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针对目前高等工科院校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路及实施方法,以期对改革大学工科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校本选修课程的生物科技活动初探

【摘要】生物科技活动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受生物科技活动自身特点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生物科技活动长期以来一直以课外小组的形式在小范围内进行,这种教育形式难以面向全体学生,把很多喜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拒之门外。因此,如何为热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技活动的机会,是当前从事生物科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生物类校本选修课教学中融入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旨在为学生创造参与生物科技活动的机会,探求生物类校本选修课程与生物科技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一种既体现校本课程特色又满足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质需求的生物科技活动新模式。

【关键词】校本选修课程 生物科技活动 科学素质培养

生物科技活动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发展青少年科学探究能力,帮助青少年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增强青少年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受生物科技活动自身特点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学校生物科技活动长期以来都是以课外小组的形式进行着,这种教育形式把绝大多数喜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都拒之门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生物科技活动,另一方面,课外小组活动只能接纳少数学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科技教育中存在的一种不公平现象。在目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的情况下,如何为热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使更多中学生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通过生物科技活动弥补生物学科教学重知识轻实践而造成的学生素质结构缺陷问题,使学生科学素质得到真正提升,这是从事学校生物科学教育工作的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生物科技活动走进普通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了可能。在校本选修课程教学中,我利用教师自主决定校本选修课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时间有保障的条件,将生物科技活动与校本选修课教学结合起来,在生物类校本选修课中融入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拓展了生物科技活动的途径,促进了学生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一、生物科技活动的意义及特点

生物科技活动是以青少年对大自然和生物知识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通过辅导教师精心设计,青少年亲身参与,培养并提高青少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交流协作精神和应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补充、完善生物知识结构,有利于满足广大青少年探求自然界和生物世界的渴望,激发青少年的生物学习的兴趣,为培养生物科技人才奠定基础。与学科教学相比,生物科技活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实践性。生物科技活动主要是青少年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性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其次是自主性。生物科技活动是以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生物科技活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探索性。生活科技活动的内容大都是青少年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把这些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得出结论。生物科技活动的价值体现在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上。

二、校本选修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部分,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自己确定开设课程的内容,自己设定教学目标,自己决定教学组织形式,自主决定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课程选择和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挥个性和特长。

三、结合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 有利因素

校本选修课有固定课时,对于那些热爱科技活动但是因为课业负担较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活动的高中生来说,提供了时间保障。

校本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评价等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学生需求、自身专业特长等灵活制定教学计划,自主安排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活动。

与学科教学不同,参加校本选修课程学习的学生都是经过慎重思考后选择了这门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目标和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参与课程学习充满了期待。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有利于科技教育内容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在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

开展生物科技活动需要场地以及各种仪器设备和用具用品。怀柔一中是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成员学校,学校建有占地600平方米的生物科技园,科技园内有无土栽培室、生态种植园、植物组织培养室、环保实验室、室外种植园、生物教学厅、成果展示区等,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用具用品。生物科技园现为我校学生生物科技活动和生物类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场所。

2. 不利因素

生物科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些活动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进行,而校本选修课程每一轮课一般安排9个课时,且每周只有1课时,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生物科技活动的一般组织形式为小组活动,活动小组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下。校本选修课的班级学生容量一般都在30人以上,怎样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既体现生物科技活动开放、多样、互动的特点,又能秩序井然,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四、结合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生物科技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

1. 总体思路

立足怀柔地处北京远郊、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的实际,结合学校生物科技园场地条件和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我把自己所承担的校本选修课程确定为《现代农业技术》。课程内容包括无土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芽苗菜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几个单元。

立足于种植活动,着眼于科技活动内容,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开展生活习性观察、生产技术创新等生物科技活动。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与集体探讨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基础知识准备、实验方法技能和研究课题确定等采用集体探讨的方法,然后再按自愿原则分小组进行探究实施。学生在参与课程内容的学习期间必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体验。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的态度以及活动成果。

2. 研究目标

探求生物类校本选修课程与生物科技活动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一种既体现校本课程特色又满足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质需求的生物科技活动新模式。

