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礼仪文化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由于汉英文化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

第一篇:礼仪文化论文

大学生礼仪教育视角下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研究

摘 要:文章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主要以《红楼梦》为例,对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红楼宴会座次空间和场所的实际分布情况,最后探讨总结了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一种现代流变。

关键词:职业礼仪;红楼梦;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现代流变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宴饮礼仪提高了重视程度。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宴饮形式,同时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特质的一种直观反映。宴饮空间不仅仅是宴饮活动的一种重要媒介,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文化。这种宴饮礼仪,往往有着一定的空间布局和座次分布,是社会文化背景下家庭关系的一种烘托,更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重要缩影。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良好修养的合格人才。本文立足大学生礼仪教育视角,以《红楼梦》为例,对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进行研究。

一、红楼宴会中座次空间和场所的分布

礼仪是和谐人际关系,增进相互感情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礼仪文化,懂得一定的宴会礼仪知识,学会艺术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宴会之中,人物座次空间和场所的分布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文化。比如,红楼宴会座次空间和场所分布的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礼仪文化要求,每一种类的宴饮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和主要的目的。

1. 了解迎客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迎客宴作为一种非常庄重的礼仪,往往有着一定的形式和规模。迎客宴座次的确定,因为客人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客人身份不同,座次安排往往不同。比如,当时贾母迎接外孙女林黛玉的宴会,主要是一种小型的家宴。“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是客,又受贾母宠爱,坐了椅子中最尊的位置:左首第一。当然,迎客宴并非对于座次关系都有着一定的重视度,也有着一定的随意性。迎客宴场所区位的确定,同样也因为客人的身份有所不同。地位相对较高的客人,主要是安排在大花厅内建筑群的主轴线上。迎客宴的场所选择有着一定的正式性,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礼敬。

2. 了解游乐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游乐宴的座次一般采用围坐式,围绕酒令官进行排列,这样,便于游戏的进行。除了主客座次有别外,其他座次是按本家、外姓分别安排的,并不是随便混坐。凤姐和李纨作为媳妇,没有座次,仅仅位列纱橱后面待命,并对丫鬟进行掌管。对于游乐宴来说,重点不是饮食方面,主要是考虑人与人的交流,考虑游乐的方便性。所以,游乐宴场所的选择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游乐主题往往有着不同的景观。这种地点,常常选择在园内的阁、亭等处。

3. 了解节庆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节庆宴往往有着较多的人数,有着较高的等级,因此,节庆宴座次同样也有着一定的重视度。在节日喜庆气氛的影响下,有时座次往往会依据长辈实际的喜好而进行调整,以示注重传统孝道这个千古传诵的主题。节庆宴的主题多数是团聚,往往有着较大的排场,因此,常常选择在正房或长辈上房。

4. 了解庆生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庆生宴的主角是寿星,参与人员一般而言往往有着亲密的关系,因此,座次的选择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不分主仆。庆生宴场所的选择方面,一旦有长辈出现,则往往有着一定的规模,同时空间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平辈之间的庆生宴,主要选择在园内进行,有着随意的形式。

5. 了解日常饮食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红楼梦》中,对日常饮食场景描写不多。一般的日常饮食场景,主要是一种小范围的团聚,主位往往是长辈的位置,晚辈则处于一种围坐的形式,陪长辈用餐。这样,不仅将孝道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亲情的维系。日常饮食场所的选择方面,主要安排在各自的房间,有时子女在长辈的房中吃饭,体现出一种孝道。对于辈分较小的媳妇而言,主要在自己的正房炕边吃饭,有着一定的随意性。

二、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

时代的变迁,也使得宴饮礼仪发生了一定的流变。高校大学生要理解礼仪文化的流变,懂得现代礼仪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彬彬有礼,气质高雅,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关于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 有着凸显的功能独立性

一般而言,我国传统建筑典型平面中,餐厅功能空间的布置,并没有相对明确的设置,同时也没有单独列出。宴饮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依据需求,分布在不同性质的空间。传统建筑在对房间的定义中,往往和功能没有直接性关联,房间一般有着多种使用的可能性。现如今,人们居住的方式有着微妙转变。同时,功能主体性也在逐渐受到认同。一些住宅平面,往往对不同功能的组合有着一定的强调性。我国现代住宅主要是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一种产物,往往和传统居住建筑没有一定的联系。在当前,传统的宅院模式发生着微妙转变,宅院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同时宅园也缺乏直接关联。没有了院与园,游乐宴活动逐渐消失,酒店逐渐成为礼仪性要求较高的宴会活动的场所;而家庭内部的日常餐饮,往往有着比较随意的气氛,但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要求。

