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要求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财务总监要求

财务总监定位思考

财务总监作为一个越来越耀眼的职业群体,在现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财务总监不仅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监督,而且还应该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等进行监督。在实行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因此,从普遍意义上讲,财务总监是指由企业的所有者或代表决定的,体现所有者意志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但对于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实务界、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总监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正确认识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

一、财务总监定位的表述

论述财务总监定位问题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定位,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岗位设置和任免:角色定位,即财务总监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的问题,还是二者兼有,即在执行职责时的上下级关系的定位问题;职责定位,到底哪些工作是财务总监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事,该对什么工作结果负直接责任的问题。对于这三方面的描述从学术界、实务界及相关法律规定都有着各自的观点。

(一)学术界观点

学术界对财务总监定位描述虽然不一样,但总结起来基本涵盖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要求财务总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财务总监应该不仅要精通财务与金融等专业知识,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领悟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作手段从而有效控制和防范企业风险.其次要求财务总监更要具备丰富的职业素养与独立的职业态度,还必须熟悉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并掌握最新的投融资以及企业战略规划等多方面,给企业所有者和股东们提供强有力的利益保障与支持,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

(二)实务工作者的观点一般从实务的角度来看,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指挥者,在董事会或总经理的授权下,全面负责企业财务方面的工作,除了兼有高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外,最好还是一个沟通大师。对于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实务界通常采用两种做法,一种做法就是将财务总监视为一种外部监督,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旨对我国“财务总监”制度源自政府委派财务总监对国有企业实施监督;另一种做法是将财务总监视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一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另外接受委派单位进行外部监督。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两种做法体出来的问题不断增多,财务总监“双重身份”定位应运而生,实务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财务总监视为外部监督的同时,财务总监也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而从国际惯例来看,财务总监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应企业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应该由企业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决定,代表所有者行使监督与管理的权力,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谋划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

(三)法律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涉及到财务总监,从有关的法律法规分析来看,《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中对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职责权限、任免程序等相关方面做了不同的规定;而对财务总监并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财务总监不同于一般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而是属于公司决策层人物。需由董事会任免。《公司法》第47和109条规定,董事会可以“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或者聘任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很明显。财务负责人和副经理相提并论,地位可见一斑,所指绝非一般的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虽然有时在岗位设置上财务负责人可以兼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而更倾向于财务总监这一角色。

综上所述,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无论在学术界、实务界还是法律规范上,均不是很明确,这对于财务总监有效发挥作用是非常不利的。学术界的高调定位和神化,实务界的低调做人、做事,法律规范上的会计与财务混淆是导致定位不清的关键。

二、财务总监定位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作为核心决策成员之一的CFO,其学识、其观念、其思维方式、其思考问题时所站的高度,都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必须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战略高度把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作手段;必须大量接触国内外前沿性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必须真正具备全球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因此财务总监的定位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总监的组织定位从公司组织结构层面上讲.企业财务总监的地位可以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组织结构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1)财务总监的治理结构地位。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财务总监履行的主要是监督职责。为此,强调由代表企业产权主体的董事会来聘任财务总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这一点我国公司法同样采用了该原则。但另外一个问题是,财务总监是否就应该是董事会成员呢?很多人认为,财务总监作为董事会成员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应该作为董事会成员。但我们分析了道琼斯30指数公司。发现只有1家公司的财务总监是董事会成员,占比3.33%;再分析英国富时指数100家公司.发现只有5家公司的财务总监不是董事会成员,财务总监作为董事会成员的比例高达95%。由此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财务总监是否作为董事会成员存在着巨大的实践差异。这表明:财务总监作是否应作为董事会成员并不是其履行监督职责的必要条件,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不同行业和人力资源储备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董事会成员。财务总监并不一定就作为董事会成员。

(2)财务总监的组织结构地位。财务总监既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肩负着对企业财务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的职责。在企业的管理链中,企业的财务总监管理和控制企业所有的会计、财务与审计职能,并有权直接向董事会报告。至于公司内部会计审计系统及其职能的组织方式,由于企业的规模、性质和组织结构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们分析了道琼斯30家指数公司和富时指数100家公司,我们发现在所有样本公司中,财务总监均是执行委员会成员,比例高达100%。这表明:财务总监在组织结构有必要是公司高级执行层的重要成员。

(二)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公司的财务管理服务和服从于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一基本目标,并逐渐聚集在产权、战略和监控这三大基点上。与此相适应,可以将财务总监的角色简洁地概括为“CPA、CMA、CPA”,意指财务总监兼具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这三种基本角色。财务总监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承担着理财、控制和监督职责,其工作可进而归结为价值管理(理财)和行为管理(控制和监督)这两个基本方面。

(1)价值管理是指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参与公司的供、产、销、研等业务环节的决策和政策制定,并评估运营的效率和效益;用价值工具配置人、财、物等资源,以支撑供、产、销、研等业务的开展。

(2)行为管理是指财务总监通过实施管理行为,来实现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监督职责。因此,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可以表述为: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和手段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以使企业人、财、物等资源在供、产、销、研等业务环节的配置实现持续优化,从而在过程和结果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财务总监的职责定位从公司治理层面,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信息的汇聚点,有责任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履行监督职能;同时作为企业执行层中的一员,财务总监又必须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承担起企业的价值管理人角色,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管理控制系统。

(1)监督与报告职责。财务总监需要对报出的公司财务报表和报告的真实性,与总经理共同承担责任,需要对公司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相应责任,需要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相应责任,还需要对公司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财务总监的监督权责主要包括:_是审核公司重要的财务报表和报告,与总经理共同对财务报表和报告的质量负责;二是参与审定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经济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全公司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三是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与公司总经理联合审批规定限额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融资性、投资性、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和汇往境外资金及担保贷款事项;四是参与审定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包括审定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审定公司重大经营性、投资性、融资性计划和合同以及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方案,参与拟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五是对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六是依法检查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可能造成出资者重大损失的经营行为,并向董事会报告;七是接受监事会指导,组织公司各项审计工作,包括对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年度报表审计工作;八是依法审定公司及子公司财务、会计、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事项。

(2)制度建设和优化职责。财务总监首先需要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层面中拥有较好的工作平台,为此,需要建设一整套制度,以保证决策和执行的效率。这些规范制度可以概括为会计信息报告系统、会计控制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这三个基本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由人、制度、组织、职能、技术、知识、流程、文化、体制和机制等一系列要素组成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规范体系。

会计信息报告系统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一套会计政策体系,其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控制系统是规范经营过程中资源流动和调配的授权、审批、稽核、复核、会计标准修订等工作的执行体系,其目的是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财务管理系统是使用价值手段规范计划、预算、决算、决策、分析等工作,全面参与战略管理、业务规划、经营计划、预算管理、偏差管理、绩效计量、薪酬激励诸环节,是一个从价值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持续分析和调整人、财、物等资源在供、产、销、研等业务环节的配置效率和效益,以资源配制效率的持续优化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财务总监要时刻关注和完善上述三个体系的运行和改进,用制度创新来改善经营,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3)沟通职责。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一个必然趋势,所有者评价企业价值的渠道主要是财务报告。而对财务报告解释的工作必然应该由财务总监来进行,因此,可以说财务总监是沟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中介,沟通尤其是与出资人(在此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沟通是财务总监的一项重要职责。另外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企业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对社会的依赖和融合,企业的运营除了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要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作为企业价值管理中心的财务总监承担起与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部门等管理机构进行沟通的职责。

