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论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中进行考察,强调译文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标准和策略。关键词:目的论,中医术语,问题与方法中医与京剧、中国画被誉为是中国“三大国粹”,其内涵博大精深,近来越发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1:

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能力要素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道、儒、佛及诸子百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系统整体的养生防病思想、独特的保健治疗方式等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反映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特色。因此,中医药既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又是科学技术的硬实力,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10年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上,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并评价此举“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如何将中医文化更好地推广到全球呢?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隋唐时期,中医就是日本朝鲜等国“遣隋使”、“遣唐使”学习的重要内容;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中医药,也为促进中医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这些都是中医古代海外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事例,可以给当今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但互联网+的时代下,单靠这样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建构属于中医对外传播的跨文化能力。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能力受以下几个要素的制约,即传播者的跨文化能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国内外环境。其中,传播者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关键,因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践行者就是传播者本身,能够探索对外传播途径的也是传播者,再者国内外环境作为客观因素也会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1.中医文化传播要首先构建优秀的传播人才队伍

首先,要培养国内外热衷于传播中医文化的队伍,只有热爱中医并具备中医专业及中医文化知识的人才才能构成中医跨文化传播的有力保障。目前,笔者所在的陕西中医药大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并致力于促进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学校先后同韩国、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目前有在校留学生51人,其中本科生44人、硕士研究生7人。这些来我校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数量每年还在迅速增加,能够具备对外交流与传播的中国学生数量也在稳定上升,但国内外对于这类外向型中医人才还很急需,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中医教师的外语水平,跨越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中医药对外传播的质量和效果是与传播者的双语水平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中国本土中医院校师生的双语能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

另外,还有一类非常关键的中医文化传播者,那就是中医翻译人员,特别是一些中医典籍、中医教材、中医学术专著的译者,其中包括中医院校从事中医翻译的优秀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等等。在文化“走出去”的实践过程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再优秀的作品,如果翻译做得不到位,不符合国际规范,也照样无法得到其他国家出版社和读者的认可,更谈不上实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这就要求建立权威的译者库,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翻译人员,并使译文的体例遵循国际通用的“芝加哥标准”,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仅仅做到这样还远远不够,对于中医翻译人员来说,中医翻译是很复杂的问题,它远不只是语言转换这么简单。表面上看,中医翻译搞的是文字翻译,实际上传递的是中国文化。中医学与西医相比,有着其巨大的特殊性。中医是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的医学体系。中医文章里的词语不仅能够传递出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意义。传统的中医翻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尽可能地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来解释传统中医理念,导致翻译过程中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甚至会引起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也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因此,作为中医翻译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迎合西方的思维定势和阅读习惯,不能一味的“比照西医”,牵强地以西医概念解释中医,而应在翻译中保留中医的原有概念,强调中医药特色,采取一种有别于西医的、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华夏特色和东方特质,使目标语读者真正领会中医的精髓、准确完整地感受和理解中医文化。其次,中医翻译工作者应深刻领会中医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其文化内涵,包括中医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人文精神、医德伦理等。要让西方人理解中医,首先必须让他们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秉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中医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和影响力。

