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省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民主生活会省

儒学复兴离不开生活与民主

实际上,儒学本来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儒学,但是我们平时缺乏对它的认识现在我们要把它提高到理性的高度重新提升对它的认识。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形势和未来的展望”。这是我对儒学研究的一些最新的心得体会。

从“花果飘零”到正在复兴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我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做研究时参加了一个儒学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是由杜维明先生主持的。当时连他都悲叹:“现在是‘儒门淡薄,花果飘零’。”余英时先生在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一个很著名的观点,他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有一些反对儒学的学者也参加了这个会议,比如林毓生教授,他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在会上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个全面批判。

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一个事实是,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儒学的复兴是跟我们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从改革开放开始,如果说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现在就是“初级阶段的第二阶段”,是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与国际上的交流,尤其是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交流都非常地密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对话?还是要拿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拿中华文化去跟别人对话。

与儒学复兴有关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国学热”,这几年大家讨论比较多。我们浙江省儒学协会成立之后,有不少农民要来参加我们的学会,要我们给他们讲《三字经》《弟子规》。积极性比一些学者、教授都要高。至于国学到底是什么,他们其实并不大清楚。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认同感,有一种亲和力。这些都说明,跟当年“花果飘零”的局面相比,儒学复兴确实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了。

现当代儒学的几种形态

概括来讲,现当代儒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维新运动,当时康有为这些人就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儒家思想。要综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他们提出了一个“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文化,代表作品是谭嗣同的《仁学》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这是儒家文化的近代转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中国人对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全面的反省和批判,当时的潮流是提倡“民主”“科学”。有一些人是批判传统文化的,他们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再后来还有一些人甚至要把孔夫子和儒家文化也一并打倒。可是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坚持儒家思想的人,他们反思儒家文化,认为儒家要走向现代就必须进行改造,加以重新诠释,这就是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思想界还进行了一场“科学玄学大论战”(编者按: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东方养生》2011年第7期的文章,《相爱比打架优美——科学与玄学之辩》),新儒家就是在这个论战中形成的。新儒家大致有这么三派:一派是以熊十力、贺麟先生为代表的新心学;一派是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我自己还总结了另外一派叫新经学,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浙江的学者马一浮先生。这三个学派有个共同的弊端,它们都是精英阶层的学问,是“书斋中的学问”,因此缺少一个走向社会、普及推广的机制。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属于精英的儒学,不是大众的儒学。

当代新儒家比较著名的是蒋庆,他的思想倾向于“新儒教”,他认为儒学要成为一种宗教、一种国教才可能行之久远,因此他的儒学也是政治儒学。蒋庆还作出了具体的政治设计:分别设立“通儒院”、“庶民院”和“国体院”。“庶民院”是民主选举产生的,“通儒院”是儒家人物来推举的,“国体院”则是历代的贵族。包括圣人的后裔组成的。我认为在多元文化并进的现代社会这是不现实的,是一个乌托邦的空想。

“生活儒学”与“民主仁学”

总的来说,现当代儒学的这几种形态各有利弊,它们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那么,放眼未来,儒学发展的方向会是什么?

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写过一篇《21世纪儒家文化的定位》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认为21世纪有两个潮流:一个是全球化,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也是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另外一个是价值观念趋同化,随着文化交流的频密,大家在价值观念上也越来越趋同。我们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等也是具有普适性的价值。那么,在新的世纪,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学应该如何面向大众、面向生活?我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个是“生活儒学”,简单讲就是面向生活实践的儒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去台湾访学时,林安梧教授就提出过“生活儒学”的概念,生活儒学的另外一个代表是龚鹏程教授,他专门写了好几本书,从面向生活实践的角度来解说儒学。但是龚鹏程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项工作是由我们大陆的学者黄玉顺完成的,他写了一本书叫《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里面阐释了面向现代生活实践去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儒学存在主义论。“生活儒学”主要面向的是现代生活的实践语境,它是一种秉承多元文化观的关于实践的理论,我认为在我们的现代生活实践中,它必然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欢迎。

第二个是新仁学的发展方向。很少有人提到“新仁学”,其实从孔子开始儒家学说就可以概括为“仁本礼用”。“仁”是孔子学说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仁学”是儒学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新儒家过去过多地讲“心性之学”。反而忽视了“仁”的地位,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仁学”的概念。而我自己则进一步提出了“民主仁学”的概念,我把儒学定位为一种东方型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它跟西方人文主义以人权作为核心概念不同,我们是以道德,特别是“仁”,作为核心概念的。那么,它的文化观是什么?我把它总结为16个字一“一元主导。多元辅补,汇通古今,兼容中西”,这其实不仅是一种文化观,也是一种发展观,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世界观。

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有民主思想的,比如说孟子就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明清时期的一批思想家,比如黄宗羲也提出过一个“天下为本,君为客”的思想。这里的“天下”指的是人民,人民为主,“君”是老百姓帮你请来,为老百姓服务的一个客体,不是主体。所以这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一个性质的不同,这是阐述比较全面的民主思想。因此可以说。民主思想在儒家学说中是存在的,只是还不够系统化。

民主仁学的四项模式是“以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民主仁爱是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礼法科技既包括法制,也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仁爱、民主、礼法、科技”是“民主仁学”的四要素。这是一种既注重道德实践,又注重社会实践和历史进步的新儒学。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一道五德论”,我认为儒家的“道”“德”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体和用的关系:“道”的根本是“德”,“德”所以得之“道”,“道”的根本之德就是“仁道”,就是要树立一个“仁”的价值观念。孟子讲人跟禽兽相比差了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哪里?就是人是有道德的,是讲正义的,而禽兽是不讲道德和正义的。荀子讲过“水火有气而无声,草木有声而无知,禽兽有声有气有知无义,人有声有气有知有义”。所以人为天下最贵,是因为他是讲道义的。

“一道五德论”是在对历代价值观的演变进行总结后提出的。孔子讲了20多个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中最核心的是“仁”。到了孙中山这里,他提出八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患、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个八德里面其实也是“仁”是最根本的。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应该如何表述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我把它概括为“一道五德”,这个道就是“仁道”,“五德”是“义、礼、信、和、敬”。“义”是指合适、恰当、公平、正义;“礼”就是礼仪制度;“信”是讲诚信,守诚信就是要实事求是;“和”是和谐,君子和而不同;“敬”则是为了克服我们多年来因为批判传统文化而缺乏“孝”和“敬”的礼仪、道理而提出来的。

实际上,儒学本来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儒学,但是我们平时缺乏对它的认识,现在我们要把它提高到理性的高度重新加以认识。“民主仁学”的概念就是这种认识的产物,它的定位是道德人文主义,它的文化观是多元的,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道五德”的价值观,这些就是其基本要素。

总的来说,儒学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教化民众,只有弘扬民主才能够立足于现代。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民主,那么儒学的复兴就是一句空话。

第2篇:良序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公共生活的重建与协商民主的发展

摘要:公共生活是人社会性的重要体现,对维系社会关系、配置社会资源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公共生活及其社会治理技术也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结构性转化。传统公共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在社会结构、伦理基础、治理依据、治理机制和价值导向上具有显著差异。影响良序公共生活秩序生成的内在逻辑包括内部动因、组织结构、制度环境、技术规则和文化基础。良序公共生活的重建依赖于治理模式的转型。协商民主在价值目标、制度规范和技术规则等方面与当代公共生活相契合,为公共生活的重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念、制度与技术支持。在以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推进良序公共生活重建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文化上的瓶颈。

关键词:公共生活;协商民主;治理技术;基层治理

自摆脱蒙昧和野蛮以来,优良的公共生活就成为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对于秩序的构建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永恒的话题。古希腊城邦中,公民成员通过公民大会、陪审团、宗教节日、戏剧节和运动会等形式参与公共生活,践行着原始的民主与平等。春秋礼崩乐坏之时,孔子主张恢复周礼,遵循外在制度内化为个体内在自觉的路径,在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建构中达致社会良序。随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市民社会从公共权力中解放出来,阿伦特(Hannah Arendt)认为所谓个体性只有通过公共生活中的“行动”才能实现。此后,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力、不受官方干预的社会公民自由表达政治观点、讨论公共事务并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者公共场所”①也孕育而生,人们借助于“交往理性”实现着良序的公共生活。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中央集权、封建等级和道德礼法曾长期维护着公共生活的稳定与秩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变迁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个人原子化、社会陌生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传统良序公共生活日渐消解,并随之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公共诉求分化、利益表达不畅、共识凝聚乏力、社会冲突趋于激化等,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结构与公共生活方式的變迁呼唤着新的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进行研究,试图证明公共生活的形成和延续由其社会特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良好的治理方式有助于推动良序公共生活的构建。

一、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与治理方式的式微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公共生活是人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与私人生活不同,公共生活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开放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所参与的公共生活有着不同的呈现形式,并直接反映着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治理方式。

1.传统公共生活及其治理方式

公共生活的形态是一定经济社会发展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商业生产和交换极不发达,社会分工不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通常被局限于一定阶级和地域之内,家庭、家族、村庄、宗教和道德成为支撑人们生活的基础。公共生活主要体现为以阶级和身份为中心划分的不同类型公共活动。如君王和卿大夫参加的公共活动主要有朝会、宗庙社稷之礼、大蒐、会同等,而平民则生活在以宗族为纽带的共同体中,祭祀和祠堂是他们最重要的公共生活形式参见姚中秋:《重新思考公民与公共生活:基于儒家立场和中国历史经验》,《社会》,2014年第3期。,随后还发展出集市与行会。这种共同社会经验塑造了平民强烈的共同体心态,使他们能够在公共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定位和认识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生产包括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等在内的公共产品。在我国“皇权不下县”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的传统社会里,祠堂、集市、庙会等构建了基层社会的公共生活空间,创造了丰富的公共生活场景,承载了基层社会自我治理的重要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维系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互动、配置社会资源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宋代以后宗族社区的发展和完善,公共生活具备了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人们遇到的各种矛盾和不公正大多可以在自己的宗族中得到解决,基本无需去找政府(县衙)。于是,传统的官僚体系能够以极低的行政成本维系其政治统治。

这种传统公共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我国的近代乃至现代。在以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熟人社会”里,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象征着在村落中的社会地位。“每个家庭都有发言权,村民之间的地位较为平等,村民具有较强的公平感。因而,处理村庄的公共事务必须考虑到每个家庭的意见,需要众人的参与协商才能够达成统一,是典型‘协商型’治理模式。”陶自祥:《公共性衰落:妇女家庭地位变革与村庄公共生活变迁——基于一个华北村落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在这些村落,“哪个家庭若不积极地参与村落公共生活,就会被别的村民看不起,被认为家中‘没有人’了,最终丧失在村落中的发言权。”陶自祥:《公共性衰落:妇女家庭地位变革与村庄公共生活变迁——基于一个华北村落的调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除了政治性的公共生活,传统农村社会的闲暇生活也同样具有公共性。有学者将传统中国的闲暇生活分为宗族大会、祭祖、庙会等仪式性闲暇和社戏、集市等社会性闲暇,无论是仪式性闲暇还是社会性闲暇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实践的密码,体现着传统的伦理秩序和交往规则,使农村社会的闲暇生活兼具社会性和价值性。王会:《乡村社会闲暇私人化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农村的田野调查与讨论》,《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这种公共生活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维系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互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是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体现。

