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民族音乐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9年7月,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开展一年一度的阶段性教学成果汇报展演。为完成课题目标,经过仔细的思考和筛选,在此次展演中加入了部分与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优秀作品,较有代表性的有云南民歌《猜调》的演唱,云南佤族舞蹈《谷神祭雨》,云南花灯歌舞《十大姐》,表演唱《彝家汉子》,以及巴乌、葫芦丝的独奏《竹林深处》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艺术文化民族音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文化民族音乐论文 篇1:

长笛艺术中的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摘要】长笛为西方室内乐的重要乐器,晚清时期传入我国,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了长笛课程,标志着我国长笛教育的开端,民族化是我国长笛艺术发展最为鲜明的特征,从贺绿汀创作《幽思》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净》等,均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对长笛教育的开展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均有着突出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做了介绍,继而探讨了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如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介绍了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三点原则,最后就如何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提出了对策,包括教材编写中渗透、课程教学中渗透、长笛创作中渗透、音乐团体中渗透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长笛教育;渗透

音乐是基于人耳的艺术,作为人类共通的艺术,其以美妙的乐音来传情达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音乐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不仅是本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便高度重视音乐的作用,《乐经》尽管已经失传,但作为先秦六经之一,可见音乐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而音乐教育则是传承的重要手段。长笛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提升长笛教育效果的客观需要,更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此对长笛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做了探究。

一、我国长笛教育的历程

长笛自晚清时期传入我国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而长笛的教育则是其在传入中国数十年后才真正开展起来的。1922年,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正式成立,北京大学附属音乐传习所开设有长笛课程,是我国长笛教育的真正开端。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所音乐高等学府,学院设立长笛专业,标志着长笛教育进入专业化、正规化的道路。民国时期是我国长笛教育的发轫期,尽管长笛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但受时局的动荡及日本入侵等影响,教育整体水平并不高,普及性更是很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高等教育走向正规,长笛教育进入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我国教育界秉承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以长笛为代表的西洋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革”期间,长笛教育陷入停顿,大量教育队伍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长笛教育进入到第二个黄金发展期,一来,我国音乐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长笛专业数量也在增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长笛演奏人才;二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大量长笛大师来华,为长笛教育的国际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一)丰富长笛教育内涵的必然要求

长笛教育是音乐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视角下其他专业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长笛教育的目标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长笛教育以教授长笛理论知识、培养长笛演奏技巧、发展长笛创作能力为主要内容。随着教育实践的持续深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长笛教育的内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对此有着突出的作用,一来,民族音乐中有不少器乐和长笛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竹笛、萧等,它们的融入有助于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感受长笛的艺术魅力;二来,民族经典乐曲为数不少,其在长笛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可以拓展长笛教育的内涵,提升长笛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客观需要

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审美追求的反映,也是民族精神的凝结,在民族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民族音乐文化诞生与发展的乡土社会日益萎缩,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加上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大量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侵占了年轻人的音乐市场,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中承受了更大的危机,不少民族音乐文化甚至有消失的风险。长笛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有着很好的作用:一来,长笛在传入我国之初,便和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大量长笛作品均改编自民族音乐作品;二来,长笛的演奏方式及音乐精神与民族乐器笛子等有很多相近之处,具有很好的比较价值。

(三)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样也肩负着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重目标,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教学条件的日益好转,音乐教育的教学成果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技术化趋势,音乐教育成为纯粹的演奏技巧教学,音乐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这不仅与音乐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完善同样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很好地改善此一现象,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性格与民族色彩的文化,比如追求和谐的音乐审美理念、重视音乐育人的德育思想、倡导多元并蓄的包容心态等,这些都是提升音乐教育效果的主动追求。

三、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原则

(一)融合性原则

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并非简单地在长笛教育中加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而已,应该是二者的融合,使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精神等成为长笛教育的重要范畴,同时也使长笛教育中带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色彩,如此才能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融合性原则指的是多个层面的融合,既有内容层面的融合,更有體制机制乃至精神层面的融合。

