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想及教育论坛

2023-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育随想及教育论坛

语文教育随想录

我不是诗人,不是散文家,更不是哲学家。然而,在我看来,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就是一首最美妙动人的诗,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理。我想,只要朴朴实实地把关于语文教育的獨自的感受“倾吐”出来,即使只是“碎片”“零料”,也能让人们领略到一点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历程中的诗意和哲理。

追问“起点”

一个不爱母语的教师,必定教不好母语;一个不爱母语的教材编者,永远也编不出好的母语教材。

自幼读书塾始,母语便为我奠基,伴我成长,铸我理想,成就我的事业,在我的生命中它如影随形,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在母语中觉醒,在母语中感动,在母语中陶醉,这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坚定着自己的教育信仰,也使我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对母语教育价值的执著追求中。

在诸多教学科目中,语文学科历来是非最多、争论最多、曲折最多,左也不是、右也不行,进亦忧、退亦愁,甚至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对语文“说三道四”,可以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评头品足。

批评是必要的,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然而,单纯的批评是永远不能奏效的。语文教育要得到发展,重在改革和建设。而改革与建设的战略,首要的是回眸总结我国千年,特别是设课百年,无数语文教育前辈、志士仁人的经验以及各种有益的实验,把老祖宗留下的行之有效且至今仍有活力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继承下来;同时登高望远,从全球化的视野,以“拿来主义”的勇气,汲取国外一切可以充实我国母语教育的先进理念、策略和经验。其次,必须在中外比较中加强理论研究,从中探求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文化水平的国家和民族的母语教育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力求做到:既有立足本土的立场,又有借鉴国际的情怀;既要“东张西望”,又要脚踏实地;既坚持科学的实验探索,又注重扎实的理论提升;既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又在创新的过程中求发展。

建设母语,就要热爱母语,呵护母语,就要发展母语教育,提升母语的地位和扩大它的影响。我一生爱恋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我曾说:人一生一般只能做一两件大事。我孜孜矻矻数十年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与研究母语和母语教育,建设母语课程教材。

更新理念丰满羽班

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语文课程文化只有借助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学习者也只有在语言研习的过程中才能感受、涵泳语言文化之美,获得文化熏陶。于是,我们便得出这样的命题: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文化。

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根本目的,正是更好地弘扬祖国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所有母语课程教材改革者都必须直面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价值,致力于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新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符号系统,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深厚积淀;它是维系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视母语仅仅为工具,这一观念在我的教学及理论研究中曾可谓根深蒂固。改革者往往会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因而我常常“自以为是”,原则问题上一着一步不让;然而改革者又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完全不同于盲目追风,就如鸟类不断脱毛才能羽翼丰满一样。因此,我常常“三省吾身”,又常常勇于“自以为非”。二十多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发展,或许取得了某些进步,事业“有成”,其原因之一是,我力求达到“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的统一。

教材编写始终受着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约。理念的更新和深化是推进教材改革的关键。中外教材编写史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若干年来,我国内地的圈内外人士在语文教育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淡化人文精神,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有些教材连点成线,有上百乃至几百个知识点。这样,作为有机整体的血肉丰满的一篇篇课文,被肢解为一个个机械零件,学生只能到“知识树”上去摘下果子,再装进自己的“罐子”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根子在哪里?“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显然,除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外,就是因为既往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以及大纲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置于“学科本位”“课堂中心”等等旧教育理念的直接支配之下。因此,教材编写要创新,首要的便是更新理念。

21世纪初国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升、更新教育理念的过程。编者要向自己旧有的经验、旧有的价值观挑战;要超越自我,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建构科学的教材体系和呈现方式。可以说,转这个“弯子”,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思索,更要有“自以为非”的勇气。正是在这样的“痛苦”中,逐步形成了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共有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知、情、意、行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这些理念也是实验教科书的灵魂及理论支柱,它使教材的中心价值发生了根本转移。因为它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它扭转了旧的语文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它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

更新理念当然是痛苦的,但每个坚定的改革者都必须有甘受痛苦的心态和思想准备,要把观念更新看作提高教材质量的强大动力。排除一次干扰,就会前进一步,就能跨上一个新台阶。改革的过程犹如鸟儿脱毛的过程,每个改革者都要不断脱去旧毛,才能长出新羽。倘能如此,必然会飞得更高更远。脱毛是痛苦的,但也只有在脱毛中才能获得新生。在致力于母语教材编写的改革过程中,我甘愿享受痛苦,在“脱毛”嬗变中获得新生。

为汉语文教育开窗

一说起母语教育借鉴外国,有人常常会联想到“搬”,并谆谆告诫:“千万不能照搬外国。”这个提醒有必要,很重要,但也反映了有的人对学外国存有一种“杞忧”心态。机械模仿实属大忌。然而,对“搬”不可笼统地反对,不可绝对化,关键在于“为什么要搬”“搬什么”“怎么搬”。外国的东西未必都好,毒品不可“搬”,洋垃圾不能“搬”;财富、知识、智慧,包括母语教育经验,未必都是“中华牌”的最好。其实,中外各有长短。我之长,当然要弘扬;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长来补。这样,我们的知识会更扎实,经验会更丰富,智慧才能更有灵性。

我以为,“搬”是手段,为我所用是目的,以我为主是原则,鉴而用之是途径。

事实上,中国语文课程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开始,便引进西方课程。1904 年我国语文设科的第一套课本即由外国学者介入。百余年来,以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而我国众多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探索之路上,总是把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他山之石”结合起来,使那些对我有用的“舶来品”本土化。建国后,众多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源源而来,学习国外语文教育的思想理念和经验,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包括语文课程教材在内的母语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打开窗口,让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进人我们的视野,为我所用。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我们先后与国内外109个单位的200多位学者合作研究中国百年和当代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母语课程教材,先后撰写母语教材研究著作17卷,凡80余万字,目的也是尽其所能,为我国母语教材的建设打开一扇扇千姿百态的窗口,展示出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长廊。从而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母语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制高点上,登高望远,力求使我国的母语课程教材建设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统一的新起点上有突破性进展。

为汉语文教育开窗,这并不是权宜之计,乃是我国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适应当前国际潮流的时代要求。

铸就语文教育“链”

有人质疑:“你提出语文教育‘链’ ,是不是意味着要把语文肢解?”这其实是误解。天地之间,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的、有序的。语文概莫能外。

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肢解语文是荒唐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是愚昧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试图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

