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三化一带”助力方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单元,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畜牧大县,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养殖规模布局、养殖用地安排、畜禽排泄消纳和畜禽疫病防控等养殖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坚持“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新理念,以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为核心,提升养殖业发展水平,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了“三化一带”畜牧养殖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畜禽养殖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探索出一条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方城县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模式,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符合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现代农业“五优五化”发展思路,体现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

第一,体现了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過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环境的投入,很少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实现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在新的形势下,方城县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在污染比较突出的畜牧养殖业上,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畜牧养殖、农业特色产业、苗木花卉种植和环境污染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了“生殁双循环”模式,构建了畜牧养殖两个循环链条:一条是畜牧养殖→畜牧粪便收集→沼气、沼渣及沼液→饲料→(有机粮、有机菜)畜牧养殖;另一条是病死畜禽→有机肥(骨粉等)→农业种植→秸秆及废菜叶→畜牧养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通过双循环,实现了养殖业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提升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解决了畜牧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生态效益,为畜牧养殖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第二,体现了转型发展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谁转型起步早、行动快,谁在发展中就占据主动。在当前我国转型发展的大潮中,畜牧养殖业也面临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也就是实现由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集群化发展转变,养殖技术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方城县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通过探索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绿色化理念、规模化养殖、集群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这一发展模式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顺应了养殖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其发展业态、发展模式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又符合了当代我国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该发展模式能够保持较强生命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第三,体现了规模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小农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一家一户的畜牧养殖业,不但效益低下,而且污染严重,只有走向规模化经营,实现专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生产,才能解决小生产方式下养殖业效益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防治困难等难题,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像方城县的鸿旺牧业和福葵农牧等龙头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后,很快就形成了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有效解决了畜牧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实现了畜牧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第四,体现了融合发展的要求。有专家总结,21世纪产业发展变现为三大趋势,即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趋势。融合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产业保持活力的源泉。方城县在探索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坚持种养结合,农工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了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比较效益低下的难题,从而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难的难题。方城县的实践说明,只有一二三产业串起来了,实现了融合发展,才能把二三产业的增值能力附着到一产上,才能有效拓展一产的增值空间,从而有效提升一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能力。可见,“三化一带”发展模式之所以有生命力和发展活力,融合化发展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体现了扶贫脱贫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到2020年中国所有的贫困人口、所有的贫困县必须全部摘帽,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要实现永久脱贫,就需要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方城县在推进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模式过程中,采取政府主导、金融助推的方式,探索出“金融+企业+合作社+支部+贫困户”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企业捐赠、合作带养、进场就业等方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全县有9个畜牧龙头企业发起创办扶贫专业合作社32个,认领贫困户4979个,为贫困户分红2100万元,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养殖企业发展壮大,金融部门稳定收益的多方共赢,畜牧养殖业的“三化一带”发展模式为传统农区扶贫脱贫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第六,体现了品牌发展的要求。今天,我国已进入中高收入发展阶段,其最大特征就是消费的快速升级,消费升级体现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适应消费升级的变化,中央做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即从供给侧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从供给侧培育产品品牌,提高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提升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方城县探索出的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品牌发展的理念。在品牌培育方面,除了大力发展本地品牌的同时,还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嫁接提升本地品牌,实现了以品牌带动产业,以品牌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方城县探索出的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引领意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动能、发展手段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需要探索实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动能,县域经济也是如此,需要把握新形势,适应新要求,探索新路径。方城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本地产业特色,在畜牧养殖业上坚持规模化、现代化和品牌化,通过发展壮大现代畜牧养殖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从而形成的“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对河南乃至全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是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和关键点。方城县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实际上就是找准了传统农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和关键点,通过推动“三化一带”发展,贯彻落实了五大发展新理念,促进了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了县域扶贫脱贫工作,方城县畜牧养殖业转型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对传统农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三是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创新意义。县域经濟转型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政策等,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各种创新协调配合。方城县探索的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体现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既有县级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又有企业层面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特别是畜牧养殖的各个龙头企业,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很典型的创新行为和很明显的创新效果,对整个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实践性,对推动河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极强的创新意义。

四是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支撑意义。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落实在实践上,需要有大批的项目支撑,只有这样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才能扎实推进。而项目落地仅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从方城县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在转型发展上都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都是时代发展的弄潮儿,都具有很强的转型发展意识和愿望。方城县的实践说明,转型发展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企业,企业有了转型发展的观念和愿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才有基础、条件和支撑,只有政府和企业上下同心,一心一意谋转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因此,方城县“三化一带”发展模式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五是对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开拓意义。转型发展是一场革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根据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升级新路子。方城县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导,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找到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路径,发挥了自身优势,体现了自身特色,“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对河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也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对方城县探索的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对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好县域脱贫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是,“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毕竟只是刚刚起步,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发展形态,构建产业生态,完善体制机制等,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强化顶层设计。要把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放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势中,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中去审视、去思考、去规划,要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设计、去谋划,站位要高,眼界要宽,要从战略和战术结合上,去设计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循环经济、产业融合、产业链接、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真正实现要素集聚、功能集中、服务集合、产业链接、资源共享,以及经济合理,产业最优,竞争力最强。

其二,突出规划引领。规划是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绘就发展蓝图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实现形式,要保持畜牧养殖业“三化一带”发展新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站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全面梳理,系统思考。规划只有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产业发展的规律,才能够引领县域经济、引领畜牧养殖业科学发展,才能够成为指导全县畜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才能够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

其三,加强政策支持。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日益增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的初期,往往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要促使其加快发展,就需要政府在土地、融资、人才、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比如福盛源这类环保型的产业,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发展壮大,因此,政府应该对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兴商业模式等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通过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其四,完善要素保障。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膨胀,要素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要素保障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作为政府部门,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围绕龙头企业发展要求,加大“放管服”力度,统筹要素保障,为企业分忧解难。

其五,注重品牌培育。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品牌就意味着质量,品牌就意味着市场,品牌就意味着竞争力。从区域来讲,品牌应该是一个体系,包括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等。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的背景下,畜牧养殖业品牌建设尤显重要,因此,建议方城县围绕畜牧养殖业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通过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把品牌战略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上来。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作者:谷建全

第2篇:做强食品企业 助力发展县域经济

摘 要: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紧跟国家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积极落实推进漳州市委、市政府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2”产业培育计划,将食品产业作为云霄县重点发展产业,提出食品产业链纵向延伸及横向创新发展的“横向+纵向”发展思路,在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各食品加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云霄食品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关键词:食品产业 横向+纵向 产业融合 园区经济

1 云霄县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云霄县注册食品企业130家,其中外资食品企业4家(鲜品冷冻、超大食品、阳弘生物科技、大茂山茶叶),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企业51家;2018年纳税食品企业39家,实现税收1833万元;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6家,年产值19.87亿元,占规模总产值8.32%,同比2017年的16.69亿元,增长19.03%;2019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5%。出口食品企业6家(鲜品冷冻、振牌海洋生物、饮康食品、东洲冷冻、龙泽食品、德润康实业),2018年累计出口19331万元。全县食品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 云霄县食品产业的发展优势

2.1 具备建成食品产业强县的基础

云霄是漳州文明的发祥地,素有“开漳圣地”之称谓。云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种类齐全,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枇杷之乡”。

2.1.1 食品产业的大仓库,原料供应充足

云霄全县水果总面积24.4万亩,年产量26.31万吨,年产值16.52亿元。其中,枇杷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5.5万吨,年产值7亿元;杨桃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5.4万吨,年产值2.7亿元;青枣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4.5亿元;蔬菜种植面积1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2万亩,设施温室大棚1200亩,年产量14.6万吨。充足、新鲜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大大降低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保存、运输和仓储成本。

2.1.2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云霄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年平均气温21.2℃,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漳江流经县域,水网稠密,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多种農产品种植,加之全县水土保持良好,环境优美,具备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沈海高速公路、国道324线、沿海大通道、厦深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云霄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1.3 农产品品牌多、品质好,硒含量丰富

