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指导

2022-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概念作文指导

新概念快速作文应用实践研究

摘 要:新概念快速作文是一种高效作文教学理念。探索运用快速作文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会让老师会教、善教作文,找到老师科学高效教作文的路子;会让学生会写愿写作文,找到愿写会写作文路子和方法。

关键词: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理念;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是,几十年来,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顽症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濮阳市教育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新概念快速作文创始人曹洪彪创立的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这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很好的解决了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如何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谈谈我们对新概念快速作文理念的理解与应用实践。

一、何为新概念快速作文

曹洪彪老师说,新概念快速作文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以好方法快抒真感受,以快思维快述善品行,以新视角快写美生活的实践活动。“好方法”是指适合作者及其所处情境快速写作的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只要是能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真体验,就是好方法。“快思维”是指以辩证的科学思维为主导的快速思维能力。“新视角”倡导写作要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理念。

二、新概念快速作文的优势

曹洪彪老师认为,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相比,新概念快速作文有明显的优势。他把新概念快速作文的优势概括为九个方面,本文择要介绍如下。

1、清晰系统的写作目标

写作目标是写作的灵魂。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丧失了这个灵魂,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要进行有效高效的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作文课程中写作目标清晰和系统性的问题。中小学新概念快速作文经过 20 年反复实践研究探索,形成了中小学段 12 年完整的作文教学写作目标序列体系,让老师们明白了每次作文写作目标是什么。

2、具体丰厚的写作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新概念快速作文课程中,每一次作文前都安排了具体丰厚的写前生活体验,筑起了一道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的保障线。下表是以《我的爸爸》为例的比较。

3、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

新概念快速作文课程在小学 120 次习作、初中 60 次写作、高中 48 次写作里,都有专门的“文法学习”板块,每次写作知识学习都不是孤立、静态的,都是和当次写作能力的形成紧密相连的,都是在写作实践中感悟写作知识,学习写作知识,转化写作知识。

4、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

三、新概念快速作文应用实践

新概念快速作文课型很多,本文仅阐述作文练习课应用新概念快速作文理论的实践探索。

1、精心备课是应用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前提

首先根据学期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去设计每次作文的命题,尽量使命题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生活,让每个学生有话可写;其次,多方查找资料,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新鲜有趣的素材,开启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写作之门;再次,每次作文训练围绕一个写作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指导,为学生搭建一个成功写作的梯子;最后要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如如何指导个别后进生进入写作状态,哪种激励手段最有效等。

2、及时反思是应用新概念快速作文的关键

应用任何一个理论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有问题出现,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理论的应用也不例外。为了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应用新概念快速作文理论时就要及时反思。如教学中出现完不成预设的目标,个别学生的反思小结流于形式等问题。就要反思这是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由于学情不同或者自己操作不太熟练所致,我们就需要反思,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3、做好积累是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成功的保障

当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仅靠每周一次的写作课是远远不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还需抓好常规,做好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工作,并且这两项工作都需长期抓,抓长期,才能见成效。

新概念快速作文注重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中动笔的能力,注重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效作文教学理念。探索运用快速作文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马琼

第2篇:现代作文概念刷新与网络作文模式创新

【摘要】现代科技发展对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影响促生了多媒体作文形式和网络作文方式,进而刷新了传统的作文概念并全面更新了作文理念。对学生作文生成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客观审视与换位反思,凸显了作文的素质特征和实践本质,感应着作文过程中所浸润的情理因素和生活体验,开始实现人文精神与生态品质从作文领域向学生本色世界的逐步回归。

【关 键 词】网络作文;多媒体作文;模糊作文;作文模式

一、课题理念

《现代中小学网络作文创新实验》是针对传统作文和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习实践,效率与效果差、质量与能量低等弊端所进行的中小学作文和作文教学现代化的改革实验。学校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学生素质发展以文化为根基,文化传承过程中文本信息是信息传递方式的最基本乃至核心的载体。作文若做人,文品如人品。中小学作文工具和载体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形式到内容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本课题全面刷新传统的作文概念并重新审视现代作文的育人功能,立足于对传统作文模式的突破,着眼于现代作文模式的创新,旨在以现代经济背景、社会环境和科技条件为依托,借助于先进的信息工具与载体,突破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与空间,指导现代中小学生进行高效率、高质量、高能量的现代化多媒体作文学习与实践,进而探索和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载体以及资源环境的,全方位(学校、家庭、社区)、信息化、多元型的现代作文素质与技能培养训练模式,使学生在高度振奋的现代作文体验中充分实现人格完善和内涵发展,达到作文情趣与做人志趣的和谐,作文意识与做人意志的统一,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创新目标

1. 更新作文观念,刷新作文概念

作文的写作由纸笔为工具的原始状态,转向无纸化的微机、手机键盘以及手写识别输入、屏幕显示;作文呈现、交流、展示、发表的方式由延时的书面阅读和刊发发展为实时的网络传输和联机打印。特别是作文的表现形式,将实现由单纯的文字与文本形态拓展为图文并茂乃至音像具备的现代多媒体作文与网页作品。多媒体网络作文从表现形式到表达内容都一改传统作文的故辙,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具有相当的现代科技含量,更加丰富和拓展了现代作文的内涵和外延。静态文字书写的传统作文势必被多媒体影像编辑的现代作文所取代。现代多媒体网络作文过程必将成为学生关注生活、丰富内涵、提高素质、锻造品位、体验时尚的现代学习进程与精神文化生活历程。

2. 关注作文心理,营造作文情境

传统作文过程中学生诸多的无奈、无趣、无聊和无助是显而易见的。作文心理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作文的动机和态度。作文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表现,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决定了作文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千变万化。作文过程中以相应的情境呈现与表现对象和表达内容相联系或相类似的环境因素,可以相当有效地激活和保持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和认真态度,淡化和减轻学生作文的精神负担与心理压力。多媒体网络作文试图通过作文环境的改变与目标的优化,来改善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拉近学生作文行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作文贴近生活,学生亲近作文。进而使学生从封闭式、被动性的作业型、任务性的作文惰性中解脱出来,转移并达到开放式、互动性的表现型、欲望性的写作惯性和境界,实现作文动因由为人、为文的应付、应试向自发、自主、自然、自在、自我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3. 开发作文资源,开放作文时空

传统的作文行为往往仅限于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课堂训练,延伸至课外而演变成奉命作文的家庭作业。狭隘的作文课程观念和有限的作文时空,极大地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作文自主实践和充分的锻炼机会,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现代学习和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现代学校沿袭与固守的传统课业化作文与现代社会作文的信息化功能形成了巨大反差和尖锐矛盾。生活实践是作文题材和内容的来源,作文学习与训练往往又要借助于和借鉴范例与成品。而超越传统文字作文概念的多媒体作文,在基于网络环境进行虚拟或实践作业的同时,就可以从网上随时直接或间接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这是传统的作文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多媒体网络作文由于写作工具和作文形式的改变,势必打破传统和现行的作文时间和空间结构,将现代作文行为置于学生整个的学习和生活领域,让学生实时实事进行作文实践,随时随地有作文在线生成。