从对内来讲,制度的执行和宣贯需要全体员工达成理解和共识,而涉及价值和利益分配的所有制度的解释和沟通是财务总监的重要职责,很难相信没有达成理解和共识的制度会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如果员工不理解或者抵触,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方向和积极性,而积极性的受挫必然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

因此,沟通职责是财务总监的重要职责,其目的是处理好企业内外各方面的各种财务关系,寻求理解与共识,构建企业经营的和谐环境。

财务总监的职责定位可以表述为:监督与报告运营的过程和结果,实现价值提升;进行制度建设与优化以保证各项业务的有序进行,以制度创新为企业价值提升奠定基础;沟通交流、寻求理解和共识以营造内外和谐的运营环境。

(编辑 袁露芬)

作者:张春瑞 姜 强

第2篇: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摘要: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从财务总监委派制试行以来,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降低财务监控成本、维护和保障所有者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总监委派制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形成对策,使财务总监委派制更加规范有序。

关键词:财务总监 委派 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管理体制

0引言

目前,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特别是大中型集团企业中,陆续建立了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另外,在一些非国有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中,也尝试着建立财务总监委派制度。那么究竟什么是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其本质要求是什么,其运行规则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人们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实践上各企业的做法和模式各式各样,很有必要对这来自实践的课题进行研究。

1财务总监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形式

1.1财务总监制产生的背景 现代企业制度是委派财务总监制度的基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的分离即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方由于不能及时掌握代理方的信息,通过委派财务总监可以对经营者的重大经济行为如担保、举债、投资等活动实施监督,从而确保所有者的资产安全。又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团体)利益最大化的所谓“败德”行为。因此,企业资本营运机构要实现安全高速运行,委派财务总监制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1.2财务总监制的主要形式 由于我国对设置财务总监还有不同的认识,以及一些企业刚开始设置财务总监不久,有的尚处在试点阶段。我国对财务总监的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委派制方面,与国外财务总监如何在公司战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对我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对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各种模式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模式推广应用。我国企业中的三种财务总监委派制模式:

①董事会委派制模式;②总经理委派制模式;③政府授权财政部门委派制模式。

2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2.1财务总监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不明确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式不相容的问题,《公司法》、《会计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现有法律、法规均无财务总监“角色”。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子公司不仅有着其独立的法人产权,而且同样还有着独立的法人经营权。财务总监站在母公司的角度对子公司进行监督,不会受到子公司的欢迎,尤其是当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利益出现分歧时。

2.2财务总监制度的配套法规建设滞后 财务总监制度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迄今为止,关于财务总监地位、职权、任职资格,国家还没有出台类似《总会计师条例》一样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规条例,因而使得各企业集团对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认识和操作上差别很大,无法可依。

2.3财务总监对企业的延伸监管不全面 现行财务总监制度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财务总监的监管范围,主要定位在“一级”企业层面上,对有产权关系的“二级”、“三级”企业,即控股、参股企业的延伸监管尚无具体规定。一些由产权代表或董事会确定的委派财务总监,在确定其权责范围时中常常出现偏差。

2.4财务总监的素质有不高 一是业务技能不高。委派财务总监作为企业高层次的财务监督及管理人员,必然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有些企业集团对委派财务总监素质要求偏低,影响了委派财务总监作用的发挥。二是财务总监的职业道德不高。虽然上级明确了财务总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一些接受委派的财务总监由于各种原因,对企业违规违纪不愿履行监督职责。

2.5财务总监的业绩难以衡量 衡量财务总监经营业绩的问题在于有关标准难以合理确定。对于财务总监,其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真实的利润数据、现金的高效合理使用等指标,若仍用一些利润指标来衡量显然不能反映财务总监的工作业绩,反而会加大财务总监作假的可能性。

3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几点思考

3.1应完善外部机制

3.1.1财务总监人才的市场化聘任机制。为保证财务总监队伍的高素质,应进一步创新财务总监人员市场化选拔机制,坚持高标准选聘财务总监。财务监督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财务总监必须是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贯彻执行有关国家法律、法规的水平,还应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不仅应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及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还应是会计核算的内行,理财业务的高手。

3.1.2明确财务总监的权责范围。在财务总监制度的设计上,必须明确其工作职责、权力范围和运作规则等,做到既能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又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一般,实行财务总监制的企业不再设立总会计师,企业经营者享有不受财务总监制限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完全财权和经营自主权,尤其是保证企业经营者的合法经营自主权,原则上只要企业的经营没有违法违规,没有侵犯国有资产权益,财务总监无权干涉。

3.1.3 建立外部约束机制。应建立充分的激励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性报酬方案,调动财务总监的工作积极性,又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总监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以及工作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委派财务总监的企业中设立有效的举报机制,完善对财务总监职责的监督机制。

3.2 应完善企业内部机制

3.2.1 应把握好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正确处理好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

①应理顺和董事会的关系。在财务总监是由董事会聘任的情形下,财务总监首先要对董事会负责,确保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董事会有权向财务总监提出质询、提出建议,财务总监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董事会汇报企业资产运行和财务状况。

②应理顺和企业总经理的关系。财务总监应是企业总经理得力助手和合作伙伴。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研究设计高效的理财方案,共同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保证所有者的资产安全有效地运行。由于财务总监的特殊地位,在参与经营决策和实施具体目标时,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当总经理实施的具体目标与董事会制订的终极目标发生碰撞时,必须及时加以制止、纠正。对可预见的经营风险做到事先防范,协助总经理避免产生重大经营失误。

③应理顺财务总监与监事会、内部审计的关系。在设立监事会或监事的子公司层次,监事一般监督同级公司的包括财务状况在内的所有方面,包括财务总监,但其监督重点是总经理和董事;财务总监负责对所在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及其相关业务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内部审计核心职能就是协助母公司检查其对子公司实施资金控制、制度控制、人员控制的效果,以及验证各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包括财务总监)是否忠实、有效地履行了财务监督职能。可见,财务总监与监事同属子公司自身的监督人员,是子公司的内部监督,而内部审计所代表的却是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督,是对子公司的外部监督。

④理顺和财务人员的关系。财务总监负责组织审核企业计划、财务报表以及日常财务会计审计活动,但不能代替企业财务主管的角色。企业财务总监要发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规范财务人员的操作行为,从严执行会计监督,使其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

