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建设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意义1.践行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新课标承载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将学生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态度与积极探索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 篇1:

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摘要:从广义上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国际教育系统;而从狭义上看,其研究对象为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在此前提下,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探讨应当结合其社会背景进行。国外教育管理学历经长时间的发展,并且学校教育与社会的管理也日益紧密,其日趋于向整合性发展。在我国教育体制发展时,可汲取外国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切实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对此,本文将简要探讨国外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源流及几种的不同观点,并结合国外教育管理学发展历程探讨其发展趋势,最后探讨其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发展;趋势

国外教育管理学受其当地文化及经济发展,日趋科学化,美国的教育管理学者卡伯特森在早些年提出教育管理学在1951年到1966年间日趋向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期间教育管理学观点也日渐向多元化发展,不同理论在教育舞台上涌现,如主观论、价值论、整合论与批判论等,而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日渐紧密,整合论与价值论也日渐受到社会关注。

一、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源流及观点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德国公法学的行政学与美国效率主义经营管理学为现代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源流,其中美国教育管理学对现代教育管理学影响较大。相对于德国公法学的行政学,美国效率主义经营管理学侧重于现实与发展,这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德国则重视规则,这也是德国特点之一,其也相应的反映到相关社会理论中,在公法学的行政学中,其注重法规控制,在此环境下所养成的教育管理学则缺乏动态管理,教育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相关部门,而美国效率主义则不同,在此环境下所养成的教育管理學注重教育与社会利益与学生利益,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教育管理学主要存在以下观点:

其一,教育管理科学论,其最早起源于美国,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家哈尔品、坎贝尔等,在这一理论中,认为教育管理学可参照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发展模式,注重教育管理的理性化、客观性及科学化,主要目的为做出正确的决定。

其二,教育管理主观论,其与教育管理科学论具有对立性,其以德国唯心主义为观点核心,其中康德哲学对其影响较大。在教育管理主观论中强调个人价值及习惯等因素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侧重于人自身价值及发展兴趣的研究及个体主观规则的探寻。

其三,教育管理批判论,其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领导学教授福斯特,其将教育管理学归纳为道德科学,对管理主义进行批判,其应该由经验、批判及诠释等三个维度组成。

此外,还包括教育管理整合论与价值论,价值论中强调不同层次的文化价值,而整合论综合性较强,其理论中心为教育管理的后实证科学,综合人的主观性及道德培育同时也包含了价值论题,包容性较强。

二、国外教育管理学概述

教育管理学这一学科起源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以管理经验的借鉴与移植为主,后由于社会教育的发展需要及相关国际性教育管理研究者的倡导,教育管理才日趋体系化发展,成为教育管理学,美国、英国等国家对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十分重视。教育管理理论也日趋多元化发展,期间,美国将教育管理学归纳为正规、民主、主观、政治、文化、模糊等六大模式。

1.正规模式

其重视等级性,组织目标由领导者制定,在运行期间注重规章制度的管理,客观性较强。

2.民主模式

民主模式也称学院模式,其认为组织决策是通过讨论而形成的,领导者与组织相关人员应当共同参与组织决策的制定,注重专业性。

3.主观模式

强调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其侧重组织成员思想的差异性,不赞成寻求管理普遍规律。

4.政治模式

其从政治学视角进行组织分析,将教育管理相关现象用政治术语进行解释,如竞争、联盟等。

5.文化模式

强调组织个体价值观,并将组织个体作为组织中心,注重个体认识与组织认识的融合发展,教育领导者在其中应发挥组织文化塑造的作用。

6.模糊模式

其对组织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描述,认为组织发展过程中,其目标及程序是易变和无法预测的,也因此形成了组织发展目标及运行程序的模糊性特性。

三、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发展趋势

1.日趋整合化

受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影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在此环境下,效率学与价值理论的融合性将得以加强,同时,主观论与客观论也会相应的对教育管理学产生影响。例如,美国现有教育模式中,其对教学引导与教学灌输进行明确了区分,同时,其注重教学计划,即在教育过程中会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表,学生可明确的了解自身本学期每一门课应完成任务及目标。在此期间,教师会给予学生足够的形式,如“荣誉考试制度”,在美国大学中,这类考试制度较为常见,即重视教学诚信。这一制度中强调个体价值及习惯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观论及价值论。在此基础上,美国大学也十分重视学生问题的解答,注重学生存疑精神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效率学的发展观点的特性也得到了体现。综上所述,外国教育管理学将日趋向整合化发展。

