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讲座

2022-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通信讲座

通信讲座感想

自从听了专题讲座后,接触了很多新的知识,使得我受益匪浅,尤其是是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了HSDPA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前景,更深刻的了解到它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是一种移动通信协议,亦称为3.5G(3½G)。该协议在WCDMA下行链路中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在一个5MHz载波上的传输速率可达8-10 Mbit/s(如采用MIMO技术,则可达20 Mbit/s)。在具体实现中,采用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多输入多输出(MIMO)、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快速调度、快速小区选择等技术。

在3G的三大标准的角逐中,WCDMA商用在运营商的支持数量上取得了领先,但在其网络所支持的数据速率上却长期停留在理论上的384kbps水平,而其网络建设也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实现商用的CDMA2000 1X EV-DO网络系统上,已经实现了2.4Mbps的峰值速率,其宽带接入服务能为客户提供300kBps-500kBps平均下载速率,这足以与有线宽带的速率相媲美。

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技术是实现提高WCDMA网络高速下行数据传输速率最为重要的技术,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提出来的,它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系统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用户下行数据业务速率(理论最大值可达14.4Mbps),该技术是WCDMA网络建设中提高下行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一种重要技术。

为了适应多媒体服务对高速数据传输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项目组(3GPP)已经公布了一种新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叫做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该技术是WCDMA R’99(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CDMA)的强化版本,大大加强了下行链路传输的功能。

HSDPA是WCDMA下行高速数据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下行容量受限问题, 理论上可以达到13.976Mbps,如果编码速率为3/4,可达10.8Mbps。

HSDPA系统的主要特点:采用2ms的短帧,在物理层采用HARQ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和AMC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引入16QAM高阶调制提高频谱利用率,并通过码分和时分实现各个UE之间的共享信道调度。

随着消费者对有线宽带(ADSL)、有线局域网(LAN)和无线局域网(WLAN)使用的增多,用户对移动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3G时代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业务,例如移动电视、音乐电视及电影片段的下载、具有3D效果的互动式多方游戏、大容量邮件的传递等,在超高速3G网络的承载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而HSDPA正满足了用户这种需求,不但使用户在移动的情况下享受与固定宽带相当甚至更好的业务体验,而且为用户提供更广范围内的漫游功能。

引入HSDPA的划时代意义在于,HSDPA为移动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改变移动业务收入结构,使目前移动业务以话音业务收入为主转为以数据业务收入为主。

HSDPA所提供的高速数据下载性能不但为运营商带来无限商机,同时也将带动电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发展,包括设备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等。目前包括爱立信在内的各大厂商纷纷推出HSDPA网络设备,终端和芯片制造商也表示将推出支持HSDPA的产品。

从商用的角度看,今年下半年将出现HS?DPA商用终端,用于HSDPA的首批终端将是易于安装和使用的HSDPAPC卡,与笔记本电脑配合使用,下行速率在3.6Mbps左右,上行速率为384kbps,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电脑实现高速接入;到2006年,HSDPA商用将进入第二阶段,下行速率提升到14Mbps,除了新一代的PC卡终端外,HSDPA将被引入智能手机,而且HSDPA将最终被集成到笔记本电脑中。

HSDPA给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提供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概括地说,由于HSDPA提供高速数据下载的新型业务,原有WCDMA商业模型要改进,而且整个网络规划建设,包括话务模型、容量建设、业务集成、终端定制、资费策略等各个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总之,HSDPA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允许运营商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显著扩大容量,从而获益于更具成本效益的网络,同时有机会获取高利润的企业领域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HSDPA的商业效益绝不可低估。 这场别开生面讲座对本来就业前途一片渺茫的同学听了讲座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讲座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对我们即将就业的学生来说受益非浅。下面是我听过这次讲座的心得,虽然本人天资愚钝,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信息技术无穷蔓延和拓展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掌握好市场需求,快速正确的筛选择业信息,这是我们今后顺利的找到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第一,找对自己的位置。就是要对自己作出准确的评估,分析一下自己的优缺点,看自己更适合哪个行业,只有找对了位置才能披发出闪耀的毫光。对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分析现在热点的行业和将来有可能成为热点的行业,对它们进行实质性的了解,这样才不会使自己误入一些冷门行业,反之就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第二,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找到好工作,我们现在就要做到在平时加强积累,并认真做好求职准备。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相关专业及最新行业知识。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我们现在所受的教育很注重理论基础,但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较纯粹的课堂学习来说效果更显著。一定要抓住机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把握恰当的机会。

第三,提高个人素质。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的胆量,试着放开自己,在世人眼前表现自己,避免在真正口试那天紧张的手忙脚乱。另外,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也很重要,那些天生就有好口才和好的应变能力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游刃有余,这当然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但对于那些口才并不是很好,应变能力并不是很强的人,就更应该努力去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能在任何人面前都不胆怯,侃侃而谈,落落大方。

第四,作出准确的选择。选择也格外的重要,我们不但要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且擅长的专业,假如再选择一个自己信任的公司,一个可以不断激励自己的老板,离成功的人近的话,成功自己也就更近。然而这些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工作我们要投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着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自信在求职过程中至关重要,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把长处掩埋。讲座中还就我们找工作的细节也做出了明确指导,对我们就业大有裨益。整场讲座的最大的亮点是给我们大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努力。

职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越是有竞争,越要体现自我,不要为压力所难,应化压力为动力!作为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做好心里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本没有路,只要我们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第2篇:通信讲座作业感想

盲信号处理

——盲源信号分离

摘 要

盲源信号分离是信号处理学界和神经网络学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盲源信号分离的基本数学原理和基本模型、求解问题的步骤;以基于高阶累积量和信息论准则的各种典型学习算法为主要对象,对其各种典型方法的数学理论以及特点做了分析,介绍了现在的研究进展和将来研究方向。

许多情况下,所采集的信号仅仅是从传感器得到的输出结果,而对输入和系统并不知道。盲源分离是在输入信号未知时,只由观测到的输出信号来辨识系统,以达到对多个信号分离的目的,从而恢复原始信号或信号源[1]。

盲源分离是基于神经网络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在近十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现在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领域。该技术在通信、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以及通用信号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3]。盲信号分离不仅对信号处理的研究而且也对神经网络理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由于盲源分离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和算法都还不太成熟。

到现在为止,国际上已经发展了多种有效的盲源分离算法,可以大致分为基于信息论准则的迭代估计算法和基于高阶累积量的代数方法,从原理上说都是利用源信号的独立性或非高斯性(即混合后的信号高斯性增强)。现阶段基于信息论准则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研究大致可分为最大信息传输(Informax,或最大熵)、最大似然估计(MLE)和输出互信息最小化(MMI)三类[5],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它们在特定条件下都是等效的,都是采用一些反映源信号独立性和非高斯性的反差函数作为代价函数,如,Kullback散度、互信息量、负熵等,或是它们的展开式。

内 容

一、 盲源信号分离的概念与一般处理步骤

盲源分离问题可用如下的混合方程来描述x(t)=As(t) , (1)式中 x(t)为N个信道通过传感器获得的N维的观测矢量,x(t)[x1(t),x2(t),,xN(t)]T; s(t)为M个独立源信号,且s(t)[s1(t),s2(t),,sM(t)]T。由上式可以看出:任一维的观测向量x(t)都是s(t)的线性组合;A称为混合矩阵。盲源信号分离问题就是要从观测矢量中恢复出源信号矢量,即要找到一个分离矩阵W,通过y=Wx产生源信号的估计。这样盲源分离问题就显然成为一个盲辨识的问题。

基于高阶统计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1)基于非高斯性测度的快速定点盲源抽取算法; (2)基于累积量及其线性代数结构的盲源分离。一些学者还对盲源分离的盲反卷积技术的等价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在不同信号表示形式下它们是等价的;还有一些学者对基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用来对数据进行最优化的投影法做了研究,通过投影法来找到多维数据有意义的投影。

