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2022-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全册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这些数你会读吗?

56321

78041

4506

96502

4780

90285

8746 2.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3.这些数你会读吗?

456321

70864025

890562

764253

1560248

145023

二、点拨自学 自学提示

1. 你知道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分别指什么? 2. 你知道计数方法是怎么样的? 3. 你能说出一个数的组成吗? 4. 数级指什么?怎么样给数分级的? 5. 你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吗?试一试: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569000

24600

708000

三、交流解惑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5.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标上数位再读。

四、达标检测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3.读出下面个数

3256875

6012654

936852

1020509

2000350

20250378

五、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六、教﹝学﹞后记:

3

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

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6、

9、

11、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四千三百九十八

一千九百五十三人

六千九百五十二

四千八百零七 2.说说你是怎么样写的? 3.先自己试做。 4.自学课本第6页内容。 5.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归纳总结: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达标检测

1.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2.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3.课本第10-11页

7、

9、12题。

四、自我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看法?

五、教﹝学﹞后记

3 4

5

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9-13页第

4、

6、

12、

14、15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学习重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学习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学习关键:由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2)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

85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685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5000米≈(1786)万米

(×)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 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 6 2. 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并进行交流归纳: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3. 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请注意:零占位的问题

4. 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 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自我检测: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

1、

2、

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⑴读两个0;

⑵读一个0;

⑶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自我总结

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教学后记

7

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

2、6题。 学习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8902○8903 7810○810 8950○6905

二、合作探究、交流

1.你会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吗?

67520 ○47520 874590○36528 698235○69823 720000○1100000

454800○485000 2.学生尝试完成,在进行分组讨论: 3.回报讨论结果,交流归纳: 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

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达标检测

1.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 2.完成练习二第1题。

7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四、自我总结

8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9

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例

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

5、7-8题。 学习目标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读一读下面的数

5896521 234002 45600450

1 6502

3020000

4500405 2.我会求近似数

9241≈﹝﹞千 5832≈﹝﹞千 4563≈﹝﹞千 280≈﹝﹞百 895≈﹝﹞百 说说你是怎么样估的

二、探究、交流 1.我会合作学习 ①读一读下面的数

500 0000 2340000

45600000

1 0000

3020000

4500000 ②我会改写

500 0000=﹝﹞万

2340000=﹝﹞万

45600000=﹝﹞万

1 0000=﹝﹞万

3020000=﹝﹞万

4500000=﹝﹞万

23400000=﹝﹞万

60500000=﹝﹞万

③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④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78510≈﹝ ﹞=﹝

﹞万

58963014≈﹝ ﹞=﹝

﹞万

5324801≈﹝ ﹞=﹝

﹞万

65014830≈﹝ ﹞=﹝

﹞万

14852≈﹝ ﹞=﹝

﹞万

2140563≈﹝ ﹞=﹝

﹞万

3201540≈﹝ ﹞=﹝

﹞万

501248≈﹝ ﹞=﹝

﹞万

9 ⑤说说四舍五入的意义

10 ⑥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自我检测

①完成练习二第

3、5题。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自我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教学后记

11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

4、

5、

7、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561285○49621965

75124○65122

7501274○7502202

86301○8530652

452103○453102 6502314○502341 8541203○786542 3012456○21035647 学生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万

1210000=﹝﹞万

720000=﹝﹞万

321450000=﹝﹞万

89500000=﹝﹞万

65000000=﹝﹞万

9650000=﹝﹞万

4510000=﹝﹞万

学生归纳总结: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7851042≈﹝

﹞万

589≈﹝

﹞万

5621034≈﹝

﹞万

5324≈﹝

﹞千

650≈﹝

﹞百

4562≈﹝

﹞千

1485286≈﹝

﹞万

2140≈﹝

﹞千

874≈﹝

﹞百

11 12 320≈﹝

﹞百

5012≈﹝

﹞千

12587460≈﹝

﹞万

二、交流学习

①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5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 自我检测 1.第4题 2.第5题 3.第7题 4.第8题

四、自我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五、教学后记

13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学习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学习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学习过程:

