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试题

2023-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二语文上学期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放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的,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是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

第 1 页 共 1 页 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迸发。青年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更经得住追问,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的节目,而是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立刻选出青春偶像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经过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中。 C.选秀节目近年来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不一定要更加真实,但要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就像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既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也是戏剧化的表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锅贴

有交情,才有生意。

这些年,海爷在生意上结的缘,可谓达三江、通四海、带五湖,自然生意旺、财源广。

老街上的一些生意人,瞅准了海爷是个风向标、摇钱树,摇钱树往哪儿倒,这银子就往哪边跑。所以,有人就悄么声地把自个儿的铺子紧挨着海爷的店面开,瞅海爷进啥卖啥,他们也跟着海爷进啥卖啥。老街上,管这号人叫“锅贴”。

起初,海爷倒也没上心,都是生意人,若是手指缝里撒几个就能养活几家人,何乐而不为?哪承想,这几年,那帮子小门小户,翅膀硬了,开始胆大心贪,暗中勾结到一块儿,整日围着一个叫夏爷的老“锅贴”,夏爷带着他们造谣、掺假不说,还人五人六地打低价牌,明着压他海爷的价儿了!

和李大掌柜合计这事儿的时候,海爷问李大掌柜有啥主意。李大掌柜头一抻、眼一瞪,牙齿咬得咯咯响:“那还用说?跟他拼!咱家大业大,顶多豁出去一年半载的不赚钱,压价压死这帮人!”

海爷笑笑,没搭话。半晌,海爷说:“今年南方茶收成不好,价高,味儿也次,这回咱到底进还是不

第 2 页 共 2 页 进?南方的茶贩子天天追着我,门口这些‘邻居’个个也都瞧着咱呢。”

李大掌柜说:“去年的旧茶还有不少,要么今年就略微进一点,等明年茶价合适时再说吧。” 海爷说:“待会儿你到茶贩子那里去一趟,说晚上我请他们吃饭。” 李大掌柜应了。

第二天一早,海爷门前,一道长龙绵延百步,声如闷雷,彩旗飘飘,散发着淡淡的茶香。大伙儿定睛那么一瞧,嘿,这不是南方茶贩子们的运茶车吗!“锅贴”们贼眉鼠眼地瞧见了,心里头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鼓,今年南茶那么贵,海爷咋进了那么多的南茶呢?

当晚,一帮“锅贴”扎堆凑一块儿,家雀啄米似的低头合计着:“你看海爷这一回跟搬板砖似的一车一车往家里运,咱要不要贴着他呢?”大伙儿吵吵了一阵,最终还是夏爷发了话:“等等看,再等等看吧。”

到底是当了二十多年的老“锅贴”,气定、眼尖!果不其然,几天后,“锅贴”们探得一个让他们一蹦三尺高的消息,海爷白天进南茶,晚上却让茶贩子摸着黑把茶车给拖回去,为了不闹出动静,马匹都封着个嘴,蹄子上都绑着布。白天那个阵势,不过是海爷拉着茶贩子们演的一场戏给人看罢了。

欢喜之余,“锅贴们”问夏爷:“这茶贩子跟着海爷忙里忙外地演戏,图个啥呀?”

夏爷嘿嘿地笑了:“图啥?他们觉得,海爷一买他们的茶,咱们也会跟着买,这样多少能稳住他们今年的茶价。他们以为我们这帮人就跟那水里的笨鱼似的,有饵就上钩?他们喜欢演戏,就让他们演,咱就坐墙头上看热闹吧。”

夏爷话音未落,大伙儿哈哈大笑。

海爷这边,仍旧白天进、晚上出。如此,忙活了好几天。几天后,茶贩子们一夜之间,突然一起不见了,像是被一阵风刮走了似的。

一个月后,南方的太平天国连打了几个胜仗,把江南的水路全部控死了。接连两年的时间,南方水路不通,生意做不成了。

北方类似茶、丝绸、大米啥的,全成了稀缺的玩意儿!不久,就连那卖茶的掌柜,盖碗里头,也就只能漂点锅灰似的茶叶末子。那些个“锅贴”,大腿都拍青了,后悔当初没有买些个南茶放手里。而夏爷呢,更是羞恼得连个门都不好意思出去。

可最让那帮“锅贴”敲碎了脑袋都想不通的是,海爷的铺子里,南茶竟然一车一车地往外卖,门庭若市,日进斗金。

他哪来的南茶?难不成是南方的鸟儿给运来的?

细细打听才知道,当初,海爷白天买茶,晚上让茶贩子运走,人都以为海爷演戏,将茶叶运回去,事实上,晚上运走的茶车里,都是空的。海爷有意布了一个局,给这些“锅贴”看,这叫兵不厌诈!

其实,海爷人脉广,早已吃透了南方局势,料定不久,水路一定不通,南茶便更加稀缺,于是请了南茶贩子吃饭,不计成本,独自一口气吃掉了几乎所有的货,还请他们帮忙演了这样一出戏。

这些“锅贴”,眼睁睁地看着发财的机会,就在眼皮底下一溜烟儿地跑了,自个儿当初还那么没心没肺地傻乐呵,肠子当时就悔断了好几截儿。

年底,李大掌柜抱着厚厚的账本来恭喜海爷,海爷笑笑,说:“生意上的事儿,得自个儿动脑筋,自个儿去开眼界,不能看人家走路。”

(选自2016年5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有交情,才有生意”用凝练的语言从情感的角度诠释生意经:因为有交情,老街上的人才会跟随海爷做生意,海爷才知道南方的局势、南茶贩子才会按照海爷的要求去做。

B.小说对李大掌柜着墨不多,但很出彩,如第一次,小说用动作、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的手法,用哪怕赔钱也要挤垮“锅贴”们的生意来表达他对这些背信弃义的人的愤怒。