2.人文主义将得以加强

在教育管理学中,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占有重要地位,理性主义可对应教育管理学中科学论,而人文主义则可对应价值论、主观论等。在此期间,教育管理学中对组织中的个体与决策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同时,个体思想差异也将愈发受到教育管理学的重视。例如,在英国教育体系中,除义务教育外,还包括了延续教育,其根据学生个人意向为其规划了学业路线与职业路线,其发展方向因人而异,这一教育板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也体现了较强的人文主义特性。

3.管理学内容覆盖面将得以拓展

社会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日渐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教育内容综合性的增强,教育管理学产生的动机则为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在此环境下,教育管理学的内容也将有所拓展,其不仅需要研究教育政策,还需对学校效能进行重新定义,这是新世纪下社会发展对教育管理学提出的新要求。而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仍未止步,国家之间教育的相互影响作用也会有所加强,因此,教育管理学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將日趋复杂,其内容覆盖面也将得以拓展。

四、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发展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分析国外教育管理教育学发展趋势可知,其对于学生主体价值及差异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在学生价值定义上所考虑的因素综合性也较强,在英国延续教育中,社会对于学业路线与职业路线的学生个体采取平等态度,而我国目前对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学生个体的看法仍存在差异,对此,我国教育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对学生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当重视学生的教学价值,并客观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单纯的以学生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需注重教学计划的制定。目前,我国在教学过程中,虽有教学目录,但教学任务并不明确,教学引导实效性不强。

第三,需加强教学诚信的管理。在我国教育中,教学诚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结合国外教育管理学可知,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将学生的诚信教育列入教育考核中,既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可强化教育文化对教育管理影响,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第四,需注重教学决策的动态监管性能,分析不同教育学管理观点可知,主观论与科学论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在此过程中,可加强价值论与整合论的研究,提升教学决策的动态监管性能,可以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国外教育管理学历经社会发展日趋一体化,其中既包括了个体价值及个体差异的分析,也包括了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客观影响的阐述,而其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也随着经济文化的融合得以加强。对此,我国可借鉴相关经验,完善教育目标及教学管理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可加强对学生终身发展的研究,完善学生个体人格,从而可有效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及先进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莎,孙绵涛.对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管理学70年的理论探索[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2(6):48-58.

[2]浩洪涛.当代教育管理学内容体系建构的研究——评《教育管理学教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1):97.

[3]杨天平,陈凯.在曲折中前行:新中国70年教育管理学的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9,7(6):38-49.

[4]王声平,贺静霞.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24-30.

[5]黄梦娇.李建勋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启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HT5"H〗作者简介:李祥坦(1972.02-),男,福建福州,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福州市书生实验学校,福建 福清 350300)

作者:李祥坦

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 篇2:

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建设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1.践行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新课标承载着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将学生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与的态度与积极探索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由传播者、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推动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培养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适应高中化学课程方案的变化。在新课标所承载着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化学课程方案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组成。其中,设置“必修”部分的意义是普遍性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而设置“选修”部分的意义则是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单一且分类不科学。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分为教学试题库、教学教案库、多媒体素材库和教学软件库等,这种分类方法是以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但是,这种分类方法与元数据分类的标准严重不匹配,对于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之间的信息共享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资源库建设定位不准确。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期望通过注入大量教学资源的方式达到“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效果。然而,此种做法忽视了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匹配,导致了“空有数量,没有质量”的问题,不仅限制了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还增加了教师筛选教学资源的时间成本。

3.资源库的功能过于单一。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所能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教学资源的检索,但是,教学资源管理服务严重滞后。具体而言,在这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中,教学资源仅仅是堆砌在一起,缺乏科学的目录系统和调用机制。这样一来,教师在检索到相关教学资源后,还必须费时费力地加以整合,这无疑也限制了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增加了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时间成本。

4.整体用户体验不够友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用户体验”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用户体验”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个信息技术产品能否获得市场青睐、能否发挥应有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的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界面不够友好,人机交互不够科学。此外,当前的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學资源库目录系统不够科学,其所处的网络环境也比较差,导致了教育资源检索困难、下载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无疑都大大挫伤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

三、加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对策

1.资源库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必须强化“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的理念。一方面,是要提升目录系统的科学化程度和调用机制的智能化程度,另一方面,是要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做到资源的丰富、检索的强大、操作的便捷、资源的条理、界面的美观、运行的快速。

2.资源库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首先,加强资源库对学生服务的功能。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所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其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服务的功能。

其次,提高资源库对师生需求的响应。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目录系统还不够科学,调用机制还不够智能,其教育资源库呈现方式上仍然是传统的简单罗列式,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应当提高资源库对师生需求的响应。

最后,加快资源库中资源更新的速度。目前,绝大多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导致教学资源整体上相对陈旧,限制了其效用的发挥。因此,应当将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当作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加快资源库中资源更新的速度。(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作者:涂小华