4. 探索作文机制,创新作文模式

作文的实质是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有机整合,多媒体网络作文的实质是运用超文字的多媒体语言来综合表达思想内容。不同的思想内容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同样的思想内容也会因写作动因和涉及的读者对象不同而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作者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决定着作文的思路和行文。思想高度和思维深度决定作文的质量,思想和思维的清晰度与流畅性决定作文的速度。作文,相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是文化信息供求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开始写作到可供阅读并满足读者需求时间上的同时性或短时性,是对写作者最基本和最现实的要求。所以作文应该是以文化和生活阅历为内容基础,以语言积累和体裁经验为形式基础,以客观事物作为基础动因,个性化地呈现客观世界,展现世态人情,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学生作文与成人作品的形成机制和产生模式毕竟有所不同。学生作文并非文学创作,就学生学习练笔而言,逐篇加工润色、修改完善往往实际意义不大。学生作文的价值区间在于实习向实用的过渡,其本质意义是文化阅历下的作文实践。作文模仿与创造是继承与发展及至创新的关系,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立竿见影,其实是所有作文的目标追求。作文与作文教学规律要求传统的作文与作文教学模式必须全面更新,必须探索创建基于现代网络文化和深厚生活背景下的原生态、个性化、开放性、互动式、时尚型的多媒体网络作文实践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学生现代学习和素质发展的根本需要。

5. 提炼作文成果,打造作文名师

作文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产物,作文能量的积聚与作文经验的成熟是作文创新的基础。传统作文以作业的形式定期交付教师面向班级进行封闭性讲评,时过境迁则面目皆非。表面上的作业散失,使作文的信息转换和能量持续以及经验承继深受影响。久而久之,作文的低效低能在所难免。多媒体网络作文的行程定位于作业与作品之间,成品与成果的形成定型于原创与加工的网络发布过程。据此可实现作文平台群体的互动,达到读写评改的异地同步,作文成果可以及时提炼并实时推出。语文教师在网络作文条件下也同样要实现角色转变和职能转化。语文教师在拥有语文学科特别是作文教学特长的同时,要具备教育信息、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素养。显然,现代语文教师的知识视野与技能结构,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师的定义范畴。无论是现代中小学网络作文创新实验状态下,还是多媒体作文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一向举步维艰的作文教学在教育科技支持下而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必然造就一支崭新的现代网络作文教师创新团队。

三、实施策略

1. 设置课业序列,创编教材系列

多媒体网络作文课程和作业体系,是作文教学与训练的依托,也是课题实验和成果推广的依据。课业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必须通过相应的多媒体作文教材和教程加以体现。课业和教材分指导性和训练性两个序列。指导性课程主要集中在作文理论与技巧指导、作文技术与艺术指导两个方面。前者立足于不同的学年和作文基础,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传统作文体裁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作出系统科学的阐释和解读,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作文起点,对作文快速定性、定型和定位,形成能够对各种作文类型加以甄别和迅速构思的特定理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内容和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多媒体作文形态,学会网络工具和软件的运用,信息资源的获取,多媒体作文的设计和编辑,作文页面的音像背景处理等实用技能。训练性课程主要体现在网络作业的预设上,主要通过题目和题材的引导为学生发挥才智、展现才艺预留出创想与创作的理想空间。为保持与现行课改方向的一致性和与语文教材学习的同步,课业的内容须对包括语文教材内容在内的各方面资源重组,分中、小学系列按低、中、高年级设计菜单式的课业指导板块,编制《多媒体网络作文教程》或《网络作文课业指导手册》(电子版,网络版),在网上发布并定期更新。网络课业预设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以多媒体页面显示在网上,这是现代多媒体作文与传统文字作文的重要区别。

2. 搭建网络平台,拓展作文领域

多媒体网络作文的重大突破在于教向学、学向练、练向用的根本转变。取得这一突破和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功能强大的网络载体。课题实验要求实验环境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适应学生作业编辑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二是运行速度满足师生在线交流的网络传输系统。在这两大系统支持下,基于《现代教育科学》网创建的《中小学多媒体作文网》(http://dmtzww.jljky.com),可以作为学生、教师、家长、专家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通过窗口专栏和网页链接对课题实验和作文实践进行程控和引导。尤其是学生课外(校内、家庭、网吧)自主作文、互动作文的界面操作和评价反馈,都可以同期在线,实时进行。实验初步启动虚拟的“作业平台”、“交流平台”、“加工平台”、“展示平台”和“娱乐平台”,外设“实验中心”、“培训中心”、“赛试中心”、“会展中心”、“资讯中心”等几个功能板块,内置在线作文、在线点评、在线修改、在线交流、在线咨询和作文教室、作文论坛、作文博客、作文信箱等作业窗口;附设《作文聊天室》、《作文游艺厅》等服务窗口。多媒体作文网络平台的启用,使作文逐渐走出教室、离开教师、搁置纸笔而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走向实践;使作文学习和应用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覆盖学生生活、学习的所有领域。同时,建设和完善多媒体作文网络平台,也是课题实验的一项现代化基础工程。

3. 研制技能模块,创建体式模板

作文模式创新至少反映在两个角度:一是作为名词角度作文的存在形式和外在形象的创新;二是作为动词角度作文的成文方式和行文方法的创新。作为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多媒体网络作文,其中的文字“作文”部分是作文的主体,行文的速度与成文的时限要求作文水到渠成、一步到位。没有成文方式和行文方法的创新,就难以实现作文的提速。同样的作文题材和内容最终以不同的品质与品位示之于人,也与写作者的经验技巧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实验要求研究和指导者从作文的基本规律出发,充分吸纳传统作文经验精华,在创建适于中小学生网上操作的“模糊作文”、“聊天作文”等作文训练和作文教学模式的同时,预制出诸如“主题演绎”、“主词整理”、“散点整合”、“观点生发”、“在线生成”等多种多样的技能模块,根据各种不同体式作文的现实需求,指导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作文实践。多媒体作文的丰富多彩还在于体式和版式的创新。不同的作文题材和内容用于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对象,均需以不同的多媒体作文体式和版式呈现和发表。广告体式如营销推介,书信体式如动画贺卡,日记体式如网络博客,对话体式如聊天发帖,演讲体式如场景视频等等,都可制作成为网页版式或报页版式展现。在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积累多媒体作文体式,建立成套的作文模板,有利于引导学生高能量充实作文、高效率完善作文和高质量完成作文。

4. 开发作文师资,组建网络团队

学生多媒体作文,尤其是在线进行网络作文,时时需要大量的师资力量在线支持。在线作文指导教师,由各地推荐拥有作文研究专长和富有作文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通过现代作文科技培训或相应的考核认定,作为网络作文见习教师或指定为网络作文指导教师,轮流在线值班,义务承担一定的网络作文指导任务。随着实验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作文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师队伍中来,从而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作文远程指导团队,确保网络作文实验和网络作文平台的顺畅运行。教师结合课题实验研究对学生网络作文进行在线指导,共同探讨作文教学和相互交流指导经验,也是提高自身的现代教学技能和作文教学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网络作文实验本身也需要依靠实验教师团队不断地进行设计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完善。

