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县域金融支持的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县域金融在结构上是刚性的,而在数量上是相对萎缩的。其主要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县域金融需求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县域金融供给的刚性和短缺。为了解决县域金融供求失衡这个矛盾,需要从两个主要方面推进:一是调整县域金融供给结构;二是为县域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县域金融;金融供求

一、引言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且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而地区之间总的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源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比地区之间总的经济不平衡扩散更快。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可见,对县域经济差异性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1]。

县域经济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及其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制约效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的差异以及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据统计,2003年,全国县域人均GDP6 770元,全国人均GDP9 057元,百强县人均GDP21 000元。2003年全国县域人均GDP是全国的74.8%。若小康水平(人均GDP)按800美元计,约合人民币6 500元,则表明:到2003年底,全国县域人均GDP与小康水平相当。但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人均GDP小康水平以下的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比例接近64%。

就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而言,目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很大。2003年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县域的人均GDP的15.1倍。以江苏和安徽两省为例,在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安徽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77.51萬,GDP28.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人均GDP4 343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70倍、0.90倍、0.97倍、0.64倍,在全国排3位、16位、13位、26位,其中进入全国百强县为零。而江苏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人口94.06万,GDP123.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13亿元,人均GDP14 538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3.85倍、5.89倍、2.15倍,在全国排1位、1位、2位、4位,进入百强县有21个,其中6个进入前十名。从以上数据比较得知,安徽县域人均GDP不足江苏省人均GDP的1/3,两者差距相当显著。

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中,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强相关,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长期稳定、高速、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储蓄率、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率。

本文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状况角度,以江苏、安徽为例研究县域经济本身的差异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县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对比分析

(一)县域金融总量支持分析

1.县域金融总量分析

金融总量主要包括货币资本存量,投资总量与金融交易数量。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是相伴进行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金融总量的增长,而金融总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般来说,县域金融总量是指一县域范围内金融发展的总体指标。它既反映县域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又与县域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县域金融总量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县域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和金融化的深度。

从宏观考虑,广义的金融总量是全社会的金融总资产,可分为三大类:(1)货币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现实中的货币和各类贷款;(2)证券类金融资产;(3)具有专门指定用途、以保障为中心的各类专项基金[2]。而在本文中,由于在大多数县域经济中证券类金融资产和各类专项基金所占比重较小,在下面的分析中不予考虑。

2.江苏省、安徽省县域金融总量差异实证分析

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很大甚至呈扩大趋势。与江苏省相比,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自身财力不足,建设资金除了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外,主要依赖于本地区的信贷资金。

(1)县域货币资金流动差异

县域经济增长中,银行起着核心作用。一个地区金融业越发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速度和效率就越高,经济水平就越高。因此,县域经济越发达,储蓄水平就越高,货币资本也就越多,而货币资本充足会进一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

首先,看两省间存款余额比较,该指标反映县域金融发展基础状况,表1给出了1997—2003年两省县(市)全部存款余额,从中可以看出两省存款差额在不断扩大,反映了银行的储蓄存款逐渐地被吸引到经济更为发达地地区。其次,看两省贷款余额比较。贷款可以说是储蓄转为投资的一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贷款比重就越大。在2002年,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贷款额是中部地区贷款额的2.72倍左右,是西部地区贷款额的4.30倍左右。表2给出了从1997—2003年江苏、安徽两省的县域GDP和金融机构贷款额。根据表2数据,利用EXCEL数据分析,得出图一的县域GDP与金融机构贷款额关系的散点图,从上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即贷款额的增加,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从而相应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两省县域投资差异

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学理论和相关实证分析均表明了投资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从表3中可得知,江苏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安徽省来说,其比率是逐渐上升的,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缩减。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县域GDP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安徽省,并且储蓄转化投资的能力和效率也要高于安徽省。

(二)县域金融结构支持分析

1.金融结构

戈德•史密斯将金融现象归纳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其认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构成各国的金融结构[3]。一般来说,金融结构也就是指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在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金融结构,既是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客观结果,又是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体现,反映着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虚拟程度或泡沫程度,也就是风险程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金融结构的分析,观察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问题,是否具有理想的效率和是否符合金融发展的要求。

2.江苏省、安徽省县域金融结构差异实证分析

从图2和图3,我们可以得出,县域金融结构存款余额主要由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城乡储蓄存款构成。其中企业存款和城乡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很大,而财政存款仅占一小部分。从图中可看出,江苏省企业存款增长的幅度要明显高于安徽省的企业存款增长幅度。

三、县域金融供求矛盾分析

从江苏省和安徽省县域金融支持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表明,我国县域间金融支持存在很大差异,县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局面开始形成。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已越来越明显。

(一)县域金融的需求与供给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中小企业,它们是金融的需求方。农村金融需求主要用于三种用途:农民生活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村发展需求。

金融供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规的金融安排;另一类是非正规金融安排。前者包括最主要的三个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这些正规的金融安排旨在形成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非正规金融安排是指通过民间借贷、集资、私人银行、互助会及其他信贷代理机构等民间渠道获得的资金供给。

(二)县域金融供求结构和数量上的矛盾

在正规金融安排中,由于农业生产贷款伴随乡镇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境而萎缩,农业银行在1996年“行社分家后”,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农业发展银行只能扮演代理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的角色,无力对农村发展起到政策性资金扶持的作用,于是只有农村信用社在发挥金融供给者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由于多年来管理体制不顺,所有者缺位,产权虚拟化,导致经营管理及资本金扩充等许多方面陷入了困境,难以提供稳定的、有效的金融供给,也就难以负担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時,农村信用社主要职能在于服务“三农”,定位于农民、农村、农业,开办的信贷业务主要是小额农户贷款,对于县域广大的中小企业根本无力也无法提供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在结构上是刚性的,在数量上则是相对甚至绝对萎缩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加快,实施了集约化经营战略和确立了盈利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在县域经济中实施了分支机构的市场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邮政储蓄增势相当迅猛,已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相当大一部分农村资金因此流出而不能返还。此外,民间对外投资、居民教育投资、债券股市投资等也是分流县域资金的重要渠道。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金融需求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另一方面是金融供给的刚性和短缺。金融供求的失衡必然不利于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县域金融供求失衡程度不同也必将导致县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四、对策建议

通过前面对江苏和安徽两个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中县域金融的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地区县域金融支持存在很大差异,县域金融供求失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原因可能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以及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集约化经营过程中,致使大部分分支机构撤出县域市场,减少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邮政储蓄缺乏资金回流的渠道,导致相当大一部分农村资金只能流出而很少回流,而居民的教育投资以及债券和股市投资也分流了县域金融发展的大部分资金,恶化了县域金融发展的环境。因此,本文建议目前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推进:

(一)应面向金融需求进行金融供给结构调整

1.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议以农业银行县级支行或其他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为主体,整合县域金融资源,组建以城镇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2.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必须以农村小农家庭经济方式及其金融需求为基础,而不是照搬国外模式或追求超现实。

3.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在确保政策性农副产品收购的同时,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4.加快邮政储蓄制度创新,控制县域资金流出比例。建立邮政储蓄银行,由“只存不贷”改革成“可存可贷”。

5.在完善正规金融安排的同时,鼓励民间金融安排,放开民间组织,发挥农村互助组织作用。

(二)为经济金融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1.建立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政府、银行、有关企业要建立经济信息网;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应建立金融信息网,向辖内各金融机构传导县域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向县有关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

2.整合县域信用资源,发展信用平台。加大县域经济金融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协调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各部门和全社会广泛参与,千方百计地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实施信用工程;要继续大力开展打击逃废债活动,提高资产质量。

3.建立经济支持金融的保障机制。县级政府应当千方百计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确立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以切合实际的经济利益预期来吸收信贷资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信贷效益。金融部门应该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与金融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17.