3.2.2 财务总监工作重心应放在强化财务监督。财务总监本质上履行的是所有权监督职能,不应将监督权与经营管理权混为一谈。这种监督是包括事前财务预测、决策,事中财务执行,事后财务分析评价的监督以及企业对外财务、经营状况披露的监督。具体应包括:检查、监督子公司的经营方针、管理政策,特别是财务政策是否符合母公司的总体政策、目标或章程,是否得到切实贯彻以及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对子公司所做出的涉及母公司所有权利益以及母公司总体战略与政策、目标或章程的重大决策(通过母公司)行使批准或否决权等。

3.2.3 财务总监应与监事会相结合。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国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监事会。监事会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为此,可以考虑将财务总监与监事会结合起来。因为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其职能与监事会的职能非常相近。将财务总监融入监事会,协同进行企业内部经济监督,必将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监督功能,同时更可有力地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财务总监进入监事会,就自然拥有了检查公司财务、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纠正董事和经理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及列席董事会会议等权利,解决了财务总监没有实权或被架空的问题。

3.2.4 财务总监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财务总监在企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当好一名财务总监,要具备一些特定的素质,以满足这一职位的要求。包括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财务总监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总体思维能力。历史赋予了财务总监新的使命,也对财务总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财务总监应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有维护资产安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善于学习,敢于负责,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保持敏锐的触角,捍卫所有者权益。其次,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应具有扎实的企业财务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经济、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审计规范和技巧。再次,担任财务总监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善于应变。这样才能使财务总监的监管作用真正实现。

3.2.5 建立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财务总监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财务总监约束机制,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性报酬方案,以调动财务总监的工作积极性,又要制定科学的财务总监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以及工作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使约束具有刚性。具体如下:首先,要设立一系列与财务总监人员责任相关的指标体系,包括母公司政策目标执行情况、资本运用、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信息。其次,应实行财务总监工作汇报制度。财务总监要主动向母公司汇报工作,定期提供子公司经济活动的专题报告,重大问题及时汇报。再次,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的审计评价报告,与财务总监人的监控报告相结合,进行对比、考核和分析。最后,综合母公司对财务总监各项指标的考核情况、财务总监述职报告及年度审计报告等对财务总监进行综合评价,并据以做出对财务总监的任免、奖惩决定。实践证明,对财务总监应实行定期考核制、定期轮换制并强化业绩考核,对财务总监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4 总结

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两权相互制约的机制。从长远上看,应尽力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董事会、监事会要真正对股东负责,充分发挥其维护所有者利益,尤其是企业的董事会一定要起到约束经营者行为的作用。在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可以将财务总监委派制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现在的政府委派过渡到董事会委派,使财务总监委派制体现出企业行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颖.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初探[J].北方经贸.2002.5.

[2]唐俊峰.浅议财务总监委派制[J].经济师.2002.8.

[3]黄维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J].江西社会科学.2002.7.

[4]张敷彪.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加强财务监管的组织保证. 财务与会计02002.120

[5]唐萍.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可行性研究--兼论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设计[J].经济研究.1999.1.

作者:石宝屏 徐 梅

第3篇:财务总监制度改进之研究

【摘要】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后,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已有许多地方开始尝试设立财务总监制度。然而,这项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原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拟从这项制度的设立初衷、企业财务监督应遵循的原则及财务总监的职责定位出发,分析探讨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及改进措施。

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控制,维护国有资产权益,我国许多地方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总会计师制度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开始尝试建立财务总监制度。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效果远未达到人们当初的预期,监督成效并不理想,原因何在?单纯将此归因于任职人员的职业操守或能力似乎并不全面,显然,目前的制度设计未能满足我们的管理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财务总监制度产生的原因、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财务总监应有的职责等方面寻找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财务总监制度产生的背景

随着1993年12月29日《公司法》的颁布,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但是他们两者的利益并非一致,所有者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报酬、工作条件、休闲时间等待遇。故经营者常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方法、程序等方式来谋取自身利益,从而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地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尝试建立财务总监制度,试图通过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督控制,以维护国家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建立财务总监制度的现实背景是,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企业间没有产权关系,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背离度较大。许多国有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以及“穷庙富方丈”等问题。财务管理一向被认为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深知财务管理失控是产生上述问题重要原因,于是一些地方融合总会计师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及公司监事的监督职能,设计了财务总监制度,由行使股东职能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向所属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它弥补了总会计师监督职能和内部审计滞后性的缺陷,对企业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全程即时监控。

二、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情况

(一)财务总监的职责定位

纵观各地制订的财务总监制度规范性文件,大都将财务总监的职权规定为主管财务、参与经营决策,对重大事项实行财务总监与董事长或总经理联签制度,同时监督企业财务运行、董事经理遵守法规情况等,总之财务总监既有管理控制权又有监督权。当然也有少数地区的财务总监制度注重监督职能,基本不使财务总监参与经营决策及控制财务支出。

(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考察前一类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情况,我们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华南某市首批任职的财务总监大都因所在企业继续出现财务管理不佳、国有资产流失、甚至企业破产等问题,而被免职。制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有:

1.职责错位。由于财务总监被赋予了总会计师的若干职责,甚至兼任公司董事,而经营管理是硬任务,监督是软任务,于是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被大大削弱,股东依然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更难以控制。原本想解决的资产流失、决策失误、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依然如故。

2.用权偏差。由于赋予了财务总监对企业经营决策干预的权力,特别是联签制度赋予了财务总监否决权,因此在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时常出现两种不利局面。一是财务总监过多否决其个人认为不当的决策或经营活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效率,甚至贻误战机;二是由于监督者本身也是当事人,遂与经营者合为一体,失去监督职能,对股东报喜不报忧,待问题暴露,已积重难返。

3.缺少约束激励

一些委派方为节省开支,将财务总监薪酬的全部或部分交由被监督企业支付,笔者认为这是十分欠妥的。组织行为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利益驱动的,因此作为一个职务人会优先对付酬方负责。当被监督企业成为财务总监的付酬方时,他会不自觉地倾向企业的利益,甚至是经营者的利益,其客观公证性必然受到削弱。最终结果是股东对财务总监失去约束,甚至出现财务总监用监督权与经营者进行利益交换等问题。

至于财务总监的激励机制,大部分规范性文件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如:财务总监在日常工作中成绩突出,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重要贡献的,按政策给予奖励。这样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基本没有效力,也未曾有过奖励财务总监的实例。

4.执业技能不适应监督工作的要求。财务总监是一个新兴的岗位,尚无有经验的从业人员。目前的任职者大都从现有的财务部长、总会计师等岗位上考核选拔,他们或者习惯于服从、执行企业管理层的指示,或者习惯于主管财务、参与经营决策,惟独不熟悉应该如何在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提供股东决策依据,而这恰是监督者的必备素质。

5.法规欠缺。财务总监制度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位阶均较低,国家中央机关尚未出台相关法规、规章。

