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帮助企业出口推进外贸发展

曾几何时,提到执法,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幅幅“铁汉”、“包公”的形象。殊不知,这只是其一面,人们往往忽视了其另一面——执法需要人文关怀,即“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执法是文明执法,社会进步的体现,它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执法活动一个不可忽视的着眼点,是一种和谐的高度文明的执法理念,也是营造一种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充满人文关怀的大环境的需要。

检验检疫实行人性化行政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更是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而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提倡人性化,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

检验检疫实行人性化行政执法是顺应国内国际外贸发展的需要。2007年,中国进入“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外贸增长方式面临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频发等是影响中国国际市场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2007年7月1日,中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这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短期内给一些利润率本来就很低的低端产业以及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同时,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花样不断翻新,反倾销、保障措施、特保和反补贴措施被广泛利用。一些国家还利用知识产权、劳工标准、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限制中国出口。在这样的形势下,行政执法工作提倡人性化,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扩大出口,推进外贸发展。

检验检疫实行人性化行政执法是规范企业生产贸易行为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给出口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拉动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出口形式也日益由委托外贸公司出口转变为自营出口,这对于~些新兴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国际法律法规不了解,管理不够规范,外贸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素质不够高等问题使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陷入被动,甚至因为不了解、不明确而导致违法。提倡人性化,建立适当的惩防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行为。

因此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再也不能只注重其强制性“刚”的一面,不能只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而应更注重检验检疫把关服务,服务外贸的社会功能,实行以人为本、亲和式的人性化执法。运用一种更加尊重人权的执法方式,通过监督检查的手段,采取适当的处罚、整改等措施,在监督检查中提供服务,提供帮助,真正做到把关于服务之中,促使进出口企业、报检员等行政相对人规范检验检疫行为,从而建立起和谐顺畅的外贸环境,推进外贸发展,更有效推进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

人性化执法作为一种新的执法理念,它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人为因素很大。因此,在提倡人性化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要理解人性化执法的真正含义,把握好其尺度,避免因为狭义理解而出现的工作误区。如盲目执法,把人性化执法和减轻处罚混为一谈,以普遍的不处罚和减轻处罚来代替人性化执法;又如人情执法,打着人性化执法的幌子,认人为“轻”,以人性化执法来掩盖自己的人情观念,借人性化执法之名,办理人情案、关系案,进行法外开恩。这些都是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的人性化,是与法治精神格格不入的人性化,是对人性化执法的曲解,既亵渎了法律,造成了执法不严肃的后果,同时也有损于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威信。人性化执法决不意味着人为降低执法标准或不执法,它必然有一个最为基本、不容突破的底线,那就是国家关于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任何人性化执法都必须在不降低执法标准的前提下实施。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最强音,推行人性化执法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平安社会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检验检疫行政执法人员,既是代表人民政府的执法者,又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服务者,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因此,执法人员应通过人性化执法刚柔相济的特点,将违法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理性给予相对的人文关怀,明确执法的目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

作者:应晓虹

第2篇:宁波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经济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运用已成为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大环境。经济网络化发展大势所趋,因而利用网络能力也成为外贸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一直是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宁波外贸企业将面临空前挑战。首先对网络能力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宁波外贸企业的网络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得出网络能力视角下宁波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两方面提出了基于网络能力视角促进宁波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宁波外贸企业;网络能力;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 3198.2016.22.021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外贸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因素,宁波外贸企业将面临空前挑战。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经济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运用已成为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大环境,经济网络化发展大势所趋。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不仅要依赖自身拥有的资源,还需从外部组织中获取资源。如企业同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等外部组织间的关系正在从单一的二元关系逐步发展为多组织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网络关系,这都离不开网络能力的发展。具备良好网络能力的企业能与外部建立有利的资源关系,更好地聚合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发展网络能力也是当前宁波外贸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1 网络能力概述

1.1 网络能力的概念

网络能力是一种企业关乎自身发展的管理内外部网络关系的能力,发展和运用这种网络化的能力,以此来获得更为有效的各方面的能力资源,并善用资源来制造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本文将网络能力主要分为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网络愿景能力是企业通过对自身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测评,识别外部网络关系,把握网络机会,从而提升对网络未来发展的规划能力。一般地,企业的网络愿景能力越强,越能合理的进行网络发展规划,从而更有效的规避风险,更好的实施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网络管理能力指企业通过网络关系,利用和整合网络中其他成员的资源的一种能力。

1.2 网络能力的作用

1.2.1 增强创新能力

网络能力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正向影响。拥有良好的网络能力,益于企业在进行创新时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认清市场导向,迎合市场需求,有效降低风险,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和绩效。此外,网络能力还提高了企业的声誉,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合作活动的热情,进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1.2.2 提高网络位置

网络能力对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有正向影响。在规划构建上,较强的规划构建能力不仅提高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评估水平,使企业在识别开放式创新机会、把握发展态势等方面抢占先机,在网络活动中占主导位置。而且极大提升了企业与潜在合作对象建立网络关系的成功率,使企业在合作对象及合作项目的选择上更具优势,降低对其他网络成员的依赖程度,处于优势位置。企业在网络关系管理中的经验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的将创新资源分布在各处网络关系中,通过组合优化,提升企业自身的网络位置,完善网络能力体系的构建。

1.2.3 促进企业成长

良好的网络能力还有助于企业的成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凭借已经拥有的网络关系,以较低的成本从外部获取所需资源和信息,弥补企业自身在资源、技术以及信息上存在的劣势,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换言之,网络能力有助于企业掌控、利用和开发其外部网络关系,形成其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成长。

1.2.4 调节企业绩效

网络能力对企业的绩效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能力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网络能力的有效运用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因此,具有较高网络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发挥其技术优势,通过开发机会满足市场需求,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企业价值,实现对企业绩效的调节。

