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艺术背景下民族文化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杂技的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在非遗视角下,如何打破这一困境,则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国家对于非遗传承保护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中国杂技很多项目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还有很多杂技项目由于传承人断层,创新力度不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中国杂技陷入到传承困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杂技艺术背景下民族文化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杂技艺术背景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1:

以地方戏曲课程推进本土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地方戏曲艺术是本土民族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戏剧文学则具有“天然思政”的优势。本文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在当下时代的特殊性,阐述地方戏曲艺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探索高校思政教育与地方戏曲课程结合的新路径。

关键词:戏曲课程;思政教育;高校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养和基本道德水准的人才,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1]。戏曲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伦理观,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在统一。高校以往的戏曲艺术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以民族艺术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塑造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戏曲艺术教育在非戏曲专业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非常少。正确认识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分析传统戏曲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与挑战、探索利用高校这一特殊平台,创新与戏曲文化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模式,对开创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流行文化占据了校园文化的主导地位,动漫二次元文化、网络游戏、娱乐恶搞、哈日哈韩文化等是较为主流的文化现象,流行文化以新兴、快速、信息量大、时代感强等特点深受青年群体欢迎。但部分流行文化回避了沉重的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而以“娱乐”“游戏”的姿态示人,鼓励受众甩掉传统价值观中自律的束缚,及时享受人生乐趣。当代大学生群体多数悟性高、思维活跃,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一些负面的文化会使部分自控能力弱、辨别能力差的学生沉迷于其中,深陷消费文化、宅文化、享乐文化而难以自拔,进而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态度,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2]。对此,高校可以从青年学生“感性思维”占主导的思维模式入手,开展具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戏曲艺术课程来催发思政教育导向,利用青年学子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为思政教育另辟蹊径。

二、以戏曲艺术課程推进思政教育的优势和挑战

“国粹”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瑰宝,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老百姓就是通过观看戏曲表演来明辨仁、义、礼、智、信,戏曲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操。云南地方戏曲以云南花灯、滇剧、白剧、傣剧、壮剧、彝剧最具代表性和规模化,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承载了云南地域性文化的巨幅画卷。戏曲艺术在高校的广泛传播,对提升学生群体的审美层次、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都能起到极大作用,并且能够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传播、传承和保护地方戏曲艺术,一举两得。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表现为挑战与机遇并存、既有优势也有难点。

(一)优势分析

1. 戏曲文学的“天然思政”优势。戏曲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是重要的教化手段,在古代,社会底层人民主要的受教育渠道就是观看戏曲演出,“家国情怀”、追求“真善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戏曲文学的创作基石。如云南独有的地方戏曲“滇剧”剧目《关山碧血》,展现了晚清时期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保卫国土、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一段历史,剧中大力宣扬民族精神、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云南白族的“白剧”剧目《崔文瑞砍柴》中的歌词“你我心中比蜜甜,柴捆搭肩情搭情,我织草席你砍柴,孝养老母家团圆”,弘扬了勤劳致富、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云南傣族的“傣剧”剧目《竹楼情深》,重现对越反击战时期边境少数民族和军队战士之间鱼水情深、有国才有家的大爱之情,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云南花灯剧《乡城亲家》中的唱段“和谐之家人气旺,儿女孝顺喜事多,全家老少一条心,家和才能万事兴,黄土也能变成金”,宣扬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强调的家庭和睦、儿女孝顺等等[3]。这些戏曲故事饱含人生哲理,剧中塑造的正面人物也皆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当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政治理论和时事宣讲,以戏曲艺术课程推进思政教育,春风化雨式地培养青年大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理智地看待外来文化、应对不良文化的腐蚀。