3. 课堂教学实例

《设施农业与无土栽培技术》的教学

“设施农业与无土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技术》校本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本单元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为“设施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实习:植物无土栽培”。结合第一节课的教学,我布置了制作无土栽培简易装置的作业,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从学生带来的作品看,有的学生是用罐头瓶做的、有的学生是用装洗涤剂的容器改做的、有的甚至还是利用废旧玻璃灯罩改制的。说明在制作无土栽培装置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开动脑筋发挥出了创造潜能。这个教学环节也是本节课中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亮点。

在“植物无土栽培”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用大约10分钟时间由老师讲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无土栽培生产系统构成、无土栽培的一般方法、无土栽培的技术要点等基础理论知识。用大约15分钟时间供学生讨论小组或个人的实验研究方案。另外20分钟时间学生分组活动。有研究课题的学生按照自己计划进行实验,其他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植物无土栽培的实习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种植的乐趣和掌握无土栽培的管理技术,我让学生把栽培好的装置带回家进行管理和观察,但要求学生填写管理日志,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下面是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填写的活动记录表。类似这样的学习资料是我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见表1)。

在本节课的科技活动中,学生设计的研究课题有“比较完全营养液与缺氮营养液对无土栽培吊兰生长的影响”、“有机基质(杂木屑)和无机基质(珍珠岩)栽培金叶甜菜的效果比较”、“肥料预混法与营养液直接浇灌法在植物无土栽培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等。学生选择的这些研究课题能够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且具有一定可行性和科技含量。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

“食用菌栽培技术”也是《现代农业技术》校本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教学单元。这个单元包括食用菌概述、菌种制作技术、平菇栽培技术三个内容,分3个课时进行教学。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主要安排在菌种制作和平菇栽培课里面。

在“菌种制作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讲解菌种制作技术要领和指导学生进行组织培养法制作菌种的实践活动之外,我还引导学生主要从母种培养基配制和由子实体形成菌丝两个地方着眼进行科学探究。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设计了 “杏鲍菇菌盖、菌柄不同部位形成菌丝能力的比较研究”等课题,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平菇栽培技术”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平菇熟料袋栽技术。有课题研究计划的学生从栽培方式、栽培料配方、出菇方式、环境因素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等方面着手设计研究课题。例如学生设计了“平菇熟料栽培与生料栽培生产效率的比较研究”、“平菇直接开袋出菇与覆土出菇生产效率比较研究”、“平菇出菇期光照强度对子实体颜色影响的研究”等课题,并分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

《芽苗菜栽培技术》的教学

“芽苗菜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技术》校本选修课程中另一个教学单元。这个单元包括芽苗菜及其种植设施、芽苗菜栽培技术等教学内容。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主要安排在芽苗菜种植容器以及基质选择、芽苗菜种类、芽苗菜种植技术改进等方面。例如有的学生设计的研究课题是“不同栽培容器对豌豆苗生长影响的研究”,有的学生设计的研究课题是“怀柔芽苗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有的学生设计的研究课题是“豌豆苗生产过程中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菜品质影响的研究”等,这些课题都具有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五、研究体会

我从2009年开始进行校本选修课的教学工作,至今已进行了3轮。在实践过程中,有如下体会和收获:

第一,有意识的加入生物科技活动内容能够为校本选修课注入活力。我的第一轮教学是按常规学科教学的方式进行的。进行完一轮之后我感觉这样的课过于平淡,不能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达不到校本选修课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课程目标。从第二轮开始加入生物科技活动的内容。通过与前一轮教学比较,我感觉到,有意识的加入生物科技活动内容,犹如给校本选修课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课程鲜活起来了。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例如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在选修课学习期间每人完成一个小课题的研究任务。有不少学生都是在每个学习单元里搞一个研究课题并且积极主动地完成研究任务。同样内容的课堂上学生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原因在于加入生物科技活动内容让学生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感觉,满足了学生表现和发展自身能力的需要。一个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说:“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农业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门选修课程使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了知识,想必是我感到收获最大的地方”。这说明他们进行课题研究已经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把研究问题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和学习乐趣。这正是我们进行科技教育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

其次,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做的只是培养科学素质的起始工作。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在校本选修课学习中学生们研究的问题虽然简单、缺乏难度和深度,有的问题甚至有些幼稚,但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对科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深切的体会。在许多学生写的学习体会中,谈的最多、感受最深的也是这一点。这正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的。从这些方面来说,这样的活动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再次,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应该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有了这样的认识,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发展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渠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才敢在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做大胆地改革尝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文集.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汇编