(二)多样性原则

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族音乐文化极为多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汉族五声音阶典雅协调,而少数民族音乐则热情洋溢,又如,江浙民歌宛转悠扬,而陕北秦腔则高亢入云。至于器乐,更是种类极为繁复,流传下的古琴曲、古筝曲等各有特点,备受欢迎。因此,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同样需要注意多样性的原则,注重多元民族音乐文化与长笛教育的融合,而非单一性的民族音乐文化,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无论对长笛教育或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来说,固步自封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而,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同样要注意发展性原则。此处所谓的发展指的是双向度的发展,首先,长笛教育需要借助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来拓展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目标,以取得更好地教育成果,为长笛艺术在中国的流行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其次,民族音乐文化要依托于长笛教育得到更好地传承与传播,并且在传承传播中有创新性的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虽然形成的历史很早,但必须紧扣时代的发展才能永葆生命力,而长笛教育则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教材编写中渗透

无论对何种课程教学来说,教材都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依据,在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纂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国长笛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各种不同类型的长笛教材也数量颇丰,但真正与民族音乐文化做到紧密融合的则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百无一见。从我国当前长笛教育的现状来看,长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基本功练习型,主要负责长笛技巧的训练,比如崔佛·怀的《长笛实用手册》等;第二,练习曲,包括各个时期的长笛练习曲目,比如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代,比如《16首长笛现代练习曲》;第三,乐曲,包括中外民歌、民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比如邵伟民的《长笛中外名曲集》等。目前,我国长笛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音乐院系的长笛专业教育更是如此,因此,音乐院系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教材的基础上,需要从民族化的角度出发,加强新型长笛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坚持审美性、技巧性并重的同时增加民族性的内容,从民族音乐理论介绍、民族音乐文化普及以及经典民族长笛作品等多个角度来丰富长笛教材的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长笛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

(二)课程教学中渗透

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长笛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课程教学是长笛教育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笛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首先,在长笛作品分析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世界经典长笛作品为数不少,我国长笛创作历史虽然不长,但在不同的阶段均涌现出一批民族色彩浓厚的长笛作品,比如文革期间的《阳光灿烂照天山》,该作品虽然创作于特殊时期,但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作者借助欢快的旋律,热情地展现了春天到来之际,回疆大地生意盎然的景象,尽管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该曲目仍然是我国长笛艺术表演以及比赛中最为常见的曲目之一,有着跨越时代的影响力,此外,赵季平2000年创作的《大净》,将京剧艺术与长笛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均流露出了鲜明的民族化色彩,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其实就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其次,在中外器乐对比中渗透。长笛来自西方,但我国同样有类似的器乐:竹笛。在长笛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将长笛的音色、演奏技巧、审美风格等展开对比,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了解长笛,也有助于实现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的目标。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长笛教育中要注重民族音乐理念、民族音乐精神的渗透,这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核心。

(三)长笛创作中渗透

长笛创作是长笛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长笛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尽管长笛属于舶来的乐器,但其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刻开始,便开启了长笛民族化的发展道路。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长笛作品《幽思》,无论在主题选择上或在表现手法上,都受到了传统民族音乐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笛作品创作更是直接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中寻找适合长笛创作的旋律与曲调,在此基础上,结合西方的作曲技巧进行谱曲,可见民族音乐对长笛创作的影响至深。改革开放后,长笛音乐的本体性得到了凸显,但音乐家在创作中并没有完全割裂民族音乐文化与长笛创作之间的联系,反而,在二者之间寻找有力的平衡点,比较成功的有谭密子先生的《夕阳箫鼓》。《夕阳箫鼓》本为我国经典的琵琶曲,谭密子在古典乐曲中融入了新的元素,将击键、呵气、泛音等现代长笛最为常见的演奏技巧运用到了古曲之中,使古曲换发出了新的生命。因此,在当前的长笛创作教育中,教师同样要引导学习中突破创作中的条条框框,广泛地从民族古典乐曲比如《十面埋伏》《彩云追月》《高山流水》等中寻求灵感,将长笛创作与民族音乐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长笛作品,这对于我国民族化长笛教育之路的深入推进与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四)音乐团体中渗透

