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ct哪个辐射大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螺旋ct和ct哪个辐射大

第2篇:256层螺旋CT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对于减少辐射剂

量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利用256层螺旋CT的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探讨减少冠状动脉CTA有效辐射剂量的方法。方法 将1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分为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组(A组)与回顾性检查组(B组)2组,每组患者50例纳入研究,比较两组获取有效图像质量的平均辐射剂量。结果 前瞻性心电门控比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的有效辐射剂量平均低69.7%。结论 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可以显著减少有效辐射剂量。

关键词: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回顾性心电门控

近年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工具。CT冠状动脉成像多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的方式获取冠状动脉图像,但这种成像技术产生的射线剂量较高。本研究利采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比较,以期寻找能降低辐射剂量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 随意抽取256层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组(A组)与回顾性检查组(B组)各50例。纳入标准为: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结果临床拟诊为冠心病;②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心率在45~80次/min,平均64次/min;③有明显的心律不齐、心功能2 级以上、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碘过敏及肾功能不全者和有冠脉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搭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不纳入本项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A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5~82岁,平均57.7岁,平均体重62.1kg。

B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7~82岁,平均60.4岁,平均体重63.7kg。

1.2扫描技术 所有检查均使用256层CT(Brilliance iCT,Phlipshealthcare,荷兰)。扫描前对受检者进行呼吸训练,并按标准连接心电门控,显示至少一个稳定的心动周期后定位扫描,根据心脏外形适时调整扫描范围。以右侧肘静脉入路,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 ml/s的流速注射碘对比剂(碘普罗胺370mgI/ml)45~60 ml,然后注射30ml生理盐水。扫描参数:球管旋转时间为0.27 s/w,矩阵512×512,扫描电压为120 kV。检查结束后留观患者15~30min,无过敏反应后告知患者离开。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数据采集时相设在心动周期的45%或78%期相,回顾性心电门控数据采集时相设在心动周期的45%、75%期相。

1.3图像重组和分析 所有数据均传至EBW4.0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回顾性心电门控检查在某支冠状动脉显示不佳时,采用心电编辑技术或以5%间隔重建其它期相数据,选择最佳重建期相后处理。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将冠状动脉分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4支血管进行分析,冠状动脉分析以原始图像为依据、三维后处理图像为参考,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按照5 分法评定图像质量:1 分,严重钙化或明显运动伪影,管腔无法评价;2分,运动伪影严重或噪声大,影响管腔评价;3分,较多运动伪影或噪声较大,但不影响管腔评价;4 分,有轻度运动伪影和噪声;5 分,无明显伪影,无明显噪声。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CT图像质量评估,如果2名医师有争议和分歧时,同重新阅片达成一致。

1.4辐射剂量统计及计算 记录每例患者扫描所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公式ED= DLP?~k,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其中k为换算因子,采用欧洲质量标准的胸部平均值k =0.014 mSv/( mGy/cm)[1]。

2结果

2.1辐射剂量 前瞻性门控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76mSv,回顾性门控为 12.41mSv,前瞻性门控比回顾性门控的射线剂量低 69.7%,见表1。

2.2图像质量评分 本组100例患者共400支冠状动脉血管,其中图像质量优秀(5分)或良好者(4分)A组达到92.5%(185/200),B组为94.5%(189/200),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2组不能满足诊断需要的冠脉血管(1分)分别为0.25%(1/200)、0,无明显差异,见图1,图2;

3讨论

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回顾性门控的运用使CT扫描图像的分辨率得到了改善,其主要优点在于可获取全心动周期的图像,且可以在任意平面进行多平面重组,保证图像质量。其缺点是大剂量的射线对患者影响较大。当前降低冠状动脉检查辐射剂量的主要检查技术手段有自动毫安调制、自动毫安设置、可变速扫描、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智能滤过技术及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而以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效果最为满意[3,4]。