[2]梁志顺.综合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气象出版社

[3]创新——让人插上翱翔的翅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朱正威.我和中学生物科学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

[5]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KJ

作者:宋旭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 篇2:

高等工科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针对目前高等工科院校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思路及实施方法,以期对改革大学工科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等工科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曹周红(1978-),男,湖南资兴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072)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方向的科研与教学。(湖南 长沙 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高等工科教育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8]263号)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工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高等工科教育差距较大,[1]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选课范围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管得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虽然许多院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上说,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单一。由于教学改革的滞后,教学内容还远远未真正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从足够的高度、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对现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辨析、选择、更新和重组,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内核的科学前沿知识,却仍被置于教学大门之外。[2]

2.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因是:其一,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多数教师仍然沿袭“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扩招,教师教学量增加,以致许多教师没有精力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其二,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却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以致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3.教学未能有效面向工程实际

目前,由于我国工科教育模式既不像美国,有对进入工业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需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的系统,又不像德国工科大学毕业生那样,要求其必须具有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3]我国工科教育基本上是在学校完成,其突出特点是理论知识学得多,工程实践训练少。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的培养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口头或书面表述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需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知识的了解,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

二、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学生、教师两个方面阐述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及注意事项。

1.学生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其创新精神。首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4]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被管理对象,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具有创新潜能、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其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不仅仅是从某种已构建好的知识体系出发,还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去实施教学活动。再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疑问,而不是教师首先阐述理论体系或推导公式。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创新能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坚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可从激发创新欲望、活跃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技法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教育、训练、实践、体验的途径开发出来。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得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去“做”,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首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研究型学习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学生研究型学习的起点和出发点。工程实践能使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并能在此过程中发现、感受和实践问题,是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佳渠道。其次,要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如每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以及教师的科研项目等。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手段,通过科研,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通过科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教师方面

(1)改变教学观念。传统的课程内容是某一特定的知识体系,各章节循序渐进,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范围限制性。研究型课程的内容不限于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工程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一特定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在内容上呈现出综合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组织者,是知识学习的平等参与者,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去启迪学生、开导学生,改变学生学习兴趣索然的面貌。

(2)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研究型课程资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工程实践,教师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力和知识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目前,很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理论基础扎实,但工程实践少,加之有些人重视学历、学术水平提高,轻视生产实践活动,从而导致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训练能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高等工科院校一方面应选派教师到施工、设计、工厂等单位挂职或不挂职锻炼,让教师到现场去参观、实习或调研,参与其工程建设或生产作业,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另一方面,还可设法从社会生产单位中直接吸纳人才,引进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

三、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研究型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结合研究型大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课题组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合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课堂的实施主要包括4个阶段:

1.基础训练阶段

在基础训练阶段,针对生活中、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采用专题讲座和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每个专题开始前,先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与该专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检查自己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然后,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梳理该专题的研究脉络。在教学中,通过提问和讨论将课程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课后,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并完成文献评述报告,内容包括分析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对文献优缺点的评价等,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训练阶段,需让学生对研究型课程有个大概了解,并以大班上课为主,同时辅以自由分组讨论。另外,课后鼓励学生自己去请教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或者邀其直接参与讨论,并鼓励学生上网查阅和建设自己的论坛及QQ讨论群,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选题阶段

经过基础训练阶段,学生通过讨论和网上交流已逐渐相互了解,此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自由组合,将整个大班分成多个小组,每组由3~5人组成。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工程实践发现的问题以及查阅文献等,每个组分别选择一个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拟定几个典型课题供学生选择。各组选好课题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每一组的课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所需的知识进行探讨,让学生对自己完成课题任务的难度有个大概估计。从实施情况来看,常存在一些兴致极高、好高骛远的小组,可委婉建议其更换课题并重新选题和讨论,但不可强行要求更换课题,以免挫伤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分组讨论及研究阶段

课题确定好后,就应开始着手进一步解决问题。每个小组确定一名负责人,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并记录各次讨论的内容和结果。各小组应对自己所选课题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翻阅文献,查看网络和论坛,邀请研究生、教师和退休老专家一起参与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详细步骤和思路,并以此为依据,讨论各成员的分工。每次上课要求1~2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组为评价组。评价组可以进行提问,也可以参与到汇报组的讨论中去。在汇报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讨论和研究不断深入,课题最终得以完成。