2. 戏曲的美育优势。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千年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戏曲艺术包含唱、念、做、打、舞以及手、眼、身、步、法的“四功五法”,是融音乐、美术、文学、舞蹈、杂技、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白先勇先生曾说过,“中华戏曲无一不美”[4],演员演唱时观众可以欣赏唱腔的独特韵味——如云南花灯的活泼生动、滇剧的起伏跌宕、傣剧的阴柔之美、彝剧的粗犷朴实等等;在念白与台词之间欣赏中华诗词、文字之美;身段表演中欣赏不同行当的毯子功底;群戏和打戏中欣赏多角色之间的精巧配合与时机拿捏。如果一时之间还听不懂唱腔,可以欣赏制作精美的戏服、代表人物性格特征的脸谱、精致考究的头面、盔帽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传统色彩美学的高度;在戏曲欣赏与体验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音乐之美、人文之美、表演之美、服饰之美,既是听觉盛宴也是视觉享受。戏曲课程在高校的推行,对学生了解优秀传统艺术、提高人文艺术修养、提升审美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

3. 戏剧表演独具的“共情”感染力优势。戏曲艺术的表演性、故事性、趣味性极具感染力优势。戏曲,是通过某一种戏曲表演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戏曲艺术的现场感染力能激发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在历史故事里和英雄人物身上,去体验自己现实人生中无法经历的跌宕起伏与悲欢离合,产生“共情”的情感体验,充分理解剧情发展和角色行为。戏曲艺术强烈的感染力可激发学生对忠、奸、善、恶的爱与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戏曲剧目实践中的“体验转化”优势。戏曲剧目的实践是一种群体性创作活动,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合作完成剧目,通过群体协作表演的过程,在戏曲故事中共同完成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学生在参与剧目排演的过程中扮演角色,这就获得了设身处地站在角色立场思考与行动的宝贵体验,所有学生都在接受一种潜移默化的无言熏陶,这样的体验快速直观。而戏剧教育的侧重点就在于培养人在情感领域的合作精神、相互理解和自我控制,“剧目排演”的方式也是对地方戏曲艺术最好的“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在“活态传承”中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再现,地方戏曲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活态传承”是师生真正承担起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的很好方式。

(二)难点与挑战

1. 戏曲在年轻人心中的固有形象难以打破。注重乡土文化特征的地方戏曲,本身的“草根”特质和它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年轻人心目中是“旧、土、过时”的老古董代表,与当下社会的主流文化有着极大的差距。加之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很少接触戏曲艺术,导致戏曲教育目前在高校的传播情况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授课老师的正面引导和多方启发,在赏析的过程中以中华千年文化为引,详细讲解、对比分析戏曲艺术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部分地方戏曲唱腔、台词以方言发音影响传播和传承。地方戏曲多数以区域方言发音,如云南傣剧的唱腔、台词均为傣语的发音;白剧的唱腔台词为“汉语白音”,即在汉语的基础上发白族话的腔调;彝剧以彝族民间口语表演,对白采用“汉语彝腔”的发音;汉族的滇剧和云南花灯台词均采用“昆明官话”、唱腔多为“半说半唱”形式。很多学生不看字幕就无法听懂,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多做教学示范和引导,在戏曲剧目赏析之前做一定范围的、简单的方言讲解和教学,打通赏析通道,让学生能“无障碍”地欣赏地方戏曲、体验地方戏曲本身的艺术精髓和背后折射的地域文化内涵。

三、探索与传统戏曲艺术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一)重视文化底蕴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塑造学生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离不开文化底蕴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推进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营造校园正能量文化氛围等,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文化修养,让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质、艺术素养和专业素质可以保持在同一水平上。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积累、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素质,即使有再突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造就出品学兼优的人才。

(二)通过剧目赏析发挥戏曲艺术感染力优势,以剧传情、以情感人

戏曲剧目赏析,是以戏曲课程推进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戏曲故事的感染下,充分带动学生感受人物、了解时代背景和艺术内涵,充分理解剧中英雄人物的行为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认知。云南艺术学院开设的“云南地方戏曲音乐应用与实践”课程选取了多部优秀的云南地方戏曲剧目赏析——滇剧《江姐》,通过新中国成立之时江姐却在渣滓洞里壮烈牺牲的故事感受她伟大的革命精神;白剧《洱海花》表现民族地区的干部在环保搬迁過程中,脚踏实地干工作、一心为民的情怀;傣剧《刀安仁》讲述被孙中山誉为“边塞伟男”的傣族近代最具影响力土司刀安仁,带领傣族人民对辛亥革命作出特殊历史贡献的故事;彝剧《杨善洲》多角度展示了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在退休后的22年里,带领乡亲们将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变得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最终将面积达5.6万亩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的感人事迹。这些题材都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在德育方面的重要功用,由此可见,借助戏曲艺术强烈的感染力,以剧传情、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文化认同感[5]。

