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过程当中,要求高度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这是教育教学当中重要的一大内容。在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采取合理及科学的举措,促使化学课堂逐步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高中化学课堂在讲解知识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给学生宣传环保理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1:

面向企业需求的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工科高校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为满足企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地球化学本科教育一直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力图以企业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作为立足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了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与分析,学生自我认知调查与分析,基于调查与分析结果,重新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和科教结合,强调实践训练,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新型的面向企业需求的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企业需求 地球化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Geochemical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l for Business Needs

SHEN Jianian, FENG Jinlai, LI Jiaona, DAI Chunlei, ZHANG Lei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Key words business needs; geochemical;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l

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是以石油为中心的企业发展的基石。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高校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为企事业单位创造经济及社会效益。所以,不断推动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每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尽相同: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教学模式,即将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及企业要求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使考试制度与职业证书挂靠;加拿大“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提高作为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基点,具有较强的职业趋同性;美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推动院校建设与企业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倾向于综合高校发展与企业发展而进行,这种模式注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

2 调查与分析

2.1 企业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及对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黑龙江省各用人单位对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满意度,笔者对100个用人单位进行了“用人单位对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用人单位分布为:机关占3.0%,事业单位占10.9%,企业占84.1%,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占0.6%,其他用人单位占1.4%。用人单位涉及的行业主要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环境、农业等20个行业,比例最高的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行业,占35.9%。

2.1.1 2010年以来聘用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情况及2014年需求情况

所调查的单位总从业人数达50.37万人,其中72%的从业者接受过不同程度的高等教育(地球化学专业本科学历者、硕士学历者、博士学历者分别占0.35%、0.02%、0.01%)。

2010-2014年间,聘用地球化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59个,仍有41个单位没有聘用过该专业毕业生。从2010年到2014年,用人单位聘用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人数由502人增加至2622人,增幅超60%。

从用人单位类型看,矿产企业是聘用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的主体,成为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而环保局、资源管理局等事业单位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从2010年的0.06%下调至2014年的0.012%。从不同行业看,石油化工、煤炭等矿产行业成为吸纳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用人单位,环保、监测等行业则是第二大聘用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从不同学历看,地球化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受聘比例分别为0.16%、0.07%、0.03%。

201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面对规模庞大的就业队伍,地球化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尚属中等。根据调查,2014年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稳定,有65.9%的用人单位表示愿意聘用,24.3%的还没有最终确定是否聘用此专业毕业生,只有9.8%的用人单位表示不考虑聘用此类毕业生。

2.1.2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按照重要性排序,用人单位最为注重毕业学生的内在素养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外在条件是所学专业、学历、毕业院校。地球化学专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自身权利与利益,注重薪酬水平、社会福利、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三个方面。另外,用人单位往往因聘用不到专业毕业生而转聘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占49.5%,这说明岗位类型与专业对口程度一般,地球化学专业与岗位并不存在必然关系。

2.1.3 地球化学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

从2010-2014年,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离职率达到13%。从调查情况看,用人单位持“满意”、“很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为72.0%、2.3%、22.2%、3.0%和0.5%。从调查中得知,不同层级的地球化学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胜任力各不相同,“完全胜任”与“完全不胜任”所占比重不大。30%以上的用人单位表示,加强理论分析与知识更新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地球化学专业学生能力素养的主要内容。同时,入职后,地球化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薪酬待遇差距逐渐缩小,而工资增长则与学历水平呈负相关啊,即学历越高,工资增长普遍较慢,而低学历者往往工资增幅较大。另外,政策障碍、户口问题、档案管理问题、报到与改派问题、编制与职称评定等是用人单位经常使用的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2.2 学生自我认知调查与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求职的自我认知的情况,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法,对180名2014年以前的地球化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本科生155名,研究生25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受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地球化学专业学生求职目标“明确”及以上的达82.8%,其完成学业后就业的目标相对较为明确;专业学习的扎实程度相对较差,还没有完全掌握地球化学的所有技能;求职技巧相对较匮乏,“一般”、“不好”两项高达53.5%;接近六成学生渴望获得5000元以上的月薪,对薪酬的追求超出了对专业掌握程度及求职能力;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只有5.3%的学生表示其社会资源优越,而50%以上的地球化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掌握有效的社会关系。

表1

3 面向企业需求的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精准定位

一方面,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地球化学办学理念。地球化学专业建设历史较短,仅仅十余年,还没有完全形成完整体系。我省在发展地球化学专业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网络,形成地球化学人才库,推动构建地球化学人才强省。