4.考核阶段

研究型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开放型的考核方式。除对最终完成的课题报告、口头汇报进行考核外,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也将纳入考核范围。大致来分,“基础训练阶段”占15分,“选题阶段”占35分,“分组讨论和研究阶段”占30分,“课题报告、汇报”占20分,并最终转换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考核时,分值由教师和学生(小组)两部分组成,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体现小组和组员之间的差别。另外,实行加分制,如采用英文编写报告或汇报进行加分等。

四、结语

研究型课程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课程目标涵盖了创新与实践、科研能力与科研态度、科研习惯、研究技法与责任感等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多元性特点。目前,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提供了一种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以期对大学工科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金锦珠.欧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实施模式及对我国的启发[J].现代农业科学,2008,(1):83-85.

[2]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10-13.

[3]王秀梅,孙萍茹.高等工程教育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8-132.

[4]王世敬.技术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4,(1):67-70.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曹周红 刘晓平 邹开明 叶雅思 唐杰文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 篇3: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问题:范畴与内容

[摘 要]虽然作为村和社区民主自治重要内容的“两委”换届选举在2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但依旧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范畴,即“两委”换届选举支撑基础问题、“两委”换届选举组织实施问题、“两委”换届选举活动参与问题。其中,支撑基础问题主要包括制度供给、体制运行、人力资源、成本承担问题他;组织实施问题主要包括选前准备、具体实施、选后巩固问题;活动参与问题则主要体现为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参与规范性有待加强、参与公正性有待增进。

[关键词]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收稿日期]2015-01-05

[作者简介]杨守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民主决策、廉政改造、领导科学。

一、引言

“两委”换届选举是村和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其有效、有序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村和社区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局面的形成与保证,进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历经二十多年的民主选举实践,村与社区基层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他们在村与社区政治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享受了民主,并越来越习惯于将“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其利益表达、维护合法权利的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往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导致选不出人、选不好人、选举无序,使得村民与居民们应享有的合法民主权利、合法政治利益受到侵犯。这在某种意义上引起了村与社区内的不和谐与不团结,加大了基层执政的困难,威胁了社会的稳定。

针对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学术界与实务界进行了大量的讨论, 他们或者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具体村或社区的某一次选举情况;或者总结特定地域内相关村或总结社区特定届次的选举情况;或者分析全国村或社区历次选举情况;或者从理论上探讨村或社区“两委”换届的问题。但是,目前已有的文献不但较为零散,而且其讨论的也多为具体的问题。

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关于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问题的成体系、有逻辑的认识,进而使学术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们能较好地把握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将根据既有文献的阐述,总结性地探究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之范畴与内容。其中,范畴所涉及的,是按照一定标准所设定的相关问题的一个类属;而内容所涉及的,则是某一范畴下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笔者将以支撑基础问题、组织实施问题、活动参与问题作为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之范畴,对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之范畴与内容开展总结性的探究。

二、支撑基础问题

在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中,支撑基础问题所指涉的,是那些对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发挥着基本支持功用的客观性因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制度供给、体制安排、人力资源、成本承担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一)制度供给问题

这里的制度,并不涉及道德、习惯、民风民俗等非正式制度的因素,它主要是指与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在现有的文献中,论述者们讨论了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制度供给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缺失、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制度冲突、制度对现实考量不周等等。肖立辉和史卫民等人在讨论村民委员会选举时都做了较全面的阐述:前者指出,缺乏对村民权力救济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在法律渊源上还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的问题,保障选举的法律不能成为村委会选举权利保障的法律依据,村委会选举与其他选举的衔接问题,选民资格问题与候选人资格问题以及竞选问题等村委会选举的具体程序问题,特殊弱势群体的选举权的权利保障问题[1](P268-287);后者注意到相关问题的变迁特征,制度供给问题在1998年以前主要表现为无选举统一规程、选举办法违反法律规定等,在1998年以后主要是法规规定在选民资格认定、候选人条件、贿选界定、违法行为处理等方面无具体规定[2](P371)。