传统社会主要依赖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和以道德礼法习俗为主的制度规范,并着重通过感性教化来维护公共生活的等级和秩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加之传统社会小农经济高度分散,治理成本过高,基层社会的治理就只能依靠代表地方精英并相对独立于官吏体系之外的士绅(乡绅)“乡绅”、“士绅”是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历史性概念。“乡绅”,主要是指居乡或在任的本籍官员,后来扩大到进士、举人。“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参见徐茂明:《明清以来乡绅、绅士与士绅诸概念辨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阶层,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士绅之治”也成为维护传统乡土秩序的重要方式,并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如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李卓:《乡约制度与协商民主》,《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日。,人们通过缔结乡约、族规来选贤举能、整合民意、凝聚共识、议事商讨;近代以来的“士绅会议”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超越行政權力体制的地方士绅与官吏商讨确定本地相关事务的具体办法。

在城市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位”成为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单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行政组织体制的延伸,同时也是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体制。它既能最大效益地安排生产和生活,又能把人们的家庭、社会生活与政治管理有机统合在一起。因此,单位往往承担着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各种生活服务,包括学校、医院、商店等各类基础设施在内的集生产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身的复合体周平:《中国单位体制的演变与城市社会政治控制方式的调整》,《思想战线》,2000年第3期。。在单位中,公共生活既有制度化的职工代表大会,还有各类不定期的茶话会、联欢会和舞会等,单位中的身份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其他领域的生活状态。

事实上,尽管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城市单位体制仍然体现着“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构成了“领域合一”领域合一是指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活动领域都是以政治为中心的领域合一的状态。在不同类型的非市场经济中,领域合一的样式也各有不同。参见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的基本社会形态。正如有学者所说,“自然经济所对应的是一种浅渗型的领域合一类型,而计划经济所对应的则是一种深渗型的领域合一类型”王南湜:《社会哲学——现代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由于社会资源被国家垄断,国家根据所支配资源的大小对城市“单位”中的各类公共生活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渗透。为了保证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和资源抽取能力,社会治理由政府全权包揽,政府成为全能型政府,通过指令性的计划和命令式的规章制度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和有计划的配置,对基层社会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单位成为政府开展经济生产、实施社会管理、组织公共生活、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场域。

由此,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以道德礼法和权力(权威)为中心的治理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的配置社会资源、组织公共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作用。

2.衰落与式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分工细化,原本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全面冲击,人们逐渐脱离原有共同体的束缚。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血缘、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逐渐被打破。作为权利主体,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主性,逐渐形成了异质性群体集聚、生活节奏加快、流动性增强的现代社会。社会结构也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转变。国家、社会与个人间的关系发生变迁,领域合一主要走向领域分离,传统的公共生活逐渐瓦解并面临重构。

公共生活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人的参与和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流动,农村社会公共生活空间也日益萎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1982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20.43%,到2000年上升至35.39%,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农村常住人口为58973万人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与此同时,农村的土地和资源也源源不断地向城市集聚,伴随而带来的是农村公共生活空间的萎缩,包括集体化共同体的解体、行政性集会的稀疏、乡村文艺活动的消解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6期。。由于政治性的公共空间日益缩小到村委会及其办公室中,村民们不再热情地关注公共事务,而将精力主要集中于自身发展和家庭温饱中余旭娇、李宽:《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以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慈溪R村为例》,《上海城市管理》,2016年第1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集市也正在逐渐变成单纯的商品交换场所,情感交流功能逐渐淡化。一些传统公共生活空间即使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其公共性、社交性的角色功能也大大弱化,成为一种自发的、个体的乃至封建迷信的活动吴理财、夏国锋:《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的衰落与复兴——以安徽省农村文化调查为例》,《学习月刊》,2006年第15期。。与此同时,无论是仪式性闲暇还是社会性闲暇都呈现出去公共性的特征,乡村闲暇生活逐渐走向个体化的闲暇王会:《乡村社会闲暇私人化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农村的田野调查与讨论》,《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也使越来越多农民更愿意通过在家消遣,而不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公共生活。

传统乡村治理方式也日渐式微。由于士绅阶层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不复存在,士绅遭受新兴知识分子严厉批判,原有权威遭受挑战。随着士绅阶层的凋零,用以规范传统社会公共生活的乡约族规由于丧失了执掌者而逐渐失效。“特别是乡村权威的授权机构直接由上级产生并对上级负责,导致乡村士绅已不再是接受传统儒家道统教育的传统儒生,而变成了上级政府的附庸,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乡村固有的公共生活和自治传统。”参见岳铭青:《科举制废除、士绅阶层衰落与基层治理变迁》,《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在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导致既没有传统士绅的文化背景又没有责任担当的“土豪劣绅”趁势而上。传统乡村社会依靠士绅实现自治的稳定秩序被打破,公共生活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转化。

城市公共生活同样如此。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人们的一般性单位,单位成为自我管理、自我运行、自我发展的独立体,原有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也面临削减。“单位制”的解体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引发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也随之失效。由于“国家—单位—个人”的依赖关系被打破,指令性的计划和命令式的规章制度得以实现的技术性和操作性条件不复存在。“政企分离”、“政社分离”使得各种社会资源分散到市场和社会中,住房、医疗、教育、人事制度等改革使得政府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者。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单位组织制度的改革使得“单位”的纯居住功能得以强化,“政府组织所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的职能,开始渐次从国家的权力网络中溢漫出来”胡位钧:《社区:新的公共空间及其可能——一个街道社区的共同体生活再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社区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人们的公共生活场域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城市居民开始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区人”。在社区公共生活中,各类社会资源与合法权益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实现。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新的行为规范和治理方式尚未形成,加之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在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于个人的发展和私人空间的构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公共生活并没有因为社区自治而繁荣起来,相反陷入了相对的沉寂,甚至呈现出“家庭原子化”、“独自保龄球”1995年,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 Putnam)发表了一篇产生了畅销小说般效应的学术论文《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人们不再愿意跟周围的邻居聊天喝咖啡,一起走进俱乐部从事集体活动,而是更愿意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者独自打保龄球(Bowling Alone)。的状态,一项基于福州典型小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59.7%的居民表示不了解社区组织,67.2%的居民表示从未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活动。在参与社区组织及其活动方面,即使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业委会,也只有51人,占13.1%;参与社区管理机构组织的活动只占8.5%,社区公共空间普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黄宁莺、郭为桂:《和谐社区何以可能?——基于福州典型小区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年第3期。。公共生活的缺失也导致了邻里关系冷漠。根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人感觉与10年前相比,当前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而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为45.1%,高于县镇的29.0%和农村的11.8%韩妹:《80.9%的人感觉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22日。。由此也衍生出各類社会问题,如公共责任伦理缺失、社会矛盾缓冲机制缺位、优秀传统文化断续等。公共生活的失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经济基础、历史阶段、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变革是造成传统社会中良序公共生活的衰落与治理方式的式微的主要原因。传统社会公共生活主要依托于熟人社会,而当代社会公共生活则需要建立于陌生人社会中;在伦理基础上,传统公共生活主要基于家庭伦理,而脱离了熟人社会的当代公共生活则需要人们秉持契约精神;在治理依据上,传统公共生活主要依据道德礼法,而当代社会生活主要依据法律制度;在治理机制上,传统公共生活通常是权威之治,当代公共生活则是参与者平等协商;在价值导向上,传统公共生活往往基于身份认同而重情,现代公共生活则通常基于权利认同而重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是导致传统公共生活衰落和治理方式式微的根源。

二、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在逻辑

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固然明显,但彼此之间并非是完全断裂的,而是保持着一定的延续性和承继性。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仍以其深刻的文化底蕴稳定延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世界。在我国传统“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中,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承载的公共生活都无法与私人生活和政治生活完全相分离,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具有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的生活交往空间,但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进程的加快,“有形的手”却在事实上挤压着公共生活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公共生活的衰落正是源于其未能在高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中实现有效转型,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结构、组织形式、治理方式和时代精神,加之“父爱式”的权力介入,导致公共理性无处安放,公共精神无法彰显。

因此,重塑现代社会良序公共生活,首先要理清其生成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影响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在逻辑包括内部动因、组织结构、制度环境、技术规则和文化基础。

1.内部动因: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

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是当代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部动因。公共利益是公共生活的基石。在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中,人们谋求公共利益的广度和深度极为有限。通常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都由权力或权威中心来处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很小,甚至有时“统治者利益就是公共利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页。。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导致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追求的利益也以“同心圆波纹”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的结构向外扩散,形成“差序利益”。

而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呈现出了不同的逻辑特点。一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普遍化。随着社会分工和职业结构日益细化,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都急剧扩张,从事专门化职业的人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参与公共生活是人们表达诉求、谋求和维护合法权益、聚合公共利益、达成“公共善”的必要途径。二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平等化。尽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但在一定意义上,公共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有机聚合,其公共属性决定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争取和维护。特别在个人合法权益备受珍视的今天,平等地追求公共利益、达致公共善是公共生活的重要动力。三是对公共利益追求的主动性。当代社会人们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并非无目的的自发行为,公共生活也不是自发的交往行为。良序的公共生活需要人们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这种参与和作为也高度建构着各类新型利益关系,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利益格局。因此,对公共利益的平等追求构成了当代良序公共生活生成的内部动因。

2.组织结构:扁平化多中心的组织架构

与传统熟人社会中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公共生活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生活呈现出原子化和多中心的特征。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束缚于血缘、地缘和职缘,连接的纽带更加多元,原有的“身份”也逐渐模糊,一定范围内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平等。公共生活的组织形式不再是以某些权威或权力为中心的“金字塔”型,或是无秩序的自发行动,而是倾向于更有目的和效率,更注重个人的平等体验、民主表达和行动自由的积极行为。由于摆脱了层级组织中的“被安排”、“被主导”的命运,拥有一定自主性现代公共生活在组织架构上呈现出扁平化特点。

多中心也是现代公共生活的组织特点。在领域分离的现代公共生活中,人们参与某种公共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不再仅仅是特定的权威或权力。不同场域的价值原则也各有不同,人们围绕效率、公平和自由等价值原则主动参与各类公共生活,而不同类型的公共生活也通过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生活内容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人们穿梭于不同的公共生活圈子、表达不同利益主张、争取各自的权利诉求,满足各自的精神旨趣,展现着“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现代公共生活的各种形式在地位上相互平等又彼此独立,形成一种平等的多中心秩序。

由于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具备解决一切复杂多元、持续变化的问题的知识、能力和资源,因此组织结构的扁平和多中心客观上决定了现代公共生活治理主体与形式的多中心。这种多中心治理结构要求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根据自己的利益诉求、兴趣爱好、习惯和语言等要素形成不同的交往组织,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3.制度环境:规范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当代民主社会是法治社会,健全规范的法律、政策和制度规范体系是建构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支撑。在传统熟人社会中,生活空间狭小,人际关系单纯,交往形式简单,诸如诚信、互助、友善、睦邻等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能够通过习俗和舆论自然形成,因此不必借助于强制性规范进行约束。

但在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急剧扩大、人际关系纷繁、交往形式多元多变、信息交流不对称等特点决定了原有道德规范和礼法的约束效力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需求。在多中心的现代公共生活中,人们通常着眼于自身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在没有严格的上下等级隶属关系的参与主体之间,制度和規范的缺位将导致参与主体的搭便车和投机行为,公共生活也极有可能陷入“公地悲剧”与“集体行动困境”。为了避免现代公共生活的治理失灵,需要更加具体、明确、规范、健全的契约、规则和制度予以保障。一个有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对于维持良序公共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日渐广泛的人际交往行为也必须依靠法制的规约和道德的调适,以明确权责,降低交往成本,克服利益冲突,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