盲源信号分离的一般处理步骤如下: (1)设计一个针对分离过程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依据应用背景的不同,未知源信号的混合过程有很多不同的数学和物理模型; (2)构造一个合适的风险函数(或称反差函数、代价函数、能量函数),使得针对该函数的全局最小或最大就可以保证正确的源分离和反卷积。该风险函数应该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函数; (3)利用一个最优化技术导出学习算法。有许多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的优化技术,如,共轭梯度法、拟牛顿法等,还有近几年提出的自然梯度法[2]。

二、盲源信号分离典型方法

在所有盲源信号分离的方法中都是在基于源信号统计独立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的方法是基于高阶累积量和信息论准则的方法。

1、基于信息论准则方法 (1)信息最大化准则及其算法

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互信息定义[7]为I(y,x)P(x,y)logP(x,y)P(x)P(y)dxdy (2)式中

x,y分别为输入、输出信息;P(x,y),P(x),P(y)分别是x,y的联合概率密度和各自的边缘密度函数。又因I(y,x)=H(y)-H(y/x) , (3)式中 H(y)为y的熵;H(y/x)为条件熵,表示的是y从输入x之外获得的信息熵,通常情况下,就是由输出噪声获得的,所以,H(y/x)与分离矩阵W无关。因此,I(y,x)的最大化等价于输出熵H(y)的最大化。 (2) 最大似然准则及其算法 最大似然估计是要找到矩阵W使得所估计的输出y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与假设的源信号的PDF尽可能接近,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估计方法[6]。 (3) 最小互信息准则及其算法

I(y;w)KL[P(y;w)/P(y;w)]P(y;w)logP(y;w)P(y;w)dy (4)式中 KL(·)表示取Kullback-Leibler散度。 根据信息论中关于互信息的定义,可得互信息最小化的准则函数为

I(y;w)H(yn1i)H(x)log|w| (5)式中 yi为输出信息y中的第i个元素;H仍然表示信息熵;W为分离矩阵W的行列式。最小互信息盲分离算法也是采用随机梯度算法,利用基于Gram-Charier展开式的边缘熵逼近式来获得随机梯度。

2、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盲源分离

(1)基于非高斯性测度的快速定点盲源抽取算法

(2)基于累积量及其线性代数结构的盲源分离(JADE算法)

3、 非线性混叠的盲源分离算法 针对非线性混叠模型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感知器模型法:这是基于两层感知器网络,使用梯度下降使互信息最小化或使用自然梯度得到BP算法,这类方法灵活性较差,但计算效率高; (2)无模型方法:它是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OM)从非线性混合数据中来抽取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这种方法灵活性高,但是网络结构的复杂度是指数增加的; (3)径向基函数网络法[8]:使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混合的逆映射,这种方法鲁棒性较好。

三、应用与展望

现在对盲源分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盲源信号分离也获得了一些重要应用。例如:在脑磁图(MEG)中分离脑活动和非自然信号;在金融数据中找出隐藏着的一些驱动机制;在图像处理中用来减少图像噪声以及从混合图像中分离出源图像;在远程通信中用于语音信号的分离,提高信号的分辨力[7]等方面都有成功的应用。

虽然盲源信号分离在最近几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从事于盲源分离的研究人员很多都着重于方法的研究,还有许多理论上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和发展,如,盲源分离学习算法的全局稳定性和收敛性等问题的分析以及算法的鲁棒性等问题。文献[8]提出了在理论方法上今后应该着重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传感器的信号源个数识别的理论、技术与应用上,如下几个方面将是研究的热点并具有应用潜力: (1)不受源信号个数影响的盲源信号分离技术的研究,以及盲源信号个数的动态识别。这就要求解决理论研究中观测量个数(即传感器个数)大于等于源信号的个数的假设问题; (2)实际工程中的源信号是复杂的,可能并不适合某一类信号处理方法。采用几种分析方法识别,然后,进行总体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聚类分析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有望实现复杂盲源信号分离的突破; (3)把盲源分离技术与微弱信号检测理论方法相结合,解决与强噪声混叠情况下,微弱源信号的盲分离问题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方面的研究将避免把微弱源信号作为噪声而剔除掉,从而获得虽然微弱,但却可能十分有用的信息,特别在安全检测方面; (4)对已有的盲源分离方法进行理论方法的系统化,并完成实用技术的转化。这是一个总结提炼与提高的过程,对于盲源分离这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必要的。在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种总结与提高更有必要性; (5)盲源分离理论与方法的软件实现。尽管人们提出了若干有用的方法,但由于难以见到实用的分析软件,甚至是研究者自己编写的部分代码,导致这些盲源分离方法的考核与推广应用难以实现。十分有必要形成独立的,或者挂靠到某一大型软件的盲源分离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 张贤达,保 铮.盲信号分离[J].电子学报, 2001, 29(12A):1766-1771. [2] Choi S, CichockiA,Amari S I. Flexible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J]. Journal ofVLSI signal Processing, 2000, 26: 25-38. [3] Hyvarinen A,Hurri J. Blind separation of sources thathave spatiotemporal variance dependencies[ J]. Signal Processing, 2004,84(2): 247-254. [4] Shi Zhenwe,i TangHuanwen, LiuWenyu,etal. Blind sourceseparation of more sources than mixtures using generalizedexponentialmixturemodels[J].Neurocomputing 2004, 61(1): 461-469. [5] LeeTW,GirolamiM, BellA J,etal.A unifying information theoretic framework f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J]. Computers 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 2000, 31(11): 1-21. [6]张贤达,保 铮.通信信号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67-383, 388-389. [7] J rn Anemüller, Kollmeier B. Adaptive separation of acoustic sources for anechoic conditions:A

constrained

frequency

domain

approach[J].Speech Communication,2003, 39(1-2): 79-95. [8] BuchnerH, Aichner R, Kellermann W.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for convolutivemixtures: a unified treatment[A].HuangY, Benesty J.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for Next-Generatio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s[C]. Boston/Dordrecht/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s, 2004. 255-293.

感 想 建 议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了解到了许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不过我还有几点建议给老师参考一下。

1、 课时可以延长一些,每个老师都能多讲几节课,这样内容也更充分些,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也可以多了解一下。

现在每个老师只讲一节课,讲的感觉太粗糙了一些,虽然我们现在的理解学习能力对博士研究论文尚有些力不从心,但老师可以不一定要全讲授纯粹的前沿东西,可以结合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扩展,这样我们也可以更能理解老师的研究领域的知识,这样我觉得这门课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知识。

2、 可以请更多的老师分成两组,来讲授自己的所长领域。一组是博士硕士组,讲自己现在擅长的领域知识;另一组则为工作经验组,把自己工作以及现在的国内应用领域。

由于现在我们是大三的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的选择问题,心情挺迷茫的。面临抉择,又加上有些同学想向老师请教,可又不便每个人都去打扰,老师可以在课上适当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有据可依,多了解一下就业和考研的情况,让我们更全面的考虑自己以后的道路。

学术组可以推荐自己了解的几个学校,而工作组则可以说一些工作中注意的问题,毕竟我们大部分人最终还是要工作的,可以从老师这里先做一些准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建议,希望能给老师一些帮助,把这门课程开得更好,对以后的学弟学妹有更大的帮助。谢谢老师开授这样一门让我们开眼界的课程,让我们从中受益。

