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挫折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挫折

如何面对初下连队后的挫折感等

编者按:随着3个月新兵训练生活的结束,新战士将迎接一个新的环境,接受一次新的考验,跨出一个新的起点,而摆在新战士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下连队后的专业任务分工,根据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将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专业任务分工不可能满足每一名战士的理想选择,难免会有一些战士产生挫折感,也会有一些战士因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任务而产生压力。为此,我们特意开出一剂“药方”,帮大家“把脉诊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怀抱着许许多多的理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地追求,为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奋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所有的既定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干扰、阻碍,使目标不能实现,这就是挫折。遭遇挫折之后,个体对挫折的感受、体验称为挫折感。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心理素质、性格的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可能会采用攻击方式发泄:有的人可能萎缩不前:有的人可能表现为焦虑不安:有的人则表现出情绪低沉,对人对事漠不关心,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等等。

影响青年挫折心理感受的原因是复杂的,大略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主客观矛盾,二是个性不完善。对于客观环境条件,应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实际态度,要认识到我们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个人,个人应努力去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挫折感强的个体,一般经历都比较顺利,缺少挫折体验,性格大多为内向、依赖性强或虽然性格外向但挫折容忍度低的类型。这些人往往主观期望和自我评价过高、个性争强好胜,在环境发生变化、人生发生转折时,容易陷入沮丧状态。因此过高的主观期望、自我评价和太强的个性是导致挫折感的重要主观因素。此外,过于顺利的经历,使人不习惯于挫折,遭受挫折后的反应也就更强烈。

许多战士在入伍前从未经历任何人生波折,这使他们对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所遭受的一系列不顺感到不适应,并且对自己的挫折耿耿于怀。对于这样的新兵,十分需要连队干部和老兵们的关心,使他将自己的心里痛苦倾诉出来,但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要将其心中的结打开,这样才能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不能在挫折面前不断主动地调整心态,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挫折的挑战,是许多战士有挫败感的原因。因此,要调整心态,树立面对挫折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学会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既了解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长处,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坦然面对不足之处。这样才不会因一时的挫折感给自己套上灰心绝望的绳索。

二是设置切合实际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设立过高的脱离实际的目标只能以遭受挫折而告终。当挫折干扰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时,应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维的过程。目标一旦确立,必须全力以赴求其实现,但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未来的结果不一定是成功。

三是要善于从挫折中体验人生,积累做人的经验。要明白人生在世,运气再好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阳光雨露,自然就有电闪雷鸣。我们不能因一时的挫折就灰心丧气,更不能因一时的挫折就听天由命甚至怨天尤人。挫折同样蕴含力量,挫折能激发潜力。正确应对挫折,挖掘自身的潜力,使自己在逆境中锻炼成长。

四是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多欣赏,少抱怨:对人生不如意之处,与其沮丧抱怨,不如设法改变。

五是要认识到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遭遇困境时,想逃避困境不再往前走是一种常见的反应,这种态度刚开始时可能会使我们的心情得到放松,但日子久了,会发现这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因此,要学会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

怎样化解心理压力

孙德江 李维法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战士的心理压力是来自各方面的,除家庭压力外,还有环境氛围、工作任务、上级要求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等。但无论是哪种渠道来的压力,如果压力太大,就会给战士的心理带来副作用。心理学认为,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如果压力适度,即精神和肉体能够承受得了,那么压力就是有益的,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压力超过人承受的度,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出现精力衰竭、注意力降低、记忆力衰退、焦躁不安、悲观失望等问题。

怎样才能化解战士的心理压力呢?首先,要区分情况,对症下药。针对来自家庭父母亲人的高期望压力来说,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把亲人的期望看作是对自己的关怀。在工作和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难,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而不应老想着亲人有这么多要求可怎么得了。只要把心态调整好,有点压力是好事,能增加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

其次,多沟通、多汇报。有些父母给孩子提出过商的期望,是由于不了解部队实际情况和应该怎样促进孩子进步。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给父母介绍部队在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把自己对成长进步的正确看法汇报给父母,让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判断和决定一些事情了。连队干部也可以写信给战士的家长介绍部队的情况,做做他们的工作。这样会使战士和家庭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那么,战士的心理压力也就随之化解了。