我所提出的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语文知识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技能;技能熟练后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养成习惯、获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形成语感、文感、情感,逐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墙基,必须夯得扎扎实实。要提倡书要仔仔细细读,字要认认真真寫,一丝不苟,一字不忽。当今社会和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语文“双基”的核心内容更加丰富了,比如语文知识,包括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其范畴扩大了,其内容涵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技能除了传统的读写听说外,還可以包括思维能力、视听能力、展示能力等。语文“双基”始终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要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毋庸讳言,需要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并不是既往的单纯机械操练,它与生活、语境、情境紧密结合,重在应用,重在探究,重在发展思考力和创造力,它融入了语文教学的全程和各个环节,这不仅让语文站了起来,更让它“活”了起来。

语文课是兼具工具性与思想性(含人文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等)的学科。要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情智,关键是达成教材的选文和读写听说内容的优化。只要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教师又能自觉地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关注科学、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合作和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意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及学习兴趣、动机的培育,是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定型化的结果。它们是语文素养的至为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在语文学习领域达到终身发展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条件。

铸就语文教育“链”,构建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框架是艰巨的语文教育工程。作为一种探索,一项研究课题,我认为它应当受到关注。

教师是教者,也是编者

传统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者仅仅把课本看作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实际上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学习方式,是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掌握的语文规律。它们是语文学习追求的更高目标。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仅仅看成是“语文教学之本”,确切地说,教材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忽视和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责任感。我总觉得,教师不应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编者。历来用语文教科书教学生学,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其实只要是成熟的语文教师,往往都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用教科书学,把教本转化为读本、学本。而更高层次的学者型教师,他们还能在用教科书教和教学生学会用教科书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用慧眼去鉴别教科书的编写水平,判断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的适切性,评价教科书的优劣长短,甚至指陈教科书中的白璧微瑕,并提出种种修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有的是一字一个标点的推敲,有的撰写成论文,提出独到的见地。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教师眼盯着课本,天天都在评价、修改教材。这些教师在尽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又尽了提高、完善教材的职责。新教材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教师和学生。不管你把教材的优势、特点如何说得天花乱坠,课堂教学终究是试金石。教材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体系是否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计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到课堂上一检验,就泾渭分明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每位教师都是教材编者,都是为教材建设作贡献的“无名英雄”,都是教材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专家。教材建设作为一项塑人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验、研讨、评价、修订过程中具有参与意识。正是因为这种意识,我虽为教师,却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教材建设的局外人。

教材编写,说到底是塑人的事业,是功德无量的千秋大业。每位教材编者都必须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境界、最高境界。几十年来我不只是用手和笔在编写教材,而且是怀着对莘莘学子的爱,用赤热的心和沸腾的血在铸造一座座母语教材大厦。我和我的同仁们常说的一句箴言是:手中有笔,目中有人。

不妨做做厨师和琴师

教材体系科学简明、合理合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中国语文教材体系从纯文选发展到多项子系统整合,是一大进步,但进步中也暗含着失之繁琐的隐患。要构建母语教材的科学体系,必须加强统整,削枝强干,压缩体积,化繁为简,轻装上阵。

体系问题看似形式问题、策略问题,实则为理念问题、编写认知问题。我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字“‘五说’语文教育观”,对语文的多元目标、繁杂内容进行了尝试性梳理,初步厘清了多重语文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未必很科学,也谈不上完善。但我力图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体系的“整合”,因为母语教材的“统整”,已是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整合是一种艺术,需要精心研究语文和语文教育的规律,科学分析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君臣佐使”各有位置。语文教材包罗万象,酷似微型的百科全书,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译,语、修、逻、文、思,越来越复杂了。假如不合成,各自为政,各自封闭,互不相通,互不融合,教材就不会有特色了。“合成”好比烧一个菜,编者要把菜料、酱油、醋、味精、葱姜先准备好,然后再加以“合成”。这种“合成”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廚师的“合成”和普通厨师的“合成”就很不一样。“合成”又如演奏交响乐,许多乐器一同鸣奏,都能和谐、协调,听起来旋律优美。成熟的教材编者,就像是技艺高超的厨师和乐师。我运用这两个比喻,试图概括语文教材元素合成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显示了“分之系列清楚,合之互相为用”的特点。当然,“合成”只是一种形式,是否有最佳形式,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用教科书把学生引进思考的王国

历来语文教学使用课本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照本宣科,把书教死;另一种是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使用教科书,把教科书用活。因此,修炼教学引导的艺术,也就成为教师成功的关键。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思维能力参差,个性特点不同,心理状态不一。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能力。

教师是学生心理奥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辛勤开发者。

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金矿。成熟的语文教师,都会考虑充分融会课本内容,把握学习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只会有不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师,不会有不愿思考或不能思考的学生。

乐思方有思泉涌。乐思,犹如童话中的魔杖,触及之处,智慧之花灿然开放。

教师要想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追求感。为此,可设悬置疑,层层激思;可故拟相反答案,预设思维岔道;可投石激水,引起争论;可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触景生思;也可别出心裁,策划智力游戏,引逗思维的乐趣。这些是我的经验之谈,也是我进行的理论归纳。

总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的确是一种需要,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课堂上五十双眼睛就是一个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

教师“引”的艺术是否到达最佳点,能不能使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进人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一块试金石。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能呈潜藏状态,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在他们身上“卡壳”。因此,要善于用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等他60秒”,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在60个“嘀嗒”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会燃烧成绚丽的彩霞。

思维的浅表性和直线性,是一些学生的明显弱点。教师宜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或生疑兴波,从无疑处生疑;或由此及彼,启迪联想;或藏答于问,曲“问”通幽,向深处开掘。

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所谓的画留空白,课留“思地”。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天天都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天天在修炼着自我。教师把学生引进了“积极思考的王国”,也使自身进人美不胜收的“教学艺术的王国”。只有这样,教科书的使用才能“活”起来。

50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45分钟一堂课,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

讓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十多年对中外母语教育和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我清晰地看到一个重要轨迹:创造力的培养是各国母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创造性教育是各国母语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走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困境,必须重视运用教科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智力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深藏着创造思维的潜能。

一个成熟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编者,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创新设计,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用心去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创造思维并非深不可测的大海,亦非高不可攀的峰巅。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求未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变革的过程中求突破。其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求活。

