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心态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生求职心态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求职择业心态调查

[摘要]文章通过对计算机类专业近600名学生求职择业心态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存在许多矛盾心态,并获取了进一步开展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计算机类专业 求职择业心态

[作者简介]张文孝(1961- ),男,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建、学生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学。(陕西 西安 71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040614)

[

为真实、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心态,提高就业指导和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们在计算机类专业本、专科的学生中进行了求职择业心态问卷调查。

一、调查范围及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是计算机类专业本科1~4年级、专科(高职)1~3年级在校生,抽样情况见表1(各年级学生中男女生人数按4∶1的比例选取)。调查采取无记名、完全志愿签写、集体组织、当场测试并回收问卷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5份,有效率为92.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学生对目前总体就业形势的认识、把握和了解情况

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调查中,有71.6%的学生选“形势严峻、就业难”,12.2%选“形势正常”,8.4%选“形势较好、就业容易”,选“不了解”的占7.8%。这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明显地意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对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客观方面强调的人多,而从主观方面查找的人少。在回答“目前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这一问题时,59.7%的学生选择“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48.1%的学生选择“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32.2%的学生选择“应届毕业生还不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28.9%的学生选择“应届毕业生心态不现实”;19.5%的学生选择“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偏见”;16.0%的学生选择“渠道不通畅”;还有11.6%的学生选择“其他”。从主观方面查找原因的学生只有28.9%。

3.“考研族”的出现与连年的“考研热”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在对当前毕业生中“考研热”的原因选择中,有60.2%的学生选“就业压力”;17.6%的学生选“用人需求的‘误导’”;13.7%的学生选“个人追求”;6.2%的学生选“家长要求”;还有2.3%的学生未做出选择。

(二)关于学生求职择业的心态、标准及其价值取向情况

1.看重单位发展前景及个人发展空间,在薪酬问题上则表现出矛盾的心态。在“你认为大学生择业时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最多可选两项)”问题上,59.5%的学生选择“单位发展前景及个人发展空间”;37.3%选“自我实际情况”;22.2%选“薪资福利”;12.2%选“单位地域”;11.9%选“是否专业对口”。在回答“你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哪些方面对你最具吸引力(最多可选三项)”的问题时,48.1%选“企业效益与发展潜力”;44.1%选“薪酬福利”;34.8%选“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33.5%选“企业性质和规模”;31.6%选“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6.7%选“企业文化及激励机制”;还有3.2%选“其他”。当问到“影响你择业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三项)”时,选“未来发展”的40.2%;选“爱好/兴趣”的32.1%;选“企业实力”“专业对口”“区域”“市场环境”“企业文化”“企业性质”“行业”的依次为29.5%、21.1%、13.2%、10.3%、9.4%、9.0%和7.9%。

2.沿海开放城市和外资或合资单位仍为学生的首选。调查中,我们发现沿海开放城市和四大直辖市是学生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就业地域,选择的学生比例分别高达40.9%和22.9%。而在职业的选择上,30.1%的学生想“读研究生”;29.7%的学生想去“外资或合资单位”;11.1%的学生想进“党政机关”等等。

3.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是求职择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下列因素对就业影响程度”的选择结果见表2;对“你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的重要程度”的选择结果见表3;当问及“你在求职择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学生们选择的结果见图1;当问及“你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时,学生们的选择结果见图2。这表明,学生对择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专业知识排第一位(79.2%),个人能力排第二位(79.0%),学习成绩排第三位(58.4%)。

4.在对待下基层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心理。调查中,在回答“是否愿意到基层锻炼”问题时,51.7%的学生选“愿意”;15.7%的学生选“不愿意”;32.6%的学生选“无所谓”。在回答“愿意下基层的原因(限选3项)”时,选择“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占64.0%;选择“改造自身弱点”的占47.4%;选择“向基层群众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生产技术”的占37.3%;选“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人们改善生活”的占24.6%等等。而在回答“不愿意下基层的原因(限选3项)”时,选“怕被埋没”的占31.0%;嫌“工资待遇不高”的占30.5%;嫌“文化生活不丰富”的占25.4%;“怕专业不对口”的占22.4%;嫌“生活太艰苦”的占20.2%等等。