(二)体制运行问题

体制的核心是权力的划分与行使,其运行往往会因为体制安排本身的不合理或权力行使主体及其他相关因素而产生种种问题。与村和社区“两委”换届相关的体制运行问题,主要是因权力行使主体及其他相关因素而产生的问题,其内容主要涉及村或社区“两委”矛盾问题,以及基层政府与村或社区自治组织关系不顺的问题。关于“两委”矛盾的影响,有研究者就村“两委”情况指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存在‘两张皮’现象”[3](P7),“‘两委’矛盾影响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包揽一切或党支部涣散,村级班子不强或村民委员会工作没有独立性,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被忽视”[2](P380)。关于基层政府与村或社区自治组织关系不顺的问题,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村或社区自治组织管理村或社区自身公共事务且同时代为落实党和政府有关政策而导致的双重任务难题,如所谓的“村委会行政化,导致‘村务’变副业”[4](P26)现象,以及基层政府在指导村或社区相关工作中的种种主客观干预问题,如所谓的“村与乡镇的关系难以理顺”[2](P380)。

(三)人力资源问题

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是有效施行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就当前的讨论来看,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的人力资源基础是有问题的,主要包括后继乏人的问题以及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不高的问题。后继乏人的问题是《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5]强调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党员发展不力、现有党员年龄偏大或素质偏低、人口流动性大、一些偏远农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口多导致的“空巢化”等等。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不高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村与社区民主选举的问题,包括乡村干部民主意识低[6]、年轻党员选民意识不高[7](P24)、村民对新法律法规认识上的偏差[8]等等。

(四)成本承担问题

民主选举无疑是需要成本支撑的,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亦然。就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而言,成本的承担——尤其是资金的承担——成了问题。有研究者在讨论社区选举时认为:“大多数居委会是无法靠自身力量解决民主选举所需要的经费问题的,而政府能给予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9](P37)。还有研究者在讨论农村选举时指出:“一定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但就目前农村实际情况而言,毕竟给村级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部分穷村甚至出现老债未还清,又添新债务的现象”[10](P365)。

(五)其他相关问题

除了制度供给、体制运行、人力资源、成本承担问题,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到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因为没有场地,制约了选举活动的开展[11](P181-186);有的地方因为遭遇自然灾害等无法如期进行选举[2](P371);有的地方因为撤并、搬迁、征地等影响选举[2](P381);有的地方因为治理结构[12]或人口异质性[9](P35-37)而影响到选举的开展。

三、组织实施问题

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组织实施,是指包含选前准备、具体实施、选后巩固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与这一系列活动过程相关的领导、指导、组织与实施方面的问题,都是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组织实施问题。

(一)选前准备问题

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2013年民政部印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等与村和社区选举相关的文件,选前准备一般包括选举领导机构与指导机构及选举委员会等工作机构的建立、选举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宣传工作的开展、选举方案的制订、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等等。但依据目前的文献,在选举实践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1选举工作机构方面的问题。史卫民等讨论了选举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其影响问题。他们根据2004-2006年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情况指出:“因选举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程序掌握不清,导致选举出现违规现象”[13](P449)。

2选举培训与宣传方面的问题。选举培训包括选举前的培训与选举后的培训,选举前的培训主要是县、乡两级负责选举工作的党政干部的培训及选举委员会成员等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这种培训在现实操作中是不到位的,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这种培训是缺乏的[2](P371)。选举宣传动员工作的问题被很多研究者提及,如“宣传动员不周”[14]、“少数地方宣传工作不到位”[15](P212-217)、“选举宣传力度不够”[10](P365)等。

3选前审计方面的问题。选前审计不仅影响候选人的参与积极性等选举工作,也关系到廉洁村与廉洁社区的建设。然而,选前审计有时候做得并不理想。有研究者比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1-2008年的农村选举总结后指出:“选前审计等不彻底,或‘村财乡管’影响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未很好开展,影响选举”[2](P371)。

(二)具体实施问题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等与村和社区选举相关的文件,选举的具体实施工作主要有选民登记、候选人产生、竞选与投票等。选举的具体实施问题主要包括基层党政等选举领导与指导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不当干预、选民登记和候选人产生以及竞选与投票等等程序的不规范、选民与候选人等其他主体的参与不当或参与难问题。这里仅讨论前两大类问题,第三类问题则由于其复杂多样性而单独列为选举活动参与问题,留待下一部分去阐述。

