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登录

2022-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登录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探讨

摘 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受到来自培训过程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只有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支持系统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小学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原则,并从人员、资源、信息、实践与评价以及设施等方面加以论述,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培训以其经济性、开放性、自主性、便捷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来。教师远程培训是指根据受训教师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和内容, 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方式运用实时与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把课程和内容传送到在职受训教师那里, 并通过BBS、博客、E-mail等形式由高校教师任辅导教师, 帮助受训教师开展网上协作学习, 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 对教学和科研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时空灵活的行动性研修的开放的教育。[1]

针对远程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支持系统,以达到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办学质量,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实现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的目标。

一、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于2008年10月份对河南省周口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现状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考虑到中小学校的教师、校长以及市教育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对教师远程培训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和体会,我们的调查对象便集中在这些人。抽样调查地点分别是周口市教育局、周口市一高、周口市三高、周口市实验小学。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64份, 有效回收率为8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周口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工学矛盾突出

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学时有明确规定,由于教师都有教学任务, 一般将参加培训的时间选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来进行。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影响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主要因素中,61.9%的教师选择的是“时间不够”,34.7%的教师选择的是“精力不够”。因为,教师们除了正常教学时间、备课、课后批改作业和试卷外,余下时间已所剩无几。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之间矛盾突出。

2.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调查显示,59.3%的人认为远程培训的内容与实践相脱离,只重视知识内容的传递,而轻视教师经验案例和整体知识结构的重新优化。另外,培训内容是针对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设计的,与周口市本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不完全相符。

3.缺少交流

远程培训中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通信媒体和技术来实现,没有办法及时传达各种信息,受训者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也不能深刻感受教师的言传身教。由于受训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完成任务,往往会忽视与其他受训者和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

4.参加培训的教师主动性不高

在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的目的方面,41.6%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知识”,而56.3%的教师是为了“职称需要”。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参加远程培训主要是因为学校和教育局规定没有参加远程培训就不能进行职称的评定,而不是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增加专业知识。如果取消规定,有很多老师选择不参加培训。

5.远程培训质量难以保障

大部分教师认为参加远程培训的实际收获与预期效果有差距,究其原因是远程培训中的考核评价不合理。总结起来就是,远程培训较为偏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忽略学习过程的评价;网上客观测试过多;评价信息反馈延迟。另外,有关领导部门对教师的远程教育倾向于依靠制度强迫教师参与,疏于对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督导工作, 缺乏培训目标的定位,评价重视数量而轻质量,使得大多数教师对远程培训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原则

我国学者丁兴富定义学习支持服务为:“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各种支持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2]

2000年,大卫·西沃特界定了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模式: 其构建必须适应学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其模式取决于所在地区和院校的教育理念; 其模式还取决于学生群体的分散程度、资源的构成和课程制作团队的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材料状况;其模式还取决于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群体的总体差异。[3] 基于大卫·西沃特的观点和上述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构建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型的原则归纳如下:

1.以受训教师为中心

学习支持中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非常重要,即学生群体的界定、人机交互和提供支持的时机。[4]因此,在构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中要以受训教师为中心,及时满足受训教师的各种合理请求。培训机构根据受训教师需求选择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在职教师能够根据自己需要参与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如新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培训、各种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各专业学科培训等。教学方法上按照教师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阶段,采取课程教学、在线报告、案例培训、协作讨论、混合学习等形式的教学,学员也可以跨学科、跨阶段自由选择,做到按需施教。

2.以资源建设为中心

终身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人们在与社会交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学习需求都是满足终身学习需要的,但是,这些需求并不是一门课程或者一个专业能够完成的,需要众多可以方便分享、灵活应用、迅速更新的学习资源。因此,要构成一个真正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除了有必备的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支持系统的建设则应该围绕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描述、存储和检索、注册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资源共享,使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目的。

3.以总体规划为中心

现代远程教育所倡导的培养模式个性化不是个人化,学习自主化不是学习自由化,而是在一定规划制度的限定下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整体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规章制度等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因此,在系统的决策上,要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学习支持水平,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整个教育培训良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以服务为中心

从学习支持服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仅仅是教与学的问题,还包含与教学相关联的人员服务、咨询服务、设施服务等。其中,人员服务包括辅导和咨询、组织学生课外活动两类,参与服务的人员通常手边要有能够就受训教师的问题提供反馈的机构部门、教师或者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帮助受训者非常容易地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支持人员。设施服务则是人员服务、资源服务、教学实践和评价等方面服务的基础,为其他各类学生支持服务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

从图1中我们看出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中主要包括受训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资源、人员以及设施5个基本要素。其中,受训教师是这个系统模型的中心,所有要素的设计都要以受训教师为中心,为受训教师服务。

1.设施

设施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为其他各类的学生支持服务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包括各类教学通信设施和设备的服务。调查问卷中显示,教师由于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呆在学校,所以一部分教师主要利用学校网络进行培训课程的学习,只有在假期或者不方便来学校的时候才选择在家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因此,学校的技术人员在完成自身服务内容的同时,还要承担区域内所有项目设备的维护、调试、故障诊断、软件故障处理、故障确认、协助更换、技术培训等全程服务。

