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

摘要:政党是驱动国家机器运转的中枢力量,政党政治变化是透视一个国家政治状态的“显微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虚无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尘嚣日上,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右翼力量高歌猛进,而左翼力量则陷入到群体性迷失中。面对不利的发展形势,传统左翼政党不同程度的选择了向“右”转,社会民主党部分的接受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政治光谱上由左翼滑向了更温和的中左翼,与中右翼政党的同质化也越来越明显。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比社会民主党更加不利的形势,一部分共产党选择解散党或者是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完全转型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党,还有一部分共产党尽管保留了共产党的名称,但选择部分按照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原则进行革新,出现了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向。传统左翼政党向“右”转并向温和化转型是二十世纪末一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最显著趋势,其实质是削弱意识形态色彩并使得左翼政党在政治光谱上向“中间”移动,这给传统左翼政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政治身份认同模糊、阶级基础弱化、理论战略主张特色不足、组织力量碎片化加剧等,使左翼政党特别是共产主义政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很大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到制度性、结构性、全面性危机中,持续衰退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混沌焦灼的政治形势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都使得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不断积聚,公民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激进抗议运动频繁爆发,政党政治发展持续变动。我们应当看到,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仍未彻底摆脱多重危机的“泥沼”,这对于左翼政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南欧国家处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多重危机直接冲击的第一线,其左翼政党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左翼政党的发展动向,特别是随着南欧地区新兴激进左翼政党的快速崛起,社会民主党的主流地位遭遇严重挑战,过去在左翼“一党独大”的状况已经难以复现,而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更加被边缘化的窘况。可以说,传统左翼政党日渐势衰,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是当前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最显著趋势。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其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和规律性总结,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向是多维度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从温和到激进的流变。具体表现在:在政治组织力量上,持有激进立场的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快速崛起,左翼政治力量格局发生激变;在政治表达方式上,民众的不满情绪正日益通过频频爆发的激进抗议运动表达出来;在政治身份认同上,重新定义“左翼”、回到“左翼”已经成为南欧左翼政党变革的主要方向;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左翼民粹主义滥觞和列宁主义复归等都带来左翼政党指导思想的“极化”;在政治战略主张上,民粹主义、反建制主义、疑欧主义等多股政治思潮的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同时,就某一政党或不同类型政党来说,其转向激进的程度又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和类型的差异,因而这里的激进转向核心讨论的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南欧左翼政党向“右”转、进行温和化改革,又在金融危机后逐渐向“左”转、强调回到“左翼”和转向激进的这样一个过程和趋向。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厘凊激进转向的发生机理,找到引发这种转向的根源。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在南欧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反映。窥探“后危机”时代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与左翼政党的起伏波澜是相一致的,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也导致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并最终演化为一系列的激进抗议运动,使得南欧左翼运动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公民选择诉诸更加激进化的政治表达方式,与其合法利益表达渠道长期以来被建制派精英垄断和阻塞不无关系,自由民主的选举制的制度运行已然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因而其存在的形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已经无法及时准确的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这是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政党政治产生激烈变动的根本原因。当然,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所形成的强大的技术控制力,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对激进转向实质的分析。金融危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南欧左翼政党在多重危机下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并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出现的政治乱象(如频繁大选、频繁组阁、频频陷入政治僵局等)让普通民众对选举活动日益感到厌倦,对传统政党的不信任感也陡增,并将选票投向政治身份定位更加清晰、理论战略主张特色更加鲜明以及更擅于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造势和宣传的新兴政党,带来南欧国家政党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大变动,这预示着南欧国家传统“准两党制”格局的崩解,也意味着西式民主衰退和新自由主义的神话破灭。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还加剧了南欧社会的深层撕裂,普通民众的金融恐慌和对政府出台紧缩政策的严重不满是激进抗议运动频频爆发的直接“导火索”,这引发了普通民众社会心理特征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而在选举政治下政党迎合选民意向成为一种必然。值得注意的是,南欧国家左翼政党所作出的调整与变革不仅是由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包含了对右翼力量联合攻击的策略应对。随着极右翼政党在南欧国家逐渐站位脚跟并日渐势大,以及中右翼与极右翼等右翼力量联合攻击趋势的增强,左翼政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这也迫切要求南欧左翼政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在“内忧外困”的不利形势下充分把握好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战略机遇期,努力推动左翼的复兴和发展。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左翼向何处去始终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热议的话题,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左翼政党重回“左翼”、转向激进是新形势下左翼政党变革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但回到“左翼”也并不完全是回到过去的“左翼”,而是对“左翼”进行一个重新的界定和厘凊,使左翼政党的“左翼”身份特征鲜明、特色突出,更容易获得选民的支持和信赖,也更好的推动左翼政党迈向持续向好发展的轨道上去。总体而言,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南欧激进左翼政党转向激进的研究是对其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规律性、前瞻性的把握,也是以南欧左翼政党为蓝本对金融危机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极化现象所进行的一个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当然,南欧的政治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每个国家和每个政党的发展都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也旨在洞察南欧左翼政治发展的方向,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变化,以期为促进中国与南欧国家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南欧;左翼政党;激进;变革