1不当干预问题。基层党政等选举领导与指导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不当干预问题,是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相关文献中常常提及的问题,如吴猛和汪智汉提及的操控者失范问题[16]、张平和谷艳芝提及的为实现公选书记“一肩挑”而找配角问题等等[17]。余卫东曾在其博士论文中就乡镇政府不当干预做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即有目的地解释和宣传法律法规,垄断、封锁或者有选择性地发布选举信息和规则;不恰当地或有意识地设定选民资格和候选人资格,诱导选民进行投票;控制流动票箱;随意任免村委会成员[18](P76-77)。时至今日,随着村与社区选举的发展,基层党政等选举领导与指导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不当干预问题也许不再那么明显,但依旧可能以相对较为间接或隐秘的方式存在,并影响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有效和有序进行。

2程序不规范问题。选民登记、候选人产生、竞选与投票等程序的不规范问题,也被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相关文献常常提及,如程序方法不当、投票箱没有当众检验、投票混乱、竞选形式单一、程序不够公开和民主等。关于程序不规范问题,宋颂与史卫民等人都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概括,前者在《我国社区直选制度的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了选民登记过程中的“登记选民”而非“选民登记”、漏登、流动人口登记难等问题,以及候选人提名、公开竞选当日简短演说后投票、秘密投票过程中的划票间与流动投票箱以及代投等问题[19](P14-17);后者则分别《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上篇)》、《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下篇)》、《中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研究》等书的相关部分对程序不规范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概括。

(三)选后巩固问题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第四条“扎实做好村民委员会选举后续工作”,《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第七章“选举后续工作”,以及其他与村和社区选举相关的文件的规定,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选后巩固工作大致有新老村民委员会交接、新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培训、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成员合法权益保障等。有人曾撰文呼吁“村官直选,切莫一选了之”[20]。从既有的文献看,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没有“一选了之”那么极端,但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选举违法或突发事件处理不力的问题。由于村民或居民民主意识增强等原因,必然会在选举之后发生对选举违法举报、上访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的地方处理不力。有研究者就曾提及“对选举违法事件不能及时依法处理……对突发事件处理不果断,不能及时解决上访等问题,或上访事件增多”[2](P371)的问题。

2新老成员工作交接的问题。选举结束之后,自然涉及新当选的村或社区工作者与退下来的上届村或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交接,如印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务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的移交,以及落选人员思想工作的开展、总结验收、建立选举档案等。在新老成员工作交接方面,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对落选的原居民委员会成员没有做好安抚工作”[10](P365)。

3选后培训、班子建设、当选者监督方面的问题。无论是选后培训,还是班子建设,抑或是当选者监督,都是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之后直接影响到村或社区工作者工作绩效的重要议题。现有文献指出,这些方面做得并不理想,有待加强。史卫民等人提到选后培训缺乏的问题[2](P371),陈秀梅强调了班子建设的问题[21],管恩琦谈到了后续监督机制建设的问题[7](P25-26)。

四、活动参与问题

所谓的活动参与,是指在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具有相应村或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之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人们,以及其他选举领导或指导以及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关心相应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人们对选举活动的参与。他们参与相关选举活动时存在的问题,都被视为这里的活动参与问题。根据现有讨论的情况,这里的活动参与问题可以概括为参与的积极性问题、参与的规范性问题、参与的公正性问题。

(一)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村或社区选举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重要议题。没有积极的、热情的参与,就没有令人满意的村或社区选举。根据现有的文献,在村或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不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既体现在被选举权行使的不积极上,也体现在选举权行使的不积极上。

1被选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被选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包括候选人难以落实和当选者勉为其难地任职或拒绝任职两个层面。有研究者在讨论村民委员会选举时谈及了参选人缺乏竞争动力的问题,贫困地区候选人难以落实,选举后个别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不愿任职[2](P380)。

2选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相较被选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来说,研究者们似乎更为关注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相对多一些。选举权行使意义上的参与不积极,表现为村民或居民们在选民登记时不积极,在现场投票时候缺乏应有的热情,对选举的结果不那么关心。多数研究者针对单次选举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戴利朝对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冷漠问题的讨论[22](P132-146);有的研究者就前后两次选举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王小军就江西省T县20个村两次选举比较之后对选举积极性不升反降问题的讨论[23];还有的在多地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如史卫民等人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08年选举总结和2001-2005年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指出:“社区居民民主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或社区单位与居民参与不足),选民对选举不关心”[10](P365)。