2.人员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学习支持系统中的服务人员主要指各类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人员、咨询人员和管理人员。[5] 除了网络课程中对受训教师提供知识讲座、教学方法指导和答疑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外,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等组成咨询辅导队伍,对参加培训的受训教师进行辅导, 辅导教师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监督以保证服务质量。在这里,管理人员主要有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校长和各教研组长组成。

3.资源

资源服务就是给受训教师提供全面的资源支持,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的改善、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方式的完善以及收集学习者对资源使用的反馈信息。其中,图书馆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形式。在资源建设方面,除了指定参加的网络课程外,还要进行符合本地发展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相关教育软件的开发。资源的类型多样化,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型资源、素材类资源和继续教育类资源等, 增强资源的弹性。另外,为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 应建立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 促进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

4.信息

教师培训中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课程信息、考试信息和管理信息等。信息服务则包括发布相关教学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咨询辅导,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辅导人员来负责。另外,还需要提供与受训教师的双向交互渠道,如可以通过BBS、博客、E-mail等解答受训教师提出的信息咨询。通过互动,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反馈中了解受训者对材料的掌握程度和自身在传授知识时的表现;另一方面, 受训者也需要从教师的反馈中得知他们的成绩情况。

5.教学实践和评价

培训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科教育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必须将实践活动纳入到具体培训教学过程中,如针对某一个培训主题开展的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等。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管理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除了最常用的在线作业和在线测试外,还可以采用电子档案、学习契约和网上自评软件等。管理人员要制定适合本校的教育管理督导评估标准,将培训成绩纳入年度考核中,并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福利待遇挂钩,从政策上督促教师认真参加培训课程的学习。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受训教师以观摩课和汇报的形式把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以达到受训教师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培训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声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理念与实施原则[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121-123.

[2]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90.

[3]大卫·西沃特.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服务[A].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C].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0:243-260.

[4]陈丽. 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1.

[5]宋波,王淑娟.基于Web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结构要素解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35-38.

(编辑:隗爽)

作者:汤跃明 张锦华

第2篇: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研究

摘要: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指教师在远程培训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可以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加以研究。446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分析表明: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倦怠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不同维度上有一定差异,且成就感低最为严重,其次是情绪低落。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情绪低落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所教学段不同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以及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情绪低落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情况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提高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成就感,并基于远程培训中的数据分析,为不同的教师推送不同的培训资源和学习支持,可以降低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倦怠

文献标识码:A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基于网络的教师远程培训已经成为现代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在远程培训中普遍存在学习障碍1。导致教师产生学习障碍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受训教师本人。从文献来看,教师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孤独感和缺少归属感等会带来学习障碍2,受训教师对培训持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会产生远程学习障碍3。在学习心理学领域,学习动机不足、缺少主动性、态度消极是学习倦怠的典型表现4。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导致教师产生学习障碍,因此,消除远程培训中的学习障碍,就要帮助教师消除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所以,研究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对于改进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绩效,提高教师远程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认为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障碍源于他们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中小学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倦怠的程度及其差异,为未来的教师远程培训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本研究将重点探索如下七个研究问题:(1)中小学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情况如何?(2)男女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3)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4)所教学段不同的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5)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6)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7)工作年限不同的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是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过程主要包括概念框架的确立、问卷设计、试行、发放与回收和结果分析几个阶段。

(一)概念框架的确立

确立清晰的概念框架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首先在分析学习倦怠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师远程培训中学习倦怠的操作性定义及其研究维度。

学习倦怠的概念源于职业倦怠,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引人心理研究领域,用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5]。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很多学者开展了倦怠在学习领域的研究。1981年Pines和Ka工rv首次提出了学习倦怠的概念,其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倦怠现象‘6J。但是关于什么是学习倦怠,至今没有统一的描述,Pines和meier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1 7J。我国连榕等人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义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8。具体到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国际上普遍认可和常用的学习倦怠测量量表将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确定为三个方面:情感耗竭(Exhaustion)、犬儒主义(Cynicism)和效能感低(Reduced Efficacy)[9]。我国比较流行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也支持倦怠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即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10。