[2] 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13-121.

[3]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8.

作者:崔万田 李 勇 王 瑶

第2篇: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摘要】县域经济对我国社会发展及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振县域经济发展,国家先后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张,这是针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做出的准确判断,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特征,并分别从农业、工业等反面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 农业 工业

郡县治,天下安。在中国,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方面,它是城市向农村的延伸,是城市连接农村的物质和精神平台,汇集了从政策到时尚等各种元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最直接的地方;另一方面,他是农村通向城市的必经之路,是农村物流、人流、风俗、文化向外流动扩展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所以说,县域经济的成长不仅体现着城市的进步、促进着城市的进步,还体现着农村的发展、决定着农村的发展。

一、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系统的综合性表现

1.加强农业,是建立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基础。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业更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而依照我国目前的發展形势,短期内无法扭转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农业将在较长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存在着地域上及季节上的稳定性,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又进而决定生活方式的稳定。

2.发展工业,是完壮大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主导。从产业联系的角度看,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县域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水平。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县域的工业是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加工而发展起来的,上述工业部门是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的主体,县域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县域工业规模的扩大必然有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从而刺激消费长,带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后,县域工业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行业支持,由此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说,县域工业现代化是县域农业和县域服务业以及整体经济现代化的主导。

3.开发第三产业,是完善县域经济综合体系的关键。在当前有关县域经济论述中,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的开发。在过去几年,很多人认为只要处理好农业基础地位和工业主导地位之间的关系,县域经济就会沿着健康路径不断发展壮大。事实上,农业和工业确实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两个重要环节,但不能因此忽略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应有的地位。正如前文所述,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健康运行需要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同时,第三产业本就是以服务生产、服务生活为目的,如果第三产业实力薄弱,就不能对第一、二产业提供支持,甚至成为约束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我们就会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基本上与地区征集经济水平差距正相关。

(二)县域经济是地域经济系统的中介性表现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它既呈现出城市经济的大概面貌,也体现着农村经济的基本形式,这就是县域经济的中介性所在。这种中介性的地位使得县域成为中心城市和乡村物资交流的绝对场所:农副产品从这里运输到城市,工业品从这里运往乡村。当然,县域经济的中介性绝不仅仅体现在产品集散方面,更主要的是县域在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后,能将这种辐射向广大的乡村地域扩散。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目前居住在农村地域的人口也将从第一产业中逐步分流出来,并向城市转移集中。这一过程需要时间的传导积累,而传导积累又是通过城市化的辐射来实现的。从区域过程来讲,区域内中心城镇首先承接到城市经济体的辐射,这一过程使得中心城镇成为域内增长中心,各类要素中心城镇聚集。当中心城镇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向域内其他地区辐射,使得相关产业、文化、生活方式向次一级乡镇转移。通过这一过程,县域中心城镇将来自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不断传导给次一级乡镇,实现其疏导中介作用,进一步落实城乡共同发展。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之间、县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县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县域往往有着较为雄厚的财政经济实力;而经济基础较差、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县域财力较为紧张,甚至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协调,从近几年的经济数据不难看出:首先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其次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链接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未能对县域经济起到辐射促进作用,其经济传导速度过慢;另一方面,某些城市思想守旧,认为城市是城市、县乡是县乡,经常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的情况;再次是城市与县域远未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市场协作机制,简而言之就是分工尚未形成,这也是导致城市与县域不公平竞争的原因之一。

(二)效率低下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指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当前,我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5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二是对市场需求、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关注不够,还停留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和产值的阶段;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高度分散,较难统一;五是农业资本率低,进一步导致农业创新程度低。联产承包制实行以来,尽管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滞后,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使得农业发展缓慢。

(三)未发挥主导作用的县域工业

我国目前的县域工业存在着规模小、层次低、效率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未形成深加工能力,县域工业多按照“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经营模式,使得县域工业底子薄、利润低,而这样的县域工业是不稳定的;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完成资本积累并提升工业产值,严重制约其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思维守旧,未能依照市场需求来确定其产品,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快车道。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出路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1.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大体说来,适合产业化项目应具有如下条件:一是有市场需求;二是应本地资源有关;三是能规模化生产经营;四是要是农民增收;五是促进地方财政收入。

2.建设明星企业。明星企业也叫龙头企业,对于县域来说,一个明星企业的建立既可带动地方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也可增强起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甚至有利于县域城市化。建设明星企业,需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应当与原有工业相结合,这样比较简便,既可以节省财力、物力,又可以使投入较快产出,较少机会成本;二是应当与乡镇企业结合。乡镇企业是农民自身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兴办的企业,其能存活就有着产品的合理性;三是应当根据自身优势引入企业,特别某些以出口为主、加工层次深、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当地政府可进行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四是应当注重产业布局,在农产品集中地建厂,减少成本的同时更加高效的利用资源。

3.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部利益机制。健全利益机制是影响各利益主体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只有是农户、企业、政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不断开拓市场,求得发展。各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阶段不同,从事的产业也不同,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形式也不尽相同。政府应避免包办代替,允许多样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并存。完善利益机制,可考虑以下方面:一是鼓励产销联合,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产销合同制,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契约观念;二是鼓励和提倡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一起抵御市场风险;三是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产品、劳动、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的路子。

4.以科技促发展、以素质出成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更加优秀的农民队伍。如若生产者依旧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那农业产业化也只会是空中楼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可考虑以下路径:一是企业设立专业的研发部门,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建立高起点、高标准的农业示范区。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从实际出发提高技术。

(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化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现阶段看,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具有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关系明晰、发展动力强劲等特征。充分尊重、发挥企业和民众的市场主体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县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一是要贯彻国家“抓大放小”方针,政府要从直接办企业当中退出来,同时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发展股份合作制和混合型经济,充分释放民间力量;二是进一步开放产业限制。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有诸多限制,很多产业不允许非公有或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应对产业准入限制进行评估,适合开放的坚决开放,暂不宜开放的,可以试点开放;三是创造公平环境。政府及各部门要公平对待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为民企顺利走向市场创造条件,这也是政府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2.鼓励技术创新,培养人力资本。创新的主体在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要建立健全鼓勵制度来促使中小企业进行创新。一是引导企业发展策略,强调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二是建立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平台,为本地企业与外界牵线搭桥;三是金融服务机构应给予资金倾斜。四是对于前景良好地创新企业可适当税收优惠。

3.完善融资体制,解决资本短缺。发展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是关键。建议如下:一是建立专门以县域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目前情况下,可由国有银行建立专门针对县域的信贷部门和建立地方性银行等措施推进县域中小企业融资;二是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县域一起发展的商业化经营投资基金,以专门自己贷款方式对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三是建立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环节贷款难现状;四是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五是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流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县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我们才要给予其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县域借助政策和区域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模式,比如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但客观来看,目前除东部发达地区外,大多数县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并不乐观。本文当中,笔者试图通过工业、农业、土地管理和经营制度三方面总结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概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北京市: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12).