2. 有所淡化的文化伦理

吃饭作为日常交流以及情感联系的载体,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座次所体现出的礼制、等级、身份,还在延续。当前,在大型聚会中,座次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有着一定的支配性作用。对于礼节,同样也有着一定的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逐渐淡化传统生活中关于空间多意性的追求,更加注重功能使用的明确性。这样,餐饮空间位置的可变性淡化了,生活的情趣也处于一种减弱状态。当前以核心家庭为主,每个家庭的人数不多,大家族式的家庭组织模式被削弱,同时也减弱了血缘的凝聚力。人们对传统的礼制处于一种淡化状态。虽然传统的烦琐礼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但是,也将某种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加以割裂,这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良好的礼仪礼节,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加以传承。

三、结语

礼仪礼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精髓,千百年来始终是人们秉承的一种孝道理念。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宴饮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综合性的礼仪模式,逐渐打破传统宴会礼仪文化的烦琐性。以《红楼梦》为例的宴饮礼仪,主要有迎客宴、游乐宴、节庆宴、庆生宴以及日常生活宴会,往往都有着一定的座次排列和场所区次的选择,这一选择往往体现出传统宴会礼仪文化。而在时代的变迁中,宴会礼仪文化逐渐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功能独立性相对凸显,同时文化伦理相对淡化,进而使得当前的礼仪文化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和时代性。因此,要在传统宴会礼仪文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对相关宴会礼仪进行变革,同时也要做好孝道以及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视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良好修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虞菲,李向锋.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映照——以《红楼梦》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07).

[2]李昶罕.中国少数民族宴饮礼仪与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史志,2013(11).

[3]贾欣岚,李彤.文化脚本:跨文化语用研究的新范式——以《红楼梦》中的尊卑礼仪为例[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4]袁源.明代文人生活中的家具使用——社交礼仪篇[J].家具,2012(02).

[5]王玉霞.中西方礼仪文化比较研究——以宴饮礼仪为例[J].兰台世界,2010(09).

作者:罗芳

第二篇:吸取传统礼仪文化精华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摘要]当前的大学礼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中国有着丰厚的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吸收和借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 大学生 礼仪教育

[作者简介]穆廷云(1967-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邢台054001)

[

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宝库中的珍品之一,礼仪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典雅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含蓄宽厚的个性以及仁爱诚信的品质。大学校园是知识文化的殿堂,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理应知书达理,成为文明礼仪的典范,然而当代一些大学生的礼仪现状却令人担忧。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呼吁“这些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不文明行为,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

近年来大学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学校开设了礼仪课程,有了专职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但总体来说,当前的大学礼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重新整合适合于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古为今用,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提高地位,让礼仪教育成为公共必修课

将礼仪作为教育内容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儒学最重要的典籍《十三经》里有三部是讲礼仪的,即所谓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官学,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不仅如此,儒学的学者还编撰了大量的日用乡礼、家礼著作,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开始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习惯。“儒学正是通过礼仪教育对普通民众从小进行规范,从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一方面儒学传统由外在的行为方式得以显现;另一方面习惯成自然,儒学传统仿佛成了人们的天性。儒学在此意义上被称作礼教,实际上是道出了礼仪教育对于认同儒学价值观念的重要性。”①

中国近代尤其是“五四”批判儒学礼教的封建性是完全必要的,但从此传统礼仪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这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是一大损失。离开了系统的学校教育,许多礼仪很快失落了。近年来,礼仪教育尝试重新走进课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礼仪课程的开设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一些学校针对专业特点开设了公关礼仪、秘书礼仪、旅游礼仪等专业礼仪课;有的学校开设了交际礼仪等公选课,学生自愿选修;有的学校仍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礼仪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范,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有效保证。礼仪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所有专业都可以开设《礼仪修养》课,结合大学生特点,内容以社交礼仪为主,以礼仪知识的普及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对一些专业根据其特点可以开设专业礼仪课,如文秘专业的秘书礼仪,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礼仪等,注重职业特征。不同类型的礼仪课程相互补充,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礼仪知识体系,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表现出较高的礼仪素养。