三、财务总监制度的本质

表面上看,财务总监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任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能力问题,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实质是制度设计缺陷所致。可以看出,前一类制度设计是基于两个观念:一是监督者只有参与经营决策,才能做到有效监督控制;二是财务总监似乎比经营者更加可靠,可以用财务总监控制总经理。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首先,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监督者只有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才有可能对被监督者做出客观、公证的观察和认识,而身处局内的监督者常是干预多于监督;其次,不论财务总监还是经营者都是由股东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选任并对股东负责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财务总监的职业操守或决策水平一定高于董事长或总经理,由财务总监最后把关就更加科学合理。实践结果证明,监督者不能参与经营,以监督者控制经营者是无效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理论,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与监督权应该是彼此分离、相互制衡的。我国《公司法》就将这两项权力分别赋予了两个独立主体——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财务总监制度的设计,企业财务管理控制权与监督权也应完全分离。若将这两项职权同时赋予一人,难免会出现监督失效的现象,其中的道理十分简单。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如果财务总监在其主管或参与的工作中出现了错误,他是否会向股东报告?答案是显然的,大部分财务总监难以做到将上述错误及时准确地向股东报告。制度安排的监督职能就这样失效了,因为此时无人再对财务总监进行监督,这正是问题症结的所在。既然信息不对称是股东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那么财务总监就应该是股东安置在企业的“监视器”,其首要职能就是向股东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企业财务状况,额外附加管理控制职能的结果就是失去监督。而股东在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又谈何管理与控制。

四、财务总监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财务总监的职责就是单一的监督。将财务总监的管理控制职能完全分出,使其只履行监督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掌握公司投资企业资产质量、收益情况,了解公司投融资计划及预(决)算方案,向股东提供公司产权变动独立审核意见,监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职权,这是企业管理现实的要求。

(二)强化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手段。事实证明,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不能由财务总监代行,经营者只能由所有者直接控制。如果在法人治理体制内都无法实现控制企业的目标,靠财务总监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更难以实现。财务总监只能为股东提供前沿信息及情报分析,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以此为基础,通过强化对企业一把手的考核、任免机制实现对财务的有效控制。可以参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做法,设立项目经理等专职人员对专管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跟踪、分析、研究,提高决策水平,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

(三)建立财务总监报告制度。为保证监督职能的真正落实,改善财务总监工作方式,财务总监应定期向股东提交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发表独立意见,补充当期财务报表未能充分揭示的重要信息,分析企业财务变化趋势,汇报对财务状况有较大影响的经营活动等。对企业的重大投资、融资、产权调整等决策活动,向股东提供独立分析意见;对经营者执行股东会决议情况、董事贯彻股东意志情况等重要事项应实行专题即时报告制度。

(四)改革财务总监的考核标准。建立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为核心的财务总监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应主要反映财务总监收集、掌握、分析企业财务信息并及时、准确、全面上报的责任心和能力,不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挂钩,而对重大事项的失察漏报则应承担失职责任,因为财务总监的监督水平与经营业绩之间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五)切断财务总监与派驻企业的所有利益关系。为保证财务总监工作的客观公正性,财务总监的全部薪酬及通信交通补贴等工作开支应该完全由委派方支付,且财务总监的待遇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无关。财务总监应该实行任职回避制度,其派驻企业不能由直系亲属任职或工作。

(六)探索全面监督但不参与的工作方式。财务总监虽然不参与管理决策,但仍可通过列席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查阅账目等方式了解企业财务及经营信息。取消财务总监与董事长(总经理)的联签制度,财务总监对企业的相关经济行为只进行知悉性备案。财务总监不应再进入公司董事会,而适合进入监事会,强化现有法人治理机构的监督职能。应在制度上保证财务总监列席企业所有高层会议的法定资格,使财务总监既保持局外人的地位,又能充分掌握信息。

作者:汪冠丞

第4篇:财务总监要求

公司1:中化化肥

(一)主要职责

协助CFO履行财务管理职能。

1、参与制订上市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按照董事会通过的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协助CFO制定上市公司财务战略方案并组织实施;

2、协助CFO统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内控体系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向审核委员会汇报;

3、参与公司投融资、重大经济合同、贷款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产权变动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参与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4、协助CFO协调好投资者、董事会、联交所、证券所、独立董事等各方关系;负责与中介机构的日常交流,维护上市公司的市场形象;

5、研究及评估香港一般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制定适合的会计政策;

6、对比检查上市公司的管理及运作,就《上市规则》及其它规则的执行情况,向董事会及管理层提供意见。

(二)任职要求和条件

1、 名校财务、金融、税务、会计等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全面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2、大型企业5年以上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具有大型上市集团公司经历者优先;

3、具有CPA、ACCA、HKCPA或CFA资格,英语听说读写熟练;

4、熟悉国内、香港财经法规以及国内、香港财务会计准则和资本、金融市场运行规则;熟悉国内外财务发展及资本运作动向,理解国际化公司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5. 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市场运作经验;

6、极强的财务分析、决策、判断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市场预测、政策解读能力;敏锐洞察力和数据感知能力;

7、良好的职业操守。

公司2:勘探公司

(一)主要职责

协助财务总监负责以下主要工作:

1、制订公司中长期财务战略规划,参与制定公司战略规划;

2、制订公司总预算和季度预算调整,审核下属单位预算及调整;

3、组织开展公司各种财务报表、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编制工作;

4、参与公司的投资并购活动, 参与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等方面决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谈判,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5、参与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和计划,进行相关融资安排,合理安排资金运用,保证经营活动资金需求;

6、制定公司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建立科学、系统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控体系;

7、组织和实施重要内审稽核活动;

8、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管理财税风险,及时向集团相关部门、公司总经理汇报工作情况;

9、执行中化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提高所在公司财务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和人员的全面管理工作水平。

(二)任职要求和条件

1、重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财经和金融类相关专业,中国或国外注册会计师资格,熟悉IFRS,精通IFRS6;

2、10年以上跨国或大型集团公司全面财务管理经验, 具有5年以上石油上游公司或采矿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或对此类企业审计的工作经验;

3、具有参与国际并购的工作经验,国际税务知识扎实,有丰富的税务筹划和解决税务问题的工作经验,能够带领财税团队进行尽职调查,商务谈判和并购后的财税整合工作;

4、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5、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严谨认真,能够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并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并具有处理复杂情况妥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6、英文熟练,口语流利,具备用英语领导对外谈判和确定合同条款的能力。

公司3:泉州石化

(一)主要职责

1、负责ERP蓝图设计、业务流程设计(FI-CO部分)及上线,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及信息披露;组织开展公司各种财务报表、绩效报表及预算报表编制、审核等工作;

2、负责在建工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协助完成项目投资控制、工程结算,负责组织财务竣工决算、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报告,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固定资产分类编码体系、在建工程转资及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3、负责建立炼油及化工生产成本核算体系、组织生产成本核算,建立盈利模型分析并提供分析报告,负责并组织实施全面生产成本控制;

4、负责组织建立炼化行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设备效能分析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监控及考核指标并组织实施季度、绩效分析与考评;

5、负责税收实务处理和税务筹划;

6、负责公司全面预算及战略规划财务预算编制,跟踪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负责落实预算调整及纠偏措施;

7、负责建立公司财务内控建设,参与公司重要内审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二)任职要求和条件

