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其中乐在其中

2023-0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在其中乐在其中

爱在其中,才能乐在其中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成长为少年的关键阶段,也是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初中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初中生年龄一般都处于12岁到15岁之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德育教育关乎青少年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分析了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结合《弟子规》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 德育教育 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社会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将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初中生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活动的,因此,教师就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往往只注重少数人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的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德育教育的方向。

一、目前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初中德育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还是被中考的乌云所笼罩,就连一些选拔人才为目的的考试也成了莘莘学子追逐的对象。考试已经成为了洪水猛兽,压得学生喘不过起来,家长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学校关心的就是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即使是承担着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课也是一味地划重点背要点。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老师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生如何拿高分,不再是学生心灵的导师,德育教育就成为了一种形式。很多学校,初中生打架、逃课甚至盗窃的现象都时有发生,可见很多初中的德育教育就是一具空壳,并没有产生实际的作用。

2.德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很难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要求老师去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这种指导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指导,开设的相关课程也都是理论性课程,学生缺乏实践。理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那些知识,仅凭一本教科书,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即使有些学校组织了一些共青团活动,也很少有學生是自愿参与的,都是学校领导的活动,学生只是个陪衬。这是因为学校没有真正去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活动设计的不合理自然达不到效果。

3.教育的方向存在的偏颇

很多学校开展德育教育都喜欢使用一些名人事例,如洪战辉、比尔盖茨等,这些人他们的生活环境不是正常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精神也不是常人可以达到的精神高度。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离他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笔者认为初中的德育教育应该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开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

二、如何开展初中德育教育

1.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线

笔者认为初中德育教育应该从基本道德规范教起,《弟子规》是依据孔夫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里面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而孝道正是弟子规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年轻人比较缺失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弟子规》中“孝、信、亲仁”三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培养初中生孝顺、诚信、向仁德之人学习的美好品质,帮助他们形成具有原则的生活习惯。孝道不仅是对父母的孝,更是对兄长、长辈的孝,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手心里长大,享受着六个人的爱,他们习惯了被关爱,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去关爱别人,慢慢丢失了孝道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自私的习惯。《弟子规》中入则孝对子女应尽的孝道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做错了事要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平时做事要有规律免得父母担心,不能任性而为有失为人子女的本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克尽孝道。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个是非判断的标准,让他们学会体验父母的辛劳,从而对父母产生知恩、感恩的心。

其次,要注重诚信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诱惑的增多现代社会诚信缺失越来越严重,农民工讨薪问题等等社会问题都是由诚信问题引起的,因此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弟子规》中写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遵守承诺。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要对事情随意发表意见,对于是非言论要有自己的判断,看到别人的优缺点要不断反省自我,知错能改才是勇者的行为。通过这些规则的教育来帮助青少年改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形成诚实有信、知错能改、见贤思齐的良好品质。

2.播种爱心,以情感人

初中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育,这是道德的教育也是情感的教育,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真正投入情感,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只有爱在其中才能乐在其中。在情感上老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些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会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老师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充分尊敬他们的自尊、自爱与自重,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来建立学生的道德体系,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立、自强。作为德育工作者,还要学会去赏识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还要引导自己的学生去赏识别人。一个学生只有被赏识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只有学会赏识别人才能懂得谦逊才能进步。恨铁不成钢虽然是所有老师和家长都有的思想,但是只批评不表扬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老师要对学生实行“低标准,严要求”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就够得着,对于学生错误的惩罚也要建立在不侮辱不体罚的基础上,惩罚的目标不是惩罚本身,而是让学生更好地去发展自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尤其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后进生因为成绩不好比其他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老师要及时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和世界观,用爱心来融化后进生的心理防线。

3.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实践教育

理论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既单调又乏味,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道德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实践教学。初中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中生活泼好动、积极好学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爱好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探讨关于道德规范的价值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邱凤英.初中德育教育初探[J].知识经济.2013(02)

[2]袁碧.初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参花.2013(06)

[3]韩大林.《弟子规》的现代教育意蕴[J].山西师大学报[J].2012(39)

作者:李碧如

第2篇: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编者按]

2012年8月5日,“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初评会上,吕品田先生对某件参选作品是否为纤维艺术提出质疑。在众多纤维艺术名家集聚的初评会上,对于纤维艺术作品的定义这一基本概念出现了疑问,在纤维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近10年来,我国的纤维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连续6届的“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以及越来越多的跨界艺术家参与其中,体现了纤维艺术本身的包容性。事实上,西方一些国家拥有众多的职业纤维艺术家;而在中国,从事纤维艺术创作者多为专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职业纤维艺术家凤毛麟角。一边是小众的、专业的,一边是开放的、包容的,纤维艺术的范围到底该如何界定?该不该界定?界定与否对纤维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影响?

关于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关于纤维艺术的发展,关于中国与西方纤维艺术展的特点……初评会后,《中国美术》邀请5位纤维艺术界名家就此问题继续进行探讨。

一、五位名家的观点碰撞—关于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

《中国美术》:各位先生在初评会上对纤维艺术的概念界定讨论比较热烈,在这里能否深入的谈谈各自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吕品田:我认为把握“纤维艺术”概念,有两个重要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材料性。纤维是一种条索状的、有韧性的和延展性的特定材料或材料属性,这种特定的材料或材料属性是把握或“界定”纤维艺术的物质基础。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由材料衍生或决定的,油画也好,国画也好,雕塑也好,其基本特征都和材料直接相关。如何体现纤维艺术基本的纤维性质,是纤维艺术创作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当然,“纤维”所指并不只是某一种材料的质地,而更主要的是指一种材料属性。与这种属性相关联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广度,比如天然的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以及各种人造的纤维;再延伸一下,可以把“纤维性”做一个抽象的理解,譬如金属延展拉丝形成的一种纤维状。纤维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它和材料细微而丰富的特质是紧密关联的。我们把握纤维艺术,不能够脱离体现材料规定性的纤维艺术的特性。

二是工艺性。追溯纤维艺术的起源,它衍生于人类编织实践,其原始形态是体现生活需要的那些实用编织品。古老的纤维材料的实用价值以及它所关系的人类文化记忆,通过编、结、辫、扣、扎、绞、缠、网、串、盘等极其丰富的手工技艺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些手工技艺最大程度地开发、体现和提升了纤维材料对人类的实用性,人们在使用纤维制品的日常生活中,从实用性的深切感受中产生了对纤维材料、编织工艺以及纤维制品的基本美感,由此确立了纤维艺术性的历史来源。因此,今天我们把握“纤维艺术”概念时,依然不能超越编织的工艺性,不能脱离编织工艺属性来确立和指认纤维艺术的基本价值和本质特征。编织本身是一种组织构造,有丰富的技艺内涵,会产生丰富的形态变化,相关的纹理变化和结构关系会形成富有美感的形态。工艺和材料的变化,使得纤维艺术有着万千的形态变化。

所以,归根到底,工艺和材料关系着对纤维艺术的本质把握。

刘巨德:我觉得吕品田讲得很好。我补充一点,纤维艺术和其他所有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纤维艺术的物质性更强,种类更多。物质性和精神性又有其可知与不可知的一面,这样使纤维艺术更加复杂和神秘。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向不确定性决定了工艺性在纤维艺术中的重要性。

我理解的工艺性,是一种手艺,纤维艺术离不开手艺。其他艺术也离不开手艺,可贵之处就在于“手艺”是人做出来的,是人对自然的一种学习。比如一个水稻的叶面,我们在几万倍的显微镜下看,它的组织非常严密、精细。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这些纤维,但是可以用显微镜看到其神秘的组织形态。了解了自然深层的组织、深层的道理以后,再在艺术品中通过手艺体现出来,手艺也就成为人在替天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纤维艺术又是可持续的、环保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并且是能够反映自然本身生命原理的,这样的艺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纤维艺术。如果违背了这一条,不是向自然学习,甚至违背自然、破坏自然,这样的手艺一定是不可取的。所以,纤维艺术从它的物质性、精神性、工艺性、已知的和不可知性,以及它替天行道这几个方面来看,可以大致勾勒出纤维艺术既清晰又模糊的界限。

