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优质教案

2022-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因材施教。但是教案的撰写,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内容一般包括课程名称、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蛙写诗优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青蛙写诗优质教案

2017青蛙写诗部编版优质课教案

Fpg

7、青蛙寫詩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感受詩歌の生動有趣

2、借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借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和句號

教學難點:認識逗號和句號,會寫“雨”。

教學準備:課件、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音識動物

今天啊,老師請了一位神秘嘉賓來到我們の課堂中。聽,誰來啦?(青蛙)我們來一起寫出它の名字吧。板書:青蛙。

老師の手上有一支魔法棒,老師輕輕一點,你們就會變成一只只可愛の小青蛙。(揮動魔法棒)哇,你們這些小青蛙真可愛,坐得那麼直,一定是一群愛學習の小青蛙。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吧。

1、出示帶拼音の生字,你們會讀嗎?全班拼讀生字。

2、生字寶寶藏到了詞語中,你們還會嗎?開火車讀詞語。

3、你們這些小青蛙可真厲害啊!老師想獎勵你們一次跳傘。每個降落傘都寫了一個詞語,如果你們能讀對,就能安全落地哦,準備好了嗎?

二、學習第一小節,感受雨天の美

1、哇,剛才真刺激呀!現在我們一起跳到池塘の荷葉上,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吧。

(播放下雨の聲音)快聽,什麼聲音?(下雨了)雨下得大嗎?這聲音聽起來感覺怎麼樣?課文中の第一小節有兩個詞寫出了雨の聲音,請你用三角號標出來。

問:是哪兩個詞呢?(出示淅瀝瀝,沙啦啦)誰來讀一讀,誰來讀得更好聽一些。(老師感覺到了輕柔の雨絲了,真舒服啊!) 出示: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細細の雨絲落到荷葉上,變成一顆顆小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落到池塘裏變成了一朵朵漂の小水花„„

2、看到這麼輕柔、這麼細膩の小雨,你の心情怎麼樣?(高興極了)你想做些什麼? 有一只小青蛙聽到這麼動聽の雨聲,忍不住想寫一首詩。 板書:寫詩。(齊讀最後一句:我要寫詩啦!)(讀出青蛙の快樂)

3、小青蛙躲在荷葉下,靜靜地想啊想啊,終於寫出了一首詩。你們瞧,(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青蛙用它の叫聲寫成了這首詩,和我們以前見過の詩有什麼不一樣嗎?(沒有題目;一個字;沒有標點)

4、誰來讀讀這只青蛙寫の詩。(生自己試讀)你來說說什麼感受?(感覺有點難受;感覺有點上不來氣;有點不太好聽......)

5、小青蛙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幸好有一群聰明の朋友們,他們趕來幫忙了。

三、學習第二至四小節,感悟童趣

1、請你讀一讀第

二、

三、四小節,找一找都有誰來幫忙,並用“__” 畫出來。 指名說,師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自由讀並思考:它們幫了什麼忙呢?指名說(板書:逗號,句號,省略號)

3、小蝌蚪為什麼能當逗號呢?

Fpg

Fpg (1)出示小蝌蚪和逗號の圖片,你們發現什麼啦?(小蝌蚪就像一個小逗號)

小蝌蚪長著圓圓の腦袋,甩著小尾巴,跟逗號長得特別像,所以,小蝌蚪遊過來說: “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瞧,小蝌蚪變成了逗號,藏進了青蛙の詩裏,誰來讀一讀? 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請生讀。聽出來了,他碰到逗號の時候,停了一小小,逗號有停頓の作用)

咦,青蛙の詩寫完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の?(哦,逗號不能代表句子結束了)

(2)這個時候,池塘裏の水泡泡自告奮勇地說:我能當個小句號。 出示水泡泡和句號の圖片,你們發現什麼啦?(水泡泡圓圓の,很像句號) 誰來讀一讀?

現在,水泡泡也變成句號藏到了青蛙の詩裏,出示: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誰來讀一讀。(句號表示一句話結束了,需要停頓久一些)

可是啊,青蛙覺得這兩行詩還沒有把他の話說完呢。怎麼辦呢?

老師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新の標點符號,可以用來表示沒有說完の話。

(3)出示省略號,引導學生認識省略號。(六個黑色の小點)

你們覺得誰可以來當省略號呢?出示一串水珠の圖片。

為什麼不說一個水珠呢?(省略號是六個小黑點,一個不行。)還能說一串什麼? 這一串水珠,排著整齊の隊伍也藏進了青蛙の詩裏

四、學習第五小節

1、有了朋友們の幫助,青蛙の詩寫成了

課件出示:青蛙の詩寫成了: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

他一定開心極了,讓我們再大聲地讀一讀青蛙寫の詩,感受一下他の快樂吧!(指導學生停頓與語速)

你能把藏在詩中の逗號和句號圈出來嗎。

師小結:幾個小小の標點就讓青蛙の詩變得更有節奏,更有韻味了,我們還真不能小看了它們。

2、小青蛙們,呱呱呱是青蛙の語言,坐在我們後面の老師們可聽不懂你們在讀什麼。你能給他們當個小翻譯,告訴大家你在說什麼嗎?(如果學生想像存在困難,教師可以加以示範引導。)如果讓我來翻譯,我覺得青蛙好像在說:“高興,高興,真高興。”你是怎麼想の?有什麼新の想法嗎?

五、指導書寫:

這只小青蛙不僅詩寫得好,字也寫得很好看呢!我們一起向他學習吧。

出示“雨”の演變過程。

那雨字該怎麼寫呢,請同學觀察田字格中の雨,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筆劃?