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是由Hsieh等[5]研发的一种心脏扫描模式,采用轴扫的模式,即扫描和进床分离,避免螺旋扫描中因重叠扫描而产生过多的辐射剂量,结合进一步扫描轴面数据采集技术和适应性心电图(ECG)触发移床技术,通过心电图信号触发只在所选择的心脏时相点曝光扫描,前门控采集在一次屏气下数个心动周期内进行1~2次曝光即可完成。本研究A组对于心率在70次/min以下者前瞻性门控技术采用重建时相78%,对于>70次/min心率者采用重建时相45%[6],获得满意图像质量。

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是采用螺旋全心动周期连续扫描同步记录心电信号,患者一次屏气完成心脏全期相容积数据采集,然后可根据心电信号选择R-R间期任意时相重组图像,其优点为可行心电编辑并可任意重组不同时相保证冠状动脉血管图像最佳显示;缺点为选择期相外的数据并未利用,但已接受了多余的X射线辐射。因而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相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显著降低了X射线辐射剂量。通过本研究分析表明,前瞻性技术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平均69.7%,与王继芳等[4]报到的73%相近,同时获得与回顾性技相似的图像质量。

然而,前瞻性门控技术也有其局限性,成像时需选择心率慢而稳定的患者。如果在获取图像期间,患者心率发生变化,采集的图像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7]。因此,稳定的心率是前瞻性门控成功获取冠状动脉图像的关键。本研究在排除了明显的心律不齐的基础上挑选心率控制在≤80次/mi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取得了射线剂量低于回顾性门控的69.7%,而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满意结果。对怀疑为冠心病、心率能控制在≤65 次/min、律齐的患者,本着低剂量的原则,在100 kV 管电压下,行前瞻性门控采集技术检查,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范依莎,侯阳,赵鹏飞.低剂量前置门控冠脉CTA 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不典型胸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3):169-173.

[2]殷焱,陈洁,柴伟明,等.心电图调制电流对有波动心率的心脏CT 扫描曝光剂量及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6):946-949.

[3]姚金龙,姚慧,刘斌,等.64排螺旋CT前置与后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比较[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5):417-420.

[4]王继芳,姚以刚,徐学权,等.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2,10(2):74-76.

[5]Hsieh J,Londt J,Vass M,et al.Step-and-shoot data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r cardiac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J].Med phys,2006,33(11):4236-4248.

[6]张晓东,唐秉航,李芳云,等.256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9):835-840.

[7]赵红,刘斌,吴兴旺,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45.

编辑/申磊

第3篇:关于购置16排螺旋CT和DSA的申请报告

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为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诊断治疗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我院拟购置沈阳东软16排螺旋CT和荷兰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特此申请,请审批

曹县磐石医院

二0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第4篇:64排螺旋CT考察报告

2007年11月7日-10日,我院64排螺旋CT考察组一行4人在XXX副院长的带领下,到北京对几家医院进行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北京首钢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5家医院。现将北京考察情况并结合前期在郑州考察情况做一汇报。

一、 此行考察的目的在于了解飞利浦、西门子、东芝、GE等四家公

司所生产的64排螺旋CT在北京地区的销售、使用情况。我们分别到北京安贞医院、北京首钢医院(东芝)、北京协和医院(西门子)、北京宣武医院(GE)、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飞利浦)等5家医院详细了解了这四家公司CT的具体使用情况。我们绘制了详细的考察内容表,对每家医院的情况都作了认真的了解和记录。

二、 品牌及市场占有率:飞利浦、西门子、东芝、GE等四家公司均

为世界知名医疗设备生产公司,目前只有这四家能够生产、销售64排螺旋CT。其中东芝公司较早开始研发多排螺旋CT,中国国内、欧洲的第一台64排均为东芝生产,美国第一台256排CT也是东芝公司生产。北京地区64排CT分布情况大致为GE略多,东芝、飞利浦相差不大,西门子较少,可能与西门子公司着重推广双源CT有关。河南地区目前装机四台,四家各一台。

