融资总量较少、金融效率低下,致使区域金融发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如何完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实现中部经济的崛起将是中部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及金融支持政策现状

(一)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现状

在中部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城市群中,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前列,但相比东部及其他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仍然较落后。本文依据度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结合中原城市群金融发展的数据资料,从金融总量中的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金融资产总量及分布、金融工具总额和金融服务效率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水平现状。

1.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金融总量中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的“M2/GDP”指标,选取M2①中占重要比重的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计算“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生产总值”,估算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并类比河南省的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

表1表2显示,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整体数值、变化趋势与河南省基本一致,比值仅2003年远高于河南省,显著变化的最直接原因在于中原城市群2003年的GDP值较低,且这一年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显著增加。以上数据分析还表明:(1)这几年,中原城市群的比值变化幅度小,一方面间接反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同步进行,且比较稳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金融程度没有得到明显提高。(2)中原城市群整体水平与河南省相当,未能体现出这一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发达优势。(3)河南省在全国的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而中原城市群仅仅是略高,整体基本持平,所以中原城市群的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在全国也属于中等,亟待大力发展。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依托中原城市群带动河南省甚至是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的发展,难度很大,需要政府结合其区位等优势,制定有效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

2.金融资产总量及分布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金融总量中外源融资总量的“吸收储蓄总额”和间接融资总量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指标,选取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余额来衡量,并类比河南省相应的数据,另计算各类金融机构存贷款量占总量的百分比,了解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分布情况。

显然,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而言,占据了全省GDP、存贷款总额很大的比重,并且近年来有比较理想的增幅;整体上可反映出中原城市群的经济、金融发展与河南省的经济、金融发展相对同步,发展势态比较稳定。就此而言,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

根据表5中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资产分布、存贷款余额的百分比(如图1),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存贷款仍然处于接近垄断的地位,占了50%左右。但近年国家金融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其他机构的存贷款余额比重有所上升,国有银行的比重相对有所下降,中原城市群的金融结构逐渐优化。

3.金融工具总额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金融总量中外源融资总量的“企业非货币金融工具发行总额”指标,选取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工具总额来衡量,并具体了解其各类金融工具的资产总额,以此来简要分析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工具结构。

金融工具是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资产,同时使另一个企业形成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任何合约①。表5显示,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工具总量在2003-2006年期间债权总额一直占金融工具总量的99%以上,其中对金融机构债权占债权总额的60%左右,余下是对非金融机构的债权,公司股票所占比例极小,各项金融工具百分比变化幅度小,整体增长稳定。

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FIR)是全部金融资产总额(含有重复计算部分)与全部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即国民财富)之比,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广义指标。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反映的是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它大体上可被视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因为在一定的国民财富或国民总收入的基础上,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相关系数也越高,所以可以根据金融相关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达到何种水平。本文选取中原城市群的生产总值,根据“金融资产总额/生产总值”估算出其金融相关比率(见表5项目3)。2003年,中原城市群FIR值3.52,基本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34,但是2004年迅速下降到2.00,2005年、2006年基本维持在2左右。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合图2可知,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水平不是很理想,并逐年下降,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4.金融服务效率

根据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金融效率中,金融服务效率的“贷款/储蓄”指标,从表4中选取中原城市群2000年-2006年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计算“贷款/存款”比值,估算其金融服务效率。

图3显示,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服务效率比值均在1以下,说明直接融资大于间接融资,且自2003年整体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其金融服务效率还算理想,并越来越高。根据国际经验与中国改革进程实际,我国已确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金融发展战略。其中贷款余额越高意味着间接融资额越大,因而这个比值在一定范围内越小,表明直接融资发展的越好。

综上所述,中原城市群的金融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金融发展方面还未能很好地显示出其在中部地区的优势地位,且近年增势平缓。

(2)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省百分比较大,总额持续增长,金融与经济的发展相对同步,发展势态较稳定,在总量上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且从其金融资产存贷余额分布状况侧面反映出其金融结构有所优化。

