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典诗词的美丽邂逅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与古典诗词的美丽邂逅

化学与网络的邂逅

摘 要:通过具体分析化学课堂引入网络资源的实践途径,让化学与网络邂逅,有利于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化学;网络;实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已逐步成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进网络信息资源,不仅能深化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还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媒体、网络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思维引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与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化学教学重难点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而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然而即便如此,仍难以让学生产生有较深的认识,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更应积极引进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特点,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帮助教师讲清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效突破高中化學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的概念、SO2的漂白原理等知识点,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讲授新课知识,通过引入平常看电视时,天气预报播报后,还有哪些关于环境方面的报道?展示空气质量日报。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SO2对环境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本堂课所介绍的内容,今天我们首先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化学课堂教学过程;然后,老师再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SO2是怎么产生的图片,促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SO2的产生由化石燃料、硫、硫化物的燃烧以及由火山爆发等引起,从而深入感受化学物质不合理应用的危害。这样对突破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等知识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解答化学问题时,引进网络信息资源,能促进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究。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往往生搬硬套,很少有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与发展,甚至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自我探究的引导,在面对问题时,能更多的思考与探究。此外,作为一名教师,应提前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备课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更要通过备课明确知识要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地解决重难点问题。做到此点,需组合应用网络信息资源。

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内容的备课,可通过网络,网站中找寻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等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满足教学要求的课件或视频,然后将之运用到高中化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帮助下,教师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以及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保证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与探究。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发生质的飞跃。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将其积极引进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助力,辅助化学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此外,为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引导学生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以便为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光辉,姚开杰.高中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1(8):65-68.

[2]韦鸿岸.新高中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2(1):47-49.

编辑 范昕欣

作者:姚金凤

第2篇: 邂逅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

翻开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映入眼帘便是明艳扉页的卷首:“谁又能想到,短暂的相知之后是漫漫一生的告别。以为错过的,只是一个人,谁知放弃的,是一生。”

以前我总是用严肃的面孔去对待诗词,必须平平仄仄地去读,必须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经历。直到如今,我才发现,这些都无关紧要。只需沏一杯热茶,带着一颗温暖明亮的心,去记得那一首首诗中盛放的韶华,终有一日,互相明白。

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是读诗中美丽的女子和她们的故事。或嗔或怒,或哀怨或调皮,或端庄贤淑,或怡然自得,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是这样一本书,虽写尽情事,也只是透过这面风月宝鉴观望世事。最终它超然地与情无关。就像我们与一个人相遇,初见,也曾山水迢迢。眉目相应,以为能够携手千里万里,却最终擦身而过。

多喜欢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那样,便没有在许多漆黑无人夜里的遗憾深重,可是,不会有谁给我们重来的机会。那些诗词也只是每段故事的注解,与故事本身并无联系。是某个人某一天用心血在时光上刻下的印记,到最后,情分淡薄地与这个人也无关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平,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是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全篇。短短几十字,从汉代走到唐朝。汉唐,是五千年里最辉煌灿烂的年岁,它们遗下的风韵洒在我们的血液里。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从班婕妤到杨贵妃,有多少人走了又回来,来来回回躲不开的是命运的纠缠。总有美丽的女子款款走来,闲闲看过千年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

也有人不认宿命,聪慧如她。一曲《凤求凰》,他赞她高贵如凰。琴声如诉,她心动神驰。相如家徒四壁,她抛下千金之身,当垆卖酒。相如抚琴,文君夜奔,他们恰好是活泼泼一对新鲜天地里的新鲜人。如此风流,千载之后还让人莞尔。这世间,再也不曾有第二个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再也不曾有过的浪漫。

只是后来,天下男儿皆薄幸,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他要纳妾。她回信后提手写下《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河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和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一曲民歌式的清浅明亮,像一把匕首爽利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她指责他负心移情,戳破他虚伪尴尬的面具。锦水汤汤,与君长决!最后一搏,他若不回头,她便放手。终于,他安然归来,白头到老,再不离开。又让人相信爱情。