另一方面,坚持“学科—行业—职业”、“专业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打通专业就业与非专业就业双通道。地球化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培养时间长的学科。用人单位对地球化学的人才需求量不大,一旦高校设置了相关专业,高校教师就要做好学生走专业发展道路与走综合化道路的准备,既要考虑石油、地矿类人才的培养倾向,又要完善环境方面人才的培养。

3.2 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

一是调研市场,明确人才需求。黑龙江省拥有储量丰富的油田和矿山,与此同时,矿产企业也聚集于此。所以,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需要大量的一线地质、矿产操作员,也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因此,未来几年,黑龙江省要全面铺开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打造一批一流的地球化学专业品牌学院与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引进一些熟悉企业运营的一线工程师,使其参与制定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完善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采用多样化的实习、见习手段,使学生早日融入用人单位,进而弥补差距。

3.3 健全面向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是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地球化学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质学、地球化学理论,并具备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专业技能;发展“订单式”培养模式,让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设置与调节。二是开发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特色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从而提高地球化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4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贯彻“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让研究型人才逐渐与用人单位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对接,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利用好企事业单位相关资源,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所侧重,在学习地球化学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而分化出油气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这对细分工的用人单位而言更有吸引力。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 010151)

参考文献

[1] 戴春雷,薛海涛,张云峰.国家特色地球化学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33-34.

[2] 金广春.浅析具“石油”特色的地球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J].科技咨询导报,2006(12):78-79.

[3] 吕浩雪.调整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需要——理科本科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6):25-26.

[4] 王海亮.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12):11-12.

[5] 王正其.保持核地质教育特色,树立全新地学人才培养理念——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谈[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4-15.

[6] 王德滋,赵连泽.关于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世纪高等地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2(1):102-103.

[7] 文育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教育研究,1983(7):17-18.

作者:申家年 冯进来 李娇娜 戴春雷 张雷

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2: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摘 要: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过程当中,要求高度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这是教育教学当中重要的一大内容。在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采取合理及科学的举措,促使化学课堂逐步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高中化学课堂在讲解知识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给学生宣传环保理念。本文主要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当中渗透绿色化理念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渗透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融入绿色化学理念,要遵循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自然,拒绝使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危险化学物质。在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绿色化学实验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要一大部分内容。将化学实验绿色化,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避免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化学也能够给当前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性。所以,教师在当前阶段,更加需要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理念,通过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要点

(一)渗透绿色理念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渗透绿色理念、在渗透绿色理念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教材当中的绿色化学要素进行深入挖掘,确保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落实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化学教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化学教材当中更加需要融入绿色化学理念。例如,在教学《氯以及化合物》这一章节时,教师需要开展氯气和金属单质进行反应的实验,以便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氯元素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自来水是使用氯气消毒的。以这种方式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同时也可以促使绿色化学理念更好的融入化学教学。另外,在当前的化学教材当中,大部分内容都能够联系到绿色化学观念,例如,在对有机化合物塑料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当中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意识化学的重要价值、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绿色化学思想和理念。在讲授《氮的氧化物》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便能够促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现实生活和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例如将化学知识和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如此便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合理科学运用化学知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及科學的设计,这样便能够保证学生真正地感受和领悟到以绿色的方式利用资源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

(二)进行绿色融合

在当前阶段,我国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进一步发展工业时,更加需要化学知识大力支撑。在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若是能够融入绿色化学相关理念,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达到良好环保效果。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加需要积极主动融入绿色化学理念,以此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工意识,提高学生环保素养。比如,化工生产的过程当中,硝酸属于一种重要生产原料,通过利用硝酸能够制造氨气,运用绿色化学理念还可以预防氨气泄漏问题[2]。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加大实验室的开发力度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进一步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对于化学实验产生更新的认知。要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要求化学教师针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采取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最佳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实验每一个流程以及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教师还要掌握实验所需化学试剂类型、数量等等,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危险性化学试剂,这样不仅仅可以切实保障化学实验教学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化学试剂对于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3]。比如在对于硫酸的有关知识进行教授之前,教师就需要对于化学实验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教师对硫酸以及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也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尽可能的避免产生不良的气体或者是有害液体,防止在化学实验对于外在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污染[4]。此外,绿色的化学实验教学还要求教师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化学知识[5]。