创造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运用是关键。多读书,读名著名篇,这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读中更须多体悟、多思考、多应用。要使学生懂得不能只满足于“继承”性的读书,而要在阅读实践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看法,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问题,站在不同侧面,处于不同心理,选取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路,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只有摆脱预设“唯一”答案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禁锢,才能爆出灿烂的创造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综合体。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运用教科书启迪学生积极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造思维的门扉。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凡的靈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一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一闪念”和“一瞬间”。在引导学生读写听说的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相准“稍纵即逝的瞬间”,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碍。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让他们把积极思维、突发奇想、标新立异、刻意创新作为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创造思维绝非贝多芬、莎士比亚、瓦特、爱迪生这些伟人的专利。我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具备创造思维的潜质,处在创造思维萌发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能把教科书编活、教活、学活,必然能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路,在自己脚下

我主持的教材编写组与课题研究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协调和谐的合作群体,它包括编者、出版家、教授学者和中小学师生所形成的四个圈圈。圈内的每个成员,都忠诚、敬业、积极、乐于奉献,他们时时给我勇气和力量。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温馨甜美的大家庭里。一位百里之外的农村教师用篮子拎来了10只鸡蛋,说送来的是使用教材的孩子们的10 颗亮晶晶的童心;实验区教师寄来4000份使用教材的调查研究资料和完善教材的建议,凝聚了一线教师的智慧和情结;国内众多高校的教授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问题,经常与我开“电话会议”,反复切磋,为我排难解疑;一些高层课程教材专家,包括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想,提升了我的著作、教材、课题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在我患疾住院的108天里,教材编写组的主要编委不仅每天来医院看护,关心,而且坚守岗位,保证编写、研究的“机器”照常顺利运转……面对这些,我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可以肯定,没有集体智慧,没有群体的合作,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课程教材改革和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

有人说:“改革了一辈子,怎么始终走不出一个大圆圈?”我以为,如果人生真是一个大圆圈的话,圆上的每個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而每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越有成就,越难前行,成就最大的时候,也最易潜伏固步自封的隐患。而前进中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因而,不断自我超越是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关键,也是超越他人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前提。许多人不理解:“洪宗礼已经获得了可以说中学教师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而且年逾古稀,为什么还要做‘拼命三郎’?还有年轻时演肖继业那样的激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事业永驻,为自己钟爱的母语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才是我的幸福与快乐。生命有限,事业无限,生命总是有终点的,但事业永无止境,为事业而不辍劳苦,不懈奋斗,就能加大生命的容量,成为事业上的“高寿者”。所以,我天天都在走路,有时则在跑步。我所追求的已不是生理上的高龄,而是事业上的“长寿”。

改革是艰难的,改革者又是幸福的;改革之路是崎岖坎坷的,改革的道路上又是开满鲜花的。

有些青年教师、青年学者常问:改革难,路在哪儿?

——路,在自己的脚下。

(选自《人民教育》)

作者:洪宗礼

第2篇:语文教育随想录

我不是诗人,不是散文家,更不是哲学家。然而,在我看来,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就是一首最美妙动人的诗,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遼的哲理。我想,只要朴朴实实地把关于语文教育的独自的感受“倾吐”出来,即使只是“碎片”、“零料”,也能让人们领略到一点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历程中的诗意和哲理。

追问“起点”

一个不爱母语的教师,必定教不好母语;一个不爱母语的教材编者,永远也编不出好的母语教材。

自幼读书塾始,母语便为我奠基,伴我成长,铸我理想,成就我的事业,在我的生命中它如影随形,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在母语中觉醒,在母语中感动,在母语中陶醉,这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坚定着自己的教育信仰,也使我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对母语教育价值的执著追求中。

在诸多教学科目中,语文学科历来是非最多、争论最多、曲折最多,左也不是、右也不行,进亦忧、退亦愁,甚至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对语文“说三道四”,可以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评头品足。

批评是必要的,语文教育的确存在不少弊端。然而,单纯的批评是永远不能奏效的。语文教育要得到发展,重在改革和建设。而改革与建设的战略,首要的是回眸总结我国千年,特别是设课百年,无数语文教育前辈、志士仁人的经验以及各种有益的实验,把老祖宗留下的行之有效且至今仍有活力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继承下来;同时登高望远,从全球化的视野,以“拿来主义"的勇气汲取国外一切可以充实我国母语教育的先进理念、策略和经验。其次,必须在中外比较中加强理论研究,从中探求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文化水平的国家和民族的母语教育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力求做到:既有立足本土的立场,又有借鉴国际的情怀;既要“东张西望",又要脚踏实地;既坚持科学的实验探索,又注重扎实的理论提升;既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又在创新的过程中求发展。

建设母语,就要热爱母语,呵护母语,就要发展母语教育,提升母语的地位和扩大它的影响。我一生爱恋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我曾说:人一生一般只能做一两件大事。我孜孜砣砣数十年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与研究母语和母语教育,建设母语课程教材。

更新理念丰满羽翼

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语文课程文化只有借助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学习者也只有在语言研习的过程中才能感受、涵泳语言文化之美,获得文化熏陶。于是,我们便得出这样的命题:研究语言就是研究文化。

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根本目的,正是更好地弘扬祖国的文化、人类的文化。所有母语课程教材改革者都必须直面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价值,致力于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符号系统,它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深厚积淀;它是维系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视母语仅仅为工具,这一观念在我的教学及理论研究中可谓根深蒂固。改革者往往会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因而我常常对此“自以为是”,原则问题上一着一步不让;然而改革者又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完全不同于盲目追风,就如鸟类不断脱毛才能羽翼丰满一样。因此,我常常“三省吾身",又常常勇于“自以为非"。二十多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发展,或许取得了某些进步,事业“有成",其原因之一是,我力求达到“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

教材编写始终受着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约。理念的更新和深化是推进教材改革的关键。中外教材编写史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若干年来,我国内地的圈内外人士在语文教育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语文教学和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淡化人文精神,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性;有些教材连点成线,有上百乃至几百个知识点。这样,作为有机整体的血肉丰满的一篇篇课文,被肢解为一个个机械零件,学生只能到“知识树"上去摘下果子,再装进自己的“罐子"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根子在哪里?“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显然,除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外,就是因为既往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以及大纲的制定,都不同程度地置于“学科本位”、“课堂中心”等等旧教育理念的直接支配之下。因此,教材编写要创新,首要的便是更新理念。