云霄县拥有包括“云霄枇杷、竹塔泥蚶、下河杨桃、马铺淮山、下河金枣、火田青枣、火田菠萝、火田大茂山茶、西林龙眼”在内的34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云霄枇杷、竹塔泥蚶”2枚全国驰名商标。县内乌山余脉硒资源富集,经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组织实地勘探检测,农作物达富硒标准的占40%(其中采集粮食作物达富硒标准占71.4%;经济作物达富硒标准占17.2%)。知名的地理商标、规模化的农民合作社、富硒的农产品,在为食品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有力地提高了食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1.4 食品加工历史悠久,传统工艺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云霄县已拥有一批初具规模的国营罐头厂、国营制茶农场等食品加工国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食品加工技术经验。

2.2 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云霄模式

2.2.1 推进食品加工产业链向纵向延伸

重点培育了一批以云霄县东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义发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大茂山茶叶有限公司、漳州市嘉利王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福建漳州真吾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将产业链由销售延伸至加工,从加工逐步的衍生到原料基地,将原料控制、产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以及终端销售等诸多环节打通,形成一种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同时,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和食品物流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实现食品包装设计的特色化、材料的绿色化以及工艺的智能化,还需要注重冷链物流的发展,加速推动和终端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

2.2.2 鼓励食品加工产业横向创新发展

云霄县委以及县政府对食品加工企业横向发展创新非常重视,支持力度也很大,并且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将食品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健康养生产业之间的融合。其中,和平乡泮坑茶厂,整个村以制茶作为特色,打造出了融生态种植、手工制茶体验以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业产业,并且积极地依托现代网络技术推动个性化认养种植。同时还实现了茶园实景、远程视频、园区生产等环节和生态溯源之间的结合,真正的做到了一茶一码,追本溯源。该村接下来还将建设茶文化博物馆、冇坑民宿以及产学研基地,让泮坑村具备更多功能。食品企业不仅在产业链上实现了横向融合创新发展,而且在产品“由无到有”的研发创新上更进一步诠释了横向创新发展的理念。以云霄县饮康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德润康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祥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品企业,摒弃了以往认为仅有枇杷果实具有食品加工价值的传统观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科研人才,通过不断地科研实验,研制出了口感、养生价值俱佳的枇杷花茶、枇杷叶茶。

2.2.3 整合资源,发展园区规模经济

建立食品产业园区,加快食品产业发展,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就业,实现富民强县具有重要意义。云霄县政府及时把握食品企业近年来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结合云霄县食品企业的产业布局及发展实际,提前规划布局,迅速推动食品产业园区项目的建设投产,为食品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3 云霄县食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小微食品加工企业居多,层次低、规模小,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云霄县注册食品企业130家,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仅51家,且存在较大规模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条件恶劣、设备简陋,基本无法达到食品生产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3.2 食品加工企业较为分散,硬件设施配套不足

云霄县传统食品加工企业基本通过随机选址分散于各乡镇,并未进行整体规划,无法统一完善配套,导致食品加工企业对于生产所需的供气、供热、锅炉、冻库等设施、设备均须由企业自主进行投资建设,大大增加了企业投资生产成本,且存在投建后,企业自身产能无法达到满负荷使用的情况,导致设施、设备部分闲置,使用效率不高。

3.3 土地、厂房供求发展不平衡

土地、厂房是企业落地投产、实现规模发展的基本前提。一方面,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鼓励本土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但却出现了用地难、供地紧张的现象;另一方面,早期供应的部分土地,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建成投产,土地、厂房低效、闲置情况较为严重。土地、厂房的供求不平衡制约了云霄县食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4 企业融资难,用工紧张,专业人才缺乏

食品加工企业的前期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企业发展对资金需求较大,但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企业融资困难。食品加工企业逐渐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销售市场逐步向海外扩张,对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外贸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3.5 物流服务配套不完善

目前云霄县物流企业少且位置分散、物流业务单一,各自独立发展,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共享物流信息、共建物流专线。同时快递、零担物流、专线物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不均衡,无法满足云霄县食品企业快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3.6 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云霄县食品产业的加工废料转化增值功能较低,综合利用意识薄弱,精深加工、专用型、功能性、保健型产品占比较低,满足市场多变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的意识不强。

4 云霄县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有效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厂房,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对全县已出让的土地、厂房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依据土地出让合同相关条款及招商引资投资协议,督促企业履行合同条款,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盘活低效土地、厂房,鼓励企业将剩余闲置厂房对外进行招商,多措并举盘活闲置资产。必要时依据土地出让合同相关约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由政府收回闲置土地或由县属国企按建安成本回购闲置厂房。同时,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园建设并完善相关园区配套,为县政府招商引资“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4.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探索成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扶持产业发展

一是,对于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良好的成长型企业,可由县属国有企业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扶持发展(不包括“三非”企业),同时参与利润分配。二是,加大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对于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设备予以专项资金补助。三是,探索成立市场化方式运作、专业化管理的政府性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发挥杠杆放大效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扶持一批具备成长潜力的优势企业。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县属国企组成引导基金理事会,并由县属国企作为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与具有产业优势及产业基金管理经验的国内外优秀的产业基金管理团队合作设立食品产业子基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促进招商引资。

4.3 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完善物流服务配套

以云霄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和富佳宝食品产业园为依托,探索建设集快递、零担、专线物流为一体的云霄物流园,通过有效整合物流订单,共享物流资源,逐渐实现物流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从而满足食品加工企业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需求,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4.4 進一步规范食品生产行业,建设小微食品企业产业园

督促小微企业及时办理食品生产许可相关证书,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规范生产。对于无生产许可资质的食品加工点、家庭作坊依法予以取缔。同时,加快食品产业园区建设,统一规划供气、供热管道,配套园区共用锅炉,共用冻库等大型设施设备,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潜力的小微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扶持,抱团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4.5 优化食品产业发展营商环境

为加速食品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鼓励扶持更多的个体私营业主以及更多的外商投身食品产业。同时,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充分发挥云霄县地理、环境优势,将食品企业招商重点放在当地主导产业为非食品产业,且当地环境不适宜食品加工的地区,例如引进省内泉州、莆田地区的食品加工企业,省外中原地区、北方地区的食品加工企业等。并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重点在资金、技术、土地、 税收等方面予以更多地扶持,加快食品企业的各项行政审批速度,主动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将县政府建设成扶持企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作者:李生龙

第3篇: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摘要:县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北省正定县的历史文化在正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正定历史文化传承欠规范、品牌意识较弱、旅游业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应从培育文化品牌、健全文化市场规则、加强产业合作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正定;县域经济;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化管理人才

引言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能使区域的文化建设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社会消费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可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此,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研究落实如何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具体路径”的新要求。

近年来,河北省正定县(以下简称“正定”)紧紧抓住省会北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发展县域经济并服务支持省会建设,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受多重条件限制,正定发展县域经济进入了瓶颈期。那么,从实际出发,探究这座史称“北方三雄镇”现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就显得迫切起来。对于正定而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要求,除了把握县域发展的宏观思路和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围绕改革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现存可用历史文化资源,并积极探索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的良策,使之成为正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正定历史文化资源

所谓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可被人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可以产生并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来讲,一个城市可以依靠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自己特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并据此形成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平台”。①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正定为我们留下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不仅是正定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如表1所示。

正定也凭借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享有各项美誉。例如,正定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号称“八朝古建、千年古韵”,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其中,隆兴寺以“京外第一名刹”著称。佛教文化方面,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名人文化方面,正定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正定另有多种文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民俗文化中“常山战鼓”“高照”于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中“八大碗”和马家卤鸡也已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历史文化资源能有效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定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丰富性以及独特性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文化产业也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近年来发展转型,正定依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进行产业化模式开发,如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将历史文化品牌转化为文化经济品牌,开发常山战鼓、竹马、高照等特色文化系列产品,这些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品牌价值、产权价值、旅游价值以及其商品价值等有效地提升了产业效益,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正定的经济绩效。2014年以来,省会石家庄设立每年3 000万元人民币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建设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正定在这一政策支持下,依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4.8%升至7.3%。文化产业成为正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 历史文化资源是正定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正定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丰厚的旅游资源禀赋成为其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支撑,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据悉,1983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看准与地方政府共建历史文化资源荣国府外景拍摄基地的商机,积极与央视联系并达成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协议。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当年有130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门票收入就达221万元人民币,旅游收入1 761万元人民币。此外,2008年“4.26”首届正博会和世界旅游大使赛中国赛区总决赛的成功举办,也大大提高了这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对外开放水平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一年,正定接待国内外游客194.92万人次,增长4.8%,旅游业直接收入3 425.59万元人民币,增长10.65%,门票收入2 081.97万元人民币,增长7.31%。可见,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3.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促进正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的特殊产业属性和外溢效应使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这种关联带动效应又对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正定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除带动文化产业内部的发展之外,还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涉及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文化娱乐等多个部门。正定凭借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以及体育事业相融合转化,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正定的就业压力。据《石家庄统计年鉴2015》统计,正定2014年生产总值为252亿元,同比上年增速8.9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产总值占比达到23.67%,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