C.夏爷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他是资深“锅贴”,自认为已经能够独立做生意了,所以就纠集一帮人打压海爷的生意,但最终因为不能看透形势在购买南茶上败下阵来。

D.“第二天一早”一段巧妙地使用了书面语与口语,先用书面语的四字短语表述南茶贩子的车多、场面热闹,然后用口语话的语言表述“锅贴”们对海爷今年购买南茶的不理解。

E.太平天国在南方打了几个打胜仗是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大背

第 3 页 共 3 页 景,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就会显得十分虚假,就不能很好地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5.小说中,海爷能够最终战胜“锅贴”们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6.小说以“锅贴”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风雨乐清贫

生死系医学

——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

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相继因病早逝,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要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少年时代,黄家驷不满足私塾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竞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

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指引下较快掌握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聘任,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搭乘太平洋上第一班通航的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叶行李丢失,但完整无缺地带回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回国后,他一面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面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总是坚持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

黄家驷非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八年制医科大学,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决定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以至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等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的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尤为珍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家驷”。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殷切地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黄老师的教导和希望,我来到了当年的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这种深藏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

“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热情担负起新学科的筹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于1979年在重庆召开会议,成立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他被任命为组长。

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争分夺秒地笔耕。由于《外科学》要大量充实内容,再版将成为大型外科参考书。他日以继夜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位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

高二语文模拟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A项,原文“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说明“而是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选秀节目。”中“而是”与此抵牾。

2.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是对原文第一段“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择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的曲解。C、造成我国选秀节目进入困局的原因有两个,选项中的内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同时文中也没有说这个原因就是“根本原因”。D、“不一定要更加真实,”是对最后第一段段倒数第二句的曲解。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原文是”青年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可以看出,“既是„„也是„„”的出现改变了作者的观点。

4.(1)答D给3分,答B给1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因为有交情,老街上的人才会跟随海爷做生意”错误,老街上的“锅贴”们与海爷没有交情。C项,原因解说不全面:“纠集一帮人打压海爷的生意”的原因是“翅膀硬了,开始胆大心贪”。 E项,“如果没有这个大背景,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就会显得十分虚假,就不能很好地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说法绝对,大背景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即便是没有这个背景,海爷和“锅贴”的矛盾也能够刻画人物形象。)

5.①人缘好。海爷因为人缘好,做得生意很大,财源广进。②有计谋。“锅贴”们开始打压海爷时,海爷在购买南茶上使用了计谋,让那些“锅贴”们那年没有收到南茶。③信息灵。因为人缘好、人脉广,能够吃透南方的局势,并且对时事预测准确。④有主见。在购买南茶上,由自己的主见,看清形势后,果断购买南茶。

6.①强调小说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以“锅贴”为题,体现了小说要表述的对象,即“锅贴”,并通过“锅贴”的行为、语言等来推动情节发展。②交代海爷生意上的主要对手,刻画海爷形象特征。本来“锅贴”是随着海爷做生意的,但后来不但不知恩图报,还想着排挤海爷,并缺斤少两,所以海爷才用“南茶”的事情来教训这些“锅贴”。③表达作者对“锅贴”的厌恶,揭示小说主题。小说以“锅贴”为题,通过对“锅贴”这类人表现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轻视,表达了做生意要诚信、互惠互利,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等主题。④以“锅贴”为题,形象生动。“锅贴”一词形象地勾画了夏爷等人盲目跟风的丑态。

7.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黄家驷出身医生世家”错;B.黄家驷博士学位是在国内获得的;D.“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于文无据。)

8.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②胸怀大志,赤胆忠心;③热情创业,成就卓著;④关心后学,重视教育。

9.①从结构上看,呼应了上文,印证了黄家驷对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②通过他人回忆的方式介绍传主,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更饱满;③衬托了黄家驷作为知名胸外科专家的谦逊品质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鼓励。

10.D 参考句意:匈奴冒顿单于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

第 9 页 共 9 页 11.C

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识记即可。“左迁”是贬官“除”是授予官职。 12.B项,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才令赵王也因此获罪于高祖。

13.(1)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

(2)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原因。”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为人严谨廉洁乐观,喜爱与他人交往。赵王张敖让他作郎中。 汉七年时,高祖路过赵地,赵王张敖亲自拿着案板进献食物,非常有礼貌,高祖很傲慢地坐着骂他。这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气,对赵王说:“您事奉皇上的礼节很完备了,现在(他)对待您却是这样,我们这些人请求作乱。”赵王咬破手指说:“我们的祖先失去国家,(如果)没有皇上,我们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你们这些人怎么说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于是贯高等人说:“王是忠厚的人,不肯违背道德。”最终私下里一起商量弑杀皇上。恰逢事情被发觉,高祖下诏书抓捕赵王及谋反的众臣。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只有贯高被抓。这时高祖下诏书说:“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身穿囚衣,自己剃光头发,脖上带锁,称自己是赵家的奴仆。贯高的事情弄清楚后,赵王张敖得以释放,王被废掉作了宣平侯,于是向皇上称说田叔等十余人。皇上全都召见了他们,同他们谈话,感到汉朝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同兴,全都封他们作了郡守、诸侯的谋臣。田叔作了汉中太守十多年。

孝文帝即位后,召见田叔问他说:“你知道天下谁是忠厚的人吗?”田叔叩头回答说:“以前的云中太守孟舒是忠厚的人。”这时孟舒因为强盗进入边塞抢劫,云中情况最严重,被免了官。皇上说:“先帝让孟舒作云中守十多年了,敌人曾一度入侵,孟舒不能坚守城池,无故使战死的士卒有几百人。忠厚的人原本杀人吗?你凭什么说孟舒是忠厚的人呢?”田叔叩头回答说:“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原因。贯高等人谋反,皇上发下明确的诏令,赵地有敢追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然而孟舒自己剃光头发、脖子带锁,随着赵王张敖到了他去的地方,想要为他而死,自己哪里知道能作云中太守呢!汉和楚相对抗时,士卒都很疲惫。匈奴冒顿单于刚收服了北方少数民族,前来侵犯边界,孟舒知道士卒都很疲惫,不忍心说出战,士卒据城拼死抵抗,如同孩子为了父亲,弟弟为了兄长,因此死的人有几百。孟舒哪里是故意驱赶他们作战呢!这就是孟舒是忠厚的人的原因。”于是(孝文帝)又召见孟舒让他作了云中太守。