一、点拨自学, 提出自学提示

1.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那么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2.这些数是用怎样的符号和计数方法呢? 3.你能绘出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吗? 4.十进制计数法怎样的? 5.自学课本内容。

二、合作探究 我会合作学习

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

﹞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数。

2.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

﹞。

3.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

﹞,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是不同的。

4.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

1、

2、

3、

4、

5、

6、

7、

8、

9、

10、11等是﹝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

﹞。

5.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的个数是﹝

﹞。

13 14 6.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计数法。

三、展示交流

想想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来吧,交流交流。

四、自我检测 ﹝相信自己,我能行﹞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级„„

(

)级(

)级(

)级 计数单位„„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

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 ①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②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④(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

)是一百亿、10个亿是(

)。 ⑤4在十亿位,表示(

)个(

)。

4.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五、自我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六、教学后记

15

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

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 学习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学习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我会读

456321

78902456

68542013

4562103

12450005 12304501

12584020

12000045

845870

40102501 2.我也会说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尝试自学

(一)我会合作学习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23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52256321人。

(二)我也会说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15 16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三)你知道数中间的零怎样读吗?先读后说。

12000360

500120406

4560127008

400080007900

450006980007

500560

20304050120

4501200014 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三、自我检测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 2.出示卡片让读数:

800 7000 012

3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83 0000 0000

5 7800 0000

2070 0600

100 0100 0000

6203 0040 0000

46 0080 0000 3.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4.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多选)(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5.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自我总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五、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活动内容:

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在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17 学(教)反思:

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

(一)

学习目的:

1.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

19 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学习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㈠训练有关数位顺序表的知识。 1.说说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

2.在数位顺序表中怎样分级?每级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㈡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

4005 2136(

)

4500 0234(

)

6500 0230 4780(

) 1.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㈢训练亿以内数的写法

七千万零五百(

)

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 1.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 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 ㈣比较大小

20 8090(

)20 0809

1900(

)2万

3458(

)123456

比较大小时首先分级,然后看数位,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㈤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470 0000=(

)万

127 0000 0000=(

)亿

1292 4800≈(

)万

2 7200 0000≈(

)亿

35 0720 0000≈(

)亿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二、自我检测 1.填空。

19 20 ⑴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十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⑵1702030009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 ⑶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

)。

⑷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⑸在4和6之间填上(

)个0,这个数就成为四百万零六。

⑹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

),中间的3表示(

),最后的3表示(

)。 ⑺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

)。 2.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 135元

B 1350元

C 1350万

D 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 1

B 2

C 3

D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 百万

B 十万

C 千万

D 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 207375

B 2070375

C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 19998

B 20003

C 21000

三、自我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四、学(教)后记

第十五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二)

学习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20

21 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学习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学习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万是(

),(

)个千万是一亿

⑵从个位起,第四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十一位是(

),计数单位是(

)。

⑶1602050002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0次是(

)。

⑸一个数是由5个十万、3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

)。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4,万位上是6,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⑺1个百万是(

)个十万,1个千万是(

)个百万,(

)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2和7之间填上(

)个0,这个数就成为二百万零七。

⑼50500050最高位上的5表示(

),中间的5表示(

),最后的5表示(

)。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3,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8,这个数写作(

)。 ⑾862000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

) ⑵5423>5423万

(

)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

) ⑷五万零八百写作:50000800

(

) ⑸707070读作七十万七千七十。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29600000元=(

)。

① 296元

② 2960元

③ 2960万

④ 2960万元 ⑵读50505050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① 百万

② 十万

③ 千万

④ 亿

21 22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① 207375

② 2070375

③ 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40000的数是(

)。 ① 39998

② 40003

③ 4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

)亿吨

810000千克=(

)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

)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

) (3000000)+(800000)+(9)=(

)

二、用

2、

7、0、

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

),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

)。

三、用

5、

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 ⑵读两个零: ⑶一个零也不读: 学教后记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材分析: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2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3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目标:

1.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习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内容: P

35、36页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线段有什么特征? 2.线段要怎样画? 3.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画一个角吗?角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P35页内容,认识: 1.什么是射线?