二、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在助力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效益,但要对正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在助力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面临困境,亟待规范与保护

目前,正定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传承面临困境,亟待规范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稀缺性的,遗失和毁损势必会削弱它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更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例如,正定的常山战鼓文化就面临这个发展难题。通过调查发现,它并没有固定的表演地点和正规的演出团队,而且局限于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很难准确地找到其所在地,由此造成了人们对其关注越来越少。并且,在正定一些乡镇的走访过程中发现由于老一辈技术娴熟的表演者年事已高不便再继续敲鼓,年轻人又没得到很好继承,导致一些常山战鼓表演队伍规模和技术并不规范。时间一长,常山战鼓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此外,还有一些古文化旅游景点,由于年久失修,已经达不到之前的旅游承载力,使正定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限。

(二)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意识薄弱造成品牌打造力度不够

正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包括文化内涵,又包括经济内涵,但是二者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观念分歧很大,文化管理部门认为文化品牌要突出文化内涵,而经济管理部门则认为要突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是,政府经济部门主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定也是由于政府经济部门在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品牌的观念指引下对相关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战略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意识薄弱,定位模糊,以至于品牌打造力度不够;品牌的开发和打造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品牌规划和运作脱节,使得文化品牌的打造方向偏失。

(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薄弱

薄弱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正定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旅游业,从而削弱了正定的经济增长实力。此前,正定大部分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投入并运营到旅游业中,但是配套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层次低下,服务内容的单一也成为限制其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掣肘,主要表现在:没有方便公众查询旅游信息的移动终端或网络平台;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量少且分布不合理,功能不齐全;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指示系统不是很完善,等等。此外,正定旅游业配套的基础设施薄弱,正定现有饭店、宾馆等在数量、规模、档次、规格等方面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游客及海外游客的需求。且游区的基础设施有些质量不达标,较大地影响了旅游效益。

(四)正定缺少合理的文化市场规划且市场秩序混乱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正定历史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化运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正定缺少合理的文化市场规划,使得其文化市场面临管理艰难的现状。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管理无序,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引导,比如:在荣国府和一些佛教建筑景区附近常有小摊贩在门外拉客或者兜售景区特价优惠票,亦或是在景区门口强制旅客乘坐其交通工具并赚取景区门票回扣等现象。这种情形下,真正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经济内涵的融合实属困难。

(五)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仍然存在利用与开发的空间。一是没有很好地将它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高度融合;二是没有能够将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相互融合,造成正定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整合的效果也不明显。具体地,正定尚未形成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规范性体系,历史文化资源还存在分散性、独立性的局限。常山战鼓文化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它可以通过与当地其他文化资源的融合或向旅游资源转化,形成整合的一系列文化产业链。此外,2015年河北省在积极顺应目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下,出台了《河北省正定县城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规划》中明确指出正定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综合实验区、石家庄都市区副中心的城市定位②。但是实际上正定并没有很好地将城市规划和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融合与互相提升和促进,尤其是正定古城与正定新区建设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文化与经济领域脱节的问题。

(六)正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正定特别是正定新区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大部分缺少资本运作的经验,技术水平较低,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稀缺。关键性的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高风险、高附加值等特点,对正定而言,仅仅利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人员进行管理是缺少创新理念的。不难发现,管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正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掣肘,这也在无形中放缓了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并获取经济效益的速度。

三、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正定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撑和引导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撑和引导。为此,正定县委、县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既要涵盖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规范政策或规划,又要包含规范文化市场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同时,还应认真贯彻和落实京津冀文化协同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此外,正定县委、县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还要重点把握好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一方面确保整个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产业政策供给体系的有序、健康运行;另一方面确保政策执行者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相关文化产业政策,使之在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品牌化发展战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增加经济收益,正定应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为此,正定可以利用景区电子显示屏、公交站牌、媒体、互联网、政务网站等线下和线上方式全面加强文化品牌的对外宣传力度。同时,正定要积极推进文化品牌产业化基地建设,把近年来初步打造的“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四大历史文化品牌做细、做强、做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会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能不断吸引外界投资和观光游客,切实带动正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生产总值占比进一步增大。

(三)积极借助外力推动创新发展

正定在借助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内力与外力的有机结合,让更多外企和经销商选择来正定投资,形成合力并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正定县委、县政府可以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条件,积极吸引外资,加强与各大企业、开发商的贸易洽谈,尽快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就像当年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那样积极与央视签订拍摄基地协议实现了正定的旅游收益。另一方面,正定可以借力京津冀第三极的区位优势,通过三地之间的多领域协同发展,不断拓展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交流联系和跨区域整合,从而增强自身历史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转化成不竭的生产力,从纵向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四)完善和加快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正定要不断完善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挂钩的旅游业公共服务。为此,正定旅游局和相关旅游景区要提高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层次,并扩展服务范围,例如加设短信、微信等平台的旅游信息咨询功能;增加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数量;丰富旅游政务网站的信息构成;完善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指示系统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餐饮、娱乐、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为其旅游业提供保障。完善的旅游业公共服务和健全的基础设施,将带动正定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真正得以让正定的历史文化资源既彰显文化内涵又凸显经济内涵。

(五)健全文化市场规划,建立完备的市场管理体系

正定在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的过程中,应该越来越和市场机制结合,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省、市、县三级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制定适合正定自身发展的合理化文化市场规划。例如,健全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集市庙会的市场规划。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市场管理体系,加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力度,严格监管各类文化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和恶性竞争,切实保证正定文化产业宽松、自由的市场环境,进而为正定历史文化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的市场保障。

(六)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与多领域产业和城镇建设融合互动

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常态下,正定特别要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挖掘建筑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将丰富的文化元素植入到相关配套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去或者在所要构建的县域旅游文化产业模式、“非遗”文化产业模式、会展文化产业模式中,注重加强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互动,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实现经济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同时,要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与城镇建设的融合互动,在正定新区建设过程中要做好正定古城文化的迁移与融合,使古城文化产业发展与正定新区建设实现互惠共通,实现正定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

(七)培养具有现代产业理念和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

针对正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匮乏难题,一方面相关文化企业和文化管理部门可通过对现有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骨干和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文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人才需求引进其他产业中优秀的管理经营人才,扩展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在实际吸引人才过程中,还要注重制定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和奖励标准,以实现对文化产业人才的科学管理。特别地,正定可以凭借其紧邻省会的地理位置与省属高校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并建立具备持续性的、稳定性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正定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注释:

①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济南市为个案研究》,载于《山东大学大学》,2008年第4期,第19-20页。

②《河北省正定县城乡总体规划征求意见》。

参考文献:

[1]尹浩.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以河北正定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2).

[2]河北正定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正定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

[3]《中国古镇游》编辑部.中国古镇游2008[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91-392,392.

[4]庞炜,王华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以张家口蔚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科技风,2015,(4):252-253.

[5]王阳,冯笑伟,郝静.正定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及问题总结[J].企业文化,2015,(8):266-267.

[6]冯秀丽,郑书清,齐方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5,(10):251-252.

[7]张春瑜.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旅游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9):11-13.