三、 各公司CT情况简介:

1 /

51、 GE公司。GE公司目前有LightSpeed VCT和BrightSpeed Elite

两款64排CT,前者在日本横河生产,是销往中国的主打机型,BrightSpeed Elite为其高端64排CT,在美国生产。GE公司的64排CT的主要优点是软件较为丰富。但其心脏软件与飞利浦、东芝有较大差距,且球管质量较差,更换频率最高。

2、 东芝公司。东芝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型号为 Aquilion 64,

该机型在全球应用较早,主要优点是软件丰富,操作简便,图像质量好,特别是心脏成像技术及应用软件较为成熟,在我们考察的几家医院中,该机型心脏成像快,后处理速度快,后处理软件丰富,与其他机型相比有一定优势。东芝球管质量稳定,价格最低,有较高的性价比。不足之处在于该公司目前在郑州没有维修办事处,可能对未来的维修产生一定影响。

3、 飞利浦公司,机型为Brilliance 64。以往大家公认飞利浦的

血管机及磁共振机质量突出,CT机并非飞利浦的强项。近几年飞利浦公司加大对CT机的研发力度,在多排CT方面逐渐赶了上来。这款Brilliance 64 CT在心脏成像技术及应用软件方面较GE和西门子有较大优势。球管质量稳定,但价格较高,性价比差。

4、 西门子公司。西门子公司的Sensation 64 型CT和以往其他型

号的CT一样,具有硬件质量过硬,整体性能稳定的优点,且与东芝公司一样采用磁悬浮线性马达直接驱动扫描,稳定性最好,故障率几乎为零。但由于西门子公司着重研发、推广双源CT,

其64排CT与其他三家相比软件功能差,特别是心脏成像技术及软件有一定差距。

四、各公司设备比较:

1、品牌:

飞利浦、东芝、西门子、GE均为世界知名医疗设备生产公司,他们生产的64排螺旋CT均能满足我院医疗、科研工作,无论选择哪家都不会出现明显偏差。但相对来说,飞利浦、东芝的64排CT更好一些。

2、档次:

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结合各型号CT的软硬件配置、技术参数等,这四种机型的档次排列顺序应为东芝、GE(BrightSpeed Elite)、飞利浦、西门子。

3、硬件及产地:

GE的各种配件多采用全球招标形式,许多配件非GE生产,LightSpeed VCT在日本横河生产)。其他三家公司的产品多由自己生产。

若排顺序应为西门子、飞利浦、东芝、GE。

4、计算机及软件:

虽然GE的软件较为丰富,但作为主要由于心脏成像的64排CT来说,东芝、飞利浦更有优势,西门子略差。

5、主要参数对比:

探测器:均为稀土陶瓷探测器;

探测器排数:西门子为40排,其他为64排。

最小扫描层厚:东芝0.5mm,其他均为0.625mm。

最佳时间分辨率:东芝40ms;GE43ms;飞利浦53ms;西门子83ms;东芝最好。

高对比空间分辨率:西门子30LP;东芝25LP;飞利浦24LP ;GE15.4LP;西门子占优。

心脏成像情况:东芝、飞利浦各主要参数及功能占优。

球管价格:东芝90~100万RMB,其他均为140万RMB以上。因球管为耗材,球管价格直接决定运行成本,故此项较为重要。

总结以上重要参数,东芝、飞利浦较GE、西门子有一定优势。

6、参考报价(基本配置):

大致在120万美元左右。

7、维修:

由于64排CT为各公司高端产品,质量均较稳定。且由于我们考察的几家医院使用均在2年左右,尚无较大故障。

GE公司在郑州设有维修站,但若不买保修,价格较高。

西门子公司维修部门程序烦琐,且维修费用及备件费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对医院不利。

飞利浦、东芝的维修均较及时,且灵活性较高,能充分考虑医院的利益,口碑较好。

8、学术支持:

GE学术会议较多。

东芝建立了国内多家用户多中心科研,已完成多项研究。

我院虽有飞利浦、西门子的产品,但未得到有实际意义的学术支持。

七、我们考察组认为:

1、我院此次购买64排螺旋CT应该从设备的技术参数、硬件质量、功能、性价比、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学术支持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这四种机型基本可以满足我们的一般需要,但不可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

2、我们认为飞利浦在硬件质量、图像质量、心脏成像技术、维修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3、东芝在技术参数、图像质量、心脏成像技术、性价比、维修、运行成本、学术支持等方面较为突出。

4、GE和西门子虽然在不同的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综合性能及性价比与飞利浦和东芝有较大差距。

64排螺旋CT考察组

2007年11月16日

第5篇:64排螺旋CT简介及应用

64排螺旋CT介绍

64排螺旋CT,是医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引进也必将为我市百姓带来更多的便利。方便就医,也就是为健康保驾护航。

64排螺旋CT不同于一般的螺旋CT。传统的CT扫描层厚、分辨率低、覆盖面小、速度慢,而64排螺旋CT解决了这些问题。人民医院的东芝64排螺旋CT是基于320派平台的64排CT,可直接升级至320排,它是目前世界上扫描层最薄的机器,仅为0.5mm(其它机型多为0.625mm),层越薄,分辨率越高。与16排、32排CT相比,64排CT可以让临床医生看到更多更为精确的细节,层厚更薄,辐射计量减少,可以将病变的血管“拉”出来观察,还可以“剥皮、去骨”,小到0.5毫米的病变都能让医生一目了然。64排螺旋CT还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最先进的仪器,其独具的无创、高效、精确、立体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查状动脉有无狭窄,搭桥、支架的形态学以及心功能分析上有极大的优越性。它实现了冠状动脉的无创检查,为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及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迅速、费用低廉的检查方法。另外64排螺旋CT不但可以进行形态学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功能成像诊断,如脑灌注成像的应用,可以早期显示脑缺血灶。尤其扫描速度快,64排螺旋CT在急诊医学及早期肺栓塞得诊断上有独特优势,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它实现了所有解剖位置上的数据同向性,即冠状面、矢状面、任意角度的图象质量与轴位是一致的。由于覆盖面达1.8M,可以对肿瘤患者、急诊患者进行全身扫描,而不必重新定位患者,节约了时间,众所周知在医院,时间就是生命。东芝64排CT扫描速度极快,旋转一圈仅为0.4秒,是目前邢台市最快的CT,这就意味着整个心脏扫描只需在几次心动周期中完成,实现了心率和数据采集之间的最佳匹配,达到了最高的时间分辨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量和对比剂的使用量。

64排螺旋CT除上述强大的硬件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技术(SSD),容积重现(V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脏器灌注等。利用上述技术,以前只能“横”着看的,现在不光可以“竖”起来看,还可以倒过来、甚至转前转后、转上转下看;以前看不到的,如血管、肠管及支气管腔内,现在也可以“钻”进去看清楚。除了显示解剖结构改变还可显示血流灌注等功能改变。这样强大的功能对诊断及临床具有很大的意义。容积重视以很强的真实效果展示完整的立体形态;最大密度投影适用于认识器官形态的全貌;多层面重建、曲面重建能以任意方位、层厚、角度自由重组新的断面图象,不仅显示目标器官,而且显示断面上的全部结构。

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血管成像方面有巨大优势,如冠状动脉成像、肺动脉成像、胸腹血管成像、四肢血管成像、颈、脑血管成像等。这些无创的检查已取代了传统的动脉插管造影的诊断问题,对冠心病的普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与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并能显示常规造影不能显示的管壁结构,能准确评价斑块性质,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解剖变异,指导有创性检查操作,能纠正传统造影诊断中的误区(如左前降支和大的第一对角芝的混淆等)。在肿瘤诊断方面,由于它覆盖面广,各向同性,能做任意角度重建,所以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术者的指导意义重大。在腹部疾病中,优势也特别突出,对腹痛病因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能发现一些临床难于诊断的疾病(近期我们就发现一例急性大网膜扭转合并坏死的腹痛患者,病人得到了及时手术,得以转危为安)。在急性外伤方面,由于速度快、扫描范围广,一次即能扫描完全身器官,能缩短检查时间,为治疗争取时间。

