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工作安排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答辩工作安排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流程

一、硕士学位的申请

1、学位申请人应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环节,达到《湘潭大学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规定》(湘大研发[2006]1号)的相应要求,按照《湘潭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完成学位论文。

2、学位申请人于“研究生处主页→学位管理→下载专区”下载硕士学位申请表格,按要求填写或打印(签名栏必须手写),按要求装订成一式两份交所在学院。

(1)全日制毕业研究生填写《湘潭大学硕士学位申请书》;

(2)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填写《湘潭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申请书》;

(3)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填写《湘潭大学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书》;

(4)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填写《湘潭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书》;

(5)在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填写《湘潭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书》;

(6)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填写《湘潭大学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申请书》。

3、学位论文若有涉密要求,按《湘潭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和确定。不按要求审批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一律按不保密学位论文处理。

4、各学院研究生教务干事于5月1日(上学期)、11月1日(下学期)将《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汇总表》(“下载专区”下载)交学位办。

二、硕士学位申请的审核

答 辩秘书整理申请人的《学位申请书》,交由学位点负责人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培养过程、论文进行审核;学位点提出硕士学位论

文评阅和答辩 委员会成员名单,交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并在《学位申请书——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审批表》上签署意见。

三、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答辩秘书按照学位点的安排,将申请人的学位论文送审。

全日制硕士学位申请人需至少两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校外专家。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申请人需至少三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校外专家(且非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专家)。论文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填写《学位申请书——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对论文可否提交答辩以及是否达到该生攻读学位的学术水平提出意见。两位硕士论文评阅人中有一位评阅人不同意答辩,由校学位办增聘一名评阅人进行匿名评阅,如该评阅人仍不同意答辩,学位申请人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四、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答辩秘书持《答辩委员会审批表》和已完成评阅的《学位论文评阅书》交校学位办,同时将打印或填写好的《表决票》到校学位办盖章。只有加盖了学位办公章的《表决票》,方为有效票。

学位申请人必须交清所有费用,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三至五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 授职称的专家担任。学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可以聘为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不能担任主席。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答辩之前,每个委员必须认真阅读 论文和学位申请材料,做好提问的准备。评审论文时,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公正合理、确保质量。答辩时要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对于是否授予学位, 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上同意,才算通过。

论文答辩程序:

1.有关领导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

3.答辩人报告学术论文的主要内容;

4.答辩委员提问,答辩人答辩;

5.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宣读导师和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交流对论文答辩的意见,按相应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要求商定对论文的评语,对是否授予学位进行无记名投票,并作出书面决议,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填写《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复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和答辩委员会决议。

硕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经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字后,报送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审批;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记录。

答辩不合格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硕土学位论文可在一年内修改后重新答辩一次。

答辩秘书组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按要求分类别如实填写建议授予学位研究生数据库,并从中提取相关字段完成《建议授予全日制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名单》、《建议授予MBA专业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MPA专业硕士学位名单》和《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名单》。(《数据库》原表、《建议授予名单》及《汇总表》于“下载专区”下载)

各学位点学位论文答辩完后,答辩秘书将整理成一式两份的《学位申请书》和填写完整无误的各类数据库和《建议授予学位名单》发送至学院研究生教务干事邮箱,研究生教务干事依据《建议授予学位名单》填写《20** 年上(下)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建议授予学位情况汇总表》。

五、硕士学位的审定

硕 士学位授予工作由各学院的学位分委员会进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必须认真审查申请人的学位申请材料和资料,凡有下列情形者,不得授予或建议授予学位:不 符合学位申请资格,未完成规定环节,原始资料不全或有虚假,

发表学术论文不符合申请学位条件,学位论文质量达不到学位水平。待发表的学术论文须有出版单位 出具正式的录用通知。

学位研究生的硕士学位授予名单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特殊情况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

六、硕士学位的授予

学位申请人于答辩后,及时将修改定稿的学位论文一式三份交图书馆特藏馆(旧馆四楼),并提交电子文档,领取《论文提交验收单》交答辩秘书。答辩秘书收齐后交本学院研究生教务干事处。

学院研究生教务干事处于6月10日(上学期)、12月10日(下学期)将所有答辩材料统一送交校学位办。

(1)硕士学位申请书;

(2)论文提交验收单;