二、端正态度,内在的“礼”与外在的“仪”并重

“礼”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仪”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以及容貌、举止等等。“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美的形式表达崇敬之意,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内在的德性为基础的,《礼记》说,只有“德辉动于内”,才能“礼发诸于外”。在内心树立了美好的德性,你的行为就自然合于礼。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品格质朴而不重视礼节仪表,人会显得粗野;但是只注重礼节仪表,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理想的境界是“文质彬彬”,文与质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既具备质朴的本质,又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才是君子的翩翩风范。

因此,礼仪教育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一方面要“明礼”,即提高道德修养,约束自己,尊重他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培养为他人着想、宽容、尊重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就是要“达礼”,即在“明礼”的基础上,懂得具体的礼仪规则,学会实际操作,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把内在品质外化为优美的言行,实现“礼”与“仪”的有机统一。

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礼”与“仪”分离的现象,德育教育中概括性的道德说教、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具体的行为养成、操作技能技巧讲得少,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高校礼仪教育教学目的不明确,功利性强,学生学习礼仪只是为了学到一些技巧以利于求职就业,礼仪教育的兴奋点停留在实用的表层,如西服如何穿,领带如何打,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知识应该讲,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礼”的配合,就成了没有灵魂的形式,内在的素质没有提升。

高校把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有利于提高大学德育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改进和深化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讲得再多,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做出明确规定,只有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修炼好了内在德性,才有可能在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复杂的情境都能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

三、精选内容融入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三千多年前,周公制礼作乐,经孔子及后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中国成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但是近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一次次运动在摧毁封建糟粕的同时,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被不加分析地抛弃了,尤其是文革的破坏,使传统礼仪损失殆尽,之后成长起来的国人,成为民族文化的缺氧者。

由于传统礼仪的断裂,现代礼仪基本照搬了西方的模式,这就难免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所以,生活中中西杂糅、不伦不类的情况屡见不鲜。小到一些日常礼仪如怎么穿衣、吃饭、跟人谈话,大到各种典礼仪式和官方的公务活动,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规范,没有一套合适的礼仪章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合情理的事屡有发生。所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各项礼仪,并编撰国家的礼仪大典”“制定不丢掉传统的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

这种现象也表现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现在不少地方都在编写礼仪教材,但水平参差不齐,以西方的礼仪取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出现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抛弃具体的封建礼仪制度,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气质、内蕴等,却并未在现代社会全然消逝,也不能让它消逝。我们需要的是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抛弃自己。②”因此,我们要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研究,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将传统礼仪中蕴涵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寻求当代大学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结合点,探索传统礼仪文化渗透进现代礼仪教学的新模式,打造承继文化传统的现代社会文明礼仪,如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

四、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很早就研究知与行的关系,强调在学习和道德修养中要知行统一。《尚书·说命中》写道:“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认识一个道理很容易,落实到行动上就难了。孔子在教学上,认为求知过程包括闻、见、知、行四个环节,特别强调知对行的依赖,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学思结合,学行并重,要求学生学而时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自省自克,改过迁善。明代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目前,很多礼仪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但是礼仪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规范。“光说不练”或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把讲授知识、模拟训练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起来应用是科学和有效的方法。礼仪教师在讲深讲透礼仪知识的同时应联系现实生活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训练,并为学生创造实地训练的机会。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训练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换扮演角色,经历生活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帮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处变不惊。即使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走、握手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够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习惯。另外,可以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接待任务,通过实践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礼仪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增强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坚持知和行的统一,才能培养学生稳定的礼仪品质。

五、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营造良好礼仪环境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孔子认为选择住处要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是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陈宏谋《养正遗规》)。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携起手来、互相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营造良好校园礼仪环境。大学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浓郁的校园礼仪氛围,对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第一,提高教师礼仪素养。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如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礼仪知识和名人处世修身的逸事;成立学生礼仪社团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营造学礼、讲礼的校园氛围。第三,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礼仪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其最高境界是“自律”。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督导,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应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礼仪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如果家长毫无礼仪可言,则很难有彬彬有礼的孩子。我国有着优秀的“家教”传统,但当今中国青少年的父母们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一些家长的个人修养难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再加上思想认识的不足,把孩子的文化学习看得高于一切,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已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家长素质: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举办家长学校和培训班,社区组织可以开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礼仪咨询,各类媒体可开办形式多样的家教栏目,以指导家长有效地对子女实施礼仪教育。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和借鉴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弥补现代家庭教育的缺憾和不足。

再次,要营造礼仪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由于近百年来的破坏,传统礼仪已经所剩无几。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国民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但素质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各级政府要重视国民的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并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礼仪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强礼仪宣传,广造舆论,营造浓厚的礼仪学习氛围;社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引导居民告别陋习,做文明的人,有“礼”的人等等,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才会再现中华礼仪之邦。

[注释]

①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6.