第3篇:通信专业讲座心得

从大一到大二,听了不少的关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最近又连续听了五次关于通信专业的讲座,从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迷茫到初步的认识,多多少少学到了一点,增进了一些我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在未来的两年我会学到什么,我应该学习什么,应该看重什么,应该注意什么,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这次讲座分五节课进行,第一次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通信原理这门课和程控交换;第二次课老师主要介绍了无线通信,微波,卫星,天线等;第三次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计算机通信和物联网;第四次课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管理;最后一次老师讲的是频率资源信道分配,这些东西虽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用的,但依然抽象而复杂,这几次课只能说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和后续要学的课程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以后学的更加轻松一点。

首先得从对通信专业的理解说起,通信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在我看来,或者说在讲座中总结出来的感想,它是一门比较难学,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比较伤脑筋的专业。它主要是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通过对通信专业的学习,可以掌握电话网,广播电视台网,互联网等各种通信系统的原理,研究提高信息,传送速度的技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新的通信系统,开发可迅速准确地传送各种信息的通信工具等。

我认为,通信工程这个专业所研究的东西,使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但却是又是比较复杂,很难弄通的东西。作为一名通信专业的学生,我不仅仅要掌握现代通信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和相关的工程工程技术能力,还需要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通信工程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全面发展,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技术本科人才。

在这几次的讲座中,老师也降到了通信专业的培养要求,这些要求我现在肯定还没有达到,因为现在还没有开专业课,讲的许多与通信相关的知识理论我也不太理解。但能作为一种了解和参考,对自己未来要学习的东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现在我们所学的都是专业基础课,所谓的专业基础课,也就是为以后准备打基础的课程。通信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特别高,同时还有物理。这就让我更加重视对数学和物理的学习,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通信原理,交换,传输,网络,信号处理,计算机等都需要用到数学中的积分和物理学中的电路基础。这个学期开了电路课,我觉得电路学起来还是挺有挑战性的,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活学活用,都是一种挑战。但同时学习电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我想持有这样一种态度去学习,只要努力,学好通信应该不难。因此,现在需要我做的应该是要加强基本训练,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用户交换机的功能,我在网上也了解了一些它的功能:用户交换机是机关工矿企业等单位内部进行电话交换的一种专用交换机,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单位内部用户的相互通话,但也装有出入中继线可接入公用电话网的市内网部分和网中用户通话(包括市通话,国内长途通话和国际长话)。由于这类交换机系单位内部专用,故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若干附加性能以提供使用上的方便。因此这类交换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交换机是市话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话交换机的一种补充设备,因为它为市话网承担了大量的单位内部用户间的话务量,减轻了市话网的话务负荷。另外用户交换机在各单位分散设置,更靠近用户,因而缩短了用户线距离,节省了用户电缆。同时用少量的出入中继线接入市话网,起到话务集中的作用。从这些方面讲,使用用户交换机都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因此公用网建设中,不能缺少用户交换机的作用。 用户交换机在技术上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程控用户交换机,采用新型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不仅可以交换电话业务,而且可以交换数据等非话业务,做到多种业务的综合交换,传输。为各单位组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创造了条件。目前已可接入ISDN用户。SOPHO是世界上首部能处理ISDN业务的综合信息交换机,无论是提供的接口还是信令方式完全符合ISDN的规范。可以坚信,在未来的ISDN网中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讲座中,老师介绍了许多与通信相关的东西。我不能全部理解,也不能全部记住,但可以作为一些了解的东西,方便以后更好的学习。同时,也有老师反复讲到了在大学期间我们通信专业要如何学习,要努力学习,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强更熟练,在毕业后才能育能力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他们告诉我们在毕业后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首先,掌握通信领域内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要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第三,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第四,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昂的基本能力。第五,必须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第六,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以便在就业时能够有个非常明确的方向。第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些我现在许多都不懂,而且我对电脑也不太感兴趣,同时我对电脑操作也非常不熟悉。这是我必须努力要弥补的,老师还讲到,我们还得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我们学习通信工程的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实听了讲座之后,我对自己的专业了解更加深刻了。同时我发现这个专业所研究的东西都比较深奥抽象,与计算机联系十分密切,自己感到这个专业确实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同时还有点惧怕这个专业,因为感觉很多东西不仅仅不感兴趣,而且还很难。但是即便不喜欢也不能不学,因为已经选择了,是没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只能好好学,努力学,许多事情不是由于自己不喜欢不想就可以不做的。人生总是充满无奈,也许我必须面对,努力改变现状,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老师告诉我们通信行业是个稳定而高薪的行业,所以竞争也是相对比较激烈的。也许现在说未来的工作有点早,我现在所能做的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这个专业徐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要做到这些,我想应该为后续的课程好好的规划一下。

在学习只是方面,首先得学好英语和数学,听好几个老师说要好好学英语,到时候就知道有没有用了。因此我认为英语学习时刻都不能放松。同时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知识是必须的,也是大家反复说道的,我想我也不会忘记,只要坚持,只要克服懒惰,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学号。

第二,在大学一定要培养团队精神,因为在这个行业有许多问题,不是自己一个人可以解决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懂得合作,与他人合作。同时我们需要沟通,了解别人不一样的思想,吸收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是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阔。第三,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要学着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同时要信任他人和相信自己。

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必须要保持自信,不要被失败所打倒。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要自信地向前看。我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成功,那还有谁会相信他会成功呢?在学习上也是,若是没有信息将自己的功课学好,那怎样会有恒心去学好知识呢?我想在整个大学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富有人格魅力的人。

大学是相对自由的,我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我看到我周围的许多同学都沉迷于网络,小说,游戏不能自拔。这就是自制力不够所造成的,以至于最后到期末考试挂了好几科。在大学不仅仅需要我们的学习能力,更多的是自我控制力。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我们所面对的诱惑是非常多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用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去抵御那些不良诱惑,要让自己的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

最后,在大学里必须克服的就是懒惰和安逸。也许每个人都喜欢游手好闲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懒惰的性格,都会贪图安逸。但是大学却不是我们享乐安逸的地方,恰恰相反,大学应是我们不懈为梦想奋斗,为未来打拼的地方。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最难克服的就是懒惰,但是最应该克服的也就是懒惰。

大学四年,我相信,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半,但是只要用勤奋,用自信,用毅力,用恒心,一定能把专业知识学得扎实。在大学努力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将来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有所建树!在未来一定会有所成功!!!

第4篇:通信报告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通信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091180024代岳 通信工程

众所周知,《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控和信息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所以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本学期除了平时要上每周2次,每次2节的通信原理理论课程外,还要上每周1次持续3个小时的实验课来帮助我们理解通信原理课的知识,使同学们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做本学期的实验前,我以为跟以往的电子类实验差不多,以验证为主,不会很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课上按照要求做完实验,然后课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下次课上一交,就OK了。直到做完本学期所有的通信原理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因为自主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需要查找资料和跟不断跟同学讨论问题来解决难点,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获益良多. 首先,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很可能会听不懂,这将使我们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课上完成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BPSK自行设计的实验,你要清楚BPSK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输入输出序列的原理,如果我们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探索讨论,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同时,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不要钻空子,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最好能理解明白。在完成实验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复习和思考。只有这样,你的才会印象深刻,记得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也许是半个学期,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很糟糕的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通信原理实验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探索的兴趣。

通过完成本学期的通信原理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通信知识,加深了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加强了动手的能力,与理论课完成了很好的互补。更重要的是,在做实验的过程,我们收获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角度以及方法, 提高了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让我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有信心。

第5篇: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系统总结性复习

数字通信系统总结性复习

通信系统分为基带和频带传输两类。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模型

高速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一、A/D转换:

作用:完成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过程:采样、量化、编码

方法:PCM脉冲编码、增量调制(△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调制ADPCM

1、 A律13折线(PCM脉冲编码):采用8bit量化,1bit极性码,3bit段落码,4bit段内

码,具体例子见习题答案。

2、 增量调制(△M):对前后样值的变化进行编码:增大编为1,减小编为0,只用一位

编码。

a) 避免过载的方法:一是增大Δ,二是减小Δt;

b) 增量调制一般采用的数据率为32Kbps或16Kbps;