2.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射线怎样画?自己画几条射线。 4.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5.认识什么是直线?直线有哪些特点? 6.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3 24 7.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8.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几条直线。

9.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10.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自学课本内容P36页内容,认识: 1.角是怎样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3.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同桌互相交流练习。

三、自我检测

1.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按要求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①经过任意一点画直线。 ②经过任意两点画直线。 3.填空

①射线有(

)个端点,线段有(

)个端点。 ②一个完整的角是由一个(

)和两条(

)组成。 ③完成39页第

1、2题。

四、自我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经验想给大家说说吗?不妨大胆的说说吧。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24

学习内容:

25 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及练习四的第3~8题。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习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的度量角的读数。 学具准备:

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说说什么叫角?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4.出示角1和角2,看看那个角大。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㈠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⑴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 ⑵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观察量角器)

⑶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⑷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⑶探究两角器内、外刻度线的使用方法 3.实践

⑴内刻度:找到

55、70、130、180的角。

25 ⑵外刻度:找到80、

15、180度的角。 ㈡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说说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6 2.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根据量角的方法进行量角练习。 出事小黑板上的角进行。

四、课堂小结

五、学(教)后记

第三课时:量角的练习

学习内容:

教材第

39、40页内容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角的量法。

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用投影仪)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

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要求学生搞清楚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量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想一想。

①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②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26 27 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

学(教)后记

第四课时: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教材第41—42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3.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4.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 今天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㈠自学课本内容

1.认识直角的度数。直角=(

)度

2.认识平角。平角=(

)

1平角=(

)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27 28 (1) 按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怎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2)锐角、钝角各是怎样的一个角呢?说说看。

4.认识周角。

教师演示并指出周角=360度 5.组织练习。

“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三、学习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 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 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学(教)后记

28

29

第五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学习内容:

有关角的分类和画法练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很快的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学习重点:能准确判断角的类型,学会画角。

学习难点:能很快的用量角器或者不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角。 教具学具:小黑板

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回答问题并完成各题:

⑴什么是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⑵指出下列角各是什么角?(小黑板出示。) ⑶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两个。 ⑷看看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⑸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试一试。

二、自我检测

1.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2.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能说说他们都是什么角吗?

45度

165度

93度

120度

35度

158度

95度 3.小亮没有量角器,能画出一个角吗? 4.你能不用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吗?试一试。 45度

60度

90度

120度

135度 5.下列图中各有几个角?(小黑板出示)

三、自我小结

你能说说你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吗?你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 学(教)后记

29

30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学习内容:

角的分类、度量、画角的练习 学习目标:

1.能快速、准确的进行角的分类,按照要求迅速的画出角。 2.能够利用不同的手段画出角,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锐角(

)

钝角(

)

直角(

)

平角(

)

周角(

)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3.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4.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5.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6.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30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31 7.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半圆仪 用三角板)

8.看下图,已知∠1=60°,求∠

2、∠3和∠4的度数.

9.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80° 120° 135° 75° 105°

10.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二、自我小结

通过刚才这些练习题,你有什么想法,给大家说说。 学(教)后记:

第七课时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 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31 32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探究活动二: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 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 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 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 自我小结:

32

第2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买文具》导学案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导学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

《买文具》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培养自己总结、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习安排: 课前

1、口算。

10×3+10×7= 60×9+60×1= 25×73×4= 20×5+50×2=

2、观看视频《乘法分配律》。 课中

活动一: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

1、观察数学书56页情境图。

(1)工人叔叔贴了多少块瓷砖?列式算一算。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2)观察上面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两组算式的计算结果是( )的,所以这两组算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10+5×10=(3+5)×10 =

2、观察上面等号两边的算式,他们有什么特点,按照这样的特点,再写出几组相等的算式。 (10+7)×6=×6+×6 49×(100+1)=+ 编写: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审核:

签印:

使用时间: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导学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

=

3、总结:两个数的( )与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 )相乘,再把两个乘积( ),这种运算定律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来表示算式中的三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活动二:乘法分配律与简便运算。

1、简便计算

(80+4)×25 34×72+34×28

2、思考: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举一些例子。

课后: 我会做练习:

1、填一填。

8×(125+9)=8×+8× 7×48+7×52=×(+)