对于教师而言,远程培训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如果在远程培训过程中出现对培训活动缺少热情、不能主动与别人交流、缺少学习反思的动力等消极的态度或行为,就说明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出现了学习倦怠。因此,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是教师在远程培训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发生在教师远程培训实践中,它使教师对远程培训缺乏热情与活力,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丧失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对远程培训活动表现出疏离或退缩行为。根据多年的培训经验,结合教师访谈和文献中对学习倦怠的研究,本文将主要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研究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其中情绪低落主要是指教师对远程培训缺少积极的认识,表现出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行为不当是指教师由于厌倦远程培训而表现出不按时登录、登录后不认真学习、不能主动参与网络讨论、不认真完成作业等消极行为;成就感低,指教师在远程培训过程中没有获得内在的满足,具体表现为完成学习任务时感觉能力不足或没有切身体验到培训与教学改进的关系。 (-)问卷设计 问卷是本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目前对于学习倦怠的测量工具,大多是基于职业倦怠量表修订而成。考虑到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是一种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成人学习,为此,本研究参照连榕等人设计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测量量表”和李超平等人设计的“工作倦怠测量量表”,结合教师远程培训的实际情况,白行设计了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调查问卷。根据研究所需的信息,问卷包括指导语、学生个人变量、远程培训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一个开放题目共四部分内容。其中,指导语主要是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和填写方法。学生个人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所教学段、学校地理位置等信息,远程培训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主要根据前面构建的概念框架,共设计了18个题项,其中情绪低落5个题项,行为不当7个题项,成就感低6个题项,量表采用七点量尺,得分越高,表明教师的学习倦怠越严重。开放题目则是让调查对象描述自己在远程培训中遇到的其他问题。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曾分两次先后找了15名参加过远程培训的教师对问卷进行讨论,并根据教师的反馈对题目的表达和描述进行修改,从而确保了问卷的内容效度。为方便调查对象准确理解,问卷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没有出现专业术语。

(三)问卷的试行

对经过讨论和修改的问卷,我们义选取了60名教师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分析。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成就感低维度的一个题项决断值未达显著,不具备鉴别度,其他题项的决断值均达显著,都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因此,删除了该题项。由17个题项组成的远程培训学习倦怠调查量表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3,其中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9、0.798和0.844。因此,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远程培训学习倦怠保留3-5个维度较为适宜,本研究从三个维度研究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对专家和教师的访谈在一定程度上义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

f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从山东省四个城市的十二所学校共发放了480份问卷。本次样本选择东部两个城市的六所学校,中部一个城市的三所学校和西部一个城市的三所学校。问卷共回收472份,经过仔细筛选,有效问卷为446份,有效样本的基本信息如下页表1所示。数据显示,女教师多于男教师,男教师占37.4%,女教师占62.6%。城市与农村学校教师的比例基本均衡。在年龄分布上,以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在工作年限上,69%的教师工作10年以上。从所教学段来看,高中教师最多,占51.3%,小学教师最少,占18.2%,就文化程度而言,本科层次的教师最多,达81.2%,中专层次的最少,只占2.9%。可以说,样本比较全面地考虑到了各种不同各类型的教师,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表1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为实现研究目的,下面将针对前面的研究问题,利用SPSS19.0对全部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为了表述方便,如无特殊说明,后面的学习倦怠均是指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倦怠。

(一)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情况分析

表2的数据显示,学习倦怠整体的均值为55.020,每题平均分为3.237分,低于7分制的平均值,这说明,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是很严重。在不同维度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的每题平均分分别为3.167、2.122和4.044。可以看出,成就感低的得分最高,已经高于7分制的平均值,行为不当的得分最低,这说明,教师的学习倦怠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且成就感低最为严重。

表2学习倦怠及各维度情况统计

(二)男女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性别是二分变量,因此,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采用独立样本工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数据显示,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男女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与各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不同年龄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问卷中教师的年龄为四分变量,因此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检验。

首先,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因此,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学习倦怠整体的P值均大于0.05。在不同维度上,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P值均大于0.05,情绪低落的P值为0.003,小于0.01。最后,多重比较检验的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在情绪低落维度,30岁以下的教师与30-40岁之间的教师的显著性P值为0.029,小于0.05,30岁以下的教师与41-50岁之间的教师的显著性P值为0.007,小于0.01,且均值差均为负值。因此,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在不同维度上,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也无显著差异,在情绪低落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30-50岁之间的教师比30岁以下教师的情绪低落情况更为严重。

表4不同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量

表5不同年龄的多重比较检验 注:*显著性水平为o.os;**显著性水平为O.OI,下司。

(四)不同学段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问卷中教师所任教的学段为三分变量,因此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检验。

首先,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P值均大于0.05,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下页表6所示,学习倦怠整体的F值为4.611,P值为0.010,小于0.05。在不同维度上,情绪低落的F值为3.593,P值为0.028,小于0.05,行为不当的F值为9.211,P值为0.000,小于0.01。最后,多重比较检验的统计结果如下页表7所示,就学习倦怠整体而言,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显著性P值为0.011,小于0.05,且均值差为正值。在不同维度上,高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情绪低落上的P值为0.044,小于0.05,且均值差为负值,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在行为不当上的P值为0.000,小于0.01,且均值差为正。因此,不同学段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存在差异,且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学习倦怠的程度更为严重。具体到不同维度,不同学段教师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小学教师比高中教师的情绪低落更为严重,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的行为不当更为严重。

(五)城乡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中教师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分为城市和农村,是二分变量,因此,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采用独立样本工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数据显示,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城市和农村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与各个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六)不同文化程度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问卷中教师的文化程度为四分变量,因此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检验。

首先,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概率P值均大于0.05,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9所示,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的F值为3.797,P值为为0.010,小于0.05,其他情况的P值均大于0.05。最后,多重比较检验的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专科毕业的教师与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在情绪低落上的P值分别为0.017和.0.15,均小于0.05,且均值差都为正值。因此,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具体到不同维度,在情绪低落上有显著差异,且专科毕业的教师比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情绪低落更为严重。