再次,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是化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第一,提高认知能力。对部队、对工作任务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弄清某项工作的难度有多大,其间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甚至要了解以往在做这项工作时曾出现过什么情况,完成好这一工作可能要运用哪些方法、知识等。第二,提高受挫能力。把磨难看作是成功的阶梯,把压力看作是取得成绩的动力。不仅不能拒绝一些正常的压力,必要的时候还应主动寻求一些压力,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乐于迎接挑战、舅于竞争的坚强战士。第三,提高工作能力。有些心理压力是由于我们自身能力不够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提高自身的技能、知识和各种工作能力方面着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军事技能和组织管理经验等。

另外,学会自我保健,一是学会转移兴奋点,可多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培养一些业余爱好。二是善于倾吐排遣,找知心好友倾谈,不致把压力长期憋在自己肚里造成不良后果。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体育活动。

冲锋陷阵时为什么要呐喊助威——谈谈士气的重要性

傅自力

我们在参观部队训练时,听到最响亮的声音是“一,二,三,四”的呼号声: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部队在冲锋陷阵时,也总是喊着“冲啊!杀啊!”这样气壮山河的呐喊声。训练就训练,打仗就打仗,为什么还用最大的力气来呐喊助威呢?

呐喊助威是士气的体现。士气是指军队作战时的精神状态,古代兵家称之为“气”。士气是军人和军人集体的行为意向、胜利信念、战斗情绪和战斗意志的综合体现,是军人精神力

量的主要内容,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由于士气是团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因此,人们把表示团体精神状态的工作精神也称之为士气。

士气由态度、情感、意志等要素构成。其中态度因素是士气的基础。军人对战争性质的理解决定着士气的有无和高低。情感是士气形成的直接动因。其中最直接最显著的情感因素是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这是士气产生的强大的动力。意志是士气结构的最高层次。没有坚强的意志,即使能产生一定的士气,也不会持久。构成士气的三个要素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形成一个综合体。士气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每一战士心理要素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各要素的组合状态。

从军事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战斗士气就是促使军人不畏艰险,勇敢战斗的心理状态。战斗士气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左右着军人在作战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和战术技术水平的发挥,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军事家刘伯承元帅曾经说过:“信心和士气,是军人的魂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也说过:“我认为,士气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唯一的因素,没有高涨的士气,则不论战略、战术、计划以及一切其他工作如何完善,也不能取得任何胜利。”信心和士气对于军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勇敢的行动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支部队,如果缺乏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士气,势必过高地估计敌人的力量,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生死安危,从而在心理上失去凝聚力。因此,在战场上尤其是在现代战场上,巧妙地运用心理方法,不断恢复、鼓舞部队的战斗信心和战斗士气,就可以凝成顽强的抗争精神、临危不惧的英勇气概和坚韧不拔的忍耐力。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借口所谓的科索沃问题,对南联盟实施旷日持久的野蛮轰炸,悍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又一次点燃了“欧洲火药桶”。南联盟十分注重提高军民的士气,利用多种手段鼓舞人民和士兵保卫祖国、抗击北约入侵的热情。国家电视台及时报道反击战果,尤其是播放了击落F—117隐形战斗机和俘获3名美军侦察兵的画面后,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斗志,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留一道缝隙

一个手艺很好的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偶尔,只是习惯性地唠叨一句:“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时下,许多人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板开裂,或挤压起拱的现象,这就是太“完美”的椽故。高明的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下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以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点评: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做工道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留,遭缝隙,就是留有余地,给自己,给他人,假若亭亭工于算计,凡事苛求完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起拱?留有余地就是给你我相处留下吻合的空间。