(3)《建议授予全日制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名单》、《建议授予MBA专业硕士学位名单》、《建议授予MPA专业硕士学位名单》和《建议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名单》、《20** 年上(下)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建议授予学位情况汇总表》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加盖学院公章后,及填写完整无误的《数据库》交学位办,并发送邮件至:xwb@xtu.edu.cn 。逾期不送交的顺延至下一次学位授予。(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内容来源于汇总表,研究生教务干事需对汇总表上的内容严格审核,确保无误。)

校学位办将对全校的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情况汇总,报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特殊情况者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

湘潭大学研究

生处

第二篇: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一)全力消化自己所写的论文

答辩是学校对本科及研究生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学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 分钟用的答辩报告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这部分只说明标题就行,不要论述内容,因老师已经看过你的论文)。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由于答辩同学太多,现阶段各个学校还没有开展用PPT,以后,随着规范化,同学们要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简要的提纲,这篇报告书尽量读熟,达到脱稿,照着讲稿或者PPT直接念,效果会比较差。

(二)物质准备: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 1.毕业论文的底稿。 2.答辩报告书。

3.主要参考资料,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

4.记录用稿纸。以便把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以后要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5.着衣冠整洁、庄重,男生穿短袖衬衣,最好打领带,女生穿着尽量职业化些的为好。着衣能给答辩老师一个最直接的印象____你对答辩的重视程度。

(三)调整好心态

要进行答辩,首先就要明确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高等教育重在训练科学的思维、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学术文章甚至是创造社会效益。因此,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考察到如下: 1.论文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乃科学研究的基础,论文本身必须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难逃答辩委员会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论文势必不能通过专家评审。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答辩者的表达能力.。成功的演讲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也不可缺少,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要想这场战争获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胸有成竹,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二、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一)学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毕业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强调论文的新意与独创性。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4、对论文细节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11、对格式是否规范化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三)提问后可在规定教室里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可参考相关资料,但必须自己独立完成。

(四)回答问题时间约30分钟。

三、如何答辩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

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我参加的答辩会上大部分同学是用比较小的音量进行陈述,估计只有前两排的人才听得清楚。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如重庆大学的许明月教授),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如老师您的意思是...?”。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我校允许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你可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好运伴随你们,祝愿你们答辩顺利!

下面有一篇我从《法学家茶座》上摘录的关于硕士论文答辩技巧的文章,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但是这些内容在老师们看来却是负面的,转在此,是想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别无他意:

当老师久了,从硕士导师熬到博士导师,如今又过了好多年,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在我们面前“过堂”。所谓“过堂”,也就是答辩,其核心无非就是一问一答。问答看似简单,但结果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顺顺当当,安然而过;有的跌跌撞撞,侥幸脱险;有的折戟沉沙,铩羽而归。

要想顺利通过答辩,确实得琢磨答辩的门道。因为问有问的技巧,答有答的高招。 我曾经在一次到外地参加答辩的路途中总结了一些学生答辩的经验,称为“答辩十二法”,并将其传授给众弟子。这十二法是:察言观色法;删繁就简法;扬长避短法;偷梁换柱法;狐假虎威法;溜须拍马法;含糊其辞法;自问自答法;自我检讨法;见好就收法;低眉顺眼法;留待将来法。他们使用后普遍认为不错,并一再要求我把它们写下来,以使更多的学子受益,但我顾虑良多。一是因为这些经验在学生们看来也许实用,但是在老师们看来却是负面的,因为基本上是教学生如何“忽悠”答辩委员的,如果流传开来,其后果不堪设想。二是有些法子是群众自发创造出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却没有被我收录。比如趁着某个评委老师有比较危急的情形 如接电话、上厕所或者烟瘾上来而离席,或者浑然入睡而理智全无的时候,赶紧把他的问题一梭子不歇气地回答完,这种法子用比较专业的说法就是“乘人之危法”;又比如情急之下,也就顾不得斯文了,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以此博得老师们的同情恻隐之心的,姑且叫做“痛哭流涕法”吧总体而言,一是因为它们的偏面基本都是反面的 ,二是因为它们的片面,即不全面 ,所以总是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一直憋着,没有写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我认真地而且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总结、思考、提炼了一些论文答辩的技巧和方法,自认为比以前的十二法是有进步了,也更加全面了,至少是不那么偏面了。所以心下就有些释然,而且觉得可以写出来了。以下就是论文答辩的“十四问法”、“十四答法”和“十二忌”。