(二)妨害装置的配置与完善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进一步完善实验的防护制度,同时要选择合理防护装置,这是确保绿色化学理念得到良好落实的一种手段。通过利用防护装置配备,教师能够有效消除有害化学物质,这能够避免这些物质对教师以及学生自身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在实际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应用防护眼镜,这就可以避免有毒的液体溅到学生的眼睛[6]。另外师生应当穿好实验服,避免化学物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可以防止衣服被腐蚀。师生还应当戴好手套以及口罩等等,手套可以避免师生的手被烫伤,带好口罩可以避免毒害气体对呼吸系统造成破坏。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还需要教师配备常规的消防砂、灭火器设备,这样便能够使整个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让化学教学环境体现出安全性和绿色性。另外,在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使教学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这样便能够更好地融入绿色化学理念,并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以及提供良好的保障[7]。健全的管理制度主要应当包括化学实验废弃处理制度、化学实验药品处理制度、化学回收工作规范制度以及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制度等内容。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要求相关人士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要对药品使用限量加以明确。另外,教师不要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使用少量或者少许等笼统性用词,要明确用量,用数字表示。比如,硫酸根离子实验过程当中,水体当中含钡浓度最高只能是每升一毫克。如果随意主观进行添加,不仅仅会对于实验整体效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多余钡离子流入下水道,导致水质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对化学剂量进行明确规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化学实验管理人士对溶液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忆,还可以更好地避免化学污染和破坏问题。在绿色化学教学中,通过合理、规范、严谨、科学的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化学实验习惯,促使学生清楚的意识到绿色化学重要价值以及重要意义[8]。

(三)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教学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其中,多媒体技术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具备诸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于易燃、易爆、以及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中。目前我国在化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绿色化学教育仅仅只是处于萌芽时期。一般来讲,开展绿色化学实验工作往往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实中不仅需要相关的专家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化学教师集体参与到研究中。对于合格的化学教师来讲,课堂之上不仅需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促使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理念产生更加深层次认知,同时还需要完成其他相关的工作。比如要准备绿色化学实验所需要器材或者配备实验教科书,以及要进一步的发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保障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同时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化学实验教学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更加需要进一步强化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成绩以及学科素养,在绿色化学实验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保障实验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要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之下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开展绿色化学实验教学,避免化学实验对人体健康或者是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同时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虽然绿色化学理念已经在教学领域逐步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实用技巧、实验设备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实际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尚伟.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0.

[2]董泓君.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38.

[3]李俊桂.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化工研究,2019(02):22-23.

[4]张强.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119.

[5]吴绍艳、祝媛媛、李琴、刘先达、张丛兰.绿色化学理念在应化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广东化工,2016,43(11):293-294.

[6]毋紅丽.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入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4(09):167.

[7]龙莉娟.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入绿色化学理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20.

[8]唐新军.绿色化学理念在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广州化工,2013,41(19):180-181.

作者简介:张会英.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05;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谈固街道;学历:本科;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教学

作者:张会英

化学环保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3:

以文化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 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

【摘要】文化建设是主观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持。办学的本质是系统科学地推动学生的文化建设,包括理论知识文化建设和思想品德文化建设。办学的行为是客观的,同样需要以文化建设为推动力,通过提升学校的凝聚力、集中学校资源来提升办学效益。特别是针对集团化办学,学校应通过文化建设统筹集团化学校的思想和教育模式,建立统一的教学模式,制定一致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保证教学质量,这也符合学生学习所需。以文化建设为集团化办学的内动力,以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为学生文化建设提供教学保障,是现代化教育对各学校育人先育己、立德先修身的新时代要求。

【关键词】文化建设;集团化;学校凝聚力;办学方法

集团化办学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新时期如何推进集团化办学,激发集团化学校活力,引领现代化教育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集团化办学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以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长期以来,学校各自为政,导致教学资源严重浪费。各学校相互之间不同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让学生难以适应。不同学校之间甚至存在不良的竞争关系,导致学生之间的矛盾加大,不利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管各高校均已开展集团化办学,但是由于主观上缺乏统一的教学思想,以及客观上缺少理论指导,集团化学校凝聚力極低,教学资源浪费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推动集团化办学,全面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从而发挥出集团化学校互惠互助、共同成长的优势。

一、以文化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的优势

集团化学校应以文化建设为办学理念的核心,统一教学方向,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文化建设,能够为集团化学校打造提升凝聚力的环境,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方法论。学习是一种主观行为,开展全面的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学校办学治学的要求。若想组成集团,各学校应具备极高的思想觉悟,统一利用教学资源,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分享教学成果。此外,集团化学校的所有师生应达成统一的教学共识,以平等互助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方式共同维护集团的利益。而文化建设能为集团化学校形成基本合作思想和组合教育原则提供帮助,有利于日后集团化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以文化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的实施策略