5. 实行会员制度,建立实验基地

《现代中小学网络作文创新实验》课题研究主要实行教师团队制和学生会员制,自上而下逐级设立实验区和按中学和小学两个系列设立实验基地(校),包括社会力量办学(班)机构。实验基地(校)根据学生上网条件选择实验班(组),确定实验对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持有个人电脑和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单独集中编班。实验研究工作直接针对中小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班)机构的语文学科组志愿教师,包括部分家长和校外教师,分别组成教师课题团队、学生课题团队和家长课题团队。申请参加研究实验的教师和学生实行网络电子注册,教师会员建立电子档案,学生会员建立个人网页。基地(校)实验班(组)学生作为团体会员,由学校课题组负责总体管理,实验指导教师分班(组)集中管理,学生家长协助进行校外管理;单独申请的个人会员由总课题组或注册属地中心组统一进行网上管理。总课题组由省市县以至外地科研、教研、电教部门专家组成并不断充实,内设三个分组。管理组,负责基地团队的组织与协调,网络会员的建制与管理;技术组负责智能网络的设计与维护,互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实验组负责作文策略的创新与指导,课业体系的设置与推广。

作者:张延华

第3篇:概念图助推小学生作文走向“自能作文”

概念图是一种教学、思维工具,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等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们将概念图定义为:使用节点表示概念,并使用知识组织和表明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学习者在特定主题上构建的知识结构的直观表示,以及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的图形表示。它以直观的方式表达知识,有效地呈现思维过程和知识的关联,并绘制概念图使抽象思维、逻辑、方法和概念可视化。在西方国家,概念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一些强大的概念绘图软件得到了推广,使得概念图在教学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概念图以科学、清晰、系统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呈现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激活了学生思维。

一线教学中,经常听到同行的烦恼:“当语文老师很难,尤其是作文很难教!”虽然近年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且教学类型多样化,有讲座、公开研讨、专家指导、沙龙等,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仍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老师怕教,学生怕写。根据调查,6%—21%的学生有写作障碍,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这一比例还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作文”,让学生具有独立的作文能力,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写作时选择适合的材料,有效扩展学生的写作思路,理清写作的思路并突出重点,提高选择材料和构思能力,帮助学生组织和使用语言合理写作,最终指向提高小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这是作文教学上的创新,给小学习作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是一种基于学情的融合策略。

一、运用概念图写作,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但是学生不会表达,存在怕写作文的畏难心理,找不到“支点”。概念图点线图相结合,具有可视化的特点,符合学生喜欢画画的年龄特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图有助推走向自能作文的重要功能。

(一)以图画为表现形式,点击学生的兴趣点

每个学生都必须受尊重、受关注,老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刚开始写作的学生,写作基础薄弱,阅读量小,语言积累不多,好词佳句也不丰富。他们一开始写作文的时候还没形成“角色意识”,存在着“害怕”心理,因此有学生写作文会假大空泛,难以理解;也会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还会啰唆重复,条理混乱……

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喜欢上作文?如何让枯燥的写作知识充满乐趣?运用概念图辅助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目前,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绘制概念图,还可以手绘。孩子对绘画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信手涂鸦。运用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图可以助推小学生写作,点击学生的兴奋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念图就像流入学生心田的涓涓细流,发展孩子大脑的功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笔者执教四年级作文指导课《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时,有效地将作文教学与概念图相结合。首先,运用概念图先描述“翠鸟”的特点部分,展示可爱的小动物,随后引出对话主题:“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让学生说出愿望。运用概念图让学生了解动物,主要谈论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其中可以重点写什么。图示如下。

运用概念图将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本课程中逐步安排的中心主题上。

(二)以支架为展现形式,满足学生的存在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要依赖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概念图是一种有趣的作前准备,它让学生在习作前画出简单的思维图形,完成作文的核心支架。如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作文《我的发现》。教师出示一个中心话题“我的发现”,并用一个圆圈把这几个字圈起来,然后问学生们,围绕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写秋天到了苹果会变红;有的学生说,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还有的学生说,城里人越来越喜欢跑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关键词:大自然、生活等,再把这些下一层级概念圈起来,并从主概念的圈上伸出一根一根有关联的连线,把它们联系起来。学生们开始绘制自己的概念图,在动笔之前就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简单的图画符号。如下图所示。

根据写作目的运用概念图,可以用于单个写作技能训练,也可以用以指导完整的作文教学会话,这样操作简单,令人愉悦,学生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概念图可以将一段段冗长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直观有趣的思维图画,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的难题,给学生的习作提高带来了契机。

(三)以点线为框架依托,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语感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不仅在习作中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等基礎知识的小错,而且要将脑海中的画面、词汇、片段等零星碎片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成为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这种恐惧加剧了学生对习作的厌恶。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学生是根据习作要求,由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汇开始发散,通过一个个箭头,导向下一层级更详细的概念,同时学生也能借助恰当的想象,充实习作的内容。仅仅用了较少的习作练习时间,快速地完成了构思。

教学中,老师形象地将概念图中不同层次的概念称为“祖父”“爸爸”“孙子”等,可以很快使学生更接近概念图。学生可以对照概念图快速顺畅地习作,熟练掌握了概念图之后,学生有了自信心,再拿到习作要求时,就有章法可循了,完成习作目标容易了许多。

“在同一个地方寻求差异,在同一个地方寻求共同点,在同一个地方寻求陌生,奇怪的兴趣,不受他人影响,不受框架约束。”概念图以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方式呈现。通过生动的写作互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思路得到拓展。

二、运用概念图写作,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习作思维

使用概念图辅助写作,实际上是描绘学生写作思维过程,并将复杂思维过程转化为简单易行的过程。老师通过解释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习问题,选择材料,构思,打开学生写作的大门,我们运用概念图掌握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作文教学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概念图优化学生习作的作前构思

这项工作本质上是思维与语言之间的转换,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表达欲望很强烈,但是他们的表达缺乏条理性,也不完整,跳跃性很强。到了三年级,学生对作文有了粗浅的感受,有好奇心,但又非常缺乏写作能力。因此,在此期间,教师可以专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运用概念图,学生可以根据写作的要求,快速选择新奇、有趣或最令人印象深刻、最感人的内容,并将这些脑海中稍纵即逝的灵感以图画、文字等形式详细地呈现到纸上。随着思考,这张概念图就不断深入和变化,就像一个盘根错节的老树根。围绕这篇习作的主题,学生选择需要的材料,去掉不要的材料。渐渐地,整篇习作的思路更清晰了,作文的支架也建构起来了。如下图所示。

有了概念图的辅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写作状态,进而快速修改层级之间混淆的概念。构思写作前,所有概念都写在小纸片上,学生可以移动小纸片来修改概念图的层次分布。如果使用计算机软件画概念图,还可以直接拖动小方块进行修改,还可以让学生打印,创建漂亮的概念图,或将其发送给他人共享。