(三)通过课堂研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研讨是课程中正面开展思政教育的环节,研讨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可充分了解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态度,并及时加以引导和修正。在剧目赏析后,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对剧目的情节、人物、结局等进行讨论,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最终上升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总结。如《锁麟囊》这一经典的传统剧目,讲述的是两个家境悬殊、素不相识的女子在对方遇到困境时不计回报相助的故事。在这一剧目赏析之后,教师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你曾经帮助过他人吗?你愿意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人?在享受父母的供养、自己还没有收入的前提条件下,你如何用不花钱的方式帮助别人?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做法和想法,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自己的见解。不停留在授课教师单方面的教育灌输中,而是让学生通过观看、思考、讨论、再思考后得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这才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四)通过戏曲剧目的学习体验,沉浸式融入思政教育

通过戏曲剧目片段的排演,让学生充分融入角色、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理解角色的高尚行为。如“云南地方戏曲音乐应用与实践”课程中,剧目排练部分选取了云南花灯剧《探干妹》,剧中人物是一对勤劳的农村青年,干妹心志高洁、不嫌贫爱富,拒绝了有钱表哥的求婚执意等待干哥,两人不怕吃苦、不畏艰难跑马帮自力更生的故事;白剧《习总书记到我家》,结合了白剧唱腔和白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霸王鞭”的舞蹈表演,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农村与白族人民畅谈生活美好,并给予祝福和嘱托的情景再现;傣剧《娥并与桑洛》,被誉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该剧融合了傣剧的经典唱腔和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方式,表现了反封建包办婚姻的悲剧主题,标榜正确的爱情观和反对封建强权的不屈力量;滇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等等。在戏曲剧目的排演过程中,学生通过扮演戏曲人物,获得与自己真实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认识与理解他人,以戏曲表演的方式去经历别人的生活、体验别人的感受;在剧目排练的过程中增进了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教学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五)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大学生校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高校学子具有超乎想象的传播能量和强大的复制力量,高校应充分借助流行文化的平台优势,创新校园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6],如开展“我的最美家乡戏”征文活动、“新青年新戏曲”主题的微视频大赛、“戏曲唱家乡”校园歌手大赛、“中华传统戏曲知识网络竞赛”、戏曲展演以及剧评的论文比赛等等,充分发挥戏曲美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让未受过系统专业训练却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投身于戏曲文化建设之中,在寓教于乐中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会议上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大学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在地方戏曲课程中融入思政导向、弘扬国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完成了思政教育[7]。新媒体时代,在流行文化风靡校园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当下,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势利导,努力探索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模式,让国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 思想政治教育引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 孟繁菊. 流行文化视阈下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0):20-22.

[3] 王胜华. 云南民族戏剧论[M].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傅谨. 美育视野下的戏剧教育[J]. 美育学刊,2021(02):7-12.

[5] 张帆,陈婷婷. 高校戏曲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戏剧之家,2021(05):25-26.

[6] 谢斐.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1):17-20.

[7] 闫晓宇. 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 戏剧之家,2016(03):185-186.