14、描写了一位长安少妇在寒砧声声、落叶萧萧的秋夜,因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而夜不能寐的孤独愁苦的情景(3分)。寄寓了诗人对因战争而失去和平安宁生活的人们的深切同情(2分)。

15、答案:①寓情于景: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少妇对久戍边塞未归、音书断绝的丈夫的思念与担忧(3分)。②对比: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难眠,时空阻隔,突出了少妇“含

愁独不见”的愁绪(3分)。(写拟人、对偶,且有适当赏析可酌情给分。)

16.(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7.答案:A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第 10 页 共 10 页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见猎心喜,猎:打猎。看到打猎心里就高兴。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18.答案:B A项,结构混乱,去掉后面一个“防止”。 C偷换主语,应把“自”挪到“湖南”前面

D.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气末句应为“我们这些干部对农民的话很有感触”。 19.答案:C

20.【答案】①“望”最重要 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

④景色都不(尽)相同 ⑤丰富的审美感受(每空 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感知文段内容可知,文段主要阐述“望”的重要性,由第一句话“可游、可居、可望”与下文“也同样要‘望’”,可得出①处应填:“望”最重要。由②前“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此处应再谈“居”,从下文“园林建筑”可知,此处应为:而且即使是“居”。文段的下面几句是谈窗子在“望”中的作用,根据上下语境,③处可填:窗子也很重要。④前有“从不同的角度望出云”句,是指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窗户所看到的景色,因而此处可填:景色都不尽相同。⑤为总结,是为窗子在望中所起的效果,由前面“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领起句,可从“美的感受”等方面概括。 21.

答案:示例:(1)手机似美女,梦中亦共舞。心醉意迷间,已无自我在。

(2)手机奴役了人,共舞成为痛苦,总被手机牵制而行,人的自我何处寻找? (写出画面情景3分,表达画面内涵3分) 22.写作(60分)

第2篇: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

宜昌一中2016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入学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17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加自身的快乐。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发生兴趣的表示。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这种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久而久之,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另外一方面,人的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动的快感。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美的法则,加以变形或结合,更不能自主地去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人就不同了,除了生存之外,还要求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狩猎和日常操作的训练,从劳动中感到力的均衡和肌肉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以在工作停止之后,假使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处发散的时候,就想要摇动身体,手舞足蹈起来,以求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

单是手舞足蹈,还不够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悦耳的声音,伴衬起来,方可在自然界中显出人的伟大。于是在装饰方面,第一步先让自己的身体满足这个要求。最初以动物的皮毛之类,来补缀心灵上的缺陷。然而人的自尊心,使他发觉了这样的装饰,至多是与禽兽为伍,而不够表现主宰者气魄的时候,智慧的艺术家们,发明了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虽然还是模拟着禽兽的羽毛、斑纹、色彩,但已非完全模仿,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人类狂热

1 的理想,超出自然之限制,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这种惊人的装饰方法,表示出人类的克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有意识的创作的力量。这种为了装饰而愿意忍受痛苦的欲求,可以说是人类向自然环境示威的一种自大心的透露。

人没有禽兽般美丽的羽和皮毛,是人类的缺点。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缺点,才会激起装饰的欲求,而发展为最高的理想。假使我们人类没有这种理想,那我们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依然在阴暗的壁洞中,茹毛饮血做万世的野人,所以说人类之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

(选自雷圭元《图案与人生》,有删节) 1.下列与“装饰”相关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是最原始的,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原始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装饰的行为上得到证明。

B.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于可以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扮演一个角色,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

C.装饰具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

D.最初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于名誉金钱的愉快之情。当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了艺术运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猿会使用“挂布披荆”的办法,来增加自身的快乐,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也就是表示对装饰发生兴趣。

B.艺术运动分成动和静两种形式,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属于后者,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C.虎和鹰,猿和熊等动物能完成人类的一些动作,但不能按照美的法则有意识地变形或结合,因此,也就不能自主地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D.为了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在工作停止之后,假如人们身体中蓄积的力量无法发散,就会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家们并不是完全模仿禽兽的羽毛、斑纹、色彩,而是将原形加以变化和结合,这种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更能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 B.单纯的手舞足蹈无法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色等来伴衬,在装饰方面,首先就是让身体满足这个要求。

C.人类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这可以说是人类向向自然环境示威的一种自大心的透露。

D.人类拥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只有人类对装饰的最高理想,才能让人类完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

2 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5分)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8-9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8.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分)

9.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

4 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

【相关链接】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

——吴丛丛《书痴范用》

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

——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做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的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

——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们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版事业。 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

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该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思想是一致的。

D.文章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爱书如命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了范用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

E.范用从出版社的打包、收发等杂务工作做起,最后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工作70年,造就了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

⑵为什么范用敢于在出版界“屡吃螃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⑶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6分)

⑷本文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第二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我们

地生活在一个息息相关的世界中,这些联系不管好与坏,都在不同程度地影 响着我们的命运。

②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站在奥运赛场的领奖台上,

地流下了眼泪。 ③爷爷患有动脉硬化症,两只手会

地抖动起来,他已经很多年不写东西了。 A.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情不自禁 B.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C.身不由己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D.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经历了民族分裂分子破坏的伤痛,新疆各族人民更懂得了当前这份安宁来之不易和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这就是我游新疆获得的启示。