李当歧:刚才吕品田老师对纤维艺术已经做了界定,刘巨德老师又做了升华。今天下午我们一直在界定纤维艺术的界限,如果我们的展览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界定的话,它就容易被泛化。我的看法是,从字面上讲,纤维艺术是以纤维为载体的艺术,就像中国画是以墨和宣纸为载体的。但是光有纤维也不等于艺术,还要有加工手段,也就是刚才大家强调的工艺,如果没有一定的工艺手段,也不成为艺术。光有工艺手段也未必成为艺术,还要有创作思想。作者对于艺术的理解,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阅历、学识和不同的艺术实践,对于要表现的、要表达的艺术也不尽相同的。学院派和一个没有经过艺术训练的普通人,在表达思想和内容的时候,不能说一定有高下之分,但是一定有差别。

简单来说,纤维艺术是以纤维为载体的艺术,这中间既有文化的含义,同时又有承载文化的工艺手段。

对纤维艺术的提出,是不是老林(林乐成)把这个名字给起出来了?最开始谁叫的纤维艺术?

尼跃红:美国人最先提出的。

李當歧:美国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尼跃红:过去欧洲人一直把纤维艺术叫地毯艺术(tapestry),但是在美国叫纤维艺术(fiber art)。美国一直都是用这个词的。

李当歧:我们在筛选作品(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初评工作)的时候,任务非常繁重,今年全世界34个国家、550名艺术家的660件作品参加评选。虽然第七届双年展的展场面积比历届都大,我们为了保持纤维艺术展的水平,仍然做了非常缜密的评选工作。吕品田主席一再强调纤维艺术的边界一定要清楚。我们一方面想界定清楚,但是一方面又需要慎重。为什么呢?实际上现在在艺术领域有一个趋势,艺术品种在不断地模糊化,也可以称之为“跨界”。有时候很难弄清楚一件作品是什么画的时候,干脆在画种一栏写上“综合材料”。这说明人们在不断地创新,不断突破原有的限制,试图进入一个新领域。这对于纤维艺术作品的发展、展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我对纤维艺术满怀信心,老林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尼跃红:关于纤维艺术的界定,我们在最初做纤维艺术展的时候进行过研讨。刚才李当歧老师也基本上讲了这个意思。从材料的特性上说,只要是用纤维材料做媒介所做的作品,我都把它看成是纤维艺术,它的外延特别广泛,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就是棉、麻、丝、毛;还有人造纤维,比如说化学纤维。随着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有人用纸,金属、铁丝、玻璃,也有用树枝的,直接使用原始材料,哪方面都有。现在对纤维艺术的外延已经非常模糊了,甚至有的作品直接用现成品来做。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只要含有纤维要素,我认为都可以把它划入纤维艺术的概念中。

为什么我支持外延更广泛的概念呢?因为纤维艺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关键就是它在不断创新,其创新是纤维艺术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其创新还不仅仅是在材料上的,还包括在观念认识上的创新,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传统纺织美术、染织美术概念的认识。纤维艺术的前身就是欧洲的地毯、壁挂艺术是从那里发展过来的。最早国内这个专业方向叫染织美术专业。我们如果局限于染织美术的概念,纤维艺术肯定发展不到今天的状态。清华美院在2000年正式把染织美术专业改成了纤维艺术专业,成立了纤维艺术工作室,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批准,又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地毯专业委员会改成了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正是由于这些概念的转变,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纤维艺术的角度来说,它的工艺、材料范围,远远超越了纺织美术、染织美术的范畴。

吕品田老师刚才说了,纤维艺术既有材料本身的美感,同时也有工艺设计的美感。我的看法是除了材料、工艺之外,还应有形式。纤维艺术的创作形式上过去多以平面的形式出现;随着艺术创作的发展,现在有了空间的三维立体的形态,有的是两维和三维相结合的形态,这给纤维艺术带来了新的变化。再一个就是内容。从内容上来说,纤维艺术表达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只要表达了内心美好的东西就行。它可以是生活当中很小的一个物件、一个场景,也可以是人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理解。前几届“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展览会”上,既有主题性的创作,也有生活当中很小的场景画面出现。像韩国的艺术家宋繁树创作的《逻辑与推理》带有理性的思考,他是通过一个带刺的植物穿透了一个纤维,像刺扎到布上,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一个影子,这个影子就是植物穿透纤维产生的在逻辑上的一个结果,表现人内心的痛苦,很有意思。

我觉得现在纤维艺术步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就因为它在概念的定义上,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给纤维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

从这几届展览会(“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来说,展事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艺术家越来越多,我们不仅是在创作实践上鼓励大家不断创新,我们也在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和梳理。目前,除了这届展览会的实物展以外,我们也在策划文献展览;并且梳理双年展走过的10年历程,追溯展览模式产生的根源与过程,我们的宗旨、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基本创作理念是什么?这将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国美术》:林先生,关于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来谈谈您的看法吧。

林乐成:我没想到刘巨德老师下午能赶过来,同时吕品田老师等几位纤维艺术方面的专家能坐在一起接受《中国美术》的访谈,讨论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是很有意义的问题。我觉得大家说得特别好,纤维艺术概念和它的界定,可以从两方面探讨,分狭义和广义。从狭义的方面来说,纤维艺术是一种材料的艺术。一种是天然纤维,比如丝、毛、棉、麻甚至是纸等,这些材料给人以亲切感。这种亲和力是其他门类的艺术材料不能相比的。这也是纤维艺术的特殊性。除了天然的纤维材料之外,还有大量人工的合成纤维。刘老师刚才说到人类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材料,和纤维有关的材料也会非常多。那么人工合成纤维,比如尼龙、塑料等,只要是柔软的、具有可塑性的,线状的、条状的,可用来编织的、刺绣的、捆扎的、缠绕的、拼贴而成的,可以来塑造平面和立体的艺术形象的,都可以称之为纤维艺术。总而言之,纤维艺术从材料上界定有界,而制作手段上是“无界”的。另外纤维艺术可以是完全手工的,也可以是机器加工制造的;如果从生活的实用品或产品来说,需要批量生产时,纤维艺术随时可以实现从艺术设计到产品投产的转换过程。

从广义上来说,纤维艺术有两个层面上的特点:一、它是高雅的艺术,比如古老的地毯,体现了织物与绘画的结合,让绘画变成织物,形成建筑、装饰与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候它成为装饰的艺术。而在公共艺术当中,纤维艺术被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认可并看好,因为它最容易和建筑融合,同时能够改变由硬质材料做出来的建筑空间的冰冷感,纤维艺术有温暖人心的功能。这个功能已超出了它吸音、保暖的原始功能。二、它是大众的艺术。其艺术载体具有立体的、交叉式特点。把纤维艺术做成一个高雅的艺术作品或者成为大型建筑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装饰艺术装置,它可以独立去发展,但它的受众面非常有限;面向大众的纤维艺术往往大量使用软质的综合媒材,这些软质的材料都是很廉价的材料,都是在生活中随时能找得到、看得见的东西,甚至是廢弃材料;而一旦被艺术家看作是纤维艺术新的媒材,塑造出来的形象又能被大众接受,就能够吸引很多人去关注甚至参与。

纤维艺术是用笔和纸难以表现出来的,其形式有平面的、立体的,有装置的。如果把柔软的纤维媒材做成软雕塑的话,它一定比雕塑更有色彩效果。同时纤维艺术有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的地方,它是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艺术作品。比如在联合国的总部大厦里,历届秘书长的肖像挂了一排,远远望去,人们以为那是摄影或者绘画,但是走近一看,就会感觉它不是摄影,也不是绘画,是编织出来的。为什么这些联合国秘书长的肖像要用编织的呢?就是因为用这种编织的材料可以让所有走进联合国的人有一种能和这些人物亲密接触的感觉,材料的质感拉近了每一个平民和这些政治领袖之间的距离。所以我说,纤维艺术体现了一种作为人类最古老技艺的优越感,用在任何地方都感觉是合适的,具有非常综合的、特别的特质。