学科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的新变化

2.1 南欧左翼政党基本概况

2.1.1 南欧地区活跃的主要左翼政党

2.1.2 意识形态视域下南欧主要左翼政党子类型划分

2.2 选举向度下南欧左翼政党在金融危机后的发展现状

2.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日渐势衰

2.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

2.2.3 共产主义政党逐渐被边缘化

2.2.4 其它左翼小党发展举步维艰

2.3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政治的发展动向

2.3.1 从稳定到动荡:激进左翼政党崛起后南欧左翼政治力量出现新格局

2.3.2 从温和到激进:左翼民粹主义兴起后南欧左翼政治生态面临新变化

2.3.3 从另类到主流:激进抗议运动浪潮后南欧左翼政治发展呈现新趋势

第3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表现

3.1 政治表达方式转向激进:社会抗议运动高涨推动民意立场持续左转

3.1.1 激进抗议运动持续兴起

3.1.2 公民政治参与变动无序

3.1.3 民意支持立场持续左转

3.2 政治身份认同转向激进: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重塑左翼政党身份标识

3.2.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从边缘走向中心

3.2.2 主流左翼政党政治地位发生动摇

3.2.3 主流左翼政党的重塑政治身份标识

3.3 政治意识形态转向激进:传统理念回归带来列宁主义指导地位显著提升

3.3.1 西班牙共产党的“新列宁主义观”

3.3.2 希腊共产党的“再激进化”变革

3.3.3 葡萄牙共产党的“斗争传统”回归

3.4 政治战略主张转向激进:多股政治思潮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

3.4.1 “民粹派”主张对新自由主义模式重新解构

3.4.2 “反建制派”呼吁结束传统建制派精英统治

3.4.3 “疑欧派”提出对欧盟治理模式的强烈批判

第4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根源探究

4.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理论奠基

4.1.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4.1.2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激进民主理论探赜

4.1.3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生命政治话语建构

4.1.4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新共产主义观念”

4.2 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推波助澜

4.2.1 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

4.2.2 危机造成社会矛盾问题愈加突出

4.2.3 危机促使左翼政党重拾信心希望

4.3 社会运动和思潮“左”转的直接回应

4.3.1 紧缩政策引发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

4.3.2 建制派精英垄断权力使公民利益表达渠道阻塞

4.3.3 激进抗议运动激发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4.4 新媒体工具的话语垄断和技术控制

4.4.1 新媒体技术革新带来政治传播方式变革

4.4.2 新媒体工具应用形成对舆情的直接引导

4.4.3 新媒体政治发展实现对选民的技术控制

第5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实质

5.1 西式民主衰退和神话破灭后的替代性救赎

5.1.1 资本主义制度性困境的系统反映

5.1.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与破产

5.1.3 西式民主衰退及其信任危机

5.1.4 民粹主义霸权的重构与替代

5.2 民意向“左”的社会心理特征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

5.2.1 南欧社会深层撕裂与公民政治认同缺失

5.2.2 普通民众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

5.2.3 左翼政党迎合民意变化的必然选择

5.3 对右翼力量保守倾向的抗争与突围

5.3.1 南欧极右翼政党的迅速崛起

5.3.2 来自右翼保守力量的强势攻击

5.3.3 左翼政党对右翼的抗争与突围

第6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展望与启示

6.1 南欧左翼政党的“自我”和“他者”之鉴

6.1.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对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困境的分析与应对

6.1.2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6.1.3 共产主义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6.2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

6.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发展遇阻,经历调整还有复兴可能

6.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存在不足,持续勃兴面临现实挑战

6.2.3 共产主义政党内部分歧严重,坚持革新仍可把握机遇

6.3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党的思想根基

6.3.2 把牢全媒体时代话语领导权,警惕错误思潮诱导

6.3.3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及时回应民意变化

6.3.4 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统计表

附录二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历次大选选举结果统计表

附录三 :常用党团名称缩略语

致谢

上一篇:教育与师德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