3、 PCM与△M的比较:

a) 在比特率较低(低于40Kbps)时,增量调制的量化信噪比高于PCM,话音质量

比PCM的好,增量调制抗误码性能好,可用于比特误码率为10-2~10-3的信道,而PCM要求10-4~10-6

b) 增量调制通常采用单纯的比较器和积分器作为编译码器,结构和设备较PCM简

单。

4、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对信号的抽样值与信号的预测值的差值进行量化、编码,

其编码可采用N位二进制码。

5、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与DPCM相比,自适应的量化取代固定量化

二、信源编码:

作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提高系统有效性;

信源分类: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语音压缩编码:

1、 基本的语音编码方法:波形编码、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

2、 应用举例:移动通信中多采用混合编码方式,如飞利浦的AMR-WB宽带自适应多速率语音

编码方法:语音带宽范围:50-7000Hz,16KHz抽样,6.6 Kbps~23.85 Kbps,应用领域:GSM、3G及其他

图像编码:

1、 图像可压缩的原因:(1) 图像信号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度;(2)人眼的视觉特性,对高频信

息的感受度低.2、 基本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i.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静止图像编码标准 ii.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活动图像专家组)-1:存储介质图像编码

标准

iii. MPEG-2:一般视频编码标准

iv. MPEG-4:多媒体通信编码标准

v. H.261(ITU-T 制定):会议电视图像编码标准

vi. H.263:极低码速率的编码标准

3、H.261与MPEG-1比较:H.261编码后的数据流速率更低,总体上图象质量略逊于MPEG-1,它适合在网或网上传输运动的图象

三、码型编码:

目的:选择适合于信道传输特性的码型。

基本的常用码型及特点:

NRZ码:无定时

归零码:可提供定时信息

双极性码:减少直流分量,判决电平为“0”

HDB3码:用在复接设备中,如PCM30/

32一、

二、三次群中

编码步骤:

1)1→+B、-B

2) 经过奇数个B的0000 →000V,经过偶数个B的0000 →B00V,

V与前面的B极性一致

差分编码:用在DPSK调制中,传号差分码规则:“1”变,“0”不变

具体编码实例见书p87,说明其中的差分编码参考码为“1”

四、信道编码:

作用:纠检错,提高可靠性基本分类:ARQ(检错重传)、FEC(前向检错)、HEC(混合差错控制)

常见编码方法:奇偶编码、CRC循环冗余校验,具体见作业。

CRC循环冗余编码步骤:

1)生成码:由生成多项式得生成码

2)监督码:信息码补r个0对生成码求r位余数(不足r位,前面补0,r=n-k)

3)循环码:信息码+监督码

五、其他眼图的特点:评价系统性能的基本方法,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加密:

1. 作用:加密;去除长的连零,有利于提取定时

2. 基本方法:用移位寄存器的产生的m序列与信息序列模2加。具体见作业。

交织:

1、作用:与信道编码结合,检查或纠正突发性错误

2、基本思想:分散集中型错误,使其在检错或纠错范围内

六、复用、多址与复接:

复用目的:实现信道共享,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多址目的:实现信道共享,区分终端(如地球站、基站或手机)

基本方法及应用

FDM:GSM系统200kHz/频带

TDM:PDH的PCM30/32路一次群

TDMA:GSM系统8时隙/载频

CDMA:3G(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区分小区和移动台

复接:在多路复用的基础上在时域上进一步“复用” 。

复接存在的原因:电子元器件精度限制

PDH系统:正码速按位准同步复接

SDH系统:按字节的同步复接

七、调制:

实质:实现频谱搬移

目的:改善系统性能,可以实现频分复用

基本的调制方式:ASK、FSK、PSK、DPSK

(G)MSK:最小移频键控,用在GSM系统中

QPSK、QAM:用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

八、同步: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

同步获取的基本方法:自同步(滤波法)和外同步(插入法)

位同步:

NRZ获得同步的方法:编成RZ码,在0频处插入同步信号,或采用滤波法

滤波法的基本思想:大量信息工程系中总存在着“0”“1”的交替变化,此部分即为高频分量,将其滤出,既为位同步。

帧同步:一般采用集中插入的方法,如PCM30/32次群采用“集中插入”(TS0=“0011011”) 载波同步:相干解调中需要载波同步,

基本方法:平方变换法、平方环、科斯塔斯环

在“平方变换法”得到的PSK载波,因为存在2分频所以存在倒Π现象;

科斯塔斯环法:不存在倍频,直接得到载波,适于应用在高频电路中

网同步: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保证通信网中任意各站能够进行通信,需要有统一的时钟 我国SDH系统采用“分区等级主从同步”,PDH采用准同步方法。

英文缩写:

ASK:幅移键控

、FSKPSKDPSKQPSKQAMGMSK

A/DPCM△MDPCMADPCM

FDMFDMATDMTDMACDM CDMAFDD

SDH:

STM-N :同步传输模块n级

PDH

ARQ、FEC、HEC

利用以上知识点理解下列系统参数

935.5KHZ935.3KHZ935.1KHZ

双工方式:频分双工

上下行频率间隔:

工作带宽:

复用方式:频道间隔

多址方式: 时分多址

双工方式:

理解GSM手机语音信号的发送过程

第6篇:通信专业技术人员(通信专业实务初级)考试答案

考试通信专业实务

一、 单项选择题(专业实务)

1、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完成信息传递

和交换的(通信)网络。

2、根据电信网的构成及功能,通常把电信网分为

业务网、传输网和(支撑)网。

3、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第四层为(传送层)

层。

4、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交换网能为任意一个入

网信息流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物理)通路。

5、现阶段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二级)结构。

6、现阶段我国本地网的结构为(二级)结构。

7、长途网中的DC1间构成(网状网)。

8、本地网中的端局DL与设在该本地网中的长途

局DCx之间应配备呼损小于(0.5%)的低呼损基干电路群。

9、分组传输时延首先取决于节点交换机得处理

能力,处理能力用每秒能处理的(分组数)来表示。

10、数据报方式是将由用户报文拆分的每一个数

据(分组)独立处理。

11、X.25协议包含(3个)不同的,独立的层。

12、X.25协议是针对(同步终端)与分组交换网

之间交换数据为制定的通信协议。

13、所谓虚电路是只有在有数据传送时才占用这

条(逻辑)电路。

14、数字数据网是采用(数字)信道来传输数据

信息的数据传输网。

15、半永久性连接是指DDN所提供的信道是(非

交换)性的。

16、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实现交叉连接的(时

隙)互换。

17、DDN是(全通)型网络建网的投资较大,用户

使用费用较高。

18、2B+D在二线上传输的速度为(144)Kbit/S。

19、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帧中继

技术。

20、帧中继采用(统计复用),适用于各种具有突

发性数据业务的用户。

21、帧中继协议简单。可对(分组交换网)上的

硬件设备稍加修改,同时进行软件升级就可以实现了,操作简单,实现灵活。

22、实现了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的综合成为

(IDN).