2 基于网络能力视角的宁波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据宁波市政府统计数据,2015年宁波市口岸进出口总额1936.4亿美元,同比下降11.4%。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004.7亿美元,下降4.0%,其中出口714.3亿美元,下降2.3%;进口290.4亿美元,下降8.0%。宁波市全年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3891家,累计达29858家;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587家。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5.9%,出口额增长2.1%,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也极为迅速,基本形成以宁波保税区为主,栎社保税物流中心、栎社机场物流园区、海曙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江北电商城为辅的“一点多面”的集聚发展格局,宁波市跨境电商试点业务进出口总额81.4亿元,其中进口额29.3亿元,是上年的7.9倍。宁波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96.5亿元,增长109.5%。

随着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宁波外贸企业基于网络能力视角下在网络规划、网络构建和知识共享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如宁波外贸企业对网络能力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分析测评,对其发展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长远规划;宁波市政府积极推动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也逐步重视产学研的发展,主动寻求商机,积极提高企业创新技术的能力;宁波市各外贸企业通过网络建立信息平台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保障,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的发展创新。

3 网络能力下宁波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企业文化发展落后

宁波外贸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落后,表现在企业文化不开放及缺少文化交流方面。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开放性、多样性、个性化。而在企业文化的开放性建设上,宁波外贸企业的投入依旧过少,半数以上企业只关心自己企业内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态度,而从未在意企业外部环境对该企业的看法以及外部环境对于企业文化交流的作用。宁波外贸企业由于未提前对员工普及相关合作企业的文化,合作双方对彼此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了解不够深入,而且沿袭往年的文化交流方式,缺乏新意和创新思维,使宁波外贸企业在相互合作中明显缺少文化交流,不利于合作双方相互学习,借鉴和接收先进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2 网络能力发展缓慢

从目前来看,宁波外贸企业的网络能力发展较为缓慢:一方面产学研投入资金不充足。调查显示宁波外贸企业在开发研究上投入的资金还不足销售额的1%,更多企业寄希望于政府拨款来发展产学研项目,而大部分跨国企业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资于项目研究,这远远超出宁波外贸企业对相关研究的投入;另一方面宁波外贸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在目前存在的校企合作中,更多的是高校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企业对类似的合作缺乏足够的热情以及主动性,近年来该现象虽有些许改善,但企业的网络能力意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3 企业内部管理不强

通过调查发现,宁波外贸企业在内部关系管理方面还有个别问题。第一,企业内部员工意识薄弱,未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且多数员工之间、员工与上级之间的沟通太过被动,缺乏鼓励性的措施。第二,企业内部普遍存在无序沟通。当员工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沟通得到解决时,更多的是选择同级的员工进行交流,而不是将问题主动报告给管理人员。这一点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网络关系的发展。

3.4 政府介入程度不高

当前企业网络构成中,发挥政府的作用极其关键。但宁波市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宁波外贸企业的规范发展,一直投入不足。直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贸问题浮出水面,宁波市政府才被动的采取搭建服务平台等措施,来推动外贸企业网络能力的良性发展。

4 网络能力下促进宁波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着手,对如何加快宁波外贸企业网络能力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4.1 政府层面

4.1.1 构建信息平台

政府应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促进外贸企业间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各外贸企业,着力满足不同外贸企业的共性需求,充分发挥外贸企业网络能力的作用,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政府还需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监察机制,尤其经手某些至关重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务必贯彻落实事前调查分析、事中跟踪记录、事后评估优化的工作,同时做好详细的追踪记录,建立相应的规章规范和奖励制度,不断推动宁波外贸企业的产学研的革新和发展。

4.1.2 调整相关政策

宁波市政府应积极进行市场导向,长期支持引导外贸企业,包括直接的补贴和间接的扶持政策。特别是与税收相关的政策,宁波市政府能够调节出口退税及结构性减税政策来减少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刺激宁波外贸企业的大量出口;在进出口海关监管上,需简化进出口的通关手续,缩短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等业务的时间,推动发展外贸流程的简洁化,加强服务外贸发展的能力水平与效力。

4.2 企业层面

4.2.1 重视企业文化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社会中,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很难在社会大环境中生存下去的。为了外贸企业能更好地发展网络能力创造环境,宁波外贸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宁波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展会,向其他企业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主动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其他企业文化的良好经验。对外,增加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企业文化不断发展;同时在企业内部,不断加强员工对自身企业文化的认同感,鼓励员工积极的进行技术创新。

4.2.2 加强企业内外交流

宁波外贸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部门之间的交流。完善企业内部正式沟通途径,定期安排企业内部交流会议,提高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企业可以自行编制内部期刊,构建企业网站;设立意见反馈箱,定期清理、听取和采纳员工的建议,促进员工间的关系,组织多形式的集体活动如文艺比赛、部门聚餐等,积极创造员工间良好沟通的机会;强调团队协作、团队意识;对于员工间产生的矛盾,积极出面协调解决,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调节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招工时,企业应慎重选择,并挑选对企业文化认同感强、价值观相符的人员;在工作上,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营造互相信任的氛围,加强有效沟通。

4.2.3 提升企业网络能力意识

我国企业的网络能力意识普遍薄弱,宁波外贸企业也不例外。企业高层自身应率先明白网络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然后,对员工普及网络能力的概念以及作用,加大网络能力意识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培训课程来提高内部员工网络能力的素养,使其了解网络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对外与其他外贸企业的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分享自身企业在网络能力领域的经验和教训,相互学习,汲取经验教训。不同企业之间还可以进行人才交流,不断完善构建自身企业的网络能力应用体系。

