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案例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德育活动案例

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渠道。我们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中,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一个具体活动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名称:《大地深处的警钟》

一、活动背景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胜芳镇的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工业废酸被排入中亭河内,酸水逐渐向地下渗透,土壤层和地下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活动意义

本作品计算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酸水向地下渗透的距离,由此可以估测出被污染的地方酸水到达的深度,并且可以预测出即将被污染的地方一定时间后酸水到达的深度,给人们的行为敲响警钟。

三、活动目标

本活动的设想是先用实验的办法测出酸性水在土壤中渗透的速度,然后用测出的速度乘一定的时间,就能够得出这一段时间内酸水到达地下的深度。

四、活动小组成员

组长:张俊宝

组员:张彤彤 邢子航 刘志涵 刘永乐 王丹

五、实验的步骤及过程

1.首先我们打算用一个容器装上一定数量的土壤来模拟土壤层,开始我们想到了矿泉水瓶做容器,后来觉得太小,就决定用容量五升的色拉油空桶做容器。关于土壤的使用我们经过了一番讨论:应该用黏质土、沙质土、还是壤土,因为这三种土的渗透速度是不一样的。后来经过调查,询问家里的大人,知道了这个地区的土壤黏质土较多,所以我们就找了一些黏土和一部分的壤土混合作为材料。

2.第一次试验我们失败了,因为我们装的土壤太松散,酸性水倒进去以后向下渗透得非常快。经过讨论以后,我们一致认为:必须要模拟自然界中土层的坚实程度来做。于是在改进装置的时候,我们装入一层土壤,就倒一次水,并且用木棍捣实,再继续填土……装满土后,把桶拿到阳光下晒,晒干后再倒水……,这样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坚实的泥土层,并且湿度和自然界中土层的湿度相近。最后在桶的底部钻了一个小洞用来取泥土样本。

3.我们用自来水搀上一些醋来代替酸性废水,比较容易检测出酸性。把酸水倒入桶内后,渗透得很慢,因为土层非常坚实并且有一定的湿度。我们每天都要检查装置,让土层的表面始终存留着酸水。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取出一点泥土溶在水里面,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没有检验出酸性,就用相同性质的土把取出的部分填补上,此后的每一天,我们都重复同样的检测,直到第五天的时候,我们终于检测出取出的土呈酸性。

4.我们测量出桶内土层的高度是22厘米,除以时间5天,22÷5=4.4,计算出酸水每天的渗透速度大约4.4厘米。

5.利用测算出的渗透速度,我们可以推算出十年的时间酸水向地下渗透的深度:10年≈3650天,4.4×3650=16060厘米,16060厘米=160.60米。也就是说,从刚开始算起,十年后酸性水将到达地下大约160.60米的深度。

评析: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虽然他们实验的方法未必科学,实验的设计还不够严谨,所分析计算出的数据也未必准确。但是通过设计和操作实验,却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培养了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习惯。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了大自然,了解了社会,培养了环保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曹淑华

第2篇:从数学案例分析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缺少实践性教学,学生缺少实践活动。本文以数学案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实现学习内容的开放和学习方式的自主,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成长

阅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张铁道、张熙、张理智教授联名撰文《新远景 新使命 新思路》时,感叹这样一段文字:“基础教育质量整体不高,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是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想起了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举行的草原探险夏令营,那场“夏令营的较量”留给我们的思考至今记忆犹新。十几年过去了,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还是老问题!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实践性教学,我们的学生缺少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党的教育方针扩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教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进教育方针,反映党和政府对当前忽视实践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

[案例]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11册第128页“利息”编有这样的例题:

小丽2001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02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8元,共101.8元。

老师问:“今天把100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连本带利是否还可以得到101.8元呢?”学生都说不知道。“我们去问问银行的叔叔阿姨。”老师向学生提议。

同学们特别兴奋,分组来到学校附近的银行,向储蓄所的职员了解“什么叫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等,当然还问了“今天存入100元,一年后可以得到多少利息”。胡泰同学看见银行的利率表上所标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书上的不同,便问:“阿姨,这表上写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98%,而我们书上的是2.25%,这是怎么回事?”