23、B-ISDN是以(ATM)为核心技术。

24、在ATM中,信息被组织成固定长度的信息单

元,叫做(信元)。

25、ATM中的信元有(4)种。

26、ATM交换机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接入交换机和

(节点交换机)。

27、因特网中的IP层属于TCP/IP体系结构中的

(网络层)。

28、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对应于OSI模型的(传输层)。

29、IPV6将IP地址扩展到128bit。

30、IP电话作为IP网上(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

要分支,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31、移动IP技术引用了处(蜂窝移动)电话呼叫的

原理。

32、用户终端至交换局之间的用户线上传送的信

令都可归为(用户线信令)。

33、7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由MTP和(UP)

两大部分组成。

34、7号信令系统中的信令链路控制及对应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5、7号信令系统中的SCCP为(信令连接控制部

分)。

36、无级信令网通常是指没有引入(STP)的信令

网。

37、在从时钟节点的定时设备内,用(锁相技术)

使本节点的时钟频率锁定在时钟源的基准频率上。

38、GPS是美国海军天文台设置的一套高精度的卫

星全球定位系统,它提供的时间信号对(世界协调时)跟踪。

39、局内同步时钟传输链路一般采用PDH

(2Mbit/s)链路。

40、保障通信网络的(畅通与安全)是对通信的

基本要求。

41、TMN的组成结构可分为(三级)。

42、基站子系统BSS可分为(BSC)和BTS两个功

能实体。

43、GSM中的信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44、窄带码分多址N-CDMA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技术

标准的载波间隔为(1.25MHZ)

45、更软切换是指在(同一小区内的扇区)之间

的信道切换。

46、TD-SCDMA一个载波的带宽为(1.6MHZ)。

47、智能网借助大型实时的(数据库)系统,达

到集中的数据管理,以支持集中的业务控制能力。

48、智能网利用(NO.7信令)支持交换层与业务

控制层之间的消息传递。

49、(SCP)是智能网的核心核心构件,应具有高

的可靠性,通常的配置至少是双备份的。 50、在智能网中有时SDP与SCP和设在一起。

51、从整体电信网内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分为

公共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两大部分。

52、V5接口是作为(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AN

的接口。

53、(光网络单元ONU)的作用是为光接入网提供

远端的用户侧接口。

54、HFC网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全业务)网络。

55、同轴电缆的带宽可达(1GHZ).

56、DSL是在普通的(双绞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

输的技术。

57、在ADSL接入系统中,用于用户端的信号分离

器,将双绞线上的(4KHZ)以下的语音信号分离出来送给用户的电话机。

58、在ADSL接入系统中,用于用户端的信号分离

器将双绞线上(30KHZ)以上的数据信号送给ATU-R处理。

59、PHS系统为了在有限的频率资源情况下满足

城区或近郊人口密集区得大话务量需求而采用(微蜂窝)技术来提高频率的利用率。 60、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 6

1、在技术上和业务上,语音网络与(数据网络)

的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6

2、NGN核心技术仍然是分组语音及其(控制信

令)。

63、下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设备和(应用服务器)

为核心的网络。

64、在电信传输网中,通常利用(微波)来实现

长距离、大容量的传输。

65、消息的(不确定性程度)愈大,则其信息量

愈大。

66、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码元)

数目。

67、衡量数字传输系统传输效率指标的单位应当

是(bit/s/HZ)。

68、对于STM-1而言,帧长度为(2430)个字节。

69、(63)个2.048Mbit/s信号复用为一个STM-1

信号输出。

70、将波长间隔在(零点几纳米)的复用称之为

密集波分复用DWDM。

71、VSAT卫星通信网一般是由大量小站与一个主

站协同工作,共同构成的一个广域(稀路由)的卫星通信网。

72、VSAT通信网由VSAT小站、主站和(卫星转发

器)组成。

73、ASON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控制平面)。 7

4、局数据和用户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由

(数据系统)统一管理。

75、用户数据用以描述(用户)的各种状态,以

便交换系统对其进行控制。

76、对骨干级路由器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

(造价)则处于次要地位。

77、从移动通信的全网故障的情况来看,主要集

中在(基站)和移动用户终端两个环节上。 7

8、光纤熔接中套入热缩套管的时机为(光纤剥

离涂覆层前)。

二、多项选择题

1、业务网面向公众提供电信业务,其中包括(公

用电话网、IP网、移动通信网)等。

2、传输网通过(光纤、微波、卫星)等传输方式

为不同服务范围的业务网之间传送信号。

3、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下三层为(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4、电路交换通信的过程包括(电路建立、通信、

电路拆除)阶段。

5、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有(本局连接、出

局连接、入局连接、转接接续)。

6、现有的电话网络主要是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

包括(接入网、核心网、用户终端设备)。

7、根据组网需要,本地网中的DL以下可接(PABX、

接入网、远端用户模块)等用户接入装置。

8、本地网是有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

汇接局及(局间中继、长市中继、用户线、话机终端)等所组成的电话网。

9、分组是将用户要发送的报文拆分为一定长度

的数据段,且在每个数据段前加上(目的地址、分组编码、控制比特)。

10、X.25协议的层次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

路层、分组层)。

11、分组交换网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分组传输时

延、虚电路建立时间、传输差错率、网络利用率)。

12、分组交换网一般由(分组交换机、远程集中

器与分组装拆设备、分组终端)和传输信道等组成。

13、CHINAPAC可以提供基本业务功能,还可以提

供如(闭合用户群、快速选择业务、反向计费业务)、阻止呼入/呼叫业务及呼叫转移等任选业务。

14、DDN是利用数字信道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

图像)信号的半永久连接电路的传输网络。

15、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可以用于(DDN、SDH、

ATM)等网中。

16、DDN是由(NND节点、接入节点、E1节点)组

成。(DDN节点、数字信道、用户环路、网络控制管理中心)

17、CHINADDN的国家骨干网由(传输层、用户接

入层、用户层)组成。

18、帧中继的帧由(帧头、信息字段、帧尾)组

成。

19、我国帧中继业务采用的网络结构为(国家骨

干网、省内网、本地网)。

20、网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全网的(故障监

控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21、ISDN具有综合传送多种业务的能力,一条用

户线可以承接包括(语音、传真、可视图文、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的综合通信。

22、ISDN可以提供(电路交换、分组交换、专用线)

业务,供用户灵活选用。

23、ISDN具备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可自动完成

(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迂回路由选择、协议转换)、故障诊断与处理等。

24、ATM是(电路转移模式、分组转移模式)的演

进和融合。

25、ATM交换有(空分交换、信头变换、排队)基

本功能。

26、TCP/IPC的概念模型分为(网络接入层、网络

层、传输层、应用层)。

27、IPV4的地址类型主要分为(A类、B类、C类)。

28、IP电话技术的整体性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他能够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先进的控制管理手段、先进的编解码技术、较低的费用成本)向用户提供质量较好的电话服务。

29、实现IP电话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信令、媒体

编码、媒体实时传输、业务质量保障)等技术。

30、CHINANET网络拓扑采用分层结构。按其功能

不同,划分为(核心层、区域层、接入层)三层。

31、电信网的支撑网络有(管理网、同步网、信

令网),他们支撑着整个电信网的协调、正常运营。

32、根据信令的作用及功能的不同,可将信令分

为(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33、组成信令网的基本部件有(SP、STP、信令链

路)。

34、通信网在传递局间话路群得信令时,根据通

话电路与信令链路的关系,通常采用(直联、准直联)。

35、三级信令网由(LSTP、HSTP、SP)构成的。

36、目前提出的数字通信网的同步方式主要有

(主从同步方式、互同步方式、准同步方式)。

37、主从同步网主要由(主时钟节点、从时钟节

点、基准信息传送链路)组成。

38、符合基准时钟指标的基准时钟源可以是(铯

原子钟组、美国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波长

授时台)。

39、电信网管理就是对电信网络的运行进行实时

或近实时的监视与测量,及时发展异常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调控措施和维护手段,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40、网管中心的构成按其设备及功能可分为(计

算机系统、显示告警设备、操作终端)。

41、基于(ASK、FSK、PSK)是最基本的数字调制。

42、GSM系统的主要接口为(A接口、Abis接口、

Um接口)。

43、GPRS网络子系统有(服务GPRS支持节点

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计费网管CG、边界网关BG)组成。

44、IS-95系统的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反向闭环功率控制。)

45、CDMA2000的核心网分成(电路域核心网、分

组域核心网)。

46、智能网可以在PSTN的基础上提供增值业务,

还可以叠加在(PLMN、PSPDN、N-ISDN、B-ISDN)上提供增值业务。

47、智能网一般由SSP、SCE、(SCP、SDP、IP、SNS)

等几个部分组成。

48、SMS一般具备(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

网络配置管理)功能。

49、接入网的主要功能有(复用、交叉连接、传

输)。

50、有线接入网可分为(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

网、混合接入网)。

51、接入网主要接口有(V5接口、用户网络接口、

业务网接口、管理接口)。

52、光纤接入网OAN主要由(光网络单元ONU、光

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适配功能AF)或光分配终端ODT等组成。

53、ADSL目前主要用于(internet业务、视频点

播、模拟语音)业务.