(二)参与规范性有待加强

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的参与规范性主要涉及相应的参与主体对选举活动的参与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根据现有的文献,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的参与规范性显然是有待加强的。而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参与规范性的问题,则主要表现为现任“两委”委员对选举的干扰、候选人参与不规范、选民参与不规范、其他势力对选举的影响。

1现任“两委”委员对选举的干扰。现任委员在换届选举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选举工作的开展,他们要么谋求连任,要么是谋求自己希望当选的人胜出。他们可能抵触选举甚至在村民中挑起宗派与分村争斗[24],可能醉心于自己目的的实现而在选举中无暇顾及相关本职工作甚至影响新老交接[11](P181-186),也可能打压对手[25],或者可能在落选后表现得不理性[26]。

2候选人参与不规范。候选人参与的不规范问题,主要是指候选人为实现在选举中胜出的目的,而采取种种不被有关规定允许的参选手段。关于候选人参与不规范问题,贿选应该是目前讨论最多的了。贿选是一种“被选举人或被选举人指使的人以增加被选举人选票数量为目的,向选举人或对选举有影响的其他人支付财物或提供获利机会的行为”[27]。研究者们对贿选的内涵、本质、特点、趋势、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等都做了很多分析。除了贿选以外,现有文献对候选人参与不规范问题的讨论还涉及为光宗耀祖等竞选私利化[28]、暴力破坏选举[29]、散布谣言抹黑对手等滥用政治传播手段的行为[30]等等。

3选民参与不规范。选民参与的不规范问题,主要是指选民在积极参与选举活动的过程中,简单地出于个体理性进行投票考虑和完成投票行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选举工作的不顺利或出现不利于长远的公共利益的选举结果。仅凭致富心理进行投票判断,仅依据自己利益进行投票判断,以及当然地把组织或基层政府的推荐视为选举操纵而产生抵触情绪、投票随意、干扰选举等,都属于选民参与不规范问题。有研究者从受贿投票、随意投票、委托投票不妥等方面阐述了投票人失范问题[16];还有人提及了“有的选民不顾大局,无视法律,干扰选举”的问题[2](P380)。

4其他势力对选举的影响。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的参与规范性问题,还包括其他势力对选举的影响。这些势力主要有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帮派(或派性抑或派系)势力、黑恶势力、宗教势力、群众性自发组织等。这些势力往往会因为与候选人等有关行为主体的勾连对选举产生不当影响,或者独立地对选举产生不当影响。史卫民等人概括了家族或宗族势力影响选举、宗教势力影响选举、派性干扰选举,村霸或黑恶势力控制选举的问题[2](P380)。其他一些研究者则就某些具体的问题做了讨论,比如,张锐等人论及了群众自发组织不当干扰选举的问题[31]、余卫东借助案例分析阐述了黑恶宗族势力操纵选举问题,并强调要区别对待黑恶势力与宗族势力,“对农村黑恶势力必须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从源头上铲除其产生的土壤。而对于宗族势力客观地说在选举中不应当一概地反对”[18](P78-81)。

(三)参与公正性有待增进

在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活动参与问题中,应该认真对待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一些特殊群体的参与问题。这一问题事关这些特殊群体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保障,事关参与的公正性。根据已有的文献,这一问题主要有女性村民或居民的参与问题、外出务工者的参与问题、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参与问题。