B.现任政府如果不能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就难以真正改变目前公款消费、权力寻租,也就无法保证反腐的长久性和有效性。

C.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D.实体书店犹如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它所承载的文化气息,会让城市显得更加安详,而没有实体书店的城市,则无异于文化沙漠。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柳山村村东、村北是平旷的原野,村西、村南有小湖环绕。小村庄安静悠闲,村口野花缤纷,蝴蝶翩翩飞舞;湖中水波荡漾,一群鸭子追逐嬉戏; 。

A.湖岸边几位白发老人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B.几位白发老人在湖岸边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C.湖岸边有享受着春日阳光的几位白发老人 D.几位白发老人享受着湖岸边的春日阳光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核心价值观是 ① ,而始终贯穿其间、薪火相传的不变内核就是爱国主义。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千年一叹,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再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誓言,这些 ② 的作品,总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激发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的决心与豪情。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正是 ③ 的重要使命。 答:①

② ③

16.下面是武汉第十届园博会的开幕式时的宣传画之一,请写出其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4字。(6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潮流”的释义有:①由潮汐而引起的水流运动;②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现代社会,趋新、复古、守正、创新都可以成为潮流。当潮流袭来,迎流逐潮者有之,推波助澜者有之,袖手旁观者有之,急流勇退者也有之,真实各有心态,各具行色。这些现象,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要求:以“潮流”为标题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7 宜昌一中高二年级2016年秋季学期入学考试

参考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装饰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强加因果,原文中两句话是递进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原因)

3.D(A项张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装饰不够表现主宰者的气魄;C项原文中人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D项过于绝对,夸大了装饰理想的作用。) 4.B 5.D(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6.D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错误。“帑币”是指国库中的钱币。 7.(1)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攻击倾轧,大多无法安身。(译出大意给3分;”“弗胜”“龃龉”每译出一处给1分)

(2)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大意2分;“啖”“矢”“囊”一处1分) 8.【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9.【答案】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10. (l)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归因错误,这是批评者的错误看法,而非文章的观点。范用“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受尽了折磨”的原因是复杂的。另外,说范用“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也不准确,批评者只是说“凭个人兴趣爱好”,没有“只”字。C项“出版社不应顾虑读者的好恶”错误理解了范用的思想。D项“表现了范用的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对引述的作用理解不够恰当。故选EA。 (2)①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文革”以后,范用敏锐感知时代需求,创办《读书》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刊登《读书无禁区》一文;主动完整出版巴金《随想录》一书,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②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文革”后,有人企图阻挠《随想录》在港刊登,范用却立即联系巴金把书交予三联,并保证一字不改地出版;正因为坚持真理,不惧权威,范用多年来常被批评做出版时没有“政治挂帅”。③敢于担责。《读书无禁区》一文刊登后激起波澜。针对“给‘坏书’开绿灯”等质疑,上级部门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他没有退却,每期杂志清样都亲自过目签字。(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①刚强正直,不畏邪恶。“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尽管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②心胸豁达,包容大度。“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他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这幅漫画,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③身处逆境,心怀梦想。在下放时不忘“交谈读书感受”,构想将来出一本读书杂志。④为人谦逊。他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出过《叶雨书衣》一书,书籍装帧水准很高仍自谦“业余”。⑤注重形象,风度翩翩。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①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一列经典书籍。②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

8 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张中行赞为“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③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④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当日书当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8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C [解析] 身不由己: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13.D[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信心”不能充当“懂得”的宾语。应改为:“新疆各族人民更懂得了当前这份安宁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建设美好生活的信心。”B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寻租”后面加上“的现状”。C句式杂糅。“主要”和“以……为主”两种句式杂糅了。 14.A 从叙述角度的一致性和与上文衔接等方面考虑。

15.①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②抒发爱国情怀,献身精神③当今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

16.图形由人、动物和植物叠加成楼塔的形状,寓意武汉的黄鹤楼,突出武汉特色;而人与动植物叠加,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也贴合“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主题口号。(每个要点3分,其中要素1分,寓意2分。)

【参考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职鄢陵知县。(后来)被征召入京授御史。出外巡视辽东,上疏陈明排除祸害、安定天下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在暗中阻挠这件事情。十六年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直言,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并且广泛交结术士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发动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嚣张气焰(的侵犯),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功效。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章呈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替陈登云担忧,但皇上最终把奏疏留下了。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上书贬了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上书罢了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的官,又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趁机上书说:“近年来的谏官,壬午以前畏于威势,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奸佞。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被攻击倾轧,大多无法安身。二十年来,因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弃国家利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之类的御史反而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却让人轻视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开始举荐时就慎重。”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吃人。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资历应当提升为京官,多次搁置不下达,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去世。

第3篇: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巩固(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 玉簟(diàn)

神妪(yù) 阡陌(xiān)

霰雪(xiàn) ....B. 栖隐(qī)

地坼(chè)

羁旅(jì)

渔樵(qiāo) ....C. 国殇(shāng)

剽掠(piāo) 子嗣(sì)

怙恶(gǔ) ...D. 桎梏(gù) 佝偻(lóu) 垣墙(yúan) 修葺(qì) ....2.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C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明。 D.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泰山巍峨挺拔,让人高山仰止。 ....B这个小男孩正值豆蔻年华,精力旺盛。 ....C老师一来,这两个打架的学生立刻停下来,摧眉折腰。 ....D洞庭湖江天一色的壮景是何等迷人。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史铁生是中国作家中少数甚至唯一坚持写实写作的人,几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存体验上,他对哲学的思考带来了精神空间的高度开阔。

B.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C.作者有意识地同时又十分成功地借鉴了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蒙太奇”和“画外音”手法,画面组合相当成功。