5.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是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学生对“你认为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的选择结果依次为:专业水平(55.4%)、心理素质(47.4%)、适应能力(41.9%)、沟通能力(37.3%)、品德(24.0%)和组织能力(21.4%);对“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问题的选择结果,较多的是:专业能力(48.3%)、学历(29.9%)、所毕业学校(29.4%)、所学专业(27.9%)、潜力(23.5%)、社会经历(21.8%)。

6.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评价比较切合实际,对适应第一份工作比较有信心。调查中,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很强、强、一般、较弱、很弱的学生分别为4.5%、14.9%、52.2%、16.0%和7.2%;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非常清晰、比较清晰、不好确定、比较模糊、非常模糊的学生依次为12.4%、34.3%、30.5%、16.5%和6.3%;对能适应第一份工作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没感觉、不太有信心、很没信心的学生分别为31.9%、39.8%、13.1%、11.1%和4.1%。

(三)关于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急需了解的信息和急需提供的服务方面的情况

1.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最希望学习的内容。在择业过程中,学生最希望学校提供的服务依次为就业政策和形势分析(25.9%)、提供就业信息(23.2%)、求职技巧培训(17.7%)、职业生涯设计(14.8%)、就业心理咨询(10.6%)和其他(7.8%)。

2.学生获取急需信息的主要渠道为新闻媒体,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亲属或朋友。调查中,关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的哪类信息(限选3项)”,学生们选择的结果如图3所示;关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谁”,选择的结果见图4;关于“你觉得获得就业信息比较有效的渠道是那些(限选3项)”,选择的结果如图5所示。

三、建议

1.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矛盾心态,其实质是价值观及理想信念问题。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念。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他们树立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切实加强大学生求职择业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确定自己合理、科学的就业期望值,使自己在求职择业时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准确把握自己的前提下,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地参与竞争。再次,要提高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逆境不气馁、顺境不自傲,积极进取,百折不挠。

3.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校应主动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规律,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并把它贯穿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一年级的就业指导,要结合入学教育,主要进行专业思想、适应性和修身养性教育。二年级的就业指导,重点应放在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的系统指导上。三年级的就业指导要以正确的求职择业观教育为重点。四年级的就业指导,应重点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开展求职择业技巧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调适。

[参考文献]

[1]陈成文,谭日辉.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2]任丽,窦胜功.在校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与教育引导[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张文孝.“鸡头”乎?“凤尾”乎?——我院毕业生求职择业心态透析[J].高教研究学报,2005,38(3).

[4]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5]武毅英,王影.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6).

作者:张文孝 白万民 王 全

第2篇:大学生求职法律侵权问题及求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经常会受到一些侵权行为。本文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受到的侵权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法律维权意识提出了建议,帮助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法律维权

作者简介:谭阳希(1984-),男,汉族,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商事法律和大学生法制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有许多大学生求职心切,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合理的辨析,同时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诸如性别歧视、学历歧视、违约金、培训金等陷阱的存在,导致了对大学生的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为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减少迷茫,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大学生就业知识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法律侵权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侵权的主要原因有对于就业法律的知识匮乏,遭受到侵权行为时法律进行维权的意识薄弱,对法律责任意识也有一定的缺失[1]。其中由于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在签订合同时将就业协议误当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为了避免法律的制裁,通过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等变相延长试用期,侵害大学生利益的现象最为严重。同时也存在着要学生提供担保,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大学生法律意识浅薄的原因,同时学校和社会也有一定的责任。首先社会上存在着不良的风气,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着特招、内招等现象,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知情权,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在找工作过程中不注重能力的提升,反热衷于走关系。在就业的法律知识上,学校也存在着教育工作上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就业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就业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学校也缺少具备相关知识的教师。学生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法律不能主动学习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当面对侵权问题发生时,只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很少有大学生能够主动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二、培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法律维权意识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