十四问法:1.请问;2.发问;3.提问;4.试问;5.借问;6.质问;7.责问;8.反问;9.诘问;10.追问;11.纠问;12.盘问;13.讯问;14.拷问。前12个都是老师们常用的,后两个则是因为时代进步了,刑讯逼供被法律禁止了,所以用得少了。前面的问法是比较客气的,越到后来就越严肃,这大致可以从问话者的面部表情上看出来的。

十四答法:1.察言观色,见风使舵;2.歌功颂德,讨好卖乖;3.避重就轻,避实就虚;4.扬己之长,克己之短;5.偷梁换柱,移花接木;6.含糊其辞,蒙混过关;7.装聋作哑,装疯卖傻;8.乘人之危,一吐为快;9.悬崖勒马,回头是岸;10.坦白从宽,抗拒从严;11.巧言善辩,推卸责任;12,借力打力,分化瓦解;13.痛哭流涕,认罪伏法④;14.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当然,如果真的要用最后一种法子了,那就是两个字:死定了!

十二忌:一忌过于自信,目中无人;二忌疏忽大意,丢三落四;三忌轻重不分,虚实莫辨;四忌彷徨犹豫,心中无数;五忌言简意赅,贻误战机;六忌纠缠不清,短兵相接;七忌执迷不悟,愈陷愈深;八忌负隅反抗,顽固到底;九忌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十忌多言失语,授人以柄;十一忌自投罗网,自找麻烦;十二忌沉默不语,呆若木鸡。

也许有人要说,前面的问答都是十四个,为什么就不是十四忌呢?其实还有两忌,都是针对以上的问法与答法的。一忌信以为真,本本主义。以为书上已然登了这些法子,就全是真理了,可以依仗着走遍天下了。二忌偏听偏信,一叶障目。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你以为已经洞察了答辩的韬略,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仙外有仙,天外有天。学界一如武林,高手云集,英才辈出,更何况还有那些修炼数十载、功夫高深莫测的学界大师、泰斗呢。以上区区雕虫小技,岂能逃得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又岂能敌得过他们的神功大法?所以奉劝各位后辈,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好论文、认真准备是最重要的。而且我也是一个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至于上面的那些计谋么,择其善者,相机而用就是了。

第三篇:研究生答辩秘书工作职责

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工作职责

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秘书在论文答辩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秘书工作质量,也是提高论文答辩质量的重要方面。为维护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严肃性,保证答辩工作有序、高效、顺利开展,特此明确秘书职责如下:

一、答辩前期准备工作

1.按规定时间将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送达评阅人审阅;

2.在答辩前3天收齐评阅意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统一办理各级同意答辩手续;

3.代学院向答辩委员会发放评阅费,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公用经费支付,严禁向学生或导师收取;

4.答辩前整理好答辩会有关材料,联系、指导研究生办理答辩的各项审批手续。

二、答辩会相关工作

1.负责具体落实答辩会时间、地点、必要设备和用品及会场座次、桌签等,负责与答辩委员的联系、通知、接待工作;

2.论文答辩开始时,负责介绍论文中作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姓名、职称、所在单位等情况,宣读答辩程序;

3.在答辩委员会主席的主持下协助组织答辩会各项具体事宜

(1)发放论文答辩评议书及表决票(表决票盖章有效,事先在相应栏目填写研究生基本信息),并统计表决结果;

(2)认真听取和收集答辩委员会意见,做好答辩记录,并结合论文评阅意见和论文答辩情况起草一份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在答辩委员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现场修改完成答辩决议;

(3)代学院向答辩委员发放答辩费(由学院研究生培养公用经费支付,严禁向学生或导师收取)。

三、后续工作

答辩会结束后,负责按要求整理好答辩会全部材料及学位申请所需各种材料,送交学位评定分委会(由学位申请者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员代收)。如需修改论文或重新答辩,负责督促学位申请者按学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学位(毕业)论文答辩秘书工作单

本人已认真学习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程序》等文件,保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负责地做好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相关工作。

经审查,该学位申请者的学位申请材料情况:

1.学位(毕业)论文评阅意见合格;

2. 申请学位审批书(填写内容完整、签字、盖章齐全)合格。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字):

年月日

第四篇:14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计划

资环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计划

一.答辩前准备

1.学生必须提前一周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论文所有相关材料,并按学校规范要求装档入袋。具体如下:

(1)任务书1份(指导教师、院领导要签字)