64排螺旋CT是现代高科技技术在医学影像学诊断中的完美体现,它与其它现代最先进的影像检查手段一起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总之,64排螺旋CT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好、更多、更准确的图象、解决了以往一些医学难题,取代了一些有创的检查手段,是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

第6篇:医院购买16排螺旋CT论证报告

关于我院引进双排螺旋CT

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121团医院地理位置

四、业务情况

近三年(2012年-2014年),121团医院年平均门诊诊疗21734人次,住院病人3000人次,手术160例,收治急诊818人次,放射检查6616人次,B超检查4563人次,心电检查2368人次,年自创收入460万左右。121团东野医院年门诊诊疗人次18000人次,住院病人2600余人次,手术90余台,年自创收入300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完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医疗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区域医疗服务资源必须符合一定的地域范围及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的需要。区域卫生规划就是根据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人口数量与结构、自然环境、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卫生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力求通过符合成本效益原由的干预措施和协调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区域内的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向区域内人民提供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的卫生发展规划管理模式。从医疗资源的分配来看,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建设,121团场医疗服务资源必须符合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的需要。

2、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八师石河子121团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年规划均提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服务的要求。

随着121团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121团经济发展的提速,

121团场各类工业企业、学校及居民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121团场城镇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在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医保改革的深化,城乡居民保障条件的改善等形势下,121团场的居民医疗卫生消费必将持续稳定增长,客观需要在121团建设功能更为完善的综合医院。同时,121团镇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层次的多样化,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支付能力差距加大,医疗服务需求量明显明显增加并呈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3、是改善医疗环境和布局,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 121团场职工医院在121团场两镇区域内医疗机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就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4、是健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服务能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进入 新世纪,中国在国民经济尽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由于各种原因而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不断加重,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医疗报务可及性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过大,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国民健康素质,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作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是121团场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和投资热

点,121团职工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的建设是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形势,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利益问题,是坚持卫生事业为公众服务,坚持公益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了公平与正义,是121团场党委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121团及周边乡镇居民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有了显著的提高;医疗已由过去的“去病保命”向“保健延寿”和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现121团医院的硬件设施已经远远跟不上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因此,建设121团医院医技住院综合楼是完善121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建设任务。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

项目建成后,121团职工医院的规模将得以扩大,医院的医疗环境和布局得到改善,所提供服务功能也将更加完善,将有助于提高121团镇区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121团场人民公共卫生生活条件,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项目的建设是加速121团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构建和谐121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德工程、民心工程,将对121团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社会效益分析 以人为本,落实民生

121团职工医院整体搬迁的建设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最为便利和舒适的医疗空间和环境,充分考虑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医疗、生活、服务、休闲等方面的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医院具备门诊、住院、检验、物流、综合办公、教学、专家交流中心等功能。

项目建成后,121团医院的规模将得以扩大,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建设,将提高121团职工医院服务质量,创造清洁、舒适、温馨、人性化、良好的就医环境,提供完善的

医疗服务设施,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环境需求、情感需求等,努力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这些将无疑有助于提高121团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改善121团人民及周边乡镇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本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促进构建和谐121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工程。

促进一二一团职工医院的长远发展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始建于1959年,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八师石河子下野地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医院的规模、床位数、日门诊量等将进一步扩大,通过添置医疗设备和完善环境设施,科研攻关和引进新技术项目,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实力,强化广大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使一二一团职工医院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二一团职工医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为全团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六十年间医院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为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一二一团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师市医疗卫生单位中树立了模范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50年来,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始终坚持医院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医疗服务工作的首位。先后推出的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同时,坚持“科技兴院,质量立院”的方针,始终坚持“以