预防大学生就业陷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管理,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进行保障[2]。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对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发布进行统一的管理,防止特招、内招状况的发生,保证大学生的就业知情权。例如通过统一的人才招聘信息网站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建立由政府领导的人才交流中心就是很好的办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资格进行审核,防止在与大学生进行劳动合同签订时设置各种陷阱,造成对大学生的侵权。对于提供招聘信息的其他机构,也要进行监管,从源头遏制就业陷阱的产生。政府专门成立大学生的就业保障部门,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该部门进行援助,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校内法律维权意识培养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教育,首先要加大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管理层能够认识到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对就业法律知识开设专门的课程,在学生应聘之前让学生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就业相关法律有足够的了解,对那些就业陷阱能够做到有效的规避。在进行就业法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加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对相同条件的应聘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分辨,防止侵权事件的发生。对于教授就业法律知识的教师最好具有法律专业素质,可以采用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的方式。在校园内要营造一个人人懂法的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站等进行普法。让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能够主动去学习就业相关法律,并能够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三)通过法学专业人士对学生求职进行指导

通过具有法学专业知识的高校教师或者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律师、地方法官等,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在就业中的契约精神、权利意识、证据意识、维权意识,加深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认识深度、广度。具体的实施方法有,邀请高校法学教师开展就业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现场咨询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思维。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求职、模拟劳动仲裁等活动,让学生在进行应聘之前能够熟悉应聘的具体流程,了解规范劳动合同的内容,同时提高维权能力。通过联系地方法官,让学生能够旁听真实的劳动纠纷案件庭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就业法律知识的了解。

三、总结

随着就业压力的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在竞聘的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的面对,避免踩到就业陷阱,造成对自己权益的侵害。学校也应加大对学生的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知识水平。最后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高翩翩,李德虎,黄朵.大学生求职法律侵权问题及求职法律维权意识培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52-53.

[2]赵君玉,王晓丽,陈小玉.浅析大学生就业陷阱的表现成因及规避措施[J].人才资源开发,2017(24):104-105.

作者:谭阳希

第3篇:大学生求职调查

截至今年2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平均水平只有18%。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略高一点,为22.85%,而2009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人数是24.68万人,创历史新高。

早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3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

“直到2月中旬,我们班和单位签了就业意向协议的总共也就3个人,而往年这时候差不多有一半都签了,没签的多是那些考研的或不想找工作的。”面对记者关于求职情况的提问,学建筑的大学生清水一脸的无奈。

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确实高了很多。

“是不是招民工进错地儿了?”

“前些年学建筑的就业情况很好,所以,我才辛辛苦苦专升本学了建筑。去年12月份,有单位到学校开招聘会,不幸的是,我出身不够‘根红苗正’(指本校五年制建筑学本科的学生),只是个三本(专升本只能升到三本)。有的单位来学校招聘,干脆直接明说不招三本:有的单位倒不挑,但开出的条件,根本没办法接受。”清水对记者说。

到底是什么条件,让他们接受不了?

“西安有家设计院,开出的条件把我们都吓跑了。合同一签5年,每个月工资只有800元。我们开玩笑说,是不是招民工进错地儿了。这待遇让我们在西安如何生活?难道工作了还要家里再贴钱?”清水的口气有些愤愤然。

清水曾给厦门一家设计院投了简历,来招聘的人看了她的资料后说,两天后来参加考试吧。搞建筑设计的,求职时还真得有两把刷子,最起码画图考试这一关要能过。

清水到考场一看,来了近百人,“连带我们的在读研究生老师也在其中,把一个大教室坐得是满满当当。后来知道有不少是研究生呢!”

考试时间4个小时,按出题人的要求画图,不要求画几张。清水只画了两张,她说有人画了5张。平时在校画类似的快题设计,8个小时要求完成4张图。

“我们递简历,80%都能有面试的机会,但能过关的很少。现在我们班和单位签就业协议的只有3人,全班44个人,不到7%。往常过完年,有一半都签了。今年签约的3个同学签的地方都是小城市,一个签到新疆奎屯设计院,两个签到山西一家私人设计院,是一对儿。人家单位说了,他们就爱签两口子。”清水继续说,“我们宿舍都是女生,现在一个都没‘卖’出去。有一个忙着考公务员,整天埋头在公务员考试的书里头;有两个干脆要出国。还有的是家里在给找路子,就业地点都瞄准西安,都还是正在进行时。”清水平静的口吻背后有一丝忧虑。

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清水就在新疆哈密的一家设计院实习。“实习后才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都很陈旧,比如说画图的软件,单位用的多是最新版本,而我们学的却是几年前就被淘汰的,要能干活,第一个任务是自学软件的用法。”