4.技术规则:清晰明确的规则共识

规则是建构公共生活秩序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社会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往往诉诸于道德规则——“礼”。费孝通先生将中国乡土社会视为“礼治”的社会。“礼”作为维护传统公共生活秩序的规则不同于法,它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关予以实施,维持“礼”这种规则的是社会传统。人们在日积月累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交往规则,如等级秩序、行为规范、处事原则等,通过言传身教践行并传承着这些规则,并形成一种交往经验或传统,它是实践理性的产物。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这种礼治规则的交往经验对于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在现代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单靠模糊抽象的道德规则已无法有效解决生活问题、维系交往秩序。理性公开、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成为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保证。

技术规则是可视化、操作化的行为规范。现代公共生活中,维系公共交往的纽带多样而复杂,除了共同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观,更多地表现为公共利益、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等,公共生活的参与主体也愈加多元,公共生活形式愈加丰富,目标诉求愈加具体,利益和价值诉求的达成也更加需要各主体间的协作与包容。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有助于厘清公共交往行为的边界,规范交往过程,降低交往成本,减少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弥合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不同于经过时间沉淀的道德规则,技术规则是人们根据特定公共生活的类型、特点、目的和宗旨而建构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技术规则的制定只有进行充分对话,整合不同成员的意见和需求,形成最大多数的共识,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技术规则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在公共生活和集体行动中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没有清晰明确的技术规则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参与主体,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共生活。规则体系完善与否,决定着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品格。

5.文化基础: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

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是良序公共生活得以延续的文化基础,赋予公共生活以灵魂。事实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延续都要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基础。在传统领域合一的社会中,无论是普通村民还是“单位人”,都被结构化于国家之中,人们依附于宗族和单位,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能力,只有遵守道德礼法、服从权威安排才能寻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通常在本质上体现为日常生活,遵守道德、尊重权威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生活方式重构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迁、权力配置的调整加速了原有公共生活方式的瓦解。现代公共生活建立在社会化、专业化基础之上,打破了原有的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以相互独立的原子而存在,在结成特定的公共组织、开展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观点诉求、习俗禀性等差异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合作包容的公共精神就显得弥足重要。

公共精神是一种公民美德,体现为人们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以及公共责任的秉持。现代公共生活的重建归根结底需要国家与社会、市场、公民之间协商与共治。合作与包容的公共精神是滋养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文化基础。信任、协作、宽容、团结等文化要素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均衡,为公共生活的良性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视域中,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和良善的公共生活是维系个人和国家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保障个人权利得以实现、推进国家民主化发展的关键力量。传统以权力和权威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重塑要求既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契合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同时也能将植根于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在变革社会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发展,这就需要转变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与技术,通过治理方式的变革推动公共生活的良性发展。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构现代

良序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治理方式的变革,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培育和建构现代社会良序公共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是人们通过自由、平等、理性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协商等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共识和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治理方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与传统,继承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中庸”、“民本”思想与实践,允许并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容纳不同意见,以人为本,主张通过协商达到和谐的境界。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传统社会的“协商型”治理也有根本差别。传统社会的“协商型”治理或“协商文化”建立于小农经济、专制政治和宗族礼法基础之上,“协商”双方主体资格不平等、缺乏制约机制,其本质在于通过“朝议”、“谏议”、“清议”、“乡议”等形式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超越了传统社会受制于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协商政治在个人权利、平等地位、普遍参与、制度保障、技术支持、公共精神等方面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使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议题设置更加包容、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制度保障更加健全、规则程序更加清晰、利益整合更加有效。

当前,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具有较好的公共生活习惯和参与意识的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良好的协商民主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但在一些经济发展和公共生活较为落后的地区,却无法有效地推行协商民主实践,有些地区即使开展了,治理效果也比较差,很难构建起良序公共生活。社会基础固然是协商民主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条件,但治理模式的转型对于公共生活的改善也发挥着重要的形塑作用。具体而言,协商民主为现代良序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念、制度与技术支持。

1.价值契合:协商民主明确了良序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

公共生活的本质在于其公共性。公共性要求每一个公共生活的主体都能参与其中,促进社会公共善的实践。良序公共生活应当是围绕谋求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的现实目标而展开的。然而,资源稀缺的客观现实决定了个人利益具有排他性,而这种排他性也是公共生活冲突的最直接根源。在利益分化的现代民主社会,要缓解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并努力使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共赢,就要从简单利益争夺走向理性的利益协商。因此,力图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共识、促成公共利益的协商民主为良序公共生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的路径。

协商民主以平等自由、对话倾听、包容理解和理性妥协为基本要素,这不仅满足了当代公共生活的本质特性,同时还指明了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即以追求共同利益为目标,承认差异、主张参与、强调对话与磋商。一方面,协商民主通过人们之间自由而平等的对话磋商来提高个人自主化程度,调整个人的利益偏好,促进利益融合,化解矛盾冲突,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协商民主也有助于培养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美德,提高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意识、理性精神和民主素养。就此而言,协商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民主的程序,其平等、包容、理性的价值导向也为良序社会生活的构建提供了方向,而秩序优良的社会公共生活也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资本。价值上的契合使协商民主与良善的公共生活相互促进、相互建构。

2.制度保障:协商民主提供了良序公共生活的制度规范

良好公共生活秩序的构建离不开对交往主体、交往过程和交往规则的约束與规范。传统社会的公共生活主要靠道德伦理、内心自觉和简单的共同体规章予以规范。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仅靠内在道德自觉是难以有效维系的,以契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公共生活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规范予以保障。制度是支撑公共生活的理性体系。协商民主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形式为公共生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为制度保障的协商民主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层次、类型、范围和目的的公共生活的形塑与规范。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最具代表性的“温岭民主恳谈”就是首先从规范和完善公共生活开始的。1999年6月,温岭市松门镇开展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教育论坛”,为了改善自上而下、满堂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松门镇创新性地引入了对话式的论坛形式,使干部与群众能够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处理公共事务程同顺、邝利芬:《温岭民主恳谈的意义及局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松门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积极推广,各地掀起了以畅通民意渠道、改善公共服务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并相继将此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从单纯的协商对话、到公共事务决策方式的改善,再到“參与式预算”的形成,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具有温岭特色的“民主恳谈”协商民主模式逐步形成。事实上,这种“民主恳谈”就是一种旨在畅通民意、加强沟通、提高决策合法性与民主化程度的公共生活制度化平台。协商民主作为一种规范公共生活的制度与机制,就是要打破由经济体质改革和社会转型所造成“利益的通达性阻塞”张静:《通道变迁:个体与公共组织的关联》,《学海》,2015年第1期。,重构民众与公共生活的制度化关联,缓解政府与社会的疏离,改善公共生活现状,优化公共生活质量。

制度保障需要制度化文件予以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相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协商民主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陆续出台,协商民主逐渐从一种民主实践上升为制度形式,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性文件的相继出台不仅有助于形成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良好制度氛围,同时也为问题复杂、情况多变、矛盾突出的公共生活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资源。通过建立一整套的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平台和渠道,使各种形式的公共生活有序开展,让每一个人在公共生活制度规定的范围之内都能自由平等的表达利益诉求,进行充分的对话协商,形成理性共识,达致“善良意志与自由精神、个人善与共同善的有机统一”吴育林:《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3.技术支持:协商民主提供了良序公共生活的技术规则

良序公共生活的运行不仅需要制度保障,现代社会民主自由、平等多元的公共生活理念的落地,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规则予以支持。哈贝马斯认为,在公共领域中构成交往行为必须满足三大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Wahrheit)、正确性(Richtigkeit)和真诚性(Wahrhaftigkeit)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只有在保证三大有效性基础上,公共生活参与者之间的理性交流和协商对话才能顺利开展。良好的协商规则不仅有助于强化人们有序处理冲突、调和矛盾的规则意识,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在参与治理、参与决策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各地协商民主实践蓬勃发展,在实践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不仅有温岭的“民主恳谈会”,还有南京的“市民论坛”、安徽的“南塘实验”、湖北的“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河南邓州的“四议两公开”、天津宝坻的“六步决策法”、杭州的“民情合议庭”、四川彭州的“社会协商对话会议”等等。协商交往技术的创新是实践模式的创新的核心内容,技术的创新通常体现在交往规则的设计上。例如,安徽“南塘实验”将西方民主辩论的12条“罗伯特议事规则”改良为乡村版议事规则——“南塘十三条”,明确了公共讨论中的程序、发言规则和注意事项,其中渗透着现代公共生活的平等、尊重的理念参见翟明磊、吴达:《“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南塘试验》,《南方周末》,2009年4月2日。;湖北“开放空间会议技术”的最大特色是“4321要素”,即四项原则、三大动力、两类参与和一项法则,遵守“在场的人就是合适的人”、“凡是发生的都是有原因的”、“只要开始了时机就到了”、“结束了就让它结束吧”四项原则,依靠“公共性、热情和责任感”三大动力,“蜜蜂和蝴蝶”两个特殊参与主体以及双脚法则,保证公共生活中人人有声音、人人有选择、人人有分享、人人在协作、人人有平等参见袁方成、张翔:《使协商民主运转起来:技术如何可能——对“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及其实践的理解》,《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湖北省通过利用“协商座谈会”、“社区论坛”和“四民工作法”等技术,有效整合了并动员了包括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物业公司、政府机构等组织和人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着力解决了社区环境、社区治安、惠民资金使用和社区利益纠纷等公共问题资料来源于2014年3月21日“湖北省城乡基层组织协商民主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材料。。不同的实践形式都包含着细致的技术规则设计,以保障公共生活的民主化和有序化。协商民主探索和形成的理性协商的技术规则,对于培养公民意识和理性精神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处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理念和能力,公共理性通过公众参与所形成的并不是基于某种最高理想原则之上的绝对真理,而是公共的程序性规则、合作的理念与协商的共识。”李海青:《理想的公共生活如何可能——对“公共理性”的一种政治伦理学阐释》,《伦理学研究》,2008年3期。

将更多的公共生活热情转化为工作思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将更多民主理念和目标转化为促进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机制和路径,凝聚公共生活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现代良序公共生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性支撑,能够真正激发公共生活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对技术化的规则和具体的流程设计落实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自由、尊严的公共生活理念,培养出具有参与热情、能力和理性的现代公民。

四、分析与思考:以基层协商民主

推进公共生活的重建郡县治则天下安。相比于嵌入地方治理中协商民主所承担的回应需求、决策咨询等功能,基层协商民主被赋予了更实际的民主意涵。因此,基层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最丰富、最生动、最鲜活的体现。近年来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蓬勃发展极大提高了城乡社区公共生活质量和基层社会民主自治水平。然而,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协商民主在推动现代良序公共生活构建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协商形式多样,成本较高,缺乏可复制性,难以推广普及;协商程序和机制与现有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制度供给不足;协商技术不成熟,参与主体协商意识和民主精神有待提高,协商效果难以保障,共识难以达成;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容易偏差容易造成协商异化,违背协商民主的基本精神,难以塑造出参与型的公共生活文化;等等。因此,以基层协商民主推进良序公共生活的重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突破观念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文化上的瓶颈,积极开展尝试与创新。

首先,牢固树立基层民主自治的观念。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应当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政府部门要逐步放权并赋权于社会,转变“官本位”的观念和过去以单纯行政命令管理社会的方式,更多发挥引导、指导和支持的作用。与此同时,民众要在公共生活中逐步意识到个人的利益诉求通过集体行动更容易达成实现,在思想上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开展自治转变,使公共生活更加民主、高效和公平。