心灵俱乐部

开场白:“心灵俱乐部”是一个开始,心灵家固的开始。军营生活的紧张严肃,让心库收拢了;严格的官兵上下级关系,让心灵隔膜了。所以,我想在这里创建一个心灵的BBS,说出你想说的话,不管你是士兵,或是军官。和谐从心灵俱乐部开始,愿这里成为心灵的休息室,成为意见的交换市场。从现在开始,请写信到“北京市平安里3号《解放军生活》心理空间,邮编100035”,成为俱乐部的会员吧。

回复第1期空军某部队士官小王:

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总会遇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或许有些事还是不公平的,但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社会现象。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觉得,如果是违反纪律和原则的事,我们要逐级反映,依靠组织解决问题。如果是个人的意愿没有实现,那么就要全面的总结一下,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但绝对不能因为一两次挫折就对工作,生活失去了信心。有人说:“当我们面向太阳的时候,前方是一片光明,当我们背向太阳时,留给我们的只有阴影。”虽然部队里有个别不好的现象,也有个别违反组织原则做事的人,但要看到部队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看到战友们争先恐后的工作热情。所以,我们有理由把阴影留在身后,面向大阳升起的地方,阔步前行。——65123部队政治处干事 杨福双

回复第1期武警某部队战士小郑:

你说的那些事情,我当兵时也曾经历过,对此我深有感触。成为“个别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真分析原因,找准解决的办法,导致自己摆脱不了困扰,想不开而走上极端。我觉得,目前你最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成为“个别人”、与战友疏远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查找原因不能只看客现原因,还要结合自身的主观因素,比如性格特征、处世态度等。分析完原因,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克服和改善,主动和战友拉近关系,循序渐进,相信你的战友们会诚恳地接受你。

——沈阳军区某部干事 董 强

我是一名入伍已有5年的士官,看了诸位战友的口述后,我内心颇有感触。我想说,无论在部队中我们遇到什么困难,要始终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当遇到烦心的事,可以转移心思,遇到感到不公平的事情,可以换位思考。部队不仅锻炼我们的意志、作风,更锻炼我们的为人处世、工作方法。

——武譬某邮士官 小 杨

作者:施临湘等

第2篇:中学生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培养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挫折,对今后挑战人生来说,尤为重要,有些同学认为“挫折等于失败”,这是极不科学的,下面这篇文章在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拜读。 人生之路,总是会有坎坎坷坷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中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表现尤为明显。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此外,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开始以一个独立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由于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挫折承受力不仅与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人的抱负、经历、意志等相关。比如,同样是遭到诽谤,外向的人可能暴跳如雷,骂人发牢骚,以求心理平衡;内向的人则可能流泪叹息,用读书等其它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求忘却。怀有远大抱负和有过艰难经历的人对一般的挫折会泰然处之;思想境界高的人,也许会把挫折看成一次考验机会;意志坚强者的抗挫折能力大大强于意志薄弱者。一般说来,偶尔遭受意料之中的、较轻的挫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因为它能使人吸取教训,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对于意料之外的重大挫折和接踵而来的多个挫折,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差和抗挫折力较就会加重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处理不当对其身心健康有较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青少年如何才能处理好挫折呢?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2控制好自己。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3重组知觉判断。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4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 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⑸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5培数养逆商指数,所谓逆商就是人们面对逆境,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看看下面名人事例也许我们会找到共同点。

①尼尔·托雷斯是西班牙马德里市一家摩托车厂的普通喷漆工。三年前的一天,马尼尔正在车间里给摩托车外壳喷漆,厂长在巡视时见他工作挺认真就夸了他几句,马尼尔竟然连喷嘴都没有关就转过身去,红色的油漆刹那间喷到了厂长的白衬衫上,厂长被弄得哭笑不得,尴尬地走了。同事们便纷纷嘲笑马尼尔真是个蠢蛋。

本来事情应该就这样过去了,可在一个月后,又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那次厂里举办一个庆典活动,建议员工都带着自己的爱人参加。他陪着妻子走遍大半个马德里,终于挑到一件最满意的外套。然而到参加聚会时才发现,一位女性车间主任的着装竟然和马尼尔的妻子一模一样。主任瞟了几眼马尼尔的妻子,对马尼尔说:“你不是会喷衣服吗?为什么不给你妻子喷一件独一无二的衣服呢?”这番话惹得同事们再一次哈哈大笑起来。马尼尔和妻子羞愧得说不出话来,无趣地离开了。路上,马尼尔咀嚼着车间主任的话,突然灵光一闪:如果真能发明一种“喷罐面料”,会怎么样?第二天,马尼尔来工厂辞职,说:“是我的那件蠢事给了我灵感,我要回家研究用喷漆的方式制作衣服!”