通过概念图结构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学生观察自己写作思维的发展状况,更好地掌握写作情境。如果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概念图的绘制,就会审视自己的习作思维,进而优化对人、事物的认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概念图不仅在中高年段的习作教学中可以运用,低年级学生也可以使用,但是要适当降低要求。

(二)概念圖丰富学生习作的语言内涵

一道好菜需要油盐酱醋,需要加热,需要颜色和味道。一篇好文章,研究这个想法,选择材料概念……学生必须用书面语言准确表达知识和情感,以满足个人的情感表达需求。也就是说,“为心灵说话”和“文字就像一个人”。首先,学生写作时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写作技巧,包括单词、句子、浓缩语言等,并可以围绕主题,布局和规划安排文章的结构。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运用概念图可以优化学生习作的过程。

有些学生的习作,选材恰当,角度新颖,但是描写不细致,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本应该突出亮点的语言只有寥寥几个字。概念图的特点是用许多个关键词汇呈现思维图,画完概念图后再写作文,还需要经过一个将词汇组织成通顺连贯的语言的过程。借助概念图,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有概念与支架的依托,习作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个性化的语言。

笔者在小学中高年段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概念图习作教学策略实践,依托概念图进行的习作练习,明显提高了学生作前构思能力,学生写作内容更丰富,安排更合理,细节更生动。

众所周知,写作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观察各种场景、人和事,并抒发个人感受。在此基础上,注意积累,阅读好书,做到厚积薄发。“输入”后还要“输出”,这就可以借助概念图锻炼习作能力,这是有效提高习作水平的一种策略。

(三)概念图分解学生习作的具体困惑

作文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是一种智慧。课堂上运用概念图的方式优化小学习作教学,将思维方式和作文教学联系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拓展了小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新的思维方式。课堂上,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用概念图提高作文水平。“世界上不缺少好东西,缺乏的是擅长发现的眼睛。”实践证明,运用概念图辅助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为写作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笔者曾在概念图优化小学生作文的主题研讨活动中尝试教学“使用概念图优化写作具体化”课例,选择的教材是江苏教育版六年级《习作5爱的表达》。这个案例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采用同题异构形式,由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第三次教学中借助概念图的辅助教学,图像和文本,无论是声音还是形状,都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头脑风暴,学生可以理解如何立即写作,并迅速激发兴趣,达到了“写具体、有条理”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首先,运用概念图助推小学生作文,解决作文课堂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其次,运用概念图优化作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写作与修改的融合;第三,运用概念图推动语文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发挥写作想象力,帮助学生如何进行构思布局,突出重点,细节描写等。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小学生自能作文指导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Z-c/2016/28)]

作者:陆彩萍

第4篇:新概念作文

那些年。

瑾然看着窗外,因为他喜欢看白雪纷飞,积雪掩盖五颜六色后的景色。不过这只是在课余时间才能够静静的享受的事情,老教授一度强调上课就应该是上课的样子,想干别的事就不要来上课。老教授授课很认真,面色无表情,当然在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能把大家逗笑。瑾然虽说是个比较叛逆的孩子,不过他在老教授面前还是很安分。木敏惊讶瑾然竟然也有乖乖样子的时候,也有听话的时候。

瑾然和木敏乃是青梅竹马。

北京的老胡同历来是没有去过的人很想去的地方。犹如四合院一样,让人情不自禁的幻想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邻里间的温情。没有斤斤计较的买卖。更没有泼妇骂街的场面。

瑾然和木敏的童年就在老胡同里度过。

木敏到现在都不能忘记瑾然小时候常常被他妈妈追着打。不是因为学习不好,只是木敏被其他男孩欺负后瑾然的鼎力相助,结果那些男孩就哭着跑到唯一打的过瑾然的妈妈那去。

木敏和瑾然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考初高中的生活。小时候的回忆,瑾然和木敏不离不分。日子却很快,乌飞兔走。

他们在一起读大学,其实并非他们成绩不分上下。

高二那年,瑾然被退学。木敏无能为力。

因为瑾然又打架了。

这次不是因为木敏,同样的是为了一个女生。她叫忆晨。有幸考入同一所高中的瑾然和木敏却没能分到一个班级。忆晨和木敏是一个班的,而且是同桌。不过多日,她们便成为要好的朋友。

瑾然因为没和木敏分到一个班级,很担心木敏会被欺负。不过这些担心好像是多余的。

而分外的是,瑾然喜欢上了木敏的同桌忆晨。也许是忆晨孤寂的面庞惹的瑾然生疼,或是忆晨精致的脸蛋乘上高挑的身材得出的数字惊的瑾然的脸总是发烫。瑾然听别人说过如果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在喜欢的人面前变的不知所措。几次

和木敏见面巧与忆晨在场。每每这时候,瑾然总害羞。瑾然确定喜欢上了忆晨因为他确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很强烈。

那年,惊奇的很,雪来的比往年早很多,而且又白又大。早早的把北京染上白色。

却也白净的许多。好似为即将生机勃发的春天作好的铺垫。或许,这也是瑾然和忆晨相逢时的画面,也是瑾然和忆晨恋爱的奠基。

通过木敏,瑾然和忆晨不难相识相知,而且很快就很熟,像季节的柿子熟透了,让人回忆李白的被无厘头,口水直流三千尺。

瑾然的生日是在腊月初五,已近春节。不过这次生日的到来,瑾然没有想到热闹的春节,而是忆晨可以和自己一起过生日,把自己的心意告诉对方。心想,偷吃禁果在所难免。

木敏在一次纷雪时,看见瑾然为忆晨披衣,就看出来瑾然的心思。到底是青梅竹马,可惜的是瑾然只把自己当作妹妹看待,像家人一样照顾。瑾然不知道木敏喜欢着他,而且是从童年开始。

木敏一直放心里,现在她知道瑾然有自己喜欢的人,木敏流过泪后还是像往常一样,也许他们只适合蓝颜。

瑾然把自己的想法和木敏说了,木敏没有丝毫不高兴的表现,瑾然同样也看不到木敏心在流泪。

那年雪下的很大,大的遮住了木敏作为一个女人该有的妒忌。

纯白的也许就是这么伟大。木敏尽自己所能,安排了瑾然的生日,最重要的是把忆晨和瑾然有独处的机会。

世人也许会想到,两人为何说成独处。我想,该是上帝造出人时本是男女结合体,可是怕其力量具大对自己不利,于是一劈两半。于是世间的男女都在寻找另一半,当然不外乎那些找错对像的,衍生出玻璃同性恋等之代表名词。

生日在瑾然的期待,木敏的麻木和忆晨的紧张中来到了。

生日无非只是一场鸿门宴。这天是在夜晚的时候相聚,瑾然借着黑对忆晨说出了心里话。瑾然可以听到砰砰声,毋庸置疑,肯定是自己的心跳。

可以说谁都不喜欢走夜路,因为耳濡目染的缘故总会听些鬼神之类的话。所以可以说很怕夜晚。而当遇到一些羞于开口或是求人办事之事,总喜欢在夜晚进

行。终是可以说,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此刻,瑾然的心紧的像弦一样绷着。矛盾还是进行着,瑾然想听忆晨的回答,却又不敢听。