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100+25)×4 56×45+56×55

思维拓展: 简便计算:

201×85 99×99+99 32×98

总结反思: 今天我学习了:

编写: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审核:

签印:

使用时间:

48×101

第3篇:青岛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7310475(配套教案导学案)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

亿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 的数和整万、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了解十进制记数法,会用 “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进 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材分三段编排:第一段结合实例,教学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第二段教 学了解十进制记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第三段教学认识近似数,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1)重点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穿插介绍十进制 (2)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万” 记数法。 “亿”作单位

(3)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近似数,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 的近似数。

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 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能按照数级由高到低正确的读数、 写数;能根据级数单位说出数中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数值;理解一个数所含的 级数单位和它的组成;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能按要求求出大数目的近似数。

数学思考方面: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并有根有据、有条有理 的进行思考;在交流中,能正确表达自己操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解决问题方面:能主动到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数量信息。会用大数目表示日常生活 中一些数量,用对大数目的感受去解释生活中的统计数量,能恰当的使用近似数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数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

努力克服。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乐于和同 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 页整万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j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

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 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 方法努力克服。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 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教学具准备:演示文稿、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计数器。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

十、百、千 210 个一是多少? 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爸爸是公司的 2.读出下面各数:采 购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3.从右到左说出 3876 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4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3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只读一个“零”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 大的数。如:我国 2003 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茶叶:七十八万吨 甘蔗:九千零五十一万吨 油菜籽:一千一百四十万吨

二、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 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 10 要怎么样? j 10 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万位满 10,向前一位进 1,就是“十万”。 10 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千一样,都是 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也就是十进关系。 练习:想想做做第 1 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 “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

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 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 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 个、 百、 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十、 千是“个

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780000 读作:七十八万 七十八万 写作:780000 举例明确写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 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j 万、千万。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和万 级,还学会了整万数的读写。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

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 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学习中的错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读出下面各数: 250000 3450000 10390000 998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六万 五千万 四千八百万 二千零六万j

3、整万数是如何读写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今天我们继续亿以内数的读写。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1)在计数器上拨珠:5 个一千万,2 个一百万,三个十万,9 个万,5 个千, 2 个百,三个十,9 个一。 (2)谁能读一读这个数?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五千二百三十九万;再读个级,五千二百三十九。)

2、(1)观察计数器,3 个百万和 4 个千合起来是多少? (2)指名回答。(三百万四千) 提问: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三百万;再读个级,四千。) (3)观察:这个数中哪几个数位上是 0?通过读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 (4)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试一试。

(5)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使学生明确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 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一样。 十万位、万位、百位、十位、个位上为什么要写 0?

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些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 0 来占位。

3、(1)观察计数器,四百零八万零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分析这个数的读法,对于各个数位上的 0 是怎么处理的?

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 只读一个“零”。

(3)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使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4、试一试: 针对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数的读写方法这一难点,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比较 和交流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想想做做

1、

2、3 练习时让学生读写完毕后都要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读、写的。

四、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4、

5、6, 创意性: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j 亿以内数的读写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 知道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亿数;掌握把整万、整亿的 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学习中的错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1.提问: 1说出亿以内的计数单位。

板书: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210 个一是多少? 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10 个千、10 个万、10 个 十万、10 个百万呢?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万和十万,十万和百万,百万和千万每 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560000 4325610 10020007 2307006 685030 3.从右到左说出 3263876 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每一级末尾的 0 不读;3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j ; 只读一个“零”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千万”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 大的数。如:我国 2003 年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如下: 水泥九亿吨;原煤十七亿吨;布。

九亿、十七亿、三百七十五亿是多少?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亿数的读写。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B>。然后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一直数到九千万, 再拨上一千万。 提问: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 10 要怎么样?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板书“亿”。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万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 提问:再加一亿是多少? 教师明确:亿位满 10,向前一位进 1,就是“十亿”。 10 个一亿是十亿。 板书“十亿”。写在亿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亿、一千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亿、千亿”。

然后指出,亿、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 万、千万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也就是十进关系。 练习:想想做做第 1 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 “位”字,构梢桓鍪凰承虮怼#ǔ鍪?P89 页数位顺序表)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教学整亿数的读写。

学生看书自学,通过整万数的读写,将知识迁移到整亿数的读写上。 练习:想想做做

1、2

5、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为了读写的方便,我们常可以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j (1) 学生自己写出九百六十万和十三亿。全班交流。 (2)

出示小萝卜和小辣椒不同的书写方法 (3)比较:那种书写方法简便?