21世纪初国标实验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升、更新教育理念的过程。编者要向自己旧有的经验、旧有的价值观挑战;要超越自我,努力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并建构科学的教材体系和呈现方式。可以说,转这个“弯子",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思索,乃至要有“自以为非"的勇气。正是在这样的“痛苦"中,逐步形成了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知、情、意、行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这些理念也是实验教科书的灵魂及理论支柱,它使教材的中心价值发生了根本转移。因为它注重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并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語文综合实践系统;它扭转了旧的语文教育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它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

更新理念当然是痛苦的,但每个坚定的改革者都必须有甘受痛苦的心态和思想准备,要把观念更新看作提高教材质量的强大动力。排除一次干扰,就会前进一步,就能跨上一个新台阶。改革的过程犹如鸟儿脱毛的过程,每个改革者都要不断脱去旧毛,才能长出新羽。倘能如此,必然会飞得更高更远。脱毛是痛苦的,但也只有在脱毛中才能获得新生。在致力于母语教材编写的改革中,我甘愿享受痛苦,在“脱毛"嬗变中获得新生。

为汉语文教青开窗

一说起母语教育借鉴外国,有人常常会联想到“搬”,并谆谆告诫:“千万不能照搬外国。”这个提醒有必要,很重要,但也反映了有的人对学外国存有一种“杞忧”心态。机械模仿实属大忌。然而,对“搬"不可笼统地反对,不可绝对化,关键在于“为什么要搬”、“搬什么”、“怎么搬”。外国的东西未必都好,毒品不可“搬”,洋垃圾不能“搬";财富、知识、智慧,包括母语教育经验,未必都是“中华牌"的最好,其实,中外各有长短。我之长,当然要弘扬;我之短,可以用他人之长来补。这样,我们的知识会更扎实,经验会更丰富,智慧才能更有灵性。

我以为,“搬"是前提,为我所用是目的,以我为主是原则,鉴而用之是途径。

事实上,中国语文课程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开始,便引进西方课程。1904年我国语文设科的第一套课本即有外国学者介人。百余年来,以杜威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追求,而我国众多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探索之路上,总是把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与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他山之石”结合起来,使那些对我有用的“舶来品”本土化。建国后,众多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源源而来,学习国外语文教育的思想理念和经验,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包括语文课程教材在内的母语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打开窗口,让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进人我们的视野,为我所用。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我们先后与国内外109个单位的200多位学者合作研究中国百年和当代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母语课程教材,先后撰写母语教材研究著作17卷,凡800余万字,目的也是尽其所能,为我国母语教材的建设打开一扇扇千姿百态的窗口,展示出五彩斑斓的世界母语课程教材的文化长,廊。从而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母语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制高点上,登高望远,力求使我国的母语课程教材建设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统一的新起点上有突破性进展。

为汉语文教育开窗,这并不是权宜之计,乃是我国母语教育、母语课程教材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适应当前国际潮流的时代要求。

铸就语文教育“链"

有人质疑:“你提出语文教育‘链',是不是意味着要把语文肢解?”这其实是误解。天地之间,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有规律的、有序的。语文概莫能外。

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肢解语文是荒唐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是愚昧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试图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

我所提出的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语文知识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技能;技能熟练后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养成习惯、获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形成语感、文感、情感,逐步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犹如语文教育大厦的墙基,必须夯得扎扎实实。要提倡书要仔仔细细读,字要认认真真写,一丝不苟,一字不忽。当今社会和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语文“双基"的核心内容更加丰富了,比如语文知识,包括了静态的知识和动态的知识,其范畴扩大了,其内容涵盖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技能除了传统的读写听说外,还可以包括思维能力视听能力、展示能力等。语文“双基”始终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要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毋庸讳言,需要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并不是既往的单纯机械操练,它与生活语境、情境紧密结合,重在应用,重在探究,重在发展思考力和创造力,它融人了语文教学的全程和各个环节,这不仅让语文站了起来,更让它“活”了起来。

语文课是兼具工具性与思想性(含人文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等)的学科。要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情智,关键是达成教材的选文和读写听说内容的优化。只要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教师又能自觉地在读写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持之以恒地“渗透"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关注科学、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合作和谐、保护生态等方面的意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达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良好的语文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把握以及学习兴趣、动机的培育,是语言、思维能力发展定型化的结果。它们是语文素养的至为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在语文学习领域达到终身发展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条件。

铸就语文教育“链”,构建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理论框架是艰巨的语文教育工程。作为一种探索,一项研究课题,我认为它应当受到关注。

教师是教者,也是编者

传统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者仅仅把课本看作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实际上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和学习方式,是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掌握的语文规律。它们是语文学习追求的更高目标。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把语文教材仅仅看成是“语文教学之本”,确切地说,教材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它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忽视和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责任感。我总觉得,教师不应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编者。歷来用语文教科书教学生学,是语文教师的本职,其实只要是成熟的语文教师,往往都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用教科书学,把教本转化为读本、学本。而更高层次的学者型教师,他们还能在用教科书教和教学生学会用教科书学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用慧眼去鉴别教科书的编写水平,判断教科书内容和体系的适切性,评价教科书的优劣长短,甚至指陈教科书中的白璧微瑕,并提出种种修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有的是一字一个标点的推敲,有的撰写成论文,提出独到的见地。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教师眼盯着课本,天天都在评价、修改教材。这些教师在尽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又尽了提高、完善教材的职责。新教材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教师和学生。不管你把教材的优势、特点如何说得天花乱坠,课堂教学终究是试金石。教材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体系是否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设计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到课堂上一检验,就泾渭分明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每位教师都是教材编者,都是为教材建设作贡献的“无名英雄”,都是教材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专家。教材建设作为一项塑人的系统工程,特别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验、研讨、评价、修订过程中具有参与意识。正是这种意识,我虽为教师,却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教材建设的局外人。

教材编写,说到底是塑人的事业,是功德无量的千秋大业。每位教材编者都必须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第一境界、最高境界,几十年来我不只是用手和笔在编写教材,而是怀着对莘莘学子的爱,用赤热的心和沸腾的血在铸造一座座母语教材大厦。我和我的同仁们常说的一句箴言是:手中有笔,目中有人。

不妨做做厨师和琴师

教材体系科学简明、合理合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中国语文教材体系从纯文选发展到多项子系统整合,是一大进步,但进步中也暗含着失之繁琐的隐患。要构建母语教材的科学体系,必须加强统整,削枝强干,压缩体积,化繁为简,轻装上阵。