忆晨,吞吐的说出其实喜欢瑾然很久。

瑾然紧绷的面庞立刻绽放开来。飞雪飘散的更勤快。或许庆贺一对早恋的戏子。至于早恋,总是被禁锢在一个大国的思想。

同样也是在那次,木梅第一次看到瑾然如此开心。就连童年时,瑾然打到鸟蛋,摸到大鱼也没如此兴奋。

很快,高二的第二学期来了。 校园生活始终都是二点或三点一线。谁都不另外。谁都会抱怨早读课,满脑子睡意却还逼自己读着些根本没用心去记的文字。之乎者也。

可是恋爱中的人面对这些问题却会轻松的多。

自从瑾然和忆晨违反校规偷偷恋爱后,瑾然已然忘记了早上起床睁开眼睛是多么件困难的事。每每在闹钟还未提醒的时候就早睁开眼睛。木敏也因此很惊讶。以前去学校都是她等他,现在却是他等她。木敏不禁感叹爱情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却也试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北京的小吃非常爽口,作为学生,却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叔叔阿姨每天都这么早。瑾然喜欢吃鸡蛋饼,木敏则喜欢豆浆油条。这是他们的早餐。当然,这是在上学的时候。放寒暑假,这些都不靠谱。

瑾然小心的问过忆晨,早上一般都吃什么早餐。忆晨的回答却让瑾然闷闷不乐,说我不吃早餐的。

因为瑾然从小就听家人说,不吃早餐对胃不好。严重了人就废了。

忆晨看出瑾然的忧心。并说,我不会有事的,我不是不喜欢吃早餐,只是早上吃了东西我就会吐。至于到底什么原因,两个人都不知道。

这一季里,瑾然和忆晨好着。

瑾然对香港三栖发展有天王之称的刘德华尤为痴迷。所以时不时的都会唱几首给忆晨听。

也许是为了学的更像华仔,总是表情深情,忆晨表面听的尤为认真,内心却在偷笑,当然不是嘲讽,只觉的很逗。

每当一首歌结束,忆晨都会拍掌很久。以致瑾然总心疼她的小手而去制止。 忆晨最喜欢听谢谢你的爱,至于原因或许就是和自己生活有关。

木敏静静看着别人的幸福流着自己的眼泪。

也许老天并没有被满天飞雪遮白,妒忌了瑾然的幸福,忆晨的甜密。那日黄昏到来,放学的路上,夕阳照的发亮。

闲的蛋疼的校外一行人对忆晨无理,大概纯白的花朵谁都会去关注,只是欣赏和采撷有着根本的不同意义。瑾然的不顾一切,为了爱的人,或许可以奋不顾身头脑发热的。终是带来了无法挽回的结局。

瑾然把那行人里的一个人用板砖拍的头破血流,战争嘎然而止。接下来的是医院和学校领导的接待。

那会大学都不允许公开光明的恋爱,更别说是在高中。而且是在中国,思想和教育体制,只能是瑾然和忆晨断决任何关系,瑾然被退学只能再去另一所。忆晨也被父母带去别的地方。这场恋爱,不知不觉中,瑾然还会缓过神,就无奈接受了分手。

木敏第一次在瑾然面前流下泪。看着瑾然颓废的面庞自己无能为力。就这样,瑾然也与自己分开。之所以说瑾然和木敏的成绩并非不分上下,简单的说是因为木敏的成绩本来就比瑾然好。为何会在同一所大学,是因为木敏为了和瑾然在一起,把大学志愿填的与瑾然一个样。

也许,这样木敏反而更开心。更觉的自己没有选错。或者说,只因为爱。 瑾然漫过爱情的路,他也能明白木敏的心思。

又是一季,冬天的雪纷飞。瑾然神情木然,或许还在思念。或许在回忆童年的故事。

大学生活在几时飞雪的日子来回曲折,曲了一段情缘,折了一本回忆。 很多棋子难逃脱命运,来去都不由自己,只能坚强的防备,却总不小心走进布下的陷阱,没有后路可退。

阮广存

第5篇:新概念作文

简介

新概念作文没有题材限制,但参赛者写得较多的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对经典的阅读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几种类型的题材交织着小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辨析。不管内容有多少变化,文章中任何一种感受和思考都打上了作者生活态度的烙印。

由来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个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1998年,以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刊物《萌芽》,也以《教育怎么办》为主题,组织了一组文章。从这一系列文章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面临巨大危机,它已经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中学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唯理性教学模式”纵横贯穿于语文教学领域。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将一切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了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学科的互补性。并且,这种“唯理性教学模式”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窒息遏制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选择题、判断题那种理科考试的模式愈演愈烈,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已变成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新概念作文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发点就是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主旨

大赛三个主旨为:“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新思维”

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新表达”

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

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参赛形式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初赛沿用一般文学刊物征文的形式,不做命题题材、体裁限制。复赛则设立考场举行,题目由主办方筛选出多套方案并投票选出。

发展

10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3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的考试制度,高校没有命题权和考察权,只能被动接受“高考”结果。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误区,《萌芽》在她近50年的办刊过程中,在与广大青年学生的接触中,在与国内许多一流大学的专家学者接触交流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一误区的负面作用:即文学与人文学科后备人才的匮乏。“新概念作文大赛”充分运用了《萌芽》与全国作家学者的天然联系,它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各高校负责人的首肯,使得大赛获奖者与高校之间通过竞赛建立关联,为日后的人文学科后备人才输送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利的补充形式,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

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吹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学生之手。评委会主席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今天在文坛上日渐活跃的“80后”作家中就以新概念作家群居多。

经典作品语录

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候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韩寒

朋友,年少的时候你曾经爱了还是没有,那个时候萦绕于你心头的也许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已。许多年以后,当你顿悟那感觉再也找不到的时候,你应该已经不再年轻了。

——徐超

我开始等待,等待有一天,有一个人来实现我的梦想。等呀等,等到花儿谢了,我死心了,终于明白,还得靠自己。

——李伊隽

社会影响

1999年以来,全国的多家报刊杂志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发难,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连年都能在大赛中拔得头筹的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将随着人们对大赛的关注度,引发教育界的新思考新热点。

令人振奋的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 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代表人物

韩寒——首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韩寒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对传统体制的不满,包括作协,但这位昔日的叛逆少年昨日依然如约出现在了“十周年庆典”上,并和作协许多人士握手示好,甚至隔着好几个位置,远远地给从未想见但打了不少口水仗的郭敬明主动挥手示好。虽然韩寒昨天刻意回避“新概念”带给自己的实际好处,但庆典仪式上韩寒还是感激十年前的这个奖。“获奖最大的好处是,让我的《三重门》顺利出版,”韩寒说,“最初的想法是获奖后可以不高考就进入大学,可后来连高三都没有读。”出版了几部畅销小说后的韩寒游离于主流文学体制之外,“我不能说是一个作家。”

郭敬明——相对于韩寒十年不变的叛逆,经历过抄袭风波等事件的郭敬明则圆滑许多,言谈早已被训练得和娱乐明星没什么差异。“称作家还不够资格,因为我还年轻,并且很多作品不成熟。当然我希望有一天成为作家。”郭敬明说。对于自己的成名,郭敬明直接感激“新概念”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才华的,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现,有可能要等二十年,等十五年,我觉得新概念加速了这个进展。”“它让大家看到我,去认同我。我觉得这是我的起点。”

现状

有关“新概念”的争议,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息过。“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中学语文教育的冲击,“新概念”对文科偏才生的挖掘,“新概念”的造星效果,一直以来,都是舆论关注的热点。

其中,争议最大的,是“新概念”是否会变成“旧概念”?