(2)开题报告1份(开题报告里面指导老师意见要详细,指导教师及学生签字) (3)毕业论文修改稿(一稿、二稿、三稿)各一份(要求正反面打印) (4)毕业论文定稿1份(毕业论文要符合格式规范要求)(要求正文正反面打印) (5)指导记录表1份(1人1份,要教师、学生签字) (6)审阅表1份(填好基本情况的空白表) (7)评阅表3份(填好基本情况的空白表) (8)答辩表1份(填好基本情况的空白表) (9)准备塑料纸夹1份

(10)论文抄袭检测结果1份(打印带检测结果的截图和电子版的) (11)答辩评审表按各组教师数准备份数(填好基本情况) (12)答辩用论文终稿按各组教师数准备份数

2.请各答辩小组组织非指导教师评阅论文及其它相关资料,并填写评阅教师评审意见1份(给出评阅成绩)。对于评阅教师评阅做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完稿后提交电子版论文终稿,指导教师审阅后,提交评阅小组评阅,保证每位评阅老师有一份被评阅学生论文,在时间安排上,要给评阅教师留有充足的评阅时间,要求通读,找出优缺点,并对评阅内容进行规范,内容至少包括对选题的评价(是否有意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等)、论文本身内容的概述(完成了哪些主要工作)、对论文的基本评价(包括内容、写作规范等方面)、是否可以参加答辩、建议成绩等,其中建议成绩等级应与对论文基本评价的内容相吻合,评语字数不少于200字,评阅工作背对背,不集中进行,便于独立形成评阅意见。5月30日前把评阅意见反馈到院里。

3.指导教师评阅结束后,如有问题或补充完善的可进一步修改。但修改工作务必要在答辩前完成,答辩时学生需提交3份纸质毕业论文终稿供答辩时指导教师使用,最终的毕业论文相关材料的纸质文档及其电子档(电子档以学生的学号、姓名为名命名文件夹,并将所有材料都存于该文件夹内)待答辩结束后,一同上交学院存档。

4.各指导小组在答辩前检查学生毕业设计档案袋内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不齐全者不得答辩。 5.资环学院答辩委员会构成:陈凤臻,欧阳江城,李大勇,郭丽,包秀艳,马腾,聂兆亮。答辩委员会下设6个答辩小组。 二.答辩计划安排

第一小组成员由段景春,马莉,杨桂英;组长李大勇,秘书赵胜男。

第二小组成员由郭纪,彭乃至,李轩然,杨志国,刘云超;组长郭丽,秘书王旭。 第三小组成员由哈斯础鲁,萨础,红梅,莎茹拉;组长包秀艳,秘书晓兰。 第四小组成员由韩玉梅,周龄,王丹丹,宋述芹;组长陈凤臻,秘书聂兆亮。 第五小组成员由许民,张海山,任晓辉;组长欧阳江城,秘书张艾明。 第六小组成员由朴香花,梁海山;组长马腾,秘书于格格 答辩地点根据上课情况再进行协调。

以上五个小组均在2014年6月

7、8日早上八点到校,8点半正试开始答辩。 三.答辩流程参考

各小组的答辩工作由答辩小组组长主持,小组秘书做好详细的答辩记录及档案袋材料的验收,答辩记录存档备查。答辩前,小组秘书需配合组长确定答辩顺序,并通知到有关指导老师。其具体的答辩步骤如下: 第一步:学生陈述(可做ppt)

首先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学号、班级、专业。然后陈述内容一般包括 (1)所研究的课题名称; (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3)所采用的资料和主要方法;

(4)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结论; (5)毕业论文(设计)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陈述时,小组秘书检查其档案袋内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不齐全者不得答辩。

第二步:答辩小组提问与质疑

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文的熟悉称度;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的认识。时间不少于4-7分钟,问题可围绕(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与论文内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论文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3)阶段成果的价值; (4)现场报告中的错、疑点; (5)论文中存在的错、疑点; (6)论文不足及其完善;

(7)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 (8)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第三步:学生回避,答辩小组评分

答辩教师按评分内容填写评分(百分制),由小组秘书汇总后取平均值录入并换算成五级计分制填入评语一栏。答辩成员在答辩记录及总评成绩表上签名。时间不超过3分钟。 第四步:答辩结束后,各小组秘书填写总评成绩表。 四.成绩评定

