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论文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实体课堂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创新与人才培育的突破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1:

应用型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摘要:应用型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承载了来自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要,对于它的教学改革从来都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创新、在线平台的建设、考评机制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研究着手,探索应用型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在线平台

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把经济学作为一种工具,用它的基本思维和分析方法去分析现实社会。郑州西亚斯学院是一所新独立不久的应用型、地方性高等院校,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作为这样一种定位的学校,这都要求我们不能再以以往单纯的讲授模式来传授知识,而应该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的搭建、考评机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互相配合来进行教学改革。

1《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1.1教材选择应因材施教

学习一门课程,首先是教材的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经济学教材数量庞杂,质量良莠不齐。但我校本科生在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使用中,在2018年之前使用的都是高鸿业主编的《本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之后开始全面启用“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两种教材各有特点:首先,对于高鸿业主编的《宏观经济学》,之前不光我校,国内很多高校都在使用,目前该教材已经修订至第七版,有很完善的配套资源,多年来各高校老师甚至在自己作为学生的时候就是用的这种教材,对这套教材比较熟悉,这套教材本身知识点严谨,相对于马工程教材来说,运用了较多的数学工具,比較直观的分析经济学知识。同时社会上各种考研辅导班也大都运用这套教材为模板进行讲解、练习等,它的广泛性深入人心。不足之处就是本套教材主要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其它不同派系的理论,同时本套教材因涉及较多数学工具,而显得有些枯燥,让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学习起来多了些迷茫。其次,对于马工程版《西方经济学》(下册),它的编写,本就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自从2018年下学期开始使用以来,就有很多老师反应它的内容过多的侧重于“描述性”,让人学习起来有点抓不住重点,且在公式的规范性和严谨度方面有待提高。相比于高鸿业版教材课后的大量主客观习题来说,马工程版教材更侧重点问题的论述,对于学生在知识点的巩固上来说有些欠缺,且不利于未来有考研打算的学生。

1.2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对于经济学的安排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西方经济学即微宏观经济学在一起一个学期学完(48学时),如财务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另一种是微、宏观经济学分开用两个学期完成,如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等专业,每个学期用时48学时。基本上都是小班上课,相对于某些课程的大班上课来说,好很多。不同专业对本门学科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对于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对于经济学、金融等专业学生,我们在内容的选取上,不光让他们了解凯恩斯经济学对于社会的解释,而且也要告诉他们古典经济学对宏观社会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这门学科,了解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主观性的特点,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经济学探索的道路上,敢于怀疑,敢于创新,而不是一味仰望大师的观点,人云亦云。对于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可以适当减少宏观内容的讲解,做到能够运用凯恩斯的理论来理解现实国情即可。总之,对宏观经济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求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匹配,根据各专业数学基础的差异区别不同层次的教学。

2《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

2.1案例教学法要不断渗透在每堂课堂上

经济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宏观经济学相比微观经济学来说,更加抽象,晦涩难懂,深奥的经济理论、各种假设推定、研究内容与每个人的联系不大等,都说明了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针对各种难懂的理论去寻找合适的案例来说明各种经济现象,即运用案例教学法,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首先,它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的阅读、讨论等环节,即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经济理论对社会的作用。如在对GDP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前世界各国GDP排名,来掌握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在对通货膨胀的讲解中,可以结合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的通货膨胀实际案例来加深对这一现象的探索等。

2.2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近些年的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认可,它通过教师课前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回到课堂后,主要的精力都用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特别在目前全国疫情的情况下,各高校都必须通过网络授课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尤其提倡。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告知学生需要在课下学习的视频及收集的资料;其次,回到课堂,不再讲授所有具体内容,而是对每节课的重难点作一段简短的概述;最后,抛出与每节课重难点相匹配的案例,分组或单个进行分析讨论,并增强互动。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同时,它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这种模式,将原来简单的传授模式,改变为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也能根据互动中的表现,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当然,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也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相互配合的。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态度要端正,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再优秀的教学方法,都需要因“人”而异,“人”不配合,一切都枉然。其次,翻转课堂需配合以小班教学。动辄100人以上的规模,不要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实现目标,就是翻转课堂也难以实现课下的预习和课堂上的有效互动。