“你要研究用喷漆的方式制作衣服?这简直太荒谬了!”厂长被他这个主意逗得前俯后仰,但马尼尔去意已决,他也只能批准了。

辞职后,马尼尔把大量时间都用来查阅各类资料和书籍,生活的担子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肩上,这让妻子非常不满,时常发牢骚说他已经被同事们笑傻了。但马尼尔并不介意,他依旧继续着自己的研究,并且开始频繁拜访许多大学的化学教授和时装设计师,希望能发明出一种速干、廉价的无纺布料,做出像皮肤一样合身而且绝对不会雷同的衣服。 两年来,马尼尔尝试着把棉纤维、塑胶聚合物和可溶解化学成分的溶剂组合在一起,终于发明出不需一针一线编织或缝合也能结合在一起的面料。又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和实验,马尼尔从天然纤维到合成纤维,从基色到荧光色,研发出了花样繁多的面料。

马尼尔请来一位模特带上护目镜,将喷嘴对准她身体轻轻一喷,一件纯白色T恤就穿在了模特身上,而如果担心纯白T恤略显过时,还可以给T恤喷上其他颜色,让它变得吸引眼球。当然,喷好的衣服也能脱下来清洗,再次穿到身上。除了T恤,马尼尔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喷制出连衣裙、裤子、泳装或者帽子等,再也不必担心衣服不合身或者“撞衫”。甚至,当人们厌倦某种设计后,还可以把面料再次溶解,然后重新做成别的款式。

2015年9月,马尼尔向政府申请了专利,并成立“喷罐面料有限公司”和研究团队,致力于科技和设计的交叉学科研究,时装界更是把这种“喷罐制衣”称作是面料与时装界的“奇迹”,争先恐后与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下一步,马尼尔准备进军医药和其他领域,生产喷制绷带、药膏等。

“如果说这是一个奇迹,那就是一个被嘲笑出来的奇迹,我感谢曾经嘲笑我的每一个人!”在9月23日的产品发布会上,马尼尔这样说。

②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得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只有一条路不可避免,那就是坎坷之路。植物的生长不仅要呵护,也要磨炼,那样才能结出更香、更甜的果实。人的成长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让我们以微笑面对挫折,挫折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幸福!

第3篇:中学生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挫折

2013级刘伟男

1.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变和学习压力的增加,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所以面对挫折的能力,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情感方面如:向自己喜欢的异性表示好感,却遭受拒绝和婉言谢绝,以及恋爱后不欢而散等。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 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没有打不败的挫折只要有勇气面对,有能力承受,就能战胜挫折。

2.关键词:挫折的定义及含义;面对挫折的方法:培养面对挫折的能力与勇气:面对挫折的事例 3.正文

挫折的定义及含义: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心理学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选自《挫折的定义》 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指对人们的有动机、目的的活动造成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构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面对挫折的方法及调试

(一)要正确地认识挫折 挫折指人在达到自己人生目标过程中所受到的困难以及因无法克服这种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从哲学上讲,挫折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说其必然,是指在人生整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说其偶然,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时候发生挫折是很难预料的。了解到挫折的特征,我们就容易应对人生挫折了。 (二)冷静且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的产生不外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客观原因即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阻碍,这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如天灾人祸;社会条件如社会政治动荡、战争等。无论是自然的天灾人祸,还是社会变迁影响,对于个体都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不可能选择家庭出身、选择社会时代,更不可选择自然。主观原因,即是主体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它主要包括行为者自身的条件和认识的偏差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的条件如容貌、身高、健康、经济状况、智力、心理素质等影响个人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 认识和分析挫折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

