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4科学探究

2023-03-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考点34科学探究

考点34

考点34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一、内容要求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核心观点:

三、考点链接

四、例题分析

国庆60周年盛典,精彩亮相的“彩车”,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家庭,其中:

“天山祝福” 彩车展现了新疆各族儿女团结奋斗、携手共建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和谐西藏”彩车描绘了神奇自然、发展进步的和谐西藏;内蒙古“草原飞虹”、广西“壮乡欢歌”、宁夏“塞上江南”等彩车展现了民族团结、经济腾飞的发展成就……

“紫荆盛放”彩车凸显出香港金融中心、旅游之都和创意之都的形象;“盛世莲花”彩车展现了澳门的历史文化以及回归十年来的繁荣与活力;“宝岛台湾”彩车表现了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五、课堂练习

1、(单选)2013年6月15日,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办了第五届海峡论坛。本届论坛以“聚焦亲情、共圆梦想”为议题。“我们都是一家人”、“两岸一家亲”……论坛上,听到最多的便是这些温暖的话语。两岸“共圆梦想”,这共圆的梦想是

(

)

A.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B.实现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维护民族团结

D.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步富裕

1

2、(多选)“十一五”期间,我省践行“山上办银行,工业兴畲乡,文化创特色,和谐促发展”的发展思路。民族地区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5年来,省级部门累计为民族地区筹措资金4亿多元,扶持项目300多个;全省8个民族乡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2.1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这表明我省(

) A.已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C.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坚持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3、(多选)我国新一轮援疆工作会议决定,要进一步立足于增强新疆的自我发展能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祖国的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有利于 (

) A.新疆抓住发展机遇,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 B.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疆稳定 D.消除地区差异,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

4、(多选)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且成效显著。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仍将作为主战场。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

C.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5、(多选)2013年8月15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辽宁台湾周在锦州隆重开幕。举办“辽宁台湾周”活动(

) A.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两岸关系 B.表明两岸关系不断改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C.能够加强辽宁与台湾的联系,实现共同发展

D.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唯一手段

6、(多选)2013年8月12日至15日,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赣州举办,赣台儿女再度重相逢,叙友谊,话合作,谋发展,求双赢,共绘美好明天。主要表明(

) A.两岸已基本实现统一

B.两岸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两岸人民的友谊

C.两岸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祖国繁荣,又有利于台湾发展 D.实现祖国早日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7、◆2013年9月23日至24日,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了就业、教育、人才等援疆重点工作,特别强调要抓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江西“五年援疆任务三年基本完成”目标可望实现。截至6月底,江西到位援疆资金8亿元,占五年援疆规划10亿元资金的80%,28个援疆项目全部开工建设,21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完工,累计完成8.15亿元援建实物工作量。据介绍,江西开展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由原先单纯的干部援疆,转向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全方位对口支援。在完成的援疆资金投入中,共安排4.75亿元用于当地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保障性住房三大民生工程。

(1)我国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对口援疆说明了什么?

(2)对口援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何重大意义?

(3)我们青少年应当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六、课后练习

1、(单选)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坚定决心

B.今后的外交政策就是解决主权争端问题

C.把增强国防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D.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南海问题

2、(多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有 (

)

A.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B.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3、(多选)“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高秉涵帮助台湾老兵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事迹告诉我们 (

) A.两岸同胞手足情深

B.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多做贡献 C.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D.“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4、(多选)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买”钓鱼岛合同,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列行为有利于解决争端、保卫钓鱼岛主权的有 (

)

A.多地民众自发组织示威游行,抗议日本“购岛”行为 B.中国有关部门对钓鱼岛海域开展常态化监测

C.多地爆发抵制日货活动,甚至出现打砸日系车的行为 D.中国中央气象台将钓鱼岛纳入国内城市预报

5、(多选)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建立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率先建立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政策的实行 (

)

A.保障了西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

B.提高了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 C.消除了西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D.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6、(多选)新一轮的援疆工作自2010年开始,将历时十年,它创下了共和国历史上多个之最:支援地域最广,涉及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这将有利于 (

) A.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昌盛

B.进一步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消除各民族间的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

D.维护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7、背景材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强调:“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记忆、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什么问题?(2分)

(2)国家大力发展少数名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第2篇:高考数学(理)考点一遍过考点34 直线与方程-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把x轴所在的直线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称为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2)范围:直线l倾斜角的范围是.

2.斜率公式

(1)若直线l的倾斜角90°,则斜率.