得奖者的保送、加分,书商热烈的包装造星运动,都让“新概念”无形中成为了一个“名利场”。

功利性渗入写作。有学生琢磨命题、评委喜好,研究评分标准,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专门的辅导班。“新概念体”式写作开始在部分学生中流行。这种“新概念体”多以郭敬明等作者为范本,文章内容多数围绕着青春的情感萌动,文字或悲伤或活泼,但明显是为调侃而调侃,没有实在的生活根基。甚至还有参赛者为吸引眼球,刻意在文章中使用大量的讥讽和粗口,以标新立异。

大量的模仿之作让评委们开始审美疲劳。在2007年的第九届大赛上,评委阿来坦率地说,他对参赛作品产生了“审美疲劳”,大量文风类似的参赛作品也让多次担任评委的作家方方发出“新概念完了”的感叹。

在最初几届比赛后,一些“80后”作家以创新的文字和不羁的个性成为时尚文学的代表,“新概念”也不可避免地被插上了“时尚青春文学”的标签。但是,与此后郭敬明等推出的时尚青春文学相比,坚持文学传统的“新概念”又逐渐显得“旧”了,不那么都市了。

无论“新概念”是新还是旧,赵长天表示,《萌芽》始终都坚持自己的定位:与年轻人贴近,让年轻人走近文学,领悟到文学的魅力,迈出亲近文学的“第一步”。

评价“以前,我一直不屑于看“中学生作文选”之类的作文书。不是我太自傲,而是这类书没新意,没兴趣去看。第一次看“新概念”这本书,让我很惊喜,喜多于惊。其中那种新颖的笔触是我寻找了很久,期待了很久的,它带来一种明亮元素,一种可以抵达人心的明亮

元素,就像莫扎特的奏鸣曲,简单自然,轻轻地、悄悄地流入你的心底。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

“附加在“新概念作文”身上的东西太多了,因此有时显得沉重。”

“不落俗套大概就是新概念作文的标准”

“新概念以其独特的方式让我们眼前一亮,使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写我们想写的东西的地方,只要我们喜欢,我们完全可以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百分之一百的苹果”这种完全村上春树式的开头,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的作文另类而把它“打入冷宫”。”

调查

读过新概念作文感觉:

了解17%有创意,真正展示自己的作文80%读过,不错65%

不了解22%浪得虚名,是传统作文8%读过,很普通18%

略知一二61%不清楚12%没读过17%

新概念作文打击到传统作文 未来,新概念作文是否能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会40%不会44%不知16%

什么才是新概念作文应该提倡(多选)

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77%使用自己的个性语言54%真实真诚地关注感受,体验生活92%新概念作文存在什么误区?(多选)

主题偏38%形式怪46%语言奇31%

总结

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了一批“少年作家”,却也让部分中学生迷失了方向。新概念作文竞赛的初衷,是为了培养、提倡创新和想象。可是“新概念作文”最终却和功利相连了,这无疑远离了“新概念作文”的初衷。不少新概念的作文写得不错,不过也有些太过,有误导的成分,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狭窄,在自己的圈子里伤感抒情的多,好多作者只有学校里的一些生活经历,阅历和积累都不够,钻在这里面会浪费了打基础的时间,失去了这个年龄应有的活力。在此,我们真诚地呼吁,多重视一些写作基础,多一点阳光的写作,不要一味地钻在新概念作文的圈子里。这样,文章会更加精彩!

给你们的参考

终于完成调查报告了,可以说是苦尽甘来,这一个个的汉字,是大家的心血,是大家劳动的结晶。看着大家辛辛苦苦完成的调查报告,心中的喜悦与激动难以平复。

在这次研究活动中,大家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完成了一个个分工任务,虽然遇到不少的困难,但最终我们还是一一克服,完成了报告。我们的毅力受到了锻炼,这次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指导老师评语: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该研究小组以敏锐的目光抓住了这一热点话题并展开了一番全面、深入的调查,写出了一份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作为指导老师,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高兴。

该小组对研究课题准备充分,小组成员对新概念作文有较全面的了解,且他们本身的写作能力也较高。其活动开展的速度快,效率高,收回的调查回馈内容丰富;意味着内容设置细致全面,调查涉及范围较广,分析问题较深入,研究总结较周密,结题报告层次分明,成果突出;能灵活运用各种信息,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才能,期间做了许多努力也吃了不少苦,他们于其中收获不少,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与提高。虽然他们考虑周到、信息丰富、数据较全面,但报告中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深刻,只停留于给出数据,未能

对数据进行更多的质的分析,挖掘材料的力度不够,

这是不足之处。

总观其调查范围、收集的数据和整体的成果,这项课题研究是成功的,报告能提出一定的见解,此成果值得一读。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

第6篇:新概念作文(推荐)

“新概念作文”品牌设计方案

一、品牌推出的背景: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而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国人的汉语水平逐步下降,这是个大问题。所以强化语文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1、 语文是需要,是一个学习的基础工具。

她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掌握并使用好这种工具,对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有很大的作用。观察周围生活幸福的人,我们不难发现……而且有时语文就像一位老者对我们发出谆谆的教诲,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哲理,真让我们受益无穷。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就连数学界的重要学家都认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要好好对待。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当年他还曾说)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

2、语文是享受,也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冬日的黄昏,在春天的田野,我们慢慢地咀嚼着那些优美的诗句,感悟着其中的哲理,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吗?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广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3、语文是素养,也是教我们做人处事的法宝。

“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饱读诗书之后,在说话时就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字字珠玑,这既是一种享受又显示出自己很高的文学素养,当然会令人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受到大量的文学作品的熏陶之后,自己的人格修养也会逐渐提高,自己在为人处事时就会合乎道德规范,甚至达到很高的境界,您说能不受人欢迎吗?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论语·述而》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

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论语·述而》”“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 荀子:《大略》”这些都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应注意的。

二、小学作文的重要性

1、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语文——说与写。我们每天都不能离开说与写。在学校,学习的功课很多,语文、数学、思品、英语,还有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在这么多功课中,只有语文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学科,别的功课就没有这样的“殊荣”了。无数事实证明: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他学科是知识的宝库,那么,语文就是开启这些宝库的钥匙。作文能力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各项能力。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维和语言的功能讲,它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能力,更是学生接爱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