二、林先生与尼先生的对话—关于纤维艺术的发展

几位专家对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进行讨论之后,林乐成和尼跃红两位老师又就纤维艺术的发展、中国与西方纤维艺术展的特点、纤维艺术的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

(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纤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术》:从近几届的纤维艺术展来看,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纤维艺术影响比较大,如果用笔墨来形容纤维艺术的材料、技法、观念和艺术思维的注入,将使作品更具有深度。

尼跃红:对,纤维艺术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创新,不创新,纤维艺术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对纤维艺术概念的界定,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不是封闭的。大家在搞创作的时候,都是用新的概念、新的认识来做纤维艺术,使用的材料不断地翻新,形式不断地变化。

林乐成:我赞成。有人认为纤维艺术只是求新求异,这样恐怕会走不远。如果不离开材料,它就可以一直走下去。我对纤维艺术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与吕老师有所不同:吕品田老师强调材料和工艺的双重性;但是我觉得材料可能是有限的,而表现是无限的,这个表现,就和工艺、技法有关系。吕老师认为既强调材料的重要性、唯一性,同时又强调工艺的有限表达的重要性,可能会让纤维艺术走向未来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邓林说过一句话,她说:纤维无界。她看到了纤维是无界的,所以她才愿意做展览的策展人。为什么说纤维无界?什么东西让纤维无界?我认为是观念让纤维无界。

尼跃红:我的意思是说,纤维艺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无界的,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另外一个艺术样式;如果不是用纤维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就不叫纤维艺术,比如说木雕就不是纤维艺术;这里面有边界,如果没有边界的话,就改变了纤维艺术的性质。比如说用玻璃做的,也不叫纤维艺术,那是玻璃艺术了;陶瓷也是,纤维艺术不可能成为陶瓷。但是如果把钢材变成很细的丝,用很细的钢丝做的东西就可以认为是纤维艺术,用可弯曲的、线性的材料做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纤维艺术。材料、工艺、表现形式构成了纤维艺术三个方面的特征,任何艺术品都有材料作为载体,都有形式进行表现,这是构造一个物体最本质的要素。创新也是沿着材料创新、技术创新和形式创新的思路进行的。

(二)中外纤维艺术的区别

尼跃红:吕尔萨开创的“瑞士洛桑壁毯艺术双年展”于1996年结束以后,中国从2000年开始举办“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这几届双年展来看,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地保留了纤维艺术的传统,“出格”的东西很少;相反,我们国内的艺术家走得比他们更远,一些装置艺术,还有立体的、空间的,甚至影像的形式也被运用到纤维艺术当中,很多年轻人把西方的艺术观念引入中国文化中,所以他们有时候走得比西方的艺术家更远,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林乐成:我认为这个现象的出现有几个原因。第一,东西方艺术家的职业化程度不同。刚才尼院长说西方做得更纯粹,或者说更传统,就是因为他们都是职业的纤维艺术家。而中国的纤维艺术家以院校师生为主,真正专职的纤维艺术家很少。这就跟体育比赛一样,比如说NBA,那绝对是职业赛场。所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创作团队。

第二,东西方艺术家受教育背景不同。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经历了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的整个过程。西方的艺术家从小就能走进博物馆,看到我们后来从书本上才能看到的大师的作品,所以他们很早就有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又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我们中国的学生从小受的教育,不能说是封闭的,但是肯定是有局限的;过去博物馆也没有那么多,即使有也不是把那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中国艺术家看到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也是近十几年内的状况;而艺术发展之快、观念表达之多,并且求新求变又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现象,这就使得搞纤维艺术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时代的、社会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引入自己的创作当中。

第三,东西方艺术家年龄不同。今天我们看到的很多外国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家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中国的纤维艺术家都很年轻。

尼跃红:刚刚说到的东方和西方的纤维艺术有区别,我觉得不单是东西方有区别;拿国内来说,纤维艺术的发展有两条主线,南北各一条。南方以中国美术学院为核心,当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毕业的外国留学生万曼先生毕业以后到了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并且在那里创建了工作室,带起来浙江美术学院像梁绍基、施慧、谷文达等一批著名的纤维艺术家,他们的纤维艺术更偏向纯艺术,把纤维作为表达思想观念的一种材料、工具。北方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老先生为主,像袁运甫、温练昌和林乐成这样,是从传统的染织美术思路上来发展纤维艺术,把纤维艺术看成一种工艺产品,和产业有关联,和生活有关联,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创作的载体,既有艺术创作的成分,同时又和群众生活、社会功用有关联。北方这一派始终讲求工艺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实际需要。我们做了大量的公共建筑的纤维艺术的创作,包括毛主席纪念堂里面的大型壁画,国家大型工程里面的壁画,都是沿着这样一个脉络发展的。当然,现在一些学生也开始做观念艺术,把纤维艺术当成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展示个性,但是主线还是没有變。是否有产业的背景,是工艺美术还是纯艺术,这是南方和北方这两个流派纤维艺术主要的区别。

林乐成:中国与其他国家举办纤维艺术展也有许多不同,比如同样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波兰“洛兹双年展”,包括之前的“洛桑双年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让·吕尔萨、彼雷?鲍里组织创办。全称为“瑞士洛桑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该展览在1995年停办),它们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在高雅艺术上,甚至排斥具有大众性的作品参展,在选择参展艺术家方面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挑选,比如“洛兹双年展”也希望有中国艺术家参加,但只能由担当顾问的中国艺术家推荐3人参加。所以弘扬高雅艺术、坚守高雅艺术是“洛兹双年展”的宗旨。这和我们不同,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参加“从洛桑到北京纤维艺术双年展”。我们在定位上就不是强调纤维艺术必须是高雅的纯艺术。我们的宗旨是通过“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这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所有的艺术家搭建一个共同交流的艺术殿堂,共建一个精神家园。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与其他展览的不同还在于举办场地的不同,比如说“洛兹双年展”是固定的场地。

尼跃红:包括韩国的展览,韩国青州、大丘,展览都是固定在一个城市,甚至固定在一个展览馆。

林乐成:而且他们都是以博物馆为主场地,比如说“洛兹双年展”在波兰中央纺织博物馆定期举办,所以纺织博物馆是个有限的空间、概念的空间或者是使用的空间、展示的空间。

尼跃红:我们的展览具有流动性,每一届都在不同的城市举办,有不同的承办单位,这样给这些艺术家提供了解中国、深入中国现实生活的一个更好的途径。

林乐成:由于异地办展,相较于国外组织的展览,我们的展览要求组织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民情。比如说在北京办展与在河南办展、在院校办展和在社会上办,受众不同、地点不同。这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尊重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和当地的文化背景。对展览进行适度的调整。

《中国美术》:今年的展览(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在哪个城市举办?