D.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径自拿来 .B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D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多次 ..6以下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B、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C、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D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305篇,分风,雅,颂三类.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B.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其《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被推为豪放词派的典范. C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D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滞留在长安。

B.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他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4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第12—13题。 (10分)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2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4分)

13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解。(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和深沉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典是古诗词写作方法之一,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故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17.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4分

18.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19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6分)

六、表达交流(5分)

20.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三位代表委员共同提出的一项议案,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出议案主题。(不超过20字)(5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教育未来的接班人成为一个越来越有挑战性的课题。日前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我们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参与讨论的代表委员均认为,除继续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治本之策。

议案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45分)

2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

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答案:

1 .D(A.qiān B.jī C.hù)

2.B(A“巾”应为“襟”; C“明”应为“暝”; D“才”应为“材”)

3 D A,高山仰止:表示对崇高品德的仰慕。B豆蔻年华:比喻少女,多指女子十三四岁之时。C摧眉折腰,形容弯腰低头,献媚讨好的样子。

4 C(A病因:主语残缺。修改:应该在“几乎……”之前加“他的作品”。 B“主要原因”与“因为”重复累赘;。D.病因:成分赘余。修改:去掉“被”字。 5 A,径:即,就。 6.A 7 B 苏轼的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答案(17分)

8 B(B.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递进,并且。A.因:介词,趁机。C.其:副词,难道。D.于:介词,表处所,在。)

9 B(①是皇帝的行为;②是说李白曾经侍奉皇帝。)

10 D(文中未提到“志向高远”“不屑与崔宗之等人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 11(1)(4分)(我)私下担心自己早晚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窃”“沟壑”“伏惟”“之”各1分。)

(2)(4分)(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动句式1分,“骜”、“益”、“自修”各1分。)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诗人、书法家李邕对杜甫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居长安城中。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

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重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李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

三、12.4分(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静。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单写“通感”并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13、(6分 )答案示例:

苦闷、抑郁的心境。(2分)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又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2分)“浮生”、“凉”、“又”等词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2分)

或答闲适、自得其乐。(2分)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昨夜三更时分的一场好雨,让作者倍感爽快。(2分)“殷勤”等词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自得其乐、盎然喜情。(2分)

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态度明确,2分。简要表述下片词句意思,2分。结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2分。)

四(6分,每空1分)

1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6.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五、17(4分)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18.(6分)“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9.(6分)(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2)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六、20.(5分) 建议“三位一体”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七作文(45分)

材料讲述的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第4篇:四川省绵阳市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教案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ɡě) 逶迤(zhàn) 否泰 (pǐ) 便(biàn)言多令才 ..(yí) 石栈...B.飞湍(tuān) 吮(shǔn)血 咨嗟(jiē ) 众人匹(pǐ)之 侘傺(chàchì) ......C.自缢(shì) 猿猱(náo) 晦朔(shuî) 商贾(gǔ) 渚(zhǔ)清沙白 .....D.鲑珍(guī) 喧豗(huī) 巉岩(chán) 蟪蛄( huìgū) 青骢马(cō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磐石 地崩山摧 以手抚膺 砯崖转石 沧海桑田 忍尤攘垢 B.痒序 飞湍瀑流 一夫当关 君子远庖厨 杜鹃啼血 扶摇直上 C.蒲苇 腹犹果然 扪参历井 心有戚戚焉 挥斥方遒 峥嵘岁月 D.兰皋 缘木求鱼 明查秋毫 寒蝉凄切 风华正茂 九死不悔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充分体现在他对人性有透切的了解,对 ▲ 世界中“人”的种种异化的存在状态有深切的关注。

②中唐时候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民生也日趋凋敝, ▲ 以诗歌的形式来反映民间疾苦的文人如张籍、元稹、自居易等一时并起。

③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是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的,生产经营企业和有关监督部门都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严把好质量关。

A.荒诞

因而

息息相关 B.荒谬

因而

休戚相关 C.荒诞

从而

休戚相关 D.荒谬

从而

息息相关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山实验全校近万名师生筚路蓝缕,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B.他的文章也有细大不捐之失,后人收拾遗稿编集时又缺少别择,就不免有冗滥之弊。 ....C.我的态度很鲜明,对邪教练习者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2016里约奥运女排决战,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远隔千山万水的国内是万人空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化创作者,应该多提供一些有经典魅力的、有穿透时光能力的、能够对人的思想和灵魂产生重要作用的作品,而不应只提供那些“爆米花”性质的作品。

B.方文山用丰富的经历和写作感受建议中小学生一定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脑海中想到或眼睛观察到的画面具象地用文字去表达,利用必要的元素建立起画面感。

C.电视剧《神探包青天》里包拯穿着绣着花鸟的衣服办公,全然忽略了宋代以俭朴为美、讲求 1 典雅大方的审美倾向,怎么能不激起专家学者的广泛质疑?

D.我们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琅琊阁是天下最神秘的地方,但同时,却也是天下最公开的地方。 ▲ 。 ▲ 。 ▲ 。 ▲ 。 ▲ 。

①世上凡是听过琅琊阁之名的人,都知道它位于琅琊山顶,是一处美轮美奂的风雅庄园。②除了食宿要收取相应的费用以外,琅琊阁对来客几乎没有其他的限制。③园内亭台楼阁,秀女灵仆,皆妙不可言。④天南海北、水陆两行的人都可以很轻易地到达这里,可以很随意地入它的门庭。⑤园外一条宽阔的石板主路,蜿蜒而下,直通山脚的官道。

A.④③②①⑤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⑤③① D.①②④③⑤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9小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縲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 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危险 .B. 久之,越石父请绝 绝:断绝(关系) .C.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诎:通“屈”,受委屈 .D. 拥大盖,策驷马 策:挥鞭驱赶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 晏子出,遭之涂 纵一苇之所如 ..C. 知己而无礼 因人之力而敝之 ..D. 余虽为之执鞭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9.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对国家忠心,绝无二心;对君主忠贞,绝不抗命,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 晏子解救石父、晏子的问话以及晏子对石父态度的转变,共同将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

