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多数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两大方面,但似乎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脱离国内外的经济与就业形势,更不能忘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对大学生的吸纳程度才是关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1:

虚拟经济导致金融危机原因及措施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对虚拟经济的深入研究,发现虚拟经济自身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本身具有引发金融为危机的特质,且其爆发的本质为经济发展的脱实向虚,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关键词:虚拟经济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一、虚拟经济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虚拟资本自身特点易导致金融危机

1、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于虚拟资本自身所决定的,虚拟资本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像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即增加了金融危机的风险。

2、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社会总杠杆率不断提高,并在一些投资领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泡沫,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驭,一旦风险防范不当便会爆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拓展,中国几乎进入了全民炒股的时代,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二、脱实向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根据马克思利润率趋于下降的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率逐渐降低,从而利润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根據资本家逐利的本性,他们必定会将资金转向流动性更高、回报率更高的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脱实向虚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于虚拟经济的预期向好,一方面人们投入的资金不断攀升,从而社会总杠杆率不断提高,以房地产为例,随着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便会产生经济泡沫。由于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一旦虚拟经济的发展达到某一个临界点,人们无法偿付高额的债务,从而便会爆发金融危机。

三、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提高虚拟经济市场的稳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都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货币政策提高虚拟经济市场价格的稳定性。近些年来,由于中美贸易战、人口红利的滑落、环境资源的限制等因素的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呈现下行趋势,虚拟经济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低迷的状态,股票债券价格大跌,2018年王健林、马化腾、马云、刘强东等大企业家的公司市值都遭遇了一定幅度缩水,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在2018年实行了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在2019年年初,也就是1月4号,央行再一次下调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还有TMLF、普惠金融等定向降准考核制度放宽等政策,这些货币政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的稳定我国虚拟经济市场,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

(二)加强金融监管降低虚拟经济高风险性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人们深知,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能过度相信市场的作用,放任的虚拟经济自由发展,当前条件下,首先政府必须重视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救助,做好风险管理,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不了解的产品与领域不要盲目投资。其次,风险形式过于复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都会引发次贷危机,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加快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后,要有客观、合理的风险战略,政府通过有效的监管,营造健康的风险文化氛围,严格执行相关风险政策,保证收益的长期平衡,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国家在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降低金融风险,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其实就是供给端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引发了中国居民大量采购国外产品,比如日本的马桶盖,国外大牌护肤品,据统计全球有一半的奢侈品都是由中国居民消费掉的。由于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受消费者青睐,投资者便将资金投向了虚拟经济领域中,致使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不振,虚拟经济虚假繁荣,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危险。若想解决虚拟经济这种现状,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特地强调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简单地说,就是要抓紧解决“脱实向虚”问题。

结语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下行趋势,实体企业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虚拟经济杠杆率偏高,国家近几年一直规范金融界的秩序,以防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针对虚拟经济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虽然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是相对于国际上一些大的发达国家,总体经济形式还是比较稳定的,国家通过各方面的政策措施的调控和监管,相信中国经济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卫兴华.《<资本论>精选》讲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

[4]人民网.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N/0L].(2018-3-13).http://sh.people.com.cn/n2/2018/0313/c134768-31338145.html

作者简介:赵亚楠(1994-),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赵亚楠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摘要: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多数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两大方面,但似乎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脱离国内外的经济与就业形势,更不能忘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对大学生的吸纳程度才是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背后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原因何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根源?就目前大家所关注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两大方面,但这似乎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或许还要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才有助于清晰地认识该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近10年的加速发展,固然出现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但备受关注的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不匹配。

(一)大众化的问题

一部分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相对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例如,彭拥军博士认為: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引起了教师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供给远远赶不上大学生总量增长速度,而且大众化后高考考录比迅速提高,意味着筛选程度显著下降。另外,物质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以及大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缩短,都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但是,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大学少招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高等教育资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人均占有量减少并不能成为大学生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主张大学少招其实是在走精英教育的老路,其结果势必使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教育层次不高,且经济生存水平不高。一旦国际、国内经济情况恶劣,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就更容易使其陷入恶劣的生活境遇中。这种形势对国家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是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也是需要独立创新的社会,如果只是少数精英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人仍然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或只会简单的读写算,这样的文化环境和科技底蕴不仅无法促进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更难应付现在的国际竞争局势,其危害不言自明。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的发达科技就与其普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直接相关。

