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的危害包括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吸毒的危害包括

行为应急管理: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摘要]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的极端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既往研究由于缺乏行为视角和尺度下的研究,难以揭示此类行为的内在机理,在实践上也无法指导构建更为有预见性的应急管理模式。作为行为公共管理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产物,行为应急管理将成为对此类极端行为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行为公共管理;行为应急管理;公共安全;极端行为;吸毒人员

作者简介:李丹阳,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性安全监管、城市治理;梁嘉和,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安全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受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国际毒品市场加速扩张的影响,我国吸毒人群规模呈现增长态势,受影响社会阶层逐渐扩大。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层面有力措施打击制毒、贩毒和吸毒现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根据国家禁毒委2019年6月17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虽然我国吸毒人员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但截至2018年底,全国仍然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因吸食毒品致幻引发吸毒人员自伤自残、杀人伤人、劫持人质、交通肇事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目前在实践上,我国有关部门对吸毒人员极端行为的应对,仍然主要采取基于“事件”的应急管理模式。这种应急管理模式虽然高效快捷,但却缺乏对极端行为的细致分析、评估和管理,以至于难以实现有预见性的科学应急管理。近年来,随着行为公共管理(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BPA)的出现和影响扩张,为我国研究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问题的学者开展行为应急管理(Behavioral Emergency Management,BEM)研究,以及实践部门建构基于“行为”的吸毒人员极端行为应急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二、理论研究基础:关于人类与吸毒问题的多角度研究

从历史演变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吸毒现象由来已久。国内外学术界对吸毒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概括而言,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六类:

(一)从医学角度研究吸毒问题

这一类研究成果數量最为庞大,主要研究吸毒人员的生理反应,以及吸毒行为与艾滋病、性病之间的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对76例吸毒成瘾者的脑电图分析、对1992-1995年中国瑞丽等地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观察和定群研究、对珠三角社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Meta方法分析中国大陆吸毒人群HIV、HBV、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对阿富汗喀布尔吸毒人群感染丙肝和艾滋病情况的研究、对北印度某戒毒中心采用注射式吸毒和非注射式吸毒的吸毒人员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分析。

(二)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人类吸毒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人类吸毒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不少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类吸毒问题的社会动因。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从社会学的社会失范理论出发,结合社会调查分析吸毒现象的社会原因、分析社会因素对吸毒行为影响及吸毒社会心理的状况、从系统论角度对吸毒原因展开理论分析、对吸毒人群增量的社会结构因素展开分析、对美国巴尔地摩地区使用注射式吸毒方式的女性吸毒人员的社会特质与艾滋病风险、健康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从经验和故事两个角度,探讨吸毒者反社会人格的形成过程。

(三)研究吸毒人员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界对于吸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展开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通过对328例海洛因成瘾者的临床分析,探讨吸毒者的吸毒供给和心理特征,运用问卷和交谈法对348名被强制戒毒的吸毒者展开调查,分析其吸毒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对工读学校学生毒品使用行为与自我控制、同伴吸毒行为的研究,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戒毒心理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分析注射式吸毒者中的风险自我报告行为。

(四)以青少年为焦点人群研究吸毒问题

在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是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无知而又无畏,容易因好奇沾染毒品。因此,许多青少年研究学者将青少年吸毒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吸毒行为之间的关系,从禁毒研究的角度分析青少年吸毒问题,分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诱因,并提出防治的对策。从亚文化视角分析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行为的特征,进而提出分析和干预的对策。研究旧金山活跃青少年吸毒者在与性和注射有关的高危行为中的性别差异,通过对青少年吸毒者共用针头现象的研究,分析该人群的社会网络成员及注射伙伴的性格对艾滋病风险行为的影响。

(五)从法学角度研究吸毒行为的法律管制、法律定性问题

对毒品的法律管制和吸毒行为的法律定性一直是法学研究里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分析吸毒行为的法律定性问题、以《禁毒法》草案为对象,分析惩罚吸毒的法律根据、对中国吸毒管制的立法与制度的研究、研究我国吸毒后驾驶行为的法律控制问题、分析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法律责任问题。

(六)以对吸毒人员的管理为主题展开研究

对吸毒人员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是吸毒问题研究的新兴领域。此类研究前期主要关注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和戒毒机构管理机制等问题,近期成果则开始关注吸毒人员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及其管理问题。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系统论述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思想和方法、对662名社区吸毒人员的操守保持和社会帮教状况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吸毒人员的帮教管理状况,提出帮教管理应该走社会化之路、基于湖北某劳教所的调查分析,探讨吸毒人员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中国吸毒驾车管制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研究我国吸毒后驾驶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分析我国吸毒后驾驶行为的概念、特征、原因、预防和控制等问题。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分别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青少年研究、法学、管理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途径对吸毒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开展针对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行为应急管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未来发展方向:面向行为的应急管理模式研究