体系问题看似形式问题、策略问题,实则为理念问题、编写认知问题。我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字“五说语文教育观",对语文的多元目标、繁杂内容进行了尝试性梳理,初步厘清了多重语文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未必很科学,也谈不上完善。但我力图把研究的重点瞄准体系的“整合”,因为母语教材的“统整”,已是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编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整合是一种艺术,需要精心研究语文和语文教育的规律,科学分析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君臣佐使"各有位置。语文教材包罗万象,酷似微型的百科全书,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译,语、修、逻、文、思,越来越复杂了。假如不合成,各自为政,各自封闭,互不相通,互不融合,教材就不会有特色了。合成"好比烧一个菜,编者要把菜料、酱油、醋、味精、葱姜先准备好,然后再加以“合成”。这种“合成”是有高下之分的,名厨师的“合成"和普通厨师的“合成”就很不一样。“合成"又如演奏交响乐,许多乐器一同鸣奏,都能和谐协调,听起来旋律优美。成熟的教材编者,就像是技艺高超的厨师和乐师。我运用这两个比喻,试图概括语文教材元素合成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显示了“分之系列清楚,合之互相为用”的特点。当然,“合成"只是一种形式,是否有最佳形式,还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用教科书把学生引进思考的王国

历来语文教学使用课本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照本宣科,把书教死;另一种是善于引导学生自己使用教科书,把教科书用活。因此,修炼教学引导的艺术,也就成为教师成功的关键。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思维能力参差,个性特点不同,心理状态不一。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能。

教师是学生心理奥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是学生思维能的辛勤开发者。

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金矿。成熟的语文教师,都会考虑充分融會课本内容,把握学习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只会有不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师,不会有不愿思考或不能思考的学生。

乐思方有思泉涌。乐思,犹如童话中的魔杖,触及之处,智慧之花灿然开放。

教师要想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追求感。为此,可设悬置疑,层层激思;可故拟相反答案,预设思维岔道;可投石激水,引起争论;可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触景生思;也可别出心裁,策划智力游戏,引逗思维的乐趣,这些是我的经验之谈,也是我进行的理论归纳。

总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的确是一种需要,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课堂上五十双眼睛就是一个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

教师“引”的艺术是否到达最佳点,能不能使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进人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一块试金石。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能呈潜藏状态,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在他们身。上“卡壳”。因此,要善于用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等他60秒”,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在60个“嘀嗒”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会燃烧成绚丽的彩霞。

思维的浅表性和直线性,是一些学生的明显弱点。教师宜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或生疑兴波,从无疑处生疑;或由此及彼,启迪联想;或藏答于问,曲“问”通幽,向深处开掘。

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所谓的画留空白,课留“思地”。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天天都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天天在修炼着自我。教师把学生引进了“积极思考的王国”,也使自身进人美不胜收的“教学艺术的王国”。只有这样,教科书的使用才能“活”起来。

50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45分钟一堂课,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

让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十多年对中外母语教育和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我清晰地看到一个重要轨迹:创造力的培养是各国母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创造性教育是各国母语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走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困境,必须重视运用教科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智力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深藏着创造思维的潜能。

一个成熟的教师,一名优秀的编者,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创新设计,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用心去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创造思维并非深不可测的大海,亦非高不可攀的峰巅。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求未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变革的过程中求突破。其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求活。

创造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运用是关键。多读书,读名著名篇,这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读中更须多体悟、多思考、多应用。要使学生懂得不能只满足于“继承”性的读书,而要在阅读实践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看法,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问题,站在不同侧面,处于不同心理,选取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路,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只有摆脱预设“唯一”答案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禁铜,才能爆出灿烂的创造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综合体。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运用教科书启迪学生积极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造思维的门扉。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一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一闪念”和“一瞬间"。在引导学生读写听说的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相准“稍纵即逝的瞬间",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碍。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让他们把积极思维、突发奇想、标新立异、刻意创新作为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创造思维绝非贝多芬、莎士比亚、瓦特、爱迪生这些伟人的专利。我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具备创造思维的潜质,处在创造思维萌发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如果我們能把教科书编活、教活、学活,必然能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燃烧起来。

路,在自己脚下

我主持的教材编写组与课题研究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协调和谐的合作群体,它包括编者、出版家、教授学者和中小学师生所形成的四个圈圈。圈内的每个成员,都忠诚、敬业、积极、乐于奉献,他们时时给我勇气和力量。我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一个温馨甜美的大家庭里。一位百里之外的农村教师用篮子拎来了100只鸡蛋,说送来的是使用教材的孩子们的100颗亮晶晶的童心;实验区教师寄来4000份使用教材的调查研究资料和完善教材的建议,凝聚了一线教师的智慧和情结;国内众多高校的教授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问题,经常与我开“电话会议",反复切磋,为我排难解疑;一些高层课程教材专家,包括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思想,提升了我的著作、教材、课题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在我患疾住院的108天里,教材编写组的主要编委不仅每天来医院看护,关心,而且坚守岗位,保证编写、研究的“机器”照常顺利运转……面对这些,我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可以肯定,没有集体智慧,没有群体的合作,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课程教材改革和课题研究的累累硕果。

有人说:“改革了一辈子,怎么始终走不出一个大圆圈?”我以为,如果人生真是一个大圆圈的话,圆上的每个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而每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越有成就,越难前行,成就最大的时候,也最易潜伏固步自封的隐患。而前进中最困难的时候,往往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因而,不断自我超越是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关键,也是超越他人和超越自我的重要前提。许多人不理解:“洪宗礼已经获得了可以说中学教师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而且年逾古稀,为什么还要做‘拼命三郎'?还有年轻时演肖继业那样的激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事业永驻,为自己钟爱的母语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才是我的幸福与快乐。生命有限,事业无限,人总是有终点的,但事业永无止境,为事业而不辍劳苦,不懈奋斗,就能加大生命的容量,成为事业上的“高寿者”。所以,我天天都在走路,有时则在跑步。我所追求的已不是生理,上的高龄,而是事业,上的“长寿”。

改革是艰难的,改革者又是幸福的;改革之路是崎岖坎坷的,改革的道路上又是开满鲜花的。

有些青年教师、青年学者常问:改革难,路在哪儿?