[8]何惠欣,谢伟. 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研究——以正定文化品牌常山战鼓为研究个案[J].大舞台,2010,(9):167-168.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Zhengding county, county economy, cultural industry, , cultural brand, culture management personnel

作者:蔺丰奇 杨双 崔晨丹

第4篇:争创农村金融信用县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某某县“农村金融信用县”动员会隆重召开,信用社作为组织实施单位,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既是上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和促进。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信用社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和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信用工程创建总体情况

2009年,我县启动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按照“政府主导、信用社实施、农民参与、多方配合、整体联动”的创建思路,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信用农户的评定、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创建工作,形成乡(镇)、村(组)、农户三级联动,政府、信用社、农民多方参与的创建氛围。截止2015年8月末,全辖总农户数51478户,剔除(长期外出务工、65周岁以上、其它原因未参加评级农户)2437户外,应建档49041户,应建档农户占总农户95.3%,已建档农户48331户,建档面98.6%,已评级农户46476户,评级面96.2%,其中特优级3216户、优秀级10639户、较好

1 级19551户、一般级12755户、等外级315户。总授信金额19亿元。创建信用组529个,信用村40个,信用乡镇3个,信用乡镇达27%。8月下旬省级验收组已对平庄、天星两个乡镇进行验收。

二、主要做法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关心和精心指导下,我社积极组织全辖网点扎实开展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一是构建诚信建设评价体系,确保创建工作质量。根据相关标准,我们制定了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评价体系。在农户资信评定中吸纳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和农民代表加入农户信用评级工作小组,参与农户评级授信工作,并通过张榜公示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监督,增强评级授信工作透明度,提高公信力;始终遵循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强化检查监督,严把评定验收质量关,保证创建工作质量。二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县联社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形成了理事长亲自安排,经营班子主抓,农村业务部部具体抓,包片部室配合抓的组织领导体系,工作组定期、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使创建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考核,确保创建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为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我社把各基层网点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明确奖惩。四是加强经验交流,积极吸收其他地区的先

2 进做法为我所用。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定点宣传等方式,通过印发宣传单、宣传资料、在公路沿线、乡镇主要街道、交通要道制作固定标语、广告牌、悬挂横幅标语、开展“金融夜校”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六是走访调查,开展信用乡镇“回头看”和健档评级。我社基层网点积极与村支两委、村民小组干部深入田边地头、进村入户开展农户建档评级。对已创建成功的信用乡镇开展指标监测。

三、取得的成效

信用工程建设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选择,是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地方党委政府、金融部门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从开展“信用工程”创建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信用乡镇的信用农户授信额度最高可达到50万元。二是信贷资金加大投入,2009年我县信用乡镇创建试点推开以来,我社累计投放农户贷款35.38亿元,加快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茶叶、蔬菜、水果、烤烟等经济作物规模种植以及畜牧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走上了市场化、专业化、协会化和龙头化的路子,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助推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三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

3 体现,增强全县基层党政干部、信用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了地方党政和村支“两委”在百姓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农民得实惠,减轻了农民负担。按平均利率计算,每年可为诚信农民优惠1000余万元贷款利息。反之,信用工程的创建,县委、政府为全县诚信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五是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以开展信用工程创建为契机,我们积极实施农村金融“三大工作”建设,在城区和11个乡镇安装ATM机20台,POS机172台,在全县80个行政村安装农信银自助存取款终端83台,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全面覆盖,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几点体会

总结近年来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1、必须坚持党委、政府主导这个保证。过去的实践证明,单靠农村信用社不可能完成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发挥全局组织领导作用,依靠各乡镇党委、政府发挥牵头领导和调度作用,才能真正干好这项工作。

2、必须坚持整体联动这个工作机制。只有通过各级政府加强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形成整体联动合力,才能把信用工程工作开展好,维护好。

3、必须坚持真抓实干这个作风。只有全县信用工程创建工作者统一认识、团结一心、真

4 抓实干,讲求质量,才能完成诚信建设规划的各阶段目标,给县委、县政府交上满意的答卷。

五、“某某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信用工程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联动机制和多方协调配合不够。按照“党委政府主导、信用社主推、各部门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信用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是支持的力度还不够。从创建过程到后期管理,信用社承担了十分繁重的工作任务,由“信用社主抓”变成“信用社单干”的局面,乡镇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之间协调配合和联动机制还需要加强,迫切需要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创建工作进度仍需加快。虽然已经按照工作计划有序开展了信用乡镇创建,但“农村金融信用县”申报要求信用乡镇要达到辖内乡镇的80%以上,而我县目前才创建有信用乡镇3个,才达27%,工作进展缓慢,仍需加快工作进度。

(三)信用环境仍不容乐观。虽然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县域信用坏境,但信用社不良贷款仍然居高不下,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长期拖欠贷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县信用工程的创建。全县信用社共起诉借款户18户,金额为825.08万元,

5 全部收回4户,金额30.5万元,部分收回8笔,金额320.69万元,仍有14笔,473.89万元没有收;行政企事业单位拖欠贷款4笔,本金732.1万元、利息181.17万元;干部职工及家属拖欠贷款87笔,本金267.94万元、利息194.96万元,金融生态环境治理难。

(四)宣传力度弱,营造信用工程创建氛围急需加强。虽然我们已经制作了墙体广告、宣传折页、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但宣传力度不够,还没有在电视等媒体上进行有声有影的宣传,群众知晓率不高。

(五)目前,仍有部分财务预算单位和农口部门未在信用社开立账户存款,还没有达到金融信用县申报验收标准(按照公平对等、效益优先、贡献度与政策倾斜度相匹配的原则,清理并取消对农村信用社开户歧视性政策。县直单位在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比例达60%以上,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供销、水产、畜牧、农村医疗、农村保险、移民等农口部门开户存款比例为100%,农口部门在农村信用社存款资金比例不低于农村信用社在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例要求)。信用社按照“资金取之于地方,用之于地方”的要求,以占全县金融机构56%的存款,支持全县70%的贷款,支持地方资金缺口大。

六、几点建议和请求

信用工程创建工作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

1、建议各级

6 党委政府坚持把信用工程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形成政府主导、信用社主抓、各级部门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

2、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搭建好“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产业支持、科技支撑、市场信息”五个平台,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发展,为巩固信用工程建设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3、请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使“金融信用县”评定验收标准早日达到。

4、请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信用社清收干部职工不良贷款,归还行政事业单位拖欠贷款。各单位、部门广泛参与“信用单位”评定,依托“薪动力”干部职工贷款参与建档评级,进一步扩大信用建设氛围。

5、请求党委政府协调新闻媒体,加大信用工程创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某某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重视诚信建设,树立信用意识,切实把严守信用当作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6、请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信用社的支持力度,帮助信用社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使我县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能早日达到申报验收标准。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社在开展诚信农民建设、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

7 较大差距,距“三农”发展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需求还存在很大不足。因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信用社主抓、各乡镇、部门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四位一体”创建模式,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二是开展以信用单位,信用社区、信用园区、信用商圈、信用商户建设活动为重点,强化对信用乡镇、信用单位,信用社区、信用园区、信用商圈、信用商户的动态管理,严格按标准进行考核,确保全县信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三是认真落实优惠措施,对已授牌的信用乡镇、信用村组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使全县群众真正感受到诚信建设的实惠,看到讲诚信带来的好处,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金融信用县”的有效开展。四是进一步规范信贷管理,创新信贷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力度,有效支持“三农”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千家万户宣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条件和标准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通过新闻媒体,悬挂、张贴标语,开展“金融夜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诚信农民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六是将“某某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融合,促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主动与县相关部门做好对接联系,摸清扶贫户基本情况,及时的

8 对扶贫户开展建档评级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惠农“双加”贷款方式积极的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助农增收脱贫。

各位领导、同志们,某某县农村信用社是某某人民自己的银行,为“三农”服务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也是共同的责任。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更是农村信用社和基层党政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和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广大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共同建立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村(组)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为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力争在2016年成功创建成为“某某农村金融信用县”

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某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9