(七)工作年限不同的教师学习倦怠的差异分析

问卷中教师的工作年限为四分变量,因此进行差异检验是需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首先,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学习倦怠整体及各维度的概率P值均大于0.05,满足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然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II所示,学习倦怠在情绪低落维度上P值为0.006,小于0.01,其他情况的P值均大于0.05。最后,多重比较检验表明,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工作年限不同的教师其学习倦怠并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前面的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在远程培训中从整体及各维度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并且男女教师、城市和农村教师、工作年限不同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和不同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年龄、所教学段、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或某个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从而依次回答了前面的研究问题。下面我们将结合问卷中开放题目的回答情况和教师访谈,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如何在未来的教师远程培训消除学习倦怠,提高远程培训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提高个人成就感是降低学习倦怠的关键

如前所述,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倦怠的整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不同维度上,成就感低最为严重,其次是情绪低落。这说明提高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个人成就感是降低学习倦怠的关键。

在访谈中教师普遍反应,远程培训确实能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带来帮助,但是仍不少教师认为还难以在培训内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之间建立关联,还不知道如何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本校的环境与培训中提供的案例不一样,在应用中遇到诸多困难,不知道如何克服。时间久了,多次的培训没有带来教师们期望的实践改进,就会导致教师产生低成就感。

因此,未来的教师远程培训需要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学习任务的设计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应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学校和培训者要给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持续性支持,激励教师在不断尝试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给培训内容赋予个人理解,促进教师把培训中所学的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知识转化[11]。这样,教师有了积极的自我教学实践,就能更好地体验到远程培训对于教学实践改进的价值,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降低甚至避免学习倦怠。

(二)不同年龄的教师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差异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在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也无显著差异,在情绪低落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30-50岁之间的教师比30岁以下教师的情绪低落情况更为严重。

访谈得知,30-50岁之间的教师大多有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远程培训多安排在假期,假期里教师不仅有很多工作,还面临很多家庭生活问题需要处理,而且以教师为职业的父母往往还要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当自己的培训与工作、生活,特别是与辅导孩子在时间上冲突时,容易使他们产生沮丧情绪,导致惰绪低落。

基于此,在未来的远程培训中,建议进一步充分发挥远程培训在时间上的灵活性,在学习时间上给教师更多的白主选择权。同时根据教师的年龄差异,为不同的教师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可以考虑在培训期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12]。从而,帮助教师减轻培训中的学习焦虑,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避免情绪低落。

(三)不同学段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和各维度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根据前面的分析,不同学段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有显著差异,且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学习倦怠的程度更为严重。具体到不同维度,不同学段的教师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小学教师比高中教师的情绪低落更为严重,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的行为不当更为严重。

本次研究的样本来白山东省的12所学校。根据山东省的远程研修计划,最初的远程培训主要是针对高中教师,之后逐步涉及到初中和小学教师。首先,高中教师连续多年都是全员培训,访谈中很多高中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每年都参加培训,因此,在培训中会出现各种不当行为,有的教师甚至会找人替代自己登录完成任务。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高中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和行为不当维度上都比初中教师更为严重。其次,相对而言,小学教师接触远程培训的时间最短,经验最少,很多小学教师还会在培训中遇到各种操作性问题,有些农村小学教师甚至对培训平台的使用还不熟悉,个别小学教师甚至网络使用技能还存在不足,再加上假期远程培训与其他工作或生活问题在时间上的冲突,这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教师的情绪低落较为严重。

可见,教师远程培训在内容和目标上既要确保前后连贯,义要实现螺旋上升,才会让教师每一次都能从远程培训中受益,从而形成对培训的积极认识,产生符合培训目标的学习行为。同时,可以构建一个适应不同教师特征及个性化需求的持续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3]。这样既有助于解决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个性化问题,义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教师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累鲜活的培训资源,使后期培训更贴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从而优化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情绪体验和学习行为,从整体上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四)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情绪低落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数据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不同的教师在学习倦怠整体上无显著差异,在不同维度上,只在情绪低落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专科毕业的教师比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教师情绪低落更为严重。

从学历分布来看,本次研究的样本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和专科生的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7.2%和8.7%。进一步的分析发现,91.2%专科生为小学教师,96.1%的研究生为高中教师。因此专科毕业的教师与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在情绪低落上的差异与小学教师和高中教师在情绪低落上的差异相一致。从访谈来看,专科教师由于白身理论基础不足导致对理论培训缺少积极的认识,不愿意主动分析培训中提供的案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专科毕业的教师的情绪低落。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参与培训的教师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基于教师文化程度的差异,为教师推送不同的培训资源和学习支持,使培训的要求、内容以及呈现方式、培训任务和支持服务等都与教师的文化程度相匹配,可以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和动机,调动教师在培训中的积极性,优化教师在远程培训中的学习行为和情绪体验,从而有助于避免任何文化程度的教师产生情绪低落,进而避免学习倦怠。参考文献:

[1]吴文春,周媛.远程培训在线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成人教育,2013,(9):22-23.