1、本科及以上学历,财经和金融类专业,8年以上化工生产石油炼制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全面财务管理经验;年龄35周岁至45周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做事严谨认真,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3、工作细致、严谨,并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

4、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财务管理。全面管理国内外各公司(中国大陆、香港、中东、非洲)的财务和税务工作,提升公司财税管理基础水平。

2)税务筹划。组织制定和推动实施公司国际投资经营中各项税务筹划方案,优化投融资架构、交易结构和定价、业务运营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降低整体税负成本。

3)税务合规。保障各项税务申报和缴纳合规性,协助专项税务审计和其他财务审计中的有关税务检查,审查审计报告中的税务意见。

4)税务资料。搜集和研究业务所在国税法、税收协定、最佳实践案例,建立和更新税务资料库,开展税务政策讲解培训工作,及时提示对投资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税务政策及其影响,提出相应措施建议。 5)其他工作。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任职要求:

1)全日制财务、税务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CPA、ACCA、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者优先。

2)具有5年以上国际税务咨询服务或国际税务筹划与管理工作经验,其中具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验者优先。

3)熟悉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熟悉中国和香港、非洲地区的税收、外汇、金融等财经法规与政策。

4)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具有团队精神,工作热情高,忠诚踏实,能在压力下工作,有良好职业操守。

5)英文应用能力强,听、说、读、写流利。

职位描述

工作目的:

做好部门的整体规划,建立项目财务管理体系。做好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融资到位,及时准确收付款;负责税务筹划与税务管理工作;负责财务预决算、财务分析工作;参与项目的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支持;根据有关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规定,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做好纳税申报工作,办理公司日常会计基础工作和日常费用的报销、核算、归类、存档,各类资金的划拨核对工作。做好会计档案安全保管工作,落实总部及区域布置的相关工作,做好财务预算报表编制工作,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工作职责:

一、整体规划

1、规划、制定本部门的规划和经营目标;

2、监督和指导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情况;

3、分析评估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二、体系管理

1、负责对公司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配备、委派、任免提出方案;对会计机构负责人进行业务考核;

2、审批本职能领域与部门工作制度与流程;

3、监督和评价制度与流程的执行情况。

三、融资

1、拓展各种融资渠道,与各类金融机构保持良好关系。

2、根据项目整体资金安排计划,制定项目融资计划和方案,落实经批准的融资方案并完成融资工作。

3、落实项目按揭贷款。

四、资金的管理

1、根据项目整体投资计划,制定项目整体资金安排计划,并据此制定资金预算。

2、根据预算计划,定期编制资金安排计划,优化资金配置,加强科学管理。

3、高效低成本运用资金,做好资金平衡和统计工作,防范资金断链风险.

4、及时跟进按揭贷款放款,确保贷款放款及时到账;负责项目现场收银工作的组织与安排,及时收款并编制日、周、月、年销售报表。

五、税收筹划与税收管理

1、定期收集整理新的税收制度、政策。

2、与主管税务局机关保持良好的关系。

3、进行税务筹划,调动各种资源,多途径合理、合规最大限度地降低税赋成本,确保税务安全。

4、编制纳税申报表,按期正确缴纳各项税费。

六、财务与预算分析

1、组织财务决算,编制项目财务决算报表。

2、根据经营发展计划及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费用编制下一的财务预算报表及季度、盈利预测。

3、定期对项目公司经营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为项目公司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分析、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及相关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七、参与经营管理

1、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做好日常费用的财务报销和项目款项支出审核工作;

2、参与项目的合同会签、招投标文件的会签工作,及时提示和规避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

八、会计核算

1、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及时输入凭证,做好会计数据的汇总工作,按要求编制和报送会计及各类财务报表。

2、负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

3、负责各类会计帐簿、凭证和软盘等会计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4、编制和报送项目公司统计报表。

九、业务协调

1、与各相关银行、税务、工商、财政、审计等中介机构的工作协调,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十、其他工作

1、负责保管财务专用章。

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IPO财务战略制定、战略投融资的估值、定价、交易安排及退出管理。

2、全面负责财务审核、全面预算、风险监控的制定和审批工作。

3、与董事长、独立董事及其他投资方等进行良好沟通,建立、维持与主要股东良好关系。

4、负责协调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及时完成准备上市公司季报、年报工作,参加上市公司路演、协调投资者关系。

5、负责制定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会计政策、财务制度、标准化流程、财务内控体系建设、资本运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6、协助制订经营、预算计划,包括对资本的需求全面预算规划。

7、制定有效融资策略及计划,利用各种财务工具和融资工具,确保公司最优资本结构。

8、跟踪分析企业经营财务指标,揭示潜在的经营问题供高层决策参考。

9、与税务、证券、银行、等相关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任职资格的具体描述:

1、财务或会计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10年以上大中型企业财务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财务总监、财务副总工作经历优先;

3、作为财务负责人,完整的A股上市企业运作经验;

4、擅长财务体系建设和内控管理;

5、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6、CPA、ACCA优先。

关键性评价要素:

1、国内A股或H股上市财务总监经验;

2、物流行业、制造业、汽车行业、金融行业背景优先;

3、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业务进展情况,制定财务发展规划和发展策略,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成本、预算、会计核算及监督、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2、主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程序,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

3、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4、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拟订或规划资金运作方案;

5、组织拟定公司预算大纲及财务预算,并提交高管审议;

6、组织编制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等;

7、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并配合外部审计工作;

8、主持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

9、参与公司重大投融资决策,优化资本结构和资本配置;

10、协调公司同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关系。

任职要求:

1、重点大学(或211院校)会计或金融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2、8以上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直接负责或参与过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工作;

3、熟悉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相关法律法规;

4、参与过较大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和决策;

5、熟悉税法政策、运营分析、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6、熟练掌握高级财务管理软件和办公软件;

7、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A36054-PA to Finance Director 财务总监

职位描述 Responsibilities:

• Manage the overall day to day calendar of Finance Director.

• Provide logistic support to Finance Director and regional,global visitors. Act as the logistic focal point for global Finance events in China. • Take care of Finance Director’s expense claims,including both out of pocket cash claims and Global Corporate Credit card claims.

• Communicate in and out of team for organizing Internal & external engagements hosted/ joined by Finance Director. • Mange the Finance yearly calendar and arrange the Quarterly Finance Staff townahlls as per Finance Director’s instructions. • Co-organize team Away day events,as well events like the annual Safety Day engagement. • Arrange Finance Director’s business travels,as well as to provide help with his personal trips if needed. • Execute other day to day admin work to support Finance Director.