第5篇:创新发展典型经验:某工业区创新运作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典型经验:某工业区创新运作模式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典型经验:XX工业区创新运作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XX市XX工业区位于天安门正南50公里,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5万人。XX年6月28日,经XX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XX年3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建区以来按照“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低碳化、服务公共化”的思路,突出“高端发展、绿色崛起”工作理念,着力抓龙头、上项目、聚产业、优服务,开创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XX模式,实现了由“筑巢引凤”到“腾笼换鸟”的巨变。截至目前,XX工业区签约引进项目348个(其中亿元以上132个),项目总投资499.8亿元、2.29亿美元,已竣工投产项目84个,在建项目61个。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12.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8亿元,实际利用内资29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97万美元,实现出口额64378万美元。截至今年5月19日,完成财政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2.5%。在XX工业区的带动下,XX县域经济快速 发展,XX年GDP完成92.7亿元、财政收入19.38亿元,分别比XX年增长121.8%和735.3%。

近年来,随着XX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先后荣获“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环保园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省级十强开发区”、“XX年度最具品牌影响力工业园”、“XX最具影响力产业新区城市”等荣誉称号,XX工业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创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

“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即: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其主旨就是把XX工业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对其进行开发建设。XX年6月,经XX市和XX县两级党委、政府反复论证,决定把XX工业区作为一个整体项目来运作。由XX华夏房地产公司出资成立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XX县人民政府与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开发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由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XX工业区的投资开发主体,全权负责XX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同时成立XX工业区管委会,作为XX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立足于发挥政府独有的政治、政策、行政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规划执行、辖区居民、社会秩序、公共事务、基层组织、企业监 管等方面入手,担负辖区区域管理工作职责及土地征用、企业服务等中心工作。三浦威特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负责资金筹集、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着力解决资金、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等难题,有效解决了XX工业区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创造出了1+1>2的效果。

(一)政府搞服务,主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职责履行到位。在管委会设立发改、财政、国土等11个职能部门,组建专门专业保障队伍,负责为入区企业跑办相关手续、搞好协调服务。其中,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保障组,主要负责协调项目各类手续办理过程中的有关事务;政务效能监察组,主要负责对各职能部门政务服务效能进行监察、处理;重大项目特事特办应急处理组,主要负责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资金、政策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处理和解决;治安稳定组,主要负责工业区社会治安环境治理以及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访稳定事件。按照各组的职能分工,坚持重点时期早餐会、情况日报、周报、月调度等制度,为重点工作的有效持续推进提供了保障。二是确保土地征转到位。把土地征转作为保证项目落地的重中之重,依法履行程序,积极稳妥推进。投资10亿元占地400亩的正兴车轮(两期)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220亩的锦绣前程玻璃生产项目,在3个月内全部办完各项手续,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

(二)企业搞服务,主要是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投资服务平台。三浦威特公司设立了由总裁牵头的投资服务中心,从投资咨询、厂房建设、生产经营,到饮食起居、事务协调等,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切行政审批手续均由投资服务中心指派专人全程代办。同时,设立了24小时开通的服务热线,明确专人负责与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方面搞好对接。生活上,为客商提供高标准的客房、办公室,免费提供餐饮、洗衣等日常服务,做到了让客商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二是人力保障平台。通过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组织参加人才招聘会,工业区先后与XX高等院校签订了劳动人才培训协议,为入区企业提供和输送各种人才,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建区以来,累计为企业输送各类用工6000多名。三是金融支撑平台。为有效缓解入区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工业区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协议,成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试点单位,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签署了金融支持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园区内企业提供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的金融支持。

二、坚持“统一规划、产城共建”的基本定位

坚持“产城同建、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和“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共同繁荣”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做大做强京南卫星城,全力打造“产业高端、空间生 态、人文荟萃、近悦远来”现代田园城市。

一是重规划、讲品位。由“新都市主义”倡导者美国DPZ(美国国家规划顾问机构之一)、EDSA(美国历届总统的规划顾问机构)、RTKL、英国阿特金斯(ATKINS)、德国罗兰·贝格等国际级的规划设计机构担纲规划设计工作及产业定位研究。在制定空间战略发展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聘请了8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组成“国际工作营”,用长达半年的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在40多个规划方案中反复遴选,确立了最终方案,达到了“用规划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用设计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对接”的目的。

二是重内涵、讲实效。在规划的核心理念上,工业区定位于“未来城市实验区”,着眼于创造“居住、工作、服务”三位一体的环境氛围。为保障规划的贯彻实施,按照DPZ的规划思想并遵循国家规范,聘请天津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空间战略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鲜明地提出了不与XX比大比高的基本思想,确定了与XX比蓝天、白云、绿地的环境发展方向。在利用好永定河道及水资源的同时,工业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以大面积的生态绿色走廊区隔,生产区、研发区、配套区以主体园林连接。

三是重布局、讲科学。根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确立的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坚持把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布局上,科学分配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未来空间,把电子信息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放在靠近城区、上风上水的位置(北部),把汽车零部件等轻污染的产业放在偏离城区、下风下水的位置(南部)。同时,以产业核心区为主体,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分区,迅速树立形象、形成聚集、提升人气、展示活力。

四是重整体、讲协调。结合《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将工业区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划定规划区范围,协调好老城(县城建成区)与新区(工业区)的融合发展,充分满足工业区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无论是路、水、电、讯等公共设施,还是学校、医院、商务、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都坚持在县城区总体规划的范围内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五是重执行、讲刚性。遵循已经确立的发展规划,工业区坚持加强测绘管理及用地管理,严格实行基础设施项目和入区产业项目报批审核制度,建立了相关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确保规划执行过程中不跑偏、不走样,实现“新城区、新品位、新形象”。区内凡不符合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其它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同时,严格要求通信、电力、道路、市政等公共设施的施工建设都必须按规划进行。

三、突出“市场运作、专业招商”关键环节

专业化招商是XX工业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XX工业区始终绷紧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坚持以市场化的营销理念和 专业化的招商手段,突出项目质量和规模,取得了丰硕的招商成果。

一是公司操盘。工业区建立以来,为充分发挥企业运作的优势,由三浦威特公司组建招商局,全面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所需人员均面向全国择优高薪招聘招商人员,目前已由130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6名、投资专业人员9名、韩籍人士2名,其他人员均为国内知名院校投资营销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招商人员组建了一支为企业投资提供咨询和初步可行性分析的投资顾问型的招商团队,划分若干专业招商团组,对重点项目集中跟进、全程追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跟进计划进行及时修正,全力完成最终目标。

二是准确定位。在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招商的主攻方向,对外主要是韩资、台资项目,对内主要是XX、上海和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主要是突出京东方、华为、富士康的配套企业,汽车零部件重点是围绕正兴车轮向上下游企业延伸。由于定位合理、方向明确,目前,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产业链条。

三是专业招商。总结和研究世界先进企业投资决策模式,XX工业区在XX富顿大厦及深圳等地的核心商务区设立了招商中心,组建了一支为企业投资提供咨询和初步可行性分析的投资顾问型招商团队,划分若干专业招商组,对重点 项目集中跟进,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跟进计划进行及时修正,确保完成最终目标。由于招商队伍的专业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XX工业区实现了招商引资的“三个转变”,即:招商目标由单纯的追求个体企业,转变为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龙头为核心的产业链招商;招商活动由单枪匹马、“猎手型”的招商员招商,转变为由研究策划组、公关推广组分工协作的“特种部队型”招商;招商方式由外行招商、全员招商转变为专业投资顾问、行业专家招商。

四是完善机制。XX工业区坚持正确摆布“好”与“快”的关系,严把环境质量关,实行项目审核准入制度,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在项目正式签约之前,坚持从产业政策、环境评价、投资密度、科技含量、财政贡献率五个方面进行严格评审,对凡是不符合标准与条件的项目,一律坚决说“不”。在项目签约之后,坚持对项目进行长期跟踪,对凡是不按协议约定、时间节点履行的,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要求其改正或退出。建区以来,已先后有30多家企业,因不符合准入条件而被拒之门外,有8家企业未按协议约定、时间节点履行而被要求退出。

XX工业区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运作”XX创新模式道路,成为XX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和巨大引擎,正在不断推动XX在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全力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率先 打造环京津发展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第6篇: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县域脱贫攻坚(修改版)(1)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县域脱贫攻坚

——在全县精准扶贫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

县教育局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专题研讨班安排,就如何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大家作一个探讨和交流,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政策和意义