其次,继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重点解决治理模式与现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协商需求与协商民主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打破传统的官僚行政的封闭性,增强基层协商民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积极主动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更为科学、有效、规范的基层协商民主模式,推动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

再次,不断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技术规则。扩大协商议题的应用范围、增强协商主体的代表性、规范协商过程、科学设计协商流程等等。通过探索技术可行、规则明确、流程清晰的协商技术,提高民众的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

最后,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提升公民文化素养。社会组织是培育公共精神、构建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实践协商民主的良好形式。要通过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带动民众参与各类公共活动,培养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兴趣以及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的能力,提升民众参与现代公共生活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良好的秩序是公共生活得以健康开展和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尽管随着社会对效率和功利的热衷,科层化、建制化的官僚体制开始席卷公共领域,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中,人们专注于自身无暇他顾,公共交往空间遭受严重挤压,但人们对于良序公共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消失。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协商民主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改革中的问题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来解决,协商民主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的调试与修正、解构与重构,在重建自由平等、积极有序、崇礼向善的良序公共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东涛)

作者:李欣

第3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生活》的主线

《政治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政治生活》的主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个大概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从要素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民意政治(如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等)、政党政治(如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等)、责任政治(如责任政府,首长负责制等)、法治政治(如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等)。

從制度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是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与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从运行机制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包括权力分工与权力制衡机制、政治参与机制、民主与集中机制、法治机制等。

从规则层面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则包括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遵循程序和规则的原则等。

《政治生活》诠释了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生活》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阐释。

在观念形态上,它阐述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的重要政治观点。总体来说,阐述了以人为本、人权、法治、权利义务观、公民意识、公平正义、政治发展、和谐社会等。这些重要的政治观点呈现于教材中,表明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制度层面上,它阐述了我国各项重要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对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主义民主领域上,它阐述了党内民主、国家事务领域民主和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党内民主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相结合的民主。国家事务领域的民主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及政府各级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社会事务领域的民主是指选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经济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群众团体的领导成员以及对其监督等方面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上,它阐明了我国目前主要的两种民主形式,即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通过两种民主形式,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显现出全面性、真实性特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略和部署方面,它谈到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民主相结合的方略,谈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相结合的科学部署等内容。在第三单元,它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而在第一单元则阐述了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与发展基层民主的结合,实际上就是我国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略。此外,在第三单元阐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在第一单元则阐明,要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政治理念的培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理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理念,也不可能有效地运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目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部署。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方面,它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重大进步成果,如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党的执政方式上提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政府改革方面,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依法行政,政府权力受到监督,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等。《政治生活》把这些民主政治的进步成果均反映出来。

在公民的政治参与机制方面,它阐述了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义务及履行民主权利的途径、方式等内容。

此外,它还概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和优势。教材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文件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特点的概括,简要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政治生活》对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有益探索

对中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政治生活》在阐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严格遵循中学教科书的编写规范和特定要求,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德行形成规律设计和安排教材内容,对如何培育学生的社会民主政治理念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使教材具有某些特色和风格。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的全面性和简要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它毕竟不同于理论专著,也有别于理论通俗读物,它不可能也不是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专论。《政治生活》顾名思义,讲的是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内容。它根据中央提出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学生面对和将要面对的生活为基础,组织教材内容。就整体而言,全书阐述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较为完整的知识,其内容具有全面性的特征。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自身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对此中学教材不可能作系统论证,更不能进行拓展。中学教材编写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允许减少理论层次,降低理论难度,因而,教材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有不少问题是点到即止。如关于民主领域、民主形式、党内民主等,仅仅提供“是什么”方面的知识,而对于“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不展开论证。换句话说,教材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的论述,大体保持常识性的程度,力求简明扼要,因而教材又具有简要性的特征。可以说,全面性和简要性的有机结合是教材的特色。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类型、本质、特点、制度框架、民主形式、民主领域、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民主集中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等理论知识。恰是这些理论知识,回答了学生面对的政治生活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参与政治生活的问题,因而它成为支撑着整个教材质量的知识支柱。教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政治生活》在注重理论诠释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政治行为的引导。例如,在讲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强调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引导学生树立“履行义务的权利观”和“负责任的自由观”;在谈公民如何行使选举权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能力表现,在理性判断基础上审慎投票;在关于如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问题上,引导学生懂得行使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在关于公民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做到坚持有序政治参与,遵守宪法与法律的规定,遵循程序和要求等。这些要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实践。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是《政治生活》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再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结合。《政治生活》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阐述,其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具有真理性,其内容源于宪法和党的文件,根据权威文献引经据典进行编写,力求做到持之有据。每个重要的政治观点都是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与此同时,《政治生活》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倡导的价值具有合理性。如教材的目题采用复合结构,其中不少目题彰显着国家倡导的价值导向,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这些目题的后一句都是对前者价值目标的显示。又如教材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政府观、民主观、国家利益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引学生确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通过对我国各项政治制度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通过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总之,教材内容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也是《政治生活》另一特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尝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责任编辑/刘 烨

作者:吴少荣

第4篇:省领导参加XX市民主生活会的讲话

XXX同志

在参加XX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后的讲话

这次民主生活会,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步骤。XX市委对这次民主生活会非常重视,准备充分,安排周密。会前,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广泛征求意见,深入交心谈心,认真准备发言提纲。刚才,大家紧密结合全市工作、干部队伍状况和自己的思想及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对于加强市委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这次民主生活会,我的感受主要有四点:

一是找准了问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大家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刻查找和剖析了常委班子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认真查找和分析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XX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这些问题,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照检查,涉及自己的问题,敢于摆出来,并表示要认真负责地整改。

二是统一了认识。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家在交心谈心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更好地推动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形成了共识,对自身以及常委

班子存在的不足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增强了团结。大家能够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XX的科学发展为重,积极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做到畅所欲言、闻过则喜,形成了很好的民主气氛和政治生活气氛,对于推动班子自身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是促进了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交心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更进一步地明确了整改的方向和措施,对于进一步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根据中央、省委精神,结合大家介绍的情况,我就进一步做好XX市的学习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把深化学习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要把理论学习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结合起来,把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整个过程,认真抓好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领导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学习,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和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和本职工作,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扩展学习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要把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分析检查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务求取得实效。分析检查报告作为下一步抓好整改落实的基本依据,是今后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必须切实抓好,确保质量。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全程参与。要深入基层单位、深入服务对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组织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要全程向群众公开。

第三,要努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成效。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取信于民,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抓紧办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实事。要区别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情况明确解决问题的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从易到难,逐个击破。XX市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能力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帮扶企业破解要素制约、加快推进各项民生工程、集中解决省委提出的关于作风建设中“四类突出问题”等三大整改任务,做到边学边改,这点值得肯定。要通过这些突出问题的处理,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抓发展抓改革抓稳定的能力,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要把握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实现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工作良性互动。当前,特别是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解决突出问题、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要加快发展平台建设,大力招商引资,把增加农民收入、关心困难群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希望XX的学习实践活动按照省委的要求,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加大力度、再上台阶,在推动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全省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创造经验。

第5篇:详解24省(区市)党委常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阅读提示:9月23日至25日,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此前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分别前往各自联系点参加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李克强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张德江到江苏省,俞正声到甘肃省,刘云山到浙江省,王岐山到黑龙江省,张高丽到四川省。连日来,各省省委常委班子积极组织学习,大家通过集体观看各类影像图文资料,认真领会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在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推动专题民主生活会获得积极成效。截止发稿日,已有24个省(区市)常委领导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当时会场的重点是什么,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又有什么精彩语录,如何点评这次民主生活会,都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河北】

职务升了,做官久了,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

9月23日上午,习近平同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谈心谈话。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会场 23日下午至25日上午,习近平用4个半天时间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周本顺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省委常委班子成员人人作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对每位常委同志都提出了批评意见。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种种表现,检查出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决策有时脱离实际,一些项目和部署缺乏严格论证,造成严重浪费的事也有发生;三是实干作风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抓得不实不狠,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上成效不显著;四是用人导向不够科学,没能很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五是基层观念比较薄弱,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六是“两个务必”思想树得不牢,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治不力。

语录

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 做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辛苦就想得到回报;

在赞扬和奉承声中逐渐飘飘然起来,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我膨胀; 怕接触矛盾,多栽花少栽刺,理想信念蒙上了灰尘; 点评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他指出,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扎实的准备。大家的发言,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积极分担班子问题的责任;既联系现在的身份和岗位职责,又联系成长进步经历;既从工作中找差距,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可以看出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可以看出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会议氛围很好、质量较高。

【广西】

晚上想好千条路,早上起来‘磨豆腐’

书记交还人大办公室钥匙多位常委表态将交车退房

9月5日,李克强在南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会场

9月3日下午至9月5日上午,自治区党委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李克强出席并指导。在4个半天的会议中,常委们聚焦“四风”不散光、不走神,对班子和个人存在问题,逐项对照检查,不回避、不掩饰,敢于揭短亮丑,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语录

官做大了,让群众感觉居高临下,不敢接近。 下基层“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

乡镇干部住县里,县里干部住市里,市里干部住南宁,一到周末就唱起“空城计”; 勤俭办事业的观念淡了,开展活动追求场面的轰轰烈烈、亮丽夺目;

“居庙堂之高”后,群众观念淡薄了,对对群众疾苦没有以前那么感同身受了; 点评

中央第二督导组组长陈建国用“四个特点”点评了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头;联系自身实际、着眼解决问题;敢于敞开思想、认真开展批评;分析思想根源、增强宗旨意识。

【江苏】

地位提升,多了一些“官气”,与群众距离有所疏远 存在“老好人”思想,对矛盾采取回避态度

9月13日,张德江在南京参加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

会场

9月12日至13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共安排4个半天和1个晚上时间,张德江出席并指导。罗志军同志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常委同志逐一作对照检查。大家按照中央要求,认真检查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转变作风方面的情况,深入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常委同志以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揭短亮丑,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开展了诚恳的相互批评。

语录

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不够; 应景式、例行公事式调研多,真正沉下去“解剖麻雀”少; 随着地位的提升和变化,多了一些“官气”; 存在“老好人”思想,有时对矛盾采取回避态度;

勤俭节约的意识有所淡化,与老百姓一块苦、一起干的意识不强; 【甘肃】

制定决策主观臆断、工作部署脱离实际 安排工作考虑个人喜好、分配项目未能谨慎用

9月28日,俞正声参加甘肃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俞正声参加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省委书记王三运主持会议。

王三运在班子对照检查中,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班子自身的查摆,归纳和概括了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10个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工作落实不得力、用人机制不健全、会议文件不精简;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联系群众不紧密、为民解难不过硬、指导基层不全面、决策程序不周延、权力监管不完善;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够强;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反对铺张浪费不严格。

语录

调查研究跑马观花、研究问题浅尝辄止; 制定决策主观臆断、工作部署脱离实际; 谋划工作急于求成、推动发展好大喜功; 识别干部视野不宽、提拔干部简单重票数; 安排工作考虑个人喜好、分配项目未能谨慎用权 点评

会议结束时,俞正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省委常委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聚焦“四风”问题,联系实际,动真碰硬,推心置腹,开展批评坦诚相见,没有官话套话,体现了应有的党性、境界和修养,体现了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抓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浙江】

担当精神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好人”现象 生活待遇上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

9月29日,刘云山参加浙江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会场

9月28日至29日,省委常委会以4个半天和1个晚上的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刘云山全程参加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夏宝龙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后,全体班子成员一一作了对照检查,深入查摆个人“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诚恳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负责任地对其他班子成员提出批评。省委常委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调查研究、“文山会海”、考核评比、联系群众、担当精神、攻坚克难、队伍建设、进取意识、艰苦奋斗、节庆活动、“三公”消费和反腐倡廉等12个方面。