[2]陈赵兴.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硕士.河北工业大学.2007(01).

[3]张金山.中国县域经济导论.杭州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02).

[4]全国县域经济总量[DB/OL].县域经济相关数据.2008.

[5]王海波.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及其途径探究[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0-22.

[6]宋秀峰.浅议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中国科技纵横.2010.

[7]王风光.龙头拉动县域产业升级.经济日报.2005-02-05.

[8]辛仁周.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经济日报.2005-03-19.

作者简介:张一弛(1990-),男,云南罗平人,云南大学经济学院13级金融学学术研究生。

作者:张一弛

第3篇: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对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就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目标、原则和对策,为统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小城镇建设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

县域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县域经济以种养业为主,重点发展粮棉油,是典型的农业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二、三产业比重上升;90年代后期以来,短缺经济基本结束,市场经济得到发展,结构调整逐步由适应性调整转变为战略性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进入目前阶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特色经济得到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部分县特色产业日益凸显,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将地方特色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城市核心竞争力。二是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各地新上并培育了部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链延伸,带动了贮藏业、运输业、加工业、对外贸易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较快,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四是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县域基础设施投入有所增加,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状况逐年改善。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一批乡镇企业小区、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城镇集聚,增强了吸纳外商投资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能力。五是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地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产品集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兴市场,促流通,以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协会、农民经纪人为主体的经销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新的内涵和目标概括表述为:以城镇为依托,以非农产业为产业支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城经济。要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实行重点开发,努力探索适合本县情况的增长模式,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下功夫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2、城乡统筹的原则。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是一兴三得的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二是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三是带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发展,最后形成城乡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

3、开放带动的原则。要解放思想,打破封闭模式,树立“县外就是外”的全方位开放观念,借助外力求发展,着力把县域经济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选好并推出在国内外有市场、本地有资源、生产有基础的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第三产业,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推动县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选择与发展关键在于特色。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注重区域之间的比较效率,转方式调结构,从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体系。经济基础强县,要重新综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加快资源开发向深加工、外向型、科技型转变,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山区经济薄弱县,要利用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改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条件。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地方经济产业化的重要主要载体,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产业化的质量、进程和成效。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要因地制宜,对于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省市县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打造县域名牌产品,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要主动招商引进一批,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产业化经营,为产业化增添新活力;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

(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适当增加当地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育。要加快县城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要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推广。

(四)放手發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一要教育民营企业坚持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通过吸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要放开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要努力营造优质宽松的发展环境,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四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县级政府要把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抓。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废止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把引导工商企业合理集聚,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空间等各种资源的资本化运作,筹集城镇建设资金,走以地生财、以财兴镇、以镇兴业的城镇建设新路子。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

资金一直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解决县城经济发展资金:一是实行倾斜的财政政策,加大中央、省市对县级转移支付力度。充分运用中央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对山区县县乡公路油化、乡村道路、人畜引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有步骤地发展民间投融资机构,引导和规范民间信贷,积极探索激活民间资本的实现形式,启动民间资本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强信用村、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切实解决扶贫贴息贷款不到位问题,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三是增强县域银行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自身发展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是历史性必然选择,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县域经济规律,县域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4—),女,山东烟台人,经济师,毕业于烟台大学,先后在企业、经贸委、林科所任职,有从事二十多年的经济工作经历,对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有着深厚的理论和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2.

[2]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10.

[3]山东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统计局,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山东行政学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县域经济年鉴2008[Z].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1.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0,10,18.

作者:张艳萍

第4篇: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地区差异大。

珠江三角洲县(市),毗邻港澳、紧靠大中城市,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东西两翼和山区县(市),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地域自然资源,但大部分县(市)未能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形成主导产业,以致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2001年珠江三角洲所属的11个县(市),面积和人口分别只占全省71个县(市)的13.56%和13.63%,GDP占了30.94%,财政收入更占35.88%;人均GDP达15062元。东西两翼各12个县(市)和山区49个县(市),面积分别占全省71个县(市)的8.66%、25.97%和67.57%,人口分别占25.40%、25.80%和56.17%,GDP占24.85%、20.51%和52.02%,财政收入分别占21.14%、13.67%和51.48%;人均GDP分别为6491元、5277元和6147元。珠江三角洲县域人均GDP是粤西的2.85倍。人均GDP最高的惠阳市达20723元,最低的五华县只有2116元,前者是后者的9.79倍。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鹤山市达650元,而惠来县只有50元,相差12倍。

(二)财源拓展困难,财政拮据问题突出

财源拓展困难,财政入不敷出足我省县域经济的突出问题。全省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有47个县(市),占县(市)总数的66.2%。2001年全省71个县(市)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为81.65亿元,仅占全省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的7.04%,占市本级和县区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的9.59%;财政支出为197.58亿元,缺口超过100亿元。相当一部分县(市)的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财力搞经济建设。

财政供养人员严重超编使拮据的县域财政雪上加霜。尤其在乡镇,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许多乡镇,财政供养的人员超出编制2至3倍。在部分缺乏就业岗位的欠发达地区,“吃财政饭”成为“有关系”人员的就业选择。财政供养人员严重超编还导致乱收费问题突出,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

还有不少县(市)的历史债务(化解金融风险借款、公路建设欠债、教育欠债等)包袱沉重,成为财政的一大负担。

省为解决市县的财政赤字问题,1996年建立了省财政对市县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2002年转移支付补助粤东、粤西和粤北14个地级市及江门恩平市的金额为596120万元,其中涉及的县(市)有66个,占县(市)总数的92.96%;金额521574万元,占转移支付金额的87.49%。转移支付超过1亿元的县(市)有22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23个。