②于樵.重振礼仪之邦[EB/OL].http://hi.cersp.com/zt/2005.9/zhrs_li/wen46.htm,2005-07-10.

作者:穆廷云

第三篇:汉英文化对比与交际礼仪

摘 要:由于汉英文化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日常行为在两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异同点及常见的语用失误,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及语境中被正确使用,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有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汉英文化 载体 交际活动 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外,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润滑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出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 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六个准则构成。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1)你做的饭真好吃。(2)Thank you for your help.

2.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1)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完全放开。 (2)A:You have a nice oneroom apartment. B: Yes. The rent is expensive. It is a burden.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了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 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之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我们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1)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2)你起得总这么早!(3)你学习真努力!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里普遍认可或认为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里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

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1)你女儿长得真漂亮!(2)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3.应答态度的差异

褒奖语和应答语构成了相邻对(adjacency pairs)。应答语是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完成利用褒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在对褒奖语的跨文化研究中,不仅要研究称赞什么,如何称赞,还要研究如何得体地对待称赞。在汉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待恭维称赞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大不相同。英语文化中多采用直接爽快接受的方式,很少加以否定,以免显露出与称赞者的不一致,令对方难堪;而中国人对称赞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本国文化的谦虚准则使我们对于他人的恭维通常喜欢用否定或有所保留接受的方式,形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哪里哪里”,“过奖了”,“谢谢,还差得远呢”等等,比较含蓄、委婉。我们常常可以从两人间进行的交谈中察觉不同文化所担负的社会价值。如,(1)A:这件衣服真好看! B:是我姐姐给我买的。(2)C:How was your travel to France? D: Fine, thanks. A和B都是中国人,B对A的称赞无意识地采用了“转移(reassignment)”的策略来作答,这是一种将恭维转向他人或被称赞事物以避免自夸的应答方式,这种行为可以理解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C和D是英语文化圈的人,他们按一般寒暄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在会话中,敬意的表达是褒奖行为的核心,在英语文化中并不是没有谦让这一点,但西方人更主张自我尊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因此,在褒奖语的应答模式中,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会表现出认同和感谢的心态。

四、汉英文化中对褒奖行为的语用失误

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詹妮•托马斯(Jenny Thomas)等。托马斯(1983)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即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的语用失误和社会的语用失误。在中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托马斯的观点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出语用失误率相当高。这些研究工作对于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错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中国人好用“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之类的话对来自对方的称赞做出否定的反应,好像不找个托词推脱一番便是盲目自满。有个例子,说的是由于处在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不明白中国人的自谦语“哪里哪里”,结果闹出笑话。这个英国人被邀请参加一对中国人的婚礼时,有礼貌地赞扬新娘长得很漂亮,一旁的新郎谦虚道:“哪里哪里。”结果这位外国朋友大吃一惊,想不到中国人对笼统的赞美还不过瘾,还得举例说明。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头发、眉毛、眼、牙、鼻、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哄堂大笑。然而,语用迁移并非都会像这则趣闻那样总会给人带来喜气,在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的礼貌方式会使交际双方感到困惑,以致影响正常的交际。下面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妇女和刚认识的中国女孩之间的对话。(1)A: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ing! B:Oh, no. It’s just a common one. 女孩没有回答“Thank you!”她所用的回答在中国人眼里谦虚有礼,符合标准,但在美国人看来她没有接受自己的好意,反而责怪自己大惊小怪,缺乏鉴赏能力和审美观,讨了个没趣,其后果不言而喻。 这种因文化迁移带来语用迁移而引起交际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外国人说汉语,经常会受到中国人的称赞:“汉语说得真好!”如果被称赞的人认为自己的汉语并不怎么好,受到这种称赞会很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据说有一位刚到中国教书的英国老师,尽管只会说诸如“你好”、“再见”之类的寒暄语,却常常得到“汉语说得真好”之类的称赞,这位老师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在英国到被人称赞“wonderful”、“excellent”的地步,则表示已经能够像当地人那样娴熟自如地运用语言了。当然,中国人在很多场合是在说恭维的话,但这种恭维语言频繁出现,有时会使外国人感觉似乎受到了一种讥讽,事情反而变得麻烦起来。

五、小结

由上述可见,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褒奖语的运用、应答模式、语用原则及诸方面的异同,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差异对褒奖语实现方式的影响。言语行为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褒奖行为也不例外。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的除了语言本身外,还有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就难免会出现冲突或误解。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说,交际文化素养的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实际语言运用的成败。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 (潘晓惠1996)。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把英语文化变为已知文化,注重对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如何结合情境,准确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7.