小结: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 (4)讨论改写的方法: 师生小结: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 4 个 0,写上万。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和万级的 8 个 0,写上亿。 (5)A、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4000000( )万 70840000( )万 500000000( )亿 2300000000( )亿

6、想想做做 3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4、5 创意性: 有兴趣的学生自学二进制计数法。 板书设计:

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认数 素质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j 基本能力: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 整亿数;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前几节课学过数位顺序表,学过个级和万级,谁来说说个级包括什么,万级包 括什么? 读出 780000,11340000,5634890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

(一)

1、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那么十个一千万是多 少?(一亿)

十个一亿是多少?(十亿)十个十亿是多少?十个一百亿是多少?十个一千亿是多少?

2、翻开书 89 页,看一下例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这几个产量的数字自己在本子上写写 看看,写完了小组讨论一下。

3、看一下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快速把它填完。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把下面的一句话一起读一下,划下来。

5、想想做做

1、2 题 )、 (二

1、一起读一下 90 页上的例题,在本子上试着写出这两个数来。

2、有两种写法,9600000 和 960 万,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些?把下面的一句话读 一读,划下来。

3、想想做做第 4 题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3、5 题。 创意性: 你知道吗?回家查资料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j 教学内容:复习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素质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 改写。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复习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子上写出这些数,7600000,4500000000,80500000,7656899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看 92 页的例题,先在书上对照着数位顺序表把这两个数写出来。

2、再试着写一个三十四亿五千七百万,一百三十七亿八千二百三十万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

1、

2、3 题

2、昨天的课外拓展汇报所查的资料

四、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1、想想做做

1、

2、3 题

2、昨天的课外拓展汇报所查的资料 创意性: 想想做做第 6 题,你知道吗?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来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忆 以内数的读写法,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并能结合所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忆以内数的读写法,能熟

练地比较数的大小,能把一些大数目的数字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 近似数。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j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电脑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 复习

1、 出示 96 页的第 3 题,指名学生练习写数

2、 出示题目: 请你读出下面各数: 53040000000 13054896 49000 17000000 2020000 56785 30000 35000 3220000 1294 149600000000

二、 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题目,巩固学生对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 1 组成的数的认识(96 页的第一题) “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复习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 (97 页的第

4、

5、

7、8 题)

三、 小结

四、 测试 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 泰山黄金周 ——计算器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

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 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 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

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 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对计算器的认识,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

需求,先出示了人们购买商品的实际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计算 器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2)通过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对计算器j 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认识,教材没有给出枯燥的文字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 索。(3)对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教材选择了数字比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 式,便于学生通过验算,确认计算器能保证计算正确,并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 点。而对减法和除法以及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则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 己探索。

2.突出使用计算器的价值。(1)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 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2)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有趣的数学规律,从中引导学 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数与式的美,体验数学的奇妙。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数感。教材安排有几个特点:(1)综合了时间、长度、 重量等不同领域的内容,安排的问题学生以往只能靠猜测和想像才能解决,现在 却可以运用列表的解题策略,借助计算器的使用进行探索,便于学生体会计算器 的作用, ( 精心设计了“数一.

第4篇: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道三小学 王贺花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30÷2 467-240+129 624÷3×2 35-12+14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去“冰天雪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半价,他们购门票需多少元?(说说“成人票”“儿童票”“半价”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3、阅读第6页的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式并说说计算顺序。

4、运算顺序一样的画“Y”,不一样的画“N”. (1)2×9÷3 (2)36-6×5 56÷7×5 2+9-3 36÷6×5 56+7×5 ( ) ( ) (

) 【互动探究】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5 说一说:仔细观察上面两题,我发现了 。

2、.同学们植树,三年级40人,每人植树2棵;四年级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整理学案】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达标测评】

1.下面计算对吗?不正确的请改正过来。

(1)38+22÷2-10 (2)100-18÷2×8 (3)25×2-15+10 =60÷2-10 =100-9×8 =50-25 =30-10 =100-72 =25 =20 =28

2、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千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 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3、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小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快乐应用】

1、小刚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2、新梅电影院,楼上有248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3倍。学校共有师生950人一同看电影,这些座位够吗?