在古典诗词中寻觅一个个动人哀婉的故事,把它看作是时间洪流中的沧海遗珠。像《汉乐府》中记下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知道,曾有人对你指天为誓,戚姬。男儿心如剑,只为天下舞。在漫长无尽的时光中,对他的思念枯涸,殷殷艳艳,变做一点赤红,缩在心口的朱砂痣,残留一点温热的红。

辗转千年,我看着书上的字,穿过一幕幕纵横交错的光影,像窗外老树后斑驳陈旧的墙。良辰美景奈何天,不是缘就是劫。我并非是喜欢悲秋伤春自怨自艾的人,却偏偏在这本书中模糊了视线,想穿越时光窥探她们的命运。寥寥数字,暗合人世苍凉,就是你留下的所有痕迹。

古典诗词里并非只有女子,《短歌行》里,曹操高唱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他在忧愁,他高贵敏感的心智,清晰地感受到人生的苦短无常。人生短暂的如清晨之露珠,经不起日光照耀。不得不承认曹操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不会因为人生短暂就放弃建功立业的宏愿。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并非男女之情,而是对贤才得渴求。曹操一生中经历过无数女人,最值得提及的唯有甄宓。“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宓是美貌的,但曹操在宏图霸业面前,终不可两全。

提及甄宓,又不得不引出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曹植赞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甄宓的美,惊心动魄。乱世桃花逐流水,一生在几个男人掌心辗转起伏,不得自主,红颜薄命。

自古红颜多薄命,闭门花尽杨花落。惋惜佳人香消玉殒,遥寄心香一束。愿她长眠的地方,是幽静的山。

邂逅一首好诗,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烟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真心喜欢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是天生的才子,少年时就文才华瞻,名胜一时,苏轼称赞他“有屈 、宋之才”,王安石也说:“ 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连牛郎织女这样俚俗的故事,到他面前,也变成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临水照花似的惊艳无语。

可叹秦观有丰盛如筵的才华,亦是个命禄微薄的人。一生仕途坎坷,总不得意。宦海沉浮,他依附于苏轼,却不似苏轼。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际遇峰峦叠嶂,总也不负此生。少游却是薄命才子,在不停的贬谪流放中,一点一点磨折了生命。病死藤州。 天涯羁客有太多难以排遣的愁绪,只有一点点的尽诉词章。羁放之时所写《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湘潇去?

秦观死后,东坡把这首词题在屏风上,哀叹:“少游已矣,虽千万人何赎!”

文人墨客,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那些坠落升空熠熠生辉的诗词,证明他们曾来过。没有对错,不论输赢,爱便爱了,恨也恨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传媒学院 15级戏影一班 夏娉娉

第3篇:邂逅的美丽

赵高第一次来福州出差,刚办完公事,想一人独自坐公交去逛逛福州。一路上,他都一直透着玻璃,看着车窗外的街景,这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当赵高四处张望时,一位淡雅的女生坐在了他的旁边,此刻的茉莉花香更浓了,因此他断定了,那扑鼻的茉莉花香就是从那位女生散发出来的。赵高被她那股淡淡的茉莉花香给沉迷了,两人尴尬的对视的微笑了会,不一会,那女生下车了。这就这样两人在这样尴尬的场面来了第一场邂逅。

赵高后天就要离开福州了,想着要带些什么福州的特产回去。听当地朋友的介绍,说福州的茉莉花茶是最好的选择。他听闻是茉莉花,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他一直都喜欢那淡淡的茉莉花香。于是和朋友问了买茉莉花茶的地址。

赵高找到了海西茶城,也许那就是缘分吧,赵高在那又遇见了那个茉莉花香的女生,女生穿着哪里的工作服,好显茉莉花的气质。赵高上前和她打了招呼,才知道她就在这海西茶城工作,而且就是负责茉莉花茶,难怪她一身的茉莉花香。在两人的短时间交流下,赵高更加相信缘分这词了,不禁开始对那女生动了倾心,女生似乎对赵高对茉莉花的沉迷也有了很好的印象。就这样第二次的邂逅,两人开始了一段茉莉花的爱恋。