(一)背景——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

1.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2012年12月29日,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首次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2015年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中央的决策部署。2015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正式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到“五个一批”,由此吹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号角。

3.教育部门的部署安排。2015年10月17日,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世界第二十三个消除贫困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项教育扶贫惠民政策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

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教育部门将坚决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总书记“扶贫先扶智”思想,扎实推进教育扶贫,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15年12月21日,省教育厅出台了《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年)》,明确实施“五个精准”(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

(二)政策——教育扶贫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1.国家政策

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2)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有专

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6)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7)建立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8)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9)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

2.湖北省政策

(1)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并建立资助标准调整机制。(2)落实贫困户子女免费高中教育政策。(3)建立保障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4)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贫困县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项目。(5)努力办好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和远程教育。(6)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建立省级统筹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全面落实片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三)意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国际社会的经验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

2.拔掉穷根的根本出路

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劳动者普遍存在着“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要补上贫困地区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刘雪荣书记在解读《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时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黄冈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强力推进。”

陈安丽市长在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黄冈战区现场推进会上强调:“要在五个方面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强化扶贫对象管理工作,构建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贫困生资助工程,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让所有学生都能上好学;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提升工程,确保贫困村所有学生都有好老师教;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3.补齐教育短板的关键工程

教育扶贫既是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也是源自英山教育自

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全县扶贫和教育两家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具体对象包括贫困家庭学龄人口10933人,其中:幼儿园1023人,小学4248人,初中1847人,高中1428人,中职509人,大学生1878人;包括贫困村所在地学校47所(含附设幼儿园)教师 460人。贫困地区的孩子普遍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贫困村所在地的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数量不足,年龄偏大,学科结构失衡,有的甚至不能开齐开足课程。我们就是要借教育精准扶贫的东风,迅速补齐上述短板,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长远性作用。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一)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目标是“四个确保”:即到2017年底,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部落实,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工程全面完成,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确保贫困农户“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部覆盖。

(二)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是实施“五大行动”:即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薄弱学校改造行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乡村教师提升行动、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切实为我县人民群众同步奔小康作出贡献。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举措 1.实施贫困学生关爱行动

(1)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就学,构建政府、社会、教育多方参与的资助体系,形成精准扶贫合力。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优先享受以下政策:

学前教育阶段:特困家庭幼儿可以享受学前资助,资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

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在校期间享受营养餐补助,补助标准为400元/生•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实施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生1250元/生•年。

高中阶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倾斜政策,资助标准为2500元/生•年。各高中学校每学期公用经费中计提不少于4%用于资助农村困难学生。如国家实行新的高中资助政策,则按新的资助政策执行。

中职学校:实行全部免除学费,就读中职的一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享受2000元/生•年的国家中职助学金,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大学教育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含高职高专)入学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贷1000—12000元,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财政贴息。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大学新生优先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项目》资助金,资助标准为省内高校500元/生,省外高校1000元/生。学生在校期间优先推荐其参与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2)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优录政策。县一中每年拿出一定招生计划招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优先推荐建档立卡优秀学生参加省部属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落实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

中职毕业生计划。

(3)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特困家庭子女实施“一对一”帮扶。对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随迁子女就学与生活予以关爱,重点扶持乡镇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落实思源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免费乘车上学。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通过“免补助贷”等形式每年资助家庭贫困学生3000多万元,实现学生“有学上”的目标。

2.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行动

(1)优先改善贫困村所在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将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规划,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校舍、教育装备、运动场地、生活设施等逐步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近三年,主要实施了农村初中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薄弱学校食堂改造工程、薄弱高中改造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全面改薄”项目及设备购臵项目等计290个,累计投入资金15650万元。十三五期间,我们主要实施“薄改”工程、信息化建设、教师周转房、县职教中心建设、城北第二幼儿园、城西小学、长四小学迁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项目建设,每年投入1亿元。今年,将对33个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投入 2036万元,进行改造升级。

(2)扩大贫困村所在地学前教育资源。大力推进二期学前

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建设资金,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延伸。在有条件的贫困村,依托现有小学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附属幼儿园,到2017年基本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3.实施乡村教师提升行动

(1)培训项目重点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实现贫困村所在地教师培训全覆盖。

(2)加大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支教力度。开展名师定期送教下乡活动,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将特岗计划和山区人才计划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

(3)提高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待遇。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重点倾斜。在落实乡镇镇区学校、农村完小、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300元、400元、600元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再提高300—500元。建立乡村教师奖扶制度,对在村小、教学点教育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且任教达2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建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实施乡村教师定期体检制度。落实乡村教师周转房优先制度。

4.实施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化建设行动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贫困村所在地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建立贫困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

升办学质量。到2017年,全县贫困村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5.实施贫困家庭“明白人”培养行动

充分发挥“治穷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的教育功能作用,实现教育扶智脱贫。

(1)加强贫困家庭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对初中毕业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进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优先推荐就业。

(2)加强贫困家庭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以县理工中专为主阵地,对贫困家庭劳力力开展全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机构要加强专业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培训包”和“培训菜单”,提高培训质量和吸引力,助推精准扶贫。

三、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打算

(一)工作进展

——召开了一次现场推进会。3月29日,县教育局以孔坊乡中心小学为主会场,召开了全县教育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下发了多项工作方案和计划,与学校和乡镇签订了责任状,现场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组织县直学校送教下乡等活动。

——接受了省市两次检查。4月10日、4月26日,分别接受了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两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检查。同时,县教育局就推进落实“三进”、实施“包保”等重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进行三轮督查和明查暗访,并下发通报,限期整改问题,实行问题销号制度。目前,学生资助信息进档案盒、进村公示栏、进贫困户家庭等“三进”工作完成率达100%。

——落实了三项精准资助。2016年,已落实学前教育资助300人次,义务教育5221人次,高中学校1827人次,共计796万元。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10多次,其中4月23日和5月9日,县教育局联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分别到贫困村所在地两所薄弱学校进行教育精准扶贫点对点捐赠,捐赠金额共计35万元。

——推进了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启动25所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进行标准化建设,逐校实地制订建设方案,即将进入施工程序。二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送教。4月份县直各学校累计送教下乡(包括示范课、评讲课、专题讲座等)500多节次。三是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对贫困村所在学校的460名教师,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的省市县各类培训 1428 人次。组织教育精准扶贫业务培训班,对中心学校校长和资助业务干事进行专项培训。四是广泛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教师进村入户,开精准扶贫对象户识别,“一对一”家访式宣传政策;在乡镇镇区等集中地展示《英山县社会救助工作教育资助项目公示》宣传教育资助政策和申请、办理流程;印制《英山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明白卡》15000册,发放到学生手里。

(二)后段工作打算

(一)确保所有贫困生按照不落一生、不落一村要求享受政策资。目前,全县10933名贫困生中,只有6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生符合国家现有资助政策,尚有4700多名贫困生未纳入国

家资助范围。要争取方方面面的资助,争取政策支持,将所有贫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确保贫困生资助不落一生、不落一村。

(二)整合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大力改善没有进入国家项目库的贫困村所在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切实保障中小学整体推进、均衡优质发展。

(三)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扶贫攻坚。积极争取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爱心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在物资、资金上对贫困村所在学校及教学点予以捐赠支持。

(四)整合资源实施精准培训。由政府主导,整合人社、财政、妇联、统战、民政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对贫困村所在学校教学点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培训一名“明白人”,为贫困村培训一批致富带头人,通过“扶智”达到如期脱贫的目的。

(五)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落实乡村教师“退一补一”机制,特别要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通过特招、委培等方式,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不足问题。

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路上,我们以“两学一做”为基本要求,举全县教育系统之力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克服困难,确保圆满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第7篇:襄阳县域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张,一手抓发展质量提升,超常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三年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指标在全省的排位大幅前移,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二方阵。最近,省委政研室、省经信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襄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襄阳市县域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发展成效