经过实习,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是在学校学3年,不如实习3个月。在学校学习掌握的都是些原理,但真正要干活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能说在学校学的都没用,但纸上谈兵的多些,实习的时候还得从头来。”清水解释说。

“实习单位倒是想签我,但因为是在新疆,家里人觉得远,不想让我去,我现在也犹豫不决,再等一,两个月吧,如果还签不到单位,我就援疆去了。”可能是因为有这个退路,清水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的焦虑。

“给你看个好玩的。”清水把打开的手机短信递给记者看,原来是个段子:

“通知:为缓解今年就业压力,教育部出台新学位制度,博士学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壮士,壮士毕业可攻读勇士,勇士毕业可攻读猛士,读完还可攻读圣斗士学位,毕业后如仍找不到工作,请继续攻读烈士学位。”

“同学之间常常转发这类短信,算是疏解压力吧。”清水笑着说。

燕子当初大学本科毕业时,也能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但由于她想在大学当老师,也为了选一所好学校,她毫不犹豫地考了研。

今年,研究生要毕业了,燕子却有点儿后悔当初的选择。“像陕西师范大学这样的学校,招聘辅导员,编制为政工,而且是以人事代理的方式聘用,11个职位中有8个要求是博士学历,另外3个也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3年前,在燕子就读的学校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在西安找一个不错的二本院校很容易,现在,除非是去民办院校和“三本”院校,想留西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小李一进大学就立志读到博士,考研时选了人类学,这个专业除了搞研究,也就只能在高校当老师。小李今年博士毕业,他发现博士的含金量也缩水了。过去高校引进个博士,算是引进人才,房子。津贴之外,还有诱人的福利待遇,现在,进高校顶多也就算找了份工作,况且,要进好一点的学校,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经济危机冲击已经显现

南楠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告诉记者,以往这个时候,很多外资,合资企业都会到学校来挑人,但今年非但数量比往年少,曾经几个她看好的企业,都先后宣布取消了在外院的宣讲会。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王同学说,我们班几乎50%以上的人选择考研,剩下的大多报考公务员。

2008年11月3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13566个工作岗位,全国各地报考的人数高达77.5万,淘汰率高达98.7%。

“经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确实比较大,用人单位反馈给我们学校的整体信息量以及单个公司需要的用人数量下降都很明显。”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夏老师这样对记者说。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亦仓教授介绍;企业走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数量急剧减少,招聘门槛更高,而且条件更加“苛刻”。“去年10月份,我们走访了重庆、成都、南京、苏州、杭州、温州等人才交流中心,在当地知名企业了解情况时得知,各地推出的岗位数较往年减少了20%到30%。但传统的农学类学生就业基本不受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明显感觉到,从去年10月份开始,120多场招聘会中,广东的中学和教育部门只来了十几个。

上海一个区的教育局来招语文老师,没说要招几个,居然收上来60份简历,都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其中40个研究生,20个本科生。

陕西师范大学负责就业指导的田安政老师说,从1995年开始,陕师大一直和广东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教育部门有联系,对方每年都来校招聘,陕师大在广东就业的生源甚至是当地生源的10倍。由于待遇不错,陕师大的师范类学生多数流向了珠三角,留在陕西周边省份以及西部的很少。

但让田安政最担心的还不是师范类

的学生。陕师大今年有2098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目前前来洽谈的就业岗位有3000个,应当说供需基本是平衡的,只不过有的地方学生不愿意去。

从2008年7月份开始,陕师大就派出了7个调研小组奔赴全国各地,主动与几十个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建立联系,开拓就业市场,尤其是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有一些单位今年是第一次来师大招聘的,这也是学校积极开拓就业渠道的一种效果,但与去年比,来招聘的单位还是减少了50多家,主要是非师范类就业单位减少的比较多。”记者了解到,学生签约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对薪资不满意,一些企业提供的月薪只有800至1500元。另外,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往年受到热捧的专业,例如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岗位需求不理想。

陕西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韩宫营告诉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2008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较往年相比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这些招聘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且对毕业生挑剔程度增加,原来专科、本科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岗位,现在要研究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几轮笔试和面试,增大了毕业生应聘难度,薪酬也比往年有所下降。