1、热爱生活 从人生态度的层面上看,热爱生活反映了人生的一种基本信念,提示了人对自己、对社会及其生活的一种积极倾向,这种倾向内在地奠定了人们正视产生任何挫折可能性的心理随基础。

2、锻炼意志力 不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人生的进步方面看,人类社会和个体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物和人的牺牲为前提的。在今天这个多变转型的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只有一个好的智力而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很难适应社会进步的。

3、重建目标系统 当人陷入某种困境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都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上、心理上的某些误区,重建自己的目标体系。这才是一个理智的、成熟的人的标志。

4、要有成败两手准备 这是前人人生经验的总结,更是生活辩证法的揭示。有了“最坏”的准备,就等于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有了对挫折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再加上向“最好”处努力,就能够构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有利于在人生实践中把握自学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寂寞。

遭受挫折的时候,又应如何进行调试呢?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 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 挫折能力差的表现

1.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

2.受不了一点批评,光听爱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甚至哭闹 3.自尊心较强,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 4.怕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

5.特别娇气,做错了事,家长一说就哭 6.不敢承认错误,老是是别的方式推卸责任

7.遇到一点困难就愁眉苦脸,不是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或者怨天尤人 8.从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挫折的事例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名言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

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法〕巴尔扎克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

——〔法〕伏尔泰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 失败乃成功之母。——俗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

第4篇: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当孩子生活中出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弱,家长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说话语气重一些孩子都会觉得很委屈,让家长们备感苦恼。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总会遇到议案一些挫折,而这些挫折正是磨练孩子意志的最好方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应该一味的让孩子避免挫折,而是要交给孩子遇到挫折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孩子正确的面对挫折,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那么,当孩子生活中出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面对?

家长教育孩子就要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要知道问题不可避免。此时出现的问题就是要让孩子去解决。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该做的,这次没做好没关系,但我们可以下次再积累经验于一定会越做越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不要都由家长来包办代替,而应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现今一家一个孩儿的家庭居多,都是家里的皇帝和公主,很多家长都一味的表扬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只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听到批评就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所以平时家长要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网络课程,对孩子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完美的个人。

总之,在生活中孩子遇到了挫折,父母要做的其实就是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去解决,而不是直接将问题解决,不让孩子受苦。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只会使孩子内心更加地脆弱,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第5篇:中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

来源:中学德育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4-5-16 阅读次数:830

⑴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遭受挫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正视挫折,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正确对待挫折,那么就不仅可以克服和消除挫折,而且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⑵控制好自己。挫折产生后,谁都会感到紧张、烦闷,行为也不免有些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间接反应方式,从而避免加重挫折或由挫折带来新的挫折。

⑶重组知觉判断。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觉判断夸大了事实,就要改变对引起挫折对象的认识,从而减轻挫折感。如果发现挫折是因自己的错觉造成的,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⑷分散挫折的压力。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争取别人的谅解、同情与帮助。这样可以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

⑸转移自己的视线。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第6篇:如何培养学生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正像古语“人之挫折十之八九”所说的那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虽然挫折情景很难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情景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遭遇挫折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能忍受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严重挫折,但却忍受不了自尊心的伤害,等等。所谓挫折的耐受能力,又称耐挫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在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认为,面对挫折,人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克服它;还是闻风丧胆,晃两枪就败下阵来,以致溃不成军;抑或是调整目标,改变策略,以“智取”代替“强攻”,这都有赖于人们是否具有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培养学生的耐搓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什么是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呢?主要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一、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不屈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首先表现在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上。强者和弱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他们面对失败的态度。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而且,失败常常专与强者作对。原因很简单,期望水平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弱者胸无大志,几乎不经过什么失败就能如愿以偿;而期望水平高的目标难度大,失败的机会自然就多。有的人渴望成为强者,但却经不住失败的打击,他们进过一阵奋斗后,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变偃旗息鼓,鸣金收兵,因而最终只能与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有些人认为,经受住数十,数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跨,大概需要超人的毅力,一般人难以做到,其实未必如此。坚强的毅力并不单纯来自忍受,而首先来自于明智和豁达。忍受失败的毅力,主要来源于对失败的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强者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认识到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里面包含成功,因而对失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也认识到一次失败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因而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曙光。被失败打到的人,与其说是害怕失败,毋宁说是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把失败视为一种不幸和灾难,在事情刚开始之时,就报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想法,这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俗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是“兵家”,做什么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在行动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耐挫能力,从而在失败面前变得十分脆弱。