化学教育发展管理论文 篇3:

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如何融入1+x 证书考试中

摘要:1+x证书考试视域下,为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式革新指明方向,促进基础化学教育质量的提升,达到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式实践的有效性模式。同理,基础化学教育在践行1+x证书考试中,通过与1+x证书考试融合,也为1+x证书考试进一步实施提供保障。对此,分析1+x证书考试内涵,论述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实践的关联,提出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融合路径。

关键词:1+x证书考试;基础化学教育;方法;思想

引言

1+x证书考试思想的提出,通过与基础化学的教育思想及方法的融合,为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实践指明方向,也提升1+x证书考试在教育领域中实践的质量。基础化学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以1+x证书考试为教育目标,开展基础化学教育活动,促进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的实践,为学生学好化学学科助力,也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1+x证书考试概述

1+x证书考试即为“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毕业之后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可直接就业。在此背景下,学校虽然鼓励学生在考取其他证书,但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考取其他证书,也予以支持。而针对不考取其他证书的学生而言,这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陷入“能力恐慌”,使其所学知识、所具有的能力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基于此,1+x证书考试的生成,以多证书考取为导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就业、择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实践的关联

1+x证书考试的提出与推广,助力于基础化学教育的革新,为其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保障。基础化学教育在学生发展及培养中意义非凡,可以1+x证书考试为导向,调整基础化学教育的实施模式,使基础化学教育的实施符合1+x证书考试要求。同时,通过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方式及思想的融合,也可促进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与方式融入到1+x证书考试中,使1+x证书考试汲取化学的思想及方法,为1+x证书考试进一步实践助力,也提升1+x证书考试实践的成效。

三、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融合路径

(一)践行1+x证书考试

1+x证书考试的实施,为基础化学教育的方式及思想实施提供保障。而通过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与方法的与1+x证书考试融合,也促进两者教育及思想的融通,弥补两者发展之间的不足问题,以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凸显1+x证书考试实践的良好模式。基于此,在教育实践中,应重视1+x证书考试实施,立足于基础化学教育的模式,促进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融合,使1+x证书考试从中吸取其思想及方法,加强1+x证书考试引领功效,更好的教育与引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使学生从1+x证书考试中获取较多的化学思想、化学教育方法、化学教育理念以及化学思维,达到教育实践的优质化模式,也推助1+x证书考试在教育领域中推广。同时,在基础化学教育中,践行1+x证书考试,以1+x证书考试为目标,开展相关的基础化学教育工作,促进化学思想及方式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构建融合教育的发展机制

从教育层面来看,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都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两者的融合,可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助力。基于此,构建融合的发展机制是必要的,通过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及方法的促进与融合,构建融合的教育发展机制,为1+x证书考试实践及基础化学教育的实施都指明方向。首先,在构建融合的教育发展机制中,以基础化学教育为导向,加强1+x证书考试分析,明确1+x证书考试内涵,并以基础化学的教育思想及方法为导向,促进1+x证书考试的进一步实践与实施。其次,在基础化学教育实施中,以1+x证书考试为目标,构建基础化学的教育体系,为基础化学教育的方式及思想实施提供保障,实现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融入到1+x证书考试中的发展目的。总之,在构建融合的教育机制中,只有依据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融合的模式,促进两者的相互促进,以机制为引领,可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融入到1+x证书考试中,推助1+x证书考试在教育领域中落实,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为学生全面性发展、未来就业提供保障,凸显1+x证书考试实践的意义性。

(三)延伸融合教育载体

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践行1+x证书考试,还是学校实施基础化学教育,都应延伸教育实施的载体,以多载体模式,促进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融合实施。首先,以互联网平台为导向,开展1+x证书考试与基础化学教育的融合模式,促进其思想及方式融入到1+x证书考试中,引领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获取知识信息,促进知识、能力、思维的良好教育。其次,以化学思维与思想及方法为导向,践行1+x证书考试,开展产学研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平台,使学生在多平台中获取知识及技能,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使学生达到1+x证书考试的发展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结语

在将基础化学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融入到1+x证书考试中,应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使教师对1+x证书考试认知,并对基础化学教育教学模式具有掌握,从而更好为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秦娟娟.翻转课堂在高职生物化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167-168.

[2]张宏波,马贵.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1(18):149-150.

[3]王冲.“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工程管理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3(04):29-32.

作者简介:陈余陆(1971.05),男,汉族,湖北咸宁通山人,工作單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学教育与化工技术。

作者:陈余陆

上一篇:委托理财合同下一篇:最新用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