4.2.4 增加相关资源投入

一个企业的网络体系的良好运营与维系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运营和维系则需吸收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近年来宁波外贸企业增加了对相关资源的吸收,比如巨资投入科技研发,引进高层次的技术等;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制度,又如高薪招聘高素质人才,但仍应持续关注其变化,把握其动态。不仅要保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力资源来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也应了解并积极投身各项网络活动,例如外贸行业展会、广交会等活动平台来为企业获取有利的网络信息,积极运用相关资源,不断与企业自身结合来进行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 结论

目前在国内关于企业网络能力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概念、维度分类以及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这几块方面,总体上来说仍不够全面。本文主要探讨了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能力的研究,阐述了对网络能力的理解认识及其对外贸企业的作用影响。

当今的经济发展潮流中,宁波外贸企业的网络能力发展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企业仍需投入持续的关注力。宁波外贸企业不仅只能依赖自身力量,还要学习和掌握网络能力,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关系,合理有效的获取、整合和利用信息,将其转化为外贸企业自身的优势。同时宁波政府也应大力支持外贸企业网络能力的建设,可以通过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调整相关政策等举措来实现。宁波外贸企业内外共同发力,加强网络能力的建设,为宁波外贸事业注入新的能量,把握经济大潮中的机会,创建更好的外贸发展走势。

参考文献

[1]于晓宇.网络能力、技术能力、制度环境与国际创业绩效[J].管理科学,2013,(2).

[2]周勇,凤启龙.网络能力、创业学习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2):59 63.

[3]杨勇,韩瑾.基于网络能力视角的宁波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4,(9):82 85.

[4]徐金发,许强,王勇.企业的网络能力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

[5]陈静静,陈俊奇.网络能力、外部知识获取及其交互作用与企业服务创新关系模型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12 13.

[6]孙海涛,梁淑静,王进.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网络能力探究[J].商业时代,2012,(10):103 104.

作者:王超婷 蔡筱霞

第3篇:论个人外贸企业的发展策略

摘 要:中国新颁布的《对外贸易法》已于2004年7月1号起正式实施,“外贸经营权”已完全“松绑”。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外贸易之中。个人参与对外贸易面对的门槛虽然降低,却依然存在不少阻碍。就我国个人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做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外贸经营权;个人外贸公司;发展策略

1 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变化的回顾

1.1 第一阶段(1949-1978年):高度垄断时期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上属于封闭内向型经济。外贸经营主体是国营(国有)对外贸易企业——专业外贸总公司,一切对外贸易活动均处于国家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之下。外贸经营主体一元化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有制形式单一化,所有对外贸易企业均为单一国家所有制企业,从而保证了国家对对外贸易统治的彻底性。在具体业务实践中,各个专业外贸总公司负责统一对外谈判、签约、落实货源、组织运输以及交货等所有环节。出口采用收购制(买断制),进口采用调拨制。

1.2 第二阶段(1979-1991年):适应改革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初步放开经营,打破原有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贸结合试点,组织了一些以生产企业和企业联合体为经营实体的试点。随后在一些工业部门成立外贸公司,试图解决外贸同生产的问题。然而实践证明,这只是外贸公司隶属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使外贸公司同生产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此后,又探索外贸企业向生产企业投资参股,或实行其他形式的工贸联营,批准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这样,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联合,在局部范围内解决了工贸(技贸、农贸)之间结合的问题,外贸出口企业的队伍也因此得到壮大。

1.3 第三阶段(1992年-2001年):深化改革时期

从1992年开始,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不限于贸易权和外贸企业等内容。在1992年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允许国有生产性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第一次打破外贸专营这一传统的经营体制。1994年12月31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家综合商社试点。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正式授予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私营企业开始登上外贸舞台。在1999年1月4日,20家私营生产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标志着我国外贸经营权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己基本形成。

1.4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完全开放时期

入世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一章第八条中明确规定:“个人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后可以成为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这表明个人可以开办个人独资企业或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针对新外贸法各个领域的配套措施将新贸易法构建成完整的体系:自然人和中小企业在从事外贸工作当中融资小额贷款、公共关系发展、培训、咨询等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都提供了服务和帮助。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形成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2 个人外贸企业面临的问题

新《对外贸易法》取消对个人从事外贸的限制,意味着外贸已经从一个“特殊行业”变为“普通行业”。新《对外贸易法》的实施使个人进入外贸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但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2.1 财产风险

在我国2000年1月1日颁布的《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一章第二条和1987年1月1日颁布的《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十九条中都有关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承担无限责任的规定。这就意味着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如果合同条款选择不当、责任承担过大,一旦经营失败,不但个人的经营财产有损失,而且家庭财产也会负连带责任。面对如此规定很多人宁愿注册一家公司,以外贸公司的形式从事外贸经营活动,承担有限责任,或挂靠在有外贸经营权的专业外贸公司。

2.2 政策风险

新的《外贸法》确定的只是大的方向和原则,相关的问题尚在计划之中。例如,第八条规定如果以个人身份从事对外贸易,需要首先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但怎样注册、需要哪些手续等一些具体问题,尚未明确规定。2004年7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处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新办小型商贸企业必须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或者“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人员在50人以上的”,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也就是说,如达不到上述条件,就无法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大外贸公司代理,这不仅凭空增加了一道环节,也增加了他的成本(1%的手续费)。而且,外贸代理还要在出口退税上“分掉一杯羹”。

2.3 信用风险

个人信誉是自然人从事外贸活动的一个门槛。国际贸易中,很容易产生商业欺诈行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甚至使经营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个人做外贸不需要设备,也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一旦发生了变故,很可能连人也找不到,外商对个人的信用问题存在质疑,因此仅凭个人信誉和专业外贸公司进行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具备自营进出口资格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其对产品和技术的熟悉程度往往是个人不能比的。