路,在自己的脚下。

作者:洪宗礼

第3篇:对“教育随想”的随想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教育界也不甘寂寞,各种理念纷至沓来,尤其是伴随着全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不少先进的理念,时尚的做法如雨后春笋一般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响彻在我们的耳畔。因此“与新课改同行”“与学生一同成长”,“寻找师生失落的精神家园”等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与不懈的追求,而这其中提倡教师写“教育随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写“教育随想”不仅是在用笔记录平时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亲身经历,不同于教育专家的讲座,不是发表在正规刊物上的经验介绍,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且从提高教师职业的精神生活质量层面上来说,写“教育随想”是在放松自己、检验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是属于自己精神家园的一块“绿洲”,也可以说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吧。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学会反思,是在培养自己的主动探究精神,是在搞“小小科研”,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是在“促使教师职业向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有感于此,笔者认为老师们在写“教育随想”时应树立一个“理”字,立足一个“情”字,突出一个“想”字,强调一个“勤”字,追求一个“真”字。特别要克服当前有些老师对写“教育随想”产生的两种情绪,一个是畏难情绪,另一个是反感情绪。

畏难是因为平时教师懒于读书,疏于思考,怕于动笔,感觉写教育随想不知从何下笔,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写,甚至对教育随想的写作格式也产生迷惑。其实,“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强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心人,何愁“巧妇”无“米”下“炊”呢。至于教育随笔的写作格式,大可不必太操心。“随想”,顾名思义“随便想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倡写“放胆文”,可以是教后感、教育日记、教学案例、心得体会等等,不一而足,但立足点应该是有自己独特的“想”的成份,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反思行为,也是教师元认知水平的体现,并不是瞎想。

对于有些教师的反感情绪,这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教师,平时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搞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再写教育随想似乎有加重教师工作负担之嫌。但如果认识到位,处理得当,每位教师每周抽一点时间写一篇教育随想,也不是没有可能,久而久之,必然会“下笔如有神”。 但愿每位教师拿起你的笔,写下自己教育教学生涯中浓彩重墨的一笔。生活因充实而美丽,教学因反思而精彩,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

第4篇:《苏州国际教育园论坛版主申请规定及流程》

《漫步论坛版主申请规定及流程》

一、基本要求

1、申请人在漫步论坛的注册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5天、论坛在线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申请人必须是自愿、义务地为论坛网友服务;

3、申请人应具有充足的上网时间来保证负责管理所要申请管理的版面;

4、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及修养,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5、申请人在拟申请管理版面及版面内表现良好,并具有一定的论坛经验,熟悉拟申请版面,并为该版面其他版主及网友所熟悉和认可;

6、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申请人自愿接受论坛管理人员及网友的监督,遵守论坛各项规章制度,服从论坛统一管理,自觉维护论坛形象;

8、申请人同意随时接受论坛管理员的身份验证,并向论坛管理员递交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一切个人真实信息。

二、注意事项

1、每个论坛的版主名额原则为2-4人,部分流量较大的版面可提高至6人;

2、每一用户仅允许担任同一个分论坛下的一个版面的版主,不得在同一分论坛下兼任;

3、因违反论坛规定被免去版主职务的论坛用户(含任期内考核不合格被撤职),自被免职之日起的两个个月内不具备论坛版主任职资格;

5、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的用户,自被批准辞职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不具备辞职之前所管理论坛的版主任职资格,一个月后按规定重新申请;

6、用户因除格式不符以外任何原因未通过申请的,在一个月内不接受其对相同版面的申请;

7、用户昵称、头像、签名档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其申请视为无效申请;

8、若拟申请管理版面的版主名额已满或无招聘需求,用户所提交的版主申请均视为无效申请;

三、申请及审批流程

1、申请版面版主的论坛用户应当真实、仔细、完整、详实地填写版主申请表格,并必须以“××申请××版面版主”为题目在所属分论坛站务区发帖提交申请;

2、分论坛管理员应在版主申请帖提交之日起的三个工作日内做初步回应并提示进入审核流程;若申请(条件)不符合规定,应回复说明并锁帖;

3、审核工作包括:征求现任版主意见、考察申请人的论坛表现、查看网友评议等等,此项会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

4、对于审核通过的版主申请,论坛管理员将授予申请人相应版面的管理权限并在站务及相应版面发布公告;

5、对于未通过的版主申请,论坛管理员将及时回复说明并锁帖;

6、原则上,新版主的试用期为半个月,期满后由论坛管理员进行考核并听取其他版主的意见,最后作出续任与否的决定;

7、已经批准新上任的版主,经管理团发现或其他用户举报不符合任职条件并查证情况属实的,将撤消该任命,举报有效期为自任命之日起一个月内,过期不予处理。

四、附则

1、特殊情况下,部分版主可由管理员直接任命并发布公告;

2、漫步论坛本申请流程及规定保留继续补充说明和解释的权利;

3、本规定自2010年7月18日起生效并施行,原有版主申请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附:版主申请表格式

申请人帐号:(即您在登陆论坛时所输入的帐号)

昵称:

申请人性别:

目前居住地址:

申请版面的名称::

有无管理社区或论坛经验:

平均上网时间(小时/天):

能取得联系的上网时段:

申请该版面版主的理由:

面对网友的投诉或指责,你会怎样去做:

你认为该论坛目前现状是否需改进及你的管理思路:(本条十分重要,请重点回答)你是否可以做到自觉遵守和维护论坛制度,维护论坛形像并接受论坛管理:

漫步家园管理团队

2011年1月6日

第5篇:军转论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应试及工作能力

军转干考试

军转论坛:军转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应试及工作能力

【关键词】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论坛 军转干考试 军转网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军转干部 军转干部安置计划

河南省信阳市在2012年军转安置工作中,按照国务院军转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前移工作的通知》要求,确立了“先培训、后安置、培训结果作为安置参考因素”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培训与安置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教育的实际效果,推动了军转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抓教学管理,保证培训工作质量

一是教学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课程设置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如介绍市情时,重点讲述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六城联创”取得的显著成绩、羊山新区和工业集聚区建设、城市面貌的变化以及红色旅游等。重点学习建党9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广大军转干部的爱党爱国情感;邀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张厚东和全省模范军转干部卜春和等同志作报告,教育和激励军转干部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二是保证质量,精心选聘师资力量。坚持好中选优,协商确定了一些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人士担任授课教师,深受学员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规范管理,确保培训有序进行。要求居住较远的转业干部学员集中食宿,过集体生活,制定学习、生活、班务管理等制度,严格考勤记录。

二、抓学员活动,丰富培训工作内涵

组建班委会,注重增强学员的自律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开展以“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为主题的讨论会和座谈会,使全体学员认识自我,摆正心态;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引导转业干部学员谈思想、谈感受,探讨难点问题,化解心中困惑;开展联谊联欢活动,使大家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组织考察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25军长征出发地和信阳工业城招商引资项目,引导转业干部“学先烈、忆传统、看发展、树信心”,增强培训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三、抓工作创新,提高培训工作水平