3《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

《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鉴于它在经管类专业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持续的建设和发展,打造有特色、高水平的宏观经济学在线教学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本门课程作为郑州西亚斯学院校级在线课程,并在积极申报省级优秀在线课程,说明它已经搭建了一定的教学平台。首先,校级在线教学平台的逐步完善,已经具备了视频、课件、案例库、练习题库、考试题库等广泛的教学资源,并已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其次,就是如何建设更具特色的精品课程体系。通过每一学期对平台的使用,不断的完善各种资源。如,如何使视频更加精练简洁,符合所使用教材的实际排列顺序,同时配备以教材同版的PPT,所引案例更加贴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题库更加能够为不同目的的同学,如考研或者单纯的为了期末能过等提供精准的服务。最后,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平台进行随时学习,在线网络学习平台比线下好一点,就是它上面的一些互动,比如,投票、讨论、问卷等设置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留有痕迹,以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通过平台幕后的统计数据获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获得学习情况。

4《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评机制的改革

课程考评机制即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价一所高校的专业是否符合应用型、科研型等各自定位的最好途径。传统的考评机制是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试卷成绩制,随着高校应用型、素质培养等口号的提出,逐渐转变为一部分平时成绩,一部分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比如出现了不少“30%+70%”的考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了近些年来高校应用型素质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些成果。

郑州西亚斯学院本着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定位,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目前的考评机制是:平时成绩(25%)+期中成绩(15%)+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又是由考勤(10%)、作业和课堂参与度(20%)、小测验(10%)等构成。从以上比例可以看出,我校是比较重视过程性、综合性评价的,但我们认为这个比例不应该成为一种固定模式,它应该随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或者不同专业的学习而有所改变,也应该让任课教师有自我调整的权力。特别是这次疫情期间,全校除了小部分实验课程外,几乎所有课程都转变为线上教学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就不再适合了,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我们在线课程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比重进行重新设置,在考评机制的重新调整中,期末60%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比如50%,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同时,平时成绩中的考勤成绩就要适当降低,代之以课堂互动、访问数量、讨论等,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控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情况,我们需要对课堂互动的分数予以倾斜,比如对平时积极参加讨论或投票的同学给予个人加分,这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功夫用在平时,不以考试论英雄,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重视平时成绩管理的同时,两次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方式和试题的设置也要随机应变,首先,要求两次考试的方式要灵活,可以结合线上考试方式进行设置;其次,在考试难易程度上,也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在基本涵盖教学大纲的所教内容的基础上,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可以适当调整,可以适当增加主观分析题的题量,让学生平时多注意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经济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分析现实社会的目标,引导学生多多思考实际的经济现象,取代填鸭式的考前突击模式。

5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引进

如上所述,我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转化、创新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将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真正的相結合,除了以上所说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外,最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掌控这些资源的主体之一——教师。要提高教师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意义的认识水平,使所有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校需要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对开设的专业和即将要开设的专业进行研究,正确分析形势,增强专业适应性与生命力。同时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争取在一定年限内把所有的任课教师培训一遍。对于新上岗的教师,要制定和完善上岗培训制度。总之,广大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成功的保证。

总之,对于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探索的过程,它是一个因时因地、因学校因专业不同而不同的过程,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需要不止一代人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完善的一个过程,具体到郑州西亚斯学院,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能够使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组在教材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拥有因材施教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能够不断创新并适合学生发展,在教学平台的搭建上能够更上一层楼,实现省级优秀在线课程的目标,在考评机制上能够真正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客观的管控,最后拥有一支优秀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1]陈银娥,梁向东.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创新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2):134138.

[2]罗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农经,2020,(04):135136.

[3]熊晓轶,姚洋.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评《宏观经济学教程》[J].中国高校科技,2020,(Z1):136.

[4]梁三金,余雷,方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以巢湖学院为例[J].巢湖学院学报,2017,19(04):124129.