Requirements:

1.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2. 5-year work experience 3.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4. Great attention to details.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1、参与制定集团财务资金战略及财务中心战略,制定财务部工作计划,并组织督导财务人员贯彻执行;

2、审核、监督各项财务收支,确保收入完整,开支合理,手续完善,流程规范;确保集团财务会计数据真实、完整、合法,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3、负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出具集团财务分析报告,及时准确地向集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及建议,以便于领导经营决策;

4、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临时性任务,且能够提出创新意见。 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会计或财务管理等相关经济管理专业;

2、30-45岁;

3、从事财务管理工作5年以上,3年以上财务总监(经理)及以上职位工作经验;

4、精通现行会计准则、制度、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与财务流程,具备优秀的职位管理经验,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影响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职位描述 任职要求: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财务、会计相关专业毕业

2、8年以上跨国或大型集团公司全面财务管理经验,有金融、地产、咨询等行业财务管理经验优先

3、诚实可靠,思路清晰,良好的沟通能力

岗位职责:

1、制订集团总预算和季度预算调整,审核下属各分公司预算及调整。组织编制下属公司、月度财务预算,监督和审核集团各模块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及时提出调整方案

2、了解集团相关业务行业和市场,参与集团的投资行为、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等方面决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3、制定公司资金管理制度,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合理安排资金运用,保证满足经营活动资金需求

4、制订财务系统、月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5、负责集团及下属各分公司的内审活动组织与实施

6、掌握集团及下属各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向集团董事长汇报工作情况

7、执行集团财务一体化管理政策,负责集团各个财务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员管理工作

职位描述

• Assists and provides financial guidance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Plan, Budget and KPO’s (Goals Program)

• Ensure an up to date cash flow projection is maintained and maximizes cash flow performance of the hotel through controls on inventory, credit and collection, disbursements, deposits and remittances • Ensure excess cash is managed to maximize earning potential

• Prepares outlooks for forthcoming months and forecasts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year • Prepares monthly position of actual results against budget, analyze results and recommend to Executive Committee measures required to meet budget • Prepare consolidated quarterly position assessments for the General Manager

• Distributes outlook and forecast information as an up to date management tool for operating departments • Implement and review financial controls and policies • Communicate with Owners

• Analyze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reports

• Design internal reporting systems required by the department and hotel • Evaluate existing internal control measures that apply to accounting procedures and computer systems as per IHR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 Employ adequate internal control procedures to ensure correct authorization for payment procedures • Manag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s when they occur • Provides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o Management with reference to policy enforcement, business advice and operational assistance • Identifies training needs, develops formal training plans and conducts training sessions for accounting and operational staff in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departments • Identifies staff with potential for promotion and/or transfer within Accounting operation • Obtains appropriate legal counsel regarding the business practices of the hotel and maintains an awareness of local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 Provides safekeeping, including proper storage and access for all contracts, leases and other financial records • Follows up on all capital expenditures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original justification and approval • Participates in local recognized professional and industry organizations

• Recommends and maintains appropriate list of delegation of authority for hotel management • Conducts monthly inspections and tests to ensure all departments are complying with required procedures • Performs those duties required by the controls checklist issued by IHR Regional Director of Finance and Business Support / Area V.P. Finance • Reviews prices and recommends pricing strategy to the General Manager

• Implements and maintains acceptable accounting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as required by Interstate Hotels & Resorts Policy,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actices, and as affected by local conditions • Select and monitor the Local Banking arrangements made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Hotel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otel Owners (Managed Hotels)

• Review of operating equipment stores to avoid unnecessary/excessive purchases and to eliminate (or at least be aware) of obsolete slow moving items • Ensure all accounts are reconciled on monthly basis, review and approve those reconciliation’s • Ensure payments are made to IHR (All Fees and billings) as fast as possible

第5篇:财务总监职责要求

财务总监的职责

一、审核会计报告

虽然财务在企业里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最基础的还是会计核算,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指挥者,其首要的任务就是组织好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建立在及时、全面、真实的会计核算基础之上。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同时工作又非常具体和繁杂,财务总监主要是组织会计核算,并不是要自己去做会计,进行会计具体操作,主要是组织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相关财会、管理制度的建立,建设一个高效的会计机构,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会计团队,促使企业会计核算符合国家的政策、符合企业的利益要求。会计核算的所有工作最终是以会计报告综合反映出来的,财务总监通过审核财务报告来监管企业会计核算、监管经营过程中执行各项制度、政策的情况,监控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签审企业会计报告是财务总监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二、进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企业财务报告专业性、综合性比较强,很多财务数据也比较笼统,它只能综合反映企业的某些经营状况,至于其间包含的许多具体经济信息无法一一反映,为保证管理者能读懂其中的内容,财务总监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企

业经营活动过程各方面的了解,利用所学的专业分析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写出比较系统、让其他管理者都读得懂的分析报告,为企业最高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相关财务信息。

三、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日常检查等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显突出,财务管理也是如此,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也是围绕财务预算来进行,财务总监作为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者,组织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预算编制只是财务管理的初始,关键还在于执行,如何使执行不偏离原定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时刻进行预算的日常检查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管理,事后有分析,预算管理是财务总监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四、组织企业成本管理,压缩企业成本

在现代经济社会,做独家生意是很少的,绝大部分商品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替代品,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决定了企业命运,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财务总监工作的重点之一,组织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压缩企业支出,成为财务总监必须做好的一件事。

五、管理企业财务制度

企业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组织管理具有共性,那就是法制化,以法治管理替代人治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财务管理作为这个经济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财务管理体系化和法制化必不可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组织者和责任人,财务总监是这一法制化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应组织好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贯彻执行、组织好对国家财政、财务、税收等相关法规的学习与执行,对制度的执行进行详查,以确保企业守法经营。

六、调配企业营运资金

人们常将企业的资金比着人体身上的血液,缺少血液人就会死,即使不缺血,流动不畅也会生病,企业也一样,缺少资金企业也完蛋,资金流动不畅也会出现经营困难。企业的经营过程其实就是一项资金转化成另一项资金的过程,从货币资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销售资金这几个阶段,一个循环最后再回到货币状态,不断往复,一刻也不能停留,在企业资金的循环过程中,为确保资金需求量、流动顺畅,需要人来合理调配资金,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工作,如何合理调配企业营运资金,保证企业血液顺畅流动,是财务总监日常工作之一。

七、为企业生产与发展融资

资金对企业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需求量是随着生产经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不可能准备一个随时支取的资金百宝箱,较少投资者能随时拿出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全部资金,绝大多数企业需要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经营市场去筹措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筹措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发展所须要的资金是财务总监的重要工作之一。

八、进行企业纳税筹划

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承担的法定义务,为国家建设多实现税收,依法纳税,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但无论如何,交税都会引起企业资金净流出,企业资金流出一点,留给企业自用的资金就会少一点,这对企业并没有益处,特别是当企业急需资金时。企业要做到既依法纳税,又要避免资金过快、过集中流出,就应当进行业务调节、纳税筹划,通过纳税筹划,在遵守国家法规的基础上,合理调节企业税负,调节资金流动,这是企业财务总监的工作之一。