(2)P1(x1,y1),P2(x2,y2)在直线l上,且x1≠x2,则直线l的斜率k=.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方程

适用范围

①点斜式:

不包含直线

②斜截式:

不包含垂直于x轴的直线

③两点式:

不包含直线和直线

④截距式:

不包含垂直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⑤一般式:不全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都适用

2.必记结论

常见的直线系方程

(1)过定点P(x0,y0)的直线系方程:A(x-x0)+B(y-y0)+C=0(A2+B2≠0)还可以表示为y-y0=k(x-x0),斜率不存在时可设为x=x0.

(2)平行于直线Ax+By+C=0的直线系方程:Ax+By+C1=0(C1≠C).

(3)垂直于直线Ax+By+C=0的直线系方程:Bx-Ay+C1=0.

(4)过两条已知直线A1x+B1y+C1=0,A2x+B2y+C2=0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其中不包括直线A2x+B2y+C2=0).

考向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由斜率取值范围确定直线倾斜角的范围要利用正切函数y=tan

x的图象,特别要注意倾斜角取值范围的限制.

2.求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问题要善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注意直线的倾斜角由锐角变到直角及由直角变到钝角时,需依据正切函数y=tan

x的单调性求k的范围.

典例1

若两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为和,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两直线的斜率:

B.若,则两直线的斜率:

C.若两直线的斜率:,则

D.若两直线的斜率:,则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典例2

直线经过点,两点(),那么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直线经过点,两点,则可利用斜率公式得.来源:Zxxk.Com]

由,则倾斜角取值范围是.故选B.

1.已知,,直线过点且与线段相交,那么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考向二

直线的方程

求直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有

1.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直线方程的形式,写出方程.[来源:学科网ZXXK]

2.待定系数法:先根据已知条件设出直线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构造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求系数,最后代入求出直线方程.

3.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是直线与x(y)轴交点的横(纵)坐标,所以截距是一个实数,可正、可负,也可为0,而不是距离.

学#

4.

求直线方程时,如果没有特别要求,求出的直线方程应化为一般式Ax+By+C=0,且A≥0.

典例3

已知,则过点和线段的中点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B

典例4

△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

3),求:

(1)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2)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3)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思路分析】

2.已知直线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则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

共线问题

已知三点若直线的斜率相同,则三点共线.因此三点共线问题可以转化为斜率相等问题,用于求证三点共线或由三点共线求参数.

学#

典例4

若三点共线,则实数m=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由三点共线构造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问题便转化为解方程.

【解析】由题意得.

∵三点共线,∴,

∴,

解得.

3.若三点共线,则

.

1.已知M(a,b),N(a,c)(b≠c),则直线MN的倾斜角是

A.不存在

B.45°

C.135°

D.90°

2.如果直线l过点(1,2),且不通过第四象限,那么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0,1]

B.[0,2]

C.

D.(0,3]

3.已知直线经过点,且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4.若过点P(1-a,1+a)和Q(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1)

B.(-1,2)

C.(-∞,0)

D.(-∞,-2)∪(1,+∞)

5.若直线l1:y=k(x−4)与直线l2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l2过定点

A.(0,4)

B.(0,2)

C.(−2,4)

D.(4,−2)

6.若过不重合的两点的直线倾斜角为45°,则的取值为

A.

B.

C.

D.

7.如图,已知直线l1:y=-2x+4与直线l2:y=kx+b(k≠0)在第一象限交于点M.若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A(-2,0),则k的取值范围是

A.-2

B.-2

C.0

D.0

8.直线过点,且与以,为端点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设直线的倾斜角为,且,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0.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直线2x-3y+12=0的斜率的,l在y轴上的截距是直线2x-3y+12=0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的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若,则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

12.一张坐标纸对折一次后,点与点重叠,若点与点重叠,则__________.

13.已知直线l:5ax-5y-a+3=0.

(1)求证:不论a为何值,直线l总经过第一象限;

(2)为使直线l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14.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直线经过点,并且它的倾斜角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2倍,求直线的方程;

(2)直线过点,并且在轴上的截距是轴上截距的,求直线的方程.

15.已知的三个顶点分别为是,,.

(1)求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16.已知直线l经过点P(2,2)且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

(2)求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

变式拓展

1.【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

∴直线的方程为或,即或.

3.【答案】

【解析】易知直线BC的方程为,由点A在直线BC上,得,故.

考点冲关

故选A.学#

5.【答案】B

【解析】因为直线l1:y=k(x−4)过定点(4,0),所以原问题转化为求(4,0)关于(2,1)的对称点.设直线l2过定点(x,y),则,解得x=0,y=2.故直线l2过定点(0,2).

6.【答案】B

【解析】过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为,解得或,当时,

重合,舍去,∴.故选B.

7.【答案】D

【解析】因为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A(-2,0),所以,即,将其与联立可得,由题设,解得,故选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借助题设中提供的图象及函数的解析式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借助点的位置建立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使得问题获解.