“利率进行了调整。”银行的阿姨解释道。

“利率为什么要进行调整?”胡泰同学刨根问底。

这一问问出了大学问。银行的叔叔阿姨向同学们介绍了利率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贷款利率为什么比存款利率高、为什么要征收利息税、我国现行的利率标准反映出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等知识,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张晓之注意到银行门口的自动柜员机,银行的叔叔、阿姨又耐心地向大家介绍了自动柜员机的作用。

最后,同学们与银行阿姨一起应用所学的知识,实地为客户计算利息,为客户填写存(取)款单,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

来看看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反馈:

1.我们计算现在的利息就要用现在的利率标准。书上的利率标准不符合现行的利率标准,就不能用它来计算现在的利息。这部分内容书上的练习是无意义的,生活中的问题才有价值。

2.为客户计算利息挺有趣的,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客户服务!

3.通过阿姨的介绍我知道了:活期存款利率随国家利率调整而调整;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就不受国家调整利率的影响。我把这个知识告诉了爸爸。

4.自动柜员机能为客户自动办理取款业务做到准确无误,我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吧。

5.“利率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征利息税”、“贷款利率为什么比存款利率高”、“我国现行的利率标准反映出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等知识,课本上没有,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充满了感性色彩,对我们认识生活、了解社会帮助很大,我们很感兴趣!

6.我国现在银行存款突破10万亿元,按现在的利率计算,存款一年的利息是1980亿,扣除利息税银行也要支付1584亿。好大的一笔数啊!

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分析

实践出真知,创新的源动力来自实践、来自生活。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都很受学生的喜欢就是因为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

1、综合实践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感知。

在案例中,学生在向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咨询的过程中,在观察银行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过程中,在观察银行利率表的过程中,在观察顾客通过自动柜员机取款的过程中,都会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丰富、直观的感知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感知的获得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实践操作是最为基本的途径。有实践的地方就有创造。我们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儿童生活回归,追求综合化和实践性,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综合实践有助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在“利率”一课中,会计算利息的方法是知识;通过帮助客户计算利息的实践,知识就逐渐转化为能力了。进行“利率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我国现行的利率标准反映出我国目前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等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找到知识与能力的平衡点,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评]1991年,全国青少年发明金奖《柄不入液瓢》,其发明者是一名初一年级的学生,他只须掌握浮力与重心、重心与平衡等一些并非十分复杂的物理知识,就完成了此项发明。具备相关的物理知识或更渊博物理学知识的人多不胜数,为什么此项发明权会落在一个初一学生的手里呢?知识渊博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与能力、知识与智慧的转化,知识将失去它应有的价值。而知识与与能力、知识与智慧的转化,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知识的运用。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使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体验更直观、更丰富,更有利于实现学习内容的开放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欣喜地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发展不仅是认知方面的、还表现在情感方面的、思维能力方面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这些方方面面的统合,构成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即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有林

第3篇: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有效教学案例研究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一点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素质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并不能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说,面对具备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探究最佳教学方式。作者凭借多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经验,提出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各类型教学方式、展开多元化评价等策略,并借助有效教学案例,针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系统性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学生的教学;研究

一、开展有效活动

小学语文综合活动有效教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语文学科领域中,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教材可以为我们在教学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借助有效活动,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让学生“动”起来。说到让学生活动,很多时候也存在一定的担心,有的活动城市里教学资源丰富,因此容易开展,但是农村和边远地区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好在综合活动的弹性相当大,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及不同的学校实际展开有效性教学活动。例如,为了有效明确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综合实践中,依据教材,借助农村的天然资源,我设计并展开《寻访家乡森林》综合实践有效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如摄影、访问、参观、画画等,这样子的实践活动将社会、语文、法律、自然、美术设计、环保调查等各类型见闻与知识给予有机结合,当活动进行到四分之三时,由教师引导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大讨论。由于活动一开始就设计了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保护环境,故而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怀着保护环境的学习理念展开活动,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小学生对于森林破坏、土壤污染的声讨,以及展开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的讨论。经过这样有目的性的活动,学生的心智及语言素质都获得了较好的锻炼,有效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二、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激发学生兴趣是小学语文展开有效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言,语文教师想要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一定要激发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开展有效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开展有效教学,教师一定要将不同个体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兴趣予以调查,并和综合实践予以充分结合。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为话剧的模式,然后借助微课呈现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借助不同的角色扮演,使其与活动形成一种更为深入的融合,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促进教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开有效融合,借助“红色之旅”及相关的革命视频及照片,或者以小学课本中的各类革命故事设计一个话剧,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培养每一个小学生的革命精神。