(3)金融工具总额逐年稳定增加,各类金融工具所占比例变化幅度小,其中公司股票占比过小,估算的FIR值不够理想,低于全国平均数且逐年下降。

(4)金融服务效率从存贷比来看,越来越高且直接融资大于间接融资,符合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

以上内容说明,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发展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基于中国经济、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其金融的发展还是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加上经济基础一直较弱,因此想要又好又快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金融的发展,推行良好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是重要保证。

(二)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支持政策现状

2007年3月,《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培育四大产业带、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得到了确认。2006年中原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7116.77亿元,居中部地区城市群首位,分别是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1.38倍、2.45倍和1.90倍,但目前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面临很多问题。

1.区域金融政策制度缺失。199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机构改革,成立九大区行和北京、重庆两家营业管理部。但央行在制定和执行统一货币政策时并没有考虑区域经济特色,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分行的主要职责是依据总行的授权,负责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辖区内的金融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九大区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制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职能,且每个大区行管辖的范围最终是以平衡各区域经济总量为原则,而不是以区域经济的联系程度为首要出发点,这与我国提出的六大区域经济发展策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存在错位。近年来,政府给予中原城市群的金融优惠仅限于部分专项优惠资金的供给,而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政策不足。虽然在新近出台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以及《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明确表示将建立一个中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重要的区域保险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要大力发展中部经济。但是具体的标准、步骤未出台,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区域性货币政策仅限于大致设想,尚未到位。而且,在信贷管理体制中有关商业银行存贷比例授信额度、贷款结构等方面仍采取全国整齐划一的方式,不能体现信贷政策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支持的灵活性与差别性。

2.区域金融机构组织空缺。目前,中原城市群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其他的地方性发展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分行或分支机构甚少,并且即使是中原城市群现有的政策性银行,对当地的支持力度也十分有限。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比较缺乏,针对中原城市群的开发银行更是缺乏。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是通过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内各省区的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它是市场经济合作的主体,通过企业的跨地区经营实现技术、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促进区域内各地经济的整体发展。企业的跨区域经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没有一定的融资渠道企业很难开展异地经营。但是中原城市群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受行政区划的严格限制,对异地信贷的控制十分严格,不能满足企业跨地区发展的需要,融资难成为企业跨区经营的现实问题。

3.区域金融市场不完善。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市场不完备,资本市场欠发达,上市公司少。目前仅有的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市场,加剧了资金在地区分布上的失衡。一方面,造成中原城市群大量资金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流向沿海,使其更多地投向证券业和房地产业,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资金严重匮乏;更重要的是由于证券市场具有聚敛和发散信息的功能,而信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中原城市群投资回报率远低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造成长期以来资金大量流出,使中原城市群建立场内交易市场的条件难以成熟,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而且中原城市群企业通过沪、深两市融资能力相对低,上市公司数量远不及沿海地区,而且行业分布也很不合理。这不仅弱化了中原城市群的融资能力,更加重了间接金融中介的风险与负担。再加上外资投向在我国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均,导致中原城市群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各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的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的筹资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有80%多的外资投向东部地区,使得我国在利用外资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由于受地区利益刚性驱动和地方政府干预,以及企业短期行为影响,中原城市群的争项目、铺摊子、盲目扩张等不良现象,资金投入目标不明确,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大了银行的不良债权,弱化了金融支持的力度。

4.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业快速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从中原城市群的实际情况看,生态环境普遍欠佳,主要表现在:(1)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偏低。中原城市群经济货币化金融程度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在金融发展方面还未能很好地显示出其在中部地区的优势地位,金融相关比率不够理想,目前低于全国平均值,且逐年下降,金融服务效率一般。(2)信用环境不理想。其结果是银行不良资产偏高,从而影响了中原城市群区域信贷的快速扩张。由于中原城市群国有企业比重较高,近几年国企改革,一些地方为了帮助企业减轻债务,甩掉包袱以轻装上阵,纷纷放纵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甚至一些未改制的企业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加入逃废债的行列,一时逃废债盛行,银行损失惨重,结果对银行的信贷投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在企业逃废债行为较严重的经济环境中,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普遍产生了畏惧心理,由此产生的金融抑制效应加速了中部信贷的紧缩趋势。