在行为应急管理的视角下,未来可以围绕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展开以下方向上的深入研究:

(一)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影响因素

尽管从根本上来说,吸毒人员产生危害公共安全的极端行为源于吸毒后的幻觉状态。但是,从近年来公开报道的极端行为案例来看,这些行为的产生还有更为细微和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将丰富我们对于此类行为的认识。

(二)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发生演变机理

要对极端行为实施科学治理,首先要深刻把握极端行为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在行为应急管理的视角下,极端行为都属于行为人非常态的行为,其发生和演变的规律具有明显的非常规特点,有待开展更為深入的研究。

(三)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对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实现预见性的应急管理,有赖于对此类行为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然而,吸毒人员规模庞大,且比较隐蔽,如何能够在不过度影响个人权利的前提下,实现对吸毒人员极端行为的识别和评估,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四)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机制

作为一种人的行为,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从行为酝酿到行为异常,再到行为爆发,其变化过程有着独特而明确的行为轨迹。如何针对这种行为的全过程建立动态的监控和预测预警机制,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五)基于数据共享的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的应急联动体制机制

吸毒人员的极端行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公共安全又具有严重的威胁,必然需要多种力量(包括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力量)的联动。因此,如何构建相应体制机制,做到各种力量在“数据治理”思维下的数据共享,进而采取有效的联动行为,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四、结语

行为应急管理视角的引入,为深入研究和精细化管理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的极端行为,减轻甚至减少此类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损害,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崭新研究思路和实践工作方向。本文以吸毒人员危害公共安全极端行为及其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为公共管理的理论视角,在梳理吸毒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应急管理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吸毒人员极端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丹阳 梁嘉和

第2篇: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

吸毒的危害

1、 知识目标:知道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教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多媒体:出示一组“吸毒者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的惨状”。

——多媒体图片讲授:吸食鸦片、大麻或者吸食、注射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的违法行为,我们称之为吸毒。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一种毒品都会使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产生可怕的恶果。今天,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了解吸毒的具体危害,从而更进一步自觉拒绝毒品,珍爱我们如花的生命。吸毒的危害可以通过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来加深理解。提问:全班分为三个组,每一组分别选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代表本组发言,比一下究竟哪一组观点更全面。讨论三分钟,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并进行评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危害,配以必要的图表和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

(一)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图片出示吸毒者脑部病变图小结: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如果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

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扭曲,难以自拔,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一旦吸毒就掉进了死神和魔鬼的陷井,都不可避免走向堕落的深渊,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多媒体“美丽的小孔雀”

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4、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吸毒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爱滋病的交叉感染,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爱滋病毒感染者中,有超过63.7%的患者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多媒体:出示一副对联烟枪一枝

未闻炮声震响 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

不见烟火冲天 烧尽田地房屋大家想一下,这是说吸毒对什么的危害?

(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1、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吸毒,这个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吸毒导致家庭内部关系恶化,破坏周围邻里的和睦关系,给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2、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

3、吸毒贻害后代: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痴、残疾的婴儿就是由父母吸毒而引起的。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不仅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

1、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就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在一些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60%-70%与吸毒有关。多媒体:播放前足球队员谢东的新闻

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财富,而且严重损耗社会财富,纯粹是一种恶性消费。据调查,全国因年吸毒耗资上百亿。

3、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使得吸毒者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废人。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吸食毒品,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做到远离毒品,远离歌舞厅、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娱乐场所。做到注意学习,历练品格,强劲体魄,立志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人。

第3篇:教案-吸毒的危害

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 教授和讨论相结合 【教学准备】:

上网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多媒体:出示一组“吸毒者毒瘾发作时生不如死的惨状”。

——多媒体图片讲授:吸食鸦片、大麻或者吸食、注射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的违法行为,我们称之为吸毒。科学研究表明,无论吸食哪一种毒品都会使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产生可怕的恶果。今天,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了解吸毒的具体危害,从而更进一步自觉拒绝毒品,珍爱我们如花的生命。吸毒的危害可以通过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来加深理解。提问:全班分为三个组,每一组分别选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代表本组发言,比一下究竟哪一组观点更全面。讨论三分钟,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并进行评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危害,配以必要的图表和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

(一)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图片出示吸毒者脑部病变图小结: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如果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

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扭曲,难以自拔,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一旦吸毒就掉进了死神和魔鬼的陷井,都不可避免走向堕落的深渊,从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多媒体“美丽的小孔雀”

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4、吸毒容易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吸毒会导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爱滋病的交叉感染,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爱滋病毒感染者中,有超过63.7%的患者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

多媒体:出示一副对联

烟枪一枝 未闻炮声震响 打得妻离子散 锡纸半张 不见烟火冲天 烧尽田地房屋 大家想一下,这是说吸毒对什么的危害?