54、无线本地接入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基站、

用户台、网络测设备)等。

55、对于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无线局

域网可采用(网桥连接型、基站接入型、HUB接入型、无中心型)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联。

56、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

传输链路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

57、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特点有(开放式体系结构、

业务驱动、分组化的网络)。

58、软交换应可以支持(SNMP协议配置、脱机在

线配置、远程配置、提供数据备份功能)提供命令行和图形界面两种方式对整机数

据进行配置、提供数据升级功能等。

59、软交换应具备完善的告警系统,主要包括(系

统资源告警、各类媒体网关及连接状况告警、7号信令网管告警、传输质量告警)。 60、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传输容量、

频带利用率、传输损伤)

61、复接的同步方式是指参与复接的各之路之间

的相对关系,主要分为(同步方式、准同步方式)方式。

62、STM-N的整个帧结构可分为(段开销区域、管

理单元指针区域、净负荷区域)主要区域。 6

3、SDH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分插复

用器、再生中继器、同步数字交叉连接器)。 6

4、一个标准的NNI,应能结合不同的传输设备和

网络节点,构成一个统一的(传输、复用、交叉连接、交换)接口。

65、在SDH网络中的自愈保护可以分为(线路保

护倒换、环形网保护、网孔型DXC网络恢复、混合保护方式)等。

66、对于WDM系统,主要有(光源技术、合波分

波技术、光放大技术、克服色散技术)等关键技术。

67、一个微波中继传输系统可由(终端站、枢纽

站、分路站、中继站)组成。

68、要实现邮校的卫星通信,必须利用先进的(空

间电子技术、信号传输时延技术、卫星姿态的控制)技术。

69、卫星通信的网络结构分为(星状网结构、网

状网结构、混合型网结构)。

70、作为一名电信设备维护人员,应该从(设备、

系统、机房、人员)的安全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高效高质量地开展设备的维护工作。

71、根据影响通信的范围、持续时间和性质严重

程度,故障分为(通信阻断、严重故障、一般故障)。

72、语音终端的种类主要包括(电话终端、ISDN

终端、集团电话)。

73、宽带ADSL硬件主要包括(ADSL调制解调器、

信号分离器、计算机网卡、相关电缆)。 7

4、网络测试仪具有独特的硬件测试能力,可对

(电缆、网卡、集线器、介质访问单元)进行测试。

三、判断题

1、电信网中的节点包括网络节点和终端节点。其

中网络节点大多是指交换中心;终端节点是指各种用户终端设备。(对)

2、电信网的组成除了硬件外,为了保证网络能正

常运行还应有相应的软件和协议(错)

3、协议是指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制定的有关通

信规则约定的集合。(对)

4、电信交换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主叫用户的

信息,可以通过电信网中的交换节点发送到所需的任何一个被叫用户。(错)

5、在低呼损直达路由上的话务量是可以允许溢

出至其他路由。(错)

6、在高效直达路由上的话务量是可以允许溢出

至其他路由。(对)

7、利用电路交换网络传送数据信息,数据信号的

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对)

8、路由是网络中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建立一

个呼叫连接或者传递信息的途径(对)。

9、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网络时延大不利于实

时通信。(对)

10、X.25协议详细规定了DTE和DCE中对等层之

间交换信息所使用的协议或规程。(对)

11、SVC是在两个数据终端之间配置了固定的逻

辑连接。(错)

12、虚电路方式也有类似电路交换的建立电路、

通信、拆除电路3个过程。(对)

13、虚电路建立时间实质上是呼叫请求分组的传

输时延。(错)

14、数字数据网一般不包括交换功能,只采用简

单的交叉连接服用装置。(对)

15、DDN的本地网是指省会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错)

16、如果在数据网的传输节点上采用数字交叉连

接,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全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数字群路信号及其子速率信号实现智能化的交叉连接(对)

17、网络管理终端NMT可以执行网络控制管理功

能,并能互相交换网管的控制管理信息。(错)

18、公用DDN能为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

全数字、全透明、高质量的半永久性数字传输电路(对)

19、帧中继网络为保证自身的可靠性,采取了SVC

管理和拥塞管理(错)

20、帧中继只使用了通信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的一部分来执行其交换功能,有着很高的网络利用率(对)

21、帧中继在OSI的第二层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

据,仅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简化节点机之间的过程。(对)

22、ISDN是一种具有数字和业务全面综合的通信

网(对)

23、ISDN由DDN改造发展而来的,无须全面更换

设备与线路,用户接入只需承担低廉的入网费和配置相应的数字终端就可享受ISDN带来的众多业务。(错)

24、ATM改进了分组交换功能使其能够灵活第地

适配不同速率的业务。(错)

25、在ATM网内,不管有无用户信息,都传信元

(对)

26、ATM网络以面向连接的方式提供端到端的信

息通信服务。(对)

27、网际协议I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错)

28、ICMP的责任是向发送IP数据包的主机汇报

错误(对)

29、IP电话通过一个网关可以实现个人计算机至

电话、电话至个人计算机、电话至电话的通信(错)

30、移动IP的归属地址是用来识别端到端连接的

静态地址,也是移动节点与归属网连接时使用的地址。(对)

31、宽带IP城域网是根据业务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为建设的城市范围内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对)

32、7号信令是一种公共信道信令它采用时分复

用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对)

33、随路信令是信令与语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

的一种信令方式。(对)

34、公共信令的主要特点是信令的传送与话路分

开,互不干扰。在语音信号传送期间信令可不传送(错)

35、7号信令系统中的TCAP为事务处理能力应用

部分(对)

36、信令点中的信令系统一般具有司机功能结构

(对)

37、同步是指信号之间频率和相位均保持完全一

致。(错)

38、数字同步网中的受控时钟源是指时钟源输出

的时钟信号是受高等的时钟信号控制。(对)

39、我国的数字同步网是一个“多基准钟,主从

同步”的网络。(错)

40、网络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电信网络

资源,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与效率,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对)

41、网络管理的任务,是把那些可能严重影响网

络负荷能力和影响对用户服务的所有因素尽可能的隔离出来(错)

42、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至少是一方可以在移动

中进行的通信过程(对)

43、恒包络调制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对无线发

信记得发信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很严格。(错)

44、当手机在小区内移动时,它的发射功率需要

进行调整。当它离基站较近时,需要降低发射功率,克服增加了路径衰耗。(错)

45、在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载频带宽

内,可区分多达512个基站(或扇区)。(对)

46、Wcdma是从GSM移动通信系统经GPRS系统过

渡而成的。(对)

47、智能网的核心思想是交换业务与业务控制相

分离(对)

48、业务交换点SSP的功能与普通的交换机SW的

功能相同(错)

49、IP常常和SSP和设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个独

立设置。(对)

50、接入网可以认为是网络侧与用户侧之间的机

线设施的总和所构成(对)

51、V5.1接口根据需要可由1-16条2Mbit/s的链

路构成,链路上的承载通道可动态分配,AN具有集线功能。(错)