(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与时空不相匹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人才与市场的匹配问题,不能笼统地认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实,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割于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会使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下降,并有部分人会渗漏下来从事无需接受高等教育或科班的专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匹配。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但考察其原因并非如此。其实质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各种层次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从本质上讲,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岗位的高低和结构,在社会经济状况无法提供足够的能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岗位并容纳相应层次的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就必然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从时间纵向来看,其实无法做出是真的提高还是降低的评判。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则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这两者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影响,但不能构成其就业难的根本所在。可是,在一些人看来,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在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有人认为大学生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就业指导,以及缺乏科学的职场规划。如美国各大学通过职业咨询讲座、心理测试、举办职业节、模拟面试、求职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能力来寻找与此相符的工作。再如加拿大,各大学的学生顾问处一般都设有专门数据室,数据室存有有关单位工作性质、职业情况的详尽材料,向学生进行职业介绍。他们还运用录像机把学生参加面试的情况录下来,从言谈举止、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加以指导,从而增加更多的应聘机会。这种观点其实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办法对提高个人素质也许有一定作用和帮助,但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作用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如果现有社会岗位数量达不到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这些方法对于个人也许有效,但对全局就业情况的改善并无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企业需要大量能干事的年轻人,不见得是有着多么丰富经验的人,但一定要踏实、敬业、忠诚、有责任心、团结协作。而现在大学生“不负责任,自我意识太强,没有团队精神,不敬业,吃不了苦,做事不深入,浮躁。”所以导致其就业难。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忽视根本问题的处理办法。企业所要求的这种员工素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而所评价的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素质,则存在于任何一类群体中而并非为大学生所独有。所以,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二)就业观念

在就业观念上,有人认为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非高薪不去、非大企业不选、非省会城市不进。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差别太大。在城市里可以享受到医疗、交通、环境以及娱乐等多项公共设施和服务,而在乡村却很难享受到同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果有一天城乡差别变得相当小的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不会去挤城市而愿意到乡村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当村官就是一个好的开头,乡村教师薪级工资的兑现也使乡村教师成了许多城市教师和大学毕业生羡慕的对象。这就说明只要从各方面解决城乡差别的问题,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的观念就会迎刃而解。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性原因分析

要真正理解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速度关系的角度,以国际背景为视野来进行解读。同时,我们在重视和强调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大学本身的使命和根本宗旨。

(一)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

目前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实质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足够岗位。

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总量来说,现有的大学生数量比例并不算高,高等院校的招生比例也只有20%左右。更何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很大的人才积累作为发展后备力量。而现实的情况却刚好相反。表面看,我国确实是在大学实行扩招政策之后,大学生供过于求,导致就业状况日益恶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教育产业化,部分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偏差等方面的原因,但远不能将问题归咎于此。本质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眼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简单反射现象,而是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罢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所导致。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才不至于金融危机过去后,我国大学生依旧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境遇。

(二)我国人口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目前的经济水平和结构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发展经济的有利资源,同时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这种经济结构特点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所需人才的层次结构和数量,严重影响对各类劳动力的吸纳。尤其处在转型期的当下,全国的就业形势更是制约于经济结构。

(三)国际就业与教育形势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以及教育发展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任何一国的经济波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别的国家。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个明显的例证。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就影响到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大批民工无工作返乡,整个待就业人群明显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影响我国的整个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必然的了。

从国际就业形势来看,国际劳动组织2009年1月发布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和3月发布的《全球女性就业趋势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因此,受国际就业大背景的影响,对我国就业形势应该有个客观的态度和心理准备。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正处在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就更要从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并找到相应的对策,而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错误归因以忽视问题的关键而错过解决的良机。

从国际教育的趋势来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库姆斯(Philip H·Coombs)就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中明确指出,由于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教育供给,因此,世界各国都纷纷扩大教育的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时,“文凭症”的功利性刺激农村地区最聪明活跃的学生脱离农村环境移入城市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地区,导致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文凭的教育价值相对降低的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资格逐步升级的状况越演越烈,造成了教育的过度浪费。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观点,却准确地预见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大学生就业难不就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吗?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完成评价指标,却不惜让大学生做连中学生都能胜任的工作,这是教育最大的浪费。

总之,我国目前大家所热议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其实质上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吸纳如此众多的大学生能“安其位”。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我国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主张民生,力主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才是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

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

2009,(5).

[3] 范伟.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分析以及国际

比较[J].财经界,2008,(2).

[4] 国际劳动组织.《2008全球就业趋势》报告[J].世界

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4).

[5] 楊琳.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实用主义分析[J].消费导刊,

2008,(7).

[6] 熊健益,丛日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就业数量关

系研究——兼论我国劳动力资源是否过剩[J].改革与战

略,2008,(9).