韩处长说,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差异也比较明显。铁路、电力、邮电,航空等行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文学、管理,法学,艺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与去年相比则有较大幅度下降。而且,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好多单位不愿意招收女性毕业生,目前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与男性相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强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他说:“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危机对西安毕业生的冲击还是比较明显的。西安是一个毕业生输出型城市,毕业生主要向东南沿海、广东,山东等地输出,经济危机导致这些省市对人才的需求量锐减。”

来自“前程无忧”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网站今年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房地产业招聘人数今年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6%。智联招聘的统计显示,虽然总的职位数量在增加,但下半年的增长曲线与上半年比已经放缓了很多,金融、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化尤其明显。

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博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两至三年后才可能恢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直接造成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形势。眼下正值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难以预测。从目前情况可以初步判断,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首先是跨国公司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其次是国内为国外多种产业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制造业,出口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对能源工业的影响。

王伯庆认为,目前大学生可以主动调整就业思路,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如食品、饮料、烟酒、化妆品等零售、批发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占到当年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2.7%左右,这一就业市场是相对稳定的。

大学生见习制度可解近渴

最近,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说,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早在2006年,由原国家人事部推出的大学生见习制度,主要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招聘单位通常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毕业生在学校只学了些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欠缺,见习制度试图通过让大学生在企业实习3个月或半年,将书本知识与动手能力结合起来。”陕西省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部具体负责毕业生见习的刘军科长这样向记者介绍道。

“通常是由企业报来接收见习生的数量,我们按其专业要求负责投放。见习的好处是,让双方会有一个充分了解的机会。按平常招聘程序,递简历是短时间的交谈,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能就得不到机会。见习就不一样了,在企业时间长,企业能长期观察,不仅察其言,还能看他的工作能力,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潜力。”刘科长进一步分析说。

据刘科长介绍,参加见习的文理科学生都有,去年大约有近3000名。经过见习,一般留用的比例大约是40%。目前,陕西省供大学生见习的基地从刚开始的6家扩展到14家,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内,其中与地市联办的有两个,被吸收批准为国家级见习示范基地的有两个。见习基地分机械类、工程类、能源类、轻工类、化工类、财务类、旅游类、营销类、文职类9个类别。陕西计划今年会再增加6个见习基地,届时可安排3000至5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见习。

“和沿海比,陕西能提供见习的企业、岗位有限。另一方面,给见习生提供的补贴也少一些,有的企业能给到每月八、九百元,有的只给一些午餐补助。”刘科长说,陕西对见习生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强。“从去年6月份起,给见习的学生购买了每人10元的意外险,费用由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支付,去年半年共支出意外伤害险金额2.6万元。此举也是为了鼓励企业更多地接收见习学生。从今年开始,劳动部门还会提供一笔资金,给见习的学生发放一定数量的补贴,虽然现在标准尚未出台,但今年肯定会施行。”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系教师冉霞表示,去年该校50名学生在见习基地见习后,在待人接物,口头表达等方面能力明显提高。

“见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学校实训和真正的工厂生产生活还是两码事,而见习过程犹如过渡期,可以顺利地让学生完成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陕西理工大学学生科科长张威说。

陕西尧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现在已是国家级见习基地。“我们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实行见习制度,一开始是企业行为,这些年企业扩展速度比较快,每年都有新厂再建,对大学生的需要量比较大。为了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我们开始接收大学生见习,后来加入到省上的见习基地,由于每年接收的大学生量大,留用的比例也高,后来被列入国家级见习基地。”陕西尧柏水泥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樊雪菲向记者介绍说。

尧柏水泥每年接收的见习大学生有400名,留用比例大约为50%。“说起大学生就业难,其实难在结构不平衡上,大家都想到大城市,就显得难了。很多小城市,偏远的地方,还有农村,一些比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人,但大学生不愿去。”樊雪菲分析说,“大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是看不上基层普通的职位,实际情况是他们大多在这些岗位上不能独当一面。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大学生来见习,我们在培训时首先就要给他们转换观念,否则也留不下。”

樊雪菲认为,现在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见习,主要的顾虑是怕麻烦,这也与有关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大有关。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靠大学生见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发现,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但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却仍然良好,原因在于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通常吸纳的都是大学生。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产业结构一直处于制造阶段,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这样的产业结构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有关专家认为,要想长期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让吸纳更多智力型劳动力的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作者:陈小玮 周菲图 徐 敏

第4篇:大学生求职心态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我们是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求职的调查活动,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关心求职、设想求职、对待求职的态度与行为方面的信息。调查对象包括本校的在校同学。请您放心,调查内容仅作为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用,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如实回答即可。如果您事后需要了解相关信息,我们非常乐意提供。 对于您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表示由衷感谢!