3、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其中18件上衣450元,35条裤子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4、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数如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人 274 260 282 264 258 276 学校组织两个年级去看儿童话剧,剧院里正好坐了18排,每排31人,(其中老师有24人)。去剧院看话剧的可能是哪两个年级?

四年级数学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道三小学 王贺花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学法指导】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反馈,并在全班交流,主要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掌握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下表:

这是“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人数 312 306 369

提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一些一步计算的题,教师可提示他们提出一些两步计算的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买票)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3(1)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列式解答。

生1: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生2:24+24+24÷

2 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个算式是分步列式,

二、三两个算式是分步列式,后两个算式的意思其实一样,24+24和24×2都是在算两张大人票要多少钱?)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3)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 24×2+24÷

2=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以上两种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进行呈现,虽然两种算式都是来求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但写法却有所不同。

(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1)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第1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56÷7×

5 2+9-3 36÷6×5 56+7×5

(三)巩固提高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

5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3、课堂小结: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你的同桌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得棒不棒?

第5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导学案)详解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运用学过的知识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语句通畅,用词准确,能抓住动物的特点。 【学习重点】

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我这里也有一些小动物,它们想和大家交朋友。但是,它们不愿自报姓名,请大家猜一猜,他们是谁,猜对了可获精美礼品一份。

1.出示谜面,请同学竞猜。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谁总是叫妈妈——羊;

一个小贼头,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专在夜里做坏事——老鼠。 小结: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了他们是谁呢?(抓住特点) 2.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而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小动物的特点,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3.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跟小动物拍的照片或搜集的相关图片,说说拍照原因。 4.指名回答。(可学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5.编一首儿歌,不会编的可说一句自己想对小动物说的话。

6.欣赏学生绘画,听儿歌。请同学交流为什么画得这么好?你编儿歌的依据是什么?(外形、生活习性、我与动物间的趣事)

二、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

1.师:同学们画出了这么美的画,编出了如此好听的儿歌,真棒!现在,我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刚开

1 辟了“欢欢动物乐园”这个新栏目,需在本班招小记者两名,小主持人两名,用什么方法推荐自己呢?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

2.讲特征,议说法。现在请你来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打算抓住它的哪些方面来介绍呢?(外形、吃食、叫声、睡觉、和我发生的事等) (1)分组讨论。

要求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组成一组,交流自己观察了什么小动物,分别介绍这种动物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推荐,班级交流。

①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选手上台讲这种动物的一个特征。学生结合观察纪实卡自由汇报自己观察的小动物;②师生评议,评选出预备级小记者与小主持人。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三、合作学习,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

可能还有的同学对你喜欢的动物生活习性还不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交流你喜欢的动物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可以互相补充。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画动物、说动物、找习性,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能按一定顺序把它描述出来。老师感觉到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所以才把小动物介绍得如此可爱。同学们真了不起!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看谁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五、拓展延伸。

喜欢相同动物的学生归为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习作 【学习目标】

1.任选一种动物或物品作为主人公,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通过编写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小朋友们最喜欢动物啦!机灵可爱的小猴,性格古怪的小猫,色彩斑斓的孔雀,勤劳的小蜜蜂,……说起它们,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写写它们,也挺有意思。今天咱们都动手来写一写吧。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评: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评:准确简洁地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师小结:介绍动物外形特征确实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在描写小动物习性时,应该把它的特点写清楚,并恰当地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好词。在表达你对小动物的感情时,必须选取一个生动有趣的真实事例,才能吸引读者。(写外形——抓顺序,写习性——抓特点,写感情——举例子)。

4.学生作文。

(1)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①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②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2)自由布局谋篇。