1.融合“新精神”,引领办学“新风气”

时代在不断发展,集团化学校内部的精神文明素养只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为办学和教学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曾经的师尊生卑的教育风气已明显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不利于现代化教育所要求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创新思维。集团化学校应该积极引领平等交流的教学风气,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张开展多元化教学,要求集团化学校的教师具备创新教学思维,根据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高效地吸收知识。集团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活动,促进彼此间的经验分享,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凝聚力,凝聚集团化学校的资源。

2.演变“新标识”,刷新校园“新景气”

集团化学校创新标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学校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元素重新设计学校的logo,这既有利于传播学校的教学精神,一改学校沉闷严肃的气象,又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创新、进步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在原有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出带有学校个性的吉祥物,以动态的卡通形象刷新校园新景气。校园的文化建设可以采用更多的新鲜元素,如绿植区可以种植苹果、香蕉等不同类型的果树,以活跃校内气氛,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生物知识。名人栏目中除保留传统人物思想和名言外,还可以加入体现新时代意义的励志人物,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为新标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集团化学校应统一采用新标识类型,如采用同类元素或相似理念打造校内标识,这有利于社会对集团化学校进行归类比较,让集团化学校内部活动更显团结整齐。

此外,集团化学校还可以制订具有教学含义的联盟名称,以在加深外界认识的同时提升内部凝聚力,如美国常春藤联盟、中国九校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德国U15大学联盟、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等。

3.衍生“新德育”,激活学生“新朝气”

现代办学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价值观,才能有效加强集体之间的凝聚力,从而提升集团化学校之间的凝聚力。同时,集团化学校应采用新的德育标准规范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在团结互助等传统品德的基础上加入积极创新和勇于开拓的时代观念,让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新时代的朝气和活力。集团化学校品德校训可采用一字二词的方式予以表现,如“明”字,可引申为明志和明理,简单易记,同时对学生有更高标准的道德品质规范作用。此外,集团化学校还可以采用新形式进行德育教学和品德传播,如以德育内容编制校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德育文化等。

4.嫁接“新课程”,施展师生“新才气”

集团化学校围绕文化建设开展新特色课程项目,让学生以新形式感受文化内涵,有利于推动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例如,集团化学校可以开展校内农场,让学生在劳动作业的过程中树立环保理念和勤俭节约观念,在校内养成积极劳动的习惯;以敬老院和孤儿院作为奉献文化培养的载体,开展社会服务课程,让学生在回馈社会的同时提升自我素质。高校集团可以开展下乡义教课程,以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品德校训编制教程内容,按照自身的教学规划开展文化建设,从而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5.效法“新方略”,彰显校园“新锐气”

集团化学校应主动吸收其他先进集团的办学方略,根据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保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同时,学校应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式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竞争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可以与社会媒体进行合作,在当地报纸上为学生开设专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化实践机会。

综上所述,集团化学校在当前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文化建设是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升集团化学校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既是前期必要工作,也是开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活动。因此,集团化学校应以文化建设推动集团化辦学,提升自身凝聚力。

【参考文献】

俞晓东,戚小丹.美好教育视野下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定位与举措[J].上海教育科研,2019(07):40-43.

王荣光.基于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构建残健融合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30-31.

田秋月,刘杰,杨颖.集团化办学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探索[J].河南农业,2019(18):9-10.

柳国梁.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应然特征、实然问题与对策建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6):1-3.

张菊荣.集团化办学中的学校课程规划[J].教育视界,2019(19):20-22.

刘建平,赵晓天.集团化办学的“术”与“道”[J].人民教育,2019(Z3):93-96.

王善红.集团化办学加快优质教育均衡发展[N].语言文字报,2019-08-16(006).

俞晓东,戚小丹.美好教育视野下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定位与举措[J].上海教育科研,2019(07):40-43.

宋晓丽.从文化建设走向整体创生——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薄弱学校的发展策略[J].教育视界,2019(07):42-44.

江萍.走向现代学校治理:集团化办学的“求是”之道[J].中小学管理,2019(04):9-12.

崔学鸿.集团化办学的关键问题分析与策略选择——基于多所集团学校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9(04):5-8.

杨迎军,孟蕊蕊.集团化办学下的“以爱育人”学校课程建设——以济源市黄河路小学教育集团为例[J].现代教育,2018(09):32-34.

作者:安国强

上一篇: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