三、借助多元化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说,借助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教师展开有效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因此不管利用任何教学模式,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故而在有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借助各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动脑、眼、手、口,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收获。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角色更多为一个掌控者,因此,不论是活动还是游戏,语文教师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执行,这样就导致大部分小学生成为教师操控的木偶,很难具备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有效教学中,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动脑思维、动手能力才是有效教学所要完成的真正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这样不但能有效提升每一个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小学生学会发现,还可以促进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

四、落实多元评价

对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说,落实多元评价是教师展开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教学时,只要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尤其对最后获得的活动成果展开科学客观的评价,就能够更好地落实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课堂评价方式不再只是单一的教师点评,还包括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点评等各类型方式。借助多元评价,不但可以使教师认清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还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对自身更为全面的认知,使其发展更具保障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有效教学课程可以带给每一个学生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掌握大量、各类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技能。教师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的指路人,一定要以明确目标为基础、以激发兴趣为前提、以多样方式为关键、以多元评价为保障,从而真正发挥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掌握成功殿堂的有效途径,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效性不断获得提升。

注:本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差异性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文号:GS[2018]GHB2223)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巧娣.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责任编辑 李芳)

作者:王兴奇

第4篇:德育创新案例-小学德育创新案例

创新德育案例

小学德育创新案例工作

一、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通过网络结交朋友、购物聊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网上聊天使得一些家庭破裂。再加上现在这批孩子的父母大部分是八零后的独生子女,性格自私不计后果没有容忍度闹点矛盾就离婚。这就使单亲孩子的数量。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校“单亲子女”的比例已超过百分之二十,使得这部分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同学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学校在转化学生思想,规范养成教育及落实文明礼仪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学年内,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养成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贫困生、学困生的扶助与转化工作。

二、案例内容: 刘昊宣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爷爷奶奶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孩子稍微犯一点错他就轻则嚎叫重则打骂使得孩子见到他就躲很少和他交流。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1、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

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2、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3、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治疗效果。

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

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我爱你老师

各位老师好,我是大涨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贾泽阳,我今天讲的故事题目叫《老师我爱你》。

老师,您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我们一朵朵小花;老师,您像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关爱;老师,您像伟大的建筑师,给我们建立了学校的桥梁;老师,您像指路灯,给我们照亮了前方。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是山水延续了生命。但那生命是脆弱的,苍白的。是什么给生命以力量?又是什么给生命以色彩?是爱,是老师纯真的爱。老师的爱似水般灵秀,给我们聪慧;老师的爱又似山般雄壮,给我们安全感。

记得小学时候,我们有一位语文老师姓刘,她的教学水平很高,微机设计的也很好,不过我们班那时学习太差了,好象是倒数,老师不知疲倦的为我们补习功课,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却毫无怨言。她制作的课件栩栩如生。比如上桂林山水时用那神奇的电脑领我们免费游览了美丽的桂林山水。象牙山、漓江水让我们身临其境。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我们穿跃时空隧道来到一百多年前和小女孩一起共受苦。同患难,让我们领会到旧社会儿童们的悲惨,回到一千多年前和孙悟空一起大闹天宫,一起去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和故人一起力斗,用机智斗过对手。您让我们从快乐中学习,从玩中获取知识。我感谢您让我这么喜欢语文。

老师,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定州市大涨村小学

五年级

贾泽阳

指导教师

穆红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幅就是一部宏篇巨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理应时不我待,学好本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传承中华文化首先是爱国。爱国就是好好学习,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想为大家所想。实际上,我们完全不只是一个学生?我们又是一个个小公民,一个个可以爱国的小公民。那么,小公民又该如何爱国呢?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好好学习,遵纪守法来报效祖国,还可以做很多事。

xx年5月1日14点28分,汶川告急,北川告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我们,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瓦解,灾区人民流离失所。事发后,社会各界都毫不犹豫的向受灾人民伸出了热情的援手。涌现了一件件感人事迹。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同样也可以尽自已的一份微薄之力,把自已的文具捐给那些因为受灾而失去双亲的小伙伴,贡献自已的一片爱心,难道这就不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吗?

是的,我们小,不能去危险的地方做自愿者,但是我们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义务植树、宣传流感预防方法、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还小,虽然不能远去灾区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热情忱来爱国!

大事我们做不来,小事我们可绝不含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尊老爱幼、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在公共场所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我们继承并得以发扬光大,这更是我们爱国的行为!