(荐稿人:王玉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洪露

杂技艺术背景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2: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困境与对策

【摘 要】中国杂技的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在非遗视角下,如何打破这一困境,则成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国家对于非遗传承保护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中国杂技很多项目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还有很多杂技项目由于传承人断层,创新力度不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中国杂技陷入到传承困境。本文主要从非遗视角着手分析,进一步剖析传承困境,寻求合理措施来突破束缚,推动中国杂技良性发展。

【关键词】传承困境;非遗保护;中国杂技;文化传承

杂技是我国一种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有机会,发展至今形成别样的特色。中国杂技的文化特征鲜明,有着独特的审美倾向和文化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尽管国家投入力度增加,但是由于地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不同杂技项目传承情况有所不同,这就导致部分杂技项目传承工作陷入到困境,亟待优化完善。所以,应加深中国杂技的内涵认知,明确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与时俱进来多角度解决中国杂技传承问题,以便于创设有助于良好的生存环境,更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杂技文化。

1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困境

1.1传统节目创新力度有所不足

在非遗保护背景下,关于中国杂技的传承和保护力度逐步增强,在相关法规政策支持下,中国杂技传承工作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是,有部分杂技项目由于表演技巧单一,观赏性不足,在新时期创新度不足,缺乏提升和发展空间。如,打辫子和飞叉等杂技项目,逐渐消失在杂技表演舞台,很多杂技舞团过分关注表演现代感较强的杂技表演,对于单人节目表演缺乏足够重视,不可避免的导致传统文化丢失[1]。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杂技文化传承陷入到困境。

1.2傳承人缺失

由于杂技是一项竞技运动,传承人主要以年轻群体为主,但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生存手段逐渐多样化,很少会将杂技作为谋生手段,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年轻人学习杂技手段的积极性。很多杂技演员在20岁左右需要退役,如果无法无法做好杂技人才储备,将会导致杂技项目传承人断层情况出现,另外,很多杂技团经过改革逐渐成为普通企业单位,多数杂演员缺少社会保障,薪资水平偏低,难以保证杂技项目传承队伍稳定[2]。

1.3文化传承和市场开发存在矛盾冲突

由于杂技项目具有突出的商业开发加之,加强杂技项目商业化开发,有助于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为杂技项目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但是,部分杂技项目过分迎合市场进行商业化开发,可能导致很多传统文化丢失,丧失原本特色,与优秀文化的非遗保护本质原则相背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来看,应该次序分明的进行保护与开发,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杂技项目重点扶持,在保护的同时保障期传统价值保留,但实际上却存在很多问题[3]。另外,传统杂技项目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如,翻九楼,最初主要是为了超度亡魂,属于民族风俗习惯。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下,很多传统风俗习惯逐渐流失,致使传统杂技项目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价值。部分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对传统杂技项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来传承发展,但是此种形式可能导致原有文化特色消失,通过人工改造后,传承和发展价值逐渐弱化。

2 非遗视角下中国杂技的传承保护措施

2.1推动传统杂技项目创新改进

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不应该因循守旧,而是在立足于传统基础上积极创新改进,将很多更具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杂技表演项目中,赋予其时代特色,深层次挖掘艺术潜在价值,迸发时代活力。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推动杂技形式创新改进,很多杂技表演道具材质也在发生变化,如,原本抖空竹杂技表演所使用的竹子替换为橡胶制品,传统牛皮变为线带,实现传统杂技项目与现代元素融合发展[4]。如,2008年奥运会山东杂技团编排创作了一场杂技表演,《粉墨》,在传统杂技表演中将京剧水袖元素融入其中,赋予杂技表演别样的艺术美感,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感官体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下,原本在乡村生存的杂技项目逐渐濒临失传,存在资源浪费情况,需要重点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性保护和传承,避免优秀杂技文化传承和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将京剧特色元素融入杂技表演中,有助于赋予传统杂技表演别样的生机与活力,便于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2.2改变杂技表演人员的生存环境

由于杂技表演的技术性较强,并且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巨大的压力下,薪酬待遇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杂技演员的表演热情,如果无法保证演员收入水平,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出现大量人员转行情况。因此,应该积极改变杂技表演人员的生存环境,提供再就业机会,很多年级较大的杂技演员到了退役年龄,无法继续在舞台上表演,或是演出费用较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杂技团机构来提供再就业指导,确保杂技演员即便退役后也可以参加工作,维持日常生活需要。颁布优惠扶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为杂技团提供更多表演机会,或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开办杂技学校,提供专项办学资金。吸收和培养更多杂技项目创作人员,从事节目创作工作,以此来创设优良的杂技项目生存环境,为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提供支持[5]。如,重庆杂技团通过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将杂技作为优秀文化代表组织巡演,增加表演次数,以此来改善杂技演员的收入水平,对于中国杂技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3加深非遗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