随着长笛在我国的日益流行,长笛爱好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并形成了数以万计的长笛团体,其中学校的长笛团体数量最多。不仅专业的音乐院校或者高校的音乐院系学生大量组建长笛团体,普通高校学生乃至中学长笛爱好者均组建了不少了长笛团体,比如上海师范大学长笛乐团,至于其他以音乐协会命名兼有长笛小组的学校社团更是不计其数。长笛音乐团体是长笛演奏者及爱好者组建而成的具有共同兴趣的团体,不仅是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开展长笛表演的重要单位,也是学校开展长笛教育的有效依托。因此,在音乐团体中渗透长笛教育自然也就成为当前长笛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的重要路径。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着手,比如在长笛学会章程的建设中加入“传承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以此作为协会的重要目标,这样有助于培养协会成员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又如积极广泛开展具有民族音乐文化性质的长笛讲座、长笛表演、长笛比赛活动,最为典型的便是邀请国内著名的长笛音乐家来开展有关长笛民族化的讲座。举例而言,上海师范大学长笛乐团可以利用地缘优势邀请民族长笛大师谭密子前来讲座长笛创作中的民族养分与民族精神,这也是长笛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方式。

五、结语

我国长笛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程,在长笛教育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不仅是提升长笛教育有效性的切实需要,也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在长笛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其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以此为契机提升教育的层次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4.

[2]陈建华.管乐器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铁笛.浪漫主义长笛音乐的形成与发展[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4]顾林景.何声奇长笛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

[5]张思琪.中国长笛音乐历史特征及作品发展趋势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6]候晓东.长笛练习曲的历史与沿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1).

[7]于鑫平.浅析改善长笛教学质量的对策[J].音乐大观,2014(3):143.

[8]高武.长笛乐团探析与教学辅助作用[J].音乐创作,2014(3):190-191.

[9]李晨光.我国长笛教育民族化水平的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15(6):216.

作者简介:赵婧(1987-),女,汉族,山西太原,碩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长笛)。

作者:赵婧

艺术文化民族音乐论文 篇2:

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9年7月,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开展一年一度的阶段性教学成果汇报展演。为完成课题目标,经过仔细的思考和筛选,在此次展演中加入了部分与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优秀作品,较有代表性的有云南民歌《猜调》的演唱,云南佤族舞蹈《谷神祭雨》,云南花灯歌舞《十大姐》,表演唱《彝家汉子》,以及巴乌、葫芦丝的独奏《竹林深处》等。从最初的学生动员到初步音频视频体验,再结合老师的指导和讲解,学生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了一台别开生面让所有在场领导老师同学都耳目一新的精彩表演。演出结束后,笔者通过一对一交流访谈的方式,与几名在表演中担任主要角色的学生对高校艺术教育中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运用这一研究课题展开了较长时间的深度探讨,也对本次运用云南民族音乐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的作用及效果作了分析和总结。

一、云南民族音乐文化有较高的艺术教育价值

所有受访的同学都表达了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由衷的赞叹,尤其对外省来滇求学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此前几乎没有感受过的艺术文化。参与《谷神祭雨》舞蹈演出的小蓉同学(重庆籍)回忆第一次看同班小岩同学(云南佤族)示范时说:“感到内心非常震撼,质朴感人,没有做作,民族味道很正”。同样,在云南民歌《猜调》中担任主要演唱的非云南籍同学小邱在访谈中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音乐,第一感觉是亲切、好听,在调性、发音、语言上都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有想要去学习和了解的冲动和欲望”。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与其他各民族音乐同样是发源于当地勞动人民日常生产劳动生活中,经过百年岁月的沉淀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加工和二度创作而最终形成。云南地处祖国边陲,入滇之路山川险峻蜿蜒崎岖,地理位置的特性使其在漫长的地域文化交流融合中得以保存原汁原味的本地民族生态特色。学生在学习云南民族音乐时,体会到的就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音乐背后云南民族渊源流传的独特文化魅力,这一古老的文化魅力对于接受现代文明熏陶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是新奇的,神秘的,也是震撼的。在艺术教育中增加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元素,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具有较高的艺术教育价值。