2.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途径要不断拓宽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图书及各类外译版本在“走出去”过程中备受国外出版商关注。在国内外闻名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医图书受到国外出版商极大关注,包括欧洲的中医专家学者、世界范围内的出版商、发行商等,其中以世界著名出版机构爱思唯尔为代表,他们都对我国的中医图书外文版给予了高度评价。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及医学领域内的出版集团,并开发了ClinicalKey产品,整合大量医疗、案例等研究数据,可以使医生通过迅速检索技术,找到最新的学术意见和研究建议。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相比较传统的图书来说,更具有这个时代的优越性:一个云空间可以承载下成千上万本图书的内容;一个数字化平台可以使多语种语言的转换变得轻松简单;一个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数据,这些都是图书传播过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时代的优越性,建立中医术语的多语种数据库,并且尝试建立面向西方文化的中医网络课程、空中中医学堂等,拓宽受众面。与中医图书外译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中医孔子学院在多个国家的不断建立。据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统计,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4年初,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政府在海外已经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多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遍布五大洲,其中中医孔子学院3所。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孔子学院,特别是中医孔子学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中医文化,更多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就能够提高中医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途径三便是要想办法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中医企业。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企业、文化组织以及其他民间力量来共同实现。开设更多海外中医诊所、企业,能够让中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服务获得当地群众的认知、接受、认可,为企业创造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传播和提升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由于中医疗效显著,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养生保健等方面,因此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文化组织,特别是海外的中医诊所、企业,都要面向当地群众,普及中药知识、中医养生理念以及保健功法等,极力宣传中医在“治未病”和干预亚健康等西医不擅长的方面,认识到中医的卓越之处,这样才会最终使中医进入到西方医药的主流体系。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3.国内外传播环境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经济的硬实力和文化的软实力也逐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国家目前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主席曾表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现在,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广泛和深入,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和强烈。在文化多元化这个大背景下,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也掀起一定的“传播热潮”:在美国,针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正式被承认为治疗方法;在英国,中药产品获准销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据2015年5月15日18版《人民日报》报道,今后中药出口有望不再是贱卖的“草”,而是出售高附加值的“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有关中医合法地位的立法得到全国卫生厅长会议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蓝本向其他州推广。中医受到全球的瞩目和关心,中医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现代科学文化正在发挥着其重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4.结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达60多个,总计人口44亿,这给中医文化“走出去”无疑提供了绝好的传播契机。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在“民心相通”部分,提出了要“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可见,国家已经将中医药国际化加入了顶层规划的行列。在“一带一路”新的机遇之下,国内丝绸之路沿线的省份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等都要加快中医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府积极推进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构建和谐社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均为中医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下,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国内外环境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给中医“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空间,让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又一张“名片”。

[基金项目:本文是西安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W27的部分成果;2014年陕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综合课程改革项目(翻译)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作者:曲倩倩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2:

目的论关照下的中医术语汉英翻译方法

摘要:目的论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中进行考察,强调译文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标准和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中医术语,问题与方法

中医与京剧、中国画被誉为是中国“三大国粹”,其内涵博大精深,近来越发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重视。中医术语的英译在中医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传播中医科学知识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医有重要的意义。

一 目的论

目的论是由德国的汉斯·维密尔(Hans J,Vermeer)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后由诺德发展,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的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和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一样,是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原则是翻译的目的,它摆脱了单纯的语言对等的束缚,而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应采取的策略、方法。目的论有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目的法则是其首要法则,该法则认为翻译面向接受者所要表达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过程;连贯法则是说译文具有连贯性,让目标读者可以理解;忠实法则是指原文和译文的连贯一致。目的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以某个译文接受者群体为对象,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在中医术语汉英翻译中,译文接受者是决定译文目的的主要因素,译者既要具有中西医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中英文字功底,努力找出精确表达中医概念的英文词汇,保留中医传统特色,使接受者通过译文了解中医,达到中西医交流的目的。特定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是用直译、意译还是音译等翻译方法。

二 中医术语翻译

中医常常融合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表达,它是一门集大成的,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学科,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其用语既科学又古雅的特性,并且含有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四字短语,如“天人相应”“妙手回春”等。对于这些表述,很难做到既把其医学内涵翻译出来,又把其蕴含的文学色彩表达出来,因此会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中医语言最重要特点是术语众多,用语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繁杂而又不统一的中医术语对理解中医文本造成极大的障碍。另外,中医术语中常常发生这样一种现象,本来有明确和特定意义的词汇表示的却是不确定而多变的概念,造成歧义和冲突,如,膏在中医中可以指油膏(paste,oint—ment,piaster,salve)、软膏(ointment,paste)或煎膏(decocted paste)等,也就是说,一个概念或术语在不同地方所指不一定完全一样,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谈到医学专有名词的翻译时候也提到过,药品、疾病、症状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一个国家是一个名字,在另一个国家就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一般均可以音译成yin and yang,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却不可以这样译,如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阴阳合,故能有子”一句,“阴阳”属于委婉语,指sexual intercourse。“气”一般音译为Qi,但在“四气五味”中,“气”指药物“寒、热、湿、凉”四种性质,只能译作property or na—turet。那么,中医术语翻译究竟要遵循什么方法呢?