[7] 温欣明.就业岗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

决策,2006,(1).

[8] 吴蔚.记者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

2006,(7).

[9] 蒲艳萍,蒲勇健.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

较[J].生产力研究,2005,(6).

[10] 赵雪飞.浅析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教育错位[J].经济师,

2005,(10).

作者:王 涛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3:

以高校学术性社团带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研究

摘 要: 作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高校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学风现状和在学术性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孕育学术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好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 高校学术性社团 地方工科院校 学风建设

高校社团是学生自发性、大众化的组织,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成为第二课堂教育中的重要平台。而注重与学术专业性的学术性社团在高校种类繁多的社团中地位特殊,起着引导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逐渐提升个人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作用。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学术性社团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作用,从而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一、地方工科院校学风现状和原因探析

近年来,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缺乏个人定位、学习目标不明确、价值观易受消极思想影响等主观因素也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产生了阻碍。

1.“所学非所爱”造成学习动机的缺失。

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在录取时专业被调剂或在填写志愿时考虑不周全而产生的“所学非所爱”的现象在地方院校传统工科专业中并不少见。因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先入为主”的思想易形成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在进入大学后往往会产生对专业环境的不适应而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2.低年级学生因缺乏了解专业的信息资源造成专业归属感的缺失。

由于部分学校缺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导论课程的培养和培养计划的解读,学生往往缺乏对所学专业概况的了解、认知,在接触专业课程前专业归属感不强,甚至缺乏对专业的认同。

专业归属感缺失是造成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定位不明确、时常会产生迷茫心态的主要因素。不少学生并不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就业方向,甚至会对专业的个人发展产生误区。

3.负面、消极的社会价值观造成良好学习态度的缺失。

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消极价值观的影响,这一代的大学生中不乏“读书无用论”的“拥护者”、“六十分万岁”的践行者。一旦这种不良风气形成并在寝室、班级、院系中扩大,往往会产生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的仿效与蔓延。

此外,迷恋网络、沉湎于虚拟世界这一现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不仅反映了部分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低下的事实,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不少学生“只学感兴趣的科目,其他课程能逃则逃”的偏科思想则对专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二、学术性社团在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体现

1.地方工科院校学术性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原因探析。

(1)学术性的名头吸引力不大,学生参与人数不多,社员流动性大。

高校社团因其自主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日益成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群体。在时尚娱乐风行的今天,文娱类的社团往往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而以结合专业背景的科学研究为目的,拓展学生学术层面发展的学术性社团则在不少学生心目中被定位成“小众群体”。与此同时,一些学术性社团缺乏从根本上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在成员的招募中占不到有利的位置;一些学术性社团为了吸引更多学生,索性向文娱性转变,改变原有的发展定位,削弱学术氛围。

(2)经费投入较少,资源提供不足,无法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不少学术性社团基本依靠社员缴纳的社费开展活动。有限的社员限制了有限的活动经费,而有限的活动经费也使得活动内容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学术科研活动较难进行。缺乏科研活动对社团品牌和形象的支撑,无法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社团活动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倘若增加对社员社费的缴纳量,将会从一定层面上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社团成员流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部分学术类社团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或给予指导的力度不大,使得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孤军奋战”,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活动资源不足会成为学术类社团发展的瓶颈,相关科研场地、科研设备、校外拓展的平台联系的缺乏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原因。

(3)注重外在形式,内涵建设匮乏,制约社团功能的发挥。

一些学术性社团虽然开局良好,但没有长期规划和有效的规章制度制约,只是局限在简单的讲座、征文、播放科普影片等单一形式,由于没有规划,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有甚者,开始时“轰轰烈烈”,往后便“默默无闻”了。如果学生发起人没有良好的规划,缺乏相应社团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会导致在社团难以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

2.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体现。

近20多年来,美国高校通过教学改革重新定位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了对社团的扶持投入力度,将学术性社团作为学生参与科研的主战场,对学术型学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丰富多彩的学术型社团通过招收校内外会员、出版发行学术刊物,将专业推广至社区,无论是对实践领域的培养还是学生自律、自学、自我提高学风的促进都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国内的重点大学也深刻意识到学术性社团对于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作用,以往仅是作为专业知识课外延伸的一个环节,现在成为学生自发、自主规范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平台。可以看到,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加强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学术交流增强专业归属感。

对专业了解程度不高或缺乏兴趣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成为影响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原因。部分学校从教学层面开设了教授、专业教师的学术讲座、论坛。然而过于严谨的学术风格难以在现今娱乐精神普遍流行的学生群体中产生高度共鸣,而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往往能在学术普及和育人的结合中推陈出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肯定。社团的强大辐射作用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科研的队伍,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通过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学习技巧和指导老师的“画龙点睛”,学生对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掌握。此外,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归属感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大幅度提升。