第4篇: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1、班婕妤——汉成帝 《怨歌行》(《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奁中,恩情中断绝。

这首诗无愧是宫怨诗的先声,也成就了清初大词人纳兰容若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白居易《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这本是一首感时伤己的诗,却被有些人视作下流的寻欢之作。明明是今昔对比,叹换妆也留不住岁月的脚步,却被好事之徒曲解为频繁更换歌妓。哀哉,读诗竟不能把握情感句。第三联“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月下芦管声,哀怨凄切;金谷园昔盛今衰,柳枝飞舞也挽不住繁华。最后一句“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情感更鲜明:乐天知命(50岁,泛指年老)之年,分不清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就好像当年争着第一个去赏花、第一个去喝酒的日子近在眼前,如今只能对着苍苍两鬓空叹息。

白居易究竟还是白居易!想想他的《长恨歌》、《琵琶行》吧,别无端生事!

3、司马相如——卓文君 《凤求凰》(绿绮琴弹奏)

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1]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看哪,爱情多么热烈!可是世间男子大多薄情,糟糠之妻如何不下堂。待到被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拜为郎官后,一切都变了,一封家书竟然写成这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当初写《子虚赋》、《上林赋》的铺陈浮华去哪儿?现在竟如此含蓄隐晦,连个“亿”(忆)字都吝惜不写!只是告诉共患难的妻子:我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但愿不曾认识你。

卓文君乃一世才女。回信中同样巧用数字: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把自己的苦楚不卑不亢地表达出来,负心郎,你休不休妻,看着办。后来又化被动为主动,直白地要“休夫”: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一封信: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可不是依附于司马相如的存在,她有独立的人格,宁可你抛弃我,不如我先誓与你决绝。

好在最终司马相如回头了。卓文君哪里比不上那个茂陵女呢?话说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会不会是效仿卓文君以文感人也未可知。可惜陈阿娇复被武帝宠幸的时间并不长久。君王啊君王,从来只是“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4、苏武 《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19年后,牧羊的苏武终于兑现了他“生当复来归”的诺言。19年的苦难生活中,除了对汉朝的忠诚外,支撑他活下来的一定是他对妻子的爱。

5、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大学时候,古代文学老师汪长林副教授让我们背了许多古诗词,这是其中一首。当时哪能读得出现在理解的意味?当然更不可能知道后来诗歌里的典故多来源于这些古诗。比如衣带渐宽终不悔、浮云游子意等等。同时古诗的来源又来自《诗经》,最明显的是“道阻且长”(《蒹葭》)。

古诗十九首的感情也是哀而不伤。一番相思后,还是坦然面对生命的忧伤: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浅显、实际、接地气,不愧的是老百姓的诗歌。

6、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古诗十九首里写相思的诗着实多。其中女子的形象堪称经典。她们的爱情热烈奔放,虽有一丝幽怨,却让人觉得那份坚贞确如“蕙兰花”般高洁。现代人只会说,我离不开你,快点回来,再不回来我便老了。不过即使你现在回不来,我的心里也只有你。翻译成古诗便是: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不知世间爱读古情诗的男子多不多。

7、悼亡诗

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尤)兮! 絺(絺(chī):细葛布)兮绤(xì:粗葛布)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悼亡诗的开山鼻祖。主人公拿着亡妻的衣服,悲痛地伤悼:是你亲手织就的衣服,是你让我没有过错,你的言行实得我心。睹物思人,如何平息我的忧愁?