三 翻译原则与方法

李照国围绕中医术语的翻译提出过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1)薄文重医,得“意”忘“形”。我们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中医古老的医学知识传达给读者,而不是传达它的哲学和文学韵味,因此翻译应本着客观、准确和科学的原则,一定要把中医的精髓给翻译出来。(2)比照西医,求同存异。中医语言有其独特性,虽然英语语言中缺乏中医对应语,但医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知识有其共性的,因此中医的一些术语的翻译可以参照西医现有的医学名称。(3)尊重国情,保持特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有着独特的民族性。因此有些名称的翻译可以采用创造法或者释义法,从而把中医独特的内涵表达出来。中医术语的翻译的目的就是让接受者了解中医药知识,让中医在世界传播,把握这一目的,就要采取一系列的翻译方法来准确、透明地翻译中医术语。

1.直译法

一般名词如身体、器官以及表示环境的词语(如“风”“火”)可以直接翻译成其对应词,因为这些词汇在西医中也有存在,译入语读者可以理解,如“风”译作wind,“火”译作fire,“心肝脾肺肾”分别译作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

2.意译法

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应采取的策略、方法,中医术语翻译的目的就是表达出来中医内涵,让目标语读者了解和接受,比如,“肝不芷血”译作liver failing to store blood或者inabihty ofthe liver to store blood等,“小儿麻痹”译作infantilemalnutrition。“白虎历节”(即游走性关节疼痛)译作acute arthritis。

3.音译法或音意结合法

有些中医特有的术语缺乏相应的英语词汇,使用音译法,既能体现术语的简明性,又能传达中医特有的概念。但在直译不能明白表达意思,意译又过于冗长,音译又无法达意的时候,就可以用音意结合的方法,即先音译,再意译,比如,“精气”译作Jingqi(essence),命门Mingmen(gate of life)。“三焦”译作sanjia0(three warmers,triple burners)等。

4.术语替代法

一些与西医相近或者相同的中医概念,可以用西医术语代替,如“心悸”译作palpitation,“便秘”译作constipation。“牛皮癣”译为psoriasis,而不是翻译成oxhide lichen。“带下医”(即妇科医生)则译为gynedologist而不是直译成doctor undemeaththe skirt,

运用这一方法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西医和中医作为自然科学有其共性,但又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因为有些术语在两种语言中虽名同但实际所指却大不相同,这时候就要理解各自所指,据实翻译。如中医中“伤寒”和西医上的“伤寒”所指是不同的,中医中,“伤寒”有三层含义,(1)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2)感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3)冬季受寒。而西医中,typhoid指伤寒杆菌引发的病症。所以,中医上的伤寒是不能译作typhoid的,而应该是cold attack。

四 结语

中医术语古奥、繁杂,孕育了丰富的哲学和文学意味以及它的修辞特色,经常出现一词多义,充分体现了它的综合性及学科交叉性。维密尔提出的目的论原则为中医术语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本文提出了中医术语翻译的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或音意综合法以及术语替代法。

要达到对外传播、宣传中医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从而实现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这一目的,就必须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既要传达了医学知识,又让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只要突破中医术语翻译这一关,就能更好地把中医推向世界。

作者:赵护林 刘月华

国内外中医跨文化传播论文 篇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将中医药文化的翻译过程看作是跨文化语境下,译者与读者进行的一系列动态发展的有关中医药文化交流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要依据不同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对中医药相关内容进行动态、灵活的翻译,充分发挥交际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反对被动、僵化处理中医药翻译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翻译

【作者简介】王中雨(1981-),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9D040)研究成果。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药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实践体系,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体系。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指出:“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因此,中医药文化面临着对内传承创新、对外传播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国内外中医药文化翻译研究现状概述

对国内外中医药文化翻译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在理论依据上,运用最多的是归化异化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文化图式理论、释意理论等,尽管这些理论具体内容不同,但都要求译者从中医药翻译的实际出发,认真审视其文化因素,在忠于原文作者和顾及译语读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研究内容上,中医药翻译策略和方法、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翻译是该领域研究热点,这些研究都是为加快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让西方读者不但知道中医,还能理解中医、走进中医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代表人物上,在国内,以李照国、李永安等学者的论述最具代表性。李照国在《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中确立了3条中医翻译的总原则:薄文重医,依实出华;比照西医,求同存异;尊重国情,保持特色。李永安在《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中指出中医翻译首先应考虑读者的接受力,应灵活使用直译、意译、音译、回译等翻译方法;在国外,以Nigel Wiseman(英国)、Paul U. Unschuld(德国)等学者的研究最具影响力。Nigel Wiseman提倡采用“源语导向翻译法”,目的是使西方读者获得与中国人同等方式了解并认识中医的机会。Paul U. Unschuld主张尊重中医药的文化特质,用直译的方法还原中医术语原有的隐喻意象,反对机械地套用现代西医术语表达。