许多人不懂得失败与成功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认识到失败从长远看很有可能是有益的。他们形而上学的认为,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既然失败了,就不肯能成功。事实上,事情的结局并不是这样“三下五除二”的简单,介于“失败”和“成功”之间的情况是无穷无尽的,在“失败了”和“失败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况且,心理上的失败并不等于实际上失败,他就没有真正失败。所谓“功亏一篑”,亏就亏在心理上的失败,如果你在失败时,仍能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信心十足,充满干劲,那情况就大不一样。别人会认为,你的失败情有可原,你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你会继续干下去,直至成功。由此可见,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和失败者这几个字很难恰当的用在一个人身上,他只能特定某一时间、特定地点的情况。此时的失败可能连着彼时的成功;这项工作的失败也许正蕴含着另项工作的成功;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也就拒绝了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失败的人,如果你具有不怕失败的态度,不妨记住以下几位名人关于成败的语录:

莎士比亚: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牛顿: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学的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到了,爬起来.”便会成功。

拿破仑: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

富兰克林:一个人成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能充分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林肯:我所关心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 罗斯福: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二、培养学生面对厄运的刚毅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也表现在遇到困难、不幸和打击时,能够不灰心、不动摇、不悲观,顽强地与厄运抗争。生活中一帆风顺的事是绝少有的,当困难不幸、打击降临到我们身上时,该怎么办呢?唉声叹气,自叹时乖运蹇,这是一种态度。在打击和磨难面前,唉声叹气不会帮助你改变现实,这会削弱你与厄运抗争的意志,是你在无可奈何中消极的接受事实。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这是一种态度。现实总归现实,并不因你埋怨诅咒而有所改变。遇有不幸就怨天尤人,尽管很容易,但却最没有用处。事实上,在诅咒之中,真正受到伤害的并不是诅咒对象,而是诅咒者自身。

鲁迅先生说得好“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在我们生活中倘若遭遇不幸,就应该表现出这种胸怀,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进行不屈的斗争。在生活中的不幸面前,有没有刚毅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区别伟人和庸人的标志之一。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总而言之,谁能以刚毅的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不幸,谁就能最终克服不幸;在不幸面前越是坚强,就越能减轻不幸事件的打击。贝多芬以他那辉煌的一生,给世界留下一句话:“用痛苦换来快乐。”他曾经鼓起无数人与自己的不幸做抗争。如果人们都能像他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不屈的奋斗精神而扼住命运的喉咙,那他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伟大的人。反之,如果在不幸面前垂头丧气,自暴自弃,那他就只能成为庸人和懦夫。

值得指出的是,没有一个人生而刚毅,也没有一个人可能培养出刚毅的态度。我们不必神化强者,以为自己成不了钢铁般坚强的人。其实,普通人的犹豫、顾虑、担忧、动摇、失望等,再强者的心理世界可能出现:鲁迅彷徨过,伽利略屈服过,哥白尼动摇过,奥斯特洛夫斯基自杀过,但这并不排除他们是坚强刚毅的人。换言之,刚毅的人不是没有软弱,只是他们能战胜自己的软弱而已。

三、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敢性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还表现在能否勇敢地面对困难上。有的人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怕困难的,但倘若遇到太多困难,感到“对手”太强大了,则往往被慑服。其实,他们之所以过不了困难关,是因为他们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他们怕累、怕苦、怕死、怕吃亏,加上懒惰、拖拉、急躁等人性的内在弱点和外在的困境交相呼应、内外夹攻,勇气和毅力岂有不瓦解之理。高尔基说“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确实有了这种奋不顾身的不怕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勇敢性,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如果你想具有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不妨记住歌德的这句话“你若是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勇敢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挫折的心里承受力。