在非遗背景下,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规范,以及各地区的地方制度,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加强非遗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设立杂技文化中心。坚持政府导向,出台优惠和帮扶政策,加强杂技项目挖掘和创新,将优秀的杂技项目留存下来,并通过复演方式来建立杂技文化展示的平台。深层次挖掘杂技项目和传统文化潜在联系,建立文化保护区,依托于民间文化保留民间杂技文化,做好原生态文化保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合理的文化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形成良性循环。结合杂技保护规划要求,在不破坏原本文化特色基础上,适度开发和利用。创设有助于杂技文化发展环境,加强杂技交流传承。如,韩国的民俗旅游界,是一种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传播方式,为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6]。如,北京卫视制作的《传承者》电视节目,主要是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在非遗视角下,加强中国杂技传承和发展是必然选择。但由于中国杂技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强化相关部门职能,鼓励退役的杂技演员转行创作杂技节目或是当教练,改善杂技演员生存环境。适当的增加杂技表演次数,改善中国杂技演员收入水平,避免杂技传承人断层,改善中国杂技传承困境。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杂技文化,谋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为传统杂技传承搭建平台 京津冀联合举办精品节目展演[J]. 杂技与魔术,2016(3):24-26.

[2]杨长效. 北京卫视《传承者》助力中国杂技产权保护[J]. 杂技与魔术,2017(2):35-35.

[3]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发展口技艺术-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举办口技专场晚会[J]. 杂技与魔术,2015(4):16-16.

[4]董迎春,覃才. 当代杂技与中国形象——以七十年广西杂技对外传播为中心[J]. 南方文坛,2020(6):187-192.

[5]王慧燕. 关于新时期中国当代杂技表演的独创性与技艺性研究[J]. 魅力中国,2020(48):345-346.

[6]赵明. 从杂技剧《天鹅湖》的创作看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评论,2011(1):14-16.

作者:蓝艳艳

杂技艺术背景下民族文化论文 篇3:

“一带一路”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0.

摘 要: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协同发展。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形式多样,有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战略优势,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梳理河北省特色文化资源,分析当前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困境、讨论未来的发展路径,希望为其他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能更好“走出去”提供借鉴,为河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撑,推广特色文化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业;河北省;乡村振兴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是向沿线国家传播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文化种类众多、形式多样,各个地区都应抓住机遇,加快本地区特色文化“走出去”的进程。

特色文化产业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形式多样,有着较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河北省地处华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在交通上存在一些不便;河北省的文化资源多为风景名胜、历史事迹等,形式上不便于传播;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知名度低、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的辅助,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政府宣传、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不足。

目前,我国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大,文化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河北省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同时也要加速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文献综述

范周、周洁(2016)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价值、重要作用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罗良翌(2020)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措施与航空物流发展的举措是价值链、供给链、服务链、协作链协同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谭曼(2018)发现了文化产业产权不明晰、知识产权评估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郭朝先、刘芳(2020)指出营商环境、人才数量、融资、开发程度等方面的不足,邱玲(2019)发现了部分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不足、文化创意人才缺失等问题。陈云萍(2019)指出了我国文化产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低等现状。但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较强(贺卫华、朱春阳,2019),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贸易具有现实基础、人文基础和实践基础(陈敬贵、曾兴,2019)。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接近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呈高端化发展趋势,文化产业投融资环境转好(刘翠霞、高宏存,2019)。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企业间合作与跨文化管理(郭朝先、刘芳,2020);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发展旅游业、数字内容产业、高端文化服务业(刘翠霞、高宏存,2019);加速文化产业升级、增加政府扶持、创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邱玲,2019);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品牌效应、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开发新产品(陈敬贵、曾兴,2019);发展立体道路交通网络,发展现代物流、培育特色产业(刘立云,2019);完善配套设施供给,健全相应规范并建设国际话语体系(薛宏波、程文广,2019)。