8、悼亡诗 元稹 《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这三首诗浅近到让人觉得元微之仿佛是位近邻,他絮絮叨叨地对我说起他的亡妻。说到他们刚结婚时日子多么穷苦,不料妻子27岁就去世了,惭愧没让她过上一天好日子,如今都不忍心看她用过的针线。即使葬在一起也不可能相见,更何谈来生再做夫妻?末了,这么多情的邻居哭着说:我现在只有整夜不睡觉去想她,才能报答她一生为我的辛劳。

9、鱼幼薇 诗人?痴情女?妓女?嫉妒狂杀人犯? 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鱼幼薇从色、姿、影、花、根、枝以及带给人的愁等等方面为柳作赋,展示了一个豆蔻少女的诗才,也因此惊动了温庭筠。渐渐地,鱼幼薇情窦初开,时或写信遥寄偶像。

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相隔两地,终难遂愿,如今我如离巢的鸟儿一般无处立身。我心何傍?可是温庭筠拒绝了她。鱼幼薇只好嫁给了李亿,在李亿回乡时写下了: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爱情原本可以很美好,可谁知李亿家中有个母夜叉。偏房都做不成,被休后住进一个道观——咸宜观。从此,人生两不同。鱼玄机取代了鱼幼薇。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观中,她深夜秉烛,写下了一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诗: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既然有情郎难得,那我们不要因被抛弃而愁苦断肠,凭着自己的美貌,不愁见不到宋玉一样的才子,何必去痛恨王昌那样的薄情男呢!就这样,她放纵自己,甘愿做妓女,结识一个又一个男人。最后因一个叫陈韪的男人与她的婢女绿翘偷情,而嫉恨绿翘,最终打死绿翘,也把自己推上了断头台。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时温庭筠唱着唐玄宗作曲自己填词的《诉衷情》来看鱼玄机。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 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可惜这个梦来得太迟了。身在辽阳的鱼玄机正被处死。当年因思念你而种下的名为温、飞、卿的三棵树不知枯败了没?如果当时你接受了鱼幼薇,她便不会被李亿休,也不会沦落为妓女乃至嫉妒狂杀人犯,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行刑时她说,这辈子她最爱的男人是温庭筠。

10、李益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在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中,李益是个负心汉的形象。这首《写情》是真心实意写自己的痛苦无奈呢,还是为自己的负心汉形象开脱?如果是真情,他与霍小玉已私定终身,但美梦一朝便破碎了,从此他再也无心于良辰春宵,任凭明月西沉。

11、苏轼 衷情才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虚实结合地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痛悼,也写出了自己凄凉的处境。还有一首《江城子》我也很喜欢,尤喜词中绚丽的画面美。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若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 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终有情。人不见,数峰青。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苏轼大概总与姓王的女子结缘。朝云比苏轼小28岁,却最是苏轼的解语花。她为苏轼轻歌曼舞,却不忍唱他的《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虽然“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传达的是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但旷达中流露出辛酸与悲凉,伤春亦伤己。他对人生多么有情,可是却始终站在墙外,墙内人的无情于他多半是一种折磨。朝云懂苏轼,一生追随他。

12、陆游 唐琬 沈园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铮铮男儿也逃不脱爱情的纠葛。沈园邂逅,唐琬送酒,成就《钗头凤》两首。以为可以就此别离,却让两人牵念相依。不久唐琬因悲痛过度去世了,直到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才看到心上人和的词,那是怎样的心痛!有诗两首:

沈园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是陆唐二人的相恋之地。在陆游心中,唐琬便是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美女。如今你走了,沈园柳树枯了,表哥我也老了,但我依然来凭吊你,为你潸然泪下。

悲剧在外人看来,既悲又美,美到让人扼腕。如果有个人像陆游深爱唐琬那样爱着你,你是否觉得此生足够。可陆游为何既娶又离,是他愚孝吗?我不明白。还是那时爱得不够深?人呐,别错过,错过便是一生的过错。

13、张祜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谁曾有过别人喊你一声名字,你便双泪横流的经历?我们都不曾有,我们的人生不够长,我们的痛楚不够深,或者说我们的爱不够刻骨铭心。