语录

调查研究走马观花现象; “文山会海”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联系群众不够密切,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不到位; 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好人”现象,工作执行力有待提高; 艰苦朴素的意识有所淡化,生活待遇上存在一定的攀比心; 点评

刘云山对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议题集中、日程紧凑,开得认真、严肃、富有成效,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这样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也体现了党内生活、作风建设的新气象,相信对每个人的思想、灵魂都会产生触动,留下难忘的印象。对这些好做法、好经验,省委要好好总结,省级其他班子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同时要运用到省直机关的民主生活会之中,运用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之中,运用到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之中。

【黑龙江】

9月25日,王岐山参加黑龙江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四川】

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

提出涉及“四风”意见建议2400多条

9月28日,张高丽参加四川省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会场

9月27日至2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张高丽全程出席指导并作重要讲话。会议通报了省委常委班子及成员对照检查情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省委常委会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从收集意见的整体情况看,各个方面对十八大以来省委常委班子坚持从四川实际和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扎实推进发展民生稳定和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同时提出了涉及“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2400多条。经过梳理和归类,涉及省委常委班子的主要有8个方面124条意见建议。

语录

深入基层调研方面存在不足; 文山会海问题依然突出; 直接联系和听取群众意见不够; 重大部署推动落实力度还不够大; 个别原班子成员出现腐败问题; 【北京】

调研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调研而调研 怕得罪人,顾虑过多,拍板不果断 会场

10月11日至1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郭金龙主持会议。郭金龙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对照检查报告,梳理出“四风”方面存在的22个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抓工作落实不够,各类考核评比检查过多;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对事关首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重视研究不够,对首都快速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治理交通拥堵、中心城文物保护、城乡接合部建设等城市管理难点问题解决力度不够;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对少数干部存在的庸、懒、散现象要求管理不严,对出国团组审批管理失之于宽;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对外接待工作存在讲规格、讲排场问题,节庆论坛展会等活动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存在部门之间相互吃请现象等等。

语录

调研形式大于内容,为了调研而调研; 与同志交流时情绪急躁,不耐心听取意见; 怕得罪人,顾虑过多,拍板不果断; 身上锐意进取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不够; 点评

中央第八督导组组长金炳华对北京市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会议准备充分、气氛融洽、质量较高,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上海】

“好人主义”突出,不愿不想也不敢得罪人 韩正提“八个带头”要求 会场

10月11日至12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集中两天时间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韩正代表市委常委会,报告了常委班子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10个突出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分类指导不够,工作有时简单化;有些工作抓得不实,常委班子抓落实、抓推进不够有力,抓督促、抓问责的办法和手段不多;文件会议过多,检查评比过滥。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深入基层不够,把握实情不足;从严抓难题突破、抓难事协调督促还不够,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不少问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服务基层还不扎实,保障机制有缺失。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敢闯敢试敢担当不够;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要求不够严格。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原则有所放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语录

求稳怕冒、怕出事,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胆略小; 终日忙于事务,学习不够;

调研事先排摸比选方案、踩点、安排好发言内容; “好人主义”比较突出,不愿不想也不敢得罪人; 迎来送往接待规格高,要面子、讲排场、大手大脚; 点评

高祀仁代表中央督导组作了讲话,指出这次民主生活会认真贯彻了中央精神,紧密结合了上海实际,积极回应了群众期盼,常委同志进行了认真、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得好,氛围好,质量高。

【天津】

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从灵魂深处感恩人民、敬畏人民 会场

10月11日至12日,天津市委常委会用两天时间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孙春兰主持。孙春兰代表市委常委会进行了对照检查,对常委会班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摆剖析。常委会班子在“四风”方面查找出13个问题。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议大事、谋长远不够;抓落实力度不够大;存在文山会海问题。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群众观念有些淡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够自觉;服务发展意识不强;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解放思想氛围不浓;推进改革力度不大;特权现象依然存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铺张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公”经费监管不力;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语录

面子思想、从众心理、攀比意识、享受观念; 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满足已有成绩,沾沾自喜、守成求稳; 点评

中央第一督导组组长王金山指出,这次民主生活会认真贯彻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前谈心深入,查摆问题准确,剖析根源深刻,相互批评真诚,整改措施务实,体现了领导带头,坚持了问题导向,贯彻了整风精神,收到了照镜正容、洗澡除尘、出汗排毒、醒脑治病的良好效果。这是一次严肃认真、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的党内民主生活,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教育和从严治党的制度实践。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确实是多年来少有的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广东】

下基层调研存在“被安排”的现象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会场

10日至1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会议。会上,胡春华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带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和剖析,并对班子成员提出批评意见和希望。常委同志逐一作对照检查,相互之间坦诚地开展了批评。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和群众所提意见,省委常委班子认真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17条。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工作还浮在面上,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不够及时有力;二是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多,联系群众、了解实情不够;三是抓工作落实缺乏狠劲和韧劲;四是会议多、发文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语录

下基层调研存在“被安排”的现象; 下面反映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 职务地位高了,但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 点评

胡春华作了总结讲话,他说,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最终要落实到“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和作风建设的加强上。要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特别是要防止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

【重庆】

干工作凭主观意愿拍脑袋决策办事 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 会场

9月27日至29日上午,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书记孙政才主持会议。市委常委会班子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种种表现,共查找出12个方面46条突出问题,主要方面包括:作决策、下任务有时脱离实际;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有待加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对区域发展分类指导不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 语录

指导开展工作“底子”不厚、本领不够、基础不牢; 干工作凭主观意愿拍脑袋决策办事,“按下葫芦浮起瓢”; 说得多、做得少,遥控指挥多、身体力行少; 习惯于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 位置高了、作风反而虚了; 点评

中央第十一督导组组长黄小晶在点评讲话中指出,重庆市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鲜明,态度认真,内容充实,气氛活跃,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体现出会前准备充分、问题聚焦准确、开展批评坦诚、原因剖析深刻、整改措施实在等五个特点,是一次认真、务实、团结、圆满的会议,达到了提高认识、增进团结、帮助同志、促进工作的预期目的。

【山东】

“官本位”思想作祟,领导架子放不下来 抓工作、办事情,往往是关心领导喜欢什么 会场

10月9日至10日,省委常委班子用两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姜异康主持会议。 会上,姜异康首先代表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存在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参加会议和接待活动较多、工作抓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存在联系群众不够密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力度不够大、对下级的要求和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是对一些贪图安逸现象缺乏警觉和认真整治,在自我警醒、严格要求方面存在差距;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是对一些奢华浪费现象制止不力,在接待和招商引资活动中有铺张浪费、讲排场现象。

语录

调研不深入,“官本位”思想作祟,领导的架子放不下来; 抓工作、办事情,往往是关心领导喜欢什么; 把个人的政绩、名望看得过重; 点评

中央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周声涛在讲话中对山东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民主生活会安排紧凑、主题集中,大家严肃认真、聚焦“四风”,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达到了领导班子和个人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预期效果和目的,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

【湖南】

下基层调研事先安排好的多,临时看点的少 把个人的政声、名望看得太重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徐守盛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作对照检查,深刻剖析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突出的是有些决策不切实际、有的工作落实不力,在官僚主义方面突出的是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在享乐主义方面突出的是存在精神不振、艰苦奋斗精神减弱的问题,在奢靡之风方面突出的是存在铺张浪费、勤俭意识不强的问题。

语录

把个人的政声、名望看得太重;

下基层调研事先安排好的多,临时看点的少; 随大流、看着办等思想有时占据了上风; 认为铺张浪费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 听取别人意见时,不太耐烦,比较主观; 【辽宁】 省委书记带头作自我批评 开诚布公,态度诚恳,推心置腹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利用四个半天和一个晚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王珉主持会议。王珉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并带头作自我批评,带头对其他同志进行批评。其他常委也都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并相互开展批评。自我批评时,常委同志敢于揭短亮丑,深入剖析,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和政绩观、权力观、世界观等方面深挖根源;相互批评时,开诚布公,态度诚恳,推心置腹,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

点评

中央第十三督导组组长宋育英宋育英同志对辽宁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指出省委高度重视,会前准备比较扎实;会上查摆问题实事求是,剖析根源触及思想,相互批评有的放矢,整改措施方向明确,起到了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增进团结、共同提高、促进工作的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吉林】

职务越来越高,耳朵却越来越“背”; 享受方便优越条件觉得很舒服很风光; 会场

10月10日至11日,省委常委班子集中2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王儒林主持会议,并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深入查摆出在“四风”上存在的15个方面突出问题。形式主义上,主要是政绩观有偏差,存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对能够立竿见影、产生轰动效应的活动比较重视,特别是一些开工、剪彩、奠基等活动常委同志参加了不少,有的做事情不是从实际出发,喜欢摆花架子、图表面热闹;科学发展思想树得不牢,存在唯GDP论英雄,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不够问题,在城市建设上追求面貌变化,对地下工程、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重视不够;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层层压指标、压任务,导致一些数据存在水分;工作效能不高,存在文山会海问题,文件发了不少,会开了不少...... 语录

大嗡大轰、重形式轻内容、重视政绩项目; 职务越来越高,耳朵却越来越“背”; 享受方便优越条件觉得很舒服很风光;

会议部署多、推动措施少,一般号召多、检查落实少; 点评

中央督导组组长卫留成指出,省委对这次民主生活会高度重视,会前做了认真准备,会上大家结合实际深入查摆剖析问题,明辨了是非、增强了党性,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查摆了突出问题,剖析了思想根源,起到了“照镜子、正衣冠”的效果;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了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注重立行立改,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内蒙古】

调查研究面上跑的多、点上蹲的少 撇开顾虑、杂念,触及思想、灵魂 会场

10月14日至1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主持会议。王君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作了对照检查,在“四风”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推动科学发展知行不够统一,个别地方存在虚假浮夸现象,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够,文山会海现象依然突出,一些调查研究流于形式等;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直接联系群众做得不够,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做得不够,理解、帮助和服务基层做得不够,充分发扬民主做得不够,干部实绩考核的激励作用发挥不够等...... 语录

调查研究面上跑的多、点上蹲的少; 抓落实没有做到抓住不放、一抓到底; 直接倾听群众意见少;

对一些铺张浪费、奢靡浮华的东西有随大流的思想; 整治干部违规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点评

中央第十三督导组组长宋育英对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点评:总的看,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的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体现了整风精神,开得很扎实,是一次质量比较高的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和每一个常委都能够结合区情查摆问题,能够从思想深处剖析根源,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能够针对问题明确整改方向,起到了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提高、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比较好,既严肃认真,又宽松和谐,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预期目的。

【河南】

省委书记恳请每位常委向他“开炮”

有交流、有交锋、有交心,有共识、有共振、有共勉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班子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郭庚茂主持会议。在民主生活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第一个发言,深刻进行自我对照检查,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自我批评,并恳请每位常委向他“开炮”。省委常委班子成员一一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梳理出了自身以及常委班子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点评

中央第14督导组组长周声涛对河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安排紧凑,主题鲜明,大家严肃认真,聚焦“四风”,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会议达到了领导班子和个人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目的。

【安徽】 领导岗位上自觉不自觉地多了“官气” 事先计划多、随机调研少,跑面多、蹲点少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安徽)省委常委会集中两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张宝顺主持会议并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是实际工作中知行不

一、不求实效、文风会风不正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做群众工作怕麻烦、图省事,解决群众诉求抓得不够紧,纠正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不够及时有力,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 语录