3 个人外贸公司发展的对策

新《对外贸易法》的出台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是我国对外贸易之路上一个里程碑。然而在为之欢呼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是否选择个人外贸之路,个人外贸路平不平坦以及个人外贸能否赢利,最终还得取决于个人的理性投资选择,以及国内相关配套措施制度的完善和到位。

3.1 寻找合适的个人外贸项目,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2004年7月1号开始实施《对外贸易法》中允许个人从事外贸,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限制。所以大家不能一哄而上,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市场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外贸公司还应结合公司的内外环境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针对公司的核心能力做出恰当的定位。

3.2 积极参与网络贸易,加强对外开放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由于个人外贸公司资源短缺、人员有限、资金贫乏等原因,在推出新产品、创立品牌、开发市场等方面受到制约,网络贸易就可弥补这一不足。近年来,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正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发达国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尤為迅猛。因此,应加快实现国内和国外、政府和企业的联网,为企业提供广泛的外经贸政策法规信息、商情信息和投资环境信息,做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共用,积极运用国际电子商务开展外经贸活动,增强外经贸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3.3 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个人外贸公司应以服务来赢取市场,通过娴熟的业务技巧以及熟悉国家对外贸易各项程序等优势,为客户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各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岩. 论个人从事对外贸易的风险和防范[J]. 商场现代化 ,2005,(07).

[2]卓凤莉. 初探开禁后的个人外贸路[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4,(09).

[3]孟冬平. 中国外经贸企业改革20年回顾[J]. 国际商报,2000,(11).

作者:易清霞 张 翊

第4篇:外资外贸企业发展意见

1.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量

对工业类外资企业年度注册或增资 100 万—500 万美元、501 万—1000 万美元和 1000 万美元以上,且当年全部到帐的企业,分别按当年到帐额的 5‰、8‰和 10‰给予奖励,单次奖励最高不超过 300万元人民币。外资到帐的验资费用和所缴纳的印花税由县财政予以全额奖励,实行先缴后奖。投资性的外资企业和异地整体搬迁外资企业,被上级商务部门认定为新到帐外资的,同等享受上述奖励政策。非工业类外资项目按照工业类项目标准的 80%奖励。

2.支持外贸进出口企业做大做强

对生产型自营进出口企业(含其注册的外贸公司)当年进出口 50万—500万美元、且比上年增幅超过20%,或初次自营进出口50万-500万美元的,每进出口1美元奖励0.015元人民币;501万-1000万美元、且比上年增幅超过 15%,或初次自营进出口 501 万-1000 万美元的,每进出口 1 美元奖励 0.025 元人民币;1000 万美元以上、且比上年增幅超过 10%,或初次自营进出口 1000 万美元以上的,每进出口 1 美元奖励 0.04 元人民币。

3.有序发展外贸公司

对经商务部门批准的年出口额达 3000 万美元以上的外贸公司给予奖励。其中,3000 万美元以下部分,每出口 1 美元奖励 0.02 元人民币;3000 万美元以上部分,每出口 1 美元奖励 0.03 元人民币。

4.扶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对获得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扶持、且年内进出口总额 300 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县财政按 1:0.5 给予配套奖励;300 万美元以上(含 300 万美元)的,县财政按 1:1 给予配套奖励。

5.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

对参加由省级以上(含省级)单位组织的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的企业,县商务局积极争取省财政摊位费奖补资金;参加由县商务部门组织的经贸洽谈会等贸易活动的企业,县财政给予摊位费 60%的奖补。省、县不重复奖励。

6.鼓励企业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

对当年在境外成功注册商标或申请专利的费用给予 50%奖补,单次奖补资金不超过 5 万元人民币。

7.支持企业依托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

对加入电子商务平台,当年有自营进出口实绩的企业,依据实绩给予一次性入网费奖补资金,最高不超过 1 万元人民币。

8.鼓励企业建设厂房

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的外资企业,经开发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审核认定后,可由开发区先期注入资金、代建厂房,由企业在投产后 3 年内按建设成本价分期付款予以回购。租赁台商集聚社区标准化厂房的外资企业,凡新建单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500 万美元以上、注册资金 300 万美元以上且当年全部到账的,三年内租金按 50%奖返;新建单体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1000 万美元以上、注册资金 500 万美元以上且当年全部到账的,三年内租金全额奖返(租金奖

励政策待固定资产投入到位后兑现)。

9.给予企业厂房租赁优惠

对入驻台商集聚社区的外资企业,注册资本新增部分超过 200 万、300 万、500 万美元且当年全部到账的,三年内厂房、公寓租金分别享受 9 折、8 折、7 折优惠;对年纳税额达到 200 元/平方米、300 元/平方米的,分别给予 50%、100%的租金奖励。对符合奖补条件的外资外贸企业,按季度组织申报,15 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审核、公示和奖补资金兑现。以前出台的政策,与本文件相抵触的,以本文件为准。