1女性村民或居民的参与问题。在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女性村民或居民的参与——尤其是女性村民或居民行使被选举权意义上的参与——往往面临着参与难和参与不足的问题。有论述者指出,女性胜选的难度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村两委职数核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女性进“两委”的难度;有文化、懂经济的妇女外出打工,留守者参选实力不足;文化程度偏低仍是女性难以参与竞争的一大因素;传统的性别观念束缚了女性参政议政[32]。虽然近些年来,随着选举制度的完善、选举实践的发展、选举过程科学性民主性的提高,女性村民或居民参与的情况总体上有所改善或至少在某些地方有所改善,如贵州省第九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后女性委员有所增加[33],但是,女性村民或居民的参与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外出务工者的参与问题。当特定的村或社区开展“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时,外出务工者往往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远离原来所在的村或社区。如此一来,在相应的选举过程中,他们的民主权利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有研究者指出了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比例比较低、现今参选方式不利于农民工真实意愿的表达、农民工服从性参与的特点较为明显等具体问题[34]。尽管在现有的选举制度中设计了委托投票制度,有的地方还开展了专门针对外出务工者的选举宣传和选票邮寄工作,现有的通信与即时联系技术也较为发达,但外出务工者的选举意愿依然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其选举权利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3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参与问题。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参与问题,集中表现为城中村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度低、城中村流动人口的选举渠道不畅通[30](P30-33)。尽管目前在保证流动人口选举参与权方面已有所进步2010年修订后的《村组法》之第十三条的规定为代表的制度进步,流动人口参与选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依旧难以有效解决。

五、结语

笔者在梳理既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概括,将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面临的主要问题归总为支撑基础问题、组织实施问题、活动参与问题等三个范畴,每个范畴之下又细分为一系列具体问题。

笔者对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汇总,而不是零散地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某一类问题展开论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个较成体系、较为全面、较具逻辑一体性的村与社区“两委”换届问题图景。当然,笔者是在既有相关文献基础上进行总结性阐述的,由于缺乏直接的实证案例支持,因而可能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说服力不强的问题,由于某些阐释所依据之文献的年代较为久远,因而可能存在不那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些问题在实际选举过程中的现实情况的科学认识,包括问题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的严重性与突出程度、问题在具体村或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的体现、问题之当下情况与历史情况的比较和差异等等,都需要借助进一步的实证调查研究来获得。同时,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同样超出了本研究主题与篇幅的限制,因而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观察去完成。

[参 考 文 献]

[1]肖立辉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史卫民,等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下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丛茂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以旅顺口区新一届村党组织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例的调查与思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金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EB/OL]http://qzlx.people.com.cn/n/2014/0630/c365007-25218874.html,2014年8月17日

[6]王宇雄村委会选举中的规范化问题探讨——对山西诲村海选的观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管恩琦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钟海新《村组法》下我国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凸显的新问题及对策——以西安市第八次村委会选举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9]张廷君福州市社区民主选举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史卫民,等中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1]丁胜洪,田祚雄.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武汉市江夏区实证研究为例[C]//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12]毛满长社区治理结构与社区直选民主制度绩效[J]理论与改革,2008(5)

[13]史卫民,等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上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4]陈文光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作用的创新举措——四川省公推直选村支书的调查与思考[J]领导科学,1999(4)

[15]王良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效果、问题与政策建议[C]//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16]吴猛,汪智汉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失范问题探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5)

[17]张平,谷艳芝.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直击与反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8]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9]宋颂我国社区直选制度的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20]宋涤尘村官直选 切莫一选了之[J]中国民政,2000(7)

[21]陈秀梅重视直选后的村班子建设问题[J]领导科学,1999(4)

[22]戴利朝村委会选举中的农民冷漠及其缘由——高坪村选举的跟踪调查与思考[C]//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23]王小军直选历练之后的村委会选举研究——以江西省T县20个村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4]袁仁俭如何在“难选村”搞好民主选举[J]乡镇论坛,1993(6)

[25]范海波村主任候选人遇刺内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1999(2)

[26]四川电视台视频:监拍前村主任选举落选 医院裸奔打砸政府[EB/OL]http://video.sina.com.cn/p/news/s/v/2014-07-23/111864077053.html?bsh_bid=458207828,2014年8月19日

[27]关海博论“村官贿选”的法律规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

[28]李大清村级民主选举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29]丁社教,张艳香村委会“海选”问题对策研究——西北某村村委会“海选”实地调研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0]代海林城中村基层换届选举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1]张锐,等.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1(2).

[32]陈建芳,徐丛青女性参选面临四大难题[N]中国妇女报,2003-06-14

[33]我省第九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 委员们文化高了女性多了[EB/OL]http://gzdsb.gog.com.cn/system/2014/06/25/013613800.shtml,2014年8月19日

[34]王云龙外出农民工参与村两委选举现状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6)

[责任编辑 冒洁生]

作者:杨守涛

上一篇:乡镇林业站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