52、双向HFC网可以提供CATV、语声、数据和其

他交互性业务,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对)

53、VDSL与ADSL相比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接入

距离短得多。(对)

54、利用普及率非常高的电力线,把用户的通信

终端接入到各种通信网,将实现“三网合一”。(错)

55、“小灵通”的定位是对固定电话的补充与延

伸。(对)

56、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应用层和

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对)

57、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业务支撑环境的主体

(错)

58、开放性是软交换体系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

(对)

59、在NGN的架构里各构件间的协议标准化,彻

底打破了技术、业务的垄断。(对) 60、对称电缆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几百Mbit/s(错) 6

1、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一根同轴电缆可同时提

供1万条以上的电话信道(错)

62、自愈网是指无须人为干预,网络就能在极短

的时间内从失效状态中自动恢复所携带的业务。(对)

63、卫星通信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

无关(对)

64、卫星通信的固定业务使用的频段多为C波段

65、VSAT网具体采用何种波段不仅取决于设备本

身,还不取决于是否有可用的星上资源。(错)

66、ASON是能够完成配置和连接管理的光传送

网,是以光纤为物理媒介,SDH和OTN等光传输系统构成的具有智能的光传送网(对)

67、RPR是一种新兴的数据链路成协议(对) 6

8、CWDM系统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成本和运营成

本都比较低。(对)

69、在CWDM系统中一般可以采用光放大器。(错) 70、严禁在带电的情况下开启机壳,进行设备维

护。(对)

71、如果交换机的局数据被错误设置,会对某个

用户产生影响。(错)

72、数据终端与普通电话终端相比在组成结构与

技术含量上都要复杂得多。但其种类也较少。(错)

73、光口打环用光纤跳纤,一般比较安全。(错) 7

4、OTDR是一种单端测量的仪表,但需要在光纤

的对端使用光源配合测试(错) 简答题

1、 电信网的拓扑结构有几种?请简述各种

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所?

答:常用的有网型、星形、复合型、树型、线型、环型、总线型。

2、 网络协议有几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涉及哪

些方面?

答:网络协议就是为通信方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网络协议有以下3个要素。 ①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②语义:涉及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③同步: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 电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画出对等

层之间的通信过程。

答:电信网络十分复杂,为了使网络协议比较清晰贸易与实现,通常采用分层方法。层次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层结构还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4、全国长途网中,两端局间的最大串接电路断数和串接交换中心数分别是多少?

答:两端局间的最大串接电路断数为5个,串接交换中心数为6个。

5、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它是采用商定的具体标准和信息的借口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体系结构。

6、网络层主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通信子网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这就需要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分组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分组数量进行控制,当分组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联问题。

7、电路交换通信的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 答:

1、电路建立阶段:通过呼叫信令完成逐个节点的接续过程,建立起一条端到端的通信电路;

2、通信阶段:在已经建立的端到端的直通电路上透明的传送信号;

3、电路拆除阶段:完成一次连接信息传送后,拆除该电路的连接,释放节点和信道资源。

8、电路交换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

答:特点:任何一次通信用户两端之间必须独占一条电路电路;占用此电路直到通话结束,在此过程中其他通信无法再用该电路;电路接通后,交换机的控制电路不再干预信息传输,为用户提供一条透明的通路。优点:

1、信息传输时延小,而且对一次接续来说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2、信息传输效率比较高,交换机不需要附加许多用于控制的信息,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信息传输效率较高。

3、如果利用电路交换网络传送数据信息,数据信号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

9、电话网的路由分为哪几类?设置在什么地

方?

答:

1、基干路由:是指特定的交换中心之间连接的路由,它是由同一交换区内相邻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及一级交换中心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

2、低呼损直达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该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3、高效直达路由:是有任意两个等级交换中心之间的直达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他可以旁路或者部分的旁路基干路由,该路由上的话务量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10、简述交换节点具备的基本功能?

答:交换节点必须具备如下基本功能: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和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和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能控制连接的建立;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接。

11、简述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

答: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一个报文数据信息首先被送到发端用户接入的源节点交换机,该交换机把信息存储后,根据报文中的目的站地址,确定路由,经自动处理,再将信息送到待发的线路上去排队。一旦出现空闲信道就立即将该报文送到下一个交换机,直至将该报文数据信息送到终端用户。

12、分组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答:分组交换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拆分成多个一定长度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一个标题(文件头)后组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包,分组投中的地址标志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处,有分组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它们转发至目的地。为了保证分组在网中可靠地传输和交换,在分组头中还安排了控制信息。

13、简要分析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答:数据报方式:将由用户报文拆分的每一个数据分组独立处理,每个节点交换机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同一个报文的分组可以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通过网络送往同一个目的节点(收端)。在网络终端需要按分组编号重新排序,然后,再去掉分组头重组,恢复完整的报文。

虚电路方式:在通信双方传送数据之前发起呼叫,网络为这次呼叫建立一条逻辑电路然后,用户在这条逻辑电路上发送分组,通信结束后,拆除电路。

14、DXC的定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DXC是对数字群路信号及其子速率信号进行智能化交换的传输节点设备,原CCITT对DXC的定义是“他是一种具有G.703建议的准同步数字系列和G.707建议的同步数字系列的数字端口,可对任何端口或其子速率进行可控制连接或再连接的设备。”DXC的作用实现交叉连接的时隙互换。

15、帧中继网的特点有哪些? 答:高效、经济、可靠、和灵活。

16、PVC和SVC分别指什么?

答:PVC是指在两个帧中继用户终端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并在其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SVC是指在两个帧中继用户终端至见通过虚呼叫建立的虚电路,网络在建立好的虚电路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用户终端通过呼叫清除操作来拆除虚电路。

17、按功能分类,信令可分为哪几种? 答:线路信令、路由信令、管理信令

18、帧中继和分组交换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在帧中继中,一些属于第三层的处理,如流量控制,留给了智能终端去处理。这样,帧中继把通过节点间的分组重发、流量控制、纠错和拥塞的处理程序从网内移到网外或终端设备,从而简化了交换过程,使得网络吞吐量大、时延小。

19、归纳ISDN的特点。

答:由ISDN的定义可以归纳其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①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发送和接收的都是数字信号。②综合的业务。ISDN支持包括语音、文字、图像在内的多种综合业务。③标准的多用途用户的网络接口。 20、传输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端到端应用程序间提供通信。在计算机通信中常常是多种应用程序访问internet,为了区别各个不同应用程序,传输层在每一个分组中增加了识别资源、信宿应用程序的信息,对信息流进行格式化。为了可靠性传输,在每一分组都附加校验和,以便信宿机接收时进行校验。按照传输层协议,接收端接收后应返回确认信息,如果分组丢失,要求发端重发。

21、为什么需要采用IPV6来取代IPV4? 答:虽然目前支撑因特网运行的IPV4设计思想已经非常先进并且仍然适应当今的网络,但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上主机数量呈指数增长,各种端到端连接需求日益增加,各种多媒体业务形成巨大的数据流量,所有这些都在冲击着IPV4的权威地位,其中新的IP构建因特网已是大势所趋。IPV4主要潜伏着一下3个危机:网络地址资源行将枯竭;网络号码匮乏;路由表几句膨胀。

22、与IPV4比较,IPV6在哪些方面有改进? 答:与IPv4相对照,IPv6主要有如下改进: ①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的IP地址域为128bit。 ②与网络适配的层次地址。

③寻路效率比CIDR(无类别域间选路)高。 除此之外,IPv6还做了其他的调整,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如任意广播(AnyCast)功能、Plug&Play功能、安全功能、服务质量(QoS)功能等。