第5篇: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现状分析

提要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迅猛发展,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出口退税率下降、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等不利条件下,企业生存环境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由之前国家控制对外贸易,转变为八十年代后地方主办外贸活动;随着九十年代国家放开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小企业在我国产品出口中的地位日趋明显。截至1993年底,我国有外贸经营权的各类企业只有8,000多家,而到1996年底,我国各类外经贸企业已达1.2万多家,直至2000年底,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达到19.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在70%以上。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出口及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恶化,内部也产生了较多压力与问题,如何缓解当前的问题,如何使中小外贸企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融资难问题。目前,各地实行和创新出来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综合授信、信用担保贷款、买方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项目开发贷款、出口创汇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个人委托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金融租赁、典当融资等,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综合授信。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争取银行的授信额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银行需要考察企业规模、运营状况、1~2年的财务报告、偿还能力、现金流量、担保或抵押等情况;同时,审批也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立项、联网核查、风险评估、逐层审批等。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自身情况原本就比国有大型企业难以得到贷款,再加上2007年底,国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2008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对中小企业是个致命打击。由于国家信贷政策调整,迫使银行压缩对企业的贷款,致使中小型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不可避免地出现流动资金吃紧、经营困难的状况,使资金本已紧张的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二)出口退税率下调。2004年以来,中国已经数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尤以2007年的退税政策为甚。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和降低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调整的2,831项商品中,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大部分化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被取消,或从原来的11%、13%不等统一降低到5%。纺织业、服装从13%降低到11%,部分化纤面料将从13%降低到5%。调整目录中还有部分电子元件、小型机械等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到9%;部分工程机械、车辆的出口退税也从17%和13%降到9%。从此项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已决心改变多年来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转为进口替代,以缓解贸易顺差。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范围之广,调整幅度之大,极大地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利润。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5月,我国近期出口退税调整商品合计1,768亿美元,增长13.2%,比同期全国出口总体增速低9.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的增速回落17.6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4.8%回落至32.4%。由此看来,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初显。

(三)人民币升值压力。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06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累计升值6%;2007年12月累计升值13%,而到2008年7月,汇率中间价为6.8,汇改3年来累计升值已到21%。据统计,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比例将超过1%。一般而言,生产企业的利润大概在5%左右,而纯贸易型公司的利润也只有2~3%,3年来出口企业不断面临涨价的压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弱,为了不失去订单,有些企业不得不压缩了自身利润,再加上出口有时滞进口有缓冲,国内的原材料市场并未及时降价,致使有些中小型企业无法生存,濒临倒闭。据统计,2007年绝大多数的外贸公司都是亏损的,大型国有公司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但中小型企业面对亏损就很难维持。

(四)国际经济环境恶化。2007年的次债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研究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我国出口增速就要放缓6%。美国次债危机同时降低了其国内消费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大幅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大幅下降,2008年1~5月,我国对美出口955.1亿美元,增长9.1%,增速回落9.5个百分点。另外,欧盟的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的实施,也将使我国面临巨大的贸易壁垒。业内专家指出,该法规的实施将影响中欧之间的绝大部分化工品贸易额,导致我国化工生产总值下降0.4%。REACH法规实际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虽然它的实施主要针对化工行业,但对其下游相关产业,如纺织、轻工、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影响可能也会很大。

三、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学习发达国家的政策,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商业信息。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包括政策、法律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承担起信息服务的职能,将外面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企业,为其提供有效信息,引导企业与国外公司合作,同时将本国的信息推出去,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行业用户、投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升我国外贸产业的整体形象,帮助企业扩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获得订单的能力,开拓国际市场。

2、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国家来说,应继续加强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管理政策、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中小外贸企业继续实行一些特别的优惠,及时制定并不断完善促进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外展会,了解世界最近行情,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渡过难关,并在财政税收、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

(二)企业方面

1、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条件,培养外贸人才。企业应学习国外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积极利用外经贸扶持政策,规避贸易壁垒,分散企业出口风险,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外贸人才,企业要寻求发展,关键在人才。当前形势下,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指在外贸、法律、财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人。

2、改变产品结构,创造竞争优势。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致使我国产品很难与印度等欠发达国家竞争,发达国家的外包产品也多转向此类国家。所以,我国企业应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研发力度、促进产品更新,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改变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思想,而以产品质量和服务及创新为企业灵魂,努力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制成品替代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出口,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积极发展与大公司的合作,寻求融资渠道。面对融资难问题,中小外贸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国内大型外贸公司的合作机会。国有外贸公司一般贷款容易但业务量少,可以通过支付代理费用的方式来迅速得到间接的资金支持,降低经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转变经营方式,积极推行代理制,可多与国外公司签订代理协议。虽然代理利润较少但收入比较稳定,避免大起大落,使自己的业务在长期、稳定的合作中得到巩固。

4、关注远期汇率,规避汇率风险。规避汇率风险手段包括:远期合同、掉期保值、外汇期权、保理业务等,企业应结合对汇率走势的判断及不同的成交方式,选择不同的融资方案。信用证(包括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和拖收项下的出口业务都可以通过出口押汇或福费廷业务来规避汇率风险,TT结算方式的业务可以通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来融资,企业还可在对外报价时针对不同的付款期限运用不同的远期汇率核算,同时尽量缩短账期,及时催收账款并及时结汇,避免汇率损益。

第6篇:浅谈中国外贸企业发展策略毕业论文

浅谈中国外贸企业发展策略

论文关键词:外贸企业 发展措施

论文摘要:入世后,面对国内国际市场双重竞争,如何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国外贸企业的特点,本文探讨了外贸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措施和竞争战略选择。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2005年1月起中国外贸企业准入由审批制全面转为登记备案制,在贸易权方面给予所有外国个人和企业不低于中国企业的待遇。随着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和深化,有无数的企业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贸易活动。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进行改革和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使我国原有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外贸企业的创利能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整个外贸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一、我国外贸企业特点

1、出口商品品牌竞争力和国外知名品牌差距甚远。很多出口商品是在中国

加工组装以满足国外订单,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使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虽然我国出口额巨大,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的企业文化,导致外贸企业竞争力不强。

2、我国外贸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构成相对较低的传统优势行业,如服装加工业,其生产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国际价格较低,获利微薄。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外贸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不少外贸企业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外贸生产企业如服装、玩具等,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市场的总体趋势是供过于求。由于绝大多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商品的国际价格不断下跌,外贸企业为抵消产品价格下跌损失的利润,只有采用不断扩大出口数量的办法来加以弥补,企业盲目扩张业务规模,又转而导致外贸企业重规模轻质量的业务发展模式。