C. 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见车夫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谦恭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指责的车夫,发生了变化,知道这件事后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D. 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自己若能为晏子执鞭驾车,也是羡慕向往的,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的敬仰,也包含着自己不遇知己的感慨。

第Ⅱ卷(共82分)

三、(33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3分) (2)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3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臣 闻 朋 之 说 自 古 有 之 惟 幸 人 君 辨 其 君 子 小 人 而 已 大 凡 君 子 与 君 子 以 同 道 为 朋 小 人 与 小 人 以 同 利 为 朋 此 自 然 之 理 也 然 臣 谓 小 人 无 朋 惟 君 子 则 有 之 其 故 何 哉?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秋怀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1)诗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每空小题1分)

(1)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 (2)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3)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4)明明如月,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5)________,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6)映带左右,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7)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8)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0)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12)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13)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4)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16)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四、(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林琴南先生 苏雪林

①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他是我幼年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4 ②我在私塾混了二年,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民国初年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见了一个新天地。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摩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③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畏庐六十小影”。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年的国文老师了。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萱的《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④琴南先生天性纯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读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类文字,常使我幼稚心灵受着极大的感动。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遗老。他前后谒德宗崇陵十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声,引得守陵的侍卫们眙愕相顾。他总勉励学生做一个爱国志士,说到恳切之际,每每声泪俱下。

⑤琴南先生在前清不过中过一名举人,并没有受过皇家什么深恩厚泽,居然这样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奇怪,阅世渐深,人情物理参详亦渐透,对于他这类行为的动机才有几分了解。我们读史常见当风俗最混乱,道德最衰敝的时候,反往往有独立特行之士出于其间。譬如,旷达成风的东晋而有槁饿牖下不仕刘宋的陶渊明,满朝愿为异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军奋斗的文天祥,只知内阅其墙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战淮扬的史可法,都可为例。我觉得他们这种人行事,如其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的话来解释,不如说这是一种有激而为的心理表现。他们眼见同辈卑污龌龊的情形,心里必痛愤之极,由痛愤而转一念;你们以为好人是这样难做么?我就做一个给你们看!

⑥还有一个原因。中国文化经过了四五千年长久时间,也自有他的精深宏大,沉博绝丽之处。所谓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信条,所谓先王圣人的微言大义,所谓文学艺术的典丽高华,无论如何抹不煞它们的价值。文化不过一个空洞的名词,它的体系却由过去无数圣贤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劳力一点一滴建造成功。这些可爱的灵魂,都在古书里生活着。翻开书卷,他们的声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历历宛在。我们同他们周旋已久,就发生亲切的友谊,性情举止一切都与他们同化。对于他们遗留的创造物,要当作家传至宝,誓死卫护。我们不大读古书的人,所以对于旧文化还没有什么眷恋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这类终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了。

5 他把尊君思想当做旧文化的象征。不顾举世的讥嘲讪笑,抱着这五千年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绪的凄凉悲壮,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同情的。王国维先生之投昆明湖也是一样。如其说他殉清,不如说他殉中国旧文化。

⑦总之,林琴南先生可谓过去人物了,但我个人对他尊敬钦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

(选自《人间世》1934年10月第14期,有删改)

林琴南先生:即林纾(1852年---1924年),字琴南,号畏庐,文学家、翻译家。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通过阅读林琴南先生的译著,习得了一些文言知识,并能用文言写小文章,因而作者称林琴南先生为自已“最初的国文导师”。

B.文章描写了绒线胡同的一个场景,寥寥数语勾画出先生的形貌,以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作者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畏之情。

C.文章写林琴南先生孝顺长辈、重视亲情,后写先生忠君爱国,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

D.文中采用了衬托手法,比如列举东晋的陶渊明、南宋的文天祥和明末的史可法等人,正面衬托林琴南先生的特立独行和伟大人格。

E.作者在倒数第二段肯定了中国旧文化的价值,交代了当时社会对旧文化的态度,表达了对林琴南先生卫护旧文化的高度赞美之情。

15.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6.林琴南先生对清室非常忠心,请简要分析原因。(2分)

17.有人认为,林琴南先生不懂外国作品的原文却从事翻译工作,是对作品、对读者、对文学不负责任的表现,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表明观点并结合全文阐明理由。(4分)

五、(6分)

18. 阅读名著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冷子兴说: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 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文中的“你”是指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 合中身材,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三个姊妹名字依次是 、 、 。

6 (2)巴黎拉丁区与圣玛索城关之间的圣日内维新街上有一所公寓,由伏盖太太管理。„„四层楼上,两个房间中的一个,住着一位从安古兰末乡下到巴黎来读法律的青年拉斯蒂涅,他是那种因家境清寒而不得不用功读书的青年。„„饭桌上十八个客人中间有一个专招白眼的可怜虫,老给人家当打哈哈的出气筒,他就是那个从前做面条生意的高里奥老头。 这个片断节选自巴尔扎克的小说《

》。 19.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并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注:图片中从手机上滴下的水滴中的文字依次是“不”、“良”、“信”、“息” (1)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1分)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2分)

六、作文(3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在里约赛场表现惊人,在循环赛输给荷兰、美国、塞尔维亚之后,以小组排名第四的严峻形势进入淘汰赛,之后却重振旗鼓——首先在四分之一决赛淘汰上届冠军巴西队,又在半决赛淘汰曾经败给对方的年轻善战的荷兰队,最后与淘汰美国队的塞尔维亚队恶战,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越战越勇,连下三局,在雅典奥运夺金12年之后,中国女排重新摘回王冠。