23、什是信令?信令在通信网中起什作用? 答:概括地讲是一种通信语言,是通信网中各节点间为协调工作而发送、传递、接收和执行的一种指令信息。呼叫过程中,呼叫双方的每一步都会产生信令,而信令又直接对相关的设备和装置的下一步动作产生直接影响,这就是信令。

24、简要分析直连工作方式和准直联工作方式。 答:直联工作方式又称对应工作方式,其工作方式为:两个相邻的信令点之间消息通过一段直达的信令链路传送而中途无信令转接点。准直联工作方式又称准对应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两信令点之间的信令信息是通过两段或多段串接的信令链路传送的,即中间要经过一个或几个STP的转接,且完成转接的链路必须是预定的路由和信令转接点。

25、什么是同步?为什么需要数字同步网? 答:同步是时标或信号的基本特征,是指信号之间不仅频率完全一致,而且相位也须保持严格的特定关系。在整个的数字通信中,各节点之间都发送、传输、接收数字数据信号,每个终端、交换设备都有自身的内部时钟频率用来确定发送和接收数字信号的速率,如果任何两个相互可传送信号的节点的设备之间时钟频率或相位不一致,或数字信号比特流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如相位漂移和抖动而导致频率与相位发生变化,都将导致信号不能被正常接收和正确地恢复,为了正常地发送、传输和接收、恢复信号,有效地消除和控制通信网及传输中导致时钟频率、相位不一致的因素,必须在通信网中引入同步机制。

26、滑码是如何产生的,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缓冲器的写入时钟速率fw大于读出时钟速率fR,将会造成存储器溢出,致使码元丢失;缓冲器的写入时钟速率fw小于读出时钟速率fR,可能会造成某些码元被读出两次,产生信息比特重复。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传输发生畸变,造成帧错位。将使得信息比特流失去准确的定位,出现滑动。如果滑动较大,使一帧或更多的信号丢失或重复,将会产生“滑码”,信号受到严重损伤,影响通信质量,甚至导致通信中断。

27、数字通信网的同步方式主要有那几种? 答:主从同步、互同步、准同步

28、造成通信服务质量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网络内部因素:交换系统或传输系统故障,路由调度或维护工作失误等。

2、网络外部因素:发生诸如大型活动、节日庆典、股市行情异动、重要体育赛事等各种政治、文化及商务事件。

3、自然因素:这主要是突发自然灾害,造成交换或传输设施的损坏。

29、网络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

1、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电路。

2、应尽量腾出可用电路给能够接通的呼叫。

3、对通过直达电路连接或者串接电路最少的呼叫给予优先,以提高电路利用率。4从控制交换机的拥塞入手来减轻网络的负担,防治拥塞的扩散。 30、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实时监视网络状态和负荷性能,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检测网络的异常情况并找出网络异常的原因;针对网络的具体状态采取网络控制或其他措施来纠正异常情况;与其他网管中心协商有关网络管理和业务恢复问题;就网络富哦出现的不正常情况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向上级单位报告;对已发现或者预见到的网络问题提供对策。

31、归纳移动通信系统为什么要引入多址接入技

术?通常采用那些多址方式,这些多址方式是如何区分用户的?

答:多址技术可以使众多的用户共同使用公共的通信信道。为使信号多路化而实现多址的方法有3种:频分多址(FDMA)方式、时分多址(TDMA)方式和码分多址(CDMA)方式。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把整个可分配的频谱划分成许多个无线信道(发射和接收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业务信号或控制信号。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TDMA是以不同的时隙实现通信的即在一个较宽的无线载波上,按时间(或称为时隙)划分为若干时分信道,每一用户占用一个时隙,只在这一指定的时隙内收(或发)信号。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即信号在传输以前要进行特殊的编码,且每一个用户的编码序列是相互正交的。多个用户信号可同时用同一载波传送,在接收端进行正交解码恢复信号。

32、智能网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智能网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相分离。智能网借助大型实时的数据库系统,达到集中的数据管理,以支持集中的业务控制能力。智能网利用No.7信令系统支持交换层之间的消息传递,采用X.50协议支持业务控制点与数据库之间的消息传递,采用X.

25、TCP/IP等协议支持业务控制点与业务管理点之间的消息传递。同时,智能网建立控制设备与交换设备间的标准接口,可以实现业务与具体交换厂家无关,扩大业务范围。

33、简要分析接入网有哪些接口?

答: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网接口(SNI)和管理Q3接口。

34、V5.1与V5.2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V5.1与V5.2的不同点是:V5.1接口由一条2Mbist/s的链路构成,用户端口与V5.1接口内承载通道(时隙)有固定的对应关系,AN具有复用功能;V 5.2接口根据需要可由1~16条2Mbist/s的链路构成,链路上的承载通道可动态分配,AN具有集线功能。

35、下一代网络有哪些特征?

答:下一代网络是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有3大特征: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体系;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网络。

36、SDH的帧结构有那几部分组成,起什么作用? 答:SDH的帧结构可分为3个主要区域。 ①段开销区域包括两大类开销:段开销(Section Overhead,SOH)和通道开销(Path Overhead,POH)。它们分别用于段层和通道层(传输中的通路分类)的维护。②信息净负荷(payload)区域是帧结构中存放各种信息负载的地方。③管理单元指针区域。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地分解。

37、在ASON技术中,为何要引入控制平面? 答: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令来支持建立、拆除和维护端到端连接的能力,并通过选路来选择最合适的路径,以及与紧密相关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名称和地址机制。

控制平面的引入可提供以下的优势:支持流量工程,允许将网络资源动态地分配给路由;采用专门的控制平面协议,而不是通用的只有少量原语集的网络管理协议;具有可扩展的信令能力集;支持多厂家环境下的连接控制;根据实时的传送网络状态实现恢复功能;可引入新的补充业务(例如,限于少数人的用户组和虚拟专网);支持快速的业务配置,重配置或修改连接来支持预先建立的呼叫;减少了运营商采用新技术和维护配置管理的运行支撑系统软件的需求。

38、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设备维护的基本原则:①经验主义的原则;②轻重缓急的原则;③有的放矢的原则;④循规蹈矩的原则;⑤科学求实的原则。

39、什是电信设备故障?电信设备故障分几级? 答:在所使用的电路、主备用设备在承担业务期间,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正常运行或者质量降低的现象。根据影响通信的范围,持续时间和性质严重程度,故障分为重大故障、严重故障和一般故障。

40、故障修复后内应详细记录那些信息? 答:应详细记录障碍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故障修复时间、处理过程,故障原因等详细信息备查。对于典型的故障应及时加以总结,有针对性的制定该类型故障的处理方法或有关应急方案。

41、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发生故障时维护人员必须立即进行抢修,不得拖延。故障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先本段后对端、先全网后本地;县重点后一般;先抢通后处理的原则。可采取紧急替代,迂回路由第三方转接等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信。

42、交换机故障分类通常有哪些?

答:

1、电路板损坏;2机架、模块的问题;

3、设备供电问题;

4、连接电缆和配线架跳线问题;

5、程序BUG;

6、系统数据错误、

7、局数据错误、

8、用户数据错误

43、交换机的故障排除通常有哪些方法? 答:3种 排除法、对比法、替换法

44、电话终端的故障分类大致有哪些? 答:常见的有 不通和杂音两种

45、路由器的种类有哪些?

答:路由器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接入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骨干级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几种。

46、传输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技巧是什么? 答:对于传输系统的维护,环测是最实用、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之一。根据测试点在网络系统中的部位不同,环测可以分为4种:终端环、远端环、本地环和线路环。

47、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故障处理原则? 答:分段定位、突出重点。即先将系统分为有线和无线两部分,将每一个故障划归到相应的的环节;重点是无线部分采取相应的手段处理。

48、ADSL宽带装机过程分为那几大部分? 答:三大部分:相关硬件的安装、协议与拨号软件、连通性测试。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工作下一篇:化学一节课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