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狠抓重点专科建设,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各项业务指标有了很大提升,基础建设明显加强,整体功能逐步拓展,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医技水平逐渐增强,专科建设不断强化,医院得到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已成为八师石河子下野地片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设备最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县级医院。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一二一团职工医院将继续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一二一团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炮台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二一团医院

一二一团医院关于添置CT的

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

2015年8月12日

第一章

一、任务依据

二、项目背景

三、主要结论

(含机房建设、人员培训、人员配备、X光机数量和年摄片量)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

一、一二一团医院医疗事业现状分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综合评价

一、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第一章

一、任务依据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就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整个石河子地区的医疗卫生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在发展和机遇面前,我院应及早引进以CT为代表的先进硬件设备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其次,从我团周边医疗环境来看,虽然我院的规模、实力具有一定优势,但硬件设备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我院引进CT势在必行。

CT作为一种常规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尤其是对颅脑及胸腹部病变、急诊外伤、早期肿瘤等病人能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鉴于此,我院许多病人因不能做CT等检查,不得不转至80多公里之外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及石市二医院(据初略统计为目前转院病人量的30%-40%),如此,既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医院的经济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CT的安置,对我院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医院党总支会就CT合理投放事宜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周密的可行性论证,经请示卫生局领导同意,并征得团党委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以顺利完成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二、项目背景

121团医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南底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天山北坡经济带中段沙湾县境内,玛纳斯河中游下野地垦区。在下野地7个团场中,人口、经济实力、发展前景是最具有影响力,团部驻地炮台镇,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

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121团现有行政单位103个,常住人口4.06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居民总户数14840户。服务半径20多公里,服务人口6万多人, 总面积456.26平方公里,辖区内农牧连队23个,工交建商服务单位15个,有金融、保险、电信、供电、气象等驻团单位13个,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一所。121团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和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现代化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保险定点单位。

医院编制床位120张(121团医院80张、东野分院4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张。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180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正营3人,副营3人)。(副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技师4人,高级政工师2人,副主任护师8人,中级职称人员102人,初级职称51人),(本科26人,大专101人,中专58人),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执业医师、乡村医生)101人,执业护士74人。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130余件。医院现有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彩超工作站,12导同步心电图机,头颅多普勒,纤维胃镜、激光治疗仪、显微镜、24小时动态心电工作站、麻醉呼吸机、除颤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600-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血球仪、凝血仪、细菌鉴定仪,心脏急救除颤仪、口腔综合治疗仪、膀胱镜、电刀、电子阴道镜、宫腔镜、全自动心电图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完全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就医诊疗需要。

121团医院属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业务科室齐全,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齐全,临床住院医生全部在石一附院、八师医院进行过两轮培训,1/3的科室骨干在新疆医学院、上海、北京等地培训过,外科对各种常见病及许多疑难手术由80年代的单纯的兰尾炎,胃修补到现在能开展的胆囊切除、右半结肠切除术、股骨头置换术、小面积烧伤植皮术、胆囊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

术、脾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胆总管探查术、外科可完成骨科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创伤骨折急诊手术治疗。妇产科可完成妇科及产科的大部分手术。子宫全切、卵剿囊肿蒂扭转摘除术、宫外孕手术、无痛人流。内科对常见病、多发病及急慢性疾病以及处理急危重的抢救及各种急性中毒的抢救,心脑血管意外、心衰、呼吸衰竭、急性农药中毒都能及时诊断。儿科对新生儿重症抢救和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都有独道见解。

三、主要结论

1、我院CT投放对于完善医院职能,满足下野地垦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院放射科有主管技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医院新建门诊医技综合楼即将完工,已设计好专门CT检查室,故完全有能力开展CT日常检查诊断工作。