3、缺乏自主驾御市场的能力,管理能力薄弱,特别是对终端用户市场管理能力的缺乏。由于外贸的性质更多的是和经销商打交道,外贸企业缺乏品牌及服务意识,对用户市场的控制和反应能力弱,不能自主驾御终端市场。由于没有涉及到如何让终端消费者接受的问题,外贸企业逐渐形成对中间经销商完全依赖,沦落成为简单的商品加工厂,无形之中把自己推向了被动局面。然而现代市场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促销政策,而转向注重更具差异性的产品及品牌效力下蕴涵的产品魅力。

4、在市场运营中,外贸企业缺乏对资源的战略性统筹整合,缺乏驾驭复杂业务模式的经验。每个区域市场有其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原有的外贸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外贸企业资源整合和控制能力弱,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

有些外贸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分散推广,造成资源分散,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此外贸企业需要取长补短,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5、外贸企业一般规模都不是很大,售后服务不完善,对外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也比较单一,人力资源匮乏。除此之外,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反倾销、各种贸易壁垒和汇率的不稳定,远程运输产生运费成本和中间环节成本变化,均导致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高。

6、实行登记备案制后,有更多的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及众多私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竞争激烈导致了市场压缩。另外,许多外贸公司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而另一方面,外贸公司在经营模式上没有更多的利润点,无力进入其他领域进行竞争,即便是进入了生产、研发等领域,但是由于原有基础的薄弱,面临众多风险。

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外贸企业的良性发展

外贸业务不稳定,外贸企业收益低等现象十分普遍,国际贸易纠纷频繁发生,企业在操作时应提高警惕,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和躲避风险。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和必然,外贸企业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当前的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具有中国特有的企业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外贸企业应当如何予以应对和发展?笔者认为:

1、研究国际市场。国际市场规模大,开放性强,除了存在语言、文化等差异,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产品标准及管理规则,外贸企业必须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市场竞争现状和发展态势,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才能在深层市场上

避开众多竞争来赢得胜利。

2、大胆寻求市场缝隙,创建合理的市场定位。市场竞争环境的变迁,要求外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单一业务模式及业务结构,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建立新的利润增长模式,实现企业赢利。市场是变化的,变化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外贸企业必须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空隙,达到求生存谋取发展的目的。注意发掘一些辅助大企业而派生的产品及服务,投入到细分市场,开展服务配套,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企业的潜在优势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竞争优势。

3、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外贸企业可以积极设立研发机构,适度深入产品制造和研发环节,尽量使企业能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生产技艺,扩大产品差异性。当今世界已由对劳动密集型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对知识技术及服务的市场需求。我国外贸企业应该积极开创企业自身品牌,应一手抓市场,一手抓技术改造,有针对地根据具体市场制定具体方案,提高市场认知度,从而达到低成本锻造品牌的目的,传播企业核心价值,最终形成强势竞争力。个性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每个企业只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任何方面都有竞争力。企业必须形成品牌竞争意识,逐渐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商品结构,逐渐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自己独有的信誉和品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4、强化和利用自身灵活优势,增强赢利能力。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外贸企业在进一步发展中不能丧失了自己机制灵活的优势而简单地向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看齐。由于外贸企业受规模所限,难有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所以,明智的企业就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机构灵活,适应性强, 管理层次少,信

息传递速度快,协调和管理成本低。企业跨国经营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

5、加强信息意识。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直接介入国际市场的程度比较低,而企业信息化率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准则。对于企业规模受到限制的广大外贸企业,可以借助中介网站,逐步实现网上交易。WTO加快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网络营销,节省了开支,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低成本、高竞争力的优势。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缩小了外贸企业与国外大企业间的能力差异。建立强势网络销售有助于企业克服规模小、资金少、科研能力薄弱的劣势,降低成本。

6、深化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员素养培养,通过学习和引入并重的方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大培养、发现、使用不同人才的力度,减少管理层级,对企业所属员工进行专业强化培训,鼓励员工开发思维,并深度挖掘员工自身的潜力非常重要。企业应加强培养与引进人才,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留得住核心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一个企业良好的运营决不是盲目出击,协调分配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7、加强创新意识,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于持续性创新。外贸企业可以通过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是动态的,新的知识资源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企业只有着眼于加强技术及管理创新,争取产品差别优势,制定自己独特的市场创新战略,才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对于某些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把技术开发建立在市场需

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理念,必要时,外贸企业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制定和创新战略规划,形成独有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国外贸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就要着眼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在不断变幻的市场中,保持创新意识,科学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保持不败。

参考文献:

[1]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赵晓晨.外贸代理制难以推广的两个根本原因[J].国际贸易问题,1998,

(3).

第7篇:探讨我国个人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1 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变化的回顾

1.1 第一阶段(1949-1978年):高度垄断时期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上属于封闭内向型经济。外贸经营主体是国营(国有)对外贸易企业——专业外贸总公司,一切对外贸易活动均处于国家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之下。外贸经营主体一元化主要表现在企业所有制形式单一化,所有对外贸易企业均为单一国家所有制企业,从而保证了国家对对外贸易统治的彻底性。在具体业务实践中,各个专业外贸总公司负责统一对外谈判、签约、落实货源、组织运输以及交货等所有环节。出口采用收购制(买断制),进口采用调拨制。

1.2 第二阶段(1979-1991年):适应改革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初步放开经营,打破原有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贸结合试点,组织了一些以生产企业和企业联合体为经营实体的试点。随后在一些工业部门成立外贸公司,试图解决外贸同生产的问题。然而实践证明,这只是外贸公司隶属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使外贸公司同生产企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此后,又探索外贸企业向生产企业投资参股,或实行其他形式的工贸联营,批准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这样,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联合,在局部范围内解决了工贸(技贸、农贸)之间结合的问题,外贸出口企业的队伍也因此得到壮大。