二、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中原城市群的经济、金融发展一直相对比较滞后,大体上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针对目前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区域金融政策制度、区域金融组织机构、区域金融市场和区域金融环境四方面,来构建基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金融支撑政策体系。

(一)加大区域金融制度创新力度

区域金融制度创新,是区域金融创新的保障,主要是法律、规章制度及区域性监管体系的不断推陈出新和完善:1.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改善金融法制环境。第一,建立和完善规范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第二,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法律规范。这就需要建立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制度以及存款保险等金融风险补偿法律制度。第三,建立促进金融制度创新的法律法规,鼓励推进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制度创新。第四,建立促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推动中原城市群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2.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管体系。第一,健全信用征信体系,改善中原城市群的信用环境。通过健全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征信市场。第二,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并规范社会信用征信机构的业务经营,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3.规范和创新金融监管体系。一是可将中原城市群的金融准入和监管的权限逐步移交给西部金融监管机构,特别是发挥后者对中原城市群民间金融的监管作用,增强其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责任与积极性。二是可将改善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和对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三是在维护中原城市群的金融体系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在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创新,放手让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机构去发展。四是从侧重市场准入和事后监管转向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全程监管。

(二)健全区域金融组织结构

完善中原城市群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使其结构均衡、布局合理:1.加强国有银行的改革,打破目前国有银行接近垄断的局面,实施产权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引进民营资本,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成为真正的产权明晰的商业性银行。2.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应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立条件,适当降低中原城市群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条件,大力促进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金融效率。3.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一方面可以完善银行业的体系建设,补充中小银行操作的空间,丰富金融结构的微观构成。另一方面由于民营银行产权明晰、激励机制健全,以它们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效率更高,可以为中原城市群地区民营经济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持。4.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理顺农村金融秩序,控制农村信贷资金流向。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5.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创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要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对于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也应当予以关注,通过它们具有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很好地嫁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投资,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能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中原城市群的金融支持作用。6.鼓励外资银行在中原城市群设置代表处或银行,拓展业务,支持国外银行和国内非国有经济实体投资参股中原城市群中小金融机构的改制。适度放松对中原城市群金融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引进人民币业务,以扩大利用外资和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三)培育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培育完善的区域金融市场系统是比较基础性的金融领域改革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从现实的优势出发,建立以郑州为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开封,洛阳等城市,有效融合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体系。2.调整融资结构。目前,中原城市群的融资结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存,比例不合理。调整融资结构,应在努力提高银行体系效率的同时,快速发展证券市场,通过利用股票、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逐步提高直接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中的比重。3.推进货币市场建设,引入更多参与主体,加大企业多渠道融资。第一,继续培育和发展票据贴现市场,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鼓励商业银行在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建立和完善区域票据交易中心,坚持专业性、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第二,进一步发展融资代理市场,增加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法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改制后的城信社、农信社联社、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4.健全资本市场。中原城市群发展资本市场,要注重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注重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与重组,加快资本经营步伐,推动中原城市群股份制改革进程,以推动股票市场发展。5.加快建设政府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第一,建立高效的政府债券市场,使政府融资不再依赖于银行,保证银行的独立性,使货币政策调控手段逐步从直接向间接过度。第二,建立有序的企业债券市场,增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扩大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建立规范严格信用等级评估体系。6.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工具,更多地运用各种金融创新手段,促进中原城市群的融资结构调整。第一,要积极引入管理层的期权、股权激励计划,通过适当的政策扶持,为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持股提供收购资金,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创新金融产品。第二,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和最新的金融理念,超前进行应用设计和产品创新,并及时主动地展示给客户,使客户接受和使用新产品。