项目调查小组2011.

5【基本求职心态】

1.您仔细考虑过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吗?B

A.是B.否

2.您最青睐的就职单位是C(只选一项)

A.党政机关B.国有企业C.外企D.私企E.科研机构

3.您更青睐的工作地区是B

A.北京、上海、广州,特大型城市B.类似南京、杭州的大型城市

C.中小型城市(镇)D.离家近的地方E.不确定

4.找单位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______BCD_______(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A.地域B.薪酬与福利C.个人发展机会D.单位性质E.家庭期望

5.您希望在第一家任职单位的发展时间是D

A.21年以上B.11-20年C.6-10年D.2-5年E.1年以下

6.您能接受的工资起点是C

A.零工资B.1000-2000元C.2001-4000元D.4001-6000元E.6001元以上

7.您期望工作三年以后的工资上涨情况是B:

A.50%及以下B.51%—100%C.101%—200%D.201%—300%1

8.对您而言,工作的意义在于B

A.工作就是一种谋生手段

B.在工作中提升个人能力

C.通过工作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D.借助工作达到出人头地、赢得权力

9.您考虑过毕业后就自主创业吗?B

A.有B.没有

10.您选择求职的方式主要会是____B___、___C____、___F____(选择最主要的三项)

A.人才招聘市场B.校园招聘会C.网上直接投简历

D.父母亲戚朋友介绍E.报纸广播媒体报导F.在实习单位争取留下

11.您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A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D.人才招聘网络

12.您认为各种资格证书B

A.越多越好

B.有时间和精力就考1-2个

C.需要时再去考

D.没什么用

13.您认为目前的学历会对你的求职有影响吗?B

A.会B.不会

14.您认为学校背景会对求职产生影响吗?A

A.有B.没有C.不清楚

15.您认为你的实践能力会影响你求职的结果吗?C

A.会,这很重要B.不会,我还有其他长处C.不清楚

16.您认为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自身能力是__A____、___B___、___D___(选择最重要的三项)

A.本专业的操作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

17.您认为人际交际能力是找到好工作必须要的吗?A

A.是B.不是C.不清楚

18.您觉得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___A___、____C__、___F____(选择最需要的三项)

A.实用技能B.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C.专业知识

D.人文知识E.法律知识F.学习方法

19.对于各类帮助大学生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您了解的程度是C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

【个人基本情况】

20.您的性别A

A.男B.女

21.您所在的专业类型是A

A.文科B.理工科

22.您目前所在的年级是C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

23.你的家庭所在地属于D

A.大城市B.中小城市C.城镇D.农村

24.您的政治面貌是B

A.中共党员B.共青团员C.群众

25.您曾经是否做过学生干部(包括现在)A

A.做过B.没有

26.您的学习在班级成绩排名大概是B

A.前五名B.中上水平C.中等水平D.很一般

27.您获得奖学金的次数是B

A.4次以上B. 2-3次C.1次D.没得过

28.您得到过学校社团、社会实践或其他奖项、证书的次数是A

A.4次以上B.2-3次C.1次D.没得过

再次感谢的支持和配合!

第5篇:大学生求职心态的调整

——“ 三多三少”“心理价位”应调整

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难。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是我们不招人,而是许多大学生眼界太高,非外企不去,非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去,哪里看的上我们这种“冷门单位”!最近,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当苏州一家台资电脑公司对应聘者介绍月薪为1500元时,吧不少投资简历的学生立即要回简历,认为这么低的吧报酬简直是他们的一种侮辱。而这家公司经理颇感迷惑:”这条件在苏州算不错啦!"