1、县域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快,综合排位大幅提高。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近几年,襄阳市纳入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和全省县域平均水平。2010年,7个县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GDP总量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4.5%。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9.1%,比2009年提高2.48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4.3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格局已经形成。二是经济实力整体壮大。2010年,枣阳、宜城、老河口、谷城、襄州等5个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其中襄州、枣阳突破2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比2009年增加3个,比2005年增加4个。三是发展综合指标排位大幅提升。在全省综合考核评价中,7个县市区2008年实现了“全线(县)进位”,2009年有5个县市区大步进位,襄州区跻身全省“二十强”,老河口市、宜城市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市)”,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竞争力不断增强。

2、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工业立市格局基本成形。近年来,襄阳市7个县市区依托省批的县域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县域工业已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冶金、能源电力等为支柱的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县域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7个县市区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72.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7.2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43.4%。二是县域工业经济占全市比重不断提高。县域工业与市区工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26:74调整为2010年的49:51,县域工业挑起了大梁。2010年县域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1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1.84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38倍,平均增长42.3%。三是县域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06.04亿元,比上年增长79.18%;实现利润41.89亿元,比上年增长96.2%;上缴税金25.96亿元,比上年增长64.4%。

3、一批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产业集群规模放大。近几年,各县市区强力推进全民创业和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成长性较好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一是规模企业数量大幅增加。2010年底,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085家,比2005年净增769家;其中产销过亿元企业达到210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二,比2005年净增169家。产销过10亿元的企业14家,而2005年没有一家。湖北骆驼蓄电池公司产销名列全国同行第一,去年销售收入达37.6亿元。二是逐渐形成多个龙头带动的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县域33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集群内企业达到27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2家。2010年集群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8亿元,实现利润46亿元,上缴税金27.6亿元。枣阳汽车摩擦材料产业集群、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谷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樊城纺织产业集群、襄阳汽车轴承产业集群和宜城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列为2010年度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产值达到630亿元,五年增长3.42倍,年均增长48%,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奥星粮油以“将中国最大的国产油脂品种打造成中国国油”为目标,2010年产值达32.7亿元,成为我省最大的双低油菜籽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突破性发展,有力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

4、县域经济综合效益显现,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集中表现为“两个提高”:一是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7个县市区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8.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增长了2倍,占全市的比重由45%上升到49.6%,提高了4.6个百分点。二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7个县市区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8亿元,比上年增长54.4%,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4.3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总量增长了2.5倍。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58.7%,比2005年提高7.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县域财政实力不断提升。

5、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对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构成强有力的支撑。7个县市区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8%,高于全市增幅13.5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了6.6倍。2010年,7个县(市)区开工项目1323个,其中亿元以上109个,完成工业投资271.55亿元,比上年增长53.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1.2个百分点。与2005年比,工业投资总量增长5倍。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个个工业园区、一片片工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势头正旺,正所谓“襄阳如醒狮,七县如猛虎”。枣阳立晋、润阳,襄州鲁花、长源东谷,老河口奥星粮油、华松科技,宜城襄大农牧、安能发电,谷城美亚达、金洋,南漳华新水泥、龙蟒,保康楚烽、巨力等一大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1、抓谋划,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中心工作。襄阳的同志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5月,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期间,省委、省政府组织市州书记和发展县域经济先进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到河南参观考察。有的市委书记后面,跟着一排人;唐良智同志却孑然一身,这对他的触动很大。知耻而后勇。随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河南省学习考察,回来后市委召开全会,专题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决定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全市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一是确立“四年翻番”的奋斗目标。他们在充分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论证基础上,提出用四年时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012年突破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提前一年翻番、工业增加值两年翻番;县域经济发展要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的阶段性宏大目标。目标就是努力的方向。这几年全市上下把全部精力高度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紧盯省内外先进地区奋力赶超。二是采取超常的工作力度。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个月在一个县市区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督办会,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会上各县市区都把当月招来的项目拿出来“晒一晒”、比一比,汇报进展情况。有的县市区领导在会上搞得“汗流夹背”,手上没项目无法汇报,没新项目开工也脸上无光。通过这种方式鞭策各县市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明比暗赛、抢前争先。市“四大家”领导建立了“县域经济”、“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等7项重点工作联系制度,31位“四大家”领导包扶了62家重点企业和62个重点工业项目,强化工作落实。三是出台“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在着力研究、用好、用足扩权县市、新农村建设、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同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纺织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襄樊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实施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等一批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支持和引导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四是实施阳光新政。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狠抓职能部门的作风建设,强力推行“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等29个部门专门出台了优化服务环境、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全民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文件。

2、抓激励,极力营造争先创优、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激励全市上下一门心思抓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机制。一是充分利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的成果,以各县市区在全省综合考评排序位次作为衡量标准,进位奖,退位惩。明确规定:从2008年开始,对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综合排名位次前移5位以上的县市区,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连续两年前移5位或一年前移10位以上的,给予县市区党政正职各奖励5万元;进入20强,党政正职各奖励8万元,进入10强各奖励10万元。对在全省县域经济年度考核中一年后移5位以上的县市区,给予党政主要领导通报批评甚至进行组织调整。200

9、2010年,市政府分别拿出4470万元、3400万元,对2008年度和2009年度在全省考核中进位的县市区进行了奖励。二是在用人导向上向发展县域经济有功之臣倾斜。老河口市一年前进13位,市委书记陈万波提拔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开发区一名年轻局长,招商有功,客商满意,提拔为管委会副主任;市经信委一名女干部在将新日电动车招到湖北深圳工业园落户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提拔为副县级干部。用人是最根本的导向。一项项人事安排,让干部们看清了努力的方向。三是各县市区每年也拿出300--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企业家、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通过考核评价、奖惩兑现,倡导“以发展论英雄,以项目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的选人用人观,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上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县市区呈现出争先恐后比着干、一心一意抓发展的红火景象。

3、抓工业,撑起县域经济的脊梁。近年来各县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把加快县域工业发展作为实现翻番目标的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工业倾斜,迅速提升工业占GDP的比重。一是强攻重点产业。各县市区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推进结构调整,集中力量瞄准重点。围绕全市已初步形成的以汽车工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材冶金、装备制造、航天军工、电子电器、现代物流等多点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配套协作,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壮大县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在两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个百亿产业的目标。二是培育特色产业群。枣阳市以湖北福田、湖北飞龙为主体,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和摩擦材料生产基地;襄州区以鲁花、万宝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把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谷城县以三环车桥、三环锻造、骆驼蓄电池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打造中重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南漳县以华新水泥、威利邦木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培育建材产业集群;保康以楚烽、巨力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培育磷化工特色产业集群。其它县市区重点谋划一个优势产业,千方百计促其扩张、裂变、规模发展。未来几年,谷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宜城化工产业集群、枣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将发展成为年产销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布局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三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襄阳市的农业,在全省是一块牌,在全国也有地位。但农产品加工、尤其是食品精深加工不够是襄阳市的薄弱环节。2008年全市2400多家涉农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从事粮油初级产品加工,22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中,精深加工率不到10%。近两年襄阳市树立“为加工而种植”、“为加工而养殖”的观念,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按照“一个产业一个主导品牌”的思路,在米、面、油、畜牧、林特五大产业上开展产业整合、企业整合、品牌整合、基地整合。扶持“奥星”。三年来,奥星粮油加工能力由20万吨扩大到60万吨,双低油菜订单面积达130万亩。“奥星”成为湖北优质菜籽油的代表。浇灌“鲁花”。几年培育,襄阳“鲁花”已形成10万吨花生油、6万吨菜籽油的生产能力,去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做强“梅园”。以中储粮襄阳直属库为依托,组建湖北梅园米业集团,将其打造成湖北数一数二的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一手抓引进,雨润、燕京、威力邦等落地开花;一手抓培植,万宝、金华、襄大农牧等迅速壮大。龙头崛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襄阳万顷良田,成为工厂的第一车间。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县市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8篇:蓝旗县域经济发展

正蓝旗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正蓝旗人民政府 (2007年8月28日)

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区定贫困旗。近年来,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正蓝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全旗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从2003年开始,全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当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了69.1%、794.2%和61.7%,增速分别比2002年提高6

3、777和75.4个百分点。到2006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4亿元,相当于2003年的2.2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31.1:49.3:19.6调整为15.7:65.6:1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亿元,比“十五”前四年的总和高出11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003年的2224万元增加到26741万元,增长了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56元和2303元,较2003年增加2769元和681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亿元,比2003年增长3.1倍。