[2]乔爱玲,田润.中学教师远程研修障碍指标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67-72

[3]吴雪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5][7]李华.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3):3—6.

[6]郭英,周文静.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17- 20.

[8][IO]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9]叶展航.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维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12,(4):59-65.

[11]蓝卫红.教师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远程培训主题研修专业引领[J].中国电化教育,2012,(9):71-75.

[12]孔维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65-68.

[13]荆永君,李昕.持续关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培训迁移支持服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95-100.

作者简介:

徐恩芹: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xeqxeq@163.com)。

Research on Learning Burnout of teachers in Distance Learning

Xu Enqin1.2, Xu Liangrong2, Cui Guangzuol

(1. 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

收稿日期: 2015年5月15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作者:徐恩芹 徐连荣 崔光佐

第3篇:我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研究述评

摘要 通过期刊文献检索,对2000~2009年间我国学者研究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方面的73篇论文进行梳理,对教师远程培训的相关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课程

Study on Research of School Teachers Distance Training in China//Li Lianfeng

Key words school teachers; distance training; network course

Author’s addres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China 07103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指出,2010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各省(区、市)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及教研员,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

我国教师远程培训起步较晚,又受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条件、教师固有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总体来说还很不成熟。对此,我国广大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是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系统的基础,更成为我国教师远程继续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前提。

1 教师远程培训的理论探讨

1.1 远程培训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教师培训领域也在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探讨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背景、内涵、重要意义及其策略,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实际开展教师远程培训,是当今社会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远程培训,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方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培训课程传输至受训教师的教育形式。利用远程方式进行培训,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训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

1.2 教师远程培训的现实意义研究

利用远程技术开展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师培训相比,其优势是巨大的,例如:不受时空限制,提高自主安排学习的可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支持;实现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等。这些从不同角度归纳的特点,指明在设计远程教育模式时所考虑的最终将要达到的目标。然而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达到目的,落实在具体实处该如何操作,实施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到受训教师的实际状态和需求,如何解决实施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困难,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1.3 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

目前关于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关于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整体研究,即从宏观层面着眼,关注培训的实施方式,构建较为上位的、整体性的模式,主要包括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混合学习教师培训模式等。研究中发现,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在没有与信息技术结合时,校本研修培训模式就因其以实际需要为目的,使教师所学到的教学技能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效结合,针对性、实效性强,培训的成果能够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等特点为广大教师与培训机构所接受,如今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再度被研究者扩展。

2)教师培训的具体培训模式,即从中观层面着眼,关注“教学实施”这一环节,依据某一教学理论或教学设计过程构建相应的培训模式。只要基于科学的教育理论,不同学者都可构建出不同于他人的培训模式,因此这方面培训模式也较为庞杂。目前在远程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已普遍为人所接受的培训模式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培训模式、案例培训模式、合作学习培训模式、抛锚式培训模式等。这些模式虽已被人们所熟知,却并非没有问题可探讨。例如,在研究性学习培训模式中的“分析讨论”环节,研究者大多将重点放在应讨论哪些内容、讨论的意义上,但如何能保证受训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环节,很少有研究涉及。

1.4 教师远程培训相关的系列理论研究

随着教师远程培训的规模逐渐扩大,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包括教师远程培训教育资源的建设、教学网站的设计开发、远程培训课程及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远程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等,其中又以课程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数量相对较多。从现有研究来看,多数学者已开始着重关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持续的交流不仅仅是教学实施阶段的任务,它是贯穿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全过程的一个核心任务,师生之间持续的交流要落实到课件内容设计、交互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方案,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开发,以及教学过程管理等各个环节。交互是远程教育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学者对此给予的关注,对于今后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证研究

2.1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证研究

为了了解远程培训应用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情况如何,教师对待远程培训态度怎样等问题,陕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面向全省进行调查,获取较为可靠的数据。研究表明,目前开展的教师远程培训过程中,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基本到位,校园网建设情况也较为良好,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数学校面对的最大困难仍是经费紧张,专款不专用;教师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比率较低,多数教师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家庭互联网接入数量少;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思维选择培训方式——集中面授或函授,要求培训时间放在寒暑假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师对远程培训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2.2 基于网络课程的远程培训案例研究

在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初级)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培训模式和内容设计,使项目得到广大培训者的普遍欢迎和认同,其具体做法,对于其他远程培训课程的设计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图1为该网络课程的培训模式。以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金字塔中的“课程管理教师”大约为10人;“辅导教师”大约有400人,来自全国各地,招聘和审核全部在网上进行;“学习者”大约有6万多人。该网络课程的设计遵循两条原则:1)把教师“在现场”的经验变成培训的教学资源,解决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2)学习美国异步交流的经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避免过多的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正是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使得基于这门网络课程的远程培训获得成功,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项目管理和培训运作的经验。

3 研究反思

已有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教师远程培训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教师远程培训的复杂性,目前发展得还很不成熟,相应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有待深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