林乐成:今年在南通办,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南通?1895”历史文化街区这个非常特殊的场地,同时南通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家纺产业基地,它也是一个文博的中心、非遗的重点城市等等。

尼跃红:也是中国纺织工业最早的创建城市之一,张謇就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者。

林乐成:在中国要做到为艺术而艺术,很难,尤其作为策展人和主办方;不像外国那样很简单。

尼跃红: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没有政府背景,都是民间自行举办的,经费的问题一般由大学出点资助,更多的是协办单位的资助和相关的企业赞助;这几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赞助都是自己拉,特别是林老师付出了很多辛苦。这两三届还可以,能够找到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是最初那几届很困难。

林乐成:之所以我们的团队能由小到大,做事情的能力由弱到强,是因为大家都是把“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看成是一个精神家园。我们都不是职业的纤维艺术家。我们的坚守,是把展览尽可能的持续下去,要越办越好,这是我们主要的奋斗目标,而并不是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有多么重要。甚至我们的作品可以无偿赠送过国外的博物馆,还可以赠送给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每一届举办地;上一届我们捐给河南美术馆一幅纤维作品。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展览也是和国外也有很大的不同。

尼院长有一件作品得到了美国圣何塞艺术博物馆馆长的特别关注。由于这幅作品被关注,从而使中国纤维艺术可以赴美巡展,为什么?尼院长想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主题—《正在改变的景观》,是移动的住宅。正在改变的景观虽然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是创意来源是从尼院长的作品中获得的。

尼跃红:他们的策展人认为,艺术要关注现实,艺术不关注现实艺术就会死亡。我们讲艺术是大众的艺术、人民的艺术、生活的艺术,要和现实相联系、相结合,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林乐成:我们并没有过多强调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一定是和当代艺术联系在一起;但是美国最初给我们做这个展览,发来的策划书上题目是《正在改变的景观——中国当代艺术展》;题目中没有“纤维”两个字。我跟尼院长看了以后,有喜有忧:我们并没有强调纤维艺术是当代艺术,但是美国人把它做成当代艺术了;那么忧的是什么?如果强调当代艺术,会被看成是一件很敏感的事。

《中国美术》:我们强调的是纤维,他们强调的是当代。

林乐成:对。美国将《正在改变的景观—中国当代艺术展》放在三个博物馆展出,说明他们很关注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确实在中国发展很快,甚至可以说:当今的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当代艺术中心了。他们选来选去,觉得纤维艺术可以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巡展;这次展览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中国的纤维艺术家都是年轻的艺术家,还没有走到职业化程度,就能够被美国或者是欧洲的职业艺术家、同行认同,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刚刚评审的时候,对自己要求很严,要从职业艺术家的标准来进行的判断和选择。

尼跃红:随着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越办越大,影响力越来越持久,我们也在逐步摸索,使展览的运作模式更加规范化,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保持公正、公平,为大家服务好,不能出问题,每次展览都通过了文化部的批文。

(三)未来纤维艺术的市场定位

林乐成: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国纤维艺术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众看得见、摸得着、买得起、用得上的艺术产品,成为真正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愿望,也是一种理想。

尼跃红:在市场认可度方面,目前只是在企业和机关单位这个层面上比较认可,普通老百姓还没有认识到,很少有人花钱自己去买纤维艺术作品。纤维艺术不像绘画领域的个人收藏,已经进入到市场了;纤维艺术还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也没有一定的市场机制。所以下一步还要努力,让收藏家们竞相购买纤维艺术作品,要形成市场机制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纤维艺术作品的形态,因为作品的形态不固定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每次一转换展出地点,作品的面貌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中国美术》:对于纤维艺术是否要走向拍卖,林先生您怎么看?

林乐成:对此,我有另外一种想法。艺术家表达艺术观念,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综合材料,满足一种创作的欲望,可以参加展览,但不一定非要去参加拍卖或者成为交易品。通过创作,可以让很多人知道还有这样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所用的材料大家都很熟悉、价格也很低廉, 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尼跃红:是的,让艺术走入生活,和普通的百姓生活完全融在一起,并不一定是专职艺术家才能搞创作,普通人也可以做。

林乐成:从纤维艺术的门槛来说,如果把它看成是高雅的艺术,那么它的门槛很高,很多人走不进来;如果把它的门槛看得很低,就是大众的艺术、生活的艺术,很多人不用迈门槛就进来了。

尼跃红:比如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这样的,他们的服饰非常棒,普通小姑娘都绣得特別好,她们没有进过专门的学校,他们的工艺是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完全是融汇在自己的生活里,长年累月的积累,做出来的效果非常漂亮。

林乐成:我觉得作为普世性教育、审美教育,纤维艺术能够扮演非常合适的角色。我们很关注艺术市场,但是如果我们特别强调作品要进入市场,会有很多麻烦的问题出现,况且每一个人做的作品都能够走向市场,都能够成为拍卖品,也是不现实的事情,真正做得有成效的人只是少数;所以我们的定位是把少数的成功作为一个模式,或者是作为一个样板。

《中国美术》:这样做是让更多人接受,在这个大的基础上也许能出更多精品。

尼跃红:刚开始起步的时候,让大家都来参与,先有广泛性;到一定程度就要把关了,要注重作品的质量和品质了。

林乐成:我知道今天很多落选的作品在很多院校、城市搞过很多展览了,甘肃报来的很多作品中这次只选上一件;但是很多这次被淘汰的作品,实际上前不久在兰州已经举办过展览,甘肃省领导都去参观过,甚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说艺术创作有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标准,做得如何都有自己的价值。或者像温练昌老师说的:做东西最重要,有东西就好……

作者:吕品田?刘巨德?李当岐?尼跃红?林乐成

第3篇: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摘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追求高效课堂是学科执教者共同愿景,笔者就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进行一些,本文就阐述四点策略:一、巧设情境,还学生积极性;二、适时放手,还学生主动权;三、放下“身段”,还课堂好氛围;四、走出课堂,还课堂实践性。

【关键词】 小学 品德 高效 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

因此,小学品德学科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营造一个多变的情境,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笔者就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巧设情境,还学生积极性

(一)抓课程性质,创设生活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生活。教育研究成果也表明,当教学内容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越会表现出对知识的主动接受。但是当前个别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需要,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只注重机械地灌输教材内容,使得品德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渐行渐远。

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情景,比如在《塑料与生活》教学时,文章的主旨是为了通过对塑料袋白色污染知识的传授,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给学生铺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我们能说说你们的家里、我们学习的校园、我们生活的周围都有什么塑料产品吗?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体验和生活经历,他们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你们都知道塑料袋及塑料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你们知道吗,塑料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白色污染。”然后向学生介绍白色污染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环境污染的例子,可以根据学生“校园里总是有人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我们家周围总是塑料袋乱飞”等回答,结合课本内容带领学生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启发学生思考“保护环境,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我们要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塑料袋使用后一定要投入垃圾桶等。在生活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品德教育,更能“听得进道理”。

(二)用现代工具,创设特效情境

小学生喜变,他们很容易对一成不变的课堂产生厌烦情绪。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品德与社会学习中。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教学内容。比如在《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教学时,小学生因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不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近现代为了抵御列强侵略而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知之不多,因此爱国观念大多比较淡薄,不能充分领会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精髓。教师可以提前精心备课,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播放《鸦片战争》、《甲午风云》、《长征》等电影或纪录片,给学生展示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艰苦的战斗环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的欣赏中,深刻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同时,小学生喜歌喜舞,他们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要多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为学生创造歌曲情景。让学生听到音乐,情绪就随之舞动,并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绘出一幅真实的情景,会激励他们去体验,去感受。

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龙的传人》、《义勇军进行曲》等,让学生在动人心弦的歌声中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心灵上的熏陶,激发他们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意识。而在其他课时的教学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歌曲,以达到熏陶目的。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感受和体验。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相比较教师生硬的课本内容灌输效果更明显,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三)抓学生心理,创设故事情境

要想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造故事化的情景可以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效果。小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对故事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极高的热情。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比如在《害人的邪教》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故事课”,学生会感到好奇,他们一方面是惊讶上课还能听故事,另一方面会好奇老师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个时候教师再娓娓道来,展开精彩的故事教学。教师可以用悲痛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讲述抗刘思颖小朋友跟随妈妈自焚的故事,通过对当时火苗蹿起来后的可怕场景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刘思颖当时的痛苦、恐惧和无助。同时,在故事结束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是谁害了刘思颖,是她的妈妈吗?还是那个令人憎恨的邪教?然后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才能和故事才能,讲一讲他们所知道的关于邪教害人的故事。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品德与社会课如此有趣”的认知,让他们爱上品德与社会课,愿意参与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中。