二、民族风格的把握是教学训练的重点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学习阶段以后,初期都曾对云南民族风格的把握感觉非常困难,集中表现在对民族风格元素的“不能理解”上。小蓉刚开始学习《谷神祭雨》时,觉得动作“特别野”,造型“很奇怪”。在学习云南花灯歌舞《十大姐》时,甚至感觉“看老师跳很棒,自己跳却很头疼,因为动作太难,自己扭起来总是感觉不好看”。演唱《猜调》的小邱同学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道:“以方言代入歌曲,听起来是很顺耳的。但方言毕竟不同于唱歌,唱歌有固定的音高,方言还要注意声调。我的家乡重庆话比较平,声调整体向下掉落,而云南方言好多声调都是上扬的,所以要从说话的习惯上开始调整,感觉还是挺困难的。”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云南民族音乐时,其困难一部分会来自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诸如动作和声调等一系列的元素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跳出音乐学习的框架,从民族文化这一根本入手,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些文化符号的由来,这将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理解那些“难懂”的音乐元素。例如,身为云南本地临沧地区佤族的小岩就曾为表演《谷神祭雨》的同学们讲述其舞蹈动作含义,“频繁弯腰的动作是插秧,但由于头发上、脸上有汗水,所以弯腰的动作幅度很大,意在甩掉汗水继续向前”。在解释各种大幅度转体动作上他解释道:“我们佤族平时说话是很害羞很腼腆的,但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在面对神灵时你不可以羞涩,说话不可以小声,不然就不虔诚,神灵就听不到。所以对于祭祀时的舞蹈动作不能拘束,不能像古典舞那样张弛有度,而应该野性、热情、奔放,这是跳给神灵看的,在神灵面前放开自我,才是对他发自内心的尊重”。无独有偶,作品《十大姐》由笔者所在学院的副院长李老师指导,李老师在观看同学们的初次排练后,亲自展示了一段非常精彩的示范跳,在场的学生当时就觉得“差距好大”,甚至把它比喻为“就像一个孩子偷了妈妈的漂亮衣服穿,妈妈穿着特别好看,我们穿着就各种别扭”。随后李老师针对同学们的疑惑,从云南姑娘“小家碧玉”的性格特点入手,详细剖析了舞蹈中的动作、表情和姿态所蕴含的深意,让同学懂得什么是“温柔如水”,什么是“小女生情节”。一番精彩的讲解后在场学生豁然开朗,再次跳时俨然换了一副模样。由此可见,从民族文化入手的讲解和引导,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精彩的舞台表演,所有参与其中的同学都深刻感受到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这一特殊音乐符号所蕴含的巨大魅力,也为每一位同学的音乐素养带来了真切的提高。有的学生在跳完《谷神祭雨》后大呼过瘾,认为“感受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信仰的虔诚”。在跳完《十大姐》后,感觉“自己更像女孩子,觉得自己更美了”!同样在唱完《猜调》等云南作品后,同学认为“(舞台上)所展现的东西和民族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纯粹的艺术表演”。在提到对以后学习的影响上,同学们都表示通过一部作品的学习,融会贯通后知道了同类型的云南作品该如何学习和表达,能够举一反三,未来有希望具备表演和指导更多云南民族音乐文化作品的能力,并笑言“这顿饭吃的还是很丰富的!”。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南林业大学教研课题(课题编号:QN201808)资助。

作者:陈颢鑫

艺术文化民族音乐论文 篇3:

对艺术文化促进沈阳文化产业

内容提要

艺术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对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建设沈阳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沈阳艺术文化发展实际情况,对艺术文化促进沈阳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能对沈阳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艺术 文化 文化产业 城市文化

艺术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审美,『生、创意性等特点,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塑造和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1.艺术文化在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1艺术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值”的媒介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文化可以提高城市品位,使市民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生活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城市要有其精神文化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建大剧院、建大博物馆、建大图书城、建大文化广场,也不能简单地把城市文化理解为歌咏活动、广场舞等。文化塑人,艺术养心,以文化铸魂,以艺术悦心。用艺术打造城市名片,让软实力的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形象的最佳代言。

1.2艺术文化促进文化消费多样化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进入一个新阶段。以2014年为例,沈阳市人均GDP为85816元,约折合13970美元,远远超出了1000-3000美元,可见,沈阳市民的文化消费进入了旺盛期,文化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会极大地丰富文化消费结构,促进文化消费多样化,培养文化消费群体,丰富文化消费品种,引导文化消费观念。

2.沈阳艺术文化发展现状

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沈阳有着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众多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目标的指引下,沈阳提出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迈进。

沈阳既有省级艺术团体的支撑,也有市级艺术团体的补充。在沈阳的艺术表演团体涵盖了京剧、评剧、话剧、杂技、曲艺、民族音乐、舞蹈、芭蕾舞、歌剧、交响乐、辽南戏等多个艺术品种,拥有被列为国家重点院团的沈阳京剧院、沈阳评剧院,也有沈阳话剧团、沈阳杂技团、沈阳歌舞团、沈阳曲艺团、辽宁歌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芭蕾舞团等多个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资源整合,成立了辽宁演艺集团、沈阳演艺集团等。