8.【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直线的斜率问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简单题.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结合函数的图象,求出线段端点与点连线的斜率,从而求出斜率的范围即可.

9.【答案】

【解析】∵直线的倾斜角为,且,∴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或,∴或,∴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0.【答案】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各种方程间的互化以及直线中的系数求法,求斜率就要化简为斜截式,求截距就令或,要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所对应的不同已知条件,注意各种形式下的限制条件.

11.【答案】

学@

【解析】设,由,可得,

则,由截距式可得直线方程为,即,故答案为.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相等的性质以及直线的方程,直线方程主要有五种形式,每种形式的直线方程都有其局限性,斜截式与点斜式要求直线斜率存在,所以用这两种形式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讨论斜率是否存在;截距式要注意讨论截距是否为零;两点式要注意讨论直线是否与坐标轴平行;求直线方程的最终结果往往需要化为一般式.

12.【答案】

【解析】(1)设线段的中点为,则点,则对折后,对折直线l的方程为;设直线

的方程为,∵点在直线上,∴,则直线的方程为;设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则解方程组得.即,则,∴.

13.【答案】(1)见解析;(2)a>3.

【名师点睛】有关直线过定点的求法:当直线方程含有参数时,把含参数的项放在一起,不含参数的项放在一起,分别令其为零,可求出直线过定点的坐标;直线l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只需斜率为正,截距为负,列出不等式组解出a的范围.

14.【答案】(1);(2)或.

【解析】(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

∴直线的斜率为,

又∵直线经过点,

∴直线的方程为:,即.

(2)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不为0,设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则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为,可设:(),将点代入,得,

∴直线:,即,

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0,由直线过点,可得直线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是: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直线方程主要有五种形式,每种形式的直线方程都有其局限性,斜截式与点斜式要求直线斜率存在,所以用这两种形式设直线方程时要注意讨论斜是否存在;截距式要注意讨论截距是否为零;两点式要注意讨论直线是否与坐标轴平行;求直线方程的最终结果往往需要化为一般式.

&网

15.【答案】(1)直线的方程为;(2)或.

16.【答案】(1)8,;(2)8;.

第3篇:江西2018年中考政治考点新题预测考点34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

江西2018年中考政治考点新题预测 考点34 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

1.[单选]即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良莠并存、鱼龙混杂,一概囫囵吞下去,就要担心消极东西的不良作用。就传统读物而言,它们之中的许多内容不仅与现代理念格格不入,而且属于糟粕,青少年还没有辨别的意识,倘若填鸭式的灌输,反而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判断能力,甚至无所适从。这说明( ) A.要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D.我们要全盘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2.[单选]2017年8月13日,央视少儿频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网络直播在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华孝德园和中国孝德馆举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始于2013年,这一项目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最美”系列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活动之一。“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 ) A.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B.属于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D.是我省加强经济建设的体现

3.[单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在走向全球。当地时间8月18日,2017年拉丁美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秘鲁天主教大学举行。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开展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最优秀、最独特、最具有影响力 C.文化是沟通的纽带,能够增进理解,清除任何危机 D.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4.[多选]2017年8月17日至20日,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在临夏青韵砖雕艺术产业园举行,来自徽派、晋派、广派、苏派等砖雕艺术流派的代表及74名砖雕工匠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共商砖雕产业发展。开展此活动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B.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C.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前提 D.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多选]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古泉州(刺桐)史迹”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的信心源自于(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我国尊重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D.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6.[多选]要减少下面漫画中的行为,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A.加强全体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加强法制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

7.[简答题]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

昭君出塞,向我们传递了民族和谐相处之道;苏武牧羊,沉淀在中华民族心里的是对祖国的忠贞;边塞诗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宗教建筑,开阔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眼界……漫漫丝路,文墨四溢。满载着中华文化的丝绸路,向西延伸,与欧亚文化交汇融合,催生了合作、平等、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

(1)读完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

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应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文化交流,才能为沿线国家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加强“五通”的构想中,民心相通是最需下功夫推动的一个。要加强沿线国家的“硬件”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加强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意义的认识。

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文化内涵,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传承、修复等方式,保护好已有的丝路文化遗存;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创新,为一些古老的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文化魅力。同时,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在促进交流与沟通中的作用,打造线上线下交流的新平台。

(3)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说说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推选活动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种活动,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

3.D 4.ABCD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对传统文化作用的正确表述。 5.AC 6.ABCD 7.(1)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③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中华文化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

(2)①有利于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有利于各国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④有利于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3)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特征加以创新和发展。

上一篇:结果重于过程的例子下一篇:工厂企业宣传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