作者:刘院丽

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2:

应用型本科高校《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实体课堂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创新与人才培育的突破点。以宏观经济学为例,深挖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时有限、大班授课、学生基础差异大、交互性不足等痛点,提出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理念、“五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设计、“二维三阶六要素”的教学组织模式,有效解决教学痛点,提升授课质量,使学生学而有思、学而有趣、学而有用。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BOPPPS;翻转课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改变了教、改变了学、改变了管、改变了形态的学习革命,融合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不再充满新鲜感,而已然成为新常态,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混合式教学能结合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促使教师积极通过MOOC、SPOC等在线教学形态,强化课堂设计,将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转变为交流互动、引导学生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与一流本科高校的同台竞争中实现教学创新,培育特色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突破点。

1 应用型本科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痛点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知识、能力铺垫。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往往存在大班制、课时有限、学生基础差异性大、交互性不足等痛点,具体如下方面。

1.1 课堂课时有限,理论体系繁杂,学习深度不足

《宏观经济学》在本校是一门面向经管类学科、主要讲授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政策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共48学时,涵盖宏观经济基本指标与衡量、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经济增长等具体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宏观经济思维、宏观经济问题剖析与决策能力。课程理论体系庞杂,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重要知识点教授、例题讲解与作业练习、經济实践案例解析、经济学互动分组活动等难度很大,常常导致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流于表面,难以深入,无法真正达成培育学生宏观经济问题剖析与决策能力的教学目标。

1.2 大班制授课,学生基础差异大,缺乏交互性

《宏观经济学》面向经管类学科各专业学生,常常采用大班授课,每个大班容纳3-4个自然班,人数在100人以上。经济理论模型抽象,常常需要数理推导与图形分析,本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在理解经济理论的推导与解析上存在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在授课过程中,基础较好、认真听讲的学生能与教师良好互动,而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即时互动与反馈;教师也难以即时把握学生学习效果与困难,调整教学进程。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难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氛围,互动性不足。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追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实施教学育人,紧密对接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输出差异化、特色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实体课堂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创新与人才培育的突破点。因此,《宏观经济学》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设计理念。

2.1 对接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注重融合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新经管教育以育人育才为中心,在遵循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推进融合创新,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与相近专业集群融合等。因此,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符合新文科、新经管教育的发展趋向,重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融合培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交叉融合,关注思政育人、全面育人;教学方法应推进经济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2.2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学校办学定位与专业培养要求

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地方发展战略,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培养要求,《宏观经济学》教学应满足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知识维度目标为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理解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体系;第二,能力维度目标为运用概念、原理、理论模型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预测宏观经济走势,评估经济政策影响;第三,价值维度目标为形成国际视野,构筑正确的价值观、经济观与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

2.3 瞄准学生学情实际与教学痛点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学情与教学实际,《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应做到: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做减法,教师围绕重难点深度讲解,学生通过线上慕课掌握基础知识点,提升学习自主性;第二,课堂教学效果做加法,推行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第三,充分利用交互式移动平台,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即时反馈,增强大班教学的交互性;并适应学生异质化的学习基础,分类指导。

3 《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

3.1 “五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建设

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宏观经济学》进行了“五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建设,包含3个线上资源与2个线下资源。

3.1.1 线上资源

(1)自主构建课程体系,SPOC教学。立足于本校学生基础,选择湖北经济学院王琼副教授的《宏观经济学》线上慕课,自主构建《宏观经济学》课程体系,进行SPOC教学。基于多元能力目标,梳理教学内容,构建从碎片化到模块化再到体系化的知识地图。基于知识点形成26个教学录频、45个教学视频,发布45个主题讨论、2个分组任务与19个随堂测试。

(2)借力学习通平台,智慧教学。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将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涵盖教学设计、智慧课堂互动、教师辅导、学生练习、作业反馈、学习评估等环节,具备完整的智慧教育体系。

(3)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拓展学习。通过FT中文网、泽平宏观、财经郎眼公众号,学习强国软件等,第一时间知晓中国乃至世界正在发生的宏观经济事件;通过微信群进行重点文章推送,使学生阅读深度评论,熟悉运用宏观经济理论、方法分析宏观经济实践及经济政策影响的思维路径,并培育国际视野。

3.1.2 线下资源

(1)课堂教学与教材并举建设,深化教学内涵。重塑教学流程,高效组织线下教学,丰富教学内涵;课堂教学侧重难点讲解及线下翻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重。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进行授课,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做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结合。

(2)虚实结合的经济学实践。通过翻转课堂中的情境模拟、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仿真实训来“务虚”;基于认知实习、经贸企业及机构调研来“务实”。

3.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内容整合

以2020年春季所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为例,除第1单元导论外,其余8单元均采用混合式教学设计(见表1)。采用混合模式的每一单元设计具体的在线学习与线下翻转内容,翻转形式涵盖主题汇报、读书报告、小组研讨与辩论、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并适时导入思政元素,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3.3 “二维三阶六要素”的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