忙于各种事务,没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事先计划多、随机调研少,跑面多、蹲点少; 领导岗位上自觉不自觉地多了“官气”; 对一些重点工作盯得不紧、发力不足; 开展工作思前想后、求稳怕乱; 点评

中央督导组组长张柏林代表中央督导组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省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准备工作和会议成果。他指出,这次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组织周密,充满了紧张、严肃、活泼、和谐的气氛,起到了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增进团结的作用,开得很成功,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为安徽省各级领导班子带了好头,为省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健康有序推进创造了条件。

【贵州】

破除甘当平庸思想,有一点“闯”、“冒”精神 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班子利用两个整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赵克志主持会议。会上,赵克志首先进行自我对照检查,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常委同志逐一作对照检查,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真正做到了聚焦“四风”问题不散光、开展批评直指要害、深挖细剖触及灵魂、整改措施明确到位。会议气氛热烈,批评和自我批评出于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实事求是,体现了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体现了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体现了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

点评

中央第十五督导组组长傅克诚在讲话中说,贵州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开成了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

【江西】

调研不深入,往往“被安排” 领导的架子放不下来 会场

9月27日至28日,省委常委班子利用两天时间召开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并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在形式主义上,主要是检查考核评比多,调查研究不深入,抓决策落实缺乏“钉钉子”精神,文山会海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根治。在官僚主义上,主要是帮助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有差距,抓机关作风建设时紧时松,有的决策听取民意不充分、科学论证不够,敢于担当的勇气不足,选贤任能机制不够完善...... 语录

调研不深入、“被安排”;

领导的架子放不下来,意识没有根植于群众之中; 对公务接待中的铺张浪费较真不够; 打官腔、摆架子、显傲气; 点评

中央督导组组长高祀仁指出,此次民主生活会主题鲜明,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教育;一把手示范带头,为大家树立了标杆;不怕揭短亮丑,进行了认真的对照检查;开诚布公交流思想,开展了积极健康的相互批评;深入剖析根源,触及了思想灵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辨是非,明确了努力方向。

【新疆】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沾染了“官气”、增长了“傲气” 会场

10月9日、1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会议。会上,张春贤代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共检查出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对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理解、认识、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二是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站在全局高度,对影响新疆发展和稳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研究思考还不够;四是思想解放不够,习惯于按过去的老办法办事,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五是对基层部署任务多、要求多,加强具体指导不够。尤其是南北疆差异较大,在工作推进中分类指导不够;六是艰苦奋斗和过紧日子的思想有所减弱。对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和37条实施细则的执行,还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语录

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面对面拉家常促膝谈心少; 到困难大、矛盾多、条件苦的地方少;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现象;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沾染了“官气”、增长了“傲气”; 点评 中央第十二督导组组长杨衍银在点评讲话中指出,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精心组织安排,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充分交流沟通,深入开展谈心交心,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民主生活会准备充分。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对待群众意见,聚焦政治坚强和“四风”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触及思想灵魂,开诚布公交流思想,找问题、查“短板”,进一步找准了努力方向,明确了整改措施。民主生活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福建】

批评者直言不讳,被批评者心悦诚服 讲党性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 会场

10月14日至15日,省委常委班子用四个半天的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委书记尤权主持会议。会上,尤权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从各方面征求到涉及“四风”的问题,进一步归纳出17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查摆。形式主义方面:对各地发展一般性部署多,具体、深入指导少,引导力度不够;调查研究不深不实;文山会海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达标评比和节庆会展过多过滥;执行新闻报道规定不够严格。官僚主义方面:联系群众不够紧密,服务不到位;对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抓得不够;对形象工程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观制止不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力度不够大;抓机关作风建设的效果不够明显;选人用人上科学性还不强,对干部教育管理还不到位...... 点评

中央第五督导组组长邢元敏对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福建省委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河北省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联系点为标杆,召开了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氛围很好,是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常委班子的同志们开门见山,直面问题,敞开心扉,交流交融,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和谐;既沟通思想,又相互提醒,增进了理解和信任,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预期目的,给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带了个好头,为全省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作出了示范。

【海南】

想自己多了,想群众少了 人情消费公私界限不够分明 会场

9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罗保铭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罗保铭首先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常委们逐一作对照检查。大家按照中央要求,认真检查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二十条规定、转变作风方面的情况,深入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常委同志之间以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开展了诚恳的相互批评,聚焦“四风”深入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准、深、诚、实”的特点。

语录

政治定力不够,随大流、从众心理; 想自己多了,想群众少了;

名利思想作祟,满足于过去的成绩和功劳; 点评

中央第二督导组组长陈建国在讲话中对民主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紧扣“四风”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提高认识、增进团结、帮助同志、促进工作的目的,为开展好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奠定了基础。 (来源:新华时政)

第6篇:2011年省领导在XX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最新)

在XX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2011年10月25日)

根据省委安排,今天我来XX参加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一方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对这次民主生活会我有四点突出感受:一是紧扣主题。这次民主生活会,大家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认真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工作、作风以及换届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许多整改意见和建议。二是准备充分。会前,大家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等精神,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了民主测评,各位常委相互交心谈心,认真撰写个人发言提纲,有效保证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三是氛围浓厚。会上,大家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说出了心里话,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没有泛泛而谈,没有遮遮掩掩,没有避重就轻,这充分反映了同志们相互之间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整个班子是团结和谐的,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四是效果明显。通过这次民主生活会,找准了问题,统一了认识,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精神、改进作风的目的。总之,这次民主生活会开得很成功,每一位常委班子成员都经受了一次党内组织生活的严格锻炼,经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深刻洗礼。

XX一直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现在又是全省XXXX城市,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实践和探索。这一年来,我感觉XX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进步、新的变化。一是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围绕“XXXXXX”的工作要求,XX着力做大做强市域经济,今年元至9月份,GDP同比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8%,全地域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2.2%,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9个,发展势头强劲、后劲十足。二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XX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起点高、手笔大,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新兴中等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三是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批重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高,创造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四是换届工作稳步推进。率先完成了镇村换届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了市级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干部作风有了新变化,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形成了凝心聚力抓发展的格局。

XX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XX同志为班长的市委常委班子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四大家”班子的同心协力,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省委、省政府对XX市委班子是充分信任的,对大家为XX发展作出的辛勤努力是充分肯定的,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这个班子也是认可的、满意的。下面,我就XX发展和市委班子建设,提几点要求:

第一,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第一需要,自觉践行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理念。学习是坚定信念、提升素养、转变作风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做带头学习的表率,不仅要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过程,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党性修养、一种人生境界。要注重学习的广度,既要学政治理论,也要学业务知识,还要学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为经受“四个考验”、防范“四个危险”打牢理论基础;要学习杨善洲等先进人物事迹,对照先进模范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进一步推进思想解放,研究新情况、创造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以思想跨越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二,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建设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XX建成XXXXXX商贸次中心之

一、XX大城市之一和XXXX物流枢纽之一。这说明XX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挥XXX的体制优势,瞄准更高目标,树立更大志向,实现更快发展。XX提出要建设XXXXXXX中心城市,这个目标提的很好,定位很准,切合实际,大家要按照这一目标指引,扎实苦干,锐意进取,着力提升XX在全省、全国的位次,为XX构筑XXXX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要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着力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要把城镇化作为支撑发展的重大战略,推进城乡一体

化进程,全力打造宜商宜居的中心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显性政绩和隐性政绩的关系,不搞与民争利的发展,不搞牺牲环境的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把务实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要把这一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于人民,使我们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当前,要结合市县乡集中换届,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各级干部常怀亲民之心,多尽为民之责,善谋利民之策,努力创造对得起人民、无愧于历史、经得起检验的业绩。要深入推进“XXXXXX”活动,深入开展“XXXX”行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去除“XXXXX”行为。要充分运用好这次民主生活会的成果,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第一操守,努力塑造自身良好形象。XX书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关乎党风、政风、民风,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投资和发展环境。要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和改革发展的“力度统一论”,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要有多大;改革发展延伸到哪里,反腐倡廉就跟进到哪里。如果经济上去了,干部倒下了,那样的发展是失败的,是不

可取的。大家要把廉洁自律作为第一操守,自重、自醒、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发挥带头作用,不但要管住自己,还要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亲属和朋友,不能“后院起火”。当前,正值换届的关键时期,再过几天,XX就要召开市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希望大家严格遵守中央“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规定,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总之,XX的发展势头十分看好,XX的市委班子坚强有力。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加倍努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创造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业绩。

第7篇:省、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传达提纲

6月2日至3日,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在黄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听取各市州、省直管市财政局行评工作情况汇报,进一步动员全省财政系统干部职工,以务实的精神、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投身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统一部署全省财政系统xx年行评工作,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努力圆满完成全省财政系统行评任务,以好的政风行风促进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6月14日,市财政局也相应在安陆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市局王淑华局长及全体党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的行评工作情况汇报,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主要工作。王淑华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市行评办主任刘忠秋同志就财政系统教你怎样重视这次行评工作,教你怎样增强工作责任感,教你怎样强化抓行风建设的思想意识以及在进一步加强管理等方面发表了指导性意见。省、市政财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是: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增强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我们周密部署,扎实推进了相关工作。

第一,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责任和考核办法,发布公开承诺、公开举报电报,开辟行风建设专栏、编发行评工作简报等。

第二,利用广播、报纸、网络、板报及公开栏大造舆论,形成了行评的良性氛围。

第三,局机关已开始向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及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请行评代表、政风行风监督员以及督导组成员到本单位、到基层财政所检查指导工作,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予以采纳。

第四,通过与先进性教育、觉风廉政建设及优化工作发展环境相结合,我们组织了多次捐款、献爱心、牵手结对、帮困扶贫等活动,把行评的影响深入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由于态度诚恳、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获得了上级及行评代表的一致好评。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充分认识到行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口是任务重、工作忙,存在重布置轻落实、重评议轻整改的现象。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跟上了进度,有的把工作做在了前面,但有的所行动不够迅速,至今尚未启动。三是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相关工作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个别地方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等等。今年,财政部门确定为政风行风评议的对象之一,这对我们是考验,也是鞭策。全系统财政干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度理解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财政部门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人民群众对财政部门民主监督的高度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担负着管理政府收支、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财政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的行政行为、理财行为是否规范,服务能力、工作作风是否过硬,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群众高兴不高兴为尺度,要由最有发言权的人民群众来评议。这就要求我们以诚恳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认真做好政风行风评议各个环节的工作,达到加强业务管理、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放心。

第二,从纠正部门不正之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财政部门政风行风建设水平的高度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委的指导下,我区财政部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规范管理和廉洁勤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财政干部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意识省、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传达提纲来自范文先生-,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8篇: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讲话(精选)

省纪委施彩华常委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省政府纠风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从今年3月中旬至10月底,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下面,我代表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纠风办对这次评议工作作一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这次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与“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年”和“千局万站优环境促发展推进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动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对全省质监系统的行风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和监督。通过评议活动,挖掘和发现质监系统广大干部在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以及“质量强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通过评议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人民群众对质监系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通过评议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质监系统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形成干净干事的风气、强化监督管理的机制;通过评议活动,推动全省质监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评议范围和内容