2、学好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

首先,学会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有一个公式:作文=1/2语文。 各级语文考试中作文分数是语文卷面分中最高的内容。小学阶段作文占30%左右,中学占40%左右,高中占到一半。以中高考为指挥棒的科目界定中,语文中、高考的作文分值的比例越来越大。凭一篇作文上大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例:2003年中考,北京、济南、武汉、福州、上海等地,语文120分,作文占60分;大连地区120分,作文占70分。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作文越来越受到重视。作文尖子生升入高年级,学习成绩大多优秀,约占2/3。《教育文摘》上讲, 90%初中高中的尖子生们,都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从2004年开始,高考自主招生政策出台,28所重点高校招作文尖子生。例: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中山等大学分数线降低20—30分,北大降了30分。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中高考中,语文将只考读写。现在,好多孩子都在学习各种才艺,其实家长之所以花在力气培养孩子的各种特长,就是为了在考大学时多个筹码,随着这个政策的出台,家长和学生有没有想过,有写作特长也可以顺利进入理想大学。

3、学好作文,有过硬的文笔,将是未来就业的基础及途径。

从专业角度来讲,有过硬的文笔,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比如专业写作、自由撰稿人、制片人等。从广泛意义上讲,有过硬的文笔,就业渠道更宽泛。如律师业、广告业、策化业,甚至是我们的作文指导培训„„从方便生活角度来讲,有良好的文笔功底,无论在任何单位,从事任何职业,都会受到重视。

现在,升学容易,就业难,为了升学,为了就业,好多家长培养孩子有多方面的专长,如艺术、美术乐器等,其实,如用学这些科目的时间来专修写作,那么写作专长更突出,将来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大,并且受益终生。

三、本课程的特色。

1、新感念作文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轻松应对考试。

2、新感念作文是引进国内先进的兴趣教学法,通过对古今名段的讲习让学生热爱作文。

3、新感念作文是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多想,多练习,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大幅提高。

4、新感念作文是聘请有过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退休权威老教师把关教学,教学

质量有保障。

5、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学生的快乐成长与快速提分保驾护航。

第7篇:新概念英语作文常用句型

一、用于驳性和比较性论文

1. In general, I don’t agree with

2. In my opinion, this point of view doesn’t hold water。

3. The chief reason why… is that…

4.There is no true that…

5. It is not true that…

6. It can be easily denied than…

7. We have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8. What is more serious is that…

9. But it is pity that…

10. Besides,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at…

11. But the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 Therefore…

12. Others may find this to be true, but I believer that…

13. Perhaps I was question why…

14. There is a certain amount of truth in this,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15. Though we are in basic agreement with…,but

16. What seems to be the trouble is…

17. Yet differences will be found, that’s why I feel that…

18. It would be reasonable to take the view that …, but it would be foolish to claim that…

19. There is in fact on reason for us so believe that…

20. What these people fail to consider is that…

21. It is one thing to insist that… , it is quite another to show that …

22. Wonderful as A is , however, it has its own disadvantages too。

23. The advantages of B are much greater than A。

24. A’s advantage sounds ridiculous when B’s advantag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二、用于描写图表和数据

1. It has increased by three times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1998.2. There is an increase of 20% in total this year。3. It has been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4since 1995.4. It would be expected to increase 5 times。5. The table shows a three times increase over that of last year。6. It was decreased twice than that of the year 1996.7. The total number was lowered by 10%。8. It rose from 10-15 percent of the total this year。9. Compared with 1997, it fell from 15 to 10 percent。10. The number is 5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1995.11. It has decreased almost two and half times, compared with…

三、用于解释性和阐述性论说文1.Everybody knows that…2.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3. It is true that…4. No one can deny that

5. One thing which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the above mentioned is…

6. The chief reason is that…

7. We must recognize that…

8. There is on doubt that…

9.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10. This can be expressed as follows;

11. To take …for an example…

12.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13. Now that we know that…

14. Among the most convincing reasons given, one should be mentioned…

15. The change in …largely results from the fact that

16. There are several causes for this significant growth in…,first …,second …,finally…

17. A number of factors could acc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in…

18. Perhaps the primary reason is…

19. It is chiefly responsible of…

20. The reasons for…are complicated, And probably they are found in the fact…

21. 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reasons, excerpt that…

22. Somebody believes/argues/holds/insists/thinks that…

23. It is not simple to give the reason for this complicated phenomenon…

24. Different people observes it in different ways。

四、用于文章的开头

1. As the proverb says…

2.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an…

3. Generally speaking…

4. It is quite clear than because…

5. It is often said that …

6. Many people often ask such question:“…?”

7.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8. There is no doubt that…

9.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10. These days we are often told that, but is this really the case?

11. One great man said that…

12. Recently the issue of… has been brought to public attention。

13.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re has been…

14. Now it is commonly held that… but I doubt whether…

15.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that…

16. Now people in growing number are coming to realize that…

17. There is a general discussion today about the issue of …

18. Faced with…, quite a few people argue that…, but other people conceive differently。

第8篇:新概念快速作文学习心得

新概念作文优质课学习心得

范县张庄乡中学 崔立国

2017年5月17-18日,我有幸在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观摩了“初中新概念作文优质课比赛”,这次经历让我对快速作文及一些写作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总结起来,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及体会:

一、课前互动丰富多彩,暖课暖心好开端

众所周知,当前的一些教学活动一般是异地接班上课,师生之间可以说是相当的陌生。于是,经济、高效的课前谈话便应运而生。

这几位老师分别运用了不同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张冬花老师以打招呼的方式与大家见面,入场亲切,声音洪亮,语调错落有致,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范县第二初级中学的田菲菲老师、市第五中学的张慧玲老师都对学生们上一堂课的优秀表现进行了肯定,并提出希望他们继续精彩的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还有市第十中学的刘丽锋老师,在上课前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同学们做了一个拍手、拍腿、跺脚的小游戏,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参赛的选手们幽默风趣,让课堂充满愉悦。他们用各自的语言方式对学生激励鼓舞,让全体学生充满自信,敢于、乐于参与课堂。他们用语自然流畅,所谈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大都和所授新课有所关联,让新课导入大雪无痕。

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妙趣横生的课前互动让一堂好课更是锦上添花,妙不可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前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二、导入新课方式新颖,方法多样。

本次参赛选手的导入新课的方式灵活多样,新颖有趣,大部分老师语言干净、规范、流畅,迅速的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要达成的学习任务有具体准确的了解。

市一中的孟捷老师以学生习作导入新课,让学生评学生的作品,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市五中的的张慧玲老师以《文化传承》栏目组来到我校录制电视节目,进行有奖竞猜的虚拟场景切入话题,并且对回答积极的同学分发小礼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张冬花则引用华尔街日报的新闻,告诉人们会辩论的人往往必不会辩论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引出“学写辩论稿”的话题。同样是讲授“学写辩论稿”的赵瑞琴老师则已调查小视频“带手机是否正确”引出了课题。范县第二初中的田菲菲老师以满屏的美丽四季之花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出扩写这个话题。市第四中学的孙丽霞老师以节日为话题导入新课,李志亮老师选取了一个富有“争议”的图片,让学生们展开联想。刘丽锋老师则以名言警句,导出“了解战争,珍惜拥有”的课题,而张艳利老师则以作家冰心的话导入新课。