眼下人才市场,大学生的求职走向呈现出“三多三少”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复旦大学经济系主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袁志刚教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在大学生求职观念的滞后。他说:“以前,读大学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教育’,但如今大学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了,这是我国教育水平日趋提高的重要标志。依我看,毕业生是要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即对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待人接物的能力、擅长的技能及个人志愿做一下充分的、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如果一味坚守着‘读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的观念,千军万马涌向知名企业、高薪这座‘独木桥’,造成中西部和农村人才奇缺,从长远来看,非常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袁志刚教授建议,对一些愿意去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社会应给予较高的礼遇,形成一直激励机制和非常灵活的流动机制,消除植根于学生心目中“到欠发达地区没有前途”的印象。

第6篇:求职心态有点盲目

中山大学一位姓杨的大四学生认为,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将来究竟会干什么,究竟能干什么,究竟爱干什么,反正既然企业都已经找上门来了,就去试试,不管能不能成功,以后的机会总还是很多的。据悉,抱着这种盲目心态的学生占了毕业生的多数。

在校园招聘的同时,另一场场面更壮阔的“校园招聘”在网上轰轰烈烈展开,这场招聘就是国家公务员招聘报名。截至10月25日凌晨为止,网上报名宣告结束,在报名情况中,记者看到个别职位2000多名考生角逐3个名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位姓黄的同学报的是广州海关,他向记者坦言:事实上并不抱多大希望,但是好歹也是一次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陈艳告诉记者,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提前进入校园,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提前焦躁起来,在这个转折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迷惘,不知道自己的将来该是什么样子,大学生就业难的传闻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巨大包袱。事实上真正签约的时候学生都会很慎重,也不会这么快就把自己的工作确定下来的。

来源:搜狐新闻

第7篇:求职时,技能比心态更重要

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求职,认为只要面试时表现出色就能取得成功,或许,临场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被录用了,然而,没有真才实学最终还是会被淘汰。因为,职场上,技能才是制胜的法宝。

求职时,心态重要,技能更重要

日前,一篇名为《90后带上六种心态去求职》的文章,文章为90后列举了六种积极的心态去求职,这六种心态分别包括:归零心态、务实心态、乐观心态、中庸心态、目标心态以及学习心态等六种,每一种心态都分析得很有道理,很合乎现代的社会职业状况,也合乎90后这一求职群体。

无可否认,心态对于求职有着一种莫大的帮助,因为它有利于个人能力的临时发挥,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被录用的机会。然而,要能走向事业的成功,心态重要,掌握真正的技能更加重要。

求职是为了要在行业里持续长久的生存,如果没有真正的本事,没有实在的技术,就算有再好的心态,就算通过再巧妙的方法通过面试以至被单位录用,到头来也难免遭到“炒鱿鱼”。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社会里生存?为此,万通教育的专家给出意见:有技术有能力永远是制胜的法宝,社会竞争越是激烈,就越需要有扎实的技术和能力,一流的人才总是不会被社会淘汰的。

第8篇:应届毕业生该如何调整求职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就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我们对自身和就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就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因而正确的认知培养是端正心态的基础。

在没有经过社会化洗礼之前,许多学生自我认知并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

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就业机会。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就业的机会与自己擦

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有时候你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所以把握适度的焦虑和适度的放松,才能让自己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的有效方法有多种,比如运用想象的方法来减轻焦虑,我们可以想象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进而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心理,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心理虽然让自己不舒服,但没有多大危险性,至少不会致命,在想象中,我们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另外,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能够调整紧张情绪。

一 认清自己的处境。

有的人,满怀一腔热血,给自己定下高目标,当状元、精英、大款,结果一个浪头打来,就开始唉声叹气;有的人,怀着试试看或者没别的出路暂时干着的心态,和前面说的情况刚好相反,起点定得很低,遇到一点挫折,就感到昏天黑地,认为自己这样低的要求都达不到,沮丧失望得不得了。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没有认清自己处境的表现,太偏颇、不客观。所谓认清自己的处境,就是要明确知道自己是在一个高竞争而门槛低的行业里面就业,因此,要如履薄冰地谦虚,同时要奋发图强、不可倦怠、积极学习行业技能。这样一来,就能应付自如了。