把军转干部参加培训期间的考勤记录、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直接与安置挂钩;认真落实《关于我省考试考核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首次将《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纳入培训的内容,拓宽转业干部的知识面,增强应考能力;拓展培训教育课堂,组织军转干部走出去,把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考察观感结合起来。

第6篇:教育随想

两亭中学教师交流活动心得

(一)

(教育随笔)

常言道,医者,仁心。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净化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心病还得心来医,可我们的心在哪呢?应对着数不尽的各种莫名的“验收”与“检查”、考虑着如何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如何成功地“上位”、每日的碎碎家事„„有太多的事让“灵魂的工程师”们分神了,毕竟,人还要生活。

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整天“妙手回春”的人却救不了自己。不过,这种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却时时围绕他们左右。

教育的“去行政化”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可又有谁能真正地做到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校教育的地位多年被曲解,学校教育理应是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决定因素。现如今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甚全面,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名词不再停留于各种新闻媒体中,这些特殊名词所代表的社会现象日益成为了真实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的难度也随之大大加深,原有的教材当中出现的很多情感类的教育实例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并未明显地展现。这种情况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何解决令人深思。教育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或者说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类似体验。(这些体验至少要以安全无害为前提)

(对学生思想倾向的准确把握与预测、引导与净化,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与根本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如今的人类社会,科技日益发达,各行业、各领域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各事物之间原本明显清晰的“界线”趋于模糊甚至消亡。这样的社会现状与发展态势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多样的交流方式、交流方法,人们可以便利地通过网络、通信设备进行交流。采用怎样的交流方式、交流方法也常常困扰着人们,人们较原始社会时期越来越多地关心着自身、社会、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来交流,谋求掌握最准确的信息、构建最稳妥的人际关系。

面对面的交流应该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的有效性与由此种交流方式可能导致谬误的情况纷繁复杂,这里不予特殊讨论。)

教师与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可谓时时刻刻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扮演着大同小异或者天壤之别的角色。如何面对这些稚嫩、无知的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当然,并没有明确的条例特别规定交流的对象的人数与年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同样的教师往往会面对数名学生。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以不变应万变”。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略显成熟或者依然傻气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间明显的差异,这些现实的差异就真实地摆在了教师面前。如何面对,的确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头疼”。

感性与理性的斗争从人类产生到今日从未中断过,双方在“思想”这片广袤无垠的原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厮杀。感性强调真实的体验,理性则是侧重于事物的本原。比如说观看同样一朵花,感性则强调看到后的感受:“好美”或者“难看”;理性则侧重于这朵花是什么颜色、在视网膜上如何成像等问题。幸运的是,并不存在完全感性或者完全理性的人。这样,我们所处的世界才展现出无以伦比的美与令人惊异的秩序。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答案很多,充满变化。好在人们还有一项特殊功能——“审时度势”,人们往往会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与态势来产生不同的应

对策略。

当教师得知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之后,往往会在脑中形成相应的观点与看法。这些相应的观点与看法左右着教师下一步的行为。也就是说,“看清楚眼前的路,才能走得稳”。 人,必须融入社会,这样才能生存,只有生存得到了切实保证才可以考虑发展的问题。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人”或者说“菜鸟”,往往会根据书本上的“金科律例”来生搬硬套,难免会碰壁。进而,他们对自己的理念、持守的东西产生怀疑,甚至完全推翻或者丢弃。 由此看来,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真实环境与态势,并且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稳妥方法才能“立稳脚跟”,成长与发展。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半开玩笑地发着牢骚:“XX班的XX根本就不学习,也不知道他爸妈送来学校的目的是啥„„”、“X老师,你管管你们班的XX吧,上课不听课就不说了,尽捣乱„„”、“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我记得X届学生就还不错„„”、“这个社会怎么了,变化太大了,人们都不爱学习了,这是一个不尊重知识的社会„„”、“时代真是变了,想当年,我当学生那会„„”,这样的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甚至在“升级”、“变本加厉”。

列举这些并不是为了驳斥这些教师的观念“不够纯正”,更不是要从“职业道德”、“良心”等方面来谴责这些发牢骚的教师。(要知道,只有真正用心的教师才会有类似的感慨。毕竟,人是反复无常的: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以及行为上的表象往往会出现不一致,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的体现。)

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从教育的发展纵向来看,其一直是个令整个人类困扰的问题。“如何教”与“教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没有准确答案。

其他国家教育的真实情况不是很清晰,这些与教育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人们对信息的采集手段与传播方法、意识形态的特殊要求、信息的时效性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接收者不能接收到相对准确“第一手资料”。)

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势必造就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必定会造就不同的教师,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经常会有人提到,“言语的艺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灵魂之间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等所谓的经过验证的各种律例典章。这些“金科玉律”与社会当中的道德、习俗、法律等等约束性的“定例”一起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构筑起一个有着明显或不怎么明显的界线的“完美世界”。这个“完美世界”要求有保证其正常运转的种种“机器”与“守卫”,教师就是这些“机器”与“守卫”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得夸张些,没有教师,就没有眼前这“完美世界”。

这个世界的美好正是体现在她给人们展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而美好的程度与是否美好的评判标准则需要相对专业的人予以诠释。这些人就是“引导者”。

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的确值得认真研究与广泛讨论,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

他们面临一种身份的转变,从在校学生转变为社会生活、工作中独立的主体。如何面对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成为了他们最困惑的事。

高等院校的理论教育必不可少,可教育的难点不是体现在对一个专有名词的阐释上。真正的难点是如何面对学生、面对新的同事、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集体当中的种种显规则与“潜规则”。

刚参加工作的“学生教师”或者说是“菜鸟教师”往往看不惯学校当中某些前辈的言行,这只能说明他们“理论大于实践”。(不过,有些前辈的言行确实失去了当年的豪气而转变成了一种对现实不满的发泄与牢骚。)

这里呢,就出现了一个观点:不要让那些前“辈毁”了你的未来。

(“老人言并不一定正确”的观点也是与原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观点的争论也是从两者产生持续到现在,至今没有定论。)

环境必定会对个体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同事间的调侃、办公室的特殊文化、下级与上级之间微妙的关系等具有“艺术”特色的产物时时困扰着“学生教师”,该怎么办呢?随波逐流还是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是个问题。

经验,并不能总产生什么出乎预料的好结果,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消极影响。习惯,也不总是好事。