(四)培育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的区域金融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信用环境与法制环境。1.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中原城市群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相应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信用中介和担保机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服务。第一,进一步扩充机构数量。按照“社会资本为主、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政府支持”的原则,大力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资产评估和信用担保机构,不断扩充机构数量,提高整体服务能力。第二,进一步加强业务规范。对信用中介、担保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对各类信用中介、担保机构规模、专业人员数量、管理人员资质、风险评价体系、风险防范措施、担保业务开展情况、代偿情况等进行备案、监测,并定期将监测情况向社会信用资源管理委员会通报。第三,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信用评估行为,进一步完善这类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2.健全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第一,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当地政府要妥善处理好企业改制与保全金融债权的关系,支持银行依法参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制止和纠正企业改制中的违法行为。第二,健全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制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规范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如《破产法》的完善,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第三,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颁布的属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占10%左右,但还缺乏金融机构破产法及配套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徐润萍,张文云,吴辉凡.区域金融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研究[J].投资研究,2003,(8):45-48.

[4]游桂云,赵建刚.我国区域合作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06,(9):158-159.

[5]陈先勇.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撑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0):166-169.

[6]丁宁,李卓莉,保路阳.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金融政策与辽宁振兴问题探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报,2004,(2):21-23.

[7]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36-44.

[8]孔祥毅.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金融协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1):3-9.

[9]郝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84.

(责任编辑:贾伟)

作者:李绍玲

区域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篇2:

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

摘 要: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以优先超前为理念,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广州市建设“首善之区”和“幸福广州”,实现产业高层次转型作出应有的貢献。

关键词: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特色模式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是其中一个核心要素。科研水平高,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科研产出优,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作为科研力量的核心,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则是高校应对科研攻关、服务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和平台。广东省已经吹响“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号角,一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全省各地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各展所能,各施良政。广州市也设定了建设“首善之区”的高端发展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经济强市。[1]作为知识科技输入的主体,广州市高校如何在这场建设高潮中扮演好智囊参谋的角色,运筹帷幄,为广东省和广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各类高尖人才,是当下广州市高校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尝试从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以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分析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应然发展方向。本文所指的广州市高校,是指学校所在地位于广州市的公办高等学校,所考察的对象也仅限于文科科研创新团队。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

(一)团队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Teamworking)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2]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则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3]

从他们三位大师对团队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都强调了三个要素:成员、目标和协作意愿。根据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切斯特•奥文•巴纳德的观点,具备了协作意愿、共同目的和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就可以构成一个正式的组织,即只要能够相互沟通思想的人们都有貢献其活动或力量的意愿,并致力于共同目的或目标时,组织就可以产生并得以继续生存。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团队是一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和标准而协作交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性组织。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团队正式组织规范、信息和协作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情境下的个体特征。可以说,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高校为整合科研资源,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研开发为内容,以科研服务为产出,将相关才能互补的教师凝聚在一起,形成具有共同文化和目标的群体性组织。它的构成要素是科研资源(包括科研人员和科研物资)、团队文化和组织制度。

(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师资队伍,在目标、规范、技能学习、角色扮演、精神诉求、生产力方式等方面,都要优于一般性的教师队伍。[4]总的来说,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具有以下特征。

1. 规范同一性。每个创新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围绕这个任务导向,团队有规范的操作机制,成员自我控制能力强,自我激励动力足。

2. 关系协调性。团队成员之间学科结构交叉,技能互补,年龄梯度适中,人际交往和谐,这种互相依赖的学群关系能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3. 精神归属性。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团队士气高昂,成员归属感强。

4. 产出优质性。团队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的特质、成员的互助、规范的管理和创新的理念都带来了团队绩效的最大化,也就是说,1+1>2。

5. 组织附着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往往依附于研究中心、院所、基地,这些组织机构是科研团队的外部表现形式。一定意义上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就是研究中心、院所、基地建设。

二、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

(一)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特点

1. 层次丰富

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按行政隶属关系,可以分为部委直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按办学层次来分,可以分为国家“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按学校办学类型和特点来分,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医科类大学和农科类大学等。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也处在一个基地(中心、院所)母体建设期。广州市高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6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这些研究基地,实际上都是由一批科研创新团队人员组成,基地只是团队的一个建设成果,每个基地都拥有一个理念先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维系。这些基地,特别是广州市先期建设的10个重点研究基地,为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献。