近年来,为了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合理的战略和完善的政策。相继出台了《沈阳市促进民营文化演出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沈阳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2014年,沈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沈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足见文化产业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近年来,沈阳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上,加大发展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关部门严把“进口关”,在艺术生产上牢牢盯住“精品”两个字,打造艺术精品回馈市场、回报市民。涌现出了沈阳评剧院的大型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沈阳杂技团的作品《天幻》、沈阳京剧院的京剧《将军道》等精品力作。自2010年启动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即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和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开启了建设“艺术惠民之城”,打造“北方合唱之都”的全新实践,至今艺术惠民工程受益群众超过1400万人次,2015年获批“中国合唱基地”。继续推进艺术院团及艺术院校进军营、进社区、进基层等公益活动,坚持扩大普及高雅艺术工程的惠及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努力把“文化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初见成效,盛京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艺术文化蓬勃发展之时,也慢慢暴露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工业城市。文体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体制需要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文化消费观念落后;文化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发展速度仍滞后;艺术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艺术产业链条还未形成;市民艺术文化修养亟待提高;艺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等。

3.对艺本文化促进沈阳文化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

3.1抓好艺术精品、艺术品牌打造

艺术精品与艺术品牌能体现一个城市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能提升观众艺术鉴赏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塑造崭新城市文化形象,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繁荣的标志。文化强市“强”在哪?强就强在艺术精品众多;强就强在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巨大;强就强在艺术精品所带来的可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艺术精品与艺术品牌的打造,很大程度上促进院团发展、队伍建设和人才涌现。通过艺术创作群体、艺术消费群体等共同开发,满足和引导公众艺术消费需求,努力促进和活跃多元艺术创作。要着力开发演出市场,满足群众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两个效益原则,既要叫好又要叫座。通过改革激活院团和文艺创作单位,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又能满足院团发展的经营机制。

3.2推动群众艺术文化建设

面向人民、服务人民,是文艺工作的神圣使命。推动群众艺术文化建设,可以突出体现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力。沈阳要植根地域文化,着力打造“艺术惠民之城”“北方合唱之都”,为百姓搭建欣赏艺术、学习艺术、展示才艺的平台。要常抓不懈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民生工程,加大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艺骨干的整体素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在体制上保障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以人民为中心”。

3.3厘清政府在城市文化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具有服务和引导职能。要充分认识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形成文化发展的理念和长远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为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和完善艺术市场体系,减少城乡艺术文化差异。开设各种形式的公益性艺术讲坛、培训,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相关政策、制度,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资助,在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大力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良好发展局面。

3.4立足艺术院校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人力资本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源。艺术院校既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孵化器,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艺术的使命。艺术院校要发挥出对地方文化建设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研究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场所,利用其地理优势、渠道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为提升区域艺术文化品位与层次提供高水平专业人才支撑。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模式,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和文化创意基地,发挥文化产业领跑者的作用。推进沈阳艺术产业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引进高质量的艺术产业管理人才,迅速占领发展文化产业的制高点。

3.5将沈阳艺术文化送出去、走出去、融进去

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树立和塑造是需要过程的。我们要加强城市艺术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用精品树品牌,用精品创口碑,用精品换效益。既获得丰厚市场回报,同时又提升沈阳城市文化的整体形象。以沈阳杂技团为例,它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是中国杂技的“梦之队”,改制后成立的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他们大胆运用剧目股份制解决缺资金、缺市场运作手段、缺灵活机制的局面,与国外公司合作,联合投资,制作情景杂技秀,并开启全球巡演的大幕。这条路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繁荣发展为目的的。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的情景杂技秀《天幻Ⅱ——太阳鸟》就是沈阳文化艺术“走出去”的成果。演出场次之多、营业收入之多为艺术精品打开市场、提高演出市场占有率做出了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艺术工作前进的号角。文化强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战略工程,我们要抓住这一宝贵契机,乘势而上,充分挖掘沈阳文化艺术资源,打造一批富有浓郁地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艺术精品,把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优势转化为文化艺术生产力。用文化来立城,用文化来强城,提升城市文化辐射力,扩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在继承中创新,打造属于沈阳特有的城市文化。

作者:姜楠

上一篇:应用写作概说下一篇:中医望诊训练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