3.1 教师远程培训研究应更有针对性

目前已有的关于教师远程培训的研究大都是将各类各层教师看做一个整体,在进行意义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模式设计、资源的设计开发时,将教师这一群体的形象和特征不同程度地单一化,没有突出教师之间的差异。这类研究的优点在于从原则或宏观理念、策略层面为教师远程培训研究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细化研究定好大的框架。但如果要将原则、理念或策略等落到实处具体操作,还需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做针对性的研究,如研究教师远程培训可将教师做城镇和乡村区分,初中与小学区分,任教不同科目的区分,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分,不同地区的区分等。这种针对性更强、更加细化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稀少,是有所欠缺的地方。

3.2 教师远程培训研究应重视学习者特征

教师远程培训不同于一般的远程教育。一般的远程教育学习者人员庞杂,年龄跨越各个阶段,职业背景也五花八门;而教师远程培训的对象则有所不同,虽然年龄等因素也参差不齐,但有两点却是一定的,一是都为成人学习者,二是都为教师职业,这两个共同的因素就决定了这类学习者与普通远程教育学习者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的、特有的学习特征。如何发掘并充分利用这些特征,有效改善教师远程培训的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3.3 教师远程培训设计应有可操作性

目前,针对教师远程培训的模式设计、网络课程、管理平台、质量保障体系模型等研究已不在少数,在检索到的73篇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进行研究的文章中,64篇为理论层面的探讨,9篇为实践层面的研究。理论固然重要,然而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能付诸于实践才有意义。静下心来反观这些设计,能够真正实际应用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纸上谈兵。因此,在进行教师远程培训的研究时,多一点考虑周围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站在作为培训主角的参训教师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做出的研究才能指导实践,才能推动教师远程培训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力群,张钢.关于网络时代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5(6):118-119

[2]刘敏钰.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2005(5):59-62

[3]郭文革.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J].中国电化教育,2009(7):24-28

[4]姜瑞强.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化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教育,2005(5):51-53

[5]吴旭日.基于网络的讨论式教学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4(10):38-39

[6]程庭喜,邓静红,莫佰琳.教育技术网络培训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27-32

[7]尹小敏.研究性学习教师远程培训模式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9(2):31-34

[8]杨建伟,俞瑶.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5):58-60

[9]戴建浜.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1-72

[10]程庭喜,周湘泉.远程培训三元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6):61-64

[11]何声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优势与问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7(11):53-56

[12]蒋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成人教育,2008(2):56-57

[13]李延安.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李连峰

第4篇:管理员登录系统

第一!!!!! 1,(index.asp 用户登陆页面)

会员注册系统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第5篇:登录系统设计个人小结

项目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感受颇多,尽管上课时也认真听了老师的讲课,但是已开始面对自己的题目时,还真是有些不知所措,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鼓起勇气着手实训,纵然前面会很多挫折,硬着头皮开始了。

本次实训是分工合作形式,我负责JSP页面设计,在这过程中,要设计登录界面,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的相关功能。我负责了部分代码的完成,对于第一次合作完成一个完整教务登录管理系统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然而,经过这差不多四个星期来的学习与编码,总算还是收获不少,对JavaEE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刻了。JSP是一门新技术,他基于Java Servlet以及整个JavaEE框架体系的Web开发技术。从网上得知JavaEE的中文问题历史悠久,连绵不绝,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总是有办法搞定它的。跟JavaEE相关的中文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编程的问题,涉及到I/O,内码转换等。第二类是JavaEE运行环境的配置,涉及字体,属性配置等。觉得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个备忘录之类的。学习了JavaEE,感触很深,这一技术是需要有一定基础、而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科。书上也强调一点是:要想真正地掌握JavaEE技术,必须有较好的java语言基础,以及HTML语言方面的知识。想想的确对啊。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就像人生的一个缩影,充满了酸甜苦辣。当一个问题想了好久也无法解决时,我感到沮丧与无助。当经过努力解决了一个程序上的难题时,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当经过每天为了编写代码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晚上还要写到凌晨一两点钟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痛苦。但艰难痛苦已成往事,灿烂的明天向我走来,今天我总算迎接了胜利的果实,以前的辛酸与痛苦化作我坚强的力量,将在我将来的人生历程中,为我的美好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功能上来讲,本教务系统数据库采用自顶而下的设计思路,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逐层限制。同时处于同一层次的不同角色之间的权限有交叉性又有差异性。基本上能够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的数据库系统操作。

从数据库的运行效率上来讲,本教务管理系统由于没有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默认的系统参数,并根据的实际的数据需求进行重新配臵,同时对物理体系结构的调整,使得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我们做东西,也是要追求进步,如果说做出来的东西和以前的系统都没什么两样,这样意义也不大。不过,这也得是在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们得适当地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现有资源进行适当的设计。相信自己的努力还是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的,我们得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好的概括。