2. 成效显著

从科研创新团队成效方面看,以广州市为例,从2006年到2009年,广州市资助各类社科课题近1000项,投入经费一千多万元。这些项目成果产出丰硕,出版著作近1000多部,共发表论文近10000篇,提交研究报告500多篇。其成果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质量也较高,在广州市社科联合会组织的成果评奖中,共有39部专著、24篇研究报告和33篇论文获奖。广州市还评出了6位有突出貢献的社会科学家。广州市13个文科基地科研成果也非常可观,从2006年到2009年,出版著作300多部,共发表论文800多篇,提交研究报告200多篇,为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貢献。其次,广州市高校的部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也与广州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有过较为深入的合作,从更高层面、更全的角度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纵向参考。[5]

3. 定位明确

近期,广州市在学习胡锦涛书记视察广东的讲话精神后,描绘出创新引领转型的广州样本: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引擎驱动”,将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多模式融合”,构建创新集群,推动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技术创新前沿化、产业价值高端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高层次转型”。其中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培育引进高层次科研创新团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科技界的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使命;不仅仅是广州社科界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责任所在。打造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的广州市科研创新团队,真正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二)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

1. 科研团队建设需高瞻远瞩

当下,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定位仍然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模式,政府主导科研需求关系,这确实能解决当下社会的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源上进行预防和解决,这种被动的科研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除了向社会各届输送科研生产力外,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引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中的健康风尚,研究解决社会生产劳动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推动社会有序发展。[6]这种服务,是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前瞻性的,在未来几年内,应该始终处于前沿。它所研究的内容和提供的服务,是未来新领域新行业诞生的母体和标准,它的发展方式已经从狭隘的拼夺资源进化到创造性的开拓资源。如果光有研究,没有创新,这样的团队就会永远被社会发展牵着鼻子走,或被无情淘汰,更谈不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的貢献了。

2. 科研服务针对性有待加强

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服务主要面向全国和省内,针对广州市的相关科研产出非常少,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极为有限,只有广州市的13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他们主要是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这些科研创新团队所依存的基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只有广东商学院的“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成立较早,团队建设比较成熟。近期华南师范大学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幸福广州心理服务和辅导基地”和广东金融学院的“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基地”也才刚刚建成,团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优势力量不能物尽其用,现有力量又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广州市文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呈现出二元化倾向,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力量集中的基地和广州市科研团队力量不能有机整合,相互分离,优势不能互补,导致了政府以招标形式获取科研服务的选择面小,以购买形式获取的科研服务水平偏低。

3. 科研总体水平要不断提高

着眼于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产出虽然说面广量大,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以最能体现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效益的研究咨询报告为例,据近五年相关数据统计,只占广州市科研项目成果产出总量的4.5%;而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只占研究咨询报告总量的2%;被公司或企事业单位购买并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其中的0.5%左右。这部分被采纳的咨询报告中,大部分又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只有少数被政府部门和企业公司采纳。这说明,广州市部省级优质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开发侧重点未着力于广州,少量的科研产出具有一定程度的移植性,未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研服务;广州市属科研创新团队则力量单薄,过于狭窄,总体科研成果水平不能适应广州市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7]

三、广州市高校科研团队的特色模式建设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生力军,科研创新团队也应该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目标、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它应该是改变和创造社会行业结构的主导者。同时,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这不仅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也是广州市科研创新团队特色模式建设的圭臬。

(一)宏观调控,分类管理

广州市三级科研创新团队所依存的基地中,有一些团队或基地研究的领域交叉,甚至是重复。如广州大学的“广州市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基地”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应用研究中心”、“现代教育研究中心”功能相似;广州大学的“广州市人文历史重点研究基地”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交叉;广州大学的“广州发展研究院”与广州市社科院的“广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研究基地”任务有所重叠,等等。对这些研究方向和领域交集,只在服务对象上各有侧重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以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加强技能沟通,进行分类管理。将人文、历史、教育、党建等方面的科研创新团队归为基础研究型团队;将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团队归为应用型科研创新团队。前者的作用在于梳理、继承和发扬,用优秀的传统精华来诠释和引导新鲜事物,正本清源;后者的作用在于寻找规律,用可操作性的科学方法,提供决策应用服务。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根据学校类型、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共建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营造氛围,凝聚精神