(三)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

广东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依靠农业的增长来拉动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而发展工业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县域的工业化水平依然较低。2001年全省县域工业产值只占全省的25.47%,且县域工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部分地区,粤西和山区的大部分县域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产业。全省71个县(市)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高于第二产业的有40个,占56.34%。许多县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主要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专业镇、特色经济等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还很低,工业规模小、布局分散、配套能力低,难以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四)城市化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前,县域农业占县域GDP的比重和县域农业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都是90%多,改革开放20多年,县域农业占县域GDP的比重已大幅下降,但农业人口比重却没有同步减少。2001年县域农业占县域GDP的比重为28.24%,而县域农业人口却占80.05%。非农人口仅占19.95%,比1995年的18.97%增长不足1个百分点。县域的城市化进程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县域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全省县域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387.35万人,以县域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有500万个劳动力就已足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制约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来自体制和现行的一些政策。

一是城乡二元体制导致资源配置大量流向城市。虽然我们已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没有消除。在城乡二元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出现资源配置加速流向大中城市的趋势。最突出的表现是资金涌向城市而县域的投资严重不足。以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536.41亿元,而其中71个县(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71.44亿元,只占全省的4.85%。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撤并了不少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贷款权限上收,把从县域内吸收的大量存款转到大中城市,发展县域经济所需的资金无法满足。

二是条块管理体制造成责权不统一。在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中,部门把权限上收、责任下放的现象相当普遍。县镇二级,尤其是镇一级,权利和责任不对称,在很多方面只有管理的责任而没有执法的权力。这种责权分离的条块管理体制,使县、镇在发展经济上缺乏决策的自主权和财政的支配权,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扶强扶优”的产业政策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扶强扶优”的产业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有积极作用,但“强”、“优”企业多在大中城市,而“弱”、“小”企业多在县域,“扶强扶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支持了城市而忽视了县域。事实上,县域众多弱小的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有限,更迫切需要扶持,而恰恰缺乏扶持政策和措施。根据产业政策要求关闭的“五小”企业大多是县域的企业,对县域意味着财政、税收、就业的减少。

四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政策加重了县(市)的财政负担。

政府部门安排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往往要求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而这种资金配套政策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视同仁”。没有配套资金就不安排项目,就得不到项目建设的资金。一方面使欠发达地区县(市)由于缺乏配套资金而使项目和建设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县(市);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县(市)为了得到项目和建设资金不得不把财政资金用于配套,使拮据的县(市)财政捉襟见肘。

三、加快发展广东县域经济的对策

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志。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在推进“三化”上寻求突破。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通过推进工业化,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四是加强市场建设,培育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二)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

工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1、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2、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

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3、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移

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大城市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拾遗”、“补缺”经济,积累经验和资金。积极开展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引进为他们的产品提供配套的加工项目,“借船出海”,发展自己。

4、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眼前利益,要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环境。

(三)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土地资源是县域经济的优势,要把县城和建制镇的土地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市场运作,引导民营资本、工商资本等投资城镇建设,在县镇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按市场经济的办法,给投资者相应的经营权,吸引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解决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以县城扩容和268个中心镇为建设重点,增强其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特别是县城建设,包括

二、三产业和聚集人口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破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全面开放县城及小城镇户口,让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在城镇找工作。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与户口脱钩。为接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县镇政府在城区应建设一批住宅区、居住中心或公寓及其他配套设施。

(四)调整财政政策,增强县域财政自给能力

加大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改变税收分成办法,增加县域税收留成比例,并保障税收的增长使地方的可支配财政获得同步的增长。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县、镇拓展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清理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政策,尽量减少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减轻县域的财政负担。

在努力化解县(市)财政历史欠债的同时,加强对乡村负债的清理消化工作,为税费改革清除障碍。

(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以责权统

一、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探索省、市、县以及乡镇管理体制的改革。要规范条块管理制度,深化改革审批制度,总的目标足简政放权。省、市和县分别向县和镇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增强县、镇的行政管理职能,赋予县、镇更大的决策自主权。

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重点在户藉、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管理方面消除或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节城乡的资源配置,促进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人才,而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较其它地区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它不仅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要充分挖掘县域丰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七)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的国有企业、大的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等,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县域经济的重点则在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障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给民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同等的发展机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八)加大调控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适当调整市县行政区域,加大乡镇撤并的力度,优化资源组合,增强弱势县、镇的发展能力。

大力支持县域的基本设施建设,加大对县域道路、水电、通讯、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资。

采取分类指导的倾斜政策,加快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发展。加强对贫困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脱贫奔康步伐。要加大对沿海贫困县的扶持力度,享受省的扶贫重点县的各项扶贫政策。

第5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推动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应对入世新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业生产经营小规模与大市场的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超小型”经济保持了农民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其弊端日益显现,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制约。一是与市场农业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从目前农村劳力、农用机械、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看,小规模生产存在着劳动力的过多浪费、机械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和投入单薄等不合理状况,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二是与市场农业对经营方式规模性的要求相矛盾,使得分散经营的产品即使是与市场对路的,也会因缺规模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三是与市场农业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由于思想观念问题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农民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灵敏度不高。

笔者认为,实现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场,坚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规模化、批量化、商品化,不断提高产出率、优质率、市场占有率,全面推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

(一)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区域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调整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服务业和非农产业分流。

(二)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项目申报、审批及土地征用、税费征缴等方面予以优惠,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型、流通型、加工型龙头企业。今后,应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引导和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民经纪人是农产品销售流通的主体之一,为一方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作出了很大贡献,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着力培育、管理、支持农村经纪人,在经济上给奖励、政治上给地位,及时为其解决难题,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四)引导发展农产品产销协会。运用市场机制,按产业和经济流向,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覆盖的原则,引导组建以农村能人牵头的各类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村经济服务。

二、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

县域科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意识淡薄,劳动力素质低下;二是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科技推广应用面不大;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五是缺乏足够的科技投入等等。从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分析,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市)”战略,依靠科技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突出科技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这一契机,全面加强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高科技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大中城市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前来兴办高新技术项目。二是着力盘大盘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活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壮大。

(二)突出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一是利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

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二是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努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促进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并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三是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技创新、技术比武活动,激发工人群众的小改小革和创造发明的热情。

(三)突出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包括农作物良种化、高效养殖科技、农产品加工技术、避灾农业科技、农村科技引导与培训。

(四)增强科技意识,创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加大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力度,建立完善专家顾问制度,积极推行科技人员以技术投入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充分发掘科技人员的潜能。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小城镇建设与大农业的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推动大农业向纵深发展,必须以小城镇作为有效载体和支撑,把小城镇纳入大农业发展的范畴,以此带动大农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三大战略”一起抓。努力寻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中寻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同时,促进大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

(二)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应把握建设重点,避免平均用力,注重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尽快扭转小城镇规模小、水平低、功能差的状况,提高规划质量和品位。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体制。在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通过经营城镇增加投入,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投资限制,用好政策性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四)加快小城镇综合改革步伐。一是加大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力度,对在小城镇具备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就业条件的农民,分期分批逐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手续。对于在镇区落户的农民,在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入托等方面,应享受与原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二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租(出让)、统一管理。根据自愿有偿原则,放活土地使用权。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四、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