3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习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1.学生拿出读书笔记,可以把自己搜集的好词好句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2.教师出示为学生搜集的描写动物的资料。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修改习作,誊写作文。 【学习目标】

1.学习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2.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段让学生集体修改。 3.四人小组内轮流交流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三、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展示优秀习作。

将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供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2.积累关于动物的16个成语。

4 3.鼓励学生练习讲述,课后讲给别人听,进行语言积累。 【学习重点】

积累关于动物的16个成语。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过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 )一毛 对( )弹琴 如( )得水 ( )死狐悲 杯弓( )影 ( )毛蒜皮 ( )立鸡群 指( )为马 为( )作伥 车水( )龙 万( )更新 门可罗( ) 抱头( )窜 顺手牵( ) 哀( )遍野 ( )( )点水 生龙活( ) ( )仗人势 6.课外延伸: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三、趣味语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小故事,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讨论、交流:

(1)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 你能说说故事的两位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吗? (3) 你知道苏东坡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幽默、妙趣横生等) (4) 请同学试着复述这个故事给大家听。 3.课外延伸:阅读课外书籍,了解一些名人轶事

6

第6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一周_第一课时

课题 毫米的认识 设计者____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测量,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通过观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在操作与交流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重点、难点:

1、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2、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情景链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直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高各项是多少。 数学书的长:__________

宽:__________

厚:______________ 这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自主研学: (展示交流)

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表示,1毫米有多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请你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_________个小格。1个小格长是_____毫米。所以1厘米=_________毫米。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的对不对。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作单位的?

困惑与问题

在学习中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写出来。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探究以下问题:

1、对数学书的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____厘米 _____毫米

宽:_____厘米____毫米

厚:____厘米 ____ 毫米

2、1厘米=_________毫米

3、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有1毫米。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一、填空题。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_______ 。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60毫米=(

)厘米

28毫米+52毫米=(

)毫米=(

)厘米

4、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

70毫米○70厘米

5、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大树高约10(

) 马拉松长跑比赛

一块橡皮长

一只曲别针长约4(

)

全长约42(

)

约4(

)

(1)橡皮擦长5(

)

(2)教室长10(

)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今天我们学了长度单位(

)

2、我知道1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00毫米=( )厘米

3、我能填: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1厘米13毫米=()毫米

130毫米=(

)厘米

96厘米=(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厘米( )毫米

学(教)报告: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一周_第二课时

课题 分米的认识 设计者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测量,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通过观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在操作与交流中,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重点、难点:

1、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2、能够根据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 情景链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它是____________。请看例2情景图,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测量? 自主研学: (展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可以选一段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续量来测量,以10厘米为一段,我们可以用一个单位来表示,这个单位量是________ 观察测量尺,你能不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分米=________厘米

1米=_________分米 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______分米_______厘米,课桌的高是________分米

_____厘米

困惑与问题在学习中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写出来。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我会填:1分米=(

)厘米

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

(2)跳绳的长约2(

) (3)直尺的厚约(

)毫米

(4)我的身高是(

)厘米 ※

3、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厘米。

2、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分米

厘米,课桌面的高是

分米

厘米。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

1、在○里填上“>”“<”或“=”。

10米+9厘米○20米

12米10厘米○12米10分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0厘米

2、1米-9分米=()厘米

100厘米+10分米=()厘米

13厘米-1分米=()厘米

3、选择题

(1)、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2)一张床长(

)米。

A、2

B、3

C、4

4、动手操作。

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比1分米短2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相当于2个3厘米那么长的线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教)报告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一周_第三课时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设计者___________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1、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2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情景链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名称。

1、圆珠笔长约15(

)

2、过街桥长约10(

)

3、纸板厚约5(

)

4、钉子长约4(

)

5、铅笔长约18(

)

6、黑板长约10(

)

从课本例3中你知道了长度单位_________,它比米大还是小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自主研学: (展示交流)

测量长距离时,我们可以选用计量单位___________,并且我们知道1千米=________米

请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的校园门口情景图。 困惑与问题

在学习中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写出来。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探究以下问题:1千米有多长,你有办法来验证吗?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1、千米是比米