1.3 第三阶段(1992年-2001年):深化改革时期

从1992年开始,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不限于贸易权和外贸企业等内容。在1992年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允许国有生产性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第一次打破外贸专营这一传统的经营体制。1994年12月31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家综合商社试点。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正式授予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私营企业开始登上外贸舞台。在1999年1月4日,20家私营生产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标志着我国外贸经营权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己基本形成。

1.4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完全开放时期

入世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一章第八条中明确规定:“个人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后可以成为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这表明个人可以开办个人独资企业或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针对新外贸法各个领域的配套措施将新贸易法构建成完整的体系:自然人和中小企业在从事外贸工作当中融资小额贷款、公共关系发展、培训、咨询等方面的问题,政府部门都提供了服务和帮助。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形成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2 个人外贸企业面临的问题

新《对外贸易法》取消对个人从事外贸的限制,意味着外贸已经从一个“特殊行业”变为“普通行业”。新《对外贸易法》的实施使个人进入外贸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但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2.1 财产风险

在我国2000年1月1日颁布的《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一章第二条和1987年1月1日颁布的《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十九条中都有关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承担无限责任的规定。这就意味着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如果合同条款选择不当、责任承担过大,一旦经营失败,不但个人的经营财产有损失,而且家庭财产也会负连带责任。面对如此规定很多人宁愿注册一家公司,以外贸公司的形式从事外贸经营活动,承担有限责任,或挂靠在有外贸经营权的专业外贸公司。

2.2 政策风险

新的《外贸法》确定的只是大的方向和原则,相关的问题尚在计划之中。例如,第八条规定如果以个人身份从事对外贸易,需要首先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但怎样注册、需要哪些手续等一些具体问题,尚未明确规定。

2004年7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处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新办小型商贸企业必须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或者“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人员在50人以上的”,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也就是说,如达不到上述条件,就无法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大外贸公司

代理,这不仅凭空增加了一道环节,也增加了他的成本(1%的手续费)。而且,外贸代理还要在出口退税上“分掉一杯羹”。

2.3 信用风险

个人信誉是自然人从事外贸活动的一个门槛。国际贸易中,很容易产生商业欺诈行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甚至使经营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个人做外贸不需要设备,也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一旦发生了变故,很可能连人也找不到,外商对个人的信用问题存在质疑,因此仅凭个人信誉和专业外贸公司进行竞争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具备自营进出口资格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其对产品和技术的熟悉程度往往是个人不能比的。

3 个人外贸公司发展的对策

新《对外贸易法》的出台及其配套《办法》的实施,是我国对外贸易之路上一个里程碑。然而在为之欢呼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是否选择个人外贸之路,个人外贸路平不平坦以及个人外贸能否赢利,最终还得取决于个人的理性投资选择,以及国内相关配套措施制度的完善和到位。

3.1 寻找合适的个人外贸项目,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

2004年7月1号开始实施《对外贸易法》中允许个人从事外贸,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限制。所以大家不能一哄而上,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市场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外贸公司还应结合公司的内外环境和发展趋势,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针对公司的核心能力做出恰当的定位。

3.2 积极参与网络贸易,加强对外开放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由于个人外贸公司资源短缺、人员有限、资金贫乏等原因,在推出新产品、创立品牌、开发市场等方面受到制约,网络贸易就可弥补这一不足。近年来,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媒介进行的商务活动正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发达国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迅猛。因此,应加快实现国内和国外、政府和企业的联网,为企业提供广泛的外经贸政策法规信息、商情信息和投资环境信息,做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共用,积极运用国际电子商务开展外经贸活动,增强外经贸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3.3 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个人外贸公司应以服务来赢取市场,通过娴熟的业务技巧以及熟悉国家对外贸易各项程序等优势,为客户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各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岩. 论个人从事对外 .... 贸易的风险和防范J. 商场现代化 ,2005,(07) ...

第8篇: 公司在外贸企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作为外贸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感到十分荣幸。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外贸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我公司的鼓励和鞭策。

今年5月,受xx区位资源优势以及良好投资环境的吸引,我公司落地xx发展,主营荞麦制品加工和对俄出口业务。在建项目规划总投资6000万元,设计日生产烤制荞麦仁能力120吨,目前基建项目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12月份可投入生产。产品将全部通过xx口岸出口俄罗斯,年过货量可达3万吨左右,年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1250万元、创汇1500万美元。

公司落地以来,在xx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项目建设进展非常顺利。但建设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具体困难,恳请鸡西市委、市政府帮助协调解决:

一是恳请给予政策、资金扶持。目前公司处于初建阶段,境内外工厂和相关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明年我公司还将规划建设500亩荞麦种植试验基地,政策、用地、资金等方面都需要市委、市政府给予扶持。

二是在产品出口方面给予支持。公司属农产品出口企业,主营荞麦制品出口业务,恳请市委、市政府协调国检等部门简化检验程序,适当减免相关检疫费用。

三是帮助解决原料运输难题。鸡西地区荞麦种植基本空白,公司荞麦所需原料需从省外运入。但xx铁路运能有限,车皮紧张,无法保障原料运输需求,恳请市委、市政府帮助协调解决。

下一步,我公司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快投产达效。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加快原料基地建设。20x年建设500亩荞麦种植试验基地,力争五年内示范推广荞麦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带动地方农民增收。

二是加快拓展境外市场。瞄准俄方市场需求,加强与俄方客商对接,增强产品在俄方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增加地方口岸过货量。