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贯彻“节省资源,适度消费,注重内涵开发,实施总体调控,大力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的总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型经济向资源优势型经济转化,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均衡地发展。

(二)对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全面论证。科学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努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计划性,避免资源大量浪费,争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把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二是从严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三是严格建立项目环境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四是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对治理达标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对

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和设备,坚决淘汰和取缔。

五、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目前,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影响到县域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在未来

一、二十年内,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更多地减少农村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一)加大支柱产业扶持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实力。重点是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优势,科学确立县域工业经济主导产业,并通过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国际国内市场产品竞争力,逐步盘大、盘强、盘优现有工业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此带动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加快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当前阻碍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工作的一大迫切问题,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缺乏规范,对此,应加快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尽快建立权威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系统、预测预报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城乡通开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市场法规体系和市场规则,做到整顿与发展并举。

(三)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从长远来看,必须彻底改革城乡分割的旧户籍制度,破除阻碍劳动力资源合理布局的制度障碍。首先全面放开小城镇及县城户口,改进居民身份证和户籍登记制度,让农村流出的人员能够很方便的在城镇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类人员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应与户口脱钩。第二步对县城以上城市,先实行暂住户口,后适度放开,暂住满一定期限后,可申请常住户口,进入城市的常规管理。最后,城乡彻底通开,实现农村城镇化。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普遍面临个人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房屋居住、子女教育、婚姻恋爱、风险保障及组织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可由县(市)政府出面,建设经济适用房、住宅区、居住中心或公寓;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列入总体规划,作为日常工作来抓;用人单位必须协助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尽可能参加失业、养老、医疗、意外人身伤亡等社会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6篇: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 闫恩虎: 县域经济是中国的“国本经济”、“民生经济”、“最基本的生态经济”、“稳定经济”和“未来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主要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依托。[1](P9)土地是县域最基本的资源。目前,我国县域陆地总面积874万多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0%;县域人口总数9.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41%;但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56.31%。这说明,当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和人力作为基本资源尚未从根本上激活,其重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尤其是土地资源。

从国家层面讲,县域土地负有以下重大职责: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

2、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和推动力;

3、保障农民的生存与发展;

4、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因此,县域土地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

土地资源的高效益开发和永续利用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土地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和对土地属性的多元界定,导致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异常突出,从上个世纪末县域政府招商引资的“零地价”,到目前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以及长期受舆论批评屡禁不止的大学城、游乐场、高尔夫球场扩建等,说明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

2、县域经济的自组织发展与国土生态安全问题;

3、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4、农业的产业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就缺乏基础和保障。

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建设用地与粮食安全问题 工业化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和互动的过程,是人口在空间上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产品和服务生产的专业化、城乡社会逐步一体化,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联系的密切,技术创新和企业家才干的不断增强等。[2] (p35) 城镇化包括地域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必然要将部分耕地转化为工业或商业用地。这将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耕地面积减少;二是农村人口减少,土地规模集中。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但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却持续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城镇化每增加3.5%,土地城镇化就增加8.2%,这说明,我国粗放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仍在持续。中央政府反复强调:要建立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制度使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欲求量越来越大。笔者2011年参与广东有关县域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县政府都提出需要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肯定,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建设用地的规模仍在扩大。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达50%以上。 [3] (p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30年来,仅农村土地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的资本积累达30万亿元,远超过同期所吸引的外资总量。[4](p12)有专家提出:“特别值得担心的是把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面积联系起来,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可见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直接导致房价上涨,而且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并将它与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捆绑’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政府划定的耕地红线注定是要被突破的,而且原有的21亿亩红线已然被破,这条红线束缚的只是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5](p13)

首先强调:“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是不成立的。其次,这种观点忽视了目前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粗放型发展的现实和粮食单产技术提高的不定性,影响是相当可怕的!要清楚,目前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0%。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6]但按每单位工业用地所产生的工业增加值计算,目前北京大概只相当于东京的1/20。几十年的粗放型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已经使我国耕地遭受重大的破坏。据党国英研究:“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与日本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差不多是日本的8倍。”[5]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明显偏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0.6。[3] (p5)一个总人口才21万的贫困县,县城新区框架却要扩张至32平方公里,在人气没有聚集的情况下,快速拉开城市框架,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必然是:大量土地被浪费闲置。[6]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关口,而粮食安全则是基础。我们必须清楚,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如果中国发生粮食危机,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是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如果中国缺粮,国际市场是无法供应的。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农产品纯进口国。2011年,我国进口粮食5800多万吨,已经超过粮食总产量的1/10,进口棉花331万吨,超过总产量的1/2,进口植物油674万吨,超过总产量67.4%,进口食糖200万吨、猪肉100万吨,均超过总产量的60%。我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已经进入危险期。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显示:如果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的话,2008年中国农业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仅为发达国家的2%,仅为美国的1%;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粮食需要量必然提升,而粮食单产的提高是需要技术支持的,而技术的创新是需要时间和有周期的,可以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据国家农业部报告: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7亿吨以上,按照目前耕地面积,粮食单产需提高40%以上。这是一个根本无法保证可以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耕地面积减少除城镇化用地以外,因生态原因弱化荒化更是触目惊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从1986—1995年的1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9326.7km2,年均净减少1933.3km2。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果耕地面积不能保障,不仅粮食危机有可能发生,而且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安全。

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城镇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农村土地所有权则属于农村集体组织,二者之间的转化需要经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这种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以下问题:其一,农用土地和城镇土地在使用价值上的差别。农用土地的使用价值不仅取决于经营者素质、财力,还取决于市场机遇,投资增值很小,而城镇建设田地的使用价值和周围的工商业设施紧密联系,取决于区位,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城镇土地的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农村用地。其二,负担的社会功能差别。城镇土地只承担保障工商业和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而农村土地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就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明显地农村土地承担了更多的外部效应。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少的情况下,这种外部性社会功能已经使农村土地失去应有的市场弹性和市场效益。而且明显的城乡福利级差使农民愿意失去土地成为城镇居民。其三,两种土地利益分享的差别。农村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力和对粮食安全的贡献都是针对国家总体利益的,不会或很少对农村集体或地方政府构成影响,而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关税收属于地方税种,城镇建设用地带来的土地上的工商业利益也属于地方政府。在目前以GDP作为衡量地方官员职责的考核机制下,城镇建设用地的使用对地方政府则是利益提升。[8]而国家强制性征地这唯一合法途径又为权利寻租和官员腐败提供了操作空间,直接导致“圈地”运动和大量的土地征用腐败案件发生。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十年前(2003年),各地开发区总数5524个,占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已经超过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总和。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苏泗阳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就有43.3平方公里,当年就占用基本农田4000多亩。