近年来,BOPPPS模型被国内外高校推崇与关注,它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将知识学习过程拆分为6个学习单元,即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与总结(Summary),是一种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及时反馈交流的教学模式。宏观经济学将BOPPPS六大教学元素贯穿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形成“二维三阶六要素”的教学组织模式(见表2)。

具体实践方法为:开课前2天基于学习通平台,教师推荐慕课视频,以问题导入知识背景并发布教学目标、教学安排;学生学习慕课,预习课件,了解重难点。开课前1天,教师发布测试,评估学生预习效果并调整授课计划。课中,教师讲解重难点,组织线下翻转,并发布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聆听讲解、积极思考并深度参与式学习。课后,教师总结学习目标与课程知识要点,使学生理解知识逻辑结构,并推送延伸学习资源;学生反思整合知识、分享学习心得并拓展学习。通过教学内容的混合式设计及“二维三阶六要素”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85%以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优于传统式教学。

3.4 《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数据分析及对学生调查,宏观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步产生以下效果。

3.4.1 线上课程资源应用效果良好,学习自主性增强

《宏观经济学》设置9个单元教学内容,除第1单元导论外,其余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于2019-2020-2学期在会计2018级92位学生中施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力线上慕课,在学习通平台自主构建课程体系,发布了26个教学录频、45个主题讨论、19次线上作业与2次分组任务。通过对“学习通”平台的使用数据情况分析,95%学生观看在线教学视频、录屏,平均观看时长5.3个小时;88%同学参与主题讨论;94%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平均成绩90.9分;100%同学完成分组任务。仅2019-2020-2学期课程访问次数超11萬次,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氛围正在形成。

3.4.2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改变,师生互动交流增强

通过对会计2018级学生的匿名调查,学生普遍认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已习惯于在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查看通知,了解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与教学安排;并观看线上MOOC视频及教学录频,自学基础知识。课堂上,聆听教师讲解重难点,并参与讨论、测试及分组任务等互动活动,积极思考、自主学习。课后,反复观看线上教学视频,解析错题,巩固知识点,并完成拓展性任务。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发生改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提升;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以知识内容讲授为重点转向以学生学习活动为重点;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合作与创新能力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增强。

3.4.3 考核结果占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从最终考核结果来看,会计2018级92位学生中,90分以上的8人,占比9%;80-89分的61人,占比66%。总体成绩、高分成绩分布,均优于本年级其他班级。课堂平均分82分,也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平均成绩74分,证明混合式学习效果占优。

4 结语

对接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与国家发展战略,瞄准教学痛点,本校实施了宏观经济学五位一体的混合式资源建设、混合式内容整合与二维三阶六要素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本研究后续工作将完善宏观经济学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堂活动、资源、方法与评价方式,并关注BOPPPS模型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深度协同应用,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创新与差异化人才培育。

参考文献

[1]程蹊.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来自宏观经济学的课堂实验[J].教育教学论坛,2018,(8):169-170.

[2]徐艳兰,鄢小兵,张琼,等.基于OBE理念的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设计[J].高教学刊,2020,(8):98-101.

[3]彭丽雅.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146-147.

[4]王羡.翻转课堂理念下高职《经济学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37(44):154-158.

[5]喻言,万意芳,冯思洁,等.产业经济学课程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2017,(5):48-50.

[6]董桂伟,赵国群,管延锦,等.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以“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76-182.

作者:黄颖

民办院校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3: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探究

摘要:

分析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内容重复,学科交叉严重、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轻基础理论,重专业应用、轻实践,重理论、选修课陈旧,且所占比例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明确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避免重复内容;增加技能课程,强化专业实习;课程深度循序渐进,专业性逐步加强;革新选修课,增加比例。

关键词:民办高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

近年来旅游行业每年直接就业几十万人,可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人士,而进入旅游业工作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只占总量的30%左右,旅游业急需大量专业旅游人才,尽快缓解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就其原因主要是旅游行业要求的人才实属复合型人才,而高等旅游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质量方面与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相脱轨,脱轨的主要原因出自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计现状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1]。在此规定中,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主干学科规定为工商管理,主干课程规定为: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与开发、饭店管理原理。

参照上述规定,参考国内有关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大体可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公共基础课:政治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体育、公共外语、经济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