越简单的诗,情感却越浓厚,就好比两岁小儿都能背的《静夜思》。

14、纳兰容若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悼亡诗到了清初明珠笔下也变得意味深长。今昔对比,伤从中来。仿佛眼前有位丧妻多年的男子凄楚地伫立在斜阳下,深情地回忆过往。春日酒后酣睡,同李清照赵明诚赌书喝茶般琴瑟和谐„„当时多么寻常,如今却寸寸断人肠,可不真印了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么,不如惜取眼前人。

第5篇:我与她的美丽邂逅经典散文

习诗多年,参加过一些文学赛事,作品大多在网络文学平台上挂着,以为做一个网络诗文者也好。少有投向纸刊,知晓的投稿邮箱不多,况且又没有所熟悉的编辑、主编。

近两年,由于文友的撮合,多少也投向纸刊些许见诸报刊。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不经意之间邂逅贤者或贵人也是在情理之中。最美丽的邂逅要数我与《辽西风》的一面(自然是在网络空间)。实际上我并不熟悉她的编辑主编及工作人员。还是在文友的微信里偶然看到《辽西风》杂志的目录和投稿邮箱,于是将我的《乡情依依(组诗)》寄给该刊,是今年的六月间,随后大概也就忘却了,刊用与否并没有多大信念。七月下旬,还是在《文学大连》微信平台看到《辽西风》的封面和目录诗篇,在大辽西栏目中看到登载了我的《乡情依依》诗篇。这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杂志的周锦文主编,盖尚铎、陆兴志副主编,大辽西栏目编辑盖尚铎老师,我都未曾与他们谋过面。老师们却对我的诗稿高看一眼,令我不胜感激。诗者相通不在于是否谋面,我终于相信这一点。

进入八月中旬,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中通快递打来的,说有我的邮件。以为是朋友们寄来的小件,下楼去取,才知是《辽西风》杂志社寄来的两本诗刊。这是最珍贵的礼物,并非一般性的邮件。这是《辽西风》编辑部的心意,凝结着主编和编辑老师们的心血,我把她珍藏在我的心间。打开一看,熟悉的封面,绿地儿白色的辽西风刊名映入眼帘,苍劲有力的书法题字像风马挥洒自如,是中国著名书法家魏哲所题。左侧的绿色气泡象征着氧气扑面。下边是一条轻纱飘逸而过,抑或是一条流动的河流。其寓意不言而喻,绿色的诗刊,富有生命力的诗刊,携氧徐来清风拂面,诗歌像河流,不息流淌,犹如轻纱般飘逸而至。多么富有诗意的封面!

打开封二看天题:等你,带着诗歌回家,向我们介绍本期诗人韩文戈,他的诗集《晴空下》获得第二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

打开封三看天题:等你,带着诗歌回家,则显得更加贴切,因为向我们介绍的是出生于辽西的著名诗人宋晓杰,她现已出版各类诗、文集十八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华文青年诗人奖,辽宁文学奖等。这次她又荣获(2016年度)“第十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

打开扉页,卷首诗扑面而来。本期是祖儿的《生活如竹》,这是一首蕴含生活哲理的美好诗篇。翻开目录,栏目设置令人耳目一新:卷首诗;诗经典;天地间;大辽西;短诗坊;新生代;散文诗;诗词廊,多么精致的设置,颇具匠心。看过所有栏目的诗篇,我不能不折服《辽西风》的每一首诗定是选了又选,可看耐读,正能量,主旋律,堪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如春风拂面,如绵绵絮语,非一气呵成咏毕而不能尽兴者。杂志版面设计精美,文字印刷精致,内容丰富多彩,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她像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女迎面而来,让我与她在不经意间邂逅相逢,叫我不能不驻足相看,握手寒暄。感谢《辽西风》送我如此珍贵的礼物。对于诗者,这是最完美的无与伦比的赠品。

一次美丽的邂逅,往往给人的一生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与《辽西风》亦是如此。正如杂志封底篆刻所言:“辽西风,我们追寻诗的方向。”可爱的《辽西风》,感谢你说出了诗人的心里话。以梦为马以酒为鞭,追寻诗的方向,我愿始终与你同行。

第6篇:我与名著的美丽邂逅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高一五班的胡静雅。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与名著的美丽邂逅".