文化是民族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上,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代代相传,保卫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家园! 德育创新案例

附件2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申 报 单 位

吴桥县辛集小学

项 目 名 称

传承经典文化 放飞中国梦想

项目带头人

王丙才

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制

2016年2月

填表说明:

1、请详细填写表中所列各项内容,项目带头人为1人,主要贡献者最多不能超过3人;

2、项目介绍要真实准确,写明项目实施时间、实施过程、项目措施、创新点等内容,要求观点鲜明、概括准确、论述清楚、有理有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

3、内容填写一级题目为二号黑体,二级题目为三号黑体,内文为三号仿宋体;

4、本表用A4纸正反面打印;

5、申报单位、县教育局、市教育局加盖公章方可参评。

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德育创新案例.jsp

2发扬传统文化 丰富课余生活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联系点道德实践创新案例

—— 童桂平 李季梅

殷树平

背景部分: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的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被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代替。课堂教学能够大规模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要求。但是,它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利于受教育者个人天性的充分发展。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的必要补充形式,课外活动便应运而生,并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积累经验,日趋成熟。

做法部分:

创新案例一:传承优秀文化

琵琶弹唱进校园

作为当地民间文化代表的“南坪小调”,是我县名符其实的文化艺术瑰宝。“南坪小调”琵琶弹唱,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瑰宝,我校响应县委、政府“人人会唱南坪小调,个个会弹南坪琵琶”的号召,组建琵琶弹唱队,摘选优秀、积极健康的“南坪小调”曲子,编入教程,进入课堂。学校还将琵琶弹唱成绩作为对音乐教师考评、学生考试的一项重要指标。渐渐

地,我校的琵琶弹唱队已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在阿坝州内、外享有盛名。已经成为九寨沟文化旅游的又一个新亮点。

在学好南坪小调的同时,学生自弹自唱学校校歌《九寨的希望》、语言文字歌《文明娃》等。走上街头,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社区街道。如今,我校的琵琶弹唱队,已成为九寨沟县的金质名片,在许多庆典活动中代表九寨沟县演出,颇受各界欢迎。推普歌曲《文明娃》唱响了整个校园,唱遍了街头巷尾,唱进了每个家庭„„琵琶弹唱,已成为我校特色文化,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创新案例二:打造名师队伍 “321”工程注活力

全力推进“321”工程和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即,一名名教师指导三名中青年教师,一名优秀教师指导两名中青年教师,一名骨干教师指导一名中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全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为促进城乡教师工作作风的转变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协调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目标。我校和双河片区的学校结对子,开展“送教下乡” “教育教学研讨” “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教学开放日”等活动,让兄弟学校的老师随堂听课,并就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普通话、板书等方面进行点评或“找刺”。有力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在多年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我校教师不断总结,认真反思,编写出了《方言与普通话》校本教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学生说好普通话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6年,我校和双河片区的罗依小学、勿角小学结成对子,工作

中经常联系,互帮互学,相互促进,共同争做有道德的人。开展手拉手“互访”,组织“手拉手”小伙伴相互约定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开展竞赛,让城乡学生相互感知,相互激励,懂得感恩,乐于奉献,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成果遍及城乡。

成效部分: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它对解决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等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根椐县文明办、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培养目标,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活动。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出了良好的道德素养,展现的风采可圈可点。

启示部分: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 、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

学校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辟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第二课堂的即时性。它可把即时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广泛性。可以不受大纲、教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样性。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便于因材施教。自主性。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理想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性。大量的活动要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验,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等密切结合起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显示出来。因此,探讨小学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躬耕于教育的沃土,服务于学生的要求,是我们不变的理念;开拓于德育的天地,搏击于时代的潮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紧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手,让德育成为一幅画,一首歌,去勾勒生活,去歌唱人生!让我们扬帆远航去谱写德育创新工作新的乐章!

第5篇:德育工作案例-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如何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吴恒英

我班有个学生叫黄某。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 “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

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

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学校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郑城中学第一届艺术节工作总结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在社会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 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 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郑城中学自素质教育改革来,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

就第一届艺术节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工作落实

学校领导重视艺术课堂教育,重视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重视教育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xx年10月20日,发出了《关于举办第一届艺术节的通知》。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组委会,各处室领导及年级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组;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张加伟为执行主任、团委马书记为副主任、政教团委工作人员、年级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执行委员会;成立了后勤主任为组长的后勤服务组;成立了以艺体组工作人员为主要负责人的辅导组。各组职责明确,任务落实。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艺术内涵丰富

xx年10月20日,第一届艺术节正式开幕。12月27日,在文艺汇演及颁奖活动中闭幕。其间,按《通知》要求,组织安排了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的有关赛事活动。