的长度单位。1千米=

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人

25千米 飞机

800千米 摩托车

4千米 小汽车

80千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4、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10页第5题)。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3、 水杯 的高约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4、你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10秒

B、10分

C、10小时

5、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0(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6、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8、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 数学书

9、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A 、分米

B 、米

C、 千米

10、4千克(

)4千米。

A、 大

B、等于

C、 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能比较

学(教)报告: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

周_第

课时

课题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设计者____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学习目标 情景链接:

1、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____________。

2、我能填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100毫米=(

)厘米

7米=(

)厘米=(

)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

单位换算的题。 自主研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展示交流)

1、选钥匙开锁

(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0毫米。用(

)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

)钥匙开5分米的锁。

(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

(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钥匙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

2、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困惑与问题 你还有哪些问题?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探究以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1、课本第10页第

1、2题。

2、填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8千米2米=(

)米

20千米-2000米=(

)720米+300米=(

)千米(

)米

3、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4、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你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10秒

B、10分

C、10小时

(2)、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0(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3)、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 数学书

4千克(

)4千米。

A、 大

B、等于

C、 不能比较

5、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 填一填

9千米=(

)米

4000千克=(

)吨

60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米=(

)厘米

80厘米=(

)分米

50分米=(

)米

2000克=(

)千克 6米=(

)厘米

7分米=(

)毫米

28毫米+52毫米=(

)毫米=(

)厘米 9厘米+31厘米=(

)厘米=(

)分米

3米—25分米=(

)分米

1400米—400米=(

)千米

600千克+1400千克=(

)吨

3吨—800千克=(

)千克 4分米×5=(

)米

30米÷6=(

)分米

学(教)报告: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

周_第

课时

课题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设计者___________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单位。 学习目标 情景链接:

1、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____________。

2、我能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100毫米=(

)厘米

7米=(

)厘米=(

)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

单位换算的题。 自主研学: (展示交流)

1、选钥匙开锁

(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0毫米。用(

)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

)钥匙开5分米的锁。

(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

(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钥匙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我会用(

)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用(

)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

2、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困惑与问题 你还有哪些问题?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在小组内交流、探究以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1、课本第10页第

1、2题。

2、填空

8千米2米=(

)米

20千米-2000米=(

)720米+300米=(

)千米(

)米

3、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4、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你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10秒

B、10分

C、10小时

(2)、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0(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3)、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 数学书

4千克(

)4千米。

A、 大

B、等于

C、 不能比较

5、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 填一填

9千米=(

)米

4000千克=(

)吨 60毫米=(

)厘米

80厘米=(

)分米 50分米=(

)米

2000克=(

)千克 6米=(

)厘米

7分米=(

)毫米

28毫米+52毫米=(

)毫米=(

)厘米 9厘米+31厘米=(

)厘米=(

)分米

3米—25分米=(

)分米

1400米—400米=(

)千米

600千克+1400千克=(

)吨

3吨—800千克=(

)千克 4分米×5=(

)米

30米÷6=(

)分米

学(教)报告:

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教)案第

周_第

课时

课题 吨的认识 设计者___________ 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情景链接:

1、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

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为什么? 自主研学: (展示交流)

1、我得出吨是比千克(

)的质量单位,1吨=(

)千克

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

)。

3、思考: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4、在我的生活中,(

)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

5、5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困惑与问题

在学习中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写出来。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我能填:6吨=(

)千克

9000千克=(

)吨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

3、有100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货车6辆,2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为什么? 攀登高峰: (五阶以上)

一、课本做一做。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

)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

)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

)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

)

三、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50千米○400厘米

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

3吨○3000千克

6吨○7千克

四、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

)。

A、克

B、千克

C、吨

4、 水杯 的高约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5、你走1千米大约需要(

)。 A、10秒

B、10分

C、10小时

6、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0(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拓展训练: (举一反三)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

)

一个 西瓜约重4(

) 小红的身高是138(

),体重是42(

)

数学课本长约2(

)

日记本的厚4(

)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

)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小玲家离学校1750(

)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

2、

3、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

) 一头大象重4千克。

(

) 黑板长4米。

(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

5、 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

) 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

)

学(教)报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儿歌怎么教下一篇:档案知识问答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