二 调整自己的心态。

不能说因为自己在入行门槛低的职业里面就业,从心里先矮别人三分,自卑心理万万要不得。谦虚谨慎一点,不是自卑,如果一个职业人认为自己的职业矮人三分,自己等于未战先输了。因此,积极地调整好心态是在入行门槛低的职业就业的前提。

三 提高自己的技能。

有的人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个人培训一下,甚至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于是,对业务技能采取回避的态度,显然是错误的。任何职业,干好干长的前提都是精通业务,所谓行家里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能让自己成为专家,也至少应该通晓常识,这样才能有信心和底气在所从事的职业里面站住脚跟。

四 坚信未来的前景。

有的人,遇到困难,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喜欢强调客观,比如行业不景气、竞争激烈、人员复杂、职业形象差、没社会地位等等,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事一个行业,先要看到前景,先要对前景乐观,否则干事的动力就会丧失,没有了动力,就不可能有业绩和发展的可能性。在求职的这一时期,是毕业生选择和被选择时期,也是毕业生存在较多就业心理问题的时期。现将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其调适方法略述。

(一)、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实力不如他人,学校名气不如名校,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导致自己丧失就业机会。

2、焦虑心理。这一时期,很多同学会过多考虑自己愿望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等问题,精神负担沉重,心神不宁。

3、怯懦心理。有些同学在面试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有些同学在面试或试教中怕说错话以致影响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从而小声说话或不敢说话。

4、依赖心理。有些同学不愿把自己推向市场参与竞争,而是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朋友身上,依赖他们找工作,产生一种非常不积极的求职态度。

(二)、自我调适

1、自我反省。遇到困难要冷静思考,重新评价、定位自己。应当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多想自己最适合干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自己择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只有通过客观评价,才能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更有利的

2、适度宣泄。因受到挫折而造成心理失衡时,可以向老师、朋友倾诉,或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3、正视现实。现实是客观的,对自己有利有弊,关键是怎样用“利”来消除“弊”。同时也要调整期望值。

4、敢于竞争。不敢竞争,是就业咨询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与过去的分配制度相比,充分体现了竞争机制。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推荐自己,要敢想、敢说、敢干,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敢于竞争,还要善于竞争,单靠“勇”还不行,要“有谋”,面对职位、面对对手,要深思熟虑,掌握技巧,抓住重点。

5、不怕挫折。有些同学遭受挫折后,就抱怨社会不公,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在这样的心态下去求职,一般都不会成功。试想: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谁还能相信你因此,必须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去面对新的竞争。

第9篇:大学生心态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大家好!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家的基本状况与思想动态,方便学院进一步开展工作,应用技术学院团委特开展以下问卷调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大力支持,认真完成以下问题,谢谢!

1 .你认为现在的大学与你理想中的学校有差别么?

A有B没有C相差不大D.完全一样

2 .你的大学生活重点是什么?

A.学习 B.锻炼C恋爱 D其他

3 .你对大学教师授课方式适应吗?

A.很适应B.比较适应C.一般D.不适应

4 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看法?

A有必要B没必要D愿意尝试 其他

5 你觉得在大学生活里较难适应的事?

A.自然环境B.人际关系C.学习压力D其他

6 .到目前为止,你对所录专业:

A感兴趣B非常感兴趣C一般D.不满意

7 你是否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打算?

A有B没有C正在考虑 D没想过

8 你在寒假期间是否合理利用假期了?

A是 B否 C想过D其他

9 .你是否有新学期计划?

A有B没有C没想过D其他

10.你选择参加学生社团的原因是什么?

A.锻炼自己 B.丰富课外生活 C.广交朋友 D.其他

11.你认为哪些途径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A.担任学生干部B.勤工助学C.参加学生社团 D其他

12你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的看法是?

A和谐的发展 B发展快 C与实际有偏差 D形势严峻

13你认为校园的不稳定因素是?

A饮食B安保 C同学关系不稳定D其他

14您目前考虑最多的是?

A就业B学习C赚钱D其他

15.你打算在大学毕业后?

A.就业B.创业C专升本D.其他

16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你的看法是?

A先就业再择业 B通过关系D自主创业D其他

17你对上述问题的态度?

A很关心 B无所谓 C一般D其他

18您对学校工作是否还有其他看法和建议,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上一篇:教师培训体会心得体会下一篇:四年级教学计划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