音乐类

1.校园歌手大赛。

七、

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评出十佳校园歌手十三名。

美术类

1.手抄报大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报名参加。手抄报设计围绕“母校五十周年做些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周”学校的变迁为主题。最后评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14名。这些获奖作品,有1人或2人设计的合作设计的。

2.现场书法、绘画大赛。

七、

八、九各班学生报名参加。每班选五名绘画选手、书法选手五名名参赛。最后评出一等奖28名、二等奖42名、三等奖28名。

体育类

1、全校广播体操比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以贯彻《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普及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通知》的精神。最后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4名;最佳指挥奖7名。

2、拔河比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全部参加。“庆祝建校五十周年”为主题,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全员参与,开展体育活动。最后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4名。

语言类

1、普通话比赛。

七、八年级全部学生参加。以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提高普通话水平,展现学生个性才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或母校五十年以来的变迁为主题。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4名

学校艺术电影精彩回顾

在艺术节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片、红色经典片、安全教育片、故事片、生理教育片等,形式多样化,及教育了学生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教职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好

平日的校园,同学们常见的是教职

工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智慧与热情、而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之中,人们领略的则是他们别样的风采。

1.教职工积极踊跃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参与节目质量高,教师的带头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12月30日周二下午的1:00——4:由师生同台献艺,共同打造一场高质量高水平会演节目,节目类型丰富,有小品、相声、歌曲、歌伴舞、舞蹈、三句半、诗歌朗诵、哑剧等,是一场精神大餐,登台演员100余人。

三、艺术氛围浓厚,取得良好效果

本届艺术节,准备充分,动员面广,安排紧凑,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每个项目报名学生踊跃。有些活动经班初选,只能指派代表参加。活动期间,开设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精典艺术片赏析、校园文艺成国展评,让广大师生在感觉美、欣赏美的

过程中再次受到美学理论的熏陶。激发创造美的灵感。

艺术节中每一阶段性活动,校长先后分别作了6次动员讲话,领导高度重视,取得良好效果。艺术花开满校园、百态千姿多鲜艳。艺术节的深远意义更在于郑中成为广阔的艺术殿堂,为更多崇尚高雅艺术的同学搭建更加优越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具体到细节,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总之,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从形式上、内容上、时间上、普及面上都是从未有过的,所收到的效果,也是空前的。但首次开展这么大型的活动,不免会在一些环节上有些漏洞和不够严谨。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为下一次的活动奠定基础。

郑城中学

xx年12月31日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实效性问题,不少人指责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花费的时间过少,做的工作不够多,这是不符合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的。现行的学校德育每天不是做功太少,而是做功很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场地,除了专门的品社课、专题教育课之外,还在各科当中设法渗透德育内容,又有德育教导、班主任及大队辅导员等做大量的具体德育工作,真如有些德育教师所说达到“三心”牌了──即 所谓“苦口婆心”、“良苦用心”、“呕心沥血”,但学校德育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我想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谈谈我对这些问题浅显的认识与做法。

一、“礼仪”演习:

每学年开学初,只有你走到我们校门口,你经常会看见护导老师在校门口一一纠正学生进校的礼仪;一年级的班

主任老师课间休息的时候带着班里的女生排成一排走进厕所,教她们做“上完厕所要冲水”的程序;在教学楼内,还经常会看到一名老师在前,一排学生在后,沿着楼道或楼梯的右侧来回行走的情景;下课后,两名学生站在洗手池前,其他学生按水龙头的个数排成若干排,挨个儿按次序洗手……您别以为这是老师要带着学生们上哪儿上课,或是要做实验,其实这是学生们正在进行的礼仪“演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例子引发思考:“对于学生而言,上下楼梯是他们每天活动的必经之路,而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健全,又活泼好动,在上下楼梯时乱跑,很容易发生意外。据统计,2002年在全国发生的24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20起发生在楼梯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这类事故的

死亡率甚至比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事故的死亡率还要高”。

二、引发的思考:

1、改进德育工作,提身升德育实效,首先要反思德育工作上的种种误区。

一是重课堂教学,轻亲历体验,德育与学生生活脱节。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缺乏体验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形成将课内所学与课外时间有机结合的教学新体制,从而难以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实现。

二是重空洞说教,轻实际效果,德育与学生兴趣背离。一些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也不喜欢,这是德育本身固有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空洞说教盛行造成的恶果。