二、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与国土安全及生态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组织性。县域经济自组织发展容易造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不仅浪费资源(尤其是土地),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与发展,而且直接造成环境恶化。三十年来,中国可耕地面积减少了20%,每年沙漠化面积达到3400平方公里,国土荒漠化已达1/5,可耕地效力递减达到43%、牧场则达了90%。每年消耗20亿吨硫化煤燃料,有害气体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居住着一半以上人口的三大河流域,实际上已陷入自然再生能力丧失的境地。[9](p31)水利部部长陈雷说:近五十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五千多万亩,平均每年约一百万亩。[10]另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11]

县域经济的发展肩负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国土区域空间的功能规划。在中国古代也是对县域进行分等级按功能管理,比如,隋朝将全国县“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为等级”。唐代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等综合划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清雍正时期,将全国县的分等为“冲、繁、疲、难”。而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思路,必然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明显的不可持续发展路子。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划分,而县域则是国土陆地空间的主体。必须对县域进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即保证区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又保障国土安全和生态平衡。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随后,国务院通过国家发改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家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对国土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基本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三是基本实现人口和经济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四是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活条件均质化。[12]p380必须强调,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区划、规划、政策和考核“四位一体”,区划是前提,规划是关键,而配套政策和考核是保障。但目前各省对县域的国家功能划分基本上停留在规划文件层面,有些甚至连规划工作尚未启动。必须尽快完成县域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并针对功能区定位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和环境政策,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并加大对土地弱化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通过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强化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流域规划保护和林山、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的跨区域保护治理工作,全面保证国土生态安全。

三、畸形的土地财政问题

中国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的地方政府属于“地方发展型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的设置来看,‘属地管理’和‘行政发包’是中国政府体系的典型特征”。[13](p23) “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长期担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为主要方式,以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主要来源的政府模式”。[14](p12)

当前我国省、市、县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最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农业等法定支出主要由县乡政府提供,县乡支出责任偏大。[15](p14)绝大多数县域都是财政入不抵出。据统计,县域单位财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600多亿元,补贴县945个,赤字县556个,二者合计占县域总数的72.15%,赤字总量占地方财政总量的77%。县域政府既要提供公共服务,又要筹资推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地价节节攀升,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使得土地财政应运而生。根据国家审计署2010审计报告显示: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16]全国共有2052个县域,即绝大多数县是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债务抵押的。

土地增值已经成为地方尤其东南沿海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1999-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到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到1025亿元,剔除通胀因素,成交价款年均增长率高达45%,是财政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2.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4%。[17]( p9)

土地财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畸形现象,不仅大量耕地被抵占、闲置,危害农业生产,而且严重侵害农民利益,滋生官员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据调查,江苏在土地用途增值的土地收益分配中,政府约占60-70%,村一级集体组织得25-30%,而农民仅得到5-10%。[18]( p12-17) 2011年,全国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万件,涉及土地面积75.1万亩(其中耕地26.4万亩)。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收农民土地,至少使农民蒙受20000亿元的损失。[19](p2) 要减少地方政府尤其县域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要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自由流转。让地方政府逐步从土地经营者的角色中淡出,成为纯粹的管理者。其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县域政府支出责任与财力的匹配度,减轻市县政府城镇化支出压力。再次,加快推进地方债务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中央层面的全国财政风险预控机制。最后,正视当前城镇化的推动力问题,切实缩小城乡福利差距。

四、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农业现代化明显的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在10%以下,但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0%,40%的劳动力创造不到10%的GDP,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必须正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必要的耕地保障和规模经营是基础。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

6、阿根廷的1/

9、加拿大的1/14。根据党国英等专家的调查估算,目前我国村庄空置面积超过1亿亩,相当于全国耕地总量的1/18。[6]“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把统计公布的7.13亿农村人口和1.5亿进城务工人口加在一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也达到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3]( p5)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耕地保护,我国的现代农业没法同国际水平接轨,传统农业的低效益无法根本扭转。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使农业的经济学特征发生变化,受投资农业成为主体,全要素介入是必然,需求弹性增大是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三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的技术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生态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三是农业人力资源的知识化。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土地必须规模集中,集约经营。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加速推进,将绝大多数农户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在农村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扩大,促进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而目前农民转移的最大障碍应该说是土地管理制度。因为农户对土地较为模糊的产权已经极大地阻碍了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顺利转移,从而也阻碍了现有农户土地产权的价值实现和由土地财富向资本财富的转换。其次,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农民,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和公共建设的投入。农民素质提升,可工可农可商,扫除了向城市发展的技术文化障碍。同时,在制度上允许和保障城市居民到农村就业,实现城乡人力资源的对流。

五、结语: (一)明确县域经济发展主题,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发展的环境既不乐观,内部运行的矛盾也集中突显,主要表现在:高强度的资源消耗与约束硬化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市场空间受限的矛盾、产业结构升级尚未完成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矛盾、相对滞后的社会管理思路手段与人民群众迅速提高的社会参与意识的矛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弱势部分,这些问题表现更加突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仍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能源的制约显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趋紧、内部约束趋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内涵式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深刻认识工业化内涵,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然后表现为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并且必然伴随而来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最终必然会导致并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变化;在一定情况下,它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变化。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也将会对工业化的实现产生重大的甚至关键性的影响,因情况之不同而对它起着推进、延缓或阻碍的作用。”[20]( p088p089)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推动力。必须承认,中国城镇化的动力很大程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级差。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动力偏差,将城镇化的动力转变为实现城乡居民的就业理想、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环境。以内涵式城镇化推动粗放型平面式工业化向立体式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化转变。经验表明:每征用一亩耕地,就有1.5个农民失业。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建设共占用耕地1641万亩,平均每年328.2万亩,这意味着每年大约492.3万农民因失地而失业。[12]p135这在当前中国县域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和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将是贫困发生的重大因素和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必须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要坚定实施节约优先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节约制度。充分认识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的有机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资源效率观,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从重行政配置、项目审批、微观管理向重市场调节、制度设计、宏观管理转变,加强监管,严格数量管控。健全土地资源利用的评价、考核和监管体系。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服务功能发挥。[2](p5)

(三)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受益权,坚决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明,使用(经营)权主体边界不清,以及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既不能简单地把政权跟土地所有权都合为一体,又要决定抵制土地私有化论调。因为土地私有化早已是工业革命以前的制度形态,现代产业革命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改变土地私有的制度遗留。因为土地私有化不仅加大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而且导致土地兼并,农民贫富分化,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外,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我国农业经营的规模问题。

当前深化土地制度配套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明晰产权、促进流转、把握规划、提高效益。进一步明晰土地财产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甚至允许宅基地流转。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农业集约经营便具备条件,可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摆脱小农经济,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浙江等沿海省市近几年的实践显示,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分季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21] 参考文献:

[1] 闫恩虎.县域经济论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宪平、石涛.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 经济学动态,2003.(4) [3] 徐绍史.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J].国土资源通讯,2010(22) [4] 韩康.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6) [5] 丁声俊.评茅于轼的“耕地观”[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5) [6] 高远至等.中国“地耗”之痛[EB/OL].(2011-2-17)[2012—08-01].http://im.banyuetan.org/jrt/110217/29290.shtml [7]中科院: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100年 [EB/OL].( 2012-05-14 ) [2012—08-0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111941276.htm [8] 李恩平.建设用地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日报,2004-02-09(4) [9](俄)M.JI.季塔连科.前进中的中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展望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10] 郭虹、杜远.中国因水土流失年均损失耕地百万亩[EB/OL].( 2009-04-12 )[2012—08-01]. http://finance.jrj.com.cn/2009/04/1223344100526.shtml [11] 孙彬等.大地之殇[N].经济参考报,2012-06-11(4) [12] 魏后凯.中国区域政策――评价与展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3]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4] 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浙江省为个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 [15] 贾康 刘微.“土地财政”论析[J].经济学动态,2012(1) [16] 中央预算管理需改进10万亿地方债存隐患——解读2010审计报告[N].光明日报,2011-06-28(02) [17] 朱丘祥.地方土地财政困局的体制成因及其法制出路[J].经济体制改革,2011(3) [18] 岳桂宁 藤丽丽 王春花.我国地方“土地财政”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2009(03) [19] 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20] 张培刚.张培刚经济文选[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1] 美报:胡锦涛定调新“土改”中国启动改革攻坚战.[EB/OL].( 2008-10-06 )[2012—08-01].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81006/15119692.html

(作者系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客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

第7篇: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一样,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县域有122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4.7%。研究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促进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山东县域经济明显提速。2007年,122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21882亿元,占全省的84.3%,比200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18亿元,占全省的48.8%,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强县更强,弱县提速

2007年,30个强县完成生产总值10014亿元,占全省的38.6%。在2008年7月份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山东有26个进入,其中荣城跻身前10名。而2000年山东只有21个进入百强县。强县更强的趋势明显。近年来30个欠发达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均高于经济强县,发展势头强劲。

(三)“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先全国

多年来,山东农业产值和增加值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1990年以来,山东“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由此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山东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

(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全省看,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胶东半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板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板块、鲁西现代农业板块、鲁南煤化工、旅游和现代物流板块等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板块。从单个县域来看,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县域经济布局结构愈加合理。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越来越高,2003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是16.6:52.1:31.3,2007年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为10.7:59.3:30,4年中二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

县域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撑。从全省看,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1%,比2003年提高13.2%。

二、现阶段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整体水平不够高

在2008年7月份公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山东与浙江一样,都是26个,江苏省25个。但是,与浙江、江苏相比,山东还有这样一些差距:首先,百强县在山东县市区中所占的比例低。其次,山东强县还不够强。最后,山东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程度方面与两省仍有差距。

(二)发展极不平衡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07年122个县(市)中,过8000元及以上的有4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48个,低于4000元的还有3个。从2005年统计数字看,91个县市中GDP和人均GDP最高的与最低的都相差10多倍。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县域

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绝大部分县(市)经济结构不合理,个别县一产比重还在50%左右,很多县二产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三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旧以粗放型投资为主。有些县受地方短期利益影响,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仍很普遍,由此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布局看,一些县的主导产业还不突出;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程度不高。

(四)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

1、县级政府缺少必要的发展经济自主权。目前的行政管理层级过多,限制了县一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山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彻底,有些该下放的权力还没放到位。

2、县乡财政捉襟见肘。分税制下的县域财政,财源结构单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多数县市很难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3、融资难的问题突出。目前县域普遍存在融资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减少,民间金融机构又还没发展起来,金融机构单一。县级支行普遍没有信贷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县域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本身注册资本和信用等级不够。这些都导致贷款难。

4、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用地指标紧张,从宏观看是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从微观看,一些县不注重项目的土地产出效益和容积率,投资强度不够也是原因。

5、高层次人才短缺。县域与省城及地级市相比,在综合配套、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先天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当前人才过于向大城市集中,高层次人才匮乏、高素

质劳动力短缺,由此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加快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层次,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好这个基础至关重要。今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组织领导

重视发挥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是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应重点抓好分类指导:

1、对各县域按照一定的、综合性的标准进行科学分类。现有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经济实力将省内县级单位分为强县、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这种分类能够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水平。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排名式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的方向是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实力、区域功能(主体功能区定位)、产业发展水平和历史贡献等对县域进行科学分类。

2、实施重点突破。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要实施重点突破。对于经济强县和一般县份,要充分放权,尽快赋予其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对于特殊县,要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农业大县、资源型县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县、生态县,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配套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3、进行差别化考核。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因为分类不同,发展重点不同,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重点自然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分类后的发展重点实施差异化考核。

(二)构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1、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创新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新符合县域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设立的小额信贷组织。

2、建立完善土地支持体系。一方面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另一方面,省里在分配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可适当向县级倾斜。各县也可采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

3、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加强对县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广校等载体,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4、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调整县级财政专项配套政策。

(三)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赋予更大的活力

1、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推动乡镇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县乡财政改革。大力推行财政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促进县(市)级财政的增收节支。

2、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从2002年起,浙江、湖北、河南、广东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改革,把地级市的一些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大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强县扩权”效果明显。山东曾在200

3、2006年两次放权,尤其是对30个经济强县给予了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强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加大放权的力度,可以考虑在全省17地市中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给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事务统筹权、社会管理权等更大的自主权。在扩权试点县基础上,再逐步向所有县(市、区)放权。此外,建议省委、省政府赋予县(市)级对省直管部门更大的协管权。

(四)继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发展方式

1、继续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就是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培育优势产业,聚成优势竞争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做强工业就是着力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工业档次,保持工业强势发展。继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要注重培植核心企业,同时围绕核心企业发展配套企业,促进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山东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抓好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省政府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对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扶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3、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引导园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通过政策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以业兴城和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

4、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临港经济。

第8篇: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刘亦彪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县域(包含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县、浏阳市,下同)经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加速转型创新,县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发展的制约因素逐渐凸显,部分指标呈回落趋势,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一、县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提升。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9.0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119.62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1067.26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302.18亿元,增长9.2%。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1.6%,比上年同期提升0.2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3年提升4.5和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1百分点。

(二)增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县域GDP同比增长11.3%,虽然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回落,但各县(市、区)GDP增速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浏阳市、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GDP增速分别为12.3%(全市第一)、11.5%(全市第二)、11.3%(全市第三)、10.2%,分别高于全市2.2、1.

4、1.2、0.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3.0、2.