本教务管理系统登录设计,历时三周,从2017年底,经过了2018这崭新的一年每天都要写学习日报,报告总结每天学习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等,这种方式让我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确实受益匪浅。说实在话,一直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作业,刚开始还有些抱怨,但随着作业的进行,我们慢慢看到了自己的小小成果,觉得付出有了回报,并开始乐在其中。在这期间,老师也一直陪伴和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下去,我们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的!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

第6篇:《远程培训系统:企业职工培训的新选择》

摘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充电。利用网络进行职业培训的方法正在打破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网络培训(Online Training )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一、网络培训的优势

网络培训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向培训者和学员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教学内容而开展的以学员为中心的非面授培训活动。与传统的面授培训方法相比,网络培训具有以下优势:

(一)网络培训更适合在职成人学习的需要。对于成人来说,由于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常常造成学习影响工作或工作影响学习的情况。而网络培训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非常适合这一群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从而缓解工学矛盾。

(二)网络培训有利于学员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学员参加网络培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定做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这充分体现了学员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主动学习的特

点。

(三)网络培训有利于学员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络培训可为每个学员提供不断丰富知识的可能性,网络系统能够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学员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紧跟知识更新的速度,从而为达成学员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目标准备条件。

(四)网络培训有利于实现学员短期学习速见成效的愿望。网络培训中的教学者可以在考虑充分的情况下,或是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就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做出深入解答。这种具有非即时性和交互性学习性质的网络培训可以使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短时间内就能得以解决或得到解决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成人学习实效性的特点和要求。

二、网络培训的原则

企业在运用网络对职工进行培训时,应结合网络自身的特点及成人学习的规律,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4 I :

趣味性( Interesting )

个性化(Individualized )

互动性( Interactive )

主创性( Initiative )

(一)趣味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培训的优势,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声音、图片和影音等多媒体文件,以喜闻乐

见的形式,展示培训内容的魅力和趣味性,提高职工的学习效率。

(二)个性化——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培训内容、不同职工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克服“大一统”的传统培训模式的弊端,开放性地对待不同的培训内容和不同的职工,启发职工创造性思考。

(三)互动性——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培训内容的内在互动性、人机互动性、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性及学员与学员间的互动性,将学习寓于交互活动之中,以体现学习本质,激发职工的潜能。

(四)主创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培训效果。创造性地学习是职工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性又会诱发主动学习。因而,网络培训要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实施网络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培训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虽然正在以比传统面授培训快得多的速度发展,但它对于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受训职工、师资素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条件是实施网络培训的必要条件。虽然网络培训可以节约员工的差旅费、场地费、师资费等,但为发展网络培训最初投入的资金却是巨大的,这其中包括购置设备、购买软件、拥有和保持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和技术维护队伍。最终,实施网络培训的花费可能与组织传统培训的费用相差无几。因此,目前来讲,网络培训更适合大企业或者已经拥有局域网

的企业。完善的软件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进行网络培训,要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基于网络的、便于交互的、界面友好的一套平台软件系统,而且涵盖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从学员培训、教学管理直到培训结束,都有完整的管理办法。一般包含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子系统。而且,网络培训要长期保持一定的投资,如不断地更新信息等,才能确保人、物、运营方面的正常化。

(二)让职工尽快掌握网络工具的操作使用是实施网络培训的基本要求。现在有些企业的职工,尤其是一些老职工,他们对新的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有的甚至对使用计算机存在抵触情绪。如果职工连如何操作计算机都不知道的话,对他们进行网络培训将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鼓励职工有意识地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远离计算机或者局限于单纯的打字或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企业可通过专门组织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或通过开辟专门的讨论区来帮助职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使他们不至于对新的技术手段有陌生感,同时又不至于犯一些不必要的技术性错误。

(三)具备全方位发展的培训教师是开展好网络培训的保障。网络培训对师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研究培训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宽泛内容也对教师不断提出考验。它要求培训教师既是一位现代的培训教育工作者,又是一位熟练的计算机工作者。培训教师首先要根据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

容,选择培训方式,然后把培训内容放到网上。但这并没有结束,教师要通过网络的交互平台对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职工给予不同的帮助和辅导,引导受训职工开展自主性的学习。这样不至于使培训偏离培训的目标,从而使培训更有效。

(四)处理好传统的面授培训与网络培训的关系。虽然网络培训给传统的面授培训体制、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网络学习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进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受训职工自身来评估和掌握的,当受训职工自身能力或素质不足时往往会影响培训的质量。

另外,网络培训虽然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但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面毕竟缺乏。而传统的面授培训方式对软、硬件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在学习的时候师生之间有比较自由的情感交流,人们互相启发和影响,学习气氛比较浓厚。特别是那些思想教育内容的学习和需要集思广益的互动学习,如果采用传统的面授培训方式,效果将比较好。所以说,企业利用网络进行的在线培训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授培训,它只是给职工提供了一种技术更加先进、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的知识传播方式,从而帮助他们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和技能。

网络培训给企业的职工培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个新的培训载体和学习平台,是企业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只要企业能把握住网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加以克服,网络培训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企业职工培训的主流