综上,目前从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学界观点等对中医药文化翻译进行的多维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依然缓慢,还是经常会出现西方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误读、误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中医药文化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跨文化交际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中医药是一种非常东方的医学和文化,从理论上而言,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学说,因此对中醫药翻译的研究其本质是对中医药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传播的研究。依据Larry A. Samovar等学者的观点,跨文化交际指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中人们之间的交际。中医药翻译的关键恰恰就体现在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沟通交流上,如何使翻译既保留中医药文化元素让西方读者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又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中医药翻译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这种需求变得比以往更为迫切。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翻译对策

尽管中、西医学的本质属性都是治病救人、保护人类健康,但两者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迥然不同。西医建立于科学实验基础之上,而中医是基于经验积累和日常实践;从物质上,中医博大精深,包含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西医细致精确,微至粒子;中医代表的是朴素唯物主义,西医代表的是理性科学主义;中医药的特点是医哲交融,理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理论的基础上,大量的哲学用语进入了中医药的语言系统之中,许多名词术语带有很浓的哲学色彩,例如,阴阳、五行、宗气、藏象、命门等,这些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极难找到对应语,也与西方人眼中的医学截然不同;中医文献多以文学作品或中医典籍的形式出现,而西医文献一般是科技论文的形式出现。可见,在中医药的翻译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和剧烈,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来探究中医药文化的翻译问题,其实质是要探究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译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受众意识,从而减少低效率交际和不必要的误解,从根本上提高中医药翻译的整体质量。

目前,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问题就是跨文化认同,西方读者的认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实际效果。因此,中医译者要树立受众意识,应将中医药文化的翻译过程看作是跨文化语境下译者与读者进行的一系列动态发展的有关中医药文化交流和意义建构的过程。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在考虑中西方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医学体系差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对相关中医药内容进行译介,从而实现 “因人而异”“辨证论治”。例如,如果交际对象是对于中医药文化没有任何概念的西方读者,交际目的是希望读者对中医药文化及其理论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那么在译介中医药内容的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在词语、句式、语篇的表达上做到通俗易懂,在涉及中医药文化独特概念时,可以在翻译出的相应中医药术语之后采用归化的翻译方式适当地增加一些释义性的说明,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实质,以免读者因不理解其含义而产生交际障碍;如果目标读者群是对于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西方读者,交际目的是希望读者对于中医药文化及其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那么,在译介中医药内容的过程中,译者不妨有意识更多采用异化的翻译方式来体现中医药文化自身的特点,在翻译词语、句式和语篇时,依据中医药汉语语言、句式和篇章特点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译写,在西方读者面前展现中医药文化原汁原味的魅力,从而实现译者和读者更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与沟通。因此,从交际的视角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翻译其最大特点是依据不同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对中医药相关文化内容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动态、灵活的译介,发挥交际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翻译既保留中医药文化元素让西方读者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又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三、结语

中医药翻译难,难在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沟通上,难在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理解上,所以中医药的翻译问题本质上属于跨文化交际问题。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将中医药的翻译过程看作是跨文化语境下译者和读者进行的一系列动态发展的有关中医药文化交流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不仅关注中医药交际的内容,还关注交际过程中的人,这也更符合中医药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此外,本文对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开展中医药英语教学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强调对学生中医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雨艳,张斌.中医药文化翻译十年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 24(2):467.

[2]刘国伟.中医跨文化传播的源文化要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4,6(9):1.

[3]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7.

[4]李永安.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68.

[5]都立澜,刘艾娟,陈铸芬,吴青.2000-2012年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及分析[J].中医教育,2015,34(2):9.

[6]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oks / Cole / Thomson Learning Asia, 2000.

作者:王中雨

上一篇: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个人演讲稿下一篇:教育局长教育发展述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