(四)增强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要改变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习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父母的难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几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内容吗?你关心过爸爸妈妈吗?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通过这种铺垫式的提问,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回顾学生所知道的关于父爱之爱的名言警句。鼓励每个学生都来说一说,这种提问会激发学生的回答兴趣,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问题的回答中,能营造一个“七嘴八舌”的活力十足的课堂。同时,通过问题情境,可以强化学生对父母的爱,让他们多关心父母。

二、适时放手,还学生主动权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落实。首先,要落实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能剥夺学生的主参与权力。比如在《我来做市长》一课教学时,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主题演讲,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如果当市长准备为市民、为家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哪些事?每个学生都有憧憬,这种主题演讲,能够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表达内心所想和对城市建设的观点,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演讲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得了机会,避免了个别同学“偷懒不准备”的行为,能改变多数同学坐壁上观的情况,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演讲情况的优良,给学生评定等级,并把这等级纳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学业总评价中,激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来。又比如,《品德与社会》三下“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课堂上,肯定会让学生说说家人关爱自己成长的一些故事,要让孩子有深刻的感受,这些故事必须来自于孩子。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找学生一组一组地聊天,寻找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家人关爱的故事,这样他们才会有真的感受。

通过调查,很多孩子都说,每次发烧生病,都是爸爸妈妈送去医院,有些父母急得都哭了,孩子回想起这些事情,都很感动。于是,笔者选择了教材中“雨中情”这个故事做为切入点,并充分发挥了这个故事的作用。孩子们由“雨中情”联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会,很多孩子说着说着,都流泪了。适时还主动权于学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放下“身段”,还课堂好氛围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对待学生总是动辄大声呵责,动不动就摆出自己的教师架子,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总是“俯视”学生,不愿意与学生沟通交流。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往往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他们会因为对教师的畏惧心理而对思品课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因此,教师要主动放下身段,要和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一点,即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做扮演的不是一个威严的教育者,而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如在教学《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时,正当大家为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到好奇、充满兴趣时,突然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傣族的泼水节应该取消,因为这样太浪费水了!”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直接回避,更没有对学生的不满与斥责,而是肯定这位学生的独特思考,并请学生讨论“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中为什么如此欢快?泼水是不是有什么含义呢?”经过讨论,资料学习,学生明白:清洁的水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友爱、尊敬和祝福。爱水的民族也一定会珍惜水的。对于课堂中意外生成的资源,教师就此落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问题背后的答案。而这样的学习,更好地让学生明白了泼水节的文化意义,使课堂变得鲜活,而有力度,更是营造了课堂好氛围。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要知学生所想,想学生所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和蔼可亲,让他们愿意与教师交流,愿意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中。也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爱好设置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互动性, 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走出课堂,还课堂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把学生从枯燥的课本学习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把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成果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比如在《我做志愿者》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到养老院做志愿者。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理解志愿者的含义,明白志愿者就是对自己所付出等的辛劳都不要求任何物质回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做志愿者以后,会更能理解志愿者这项工作,会更有体会,这对于他们我做志愿者一课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要给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感受、去体验,提高他们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和参与热情,打造高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 熊黄英.浅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2] 张征红.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1年10期.

[3] 李喆. “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五激”策略[J].苏州教

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作者:曹晓建

第4篇: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中所常用的几种游戏及游戏教学的注意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努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造各种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自然轻松,且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把游戏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是小学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根据小学英语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谈一谈关于自己在实践中所尝试的游戏及其注意点。

一、 猜一猜游戏 (Guessing Game) 猜一猜游戏摒弃了传统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它利用各种情景、实物创设各种不同的猜物活动,它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操练句型:“Is this a„?Yes, it is./ No, it isn’t.”时,教师组织全班学生玩Magic box(魔力盒)的游戏 ,把一些物品(a knife, a ruler, a pencil, a toy car, a book, etc .)放入一个不透明的无盖盒子里,先让学生先逐一复习盒里的物品,然后用一块红布覆盖整个盒子,掀起布的一角,任拿一物把布顶起来(布要完全覆盖此物),让学生来猜一猜。 T: What’s this? A: Is this a„? T: No, it isn’t. B: Is this a„? T: „(直至学生猜对为止说:Yes, it is.猜对了可给该生所在组奖励一颗小红星。) 猜第二样物品,教师邀请了一名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以留给学生更多学英语的机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个个全神贯注,注意力格外集中,兴趣高涨。再如在复习数字时, 教师将一只手放进口袋,让学生猜教师的手指在口袋里表示的数字,并对学生说:Guess! Which number is in my pocket?该游戏简单、有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和所操练的数字,灵活变换手势,而且让所有的学生都兴奋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复习了所学的数字,真是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玩在其中!

二、 智力型游戏 (Intelligence Game)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包含着对其智力的开发。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不稳定阶段,如果注意培养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而通过智力题尤其可以综合各门学科的知识,不只对英语学习有帮助,而且对知识面的拓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复习颜色单词时,不采用死板的听写、读记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要求学生做一道智力题。 red=1 yellow=4 white=7 blue=2 pink= purple = green = orange= 通过这一道智力游戏题,既复习了学生美术课所学的三原色原理,使学生更好地记忆英语单词。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调色再做出答案这样的印象会更深。

三、竞赛式游戏(Competition Game)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在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将竞争机制渗透在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中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游戏的刺激性符合小学生渴望获胜的心理,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准备,变被动为主动复习。如在教学这一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中,教师在呈现新句型 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后, 为了加深对其巩固与理解,运用了一个游戏,具体玩法是:请一位学生当 wolf,其他学生问:Wolf!Wolf!What time is it? 这位学生回答It’s „ o’clock.而当他回答It’s twelve o’clock时,提问的同学必须马上坐下,否则他们就会被wolf吃掉。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再如在学习了数字10-20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设计了一个学生所熟悉的跳房子游戏,课前按图画好场地,并根据场地的长短大小设计“房子”的长短,并且除了新学的单词以外,加进了一些其他单词,如表示颜色的单词和有关动物的单词等,然后教师在距下课5分时将学生有序地带到操场,把学生分成15人一组,并将教材中指令有序地结合进去:Line up!Count from 1 to 15! 学生按序排好队后,教师先示范跳房子,要求学生边跳边说出英文单词,有一个格子的单脚跳,有两个格子的双脚跳,学生按照先后次序每人练习一次,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房子说单词的比赛。学生在他们熟悉的跳房子游戏中运用英语、感受英语,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感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的确,孩子们在教师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着,接受知识也比较快。但是,笔者也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课是由游戏堆积而成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多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教学效果,把太多的重心放在了热热闹闹的游戏上,而忽视游戏的目的与服务对象,使游戏教学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作用来。因此笔者觉得在游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游戏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每一个环节有着较强的教学目的性。同样,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采用的任何一种游戏都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它必须围绕着一个语言点,课堂上的游戏绝对不是为了玩而玩的,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进行合理的游戏,应避免漫无目标的游戏,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导致本末倒置。要保证游戏目的明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游戏设计要合理、形式多样。

一堂课游戏切忌过多,教师应精选游戏,内容要适量。游戏要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因此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引导的语言要简练生动,交代游戏名称、 明确任务,规则要简洁概括、易于记忆和遵守。游戏形式要多变,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也会厌倦。此外,游戏涉及面要广,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是一两个人的表演与作秀,其他人仅当观众、无所事事。游戏应当使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不愿开口的学生也能说一说、玩一玩。

三、游戏教学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

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CAI上显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英语来表达,答案丰富多彩。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座钟、一个太阳等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幅地图、一扇门等等。此刻,他们从心底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成功感。这样的游戏学生最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也可以使我们的老师教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J]. 2003年

②鲁宗干、唐锡玲主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

第5篇:乐在其中

课堂互动

1.师:读《学而》一章,分析好学与否的实质。

生:好学与否,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一种精神。

生:孔子的社会心理期望是:君子是人生的崇高境界,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风范。孔子倡导人们追求君子境界,构建了君子道德教育、修养论,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

师: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注重物质生活的安适,不应当把个人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看得比对人格、学问的追求还重。如果树立了行“道”的志向、理想,就不应当因为衣食住行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生:“慎言敏事”这一君子言行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至深至远。

生:好学者无常师,但必有师,必须随时随地主动向有道者求教,以检查自己所学所做之是非。

2.师:在《雍也》

(十一)一章中,孔子为何最赞赏颜回?