1.论文的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

2.各答辩小组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评定的成绩,按照4:2:4的比例加权求和后,得出最终成绩,并填入“学院毕业论文总评成绩表”中,最终由院领导签名。 3.各小组优秀成绩一般控制在15%左右(3-4名),选出一名优秀推荐到学校。 4.五级记分与百分制记分的换算: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分及以下。 5.附:评分参考标准

A(优秀):能正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圆满地完成所做题目,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方案设计、论证或论文数据处理、计算等某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或独到之处。文章逻辑严密,图表、计算正确,完整美观,文字表达清晰流畅。答辩语言准确,思维明晰,解答、说明透彻。能顺利地阅读外文资料。

B(良好):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完成所做题目,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计算完整、正确,文字通顺,答辩时概念清楚,能较好地回答问题。基本能阅读外文资料。

C(中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所做题目,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及文字报告一般,答辩时能回答主要问题。能借助词典阅读外文资料。

D(及格):尚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所做题目,无原则性错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图表、计算有个别错误或模糊之处,文字表达尚可,答辩时尚能回答所提问题。阅读外文资料较困难。

E(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及格。 (1)毕业论文(设计)中有明显的原则性错误; (2)基本没有完成任务书中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 (3)没有参加论文答辩; (4)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

6.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学生或指导教师如对综合平衡后的成绩有意见,可向院领导提出,由院领导会同教研室主任及答辩委员会做出最后裁决。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4年5月16日

第五篇:天津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答辩安排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学生)

1. 5月9日前:在毕设系统中上传毕业论文电子版(初稿),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进行论文初审。

2. 5月14日前:在毕设系统中上传毕业论文电子版(修改稿),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进行论文复审。

3. 5月17日前:在毕设系统中上传毕业论文电子版(定稿),由指导教师审阅并给出评语和评分。(对于论文不合格的学生,导师有权不允许学生参加答辩)

4. 5月23日前:按照毕设系统上论文评阅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上传。(未按要求修改的学生,不允许参加答辩)

5. 5月24日前:在毕设系统上查询答辩分组安排。

6. 5月28日-30日:按顺序准时参加答辩,答辩后根据答辩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提前打印一份带到答辩会场给答辩评委,不装订)

7. 6月2日前:学生按照答辩组提出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并在系统中更新。

8. 6月3日前:将答辩现场携带的论文(里面含有答辩评委的修改意见的)提交给企业导师。(未按时提交论文的学生将无法获得最终成绩)

9. 6月8日前:企业导师审查学生各环节是否按意见进行修改,符合要求后导师在毕设系统中确认是否可以打印。(打印论文必须要有导师的电子签章,否则论文无效)

10. 6月10日前:毕设系统上显示允许打印的学生按照学院规定将毕业论文打印并装订成册(论文封皮及装订费由学院免费提供),上交各培养企业,由企业统一交至教学管理办公室A504。(装订成册的纸介质与电子版一致)未能按时提交论文的学生将推迟毕业资格审查。

11. 6月14日:上网查询毕业论文综合成绩。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教学与实训部2014年5月7日

第六篇:中文系09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

毕业生答辩工作是审查毕业论文的补充形式,对综合检验教、学双方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对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中文系09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即将于5月9日举行,现特作如下安排:

一、成立论文答辩工作机构

1、 论文答辩委员会

主任:赵松元

副主任:袁海林

委员:文剑辉、童效杰、张福清、刘 涛、余海鹰、郑群辉、冯丽君、单国华、陈萍、唐越、刘文菊、郭炎武。

论文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届论文答辩的相关事宜。

2、论文答辩小组

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论文(设计)选题的实际,按照专业、学科方向(范围),成立8个答辩小组。每组一般由学科方向相同或相近的5-7位老师组成,设答辩主席一人、答辩委员4-6人,负责本小组的答辩工作;另设秘书一名,负责记录答辩内容。分组情况见附页

3、 论文答辩后勤资料组

成员:李素玲、王文彬、陈再君

负责做好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回收、归档和保存工作。归档资料主要包括:(1)学生纸质毕业论文定稿一份;(2)以班为单位的全班毕业论文光盘一份; (3)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一览表、毕业论文成绩一览表,期中质量检查报告单、质量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4)其他要求归档和保存的资料。

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1、4月24日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工作,把经指导老师审定的文稿(一式三份)连同全套毕业论文材料(开题报告、中期质量检查、新版论文成绩评定表),一并送交指导老师做最后审阅,所有需要签名的地方,一定要亲手签名,不得打印。