2. 吕必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M]. 北京: 国家汉办编印,1996.

3. 潘晓慧. 试析 跨文化交际能力 [J]. 外语学刊,1996年第2期.

4. 田德新. 外语教学中的实际文化背景知识 [J]. 外语教学,1992年第1期.

5. 刘越莲. 语用迁移和中德 跨文化交际 [J]. 外语教学,1992年第2期.

作者:杨世清

第四篇:儒家文化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影响

摘 要: 儒家文化是朝鲜族礼仪文化的根基。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来源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半岛文化,且因延边与“儒学大国”韩国相邻近,并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更加深了儒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带有儒家文化特色,表现为鲜明的伦理色彩、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文主义倾向突出。解决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传承问题,首先政府要重视起来,其次可以通过礼仪教育、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来解决。

关键词: 朝鲜族礼仪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延边朝鲜族为例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各民族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朝鲜族礼仪文化为例,朝鲜族礼仪文化各个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从研究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出发,探析儒家文化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影响更具代表性。

一、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来源与发展的根基——儒家文化

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与儒家文化渊源颇深,儒家文化是其来源与发展的根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保留着朝鲜半岛的文化积淀,而朝鲜半岛文化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适应封建制度土壤的儒家文化自传入朝鲜王朝起就备受统治者重视,朝鲜历代统治者颁布了诸多法令学习儒家文化。372年,高句丽仿照中国制度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和“三史”教育贵族子弟。百济于3世纪中叶建立儒学教育机构,设立五经博士制度。[1]在学习儒家文化过程中,统治者又以“礼”为重。李朝时期,太祖即位,即颁发教令,晓谕军民十二事,其中之一,便是褒奖忠孝节义,教曰:忠臣孝子义父节妇,关系风俗,所在奖劝。[2]

经过对儒家文化的长期借鉴与融合,朝鲜半岛形成了普遍的礼仪规范。朝鲜人定居到延边后,将带有儒家文化色彩的礼仪文化延续了下去,并经过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成如今独具特色的中国朝鲜族礼仪文化。

(二)本土化的半岛儒家文化

延边州处于亚洲东北部,与韩国相邻近。在韩国民族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文化在韩国以儒教的形式被继承下来,韩国专门的儒教寺庙有三百多座。并且儒家文化也早已融入韩国社会日常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韩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因而韩国被公认为“儒学大国”、“东方礼仪之邦”。

韩国儒学为延边儒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学术交流为例,每年都会有许多韩国儒学教授来延边大学开展儒学讲座,也有许多儒学专业方面的延大研究生到韩国求学,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各取所长。

二、儒家文化影响下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特点

多方面因素促进了朝鲜族礼仪文化对儒家文化的吸收。在儒家文化影响下,朝鲜族礼仪文化带有了儒家文化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鲜明的伦理色彩

伦理道德在儒家看来是区别人禽的根本。朝鲜族礼仪文化的重要规范之一就是敬重长者。

首先,延边有为老人量身定制的节日。如庆祝老人年满60周岁的“花甲宴”、70周岁的“稀寿宴”以及80周岁的“伞寿宴”。朝鲜族认为,60为一甲子,是人生的分水岭,活到70岁是很少见的,能活到80岁就是一大福分。因此,举办寿宴是朝鲜族家庭的大事。在寿宴当天,儿女们为老人换上民族服装,老人胸带大红花,端坐于首席中央,接受晚辈的跪拜礼。

其次,如果朝鲜族夫妇结婚60周年且三代同堂,朝鲜家庭还会为二老举办回婚礼。举办回婚礼的朝鲜族夫妇被认为是福寿双全之人,也是整个家族的荣耀。

延边州成立后,在1984年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定为“老人节”,发展了朝鲜族礼仪文化。