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应向中国女排学习,拿出遇到强手不服输的拼劲、遇到挫折不放弃的韧劲、遇到困难不退缩的闯劲,鼓足“可以被打败,但绝不会被打倒”“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的精气神,勇往直前,闯关夺隘,赢得攻坚克难的新胜利。

请以“永不言败”为标题,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700字的记叙文。

第5篇: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 文10.29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ě)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边塞

闭目塞听

敷衍塞责

D.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涌现

浅斟低唱

坐落

枉费心机

B.慑服

既往不究

聒噪

优柔寡断

C.传诵

精兵简政

皈依

仗义执言

D.雷同

郑重其事

耗费

委曲求全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

勉励

针砭时弊

厉兵秣马

B.痉孪

炫目

开门缉盗

纷至沓来

C.茅庐

窠臼

爱不释手

众目睽睽

D.俩个

馈赠

缘木求渔

虎视眈眈

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扼(é)要

游弋(yì)

风驰电掣(chè) B.娱(yú)乐

伺(cì)候

强(qiáng)人所难

C.蓓蕾(lěi) 犒(kào)赏

锲(qiè)而不舍

第1页,共7页

D.讹(é)诈

口供(gōng)

行若狗彘(zhì)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深邃

两全齐美

休戚相关

隔阂

B、白皙

荒芜人烟

猝不及防

缱绻

C、气韵

朋比为奸

枉口拨舌

端详

D、遴选

供认不讳

投笔从戎

商榷

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7.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象是受到了歧视。

B.遇事要积极思考,进行分析,要想到问题的两面,三面以致多面,一定要避免一点论。

C.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D.文章流畅诚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8.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受到称赞不应趾高气扬,受到批评也不能俯首贴耳。

B.“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

C.面对二十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二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就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D.他凭着一张假证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展,厅的大门。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

菱形

欺凌

绫罗绸缎

B.角色

倔强

诡谲

精神矍铄

C.暴露

披露

露怯

抛头露面

第2页,共7页

D.笨拙

罢黜

咄咄

相形见绌

10. 下列各句

使

(

)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

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

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1.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仲裁委员会是全国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从1995年至今,仲裁员队伍已发展到400多人,由高级法官、知名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工商、财经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B.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并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商品包装、广告等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得仅用汉语拼音。

B.GQ系列管道清理机能协助你疏通各种管道的堵塞问题。

C.发展副业后,村民生活水平从人均三百多元增加到六百多元。

D.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抢救粮食、棉花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6、下列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角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

第3页,共7页

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1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

A.迟疑

逐渐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犹豫

逐步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14. 下列熟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全球各主要军事强国对隐形军舰的研发,乐此不疲。

B、古语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独”危害绝中华民族的利益,决不会有出路。

C、个间因由在于美国因其强大、日本则因其狭隘,从来不愿意实践“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之类的箴言对待中国的完全统一。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借机出国外逃,真可谓是与时俱进。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 15. (本小题满分4分)

请说说《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指的是什么情节?

16.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第4页,共7页

17. (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

18. (本小题满分4分)

请简要分析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觉慧形象。

第5页,共7页

19. (本小题满分4分)

《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 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 (本小题满分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

第6页,共7页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第7页,共7页

第6篇: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朱拓(tà) 炮(páo)烙 惴惴(zhuì) 咀嚼(jué)赏鉴

B.丛冢(zhǒnɡ) 晌(shǎng)午 干(ɡān)系 自惭形秽(huì) C.债券(quàn)

凫(fú)水 打烊(yànɡ) 犄(jī)角之势 D.诱哄(hǒnɡ) 吮(shǔn)吸 搭讪(xiān) 面面相觑(q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静谧 笑魇 兴高采烈 罄竹难书 B.服帖 寒暄 漠不关心 老态龙钟 C.原委 惬意 敛声屏气 耳濡目染 D.烟霭 佳肴 莫明其妙 大显身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部影片感人至深,故事主人公的 就是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

②这家医药公司________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③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形象 为一体所产生的艺术境界。 A.原形 跻身 汇合 B. 原型 跻身 融合 C.原型 跃居 融合 D. 原形 跃居 汇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上海衡山影院推出“在电影开映后十分钟内,观众如对电影不满意,可以全额退票”这一举措后,票房上座率大增,而“中途”提出退票者则是凤毛麟角。 B.一个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C.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D.非典型肺炎危害之严重,传播速度之快,把人们搞得沸反盈天,谈“典”色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今天对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B.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他在中美贸易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不能肯定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C.该县工商管理部门一年内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10余起左右。

D.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一再申明,决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诺,就是因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这是必须作出的选择。

6.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森林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一10题。

悠然把酒对西山

陈从周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 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 “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 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于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也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圆明园如今仅存断垣残基,要谈这些只能用今日尚存的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为例了。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人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晕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颠,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人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借。

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或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人园,足证“借景”之妙。 7.以下是对“借景”之说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景”指把不是园林中的景物搬人园林,使园林添色,使游人顿增游览兴致。 B.“借景”指在园林中增添远景之美,使远景和近景交相辉映,更突出了借景的作用。 C.“借景”指以园林之外的景物为背景,使外景烘托内景,增添了景致的变化和趣味。 D.“借景”指巧借园外的景物,使之与园内之景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增加了景色变化。

8.以下完整体现了颐和园造园之术的一项是( ) A.颐和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 B.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 C.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 D.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9.古代造园讲究立意,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一项是( ) A.北京西郊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 B.佛香阁踞万寿山之颠,俨然为全园之中心。 C.颐和园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