这次评议的范围是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评议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服务中心。主要评议贯彻落实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质量强省”战略目标,推进“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建设,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二是依法行政。主要评议推进“法治质监”建设,执行行政执法“五公开”和行政许可“八公开”,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和行政许可工作,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确保行政行为公正性、规范性、严肃性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三是政务(事务)公开。主要评议健立健全政务(事务)公开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审批等工作,落实工作职能、办事程序、收费依据、工作纪律、服务承诺、监督电话“六公开”,方便群众办事,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四是窗口建设。主要评议加强行政办事大厅、12365咨询投诉热线等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服务行为,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提升窗口形象,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五是技术服务。主要评议遵循科学公正原则,严格按技术监督法规、标准、规程从事检测检验工作,严格按约定保质保量服务,严格收费规定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六是队伍建设。主要评议坚持“优服务、严监管、强素质、上水平、争一流”工作方针,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完善岗位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执行行风建设“十不准”,杜绝“吃、拿、卡、要”问题发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三、评议方法和步骤

这次行风评议采取统一组织、分级实施、上下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面向社会的方法进行。评议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宣传发动阶段,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机制和营造氛围。省里已经成立了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组长是省质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瞿素芬同志和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质监局,具体负责对评议行风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各级纠风办和质监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行风评议的目标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级质监部门“一把手”要对行风评议工作负总责,做到责权统

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采取召开动员会、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层层发动,营造声势,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充分认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投入到评议工作中去,主动接受评议。要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广泛宣传评议的内容、重点及投诉渠道,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整个评议活动在广大群众的关注、支持、参与和监督下健康有序地进行。

第二阶段是检查整改阶段,时间为4月下旬至8下旬。在这个阶段,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根据评议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抓住重点,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年”和“千局万站优环境促发展推进年”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认真查找本部门、本单位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二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向社会承诺、公布热线电话、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反映和群众的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服务监管对象及社会各界的多向互动,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三是着力整改提高。根据自查和反馈情况,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坚持边查边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对行风评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质监系统行风监督员进行明查暗访。各级纠风办要组织政风行风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深入各被评议单位及其服务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现场征询意见、公开接受投诉等多种方式,广泛调查、了解行风状况,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评议意见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省纠风办将于6-7月份组织省政风行风监督员分12个组对省级机关和11个市的质监系统行风建设情况进行明查暗访。明查暗访结束后,省纠风办、省质监局将召开情况汇报会,听取、综合各明查暗访组的情况,研究反映集中的问题的整改。为进一步创新评议方式,拓宽评议载体,使评议工作更加公开、客观,省纠风办将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质监系统进行纠风情况和满意度测评。

第三阶段是组织评议及总结阶段,时间为9月初至10月底。在这个阶段,行风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要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书面评议材料。各级质监部门要作出自我评估,写出自评报告。省、市和县(市、区)要分别召开评议大会,组织行风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对所辖质监部门进行面对面评议。各市和县(市、区)的评议大会必须在9月中旬完成,评议大会要邀请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各市要将开展行风评议的基本情况、调查和征询到的主要意见、评议大会上行风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各级质监部门的整改情况等相关评议材料进行汇总,在9月20日前分别报省纠风办和省质监局。省纠风办在汇总全省评议情况的基础上,将在10月份召开省级评议大会。

四、工作要求

这次质监系统行风评议工作是贯彻落实“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年”和“千局万站优环境促发展推进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各级质监部门和纠风办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这里具体提四点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质监部门是政府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直接面对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与企业、消费者、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与维护全省经济社会秩序、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密不可分。开展对质监系统的行风评议活动,既有利于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更好的了解质监部门工作的性质、履行的职责、近几年工作的情况,也有利于对质监部门行使建议权、监督权,进一步规范质监系统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各级纠风办和质监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民主评议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引导质监部门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进全省质监系统的行风建设。

二要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各级质监部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职责范围内的行风评议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要把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列入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与质监中心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督促和检查。要按照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建立行风评议机构,认真拟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级纠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督查和指导的职责,注重提高评议质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程序、评议方法和评价机制,促进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要注重创新,务求实效。我省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很多做法和经验。各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行风评议的新思路、新方法,使行风评议活动评出新意、评出活力、评出积极性。今年,我们将选择1-2个市或市(县、区),以电视直播、电台、网络、报刊互动的形式召开行风评议大会,使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更加直观地面对群众、媒体、社会的监督。各地也要创造条件,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自选动作亮点纷呈。各级质监部门要坚持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务求实效,及时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出整改意见,并认真加以落实。各级纠风办要全面了解掌握评议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评议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对明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问题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要求问题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败坏行业风气的个别问题,要严肃查处。要本着事实就是的态度,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力求评议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要标本兼治,以评促建。行风评议既要重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又要注重探索和建立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民主评议是一项阶段性工作,但质监部门的行风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评议中既要注重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固化和推广,又要针对行业中易发多发的问题,研究和制定推进行风建设的治本之策。要通过行风评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行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努力构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和惩防体系,全面推进质监部门行风建设,为实现“质量强省”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有关这次评议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我就简要讲这些。会后还要下发具体实施意见,待会王建满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按照王建满副省长的讲话精神和这次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王建满副省长在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

话要点

发布时间:2011-03-30

一、明确目的,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行风评议的自觉性

开展行风评议工作,要讲辩证法。既要宏观,把握住总体方向,又要微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既要对人,因为事在人为,人事不可分离,也要对事,因为一件具体事往往折射出一个方面的行风问题;既要着眼主流,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的工作成绩,更要重视支流,解决问题,诚恳接受各种各样的品头论足。总之,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以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

一方面,要达到总结经验,激发干劲的目的。这些年来,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新、依法履职,为推进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大质量,促进发展有实招。启动了质量强省建设,重点开展标准制定和推广实施,积极推动块状产业区域名牌培育,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二是实施大监管,质量安全上水平。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区域监管模式,全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三是构建大平台,基础建设更扎实。推进了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四是服务大民生,“十小”整规出成效。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两个98%的目标任务,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即“十小”质量安全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十小”行业得到有序发展,惠及了民生和民利,保障了150万人的就业和增收。“十小大民生、十小连大局”的理念和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此同时,全省质监系统队伍建设也进一步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深化作风建设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开展文明行业、基层满意站所(窗口)、“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等活动,积极创新监管和服务理念,扎实推进质监队伍和质监文化建设, 展现了“科学公正、廉政高效”的行业形象和“积极向上、务实创新、开放协作、团结奋进”的质监新风。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激发干劲、提升水平。

另一方面,要达到查找问题,鞭策后进的目的。我们要看到,全省质监工作离各级党委、政府的新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还有不少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服务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企业检测成本费用增加和检测周期较长;服务群众的质量还不够优,企业和群众对质量政策法规了解不够,检测信息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服务社会的效率还不够高,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着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等问题。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不但会损害质监系统的整体形象,而且可能会因为一个局部的问题,影响到整个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所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的另一个课题和任务,就是要查找问题、发现问题、重视问题,鞭策后进、改进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省质量强省建设全面推进的起步之年,又是转折、转变、转型的重要一年,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就是抓质量。开展行风评议就是要通过抓质监系统的自身质量来促进全省的质量建设。首先,评议是一次大检验。行风是一个部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开展质监系统的行风评议,是检验和提升质监部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难得机遇。其次,评议是一次大发动。开展质监系统的行风评议,必然是一次质量意识的大宣传、大教育、大动员,引导和发动全社会广泛树立全面、全程和全民的质量观,更多地关注质量问题、支持质量建设。第三,评议是一次大推动。通过行风评议,有利于我们依靠群众,更准确地把握质量领域最突出、最迫切的矛盾,找准质量领域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找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质量问题,加快质量强省建设进程。

(二)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更是抓发展。开展行风评议就是要通过促进部门服务的科学发展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又好又快发展,实际就是“质”和“量”的问题。在质监系统开展行风评议,一是有利于促进质监部门自身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质监部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有利于发挥质监部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问题,加快产业升级,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发展质量。三是有利于发挥质监部门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民生,提高生活品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也是抓建设。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既是抓业务建设又是抓队伍建设,是两个建设一起抓。行风评议既有业务建设的任务,这就是要提高质监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更好地履行产品监管职能;也有利于队伍建设,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勤政廉洁、为民服务、文明执法的意识,促进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以提高质监系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质监的良好形象。

二、真评真改,创新创优,深入扎实地开展行风评议活动

行风评议活动已经开展多年,是一项制度性、规范性、经常性的工作,从这几年工商等系统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的经验和做法看,关键是两句话,一是规定动作要保质保量,二是自选动作要创新创优。

(一)规定动作要依照程序,真评真改。坚持真评,就是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实地反映问题,真诚地批评帮助。一要发动群众评。群众是评议的主体,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拓展群众监督和反映诉求的新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评议活动,真正做到评议过程由群众来监督,评议结果由群众来裁判,整改效果由群众来检验。二要实事求是评。力求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准确、清晰地反映出全省质监系统行风建设的全貌。坚持真改,就是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敷衍应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一要端正态度,真心实意。做到发现问题不护短,查找问题不掩饰,揭露问题不怕丑,纠正问题不怕痛。严格自我解剖,虚心广纳群言,对群众提出的评议意见和建议,要真心感谢,真诚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要强化力度,对症下药。从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突出重点抓好整改。质监系统的整改首先要保证质量,对列入整改的问题,要逐条抓好落实,并通过一定形式在本系统和向社会进行公布,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接受社会监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要注重深度,举一反三。要充分利用好这次行风评议的成果,把评议过程中形成的好做法,与质监部门多年来创造的好经验,有效整合、总结,转化为可以长期坚持实行的制度和规定,建立一个本系统自查自纠、自我完善的动态考核体系,建立一套随时可向社会、接受群众监督的行风评价机制。

(二)自选动作要体现特色,创新创优。要针对质监系统的工作特点、工作特色开展评议,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创优工作方法,在有限的评议时间里提高评议的效率和效果。一要聚焦质量安全。质监工作的最低标准是安全,最高标准也是安全。最低标准是安全,就是不能出安全事故,这是底线;最高标准也是安全,就是让人民群众更放心、更满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因此,整个质监系统的民主评议过程,要注重突出质量安全这个重点。我们要通过行风评议把安全系数筑得更牢靠。二要突出关键部位。突出检测检定、认证许可、执法办案等既与职能履行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环节和岗位。三要重视基层一线。全省质监部门有300多个基层单位,全系统6000多人有80%的干部在基层,这些干部在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评议的注意力上要更多地放在基层。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行风评议活动取得实效

全省质监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既是今年全省纠风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全省质监系统的一件大事。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和纠风办要加强调协、协作,上下联动,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一)要领导带头、全面发动。质监部门要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全系统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一把手要亲自抓,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带头重视、带头解剖、带头整改,发挥好领导的带头作用和班子的带头作用。

(二)要结合工作,互促互动。行风评议是一项群众参与、惠及全民的工作,行风评议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上,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质监系统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既面临着监督和执法的任务,还承担着质量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的职责;既管标准、计量,还管认证认可、特种设备;既面向企业生产、又面向人民生活,可以说是面广量大,人多事重。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条件、有限的精力下,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攻目标,集中精力、集中火力,聚精会神地干好大事。今年质监系统有三件大事:一要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落实“三三四四”的任务;二要巩固深化三年“十小”整规的成果,要紧紧抓住“三个两”:抓“两率”(规范率和满意率 )、抓“两百”(100个镇和100条街)示范、抓“两查”(明查和暗访);三要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包括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和“创先争优”等活动。要把这三件大事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确保质监系统今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要树立典型、整体带动。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要认真总结质监系统行风建设的成果,树立和宣传在质量强省建设和“十小”行业整规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行风建设先进典型,加大宣传,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以推动全系统行风评议和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同时,对于评议中发现的严重问题,如出现反面典型,也要痛下决心,决不护短。