2、2.0、0.9个百分点。

同时,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增速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详细情况见下表)。

(三)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全市县域经济在新型工业化的强力推动下,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以上,而第三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占GDP比重为20%左右,从2013年全面小康社会监测结果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程度比较低,离目标值有一定差距。2014年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找差距、补短板,为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重大发展机遇。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8.0:71.7:2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从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情况来看,有三个县(市、区)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望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7.2%,比上年提升0.4个百

分点,长沙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6%,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浏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2%,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二、支撑县域经济较快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现代农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县域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9.62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202.4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增长9.4%,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

7.9亿元,增长7.8%,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牧业总产值65.5亿元,下降0.2%,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7.9万元,增长6.8%,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942.93亿元,同比增长12.9%,分别高于全市、全省1.6和2.6个百分点。一是规模以上工业贡献大。上半年全市县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4.21亿元,同比增长15.0%,分别高于全市、全省3.0和4.0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个百分点。二是园区经济规模逐步壮大。上半年县域所辖园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长沙暮云工业园、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湖南浏阳工业集中区、湖南金洲工业集中区,下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37亿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个百分点,占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1.1%。其中湖南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南金洲工业集中区的增速在全市12个省级及以上园区中分别排第一名和第三名。湖南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34.4%,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三强鼎立”的发展态势;湖南金洲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31.3%,形成了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再制造、现代商贸物流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上半年全市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293.63亿元,同比增长28.5%,分别高于全市、全省10.3和7.3个百分点。县域中有三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以上,分别为望城区增长31.7%、长沙县增长31.2%、浏阳市增长30.9%。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上半年县域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9.57亿元,增长24.6%,分别高于全市、全省12.8和13.8

个百分点。二是建安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县域完成建安投资1018.88亿元,增长25.1%,分别高于全市、全省6.7和2.0个百分点。三是商品房销售面积稳中略降。在房地产市场受银行信贷、购房者观望氛围增加等影响下,全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2%,其中全市县域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0.3%。

(四)财政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县域实现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一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市。上半年全市县域完成财政总收入175.26亿元,同比增长9.4%,分别高于全市、全省2.3和1.4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40亿元,同比增长12.0%,分别高于全市、全省2.9和5.5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

(五)招商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县域实际利用外资6.52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分别高于全市、全省11.8和9.6个百分点;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1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分别高于全市、全省0.3和1.8个百分点。

(六)消费市场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市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2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全省0.8和0.3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需关注的问题

虽然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但各县(市、区)上半年GDP增速与全年预期目标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三产业发展较慢,要素供应面临一定困难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大。从上半年县域GDP增速的完成情况来看,四县(市、区)均未到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离各自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具有一定差距,其中浏阳市与增长13.0%的目标相差0.7个百分点,望城区与增长13.5%的目标相差2.0个百分点,长沙县与增长13.0%的目标相差1.7个百分点,宁乡县与增长13.0%的目标相差2.8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大环境下,各县(市、区)要完成全年目标,下半年“补欠账”的任务重、压力大。

(二)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够快。上半年全市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仅为

9.2%,低于全市第三产业增速0.2个百分点,特别是宁乡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仅为5.2%。从各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县域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对提升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对实现2013年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 “三倍”发展目标中,要求到2017年第三产业在实现倍增的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确保达到42%以上,力争达到45%具有重要作用。

(三)要素供应面临一定困难。一是企业融资难。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监管不断加强,平台融资、偿债工作难度上升,银根短期难以放松,采用期限错配融资的项目和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供血不足”的风险。二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用地需求矛盾突出,土地市场略显疲软,出让收入任务艰巨,节约用地水平较低。如浏阳市五个重点镇中,永安、大瑶、沿溪、镇头均面临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困难;主要园区发展受土地指标制约明显,经开区规划用地早已用完,急需调规扩园。三是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县域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急需补充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如浏阳市蓝思科技、介面光电等企业都存在用工不足问题,尤其是熟练、技术型工人缺乏。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关注经济环境变化,紧抓发展战略机遇。四县(市、区)要积极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宏观调控政策、价格、市场等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研判,超前把握发展趋势,提前研究应对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一是要重视引进企业质量。要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招层次高、规模大、效益好、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二是要严把项目审批关口。要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是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加快项目建设的意识,实现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带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四县(市、区)要通过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食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带动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加大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着

力打造百亿级企业和千亿级园区。二是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及时解决工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经济内部结构。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努力培植一批骨干企业、一批优质服务品牌。科学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作者单位:长沙市统计局

第9篇:县域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进一步推动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结合县级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讲,就是做好上下内外四个方面的工作。

对上学政策、要政策,引导企业改革

要选拔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直接挂靠县体制改革办公室。其职责就是研究中央、省、市关于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及相配套的各种政策;研究入世后县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资金政策等,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指导全县企业改革。

对下靠激励,营造改革氛围,清除改革障碍

--政策激励,挖掘潜力,推进企业改革。要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成立企业改革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改革,使改革工作真正成为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温暖工程。--政策扶持,解决富余人员的去向问题。一是要加强就业引导,培植就业增长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再就业。要引导待业人员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二是政策扶持。一方面发挥地方教育部门人才、场地(学校)优势和劳动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熟悉企业用工优势,对下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委托培训,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适应转岗需要;另一方面对于自谋职业搞经营的职工,可考虑免征税费,在所需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劳动部门将其享受的救济金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发展生产。

对内抓创新,拉动企业改革

--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的思路上,要使县域企业全部退出国有阵线,彻底实现民营化。在改革的深度上,要力求改规范、改到位,不能一步到位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民有民营。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在短期内难以寻求和培育收购主体,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企业要慎重破产。在改革的广度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改革形式,用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企业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造就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要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企业工作,改善企业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强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创新,要在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大的突破,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巩固改制成果。--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一是加快政企职能分开。县级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和执行调控政策,搞好基础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注重在制度上创新,政策上指导、舆论上强化,而不能脱离实际干预企业改革。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现状进行改革。要按照公司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机制。二是优化企业改革环境。首先,大力整治企业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的收费问题的列入县体制改革办公室统一管理,按收费标准向部门返还,对于部门的擅自收费行为,经查实后,县政策要追究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其次,整顿企业周边环境,加大依法治厂的力度。对于重点企业可进行挂牌保护;对于厂贼地霸要重拳出击,公开处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再次,加强部门整体联动,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计划、工商、财政、金融、税务、土地等部门要制定支持、引导、服务乡镇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解决好企业在资产评估、土地使用、债务处理等问题,特别要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好企业改革中的债务悬空问题。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可通过以下办法解决:对于有能力缴纳而拒缴欠缴的企业法人要依法强制执行;公布职工个人帐户,让职工督促企业按时缴费;加快破产企业拖欠资金的回笼,力争清欠率达50%以上。同时还要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搞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广筹资金,为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对外找出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实施引进来战略。要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下决心将招商引资工作做大、做实。在招商的形式上可采取以会引商、以节引商、以商引商、以友引商、网上引商。在招商内容上,要做到内资与外资一起抓、项目与品牌一起抓、技术与人才一起抓、扩大增量与盘活存量一起抓,通过多种形式嫁接,解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围绕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加快技术改造和行业升

上一篇:南宁市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狼疮性肾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