那么我就想问:"邂逅是什么?"我认为是没有相约而遇见,是偶然的遇到。最早出现在诗经里,原文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很美好,对吧?而我与名著的邂逅,也是这样。

我现在高一,所以多多少少读过点书了。我所倾心的邂逅大约是遇见在绿山墙农舍的安妮,看着少女剪去残枝败叶,成为更好的自己;是穿越回大唐,陪着师徒四人一起冒险,上天入地,感受砰砰的心跳;又或者如吴闲云老先生一样探索西游更深层的秘密;是置身于南北战争中,体味斯嘉丽对家园植入骨子的爱,沉浸于自己臆想出的爱情无法自拔最终失去白瑞德的愚蠢与可悲;最后的最后,是在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中领略作为事件移民的流浪感,见识所谓的三体文明,感受因科技进步带来的道德规则的变化,文明面对绝境时的悲壮感,一切幻灭后的死寂与重生……

然而,古往今来,名著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置身其中,就如同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邂逅是双向的,你看过很多本书,不代表他们全都与你邂逅。就像你不能抓住位路人就说你们邂逅了。邂逅需要的大约是我认得他的来处,他给我呼应的欣喜。我们的共鸣,是在交会时互放光亮的碰撞。

听起来好像有点难?其实并不。就像两个有缘人行走在大街上,他们身上近似的气质,相契合的因素,总会把他们吸引到一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这场邂逅而提前打磨好自己。

如何打磨?耐心与敬畏心是前提。大量的名著需要你耐着性子,沉下心来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妙处。这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其实挺相似。而敬畏心则是无论你是否真正欣赏他,都尊重他,读书时全神贯注。

其次是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毫无灵魂的阅读只能被当作虚假的炫耀资本,无法让你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与质感。而阅读的广度则能打通那些相关的知识,找到你的兴趣说在或加深你对其的理解。

凭着你打磨出的一切,你最终定会与各式各样的书籍邂逅。你能感受到那个世界里的种种,你会与人物感同身受。从而当你回到现实时,你会收获新的力量。坚持的勇气,理智的分析,甚至宽容的退让,都会是这场邂逅的礼物。

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邂逅名著的体验,会是难忘的欣喜。

谢谢大家!

第7篇:邂逅“最美古诗词”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四(3)班 杨佳艺

星期六,我们横山桥中心小学以郑陆片冠军的好成绩,参加了武进区“最美古诗”电视赏读大赛的决赛,这次比赛在武进电视台隆重举行。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虽然我只是伴舞的配角,但与“最美古诗词”的美丽邂逅,深深地震撼了我。

比赛现场硕大的舞台,绚丽的灯光,富有诗意的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赛分“经典诵读”、 “知识比拼”两轮进行。我们诵读的是《游子吟》,轮到我们上场了,学姐范芝仪和叶馨阳表演非常投入,把孟郊和母亲浓浓的母子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面带微笑,跟随着节奏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个动作。我也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吟唱着《游子吟》,此情此景,感人至深,我们的表演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啧啧赞叹。

随着“知识比拼”环节的进行,我的心也悬了起来,看着范芝仪两题都答对,我心里暗暗地为她祝贺、叫好。接下来的常识问答、诗句填词、诗句联想环节,我们抽到的题目都较有难度,可我们的队员还是镇定自若,自信大方,虽然最后丢失了两题,但最终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武进区三等奖,我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欢呼起来。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们排练了一遍又一遍,几位学姐反复地读、背、写,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邂逅“最美古诗词”,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经典诗词文化在我心里生根、发芽„„相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都会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横小真娃。

上一篇:家长如何面对孩子叛逆下一篇:新入大学生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