(一) 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艺术

⑴强化耐挫折的心理准备

由于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教师从制定工作计划开始,就应该给耐受挫折教育留一席之地。平时应利用班会等想适宜的场合,适当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具备以下观点:①挫折是任何人不可避免,具备普遍性、客观性;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③挫折是令人不快,但不快程度及其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应使各种挫折成为锻炼自己成长的摇篮。这样,学生从小便能在自己头脑中储存下挫折的信息和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注意利用榜样进行抗挫教育

对于模仿为天性的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要适时向学生提供用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定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上进的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①中外著名人物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如因遭受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才的爱迪生、法拉第、蒲松龄②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③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英雄模范。总之,只有当学生能自觉地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的起点和新的成功的台阶了。 (3)利用各种挫折进行抗挫教育

青少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发生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促发联想。基于此,对他们进行耐挫折教育就不能只讲空洞的抽象道理,而必须利用报刊杂志刊载的、现实生活中的,甚至是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的进行教育,以达到在挫折中学会耐挫折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挫折主要包括三类:①自然环境挫折②社会环境挫折③个人需要挫折。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自我体现。开展耐挫折的教育的主题班会活动,关斩六将”,也要有“败走麦城”的心理准备。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耐挫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坦然,将成功和失败都作为新的起点。

(4)在历史教育中渗透抗挫教育

教师可通过开展日历上的“红黑页”、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回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象化、立体的阅读近现代史,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一部近现代史浸润了辛酸、血泪,写满了挫折、艰难,当然更显现了挫折中的抗争,记录了刚性的民族精神。诸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诸如南京、天津、马关、辛丑等丧权辱国的签订,无不使民族遭受巨大挫折,蒙受前灾空难。但中国人民并未被挫折压倒摧垮,而是越挫越勇,发奋图强,奋勇前进。实验证明,在这种历史的、形象的、宏观的、广阔的教育背景中渗透挫折教育内容,说服力强,感染力大,震撼力猛,立足点高,理性意欲深,会收到显著成效。

(5)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抗挫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 对成年后的影响甚大。如有人用动物做电击实验,发现凡幼年受过刺激的动物,成年后对刺激就能表现出迅速而有小的反应;反之,则不仅反应迟缓,且有效性差。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从小经过 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更能有效适应环境。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等,都说的这个意思。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为学生创设受挫情景。这类活动 颇多,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从室内到室外,从单纯追寻安全保险到趋于承担风险,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教师也可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团队组织为依托,开展“今天我当家”“怎么解决生活难题”等实践操作活动,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做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第7篇:如何面对挫折

甘河林业一中举办“崇尚科学文明

校园拒绝邪教”主题活动

为了使我校师生崇尚科学文明,校园拒绝邪教,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把握生活、工作和学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新时代的教师和中学生,我校于10月11日开展了“崇尚科学文明,校园拒绝邪教”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成立了以王德君校长为组长,刘新华校长为副组长的反对邪教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反对邪教警示教育,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和防范意识。一是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全体师生进行反对邪教学习动员大会。二是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墙报、校报、广播站、主题班会广泛宣传拒绝邪教的意义。组织师生开展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签名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反邪教校园氛围。三是指导学生通过网上学习、网上搜索等途径收集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四是组织师生进行网上反邪教知识测验。通过以上活动,将崇尚科学文明,校园拒绝邪教活动推向高潮,守护校园一方净土。

坚决抵制各种愚昧无知、封建迷信的侵袭,不听、不信“法轮功”宣传,不传、不看“法轮功”书籍;不上“法轮功”网站,不参加包括“法轮功”在内的任何邪教活动和组织,在思想上筑起防范邪教的长城,行动上自觉抵制邪教,并勇敢地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我校广大师生受到了精神上的震撼,灵魂的洗礼!警示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政教处

2010年10月11日

附校报底样:

上一篇:有益摩擦下一篇:北京公司社保开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