九、参与企业投资决策

企业除生产经营外,投资也是决定企业命运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说日常生产经营决定企业短期的生存状况的话,投资则决定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企业作为一个以持续经营、追求发展的营利性组织,为了长远发展投资必不可少,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组织者,作为财务方面的专业人事,积极参与企业投资决策,组织对投资承受力分析、投资经济效益分析,并要筹措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参与企业投资决策也是财务总监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十、协调各方面财务关系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组织中的一个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财务不可能独立于组织、管理体系之外,必然要与相关部门、单位发生各种关系,要最大地发挥财务管理的效用,与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必不可少,与财务发生关系的部门非常多,除企业内部采购、生产、经营等各个部门外,企业外部联系部门也很多,如客户、工商、税务、财政、海关、银行、政府等,财务要与这么多部门发生直接关系,少不了有人从中进行必要的协调,协调财务与各方面的关系也是财务总监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第6篇:财务总监--任职要求

(财务总监)岗位任职要求

职位概要/工作职责/待遇/环境:

职位概要:主持公司财务战略制定、全面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筹集(融资)公司运营所需资金,完成企业财务计划。

工作职责:

1、利用财务核算与会计管理原理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协助总经理制定公司战略,并主持公司财务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实施;

2、建立和完善本部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

3、制定公司资金运营计划,监督资金管理报告和预、决算;

4、对公司投资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成本计算,并提供最为经济的酬资方式;

5、筹集公司运营所需资金,保证公司战略发展的资金需求,审批公司重大资金流向;

6、主持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

7、协调公司同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关系,维护公司利益;

8、参与公司重要事项的分析和决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及对外投资等事项提供财务方面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9、审核财务报表,提交财务管理工作报告;

10、定期组织业务培顺,规划本部门职位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日常工作考核评估;

11、完成总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待遇:月工薪 + 奖金 + 保险 + 公积金 (工薪待遇实施细则标准,依据公司人事管理相关制度执行。) 环境:写字楼办公,宽敞明亮、舒适、阳光充足。

岗位要求:

教育背景:会计、财务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接受过管理学、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公司产品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经验:8年以上跨国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技能技巧:

1、有较全面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

2、熟悉财务相关法律法规、投资、进出口贸易、企业财务制度和流程;

3、参与过较大投资项目的分析、论证和决策;

4、熟悉税法政策、营运分析、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5、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6、良好的口头及书面文字表达能力。

态度:

1、工作细致、严谨,并具有战略前瞻性思维,能严守公司保密制度;

2、具有较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

3、具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第7篇:财务总监任职要求及资格

岗位职责:工作目标:

最有效地驾驭资金流动,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因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制度,执行会计制度,做好公司财务管理工作。

工作范围:

协助副总经理组织领导其负责各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信贷管理,参与公司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及参与重大经济合同的研究和评审及公司相关的管理工作。

主要工作职责: A、成本管理

1. 负责各个公司的成本分析工作;

2. 协助副总经理组织筹集货币资源,保证各公司之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不断周转; 3. 监控合理使用各种资金、财产与物资,避免积压、损失、浪费; 4. 积极参与各公司固定资产和仓存的监控工作。

B 、税务管理 1. 负责税务计划;

2. 协调业务部门、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在业务和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 3. 确保各公司及时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交所需报表及数据。

C 、总账管理

1. 负责各公司的日常会计、财务管理工作;

2. 制定财务计划及财务预算,搞好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核算生产经营成果,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数据、数据和财务分析报告,包括预算变动分析;

3. 贯彻执行所定的财务制度,定时更新财务部的工作程序,保障各公司利益;

4. 领导公司财务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根据公司要求制订财务政策及指引,统一公司会计核算方法,帐务处理工作及相关的管理报表编制工作; 5. 编制管理报表及分折报告。

D、 应收/应付管理

1. 审核经营和在建工程付款申请单的有关凭证,以确定有关付款的合理性;

2. 监督客户的欠款和回款情况, 并向副总经理和香港财务部汇报及提出相应行动建议; 3. 每月按公司指定日期安排月结及编制管理报表及分折报告,向公司管理层提出处理意见; 4. 监控协调预算及季度预算工作。

E、 其他

1. 保持与股东及地区财务部的沟通,准时提交所要求报表及数据; 2. 向管理层提出商业及营业上的风险与危机;

3. 审核公司的重要财务报表和报告,与副总经理共同确认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后并按规定时间签署上报管理层;

4. 核查公司的各类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执行财经法令、制度、决定,坚持原则,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5. 协助副总经理对生产经营、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作出决策,并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商品(劳务)价格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协议的研究、评审及相关管理工作; 6. 培育及发展下属员工,包括内部监控程序、成本会计分析、应付及应收账款、国际会计准则等,对财务部门内部所有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

7. 协助管理层作商业谈判及新项目发展,并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8. 协助制订、修改和颁布公司的各类财务政策、制度及流程; 9. 协助管理层作商业谈判及新项目发展; 10. 完成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与各部门的协调关系:

每一个部门都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每个部门的每一项工作结果的好坏,都影响到公司的利益和每一位员工的利益,因此,团体精神最为重要,各部门之间应进行良好的合作。

工作接触面:

对内:各部门主管、职员、工人

对外:供应商、客户、政府单位、业内团体任职资格的具体描述: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 财务方面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工作经验,持会计师以上职称;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具有相应的法律、企业管理理论知识; 具备较强的领导与决策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具有较强的协调与指导能力; 具有较强的意识交流与口头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4级以上,阅读书写能力良好; 为人正直,作风正派,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补充说明:只要候选人是来自合资企业背景以及综合的财务分析管理经验,有兴趣者请直接投递简历到j u d y @ e x c e l l e n c e a p . c o m 分享到:

第8篇:财务总监岗位职责、任职要求

交投集团财务总监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岗位职责:

1.在集团董事会领导下,总管公司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审计监察、加强公司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组织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司合法经营,维护公司权益。

3、参与公司投资行为、重要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决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合同或协议的研究、审查,参与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4、负责审核签署公司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报告、会计决算报表,会签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

5、负责组织协调公司上市、融资等相关事宜。

6、负责重要内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7、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向集团董事会汇报工作情况。

8、负责审核签署公司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信贷计划、财务报告、会计决算报表,会签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

9、做好财务系统各项行政事务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精神。 任职资格:

1. 本科以上财务金融类专业,会计师职称,有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经验; 2. 5年以上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2年以上企业财务总监或3年以上财务经理工作经验; 3. 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账务处理及财务管理经验; 4. 熟练操作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5. 受过管理学、战略管理、管理能力开发、企业运营流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6. 精通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财会项目分析处理经验; 7. 熟悉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财务、税务、审计法规、政策; 8. 为人正直、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工作仔细认真; 9. 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良好的纪律性、团队合作以及开拓创新精神;

第9篇:企业对财务总监的基本要求

企业对财务总监的基本要求 2010-03-23 20:11:43 来源:互联网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既拥有所有者赋予的代表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监督与控制的职能,也有协助企业管理者(总经理)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同时还兼有维护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既拥有所有者赋予的代表其对企业进行财务方面监督与控制的职能,也有协助企业管理者(总经理)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同时还兼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在企业中财务总监的地位十分特殊,得同时向董事会与总经理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双方的领导和来自社会的监督。