(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1、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吸毒,这个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吸毒导致家庭内部关系恶化,破坏周围邻里的和睦关系,给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2、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

3、吸毒贻害后代: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痴、残疾的婴儿就是由父母吸毒而引起的。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不仅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

1、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就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在一些地区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60%-70%与吸毒有关。多媒体:播放前足球队员谢东的新闻。

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财富,而且严重损耗社会财富,纯粹是一种恶性消费。据调查,全国因年吸毒耗资上百亿。

3、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使得吸毒者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废人。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吸食毒品,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做到远离毒品,远离歌舞厅、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娱乐场所。做到注意学习,历练品格,强劲体魄,立志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的人。

珍惜花样年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我们所熟知的明星因吸毒而毁灭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的案例,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能力目标:能掌握各种毒品的危害,尤其是新型毒品的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自己抗毒拒毒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新型毒品的危害。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1、毒品原来是一种能医治疾病的药物,但被一些人滥用后,成了麻醉人的精神,让人成天沉迷之中,不想工作,不想学习,这些药物就成了毒品。你知道哪些东西属于毒品的范围?——学生自由阐述。

2、今天老师让大家看看目前在社会上人们说的最多的哪些毒品及其给人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

A.摇头丸:摇头丸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作用,服用后表现为运动过度、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幻觉和暴力倾向。摇头丸具有强烈的精神依赖性,使用数次后即可成瘾,过量使用会产生急性中毒。引发的社会问题极为严重,被认为是未来世纪最具危险性的毒品。

B.可卡因。可卡因一般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毒贩出售呈块状的可卡因,称“滚石”。吸毒者则把可卡因称作“自由垒”或“快乐客”。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是导致滥用的重要原因。兴奋初期,滥用者产生欣快,感到飘飘欲仙、舒适无比,表现洋洋自得、健谈。用药后的兴奋作用,产生了消除疲劳的感觉。这类兴奋感觉只能维持30分钟左右。随之以后,它给人身体的抑制效应便出现了。吸毒者为了恢复初期的体验,往往再用第二剂、„„乃至每10分钟使用一次,以维持“瘾劲”不致衰落。周而复始,剂量越用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把吸食者带到毁灭的深渊。

C.咖啡因。咖啡因是从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缩、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D.海洛因。白色结晶粉末,黑市品种纯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杂奶粉、咖啡因、发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质。依纯度不同而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海洛因区分。通常用锡箔包装或以封口塑胶带方式流通市面。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吸三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E.冰毒。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冰”长期滥用后突然停止使用,患者会出现高度疲劳、精神抑郁、饥饿感,以及强烈的求药行为。这就是戒断综合征。过量的使用冰毒可导致急性中毒。严重者出现精神混乱、性欲亢进、焦虑、烦躁、幻觉状态。长期滥用可造成慢性中毒、体重下降、消瘦、溃疡、脓肿、指甲脆化和夜间磨牙。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者可引起各种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爱滋病等。

三、拒绝毒品的侵害

1、刚才有不少同学说,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东西,但如果真有人将毒品放在你的眼前,告诉你尝一尝没有什么关系的,你还会像现在这样说吗?教师小结:毒品是一口也不能尝的,许多瘾君子就是抱着好奇心进而陷入泥坑而不能自拔的。

2、我们国家开设了不少戒毒所,让我们听听戒毒所中戒毒人员的心声吧。——视频

3、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让我们记住:坚决远离毒品,用心呵护生命为了生命,我们远离毒品毒品——生命终结的使者

吸毒,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方法】观看VCD谈观后感 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 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并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图片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下载视频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案例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吸毒成瘾的途径;

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涉毒违法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要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

1、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宣传观后感,500字以上。

第4篇:05洋美小学禁毒教案《吸毒的危害》[模版]

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3、吸毒对人体的三大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甲东镇东林小学

2016年5月

第5篇:

上一篇:公司趣味运动会总结下一篇:医学人文精神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