2 制度背景与政策演变

2.1 “一带一路”制度背景

20世纪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和平与发展成为21世纪这一时代的主题。虽然近20年几乎没有大型的国际争端、热战的出现,但是局部战争仍然威胁着世界和平。霸权主义抬头、强权政治横行、恐怖主义兴风作浪……可以说,当今世界,仍不太平。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打开了一扇门。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更低的进口成本、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出口贸易额、更便利的外资引进……加入WTO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一些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样将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带向了各个国家。许多国家的经济遭受了重创,各个国家逐渐意识到,只有开展国际间合作、区域间联合才能尽量多地减少经济危机对本国的影响。我国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危机,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使我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长,是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双面的。金融危机最早是在西方国家爆发的,因此,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冲击较大、负面影响较深远。相比之下,我国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拥有了在世界经济圈“弯道超车”的机会;但是,安穩的金融环境易招致更多的外部危机,国际环境中的壁垒也变得更多。

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打破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为制约我国的发展,美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时试图在军事上牵制我国。

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为了解决我们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坚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联盟,而是为了实现互联互通、区域协同发展的友好倡议。“一带一路”以沿线各国为依托,以和平发展为原则,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目标。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使命。

2.2 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政策演变

2.2.1 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前,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大多是事业化管理,文化产业所属的部门、企业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在内容上以弘扬主旋律为重,发挥了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喉舌作用;在资金上以财政拨款为主,发展的路径选择受资金限制较大。总体来说,那时文化产业的发展比较不理想。

2.2.2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后,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事业化管理逐渐向企业化管理转变。2000年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从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进入了市场,新闻单位仍旧按照事业单位管理。这一措施使得文化产业焕发出了较大的活力,文化企业在市场的自由与政府的监管中寻找一条最佳路径,力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逐渐增大。

2.2.3 新时期的文化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河北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促进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优惠政策的双重扶持下,河北省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起色。行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帮扶息息相关。国家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正确性。同时,河北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本省实际积极调整发展方针、发展方向,有利于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特殊的产业集群。

3 现状与问题

3.1 河北省特色文化资源现状

3.1.1 旅游资源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从地形上看,是我国唯一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全部拥有的省份,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以长城为首的5处世界文化遗产、以承德避暑山庄为首的9个5A级景区、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首的130个4A级景区。

3.1.2 非遗传承

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形式多样,流传至今,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蔚县剪纸、吴桥杂技等,都是民间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近几年,在《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的保障下,河北省非遗资源得到了很好保护,也拥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来继承和发扬。

3.1.3 名镇名村

名镇名村是本地历史文化的缩影,保护名镇名村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以河北正定为例,正定县历史悠久,拥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目前,正定县已完工21项古城保护工程,另外3项也正在推进。

3.1.4 文化脉系

河北省拥有五大文化脉系,包括红色太行(革命)文化、壮美长城(和合)文化、诚义燕赵(根脉)文化、神韵京畿(直隶)文化和弄潮渤海(开放)文化。河北省文化脉系多样、形式丰富、历史久远,最终形成了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形式。

3.2 河北省的本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3.2.1 文化企业规模小,相应配套设施不完善

河北省文化產业比较分散,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难以产生聚集效应。在进行文化产业证券化时,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产权不明晰,河北省文化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3.2.2 缺乏高端人才,与科技的融合力度较小

河北省位于京津走廊,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河北省文化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对比其他行业,缺乏吸引人才的竞争力。近年来,“互联网+”流行于几乎各个行业。文化产业被归纳为第三产业,适合与科技进行联合。但河北省文化产业仍旧以传统发展形式为主,鲜少与高新技术结合,文化形式依然以传统为主,缺乏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对于传统的文化形式,与科技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形式是相对固定、稳定的,但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固有的文化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科技的发展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存储方式、编辑方式以及处理方式。