现在的高校科研团队的一个突出情况是“虚”团队多,实团队少;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8]要拿项目,搞评比了,就临时搭起一个草台班子,任务一结束,大家就一哄而散,像秦朝的耕战政策,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典型的“三无团队”:无固定人员,无固定场地,无固定经费。另一种情况则是,有成员,有场地,有经费,而且有规章,但却无管理。由于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工作方式的自由性,科研团队有制度、无管理,团队组织松散。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一般教师队伍的区别,没有形成团队的精神文化。广东精神是“敢为天下先”,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也应具有这种文化精神,将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文化基因,成员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规范有序地按团队理念和设计进行分工协作,互补激励的同时,拼搏争先。这样,才能让团队具有羊城精神,形成一股“核爆力量”,更优质地服务于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整合资源,创新模式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要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为依托,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和广度,变被动投标服务为主动售卖服务。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每年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类发展规划,包括旅游开发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就有十多项,经费达到200多万。但这大都是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虽然有一定的聚集效应,但仍然存在布点分散、单打独斗的不足。如果优化配置资源,将地理学、历史学、旅游人口、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力量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专门的社会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甚至可以大胆吸收社会(如协会,院所)人员和民间研究专家的力量,专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研制的政策咨询工作。这种自发组建的优先发展模式,能让团队研究的自由度更高,专业化水平更高,服务对象更加广泛,社会效应也更显著。

(四)加强交流,引领方向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三个最显著特征是知识、合作、创新。面对信息高速流变、空间密度交集、聚群效应突出的新经济时代,以往单兵作战的个体科研创新已日渐式微,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庞大信息量的处理,只有将零散的个体力量有机组合成团,才能应对社会快速的变迁。只有交流,才能让知识碰撞出火花;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只有创新,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交流创新方面,除了前面所述的广州市高校不同层次科研创新团队之间的横向交流外,要多与国际先进团队进行纵向交流,特别是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广东省和港澳地区一衣带水,文化认同感强,高等教育和科研交流由来已久,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三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近几年来,广州市高校与港澳地区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合作项目将近上百个,占合作交流项目总数的30%,投入经费达2000多万。从合作方式来看,广州市高校人员投入大,主要提供人力支持;港澳则设备和资金投入大。[9]整体分析,广州市高校和港澳地区的科研合作领域还有待拓展,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大,特别是智力投入量有待提高,高新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培育亟待加强。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要努力将高等教育和科研合作提升至一个高度,为此,制定长期战略合作规划,签署合作协议,加大投入力度,带动广州市高校科研建设进程,建立开放式科技创业园、文化创意园等中心,筑巢引凤,以合作项目为媒介,以科研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浓郁粤港特色的广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从引进吸收再创新过渡到集成创新,最后实现原始创新,让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储备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穗字〔2010〕11号).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82-183.

[3]乔恩·R·卡曾巴赫,道格拉斯K史密斯·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候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1.

[4]张美书.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特性及其运行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98-100.

[5]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广州社会科学年鉴(2010)[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6]王冠.试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J]. 教育研究,2010(6):73-76.

[7]赵佩华,张卫国.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140-142.

[8]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3):112-116.

[9]余玉娴,何斌.粤港澳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现状——对广东省高校的调查和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8):239-241.

(责任编辑 陈志萍)

作者:吴世勇 邓毅

区域金融政策研究论文 篇3:

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当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于大国经济体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面临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同时,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政策能发挥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在研究中,与“区域协调”相关的金融政策研究,既包括政府如何解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的问题,也包括政府怎样运用金融手段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作者:杨涛

上一篇:文员实习报告(通用3篇)下一篇: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集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