(二)追求和谐的社会秩序

儒家文化遵循“忠恕之道”,追求和谐社会。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也十分注重互敬互爱的理想境界的实现。

首先,延边朝鲜族人十分讲究敬语的使用,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使用敬语的意识。晚辈对长辈、平辈以及初次见面的人都要用敬语,以示尊敬。如果敬语使用不当,会被认为是失礼行为而受到谴责。

其次,朝鲜族通过特定的礼仪规范维持社会秩序。例如,晚辈向长辈自我介绍要在后面加一句“请多多指教”或“请多多关照”。宴席上要按照年龄长幼来倒酒。晚辈喝酒要背对酒席而不能面对长辈,否则是对长辈的不尊重。

(三)人文主义倾向突出

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关注点是“人”。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在三大人生礼仪中。

人生仪礼是在人生的一定阶段举行的具有特殊标志意义的礼仪性活动。诞生礼、婚礼、寿庆礼是朝鲜族最重视的三大人生仪礼,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诞生礼是朝鲜族对新生命的热烈欢迎和美好祝福;婚礼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责任;寿庆礼即花甲礼,是对长辈的崇敬和爱戴。

朝鲜族通过专门的三大人生仪礼表现对生命的热爱与重视。这种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正是儒家人文主义原则的生动写照。

三、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发展对策

在党和政府政策支持下,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虽然总体上在向前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发展仍面临不少困境,如延边人口流失问题及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等。需要及时提出解决对策,以免造成文化的断代。

(一)政府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

首先,政府要增强保护朝鲜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政府只有树立保护意识,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去传承延边禮仪文化。为此,州政府要熟悉朝鲜族礼仪文化发展史并多去实地考察调研,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全局。

其次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法律支持其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将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保护工作纳入依法保护体系中,实现文化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二)贯彻礼仪文化于教育中,传承礼仪文化

首先,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例如,珲春市第五中学把“构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作为办学理念,设朝鲜族民俗教育展室、朝鲜族历史展室、民族文化教室和走廊民族文化画廊等。营造良好礼仪文化教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文化熏陶。

其次,学生要发挥能动性,创立特色礼仪文化学生社团。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通过自己策划、举办活动,能增进学生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理解。学校应鼓励此类学生社团的建立,并为提供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

(三)发展文化产业,弘扬礼仪文化

首先,发展礼仪文化旅游产业。尤其是在作为延边礼仪文化重要载体的农村地区,可以发展以“延边礼仪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特色景点,开展御谷祭、金达莱等民族节庆活动。一方面可以为礼仪文化提供存活土壤,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农村出现的人口空洞化现象。

其次,注意对礼仪文化的保护。建设文化产业,往往会因为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适得其反,使文化资源失去了原来的民族韵味。因此需要建立文化保护机制,防止文化被歪曲、腐蚀。

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是儒家文化与朝鲜族文化结合而成的文化精髓。在漫长的文化交融过程中,朝鲜族礼仪文化以儒家文化为脉络框架,结合民族特性而形成,实现了儒家文化同本民族文化的良好共存。

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不仅是朝鲜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中我们更能体会到朝鲜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本,我们要重视对延边朝鲜族礼仪文化的保护,使其永绽光辉,继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刘灵芝.儒家思想文化传入朝鲜及影响[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6):99.

[2] 刘德增.儒学传播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519.

作者简介:张永倩(1997-),女,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族:汉,学历:高中。

作者:张永倩

第五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摘要:本文主要从就餐座次、上菜顺序、饮食观念、餐具的使用、就餐氛围和礼仪与禁忌等方面分析中德餐桌礼仪文化的异同,并对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共同点:中德两国人文地理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国的礼仪区别交大,但在餐桌礼仪方面,优雅得体却是共同的礼节习惯。无论是在中国餐桌还是在德国餐桌,宾客们用餐时都应坐姿端正,上身正直,昂首挺胸,切勿低头凑食,或者在够不到食物时起身取食。双腿不要交叉或翘腿,餐巾布应对折放于膝上。身体应与餐桌约一拳距离,两臂向内收且不要置于桌上,以免影响他人用餐。女士们出席宴会,常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动人,但也应该注意过浓的化妆品和过浓的香水味道会影响菜肴的香味。在喝东西之前,女士应用餐巾纸擦去口红,以免在杯子上留下痕迹,给人以不洁之感。当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宾后主的原则。敬酒词后,与其他宾客轻轻碰杯,辈分低者或地位较低者碰杯时杯子要低于年长者和地位较高者。出于礼貌,至少要喝一口不可直接放下酒杯。