D.颐和园长廊极尽变化之能事,仿佛舒展的山水画手卷。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必须因园内之水,借园外之山,这种说法失之偏颇。 B.圆明园等一批名园和传世的园林理论著作《园冶》表明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 C.颐和园的成功之处在于集郊园野趣于一身,同时又不失其皇家园林的品位。 D.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以至成为园林设计中“借景”的典范。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进攻怀州,行本率吏民拒之,拜仪同,赐爵文安县子。及践祚,征..拜谅谏大夫,检校治书侍御史。未几,迁黄门侍郎。上尝怒一郎,放殿前笞之。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陛下少宽假之。”上不顾。行本于是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理,以明国法,.岂得轻臣而不顾也!臣所言非私。”因置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于时天下大同,四夷内附,行本以党项羌密迩①封域,最为后服,上表劾其使者曰:“臣闻南蛮遵校尉之统,西域仰都护之威。比见西羌鼠窃狗盗,不父不子,无君无臣,异类殊方,于斯为下。不悟羁縻之惠,讵知含养之恩,狼戾为心,独乖正朔②。使人近至,..请付推科。”上奇其志焉。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三百文,依律合仗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行本驳之曰:“律令之行,并发明诏,与民约束。今肇乃敢重其教命,轻忽宪章。欲申己言之必行,忘朝廷之大信,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上嘉之,赐绢百匹。 ——《二十五史·隋书·刘行本传》 【注释】

密迩:切近,接近。②乖:营离,叛逆。正朔:指新王朝建立。 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践祚,征拜谅谏大夫 践祚:登上皇帝位。 ..B. 当致之于理

.C. 上敛容谢之

..D. 不悟羁縻之惠 ..

理:道理。 敛容:脸色严肃。 羁縻:比喻联络,维系。

) 12.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陛下不以臣不肖

③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②行本以党项羌密迩封域 ④轻忽宪章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

13.以下各句中,能够反映刘行本依法治国,不可“亏法取威”思想的一组是( ) ①行本率吏民拒之②愿陛下少宽假之③于时天下大同,四夷内附④上表劾其使者⑤律令之行,并发明诏,与民约束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 ④⑤ 1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侍郎有小过,应该依法治罪,但高祖凭自己的喜怒任意处罚,刘行本宁肯官不当,也要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结果,皇帝“遂原所笞者”。

B.某一州吏“故违”了律令,雍州别驾元肇要求对州吏法外加罪,皇帝“嘉之”,而且还“赐绢百匹”。

C.刘行本之所以“上表劾其使者”,是因为党项羌人有“狼戾”之心,背叛朝廷之意。“上奇其志”,说明皇帝对他的弹劾感到奇怪。

D. 刘行本的法治思想告诉我们:真正的法治,应该上不逊权贵,下不遗匹夫。而文中的高祖和元肇则是有法不依,乱法而为,毫无法治观念的典型。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陛下少宽假之。

②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早 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⑴这首诗,首联运用什么手法写出梅花的何种品性?而“万木冻欲折”在全诗中又起什么作用?

⑵颔联中的“一枝”,看似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传说原为“数枝”,后作者求教于郑谷,郑谷建议改为“一枝”,齐已深为佩服。请简要说明你对上述改字的看法。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2小题)(4分) 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李密《陈情表》 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水《雨霖铃》) ⑶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西厢记》) 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苏轼《前赤壁赋》)

⑸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流浪的二胡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的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8.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作者要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

19.文章的第⑥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4分)

20.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6分) ① ②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和心声。

C.“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六、(12分)

22.下面一句话,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必须保留的,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必须保留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上。(2分)

①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资源,②关于③信息、教育、知识④这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⑤的⑥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经济⑦的发展⑧的⑨水平。

23.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4分)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24.将下列几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6分) ①激光武器是利用激光束直接攻击并毁伤目标的武器。

②由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踪系统、光束控制与发射系统组成。 ③射击时快速、精确、灵活,不受电磁干扰。 答: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人心态是正确的,那么他的世界也是正确的。

倘若你想改变你的世界,就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心态。当你抱着积极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人生时,你的世界将光辉灿烂;当你抱着消极错误的心态去对待人生时,你的世界将迷惘灰暗„„

你认为“心态”和“人生”有什么关系呢?请以“心态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shàn) 2. A 3. C 4.B 5.D 6. B(首先要考虑,紧跟后面一句话的主语应该是太阳或它的复指代词,这样前后语意更连贯;其次注意语境中“清新”、“刚”、“露”、“甜美的倦意”等词或短语对选项的制约) 7.D 8.B 9.C 10.D11.B(理:狱官,法官。)12.C(①以:认为,动词;②以:因为,介词。③④轻:均为轻视,看不起,动词。)13.D;14.A;15.①这个人向来清正,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陛下稍加宽容。②然而我刚到那里上任的时候,就与他订立盟约。16.(1)首联用对比手法,写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性。“冻欲折”既反衬梅花的“孤根独暖”,又点出“早梅”之题。(3分)(2)“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即诗眼),既突出了诗题中的“早”,又因为“一枝”显得奇丽而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惊喜之情。(3分)17.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答题须踩到“器乐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这一信点。) 19.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作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极致”的意思。如直接取第6节第一句话作答,这句话的意思的确与答题相关,但在对含蓄信息的解说上仍然没有说得清楚,因此不能判给满分,如果抓住“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继续解释,答出“阿炳是最优秀的二胡艺人”之意的即可。)

20.①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②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可结合第5节“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以及第6节“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两句来作答。在作者看来,二胡的流传和发扬光大其实是和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是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写照和不屈抗争精神的体现。)

21.A、C(B中“墨客骚人、显贵官宦”之说有误,D中“悲剧性”之说无从谈起,E中“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有误。)22. ①④ 23.把“青山绿水”改为“山青水绿”。 24. 激光武器是由激光器、精密瞄准跟踪系统、光束控制与发射系统组成的利用激光束快速、精确、灵活,不受电磁干扰地直接攻击并毁伤目标的武器。(意思对酌情给分)25.略。

上一篇:医学会议闭幕致辞下一篇:幼儿园第一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