各位老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不拖泥带水,干净利索,所选素材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三、课程内容活动充分,训练扎实

本次参赛的各位老师设计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写作训练活动,几位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之后,都会留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写片段,并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口不出声,手不停止,目不斜视。

孟捷老师非常耐心,并且一直在学生们中间来回走动,进行指导。董金刚老师设计了不下于十个活动,且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有物可写,有话可说。在授课中,对同学们有不解的地方深入浅出的讲授疑点,当堂解决困难,没留后遗症。

在进行具体的写作训练时,讲授的写法具体,精要有用,能让学生迅速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有法可依。各位老师特别注重读写结合,让同学们学、写无缝对接,在阅读中感悟写法,在写作中提升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学生喜欢上,老是喜欢讲,这就是一堂好课。作为一个老师,要明了教书的境界,授课内容正确、深刻、有趣、有启发。日常的学习中要注重对语文常识的积累,加强自己的内功修炼。避免出现碎问碎答、一问到底、思路不清的课堂。

第9篇:新概念英语课后作文答案

Unit 1

Ex.9 E-C Translation 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是一种世界语言,经常被许多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使用。与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英语起源于公元5世纪,当时三个日耳曼部落入侵英国,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世纪和现代社会初期,英语的影响遍及不列颠群岛。从17世纪初,它的影响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显现。欧洲几百年的探险和殖民过程导致了英语的重大变化。今天,由于美国电影、电视、音乐、贸易和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大受欢迎,美国英语的影响力尤其显著。

Ex.10 C-E Translation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交流思想、继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unique art and the unique art treasure in the wor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long evolutionary proces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xchanging ideas and transmitting culture but also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art form. Calligraphic works well reflect calligraphers’ personal feelings, knowledge, self-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 forth, thus there is an expression that “seeing the calligrapher’s handwriting is like seeing the person”. As one of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alligraphy shines splendidly in the world’s treasure house of culture and art.

Unit 2 幕课是一种网络课程,它旨在通过网络实现广泛参与和开放接入。幕课是远程教育迈出的最新一步,现已在高等教育领域迅速引领潮流。通过这些课程,大学可以扩大影响的范围,从影响成千上万住在城里付学费的学生,扩展到惠及全球上百万的学生。除了拥有传统的课程资料,幕课还给使用者提供互动论坛,支持学生和讲师之间的交流。幕课能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使得多种观点、知识和技能涌现到课堂上来;它鼓励人们尝试之前不可能尝试的课程,甚至是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它提供多种学习课程资料的方式,鼓励多模式学习,以各种学习风格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另外,幕课促进教学的改善,使技术在面对面授课中得以更好地应用。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教学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全球共享;另一方面,它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学习。这使得人类从接受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Many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their own digital learning platforms, and digital teaching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the digital way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On one hand, digital teaching makes global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ands the learner’s study time and space to learn, allowing people to get access to the digital virtual school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ytime and anywhere. These advantages mak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shift from one-time learning to lifelong learning.

Unit 3 Ex.9 作为美国文化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主义”受到大多数美国人的推崇。美国人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家庭各成员的幸福。与许多其他文化相比,美国家庭成员的主要职责,不是在社会上或经济上提高整个家庭的地位。人们通常认为,什么是对个人最好的要比什么是对家庭最好的更为重要。与自由相伴而来的是照顾自己的责任,因为所选择的自由承载了责任,即必须接受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许多美国人给他们的孩子很多的自由,因为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独立和自力更生。在美国人强调个人自由的同时,父母与孩子间平等的信念也对美国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x. 10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国人把孝视为人格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由于孝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它成为了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它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一般来说,它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等等。孝道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之根本。

Filial piety is the basic code of ethic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Chinese people consider filial piety as the essence of a person’s integrity, family harmony, and the nation’s well-being. With filial piety being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it has been the moral standard for the Chinese society to mainta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s undoubtedly a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s a complex concept, rich in content and wide in range. It concludes not only cultural ideas but also institutional etiquettes. Generally speaking, it refers to the obligation of children to their parents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cluding respect, care,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and so forth. Filial piety is fundamental to the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

Unit 4 Ex. 9 美国和欧洲各国都会庆祝2月14日的情人节。这是一个充满爱情和浪漫的节日,恋人之间通常都会交换情人卡和爱情信物。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一个传说是罗马人把一个叫圣瓦伦丁的神父关进了监狱,因为他拒绝相信罗马神。2月14日那天,瓦伦丁被处死,不仅因为他是基督徒,而且因为他曾治愈了一位监狱看守双目失明的女儿。他在被处死的前一晚上给她写了一封署名“你的瓦伦丁”的告别信。后来,2月14日就成了一个人们可以为他们的情人展示感情的节日。现在,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情人节,他们发送贺卡、鲜花,赠送巧克力或其他礼品,或共进浪漫的晚餐。现在这个节日已流行世界各地。在中国,这个节日也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

Ex. 10 July 7th on the Chinese calendar is Chinese Qixi Festival, the most romantic of al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Every year, some big businesses organize various activities, and young people send gifts to their lovers. As a result, the Qixi Festival is considered to be Chinese “Valentine’s Day”. The Qixi Festival is derived from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ing Maid. The legend holds that on this particular night every year the Weaving Maid in heaven meets with Cowherd. So, people can see Cowherd and Weaving Maid meeting in the Milky Way on the night of Qixi. On this night, girls would also beg Weaving Maid for some wisdom for a happy marriage. But, with the changing of times, these activities are diminishing. All that remains is the legend of Cowherd and Weaving Maid, a sign of faithful love, continuously circulated among the folk.

Unit 5 Ex.9 大发现年代,也被称为大勘探年代,是欧洲进行全球勘查的一个历史时期,始于15世纪初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这一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中世纪和近代之间的桥梁,当时西方帝国主义刚兴起,欧洲各王国之间正在经济上互相竞争,他们想通过建立贸易路线和殖民地来寻找财富。在这一时期众多伟大的探险家中,最杰出的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因为他发现了新大陆。欧洲的海外扩张导致了殖民帝国的崛起,旧大陆与新大陆的接触也促进了两边的互相交换:大量的植物、动物、食物、文化等得到迁移。这代表了历史上生态、农业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最重大的活动之一。欧洲大勘探让绘制全球性的世界地图成为可能,从而使人们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与古老的文明正遥相呼应。

Ex.10 The Silk Road is a traffic route in the ancient times connecting China and Eurasia. This trade route focuses on the trade of silk, hence the name “the Silk Road”. As an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 and a bridge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e Silk Roa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exert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Nowaday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our country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namely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focuses o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s, emphasizing mutual benefits, win-win, as well as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countries. Once proposed, the strategy has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he related countries along the road.

上一篇:乡镇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20170727双创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