2、4月28日前,指导老师为学生毕业论文写好论文(设计)评语,给出论文(设计)书面成绩并签名后,将学生毕业论文完整版送交论文答辩后勤资料组(李素玲老师)。 教师推荐优秀毕业论文,须交毕业论文正文6份;拟定为及格至良好成绩的毕业论文,须交毕业论文正文3份。

3、4月30日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对学生论文(设计)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并按选题方向进行分组后,把各组论文(设计)分别送交有关答辩老师;提前3天公布论文(设计)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分组、答辩程序和要求,以便师生及时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4、各答辩小组教师审阅本组学生论文,根据论文(设计)的选题方向及具体内容,拟定3-5个答辩题目。答辩题目的拟定,应着重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能够审查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真实性;能够审查学生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的程度;能够审查学生对自己的观点(立项)能否自圆其说;与学生论文(设计)主要内容相关的、能探测学生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学生论文(设计)中欠周全、有偏颇,存在不足或谬误的内容提出质疑,要求学生予以解释说明。

5、学生应根据本人论文(设计)的实际,撰写一份《毕业论文(设计)自述报告》。其内容包括:

1)为什么选定这个论文(设计)题目?本选题的研究(设计)有何学术价值或先进性、应用性?

2)本选题的研究(应用)现状如何?已有哪些不同的观点或设想、方案,各有哪些代表性的成果或产品?

3)本人对选题有什么新见解?主要的论据(依据)、论证(设计)方法如何?

4)论文(设计)中还有哪些文本应涉及但限于本人水平或文章篇幅、结构所限尚未涉及的问题?

5)对本人的论文(设计)还有哪些补充、说明?

《毕业论文(设计)自述报告》的内容讲述时间以4-5分钟为宜。

三、认真组织好答辩现场工作

1、具体时间安排:

本届答辩工作将分为两次举行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于2009年5月9日举行。

中英文秘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将于2008年6月6日举行

答辩均分普通毕业论文答辩(采取现场笔答的形式)和优秀毕业论文答辩(采取现场口答的形式)。

现场笔答:答辩小组审阅论文后,提出三个问题,现场发给学生笔答,笔答分自述报告和回答教师问题两部分,答辩会结束时收回,由答辩组评阅,给出答辩意见和成绩,答辩小组至少三人签名。

现场口答:形式同以往

2、答辩开始,由答辩主席宣读答辩纪律和程序,宣布答辩学生姓名和论文(设计)题目,检验学生证。

3、首先按学生姓名逐一发放笔答题目,学生现场完成,答辩会结束时收回。

4、参加优秀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自述报告》,时间为3分钟左右。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5、答辩教师向学生提问(3—5题,视论文(设计)具体情况而定)。给学生一定时间(5分钟左右)的思考,当场回答有关问题,学生不得拒绝回答问题。

5、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疏漏临时提问。当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出现回答不出问题、回答问题离题太远的情况是时,老师应予以启发诱导,以进一步了解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情况。

6、学生答辩完毕,答辩老师应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水平和答辩情况作出口头总结和评价。学生应对答辩老师提问和评价表明态度和表示谢意。最后,由答辩主席宣布该学生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学生退席,但不得离开答辩现场。

7、答辩现场对外开放,无关同学可以现场观看,但应遵守答辩现场的纪律,不得干扰现场正常秩序,否则,答辩教师有权将其请出现场。

四、严格做好答辩成绩的评定工作

1、 一位学生答辩结束,答辩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度、语言表述的清晰度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各自做好初评记录。

2、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及时进行合议,对学生的答辩成绩予以最后评定,并由答辩主席把答辩结果送交系答辩后勤资料组,最后由答辩委员会审核。

3、普通毕业论文答辩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成绩的评定和等级评定标准,按照教务处最新公布的标准执行(具体标准见附页)。等级和成绩的对应关系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五、其它事项:

1、2005级各毕业班同学要高度重视本届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工作。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抄袭他人,不服从指导教师指导而导致的毕业论文出现质量问题,将一律按不及格论。

2、密切关注提交论文的时间和答辩时间,保证进度,按时完成,一旦错过,不予后补。

3、答辩地点、分组情况另行通知,请同学们密切关注。

中文系

2009-4-22

上一篇:村财务审计整改报告下一篇:大队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