3、我院拥有DR一台,2014年摄片量达到14680余张,业务量稳定。

4、为缓解上级医院就诊压力,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费用起着决定性性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和可能,必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一、一二一团医院医院医疗事业现状分析

八师121团医院地处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底部西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团部驻地炮台镇,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与通连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其医疗业务范围覆盖下野地垦区,直接服务人口6万余人,间接服务人口10万余人,辐射周边地方牧区群众2万余人口,而且还承担着克榆高速

公路的应急突发性事件的急诊抢救工作。我院地处镇区中心位置,道路交通比较便利。医院拥有固定资产1414万元, 121团医院占地面积22400㎡,业务用房总面积为8000㎡,开设病床120张的二级甲等医院。我院现有职工229余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56人。

121团医院现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手术室、影像、检验、B超、口腔、五官、中医等科室;现配备有彩超、DR、膀胱镜、多普勒、心电图、血球计数仪、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阴道镜、麻醉机、高频电波刀等先进医疗设备30余台(件)。

近年来,我院虽然在不断发展,但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水平需求,我院现有简陋的医疗设备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CT作为一种常规实用的影像检查手段,对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不能做CT而转院的心脑血管病人、脑外伤病人等占全年总转院数的30%。如此不仅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长此以往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121团卫生事业的发展。

由于我院地理位置优势,我院能否安置CT的问题决定着下野地片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状况,同时也影响着周边2余万群众的方便就医。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院位于古新县道、克榆高速公路横穿境内而过,交通运输业比较便利,相应交通外伤病人较多,安置CT能解决当地人民群众辗转转院检查CT的现状,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为了解决当地人民群众辗转转院检查CT的现状,为了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手段,全新引进双排16层螺旋CT系统一套,用于临床开展工作十分必要。

第三章

综合评价

一、社会效益

我院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13公里,东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玛依市110公里,西南距奎屯120公里。是下野地垦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医疗业务辐射下野地片区。

安置CT,将极大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减少病人检查CT所产生的不必要费用,同时能拓宽医疗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功能,增强医疗辐射力,使我院成为全垦区医疗保健园地。

安置CT,能确保我院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121团医院乃至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分析

121团医院是兵团首家引进CT的团场医院,属综合性非营利性二级甲等医院,其主要职能是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费用,发展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技能才是121团医院发展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医院发展、职工满意、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综合性医院。

一、购买16排螺旋CT的原因

医院骨伤科是我院重点建设科室,在本地区独树一帜,康复科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中医特色专科,上述科室为本地区的骨伤及颈、腰椎间盘病变、脑中风等广大患者提供了健康保证。也为该病在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医院现有300mA和500mAX线光机,机体老化,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CT机是上述病种的主要检查手段,所以CT是上述科室发展必备设备。

二、申请购买该类设备的技术考虑 16排螺旋CT具备表面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多平面容积重建,任意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三维容积重建,仿真内窥镜,血官造影等多种软件功能,大大提高了诊断率,也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故我们申请购买具备以上技术的设备。我们将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及厂家实力与信誉,选择相应的系统。

三、该设备的预期使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现有病床150张,每天检查人数近17人次,按国有关规定,预期使用10年,在其正常使用期内可为近6万名患者提供检查,社会效益显著,购置一台16排螺旋CT,总价值约500多万元,按目前的收费标准,每做检查一次收费27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170万元左右,减去年维修及消耗费用约4年可以收回投入。

四、人员技术配置

在人员配置方面,医院放射科现有高级医技人员1人,中级医技人员3人,初级2名,技术力量处于中上水平,足以保证该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维修方面的准备

经销商保修一年,以后与厂家签订维修合同,由厂方专业工程师负责维修。

六、购置经费

医院自筹资金100万元,剩余欠款分3年分期付清,主要配套设施已具备,购置的设备按我们的经济效益预测具有偿还能力。

一二一团医院 2015年8月18日

第7篇:

上一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措施下一篇:7年级综合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