(2)有利于推动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科创提升综合素质。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逐步提升,有社会经验、创新能力成为不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学术性社团作为专业教育的课外补充和实践延伸,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层面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活动内容上,学术性社团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科研比赛、创业比赛等模式引导社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提供实践机会。从科研层面上升到创业层面,将科技成果转化到自主创业也是学术性社团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从活动的范围来看,学术性社团通过与企业、社区的合作与交流,向社会拓宽,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关注专业、行业动态的习惯,强化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3)有利于带动学习有困难或不善交流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一些高校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或学习目标不明确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也有一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每当参加活动“就会不自在”,于是很难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在今后就业和发展中较少有机会“脱颖而出”。学术性社团作为一个大众性学生组织,招收的对象不只针对“精英”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多元化的社员招募形式,使得学生有机会在团体中通过完成一个项目、讨论一个课题体验团队合作的魅力来激发潜能。另外,因为学术性社团的“不设门槛”,也使学生减轻心理自卑感所带来的压力,轻松参与社团活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明确学习生活目标,从而增强学风建设和团队凝聚力。

三、完善学术性社团自身建设,发挥对地方工科院校学风建设作用的对策

1.通过“双重制度”的推进和保障,完善社团管理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的热情。

(1)学术社团导师制。

作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团发展主体的青年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积累较少、科研能力较弱,需要专业性的老师给予指导,这里的指导老师主要分为两方面:社团管理指导老师,帮助社团发起人和社团核心成员合理运用资源、完善规章制度,并对社团规划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对于学术性社团而言,相关学术科研的指导老师同样必不可少,他们可以给予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层面上的深入指导。

(2)第二课堂创新学分制。

高校的学分制往往局限在第一课堂,较难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通过引入创新学分制,激励学生参与学术社团,从而带动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团高水平方向发展,实现学术社团活动与课堂活动的有效链接。作为制度保障的创新学分将奖励在社团活动中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突出表现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的学生,以“量化考核”和“导师推荐”的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无穷动力。

2.通过“双线体系”的结合和拓展,助推孕育学术氛围,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所谓“两线体系”是指在学术性社团的文化体制和运作目标结合的过程中,所建立的旨在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的两条途径。

(1)“科创、科研训练线”。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等为学术性社团的学术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积极鼓励学术类社团以团队或个人的名义参加。以参赛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度。同时,学术性社团也为部分有志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创新、创业领域的平台,从而引领学术性社团上一个新的台阶。

(2)“素拓、明星社团线”。

通过学术性社团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对接,增强学术活动的趣味性和与时代背景的融合性,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强化综合素质,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在社团层面上,提倡竞评“明星社团”,通过评选过程,完善社团发展,加强与其它学术性社团的交流合作,获取更多活动资源。

3.通过“三面模式”的深入和创新,提高学术性社团活动影响,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三面模式”是指学术性社团在发展中采用的三种宣传互动策略,即:

(1)内部学术刊物面。

定期制作结合学术性社团刊物,对内交流社团活动,展示科研成果,对外介绍社团基本情况和文化宗旨,还可以推广社外会员制,使学术性社团通过刊物走出高校、走进社会,向市民介绍科技学术知识,普及专业知识。

(2)网络交流面。

网络有活动宣传及时、宣传覆盖面广的特点。对内利用QQ、SNS社交网站等平台开展社员交流、学术研讨;对外,利用博客、网络空间等平台宣传社团活动,提高社团的知名度。

(3)交流互访面。

通过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与相关专业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术性社团进行交流互访,开展社员联谊,一方面互学所长,另一方面提供资源共享的机会。

通过推进学术性社团“三面模式”,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对专业的兴趣,同时唤醒部分社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我痴迷”状态,为社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要做好社团的宣传,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加强对学术性社团的宣传本身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便是极大的推动,对学风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第二课堂重要平台的学术性社团,是学生参与学术科研,践行专业知识的自发、有效的途径,日益成为明确学习定位、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平台。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相关资源、积极拓宽宣传面的学术性社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度和认同度,提升专业归属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5).

[2]张仁伟,葛卫华.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3):87-90.

[3]陈滨滨.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120-121.

[4]迟岩,解源,洪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探索,2005,(5):12-13.

作者:王佳杰 茅华伟

上一篇:消防调查报告3篇下一篇:农村发展调研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