三是重认知,轻养成,忽视养成教育。有些地方虽然抓了养成教育,但喜欢搞短期行为,注重用说教方式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

四是重点,轻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缺乏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过多的说教代替不了学

生的亲身体验。

2、德育的效果和质量不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而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这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关键,若从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出发进行思考。“体验”有助于德育规范信息的内化,仔细观察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不难发现,当代青少年儿童的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增长,他们对约束性道德教育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情绪反应。近年来,有些体验者已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导引者教授什么,体验者就反感什么,导引者要求怎样做,体验者就拒绝做什么,而去尝试着做那些导引者批评和反对的言行,如有不少的青少年儿童提出远离教室和校园,故

意“扮酷”、“扮靓”、追求成为“坏男孩”、“坏女孩”,以种种无法预测的行为向社会表现出一种“游戏”行为。如此,可以说约束性道德教育在其原有的规范灌输形态下,已无法保证其教育的实际

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儿童对能够诱发其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和关系,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渗透和体现着“体验”精神的道德教育是体验者所喜爱的

三、几点做法:

1、要注重利用。

首先不要忘记学校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资源和有利因素可以利用,比如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学科教学资源,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一大毛病是学科教学与少先队活动脱节。体验活动许多时候是随机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应当强调体验活动需要一定的过程、一定的时间,要有耐心,不能渴望一次活动就能成功,那只能走过场,成为形式主义。不能强迫孩子一搞活动就写日记、谈体会,那只能让孩子做假。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的情景,这需要教育机智。

2、要精心设计。

善于设计不同的活动。各种道德实

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如在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学校围绕“民族精神美”开展体验美的活动:一是体验“美在文中”,动员学上生寻找民族英雄和体现民族精神的课文、故事、诗歌和事迹;二是体验“美在画中”,开展板报、壁报和电子小报的活动;三是体验“美在行动”,分低、中、高年级段以“找、

寻、赞”为形式,通过周一升旗、班队会倡导学生用故事、演讲的形式来体验民族精神。四是体验“美在歌声” 以“每周一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学唱民族歌曲,使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一步步走向高潮。

3、要积极创造。

德育不仅仅要设计,而且要挖掘,要创新。要及时挖掘看起来是偶然事件

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这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生命的唤醒期。德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要注重对经验进行整理。情感也是这样,也要不断整理。引导少年儿童带着种种问题去调研,弄清事实真相,探求解决办法,悟出其中道理。

第6篇:德育工作案例-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如何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吴恒英

我班有个学生叫黄某。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问他 “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

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校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郑城中学第一届艺术节工作总结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在社会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 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 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郑城中学自素质教育改革来,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就第一届艺术节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工作落实

学校领导重视艺术课堂教育,重视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重视教育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xx年10月20日,发出了《关于举办第一届艺术节的通知》。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组委会,各处室领导及年级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组;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张加伟为执行主任、团委马书记为副主任、政教团委工作人员、年级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执行委员会;成立了后勤主任为组长的后勤服务组;成立了以艺体组工作人员为主要负责人的辅导组。各组职责明确,任务落实。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艺术内涵丰富

xx年10月20日,第一届艺术节正式开幕。12月27日,在文艺汇演及颁奖活动中闭幕。其间,按《通知》要求,组织安排了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语言类、的有关赛事活动。

音乐类

1.校园歌手大赛。

七、

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评出十佳校园歌手十三名。

美术类

1.手抄报大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报名参加。手抄报设计围绕“母校五十周年做些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周”学校的变迁为主题。最后评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1名、三等奖14名。这些获奖作品,有1人或2人设计的合作设计的。

2.现场书法、绘画大赛。

七、

八、九各班学生报名参加。每班选五名绘画选手、书法选手五名名参赛。最后评出一等奖28名、二等奖42名、三等奖28名。

体育类

1、全校广播体操比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以贯彻《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普及中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通知》的精神。最后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4名;最佳指挥奖7名。

2、拔河比赛。

七、

八、九年级学生全部参加。“庆祝建校五十周年”为主题,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全员参与,开展体育活动。最后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4名。

语言类

1、普通话比赛。

七、八年级全部学生参加。以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提高普通话水平,展现学生个性才华。改革开放三十年或母校五十年以来的变迁为主题。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4名

学校艺术电影精彩回顾

在艺术节活动期间,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片、红色经典片、安全教育片、故事片、生理教育片等,形式多样化,及教育了学生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教职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好

平日的校园,同学们常见的是教职工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智慧与热情、而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之中,人们领略的则是他们别样的风采。