三是尽快形成规模产业。以烤制荞麦仁出口为基础,积极开发荞麦精深加工产品,循环利用荞麦皮等副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企地双赢。

谢谢大家。

第9篇:外贸企业账务处理

“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收出口退税”借方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申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或“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指消费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消费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

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本月的增值税额。 “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上述五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借方核算。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出口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对按税法规定,不予退税的部分,应在作出口成本增加的同时,做“进项税额转出”。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 上述四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帐的贷方核算。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帐务处理

出口企业将出口货物的退税凭证(主要有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发票、收汇核销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货物增值税等,下同)收齐,并按要求装订成册,填列《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后,按期向其主管的税务机关申报退税。

1、 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应根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或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金额和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申报的应退增值税,根据《出口货物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税款确定应退的消费税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税手续后,应根据出口货物购进金额和出口货物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计算出口货物不得退税的税额,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实际收到退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5、 对不符退税规定、退税凭证不全或其他原因造成无法退税的,应调整出口销售成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 对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实际收到出口退税如与原申报退税数不相符时,应调整差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7、 对已办理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如发生退关或退货的,出口企业应按规定到其主管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根据其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应补交税款,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不予退税)(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银行存款

对出口企业尚未申报退税的退关退货,不应补交税款,也不作上述会计分录。

销售出口货物业务的帐务处理

1、商品托运出口

⑴出库待运时,

出口企业储运及业务部门根据分工按出口合约或信用证规定,做好包装等工作,并备妥发票、装箱单以及其他出口单证后,应即开具出库单交由对外运输单位,办理出口待运手续。财会部门应根据出库凭证,作会计分录。 借:待运和发出商品-××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⑵出口交单时,

出口商品已经装船装车并取得已装船提单或铁路运单时,储运部门应即根据信用证或出口合同规定,将全套出口单证向银行办理交单手续,同时将出口发票注明交单日期,送财会部门据以作销售处理。 借: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美元

-人民币

贷: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 ⑶结转销售进价,

对已装运出口的商品在向银行交单转销售收入时,应即结转销售进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商品类别

贷:待运和发出商品 或 贷:库存商品 ⑷出口收汇时,

银行收到出口企业全套出口单证经审核无误后,即按规定向国外银行办理收汇或托收手续。银行在收妥外汇后,即按当日现汇买入价折人民币,开具结汇水单将人民币转入出口企业帐户,出口企业据以作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美元

-人民币

借或贷:汇兑损益

2、支付国外费用 ⑴国外运费

商品装运出口后,出口企业收到对外运输单位收取外币运费单据时,应向外汇银行申请外汇划拨收款单位,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 贷:银行存款 ⑵国外保险费

出口企业收到保险公司送来出口运输保险单或发票以及保险费结算清单时,即应作会计分录。 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红字) 贷:银行存款 ⑶国外佣金

国外佣金是根据出口合同规定的佣金率为付佣方式进行支付的。付佣方式一般有三种:

A.明佣。它是根据成交的价格在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内扣佣金。在会计上可按出口发票所列货款的净额作“自营出口收入”

B.暗佣。它又称发票外佣金,是指不走出口发票上列明的佣金,而是在买卖合同中规定佣金率和支付方法。这种佣金一般是支付给中间商或代理商的。支付方法有两种,一是议付佣金,另一种是出口方收妥全部货款后,将佣金另行汇往国外。财会部门收到业务部门送交的有关单据时,分别支付方法,作会计分录, 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红字)

贷:应付外汇帐款-应付佣金

采用议付佣金的,由于银行已代扣应付佣金,在收汇时已将议付的佣金在“应收外汇帐款”中直接扣减,当时收汇时作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应付外汇帐款-应付佣金 贷: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

采用汇付佣金的,在收妥货款后对外支付,并作会计分录,

借:应付外汇帐款-应付佣金

贷:银行存款

C.累计佣金。它是指出口企业对包销、代理客户签订合约,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推销一定数量(或金额)以上的某种商品后,按其累计销货金额和佣金率支付给客户的佣金。支付时,作会计分录:

借:经营费用-累计佣金

贷:银行存款 ⑷预估国外费用

季度预估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红字)

贷:应付外汇帐款-应付佣金

其他应付款-预估国外运保费

季度预估后,次季实际支付运保费时,可先冲转原分录,再按以上规定作会计分录。

3、支付国内费用

出口商品在托运以后,发生的出仓运输、装船等费用,包括有关商品自所在地发运至边境、口岸的各项运杂费,均应凭各项原始单据支付,并按费用不同性质,分别以有关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处理,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4、出口销售退回

商品出口销售后,如因各种原因,经双方协商同意,退回原货或另换新货,或退货后转内销处理,出口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⑴对已同意全部退回的商品,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装运提单时,应即交由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贷: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贷:应收外汇帐款 或 贷:应付外汇帐款(货款已收回) 同时冲销原销售进价,即作: 借:库存商品

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红字 )

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补交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银行存款

⑵如退回调换商品,不论部分或全部,除应先按上述①作冲转销售成本分录外,在重新发货时,应按自营出口同样作销售收入及成本的帐务处理。有时如调换的出口货物不变更品种、数量,对原销售进价影响不大,也可以简化帐务处理。

对已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到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会计分录同上。更换的货物重新报关出口后,再按规定办理申报退税手续。

⑶如退回的出口货物转作内销处理,出口企业除按①作冲转销售成本分录外,对已申报退税的应按规定持有关证明到其主管的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补交应退税款,同时申请《出口转内销证明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补交应退的税款时,会计分录同上。

出口企业取得《出口转内销证明单》后,按有关金额计算内销货物的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

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出口退税(按退税率计算)

主营业务成本 (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

上一篇:销售部员工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特色课程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