方式。

参考系统:天柏在线培训系统

天柏在线培训系统(Timber Training System)是上海天柏科技公司专门针对企业和政府机构设计的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天柏在线培训系统在承接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充分实现了E-learning的设计理念, 它为现代学习型组织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学习与培训方案, 能够通过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和在线评估的方式轻松完成针对员工制订的培训计划。

天柏在线培训系统适合政府、行业和企业内部组织员工通过Internet或局域网开展网上学习、培训、调查、交流等活动,同时也可以满足企业组织各种考试、竞赛和绩效考核等,为领导者对员工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和准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免费试用地址: http:///Training/)

第7篇:远程教育系统培训点制度

一、培训计划制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致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结合党员干部生产生活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二、骨干辅导制度。建立由村两委干部、培训点管理员、六大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的教学辅导骨干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各类主题学习培训。教学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系统内的教学节目情况,先学先试,辅导帮带。

三、学习运用制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重点开展经济发展、政治理论、文化科技、社会人文、党建党史、新农村建设、群团协会、和谐社区等方面的主题培训活动,要求结合实际,针对性指导性强,具有地方特色;通过建立学用基地、开展技术服务、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学习成果转化运用。

四、规范管理制度。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的方式,党员干部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保证每年达到30个培训课时,参训率90%以上;其他各类主题培训每月至少开展一至两次。各种表、簿、册健全,记录完整、反馈及时、归档齐全,设备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第8篇:远程教育系统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工作将近半年的大学生村官,我有幸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开展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周”活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远程培训。虽然本次培训只有短暂的一周时间,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思想创新方面,我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将这周的学习心得总结汇报如下:

一、本次培训内容总结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中,市委组织部和靖城街道精心准备了培训的各个环节,统一给我们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培训环境。在课程安排上,可谓是精细至极,从国家政策解读到农村的实际情况,更加紧密联系 “大学生村官”具体工作的情况。而授课内容也是多样化的, 省委组织部精心安排的各位领导为我们讲解工作心得和体会,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培训水准,使我们受益匪浅。

省委党建办副主任袁功民为我们讲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课程。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章剑华为我们讲授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课程。

省委党校教授严翅君为我们讲授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课程。

滨海县滨淮镇人大主席、东罾村党委书记薛正红为我们 讲授了《农村社会矛盾分析与化解》的课程。

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好新形 势下的群众工作》的课程。

省农委副主任祝保平为我们讲解了《农村政策法规与依 法行政》的课程。

省委党校副教授韩丹为我们讲解了《突发公共事件与应 急管理》。

二、培训感想 通过这次短期的远程教育培训,首先让我们同事间彼此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交流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其次,本次培训的内容都是我们大学期间未曾学过或者偶有接触过的知识,培训扩宽了我们的思路,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信心,激活了我们青年人的激情,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定位。再次,这次培训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使我们明白了工作后仍需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使我们的个人能力得到升华,进而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进而也让我们深知社会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最后,我也深刻领会到了基层工作是我们汲取营养的好去处,是实现价值的好舞台,是锻炼意志的好地方。选择这份工作我不后悔,我要勇敢地坚定地干下去。领导们真情的话语、殷切的希望对我们既是一种关爱,又是一种鞭策。我一定会立足岗位、服务群众、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所学。

三、培训期间个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些认识、体会

“大学生村官”这一份工作是神圣的,能够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一种骄傲。中国是一个拥有近9亿农民的国家,只有真正的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农村、农民,那么,对于我们以后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都将是如鱼得水。对即将要奔赴的工作岗位,我的认识和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发展需要新理念,农业发展需要新科技,农民致富需要新方法。中国的农村由于受根深蒂固封建思想的影响,群众的思想非常封闭保守,这就需要我们大力的进行引导教育,而引导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示范,如若不能亲自示范,光靠一张嘴讲是不行的。假设我们让农民利用先进的科技,对所种植的农作物进行重新规划,农民是不信的,农民只相信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自己的面前才会去做。所以,对于农村工作,如果无法实施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示范,不要讲太多的大道理;二是要在逆境中成长。对于农村的工作,常规做法基本都是一些成功的经验,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而言,这方面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村干部会认为我们就是一群书生,做农村工作太嫩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见和建议都很难被采纳,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气馁,试着用别的方式来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想法,比如充分发挥我们所学知识的优势性并想方设法融合到村干部管理班子中去等;三是不要随便给群众口头承诺,原因是我们虽是村官,但是对于每个群众我们并不是完全了解,要通过与村干部沟通以后再给群众的要求作出回答,其次此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如果兑现不了,就会失去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会失去我们自身的威信;四是进村以后要多学多看,不要急于求成,作为村官,至少在岗位上要经历三个过程,即先看别人做,再对看到的学着做,最后才是自己独立的做;五是凡事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小事是做大事的基础,如果每天都做这些小事,那么,日积月累,小事也就变成大事了,牢记这一点,我们一定不要做一名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的“村官”。

以上是我的培训心得,请老师和领导多多指正。

小关庙居委陶家伟

2011年12月6日

第9篇:

上一篇:楼板裂缝原因及对策下一篇:长大以后做什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