1.教职工积极踊跃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参与节目质量高,教师的带头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文艺汇演暨颁奖典礼,12月30日周二下午的1:00——4:由师生同台献艺,共同打造一场高质量高水平会演节目,节目类型丰富,有小品、相声、歌曲、歌伴舞、舞蹈、三句半、诗歌朗诵、哑剧等,是一场精神大餐,登台演员100余人。

三、艺术氛围浓厚,取得良好效果

本届艺术节,准备充分,动员面广,安排紧凑,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每个项目报名学生踊跃。有些活动经班初选,只能指派代表参加。活动期间,开设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精典艺术片赏析、校园文艺成国展评,让广大师生在感觉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再次受到美学理论的熏陶。激发创造美的灵感。

艺术节中每一阶段性活动,校长先后分别作了6次动员讲话,领导高度重视,取得良好效果。艺术花开满校园、百态千姿多鲜艳。艺术节的深远意义更在于郑中成为广阔的艺术殿堂,为更多崇尚高雅艺术的同学搭建更加优越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具体到细节,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总之,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从形式上、内容上、时间上、普及面上都是从未有过的,所收到的效果,也是空前的。但首次开展这么大型的活动,不免会在一些环节上有些漏洞和不够严谨。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为下一次的活动奠定基础。

郑城中学

xx年12月31日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如今的学校德育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实效性问题,不少人指责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花费的时间过少,做的工作不够多,这是不符合道德教育工作的实际的。现行的学校德育每天不是做功太少,而是做功很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场地,除了专门的品社课、专题教育课之外,还在各科当中设法渗透德育内容,又有德育教导、班主任及大队辅导员等做大量的具体德育工作,真如有些德育教师所说达到“三心”牌了──即 所谓“苦口婆心”、“良苦用心”、“呕心沥血”,但学校德育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我想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谈谈我对这些问题浅显的认识与做法。

一、“礼仪”演习:

每学年开学初,只有你走到我们校门口,你经常会看见护导老师在校门口一一纠正学生进校的礼仪;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课间休息的时候带着班里的女生排成一排走进厕所,教她们做“上完厕所要冲水”的程序;在教学楼内,还经常会看到一名老师在前,一排学生在后,沿着楼道或楼梯的右侧来回行走的情景;下课后,两名学生站在洗手池前,其他学生按水龙头的个数排成若干排,挨个儿按次序洗手……您别以为这是老师要带着学生们上哪儿上课,或是要做实验,其实这是学生们正在进行的礼仪“演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例子引发思考:“对于学生而言,上下楼梯是他们每天活动的必经之路,而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健全,又活泼好动,在上下楼梯时乱跑,很容易发生意外。据统计,2002年在全国发生的24起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20起发生在楼梯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这类事故的

死亡率甚至比危房倒塌、食物中毒事故的死亡率还要高”。

二、引发的思考:

1、改进德育工作,提身升德育实效,首先要反思德育工作上的种种误区。

一是重课堂教学,轻亲历体验,德育与学生生活脱节。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缺乏体验教育的基本途径,没有形成将课内所学与课外时间有机结合的教学新体制,从而难以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利于学生知行统一的实现。

二是重空洞说教,轻实际效果,德育与学生兴趣背离。一些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也不喜欢,这是德育本身固有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空洞说教盛行造成的恶果。

三是重认知,轻养成,忽视养成教育。有些地方虽然抓了养成教育,但喜欢搞短期行为,注重用说教方式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

四是重点,轻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缺乏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过多的说教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

2、德育的效果和质量不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而主要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这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关键,若从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出发进行思考。“体验”有助于德育规范信息的内化,仔细观察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深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不难发现,当代青少年儿童的个体性、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明显增长,他们对约束性道德教育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情绪反应。近年来,有些体验者已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导引者教授什么,体验者就反感什么,导引者要求怎样做,体验者就拒绝做什么,而去尝试着做那些导引者批评和反对的言行,如有不少的青少年儿童提出远离教室和校园,故

意“扮酷”、“扮靓”、追求成为“坏男孩”、“坏女孩”,以种种无法预测的行为向社会表现出一种“游戏”行为。如此,可以说约束性道德教育在其原有的规范灌输形态下,已无法保证其教育的实际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儿童对能够诱发其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和关系,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渗透和体现着“体验”精神的道德教育是体验者所喜爱的

三、几点做法:

1、要注重利用。

首先不要忘记学校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资源和有利因素可以利用,比如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学科教学资源,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一大毛病是学科教学与少先队活动脱节。体验活动许多时候是随机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应当强调体验活动需要一定的过程、一定的时间,要有耐心,不能渴望一次活动就能成功,那只能走过场,成为形式主义。不能强迫孩子一搞活动就写日记、谈体会,那只能让孩子做假。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的情景,这需要教育机智。

2、要精心设计。

善于设计不同的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如在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学校围绕“民族精神美”开展体验美的活动:一是体验“美在文中”,动员学上生寻找民族英雄和体现民族精神的课文、故事、诗歌和事迹;二是体验“美在画中”,开展板报、壁报和电子小报的活动;三是体验“美在行动”,分低、中、高年级段以“找、

寻、赞”为形式,通过周一升旗、班队会倡导学生用故事、演讲的形式来体验民族精神。四是体验“美在歌声” 以“每周一歌”的形式引导学生学唱民族歌曲,使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一步步走向高潮。

3、要积极创造。

德育不仅仅要设计,而且要挖掘,要创新。要及时挖掘看起来是偶然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这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生命的唤醒期。德育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要注重对经验进行整理。情感也是这样,也要不断整理。引导少年儿童带着种种问题去调研,弄清事实真相,探求解决办法,悟出其中道理。

第7篇:小学德育案例

用爱心去融化 用理智去浇灌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数学 杨慧君

一、学生情况简单介绍

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11岁 五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拥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完成作业。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特别受不了别人说他,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冤枉。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这位同学今年十岁了,家里人教育一向都是打骂的方式,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他的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在如此家庭背景里长大,种种情况都情有可源,还是得用爱心去融化,用理智去浇灌。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 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犯错误,他不能冷静,教师应该绝对地冷静。每次对于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

求,让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3.以强项来淡化弱项,早就发现,他对于数学学科感兴趣,就多鼓励,多给他制造表现机会,多安排他帮助同学。帮他树立自信心。

4、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最不能忍受,不能小事化无,有时在课堂上也会闹情绪。对于这一点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向他介绍关于宽容的名言,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讲讲生气对于身体,心理的伤害。

5、让它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爱,感受到集体成员就像家人一样,有些小摩擦很正常,但是不能让小摩擦影响了感情。

六、教育效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一学期的了解及教育,这位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老师信任了,他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

第8篇: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蒙晓涛

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例如:在教唱《劳动最光荣》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看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看看动物是怎样劳动的,如:鸟儿是怎样劳动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感知思想内涵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例如:欣赏课《红旗飘飘》,为什么是我的骄傲、自豪?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把国旗的意义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耿立

第9篇:小学生德育案例

陈绪兵

对于小学生,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德育重于智育。如果一个人道德沦丧,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只会做危害社会的事,所以自从教以来,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视。经常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些学生模样的孩子举止粗野,出口成脏,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痛心。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在学生思想转变方面,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时效果良好,下面我就通过一个实例谈一下我的体会。

去年我执教的三(3)班,有个学生叫肖文博,从小父母外出务工,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他十分溺爱,结果这个孩子变得非常顽劣,作业不做,经常逃课不上学,老师批评他听不进去,还顶嘴,有几次逃课了是我和班主任肖秋红老师找回来的。家长也意识到了孩子问题的严重性,他妈妈特意从打工地方回来陪读,我和肖老师都和家长谈了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也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来管理好孩子。就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开始时要求不能太高,我们先不谈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他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就是进步了,通过对孩子慢慢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孩子真的有所转变,不再逃学了,而且很少迟到,对于他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当全班同学面表扬他,这样孩子就有了进步的动力,慢慢地在课堂上也能够静下来了。虽然他学习成绩依然很差,但是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为了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我和肖秋红老师想了不少办法,经常对他个别辅导功课,为了鼓励他,还把他提为小组长,培养他的责任感和担当和参与的能力。这个孩子在后阶段精神劲头很足,只是学习落下太多,一时难以赶上来。六一前夕,学校举办文艺汇演,我们三(3)班安排了两个节目,肖文博热烈报名参与,在节目中扮演反派角色,孩子兴高采烈,老师也甚感欣慰。

经过一年的教育,孩子的行为得到了矫正,学习成绩正在逐步上升,在此期间,我们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不断鼓励孩子,给孩子以信心,付出了很多汗水。当然也少不了家长的配合。

在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中,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爱,鼓励,真诚可以挽救一颗童心。

上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上下一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