生: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是因为颜回每天的消费只是一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的贫苦,他却从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乐趣。孔子抓住颜回的个性特征,描述颜回富于表现个性特征的几个生活细节,几句话,就生动地表现出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心中若有远大的理想,就会全身心地孜孜追求,在这追求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辛苦,而是乐在其中。

师:是啊在《雍也》二十中,孔子说到“乐”这一话题,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掌握,是和兴趣成正比的。了解,只是一般的关心;爱好,则是一定的投入;只有以此为乐者,才将全部身心置于其中,也才会有真知灼见,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生: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师:以上一章分析了学习的乐趣,下面我们再一起探讨《雍也》二十三的主旨。

生:孔子用形象化的语言、概括抽象的哲理,以山、水不同的物性,以动、静不同的物理,来说明“知者”与“仁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有智慧的人,通晓于事物的千变万化,自然也爱好川流不息的自然景观;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信仰,自然爱好岿然不动的高山。有智慧的人,喜欢在事物发展中把握时机;有仁德的人,喜欢在平静中思索真理。有智慧的人,在活动中得到快乐;有仁德的人,在宁静中得以长寿。当然,具体到个人,各有所好,不能绝对化了,孔子只是借物说理,所以我们不可被字面所拘泥。

生: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4.孔子在听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请问为什么? 生:《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这反映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生: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教育的育德作用。“乐”与“诗”相连,“乐”指乐曲。“诗”就是歌词。而“乐”(音乐、舞蹈)可以养人之志,冶人之性,陶人之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对“乐”在培养人的性格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对乐很喜欢,有较深的造诣,且从文化蕴含上有较深刻的把握。《韶》相传是虞舜时的音乐,在孔子看来,虞舜天子的位置是从尧禅让而来的,因而是“尽善尽美”的。从孔子对《韶》效果的评价,足以说明孔子对《韶》乐极尽赞叹,是因乐中蕴涵着善。 5.师:读《述而》十六分析其中“非义不取”和“安贫乐道”的思想。 生:作为人,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是:可以追求,但不能以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去换取。这就是孔子多次强调的“非义不取”。苏轼也有名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不义之财应视如浮云,浮云虽空,或可为大自然增一景;不义之财,越重则日后所受惩罚越烈,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 生: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6.生:老师,在《季氏》十一中我们应如何理解有关人的道德修养这一问题?

师:本章讲修养的程度。孔子认为愿意学习向善,不愿接触坏人的人,这种人是有的。另一种人是以隐居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就是一辈子不想出来做官,合自己的意志行事,走仁义的路,这种人,孔子说只听到过,没有见到过。可见后者比前者的修养要高一个层次。 生:因为对于善恶,一般人都有起码的是非之心,这也是有能够进一步修养的基础。如果在以隐居保持自身的高洁的基础上,能“行义以达其道”,其道德修养的程度就更高了。

第6篇:乐在其中

题目:以“乐在其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一、要点:抓住“乐”字,拓展“其”字。

1乐在中、

二、构思:1.把它当作命题作文来写。2.把它当作半命题作文来写,○

2乐在中、○3中(找、寻、作、有)乐、○4乐○

5之乐3.用近义词替代关键词○1的乐趣、○2记于、○

3 乐趣、○4快乐、○5令人高兴的。4.以它为一次有意义的、○

话题,围绕“乐”字展开。(读书、环保、四季、活动、学习、爱好、节日、家务、低碳、运动、艺术、往事、)

一次有趣的春游

阳光明媚的周六早晨,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有趣的郊游活动。

坐车大约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一行人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来到了位于南京郊外的溧水,进行了一次有趣的郊游活动。

下了车,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低矮的山丘,一座连着一座,就想起伏不定的山脉。因为是秋天,山丘上的植物还是开始呈现出他们的多彩:有的依然身披绿衣,显得神采奕奕;有的开始披上青黄相间的彩衣,在展现自己魅力;更多的植物是默默的把自己的果实挂在枝头,呈现给秋日一份成熟。这是在楼房林立的都市所没有的风采。此时只是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心中的词汇太少,无法更精妙的来描绘眼前的景物。带着这无法表达的喜悦,我的眼前出现一群羊。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得同学说:“怎么张春小绵羊在这里呀?”人群里传出一陈笑声,我则忙不迭的解释:“你怎么这样的没文化,这是山羊,不是绵羊。我是绵羊,山羊是不等于绵羊的。”话音还没落,大家的笑声更欢了,而随行的家长和吴老师也不约而同的被笑声所感染,在秋日的郊外自然的就多了一下快乐的元素。

其实令我们感到快乐的还不止这些。你看,一群人围在臭气熏天的猪圈旁,这里申明一下,我是第一次亲眼看见猪是什么样,也是第一次知道猪原来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四周是菜地,在菜地的一角有用砖块垒砌的四个圈,前面半部分是敞口的,后面半截还盖了瓦,估计是下雨的时候给猪遮风避雨的。只见敞口的猪圈里有一头黑黑的肥猪,此时在众人的眼里,她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一头头的小猪正从她的肚子里拱出来,一个个粉嫩嫩的。老师说,喜欢的可以抱抱,我想都没想,第一个下手,抱起了一只,闻闻,一点不臭,原来小动物是这样的有趣呀。抱着小猪,我忽然想起《夏洛的网》中那只可爱的小猪,试想如果有一只那样的蜘蛛,这头小猪长大之后的命运就不会成为我们的餐中之物了。

该我出力气,我和爸爸合作,在山芋地里辛勤的劳动着。此时我发现,山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藤蔓,而自己的果实却是在深深的泥土里,需要你拨开绿叶,先用小铲轻轻地在土中挖掘,当遇到铲不动的物体时,需要停下,用手拨开泥土,眼前就呈现出一个大大的山芋,皮因为泥土的原因不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红色,而是和泥土的颜色一样的,呈现出褐色。我和爸爸一起努力,把第一个战利品从土中收获到袋中。

而此时的山芋地里一片热闹,有为没有完整挖到山芋而懊恼的,有为收获而欢呼的。每个人都沉浸在劳动的喜悦中。

妙趣横生的综合实践课

进入初中后,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增多了,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授课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综合实践课汲取更多的丰富的课外知识。

星期五上语文课时,王老师组织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实践课。老师先把

同学们分成四个组以比赛的方式进行,作为主持人的我,看到同学们有的在课前认真查找资料,有的胸有成竹迫不及待的样子,心里也有些痒痒的,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上阵杀敌”,但是重任在身,我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教师交给我的主持人的任务。

终于,综合实践课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同学们以激动的心情和活跃的思维回答出了各个环节中的难题,他们的巧思妙答,使我这个主持人深感“功力不足”,于是我也在主持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综合实践课——一个人性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在娱乐与竞争中学习知识,回忆当时快乐的一幕幕,令人回味。同学们常常对老师布置的收集什么资料的作业并不放在心上,但是综合实践课是检验和提高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使学习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句名言叫“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它不正说明了兴趣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吗?

以前我对学习语文不是很感兴趣,通过这次综合实践课之后,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总之,综合实践课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乐在其中

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何等的苦啊,以此比学海之苦真是形象而深刻。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同学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静夜,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

随着一年年的升级,一次次的升学,同学中患近视眼的人在逐渐增长,近视度也不断加大,同时,这是何等的苦啊!