3.2.3 文化产业品牌化差,难以“走出去”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品牌知名度较差,虽然部分文化企业在河北省内有较好的口碑,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然是缺乏关注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为河北省文化产业“走出去”打开了通路,但是河北省的文化企业尚未将本土文化大规模传播到沿线国家。文化的传播需要品牌的带动,海外市场的扩大需要以本土文化产业品牌的优化升级为突破口;“走出去”的文化品牌经过海外市场的检验,会拥有更多的文化产业管理经验、有更强的文化融合意识以及更丰富的文化形式。

4 “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4.1 推进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产业链

在整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也应当进行改革,以需求引导产品供给、以消费引领产业发展。河北省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有上升趋势,但文教娱乐支出的占比增长不明显,文化类产品的消费整体水平偏低。

从文化消费的主体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存在差异,文化产业应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从文化消费的意愿来看,人们更倾向于创新型、高科技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应当加快与科技的结合,在满足本地区人民消费需求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消费需求,拓展海外市场。

4.2 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品对知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依赖较大,河北省应当积极引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并鼓励他们投入到文化产业中去。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引进海外人才提供了便利,沿线国家的人才更了解当地民众的需求,引进他们可以使我们生产的文化产品更具针对性;京津冀高校众多,高校人才数量较多,河北省可以积极招揽本土高校人才,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创意;“产学研”结合,将高校与企业连接起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可以应对市场考验的优秀人才,将所学直接转化为

所用。

4.3 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度

品牌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知名度,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战略的实施,对内可以提高河北省特色文化在国内的知名度,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文化产业品牌的树立,需要行业间各个企业的合作;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协同发展,打造行业领军者,既可以汇聚行业资源,又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品牌需要通过媒介传播。文化产业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文化品牌传播出去。可以借助传统形式,比如新闻报道;也可以借助新型传播形式,比如微博、微信。媒体可以加速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的传播,同时可以快速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反馈。

4.4 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均衡发展

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大多存在于民间,名镇名村更是集中在村落中。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融合,可以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学——农村居民学习的特色文化传承模式,实现民间文化形式的自造血液——输血,形成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再造的完整通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留存在民间。

一村学一技、一人掌一能,借助这种模式,在乡村自己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尽快实现乡村振兴。

5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便利是双向的,沿线国家得到了我国的帮助,也吸引了外资和新的消费需求。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政府的支持、行业的自觉,都是助推行业的动力;人才的引进,乡村振兴的融合,让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外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有利于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陈敬贵,曾兴.“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2019(04):101-108.

陈云萍.“一带一路”倡议下北川羌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研究,2019(03):101-112.

丁立磊,张学敏.以融合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文化纵横,2019(12):140-141.

范周,周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5):40-47.

郭朝先,刘芳.“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新进展与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20,34(03):27-34.

贺卫华,朱春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9(24):57-58.

金春.制度转型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104-106.

李翠亭,崔慧玲,李志坤.河北科普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9(06):171-173.

刘翠霞,高宏存.“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优势选择与重点领域研究[J].东岳论丛,2019,40(10):56-65;191.

李洁,刘瑞雪.“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2019(04):213-215.

刘立云.穿越时空:西藏“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合跨域发展研究[J].西藏研究,2019(06):144-151.

罗良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贸易与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J].对外经贸实务,2020(23):93-96.

李文霞.新常态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的若干思考[J].江苏商论,2019(11):95-97.

邱玲.“一带一路”视角下浙江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9(04):46-47.

谭曼.“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疆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J].区域经济,2018,26(148):148-151.

薛宏波,程文广.“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74-80.

頊玉卿.河北省文创产业发展形势及路径选择[J].价值工程,2019(25):101-102.

张黎广,李哲.“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北省与俄罗斯文化、旅游合作对接研究[J].价值工程,2020(03):121-123.

陈庭翰,王浩.美国“逆全球化战略”的缘起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应对[J].新疆社会科学,2019(06):69-7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 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 Xinqing

作者:李心晴

上一篇:职工读书活动方案下一篇:3.8妇女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