2.专业基础课:管理学类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心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经济学类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旅游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等、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法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外语、旅游统计学等。

3.专业课:饭店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饭店管理概论、饭店市场营销、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酒水知识、康乐管理等;旅行社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线路设计与开发、导游业务、导游管理;旅游景点管理课程主要涉及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规划、旅游景点管理等。

4.专业技能课:主要包括客房服务技术、餐厅服务技术、调酒技巧、沟通技巧、旅游摄影、文物欣赏、模拟导游等。

5.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中国旅游史、客源国概况、中外民俗、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旅游交通管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旅游环境学、生态旅游学、礼貌礼仪等、旅游社会学、饭店设备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安全管理等。

6.选修课:主要包括资产评估、营销策划、国际贸易、财政与税收、社会学、美学、民俗学、建筑艺术等等、旅游人类学、文化学。

7.实习与毕业:主要包括饭店实习、旅行社实习、景点认知实习、景区实习、社会考察、毕业论文等。

二、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存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该问题是由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引起的。在众多的开设旅游管理的高校中,民办高校普遍还没有找对自身的定位,不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旅游市场人才需求为依据培养有用之人才,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在效仿一些公办院校和名牌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置及其不具备独特之处。

(二)内容重复,学科交叉严重

一方面,旅游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2]。比如:在学科专业必修课中,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文化学、美学、法学等若干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呈现“大而全”的特点,像旅游经济学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另一方面,学科专业各方向内部及各方向之间课程重复设置,如饭店管理与饭店餐饮、客房管理,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等。

(三)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

先修课和后续课顺序的颠倒,逻辑性不强,不仅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散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充分证实该校完全忽略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课程设置先后顺序混乱至极。

(四)轻基础理论,重专业应用

在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方面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是,学科基础课中管理类和经济类的课程都已经相当成熟,但旅游类的主干课成熟时间相对较短,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形成的应用型学科。

(五)轻实践,重理论

理论课程设置比重较大,而专业教师又多重理论,再加上缺少社会学习和实践锻炼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对当今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新方法、新问题、新趋势知之不多,以至教学时不能够结合实践。虽然有专业实习的安排,但因内容单调时间过于集中,与理论教学不能同步协调。

(六)选修课陈旧,且所占比例小

选修课是对专业基础课的有益补充,目的在于对学生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恰当的选修课设置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更为重要,可选修课并未引起民办高校管理层面的足够重视。一方面,设置的科目少,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小;另一方面,课程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吸引力小。

三、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优化

(一)明确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专业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二)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避免重复内容

重视理论基础学习,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以保证其毕业后的发展后劲。旅游专业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首先应保证工商管理方面的核心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而经济学作为管理学的基础,则同样应引起重视,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于旅游类基础课,鉴于其尚不成熟,应主要采用回归策略,重点介绍与其交叉的基本原理,如历史文化名城侧重介绍中国历史渊源,旅游地理侧重介绍地理学引论等[3]。

(三)增加技能课程,强化专业实习

在强调旅游本科教育应加强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行业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很少安排,且安排得较为分散或者时间较短,影响技能训练的效果。因此,旅游本科院校首先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如建立中西餐饮实验室、食品营养实验室、酒店客房管理实验室、导游模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基本技能训练场所。此外,旅游院校还应注重与旅游企业保持稳定和紧密的联系,建立自己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及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既可保证实习计划的顺利实施,又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条途径。

(四)课程深度循序渐进,专业性逐步加强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课程设置的渐进性和专业性。在制订课程计划时可考虑四大模块内容:经济基础知识与技能、旅游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理论与技能、复合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模块课程,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以体现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课程设置的渐进性和专业性,根据人的思维认识特点,由浅入深,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讲授,配合各学期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与掌握。

(五)革新选修课,增加比例

旅游人才市场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其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艺术、政治等多方面,仅靠专业必修课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应多加开设选修课以弥补知识量的不足。但据笔者这么多年的观察,现在设置的选修课还停留在十几年以前的状态,缺乏创新,且很多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开设。故应适当增加选修课所占比重,并及时调整补充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参考文献】

[1]江晓云,伍进,黄燕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及创新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2]李志义.研究型大学如何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34-37

[3]张多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J].旅游科学,2001(02):41-43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经管系】

作者:刘娟娟

上一篇:城镇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