省纠风办及各地纠风办要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的职责,加强民主评议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和总结评议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全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评议代表及广大人民群众、新闻媒体都要从关心帮助质监事业不断发展的角度,积极参与评议和监督,支持和帮助质监部门查找问题、抓好整改,努力形成评议活动良好的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确保民主评议取得实效。

省局瞿素芬局长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会上

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3-30

同志们:

根据省政府和省纪委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全省质监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今天,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施彩华同志对这项活动进行了部署和要求,等会王建满副省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质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就全省质监系统如何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讲三点具体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省政府和省纪委决定在全省质监系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意义重大。全省质监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首先,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践行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社会和谐”目标的关键时期。质监系统作为政府质量主管部门,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质量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艰巨任务。能否不辱使命,推动全省质量工作上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质监部门行风和政风的好坏。作风不实,再好的思路也难以落实;行风不正,再好的举措也会落空。全省质监系统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重要性,把行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行风评议推动作风改进、树立良好政风,为质监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质监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转型的主要内容。质监部门作为一个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是质监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建设法治质监,提高质监部门公信力,是摆在当前全省质监系统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行风评议作为一种民主监督机制,它把对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评判权”交给了群众,对我们系统进行评议和监督。通过评议活动,推进质监行政执法规范化和权力运行程序化,切实保障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局,不断提高质监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更好地为企业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

第三,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解决行风突出问题、提升质监部门形象的具体行动。行风就是形象,行风就是生命。近年来,我省质监部门虽然在行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问题依然不少。我们在依法行政、效能建设、技术服务、能力素质等方面,与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一些行业不正之风仍时有发生,我们行风建设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质监部门作为政府一个重要“窗口”,我们要始终把行风建设牢牢抓在手里,倾听民声,广纳民意,找准薄弱环节,坚决纠正行风中的突出问题,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以良好的风气、一流的业绩,切实维护和提升政府部门形象。

第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是推进系统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履职能力的有效手段。抓好行风建设,关键在于人。要充分利用这次行风评议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全省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引导,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塑造创先争优、奋发向上的质监风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着眼提高干部职工自觉履行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着重提升系统队伍勤政善政廉政的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质监队伍。

全省质监系统要把这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作为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正确履职的重要契机,按照省政府、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自觉接受评议监督,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要通过评议活动,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得到纠正,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升,系统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办事效率得到提高,系统各项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明确重点,准确把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总体要求

根据要求,这次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分宣传发动、检查整改、组织评议和总结三个阶段。评议范围、主要内容、方法步骤等都已在实施意见中明确,全省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着力做到“五抓五促”。

第一,抓宣传促氛围。各级质监部门要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努力营造全社会了解质监、关注质监行风评议的浓厚氛围。在系统内要层层发动,抓好部署。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召开动员会,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发动,开展以“优服务、正行风、树形象”为主题的系统大讨论,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投入行风评议工作,自觉接受民主评议。在系统外要全面发动,抓好宣传。主动联系和利用新闻媒体,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质监部门的行政职能、相关法律法规和办事程序,增强质监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社会表达质监系统诚恳接受监督、听取意见的诚意,及时报告评议活动进展情况,真实反映我们的行风状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二、抓规范促效能。抓行风建设,制度规范是根本。我们必须解决好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验检测、评审推荐等各项职能的制度规范,促进全省系统作风转变和效能提高。在今年行风评议活动中,要着重做好“四个规范”:一是规范稽查执法行为。实行调查取证与审理相分离、告知与执行相分离的执法办案机制,完善立案、查办、移送等公开制度。二是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办理,申请受理、现场审核、审批发证“三分离”的审批机制,加强网上审批工作,强化证后监管,规范许可行为。三是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建立完善技术机构的分类管理制度和资质审批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技术机构内部自律、自检和自纠机制建设,实施“抽检分离”,全力做到公正、准确、便捷、高效。四是规范评审推荐行为。探索建立新的评价工作机制,完善评价推荐程序,建立推荐和评审的权力制约机制,保障评审和推荐的公开透明。要通过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提升质监部门行政效能和工作成效,在全年工作中力争实现“四个零”目标,即行政复议案件零败诉、负有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事故零增长、办事窗口服务零举报、检验检测报告零差错。

第三、抓队伍促提升。要努力营造质监系统讲大局、负责任、风气正、干实事的工作环境,增强系统队伍勤政善政廉政的能力水平。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法律赋予质监部门质量监管的重任,它一头连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的消费安全。发展是大事,安全无小事。每个质监干部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讲大局,比奉献,从每件小事抓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切实做到“人人都是行业窗口,个个代表质监形象”。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优服务与严监管并重,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层次,创新服务举措,形成具有质监特色的服务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执行意识。建立完善抓落实的机制,切实增强干部贯彻落实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实践能力,提高执行命令、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履职能力,使抓落实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四是要强化自律意识。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当好行风建设的带头者,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职工。干部职工要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当好行风建设的实践者,努力以自身作风的转变来提升单位的作风形象。

第四、抓整改促落实。行风评议重在查找问题、剖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全省系统要把检查整改工作贯穿于活动始终,集中精力解决一批行风突出问题。要正确对待评议意见,正确对待评议结果,做到揭露问题不怕丑,纠正错误不护短,认真整改不敷衍。要突出整改重点。紧紧抓住民主评议的“六大重点”内容,密切联系实际,逐一进行查摆,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方案。要把握整改原则。坚持未评先改、分类整改、边评边改、即知即改的原则,从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纠建并举,以评促建。要强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时间表,严格落实责任,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于社会。尤其是对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问题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案(事)件,要从严查处,快查快结,决不姑息袒护。对只评不纠,甚至边评边犯的现象,坚决追究责任,确保整改到位。 第

五、抓载体促实效。抓好行风评议是促进和带动各项工作的很好契机。在评议工作中,我们要积极设置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多种活动,促进行风评议活动更富实效。今年,全省系统围绕行风评议工作,将深入开展四大活动:一是开展“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五大十佳”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各具特色的活动,在全省系统形成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双促双保”活动。紧紧围绕“一强三大”工作主线,在促转型、促发展,保安全、保民生上有新作为。开展“千争创万导入”、“行行推标准、企企创品牌”、“衣食住行保安全”等行动,组织“百名局长下基层”、“百支专家组赴企业”等服务活动,强化企业质量基础,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维护百姓健康安全。三是开展质量惠民“四项服务”活动。立足职能优势,运用工作手段,分别开展标准服务惠民、计量服务惠民、执法打假惠民和技术服务惠民活动,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四是开展“三评三达标”活动。坚持内评要“实”、外评要“广”、互评要“诚”,听意见,查问题,解难点,实现勤政、优政、廉政三达标。实施“全员行风建设承诺活动”,努力做到工作“勤”、作风“廉”、效能“优”。

三、强化责任,确保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同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各级质监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精心安排,务求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成效如何,领导是关键。各级质监部门要把行风评议活动摆到全年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与质监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实施。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落实局长、处长、院长负责制。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严格落实行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哪个单位由于工作不得力,出现行风问题,就要追究那个单位领导的责任。

二要主动协调,强化督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质监部门要加强与纠风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汇报行风评议活动工作的进展情况,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要强化系统内行风评议工作的协调和交流,加强信息通报,宣传典型经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建立行风评议的监督机制,把督查工作贯穿于行风评议活动的全过程。省局将把行风评议活动作为今年重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加强明查暗访,加大通报力度,形成强大的工作推进机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注重结合,务求实效。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质监系统任务繁重。在抓好行风评议工作中,各级质监部门要注重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行风评议和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不搞“两张皮”。要把行风评议活动与质量强省建设紧密结合,与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融合,与全省质监事业发展有机衔接,以评议转作风,以评议促建设,以评议推发展。通过行风评议活动,力求评出干劲,评出实效,评出质监部门新的精神风貌。

同志们,全省质监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今天正式启动了。全省质监系统要在省政府和省纪委的领导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切实抓好行风评议各个阶段工作,圆满完成活动各项任务,以扎实的工作、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不断开创质监系统行风建设新的局面,为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9篇:民主生活银行行长民主生活会汇报材料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党组织培养、教育、监督的机会,按照区分行党委×××文件的要求,我认真回顾了自己一年来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现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道德水平。

我在×××支行担任行长已经四年多了,尤其是2003年直管后,我在思想品德、领导经验、领导能力方面距离分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使自己尽快胜任岗位需要,我很重视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在认真参加党总支中心理论组学习的同时,还尽可能多地挤时间自学。一年来,我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论述、学习了“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央关于学习兴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了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适岗能力逐渐增强。为在工作中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还学习了有关领导干部必读书目,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到哲学、领导艺术以及

银行高级领导管理知识,尽可能地扩大学习范围,并学会了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努力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学习,领导就是服务的本质已经深入我心。通过学习,我的思维已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对岗位职责也有了进一步的准确把握。学习使我把正确做事转变到做正确的事上来。

二、 积极工作努力适应岗位需要。

我深知作为基层行一把手,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需要有较高的智能禀赋与知识资源。建设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正向深入进行,体制变革带来的制度要求和创新手段产生的新产品不断推出,每一项技术知识都需要高管人员对其有较多的了解,至少对其使用价值和利益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样工作才会有效益。本着这样的理解,我努力尽早适应改革的需要,不断学习现代银行管理知识,对内探讨有效发挥内部资源的办法,对外提高服务能力,在做具体决策时尽可能克服知觉带来的偏好,坚持身体力行,理性决策。决策过程中也注意倾听班子其他成员的建议以及换个视角思考决策,将效率和效益放在第一位。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强调人的主动性,重视团队中个人的胆识和才华。认为搞垮一个行,一个人足矣;而搞好一个行,一个人绝对不行。在平常的工作中我能够尽量挤时间多方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三有比较强的改革意识及群众观念。

本人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总分行党委的决定。在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过程中,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大局意识,能够支持改革,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不独断专行,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能够充分尊重班子成员,主动加强沟通,善于发挥助手的作用,对班子其他成员积极鼓励,出现问题敢于主动承担责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作风比较朴实、民主,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鼓励下属放手大胆工作。能够做到思想上尊重他们,感情上理解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与大家相处得比较融洽。

四、 廉洁自律。

我能够用中纪委、建总行党委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约束自己,时时处处严守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没有借当权之机为自己和亲属、子女谋取私利的行为。能够正确认识权力,始终牢记建行利益用好权。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方面,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念,常怀律己之心,时时自重,处处慎权、慎欲、慎独。为克服情面困境,避免人情腐蚀执行制度的决心和办事的公正,能够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员工的监督,努力把行使权力的全过程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权力的正确使用。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五、 存在的不足。

一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系统学习不够,影响了自己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是深入网点调查研究的时间还比较少。三是忙于应付处理各类具体事务,缺乏对一些工作的创新思路。四是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对我自己没有察觉的问题,还恳请大家给我指出,提出批评,帮助我改进。

六、 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抽时间自学,着重在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和学风,在理论学习中紧密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廉洁奉公,牢固思想道德防线。按照总分行党委要求,加强世界观改造,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做到权为民所用,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党负责。要牢

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要求自己的同时认真履行对班子其他成员和员工的管理和监督职责,带好队伍。三是更好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加强与班子成员和员工的沟通交流,为增强班子和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出贡献。

四是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我行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因此要特别加强金融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对工作的全面指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合理安排时间,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出更多时间到网点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多与员工交流与沟通,努力营造×××支行班子团结、员工归属感强、忠诚度高的新局面。

上一篇:评选优秀党员主要事迹下一篇:什么是宪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