理想中的教师或者某种程度上教师队伍中真正的“灵魂人物”应该是每时每刻不断更新心思意念,不被以往所束缚的人。

(“XX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些仅仅是称号,取得这些称号的教师至少要比未取得此项殊荣的教师要付出得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所以,那些“学生教师”更加迷惑。)

第7篇:素质教育随想

素质教育这面鲜亮的旗帜,映射着20世纪那金色的余辉,在当今的中国教坛上空高高飘扬。在进行全面展开素质教育教育同时,本人深有所想。

一般所言: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对应参照提出的,但在大多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们心中,它被倾注着更丰富的内涵。这个框架己远超出当初的规定。抑或说: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被丰富的理论色彩浓郁的教育操作过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探索过程,其重要意义还在于不断提高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事业本身的素质。

在目前的有诸多“应试”特点的教育实践中,是留下了诸多教育空白的,这些空白的补填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当前应关注这些方面:学习素质,也就是通常说的学会学习方面的教育;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是现代人格的一个前提;科学素质,这里侧重指的是科学的人文精神;艺术素质,审美情思的情灵陶冶;还有未来意识,对明天的强烈感悟

有位校长讲:我们学校的育人口号是:素质+特长。校长的用心是好的。但我想,素质包括不包括特长呢?由此再延伸一下,素质教育是不是一种特色(长)教育呢?不讲特长何言素质,讲了素质怎样体现特长……

教育中若不是“应试”的急剧膨胀,也就没有素质教育的提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框架内,也应包括应试的能力(素质)。不然,各类升学考试,招工招干的招聘考试,还有什么“托福”等,过不了关,也说不过去:可否这样说:素质高的应该能通过“应试”,但“应试”通过者未必素质高。

“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现在是日日见诸报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框架构建,有不同的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分析,似乎总有对素质教育只是掀起一角面纱之感。当年陶行知讲: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素质教育几类陶氏的“真人教育”。一个提法若是包容太大了,就显不出个性了,其中的科学性含量也就因而失去开采价值了。所以,应在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上做些文章,在素质教育的不同风格上做些文章,而不是去企图一下建立起什么素质教育大全。

“素质”的内涵极丰富。“素质教育”是个无边的大圆,外延无边。素质教育也可说是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但这样说有点语言游戏了,一个口号包罗万象,也就没特色了。现在,在到处都讲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进行一些深入的理论探讨:什么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什么新质,素质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等,现今运作着的教育哪些具有素质教育的成份,哪些没有,在目前如何具体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苏联的一种战斗机,很使当时的美国感到威胁,后得到一架,经研究,其部件远不如美国同类机的件,但装配起来组合成为一架飞机,性能却是异常优良。人的素质也有类似处,在我们将素质分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或是从其它类型、结构上划分时,切应注意:人的复合素质的培养。复合素质使得人的各种素质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人的素质,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个性上讲,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向前进发的河流;树立动态的、发展的素质观是必要的,这是对素质进行开发、激励的前提之一,生气灌注、灵气巧蕴的教育;知识相互迁移、相互优化应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

不少学校都在把建立计算机室、语音室等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硬手段来抓,这固然不错。但是,切莫忽视了办学思想、教师素质与文化知识的提高也。好条件当然对培养素质人才起着大作用,但不一定好条件一定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出现更取决于人格、责任、使命、道义的力量。

十 素质,不可能是各种素质门类的平均组合,也不可以要求一个人既具有陈景润的数学素质,又具有邓亚萍的运动素质。一个得到素质良好发展的人,应是在具备了现代人应有的那些基本素质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服从于社会需求,使自我这个小宇宙和谐与社会这个大宇宙并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十一

如果说:我们常讲的素质或素质教育这些词语是偏重于后天的一种教育结果,那么,元素质则偏重于指先天的一种生成。它是人的自然史过程的产物,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量的积累而渐次引起的质之飞跃,是动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结晶体,是人之被称为人的一种自组织行为,它更多地是指整体的人类具有的一种素质。

因此,本人认为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

素 质 教 育 论 文:

《素质教育随想》

教师:林玉

2006.05.17

第8篇:《爱的教育》读后随想

去年暑假,我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可是由于我的懒惰,一直没细读,它就置身于书架的一个角落里,今年,我偶然发现并阅读了这本书。

我早就听说过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原先我以为是本小说,于是想要将它看个究竟。

这本书居然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它并不像一些小说,讲明了事理却一点也不生动。让人没办法再往下看,而它却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说明道理,引人入胜。这本书的主角是安利柯,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他的朋友都是一些品德很好的人,比如说卡隆,因为班上有一个驼背的孩子,一个叫弗兰迪的孩子与一些坏孩子欺负他,卡隆便出手相救,以他的拳头保护了他,并且痛打了弗兰迪,弗兰迪居然恶人先告状,但当老师质问是谁打的弗兰迪时,卡隆却一点也不胆怯,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说明了真相,老师非但没有惩罚卡隆,还批评了弗兰迪,这说明了好心有好报,正义终将得到褒奖的道理。还有“小泥瓦匠”,因为他的爸爸是个瓦匠,所以安利柯他们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他家的经济条件很差,他每次来到安利柯家时,都会依旧披着他爸爸留给他的大衣,弄得安利柯家满是尘土,但是安利柯却毫不歧视他,而是将它当作亲人一样对待,记得有一次,“小泥瓦匠”来到安利柯家里,十分喜欢安利柯家里的玩具小火车,安利柯见了便立刻将小火车送给他。“小泥瓦匠”的欣喜若狂让安利柯也开心极了,他们的友谊也加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歧视那些贫苦或者残疾的人,因为人的尊严都是平等的,人世间,多一点同情和帮助,就会多一点快乐和幸福。

有一次,考试的成绩下来了,班上的好学生代洛西依然是满分,因此一位叫做瓦梯尼的孩子十分嫉妒他,因此处处都挖苦他,但是代洛西却对他很好,最终使他羞愧难当,代洛西的宽容和瓦梯尼的狭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妒忌只会让人心胸狭隘,遮蔽人的眼睛,自私自利,有百害而无一利。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当我做了错事时,我就想起了我应该做一个品德优秀的孩子,因此我便就此罢手并且承认错误,《爱的教育》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天使,每次我做好事都会鼓励我,每次我做了坏事都来规劝我,所以《爱的教育》是本很好的书。

上一篇:小学防溺水实施方案下一篇:幼儿园体智能热身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