一、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正蓝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101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67%处于沙化半沙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干旱少雨,超载过牧等因素,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世纪之交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长期积累下来矛盾集中爆发,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前所未有打击。2003年,我们提出了“生态立旗、畜牧富旗”的发展思路。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坚持不懈地推进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草场“三牧”制度覆盖面积达到1325.9万亩草场,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86.7%。草畜平衡责任制入户率连续5年达到100%。坚持不懈地推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提高牲畜个体质量、拓展农牧业外部增收空间,求得农牧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的互动发展。根据草原受损程度、地貌特征,提出了分区域发展畜思路,规划建设了以“三镇三线”为中轴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在北部沙地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业;在南部低山丘陵区加快发展内蒙古毛肉兼用型细毛羊产业总体布局。通过引进优质畜种、黄牛改良、细毛羊繁育等手段,加快推进畜群畜种结构调整,目前,全旗奶牛、良种肉牛和细毛羊存栏头数分别达到1.6万头、16.8万头和39.6万只。围绕乳、肉、毛、沙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拓展农牧业的外部增收空间,先后培育建设了圣元乳业、华生绒毛、锡林兴发正蓝加

2 工厂、博日都饲料加工厂等12户龙头企业,建成奶牛规模养殖基地16个,肉牛繁育基地20个、细毛羊繁育基地30个,扶持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9个,2006年产业化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2%。

坚持不懈地推进人口转移,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通过主体的主动退出求得客体自我平衡、自我修复。以教育培训为突破口,围绕农牧民子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对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实施了牧民子女上高中补贴等政策,使广大农牧民子女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就能够树牢在城镇就业生活的思想,进而从源头上逐步减少从事农牧业的人口。围绕上都电厂、上都纸业、圣元乳业等大项目的建设,依托“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行动”和“阳光工程”,大力实施农牧区青壮年技能培训,几年来,累计向旗内各大企业输送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3116人。不断完善鼓励农牧民进城相关配套政策,取消了农牧业和非农牧业户口区别,统一为“居民户口”。落实了农村牧区劳动力进城举办经济实体,享受与城镇下岗职工同等优惠政策。对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牧区人口,全部列入到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积极为农牧民进城搭建设平台,围绕旅游业的发展,由政府补贴268.7万元、按揭贷款150万元、牧民自筹145万元,在上都镇内黄金地段开发建设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以牧民转移进城从事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族工艺为主导产业的蒙元文化一条街。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在上

3 都镇开工建设了“玛拉沁艾力”移民小区。目前,富裕户进城置业、适龄儿童进城读书、青年人进城创业、老年人进城养老正在成为一种导向。

二、巩固县域经济核心,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我们深切感受到,正蓝旗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症结就在于经济结构的单一。调整单一的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的必经之路。2003年,我们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外部发展环境,立足于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了“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依靠工业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总体实力、提高反哺农牧业的能力、吸纳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打基础与促发展并举,围绕项目建设,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资源转换条件。把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煤、电、矿、乳、肉、毛、沙”,培育构建了能源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矿产采选加工业和建材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针对产业层次低、链条短的实际,积极培育与大项目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全旗正在逐步形成以上都电厂为龙头,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互补,以粉煤灰、石灰石、石膏开发利用,风电塔筒、扇叶及易损件制造等为延伸的电力能源基地,以硅铁的综

4 合开发利用为龙头,以钛铁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以工业硅、单晶硅、多晶硅开发为延伸的铁合金基地;以圣元乳业为龙头,加快鲜奶加工基地建设;以上都纸业为龙头,以高强瓦楞纸、彩印包装、图书印刷等为延伸的沙柳种植和开发利用基地的发展格局。

2006年,全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5户增加到18户,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7%提高到47%。目前,全旗已投产电力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造纸产能6.8万吨,硅铁产能6万吨,水泥产能20万吨,鲜奶加工能力15万吨,牲畜加工能力100万羊单位,绒毛加工能力4000吨。

三、开发县域旅游业,形成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正蓝旗拥有蒙古高原特色的草原、森林、沙漠、湖泊等自然资源和蒙元文化发祥地、中国蒙古语标准语音基地、元朝都城之一元上都遗址等文化历史资源,构筑了独特的旅游优势,为发展县域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旗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大力推进以元上都遗址、察哈尔蒙古文化、沙地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开发进程,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完善了元上都遗址-林场-小扎格斯台-桑根达来镇的旅游环线道路、元上都博物馆、元上都旅游沙盘景观、金莲川赏花亭及赏花栈道、元上都雕塑群等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了元上都蒙元文化旅游带、浑善达克沙地旅游带、乌和尔沁敖包皇家猎场旅游区、

5 小扎格斯台淖尔等旅游区,初步形成以“两带八区”为框架的大旅游体系。全力推进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注重加强蒙元文化的研究,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围提高了正蓝旗的知名度。重视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装和民族特色食品的开发,积极引导和扶持农牧民发展“牧人之家”旅游,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2007年2月正蓝旗入选全国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行列。2003年以来,共接待区内外游客达30万余人次,旅游业相关收入突破3000万元。

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度,大力推进城镇化

近年来,正蓝旗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充分发挥旗所在地联结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承接农村牧区

二、三产业发展及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作用,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每年集中3亿左右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和使用效率,改善人口结构,极大地促进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围绕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忽必烈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的体育场、占地3693平方米的纳〃赛音朝克图文化中心,重新修缮了敖包希热公园。始终坚持把突出蒙元文化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主要基调,规划建设了蒙元文化一条街,元上都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三是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理念,不断提

6 高城镇管理水平。遵循“建管并重”的原则,制定了《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城镇公益性事业市场化动态管理办法》,使城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积极推进市政公共服务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将城市环卫工作全面推向市场,使城镇卫生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上都镇的城镇面积由2002年的2.7平方公里扩展到7.2平方公里,镇内常住人口由2002年的1.8万人增加到4.9万人。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21%提高到50%,供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94%、30%、40%和30%。力争到2010年,使旗府所在地上都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五、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聚集后发优势

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环境作为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作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环节,按照“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努力营造适度超前的硬环境和优质高效的软环境,为加快发展聚集出良好的后发优势。一是改善了体制环境。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减少人员,解决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从源头上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二是改善了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探索实施集中审批、集中收费、集中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服

7 务时效承诺制,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改善了信用环境。全面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积极培育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中介组织,加快建设“信用城市”。加强信用环境综合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是改善了设施环境。多方争取资金投入,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物流、供水、供电、排污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环境。

预计到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增长50%,其中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5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增长26.3%。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增长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增长1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0元,增长20.8%;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0元,增长20.2%。

第9篇: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中央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县域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县域经济能不能快发展、大发展,前提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观念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和成效。我省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较慢,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县与县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着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问题。表现在一些原来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县市,发展差距拉大。有的县发展思路明确,能够抢抓机遇,争上项目,短短几年经济发展就上了台阶,而有的县市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这就导致一些县经济发展缓慢,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的位次不断下降。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克服“等、靠、要”观念,要充分发挥各地的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托优势求突破。要解放思想,就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善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要解放思想,就必须打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勇于探索,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导向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也就是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新时期,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全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夯实县域经济基础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

四、加快制度创新,推进市场化进程

制度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20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初中期,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办工业的创新,使县域经济获得较快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特别是对于一个县域经济欠发达、制度创新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制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应当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组织、农民户籍制度、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然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为了有效地推进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明确新阶段县域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即要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扫除阻碍市县经济和工农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自由流动,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市县产业整合和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二是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促进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在稳定土

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农户土地使用权入股、“反租倒包”等形式,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创新县域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采取“龙头牵动”、“服务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但无论采取哪些方式,都应坚持自愿组成、互助合作,协调行动、保障利益,市场运作、民主决策,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等原则;四是要加快县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推进县域企业民营化进程,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壮大,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县(市)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公有退出的领域要让民营经济去占领、去发展,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与新上项目相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关系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涉及哪个领域,都要同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要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他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上一篇:郭明义同志的感人事迹下一篇: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