自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受些,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一堂的人憔悴” 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那有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乐在学习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因为经过一番磨炼,从烈火中千锤百炼所以才能变成一把宝剑流传千古。宝剑是痛苦的,但它在痛苦中得到永生,便是乐在其中;“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经过严寒的冻彻,才得到留香百世的美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经过一番刺骨,却乐在其中。

生活只有经过磨炼才能在平凡中脱颖而出,或许变成一把宝剑,或许变成一朵梅花。痛苦却快乐。因为他们心中都知道,自己的价值。

我不是一把宝剑,也不是一朵梅花。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在学校这个大熔炉里,我们接受着磨练,并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学校实行的小组学习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八个人围成一桌上课互相监督,下课便闹成一团。紧张的初中生活,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年多。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提高,课堂中活跃的气氛,小组讨论每个人的参与。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我们在小组学习中成长。合作,团结的意义在我们心中落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在初中生活中成长,紧张中却透着快乐的春风。

到了课间操时间。我们拿着毽子,跳绳在音乐声中回味着童年生活。课间操虽然很简单却充满现代舞的气息。我们做着课间操,乐此不疲。

这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小插曲,我们知道学习是主流。也是因为有了这些快乐,我们在学习中更加起劲儿。自古以来,学习都是一件苦差事,持之以恒才贵为重要。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我们会把这份快乐记在心底。

夜晚,星满天空。或许你还会看到我们的卧室亮着灯,很久很久。虽然大地一片沉寂,虽然有些人以进入梦乡,但还有学生在夜晚刻苦的学习着,很久很久。星空静静的,世界静静的,我想他们都不忍心打扰这些可爱的同学们吧。

灯光前,我也在奋笔疾书。总有些睡意渐渐袭来。有时便不知不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当累了我总会抬起头看着窗外,看着还有许多灯光在闪烁,我想一定是我的同学们吧。寂寞寒夜,我也在快乐中书写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会记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也会记着,蝴蝶破茧而出的痛苦。但我更会记着它们的快乐。因为在痛苦中,它们得到了永恒。我想,这就是乐在其中吧。

书中自有乐趣在

书,一个让我茶饭不思的东西。但我却不记得它是何时走进我的生活中的。

只是记得,每当我看到我的书架上的书东一本西一本时,就很失落,直觉反应就是马上跑到书店去买一大捆的书回家,把它们放到干瘪的书架中。看到书架里满得再也挤不进一本书的时候,我那失落的心就会马上得到满足,紧皱的眉头也会松开,脸上露出非常非常满足的笑容。就在那时,我不知不觉地陶醉在其中,眼前模糊了,进入到了书的海洋。那一本本封皮漂亮的书让我爱不释手,痴痴的笑容流露在脸上。爸爸把我摇醒,我揉揉眼心里庆幸没把爸爸也看成一本大书。

爸爸看了看书架上的书,叹口气说:“怎么总是往回买书,却把书摆在架子上不看?”我无言以对,一种不满的心理在我思想里萌发。“书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在,你不看它,它便失去了它的价值,书它会哭泣的!”爸爸说完,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走出我的房间的,我的思绪好乱,我爱书也有错吗?爸爸您也不是经常买书吗?我吃不进晚饭便早早地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爸爸的话和我的不满。我看到书架上的书在哭泣,有的跳下来和我告别,说它们要重新找主人,找一个懂得它们价值的主人。我哭了,泪水流过我的脸庞。我突然睁开眼,看到书还在书架上静静地立着。我心痛地抚摸着它们,想起爸爸每次买回书以后那彻夜不息的灯光。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抱着书读,谁知一读进去我就被一篇篇文章、故事所吸引了,感到我也成了书中的一个人物。咦?怎么,地震了吗?我抬头一看,是爸爸在抓住我的肩膀前后摇晃。爸爸笑着说:“吃早饭了!”

我回头看看书架上的书,它们仿佛绽开了灿烂的笑脸。

安贫乐道

颜回若来到现代,会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千年时光的流逝,社会价值观在变,“乐”也已不再单纯。孔子之乐,在我看来可以分为四点;贫仍懂乐、学习之乐、坚持之乐、原则之乐。我现在只想肤浅地

谈谈第一个。

古板地看,那只是两千年前的说法。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身处嚣杂繁乱的现代大都市里,身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队伍里,我很难有一天不听到有人说:“烦死了”;“老子今天倒霉透顶了”一系列的话;也有多少人能够有底气的说自己一直快快乐乐毫无烦恼?说白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寻乐的动力以及会乐的本能。

贫而懂乐,现代文明将有所行为的古人封为“安贫乐道”。多么超脱的一种境界!多么潇洒的一种勇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蒲松龄久考科举而不中,设下茶摊却终着《聊斋志异。》。这些仿佛都在提醒我们:只有贫而安乐,才能造就一代人材。没错,我承认他们的坎坷经历最终塑就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可是若是颜回、陶渊明、蒲松龄到了今天,人们会用一种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如今,崇尚白骨精的一个时代,他们的行为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只能是一种低下的行业,是不被别人看得起的。

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他们还能有闲情雅致去“放弃官场”,另辟蹊径吗?想象得出,一个带着5岁孩子的妈妈,绝不会指着他们要求孩子们向他们学习。

既然他们不被人们看好,为何还能有所作为?

我觉得贫穷,在这里不单单是物质上的贫穷,而且还要包括精神上极大的富足。如果一个人,他只是守着面前见底的米缸傻呵呵地笑,那我看这个人就算是过了千年万年也不会有人去赞同他。可是陶渊明为何还能流芳百世?就是因为他能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依然想着为社会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依然想着自己的尊严不能因为吃的问题而糟蹋。精神永远高于物质有着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他千年不倒的形象。乐,之所以乐,是因为乐的背后有着支持它的精神支柱。

贫而懂乐,最珍贵的在于,它的勇气——他可以背离马斯洛“人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坚持在没有足够物资的情况下选择用精神食粮充实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贫穷,也不至于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因为他坚守着尊严。

所以,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看到一个类似于古代隐士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嘲笑他吃不饱还在追求着学习的快乐的傻样。因为在那看似蓬头垢面的外表下,也许就藏着一颗活跃的思想家之心。

乐在植树节

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我校全体师生来到了曲江公园参加植树活动。

一路上,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让我顿时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路边的鲜花也争相开放,小鸟高站在枝头,愉快地唱着美妙的歌曲,小树也招着稚嫩的绿手快乐地迎接我们.大家手拿着各种工具,谈笑风生,不一会便到达了目的地。

老师先帮我们分好小组并发给我们桂花小树苗,然后告诉大家种植地点。只见同学们还未等老师说开始,便一呼百应,迫不及待地登上了一处小山坡,准备植树。寂静的大地顿时热闹起来,耳边响起了乒乒乓乓的“交响奏”:有的拿着沉甸甸的铁锹,鼓足气准备开挖,可用力过猛,差点仰面而倒;有的小组为使小树能茁壮成长,竞与别组为地盘争得面红耳赤;还有的为了给小树浇水,不知跑了多少弯路,浑身上下汗流浃背„„

我们组也不示弱,很快作好了挖坑的准备。只见游阳手提铁锹,大步流星地走到挖坑地点前,那样子好像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把树坑挖好。我们一个负责去打水,另两个则负责扶树苗。别看扶树很简单,其实要很小心的。我先小心翼翼地树苗轻轻地放在地上,然后慢慢用手靠着树干,生怕碰掉了半片叶子,让小树受伤。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时近中午,树差不多都植好了,我们望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在微风中摇曳,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之情。大家不禁畅谈起来:“几十年后它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要每个星期都来看它。”„„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树苗长大时的样子,仿佛闻到了一阵阵清新淡雅的桂花香,仿佛看到了一簇簇洁白的桂花,繁星点点,如一座喷花的飞泉,仿佛感受到它那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放松了我们的心情,还使我们亲近了大自然,更让我们为家乡增添了一份绿意。