二.不同点:1.就餐座次。在比较正式的宴请活动中,中德都非常重视座次的安排。中国人自古讲究等级制度、英雄排位,所以宴请的时候也是请年长者、主宾和地位高的人坐正对门的上座。其他宾客依次坐偏座。男女主人因为要接待客人和提供餐品,所以常坐靠近上菜位置的下座。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国家,谦恭礼让,女士优先。德国人宴请时使用长桌,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则坐餐桌另一端下位。主人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常把宾客们男女穿插着安排入座。但如果有情侣如胶似漆不舍得分开的话,主人也是很乐意关照的。德国绅士们总是最后落座,他们在帮女士们挂好外套,推好椅子后,才走到女士左边坐下。同时,从左入座在西方是最得体的入座方式。这体现出了德国“女士优先”和“右为尊,左为次”的礼仪观念。当宾客们都落座完毕后,在中国通常是由男主人宣布宴席开始,在德国则是以女主人打开餐巾布为信号宣布宴席正式开始。2.上菜顺序。中餐菜式多样,种类齐全。宴席中一般先上凉菜,后上热菜、主食和汤品。这样先凉后热、先淡后咸地循序渐进,让宾客既不会在刚开始就吃饱,也不会因为上一道菜的味道而影响下一道菜的口味。最后主人会提供茶水和水果。西餐则先是上头盘,也称为开胃品。顾名思义,开胃品目的在于开胃,用咸酸唤醒食客们的味蕾,刺激他们的味觉。然后是汤品,西餐汤品营养价值高,很符合德国人对营养价值的追求。接下来的副菜一般选择鱼类菜肴,因为鱼肉肉质鲜嫩且易消化。肉、禽类菜肴作为主菜,是西餐的重头戏,热量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最后用沙拉和甜品来调节肉食给人带来的些许油腻感。至于餐后饮品,咖啡和茶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根据客人意愿有时也可以是葡萄酒或白兰地。3.饮食观念。美味与营养,谁更重要?这是中国人与德国人在饮食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认为给人以味觉、视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享受的菜肴才是真正的美食。所以中国人在菜色和烹饪样式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舌尖上的美味。经过历史长期发展,中国就区域特色形成了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其独特的美味誉满全球。相对而言,德国人更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不像中国人这么讲究烹饪技艺,菜品也相对缺乏特色。为了保持食物的自然属性,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他们经常生吃各种新鲜蔬菜。德国人把精力更多地关注于科学营养的餐饮搭配,来为身体提供其所需的维生素。德国人的饮食观念属于比较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4.餐具的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德国人习惯用刀叉,这是中德餐桌礼仪的最基本差异。这种差异与中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刀叉和筷子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德进食工具的差异,还反映出了中德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便是血缘社会,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用筷子合餐,一团和气。中国人也因此很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是比较感性的民族。而刀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形成了复杂但分工细致的一套体系,各式刀叉各司其职,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思维。德国餐桌上,每个人都优雅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餐具,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食制。这也使德国人学会逻辑理性思维,讲究独立、强调自我,而且有探索新世界的勇气。5.就餐氛围。会餐时,中国餐桌好热闹,而德国餐桌喜静。6.礼仪习惯与禁忌。中国传统家庭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犯了禁忌,就会带来厄运。德国人在用西餐时,当需要暂停用餐时,无论是要停下来短暂休息,还是聆听别人说话,抑或是离席去打电话,都应该把叉子和刀子稍向内,呈八字,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如需离席,还应在起身时把餐巾布搭在椅背上,表示一会还会回来继续用餐。在西餐结束时,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用餐完毕后,应把餐巾布从中间拿起,随意放到盘子的左侧,不需要叠整齐,以免服务员误认为是未使用的。

三.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组合成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劳作,重视协作配合,深刻意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也是为了加强群体联系、人情往来和感情沟通而德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主义。中德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结语:通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及原因分析,人们加深了对中德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理解, 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也有很大帮助。学习德国的餐桌礼仪文化能使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更是多一份对彼此的尊重。这样才能继续传播“礼仪之邦”的美名,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餐桌上的德意志:饮食文化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文娟.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9

[3] 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于博(1988—),女,现供职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德国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邢月(1995—),女,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本科生。

作者:于博 邢月

上一篇:林业法论文下一篇:客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