正由于财务总监职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财务总监是一个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标准的职业群体,那么企业对财务总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一、职业道德要求

就任何企业的人力资源来说,职业道德都是选人、用人首先得考虑的因素,尤其是既代表企业股东参与监管企业财务,又配合企业管理者参与企业财务管理,掌握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经营机密的财务总监来说,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比一般职务要高一些。

尽管社会上没有为财务总监制订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一般企业对财务总监的职业道德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企业许多管理工作是围绕着企业财务来进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负责人,对企业财务系统的完善和高效运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仅应能应能领导企业财务管理团队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控制,计划、预测企业价值,而且要能为企业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他所分管的企业财务,既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产生的各种向外报表,又是社会公众了解和评价企业的窗口,既负有对内维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外提高公众对企业财务情况的可信度,维持企业社会形象的责任,因此要求,财务总监在考虑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确保企业遵守行业准则和规范,保证企业不得侵犯社会公从利益,这就要求财务总监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对企业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为了企业小团体的利益侵犯社会公众利益,也不为取悦社会公众而损害企业利益,要严守企业的商业机密,不得利用所控企业机密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2、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财务总监既受公司董事会委派监管企业财务运作,又直接参与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这就使得财务总监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处于一个两难境地,在这个两难境况下,财务总监应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应不偏不倚,保持独立的精神和意志,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表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受个人的主观意愿,个人

的好恶及上级的意见所左右,对待报表及各种利益相关方面不偏不倚、公正、正直,遵守原则,对发现违反国家制度和准则,损害企业、社会、公众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事应当及时指出并加以更正,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参与掩饰。

3、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这些风险大部分都首先在企业的财务上反映,财务总监有两个重要责职,一个是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一个是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财务总监在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控制过程中,不单是为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而对经营过程的财务运作与控制,关键还是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避免企业风险的发生,强烈的风险意识是企业财务总监必备的要求之一。

4、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财务总监之所以被称为一种高起点、高要求的职业,一个很大原因是其从事的工作复杂性较高,财务计划、预测和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规律作基础,一个疏忽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财务管理的每个过程都应当有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依据,没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就难以取得客观、实在的数据资料,这对企业经营决策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二、专业素质要求

财务总监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经济业务处理和专业判断,每家企业都希望自己所聘得的财务总监兼有会计师、管理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因此,企业财务总监在专业素质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全面系统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

财务与审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财务总监在组织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财务管理,财务控制时,应确保企业财务处理科学、合理、合法,并及时向企业决策者和外部需求者提供全面、正确的会计报表是每一个财务总监必须完成的日常工作之一,没有深厚的财务、会计知识是不行的,财务总监负责企业审计方面的工作,大量的审核与审计需要财务总监有深厚的审计知识,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最高负责人,企业财务管理是一个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大量业务需要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没有系统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知识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

2、丰富的企业管理知识

财务总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之一,除了其职责内的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外,他还得参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其涉及的管理工作包括企业方方面面,因此,财务总监除应掌握全面的财务、会计及审计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其他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企业战略、计划、价值链管理、产品、人力资源等,只有全面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才能发挥财务总监的真正作用,否则财务总监就会变成一个单独的会计师或财务经理。

3、全面的经济法方面知识

财务总监在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协助企业外部机构对企业审计评价、主管企业对外融资、资产抵押、兼并、合资、资产处置、缴纳税款,参与企业上市、企业债发行、经济合同起草与签订,处理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法律事务等,会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法律事务,需要全面的经济法律知识,因此财务总监除掌握自身专业的财务、会计、审计准则、法规知识外,还需要全面的工商、税务、债券、保险、抵押、担保、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三、工作能力要求

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方面的综合管理者,像其他任何一个管理者一样,必须具备综合的工作能力,这些工作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理财是其工作的基本责职,是财务总监第一需要。处理与管好企业财务,某取企业最大价值,讲究生财、聚财与用财之道,这需要财务总监熟知理财方面的知识,责任心要强。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管家,全面负责企业现金收支、资金调拨、成本列支,这要求企业财务总监有全面的预算、计划控制、制度建设、投资决策能力,有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应将企业的财务管得有条有序,要促使企业节约该节约的钱,也能赚取企业该赚的钱,并在节约与赚取过程中防止企业风险的发生。

2、组织、协调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机构的最高负责人,其大量的日常工作是在组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财务会计关系,协调企业与外部银行、工商、税务、证券等部门所涉及的财务关系,因此财务总监是应熟悉各种组织形式,能妥善地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财、物关系,使其达到动态上的平衡,应采用各种有效控制手段,将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置于企业的受控范围之内,以达到企业的预期效果,能妥善地处理上级、下级和同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妥善地处理好企业债权、债务人、外部相关利益者、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妥善地处理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证券机构等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表达能力

财务总监在日常工作中包括大量的计划、报告和总结,不可避免地会需要将自己的职业决断与有关方面交流,有时甚至需要反驳总经理的决策或游说董事会成员,没有很好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是不行的。财务总监需要出色的文字功底,还要掌握演讲、对话、报告、讨论与谈判方面技术与艺术的运用,要能用简短的语言与文字将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因此,应多看书学习,注意知识的积累,在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多下功夫,在实践中多学多练。

4、决策决断能力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财务方面的最高负责人,经常要遇到拍板定案的事,财务总监的许多决策、决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在工作过程中有较高的决策决断能力,它要求财务总监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要系统、有顺序地

综合思考企业生产经营,洞察企业价值链与增值过程,准确进行事态发展预测,迅速作为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判断和决策。

四、战略能力要求

如果一个财务总监仅具备以上三方面的能力,他仅可能是一好的财务经理或财务主管,与企业财务总监的要求还差一些,企业财务总监除处理日常财务控制,协调财务关系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项是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并根据企业战略需要制定出服务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战略,从战略上来领导企业的财务工作,整合企业拥有资源。

财务总监的战略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战略分析能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质变是量变积聚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作为财务总监是应具备从以往的企业财务数据、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分析其规律性的能力,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中分析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的机会与挑战,总结出那些是企业有别于自己的竟争对手,并被市场所接受,可为企业带来持续增值的核心竟争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战略需要财务战略,从而更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促使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战略选择能力

条条大路能罗马,企业战略确定后,实现战略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如何在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适合企业的方案,往往是罢在财务总监面前的一个刺手问题,财务总监应有较好战略选择能力,应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企业选择一条资源耗用少、风险低、易于操作控制的战略实现道路。

3、战略控制能力

战略确定,实施方案选择后,如何能更好地将所选定方案进行实施,战略控制就成为关键,财务总监应有能力根据战略要求调整组织结构,理顺相应的指挥关系,建立适合战略实施需求的各项管理系统,合理使用和控制各项战略资源,协调和处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活动及活动所带来的冲突与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使用效能,确保企业战略的全面实现。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企业之间竟争复杂性日益加强,企业对财务总监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有志于财务总监工作的同仁们,应当抓紧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责来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上一篇:法律援助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三年级剪纸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