第7篇:乐在其中

我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乐是难能可贵的,倘若有什么事能使我们乐在其中,

岂不快哉?妙哉!有些人喜欢运动,有些人喜欢书法,有些人喜欢绘画-----而我,乐于从阅读中汲取养分,自在、快乐地成长。

莎士比亚有言“书房是我的公国,我足以用它建设大军”,之于我,亦是如此。 闲暇之际,我总会坐在一隅,阅读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侧耳倾听窗外清风柔缓,光晕陈铺开来在纸张上,焕发出润泽的光芒,时间仿佛正在缓缓流转,书页翻飞,文字的温度空余一缕悠香。

我喜爱狄更斯矫健如长龙般的激昂;欧.亨利看尽人生百态的风趣;简.奥斯汀独立鲜明的风采;乔.威尔斯光怪陆离的迷幻;柯南道尔冷静缜密的凌厉。。。。。。

我还喜欢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转清丽;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壮慷慨;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悲壮厚重;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豪放。。。。。。

我曾在《走遍万水千山》中随着三毛去追寻她的梦里故乡;在《哈利波特》中邂逅过一个由爱和勇气构造的奇幻世界;也在《时间机器》中借四维空间假想而能一睹地球百余年后的样貌;在《Iq84》里和青豆一起从车站翻越到另一个平行空间。。。。。。

阅读,我能感受到那些文字在 灼灼发亮,有着通透人心的力量。即使我只是坐在这星球上一个微小的角落,却能因为那些字句而逾越季节,跨越时空,走过一条特别的轨迹。

“庄生晓梦迷蝴蝶”,我陷入在书籍的汪洋中,无法自拔,享受一场仿佛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交错的旅行。

读书------人生有一乐值得痴迷,实乃吾辈之幸运。

乐在其中,快哉!

第8篇:乐在其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思考1:本章重点提到对君子的道德要求。请说说孔子具体提出了怎样的道德要求?

明确:有道德的人,不应该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和居处,他在做事方面应该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够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思考2:孔子教导我们在做事和说话两个方面,应各有怎样的方式?在今天是否还完全可以按照这些方式行事?

孔子说做事情要勤快灵活;说话要谨慎,不要信口而出,要想好了再说。“慎于言”不是不要说话,而是要经过大脑思考再说,这样不容易出错。做事认真,做人诚实,是任何时候都受人欢迎的。 但是今天与人交流,不妨更直率一些,只要不讲假话,善于推销自己,表示自己的观点态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思考:“贤哉,回也!”一前一后两次出现,这个句子和一般的句子语序有什么不同?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写?颜回的“乐”在哪里?

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这个句子突出了谓语部分“贤哉”。在一段中前后两次出现,表明了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因为颜回的生活状况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一般的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的,但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安贫乐道,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为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 思考: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孔子将求学做事分为“知之,好之,乐之” 三种境界,了解,只是一般的关心;爱好,则是一定的投入;只有以此为乐者,将全部身心置于其中,当作是一种最好的享受,也才会有真知灼见,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厚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灵动,仁厚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

思考:如何理解“知者”和“仁者”各自的特点?

孔子用形象化的语言、概括抽象的哲理,以山、水不同的物性(注意点出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动、静不同的物理,来说明“知者”与“仁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聪明的人,通晓于事物的千变万化,喜欢在事物发展中把握时机,自然也爱好川流不息的自然景观;仁厚的人,坚守道义信仰,喜欢在平静中思索真理,自然爱好岿然不动的高山。聪明人在追求新事物、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得到快乐;仁厚的人,不管碰到什么风雨,都能处变不惊,给人安全感,自然也就稳重长寿了。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于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于是感叹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思考:孔子在听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请问为什么?

1 明确:《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说明他欣赏古乐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的音乐造诣高深。这也表明了孔子在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抉择中首选精神。另外在孔子看来,虞舜天子的位置是从尧禅让而来的,因而是“尽善尽美”的。从孔子对《韶》效果的评价,足以说明孔子对《韶》乐极尽赞叹,是因乐中蕴涵着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边飘浮的云一样。” 思考:“乐亦在其中矣”中的“其中”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其中”具体就是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他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颜回的例子。 思考: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两句,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态度?

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是:可以追求,但对待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应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不能以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去换取。这就是孔子多次强调的“非义不取”。苏轼也有名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把精神上的追求看得比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坦然处世,真实做人,讲求仁义,就能在任何环境下都甘之如饴,怡然自得。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善良的行为就如同赶不上似地急切追求,见到不善良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行仁义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到过这样的话,但没有看到这样的人。”

这节中,孔子讲到了几种为人处世的原则?这几种人有什么不同特点?孔子更赞赏哪一种?

明确:两种。一种是“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人,这种人是爱憎分明、有坚定的道德信念、积极向上的正人君子。另一种是避世隐居,以求全其志、洁其身的隐者。 对第一种,孔子说“见其人”“闻其语”,言外之意就是说,这种人能够做到;而对第二种人,孔子却说“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言外之意是说,这种人其实做不到。很明显,孔子赞赏前者表现出来的积极入世精神,穷则独善其身,是不得已而为之,达则兼济天下才是儒家真正的人生目的。 思想观点小结:

这篇课文共从《论语》中选了七则,围绕“乐”展开,分别从求学、生活、兴趣、追求等方面论述如何才能保持内心的快乐。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如果在生活方面过分追求安乐,就会贪图安逸,失去意志。但是,如果只有最基本、最简单的物质生活,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快乐呢?孔子告诉我们,要有精神追求,精神追求的快乐,可以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用了这种精神,就能笑对任何艰难困苦。 艺术鉴赏:

1. 用对比、对照的形式,使自己的观点鲜明突出。

第四章很典型,其他章节如“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敏于事而慎于言”,“不义而富且贵”,“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都有同样的效果。

2. 说明问题用渐进的方法,步步深入,前后内容相连相关,注意内在的逻辑性,从而表现出水到渠成的合理性。

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四章的“水-动-乐”、“山-静-寿” 。 3. 贴切的比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把音乐享受比作“三月不知肉味”,把智者比作水,仁者比作山,把“不义而富且贵”比作浮云,等等。

2

第9篇:作文——《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田径在世界处于落后的地位。因此,我从小就有远大的梦想,在田径上为国争光。所以我以跑步为快乐。小的时候,当我看到刘翔在雅典夺金,为国争光时,我崇拜刘翔,心潮澎湃,于是便开始热爱跑步。

小学五年级的一节体育刻上,老师让我们跑400米。一听,我就来劲了,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舒展腿脚,蓄势待发。可其他同学却垂头丧气的。

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我早有预谋:先冲到第一,在保住第一,从而获得第一。果然,一开始,我就冲到了第一,十分高兴,但看着他们丝毫没有精神,便没了斗志。突然,我冒出了一个信念:与自己赛跑。

于是,我开始了与自己的斗争。一圈过去了,原来是老师在威胁他们。可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充分享受到了跑步的乐趣。

只剩下一圈了,小A已经在我身后了,我顿时感到了压力,但还是随着自己的节奏跑,因为中国飞人——刘翔说过“只要跟着自己的节奏跑,就行了 。”于是,我还是和从前一样在跑。最后50米,我爆发了,小A也冲刺了,我俩并驾齐驱,我脑子里浮现出刘翔在雅典的一幕:他起步并不是最快,可他却有顽强的斗志,坚强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从而勇夺金牌。于是,我也和刘翔一样,有那三种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最后,我力压小A,获得第一,可我一下子摊在地上,直冒汗,

推也不听使唤。虽然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可是,我乐在其中,感受到了竞争后的喜悦,感受到跑步时,让人激动的超越。就算累也值得。

尽管我现在不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奔驰,但是我乐在其中,只要每个中国人都有这种精神,中国田径会差吗?

上一篇:社区廉政文化建设方案下一篇:社区志愿者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