六、課外拓展

森林裏の動物們聽說青蛙寫了一首詩,也想學著寫一寫,你能教教它們嗎?請你選一種你喜歡の動物,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設計

7、青蛙寫詩

小蝌蚪——小逗號

水泡泡——小句號

一串水珠——省略號

Fpg

第2篇:青蛙写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读好儿化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动物的头饰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以“诗”入境,激趣揭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大家猜猜她是谁?大眼睛,宽嘴巴,白肚皮,身穿绿衣裳,喜欢在荷叶上呱呱叫,是人类的好朋友,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写诗。(诗)谁认识?(指读)我们把音注上。(注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再读。(指读)你们都读过哪首诗?(生)给“诗”找个朋友吧!(生组词,师板书“写”字)(板书:青蛙)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学习会认字

课文最后一小节说“青蛙的诗写成了。”谁来读读。句子中的“成”是什么意思。写完了。你能用换词的方法来学习。一起读读。青蛙写诗时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他也想介绍给我们大家。1雨点儿雨点是从上到下落,雨里面的四个点都是从左到右。有少点的雨朝左边飞去,

所以点的第一个点朝左,其他朝右。

2一串水珠 这可不是普通的项链,这是珍珠项链,像珍珠一样珍贵,像美玉一样美丽的事物常常用“王字旁”来表示。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串什么?

这是一串水珠吗?许多圆圆的小水珠连起来就是一串,生活中你知道还有什么是一串的吗?生说,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把同一类事物连起来就是一串,我们再来读读一串水珠3游过来

老师来当青蛙妈妈,谁能像小蝌蚪一样游过来,像这样的动作就是游过来。

4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要是多音字,我们要读好。5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句中的可以是能够的意思。

这句话怎么读。我们的们是轻声。大家注意怎么读,我们,咱们,他们,你们,今天很多老师听课,我们可以说老师们。很多人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说“们”现在我们把“我们”这个词放在句中再读一读。

老师把这些会认字藏在青蛙背后了,你们如果能念出来,青蛙会非常高兴的。开火车念一下吧。

都想读吗?那一起念出来吧!

三、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5个同学每人读不同的小节。

请同学们轻轻把书扣在桌子上。想想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是什么样子的雨?看大屏幕,细细的雨丝从天而降,轻柔的雨丝落向大地,雨点落在荷叶上„„生:变成了一粒粒的小珍珠。雨点落在水面上„„荡起一个个小波纹。雨点落在青蛙身上„„生:青蛙觉

得舒服极了,他忍不住说:一起读,我要写诗啦!

1、谁来读读这句话,多么快乐的小青蛙!谁再读,我听出了这是一只高兴的小青蛙。青蛙要写诗啦,它特别自豪。请你读一读,啊!多么自豪的一只小青蛙呀!

(1)听说青蛙要写诗,他的好朋友都过来帮忙了?自己在书中找一找,都有谁?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生:有小蝌蚪,有水泡泡,还有一串水珠。

(2)请你在文中用直线把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话画出来。

请你读一读,画对了,不对的改过来。看着自己的书再读几次。 (3)孩子们请你做好,谁来说一说,小蝌蚪干什么,水泡泡干什么,小水珠干什么?

(4)请看着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也就是他们长得很像。你能说说,什么像什么吗? 小结:是呀,大自然中很多事物都有相似之处,需要我们用发现的眼睛。

2我们来扮演文中的角色读一读,(1)生:真是助人为乐的小蝌蚪。生:爱帮助别人的小蝌蚪,请男孩子们读读小蝌蚪说的话,

(2)水泡泡呢?你读得很努力,你读的很有感情,

水泡泡不仅长得圆圆的,他还有一颗爱帮助别人的美丽心灵呢!女孩子们来读一读吧。多么美丽的水泡泡。 (3)荷叶上的一串水珠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大声地说:“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水珠一个连一个,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来帮助小青蛙多团结呀!这么一大串小水珠呢!他们的声音真大,一起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他们每个人说话都不一样,用到了要,能,可以。大家读读这三个字词。

3.认识标点符号,这是小逗号,这是小句号,大家看看省略号有几个点?生:有六个的一串水珠。我们来观看一下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下角,左下角,最中间。

4.演一演我请几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请你当小蝌蚪,想象她游过来的样子,请你当水泡泡,你们六个人来当小水珠。

5.在朋友们的帮助下

(1)青蛙的诗写成了,请你仔细看有什么发现?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生:只有一个呱字,和好朋友.请小朋友拿出笔,在青蛙写成的诗中圈出标点符号。

师:请男生读第一个呱呱,女生第二个,一起呱呱呱。 真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青蛙的诗写完没有?青蛙的诗写完没?没有.因为有省略号,小蝌蚪,水泡泡让诗有了节奏,一串水珠让诗有了意境,意味深长,余音绕梁。

(2)那么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呢?呱呱是他的语言,你能用你的语言给他当个翻译吗?

看到下雨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觉得美极了,他可能会说。

看到那么多朋友来帮忙,青蛙开心极了,他可能会说。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的诗写成了,青蛙诗人,他多自豪。他会说„„

3.带好你的头饰,我们在优美的雨声中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小结:大自然很奇妙,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事物之间都有相似之处,标点符号随处可见,不过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你能发现吗?

(

),(

)。(

)„„(

)!(

)、 (

)? 做个爱观察的孩子。

四、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诗人以及他的好朋友们,还开动脑筋想象生活中哪些事物和标点符号很像,一首《标点符号歌》送给大家。

教学反思:课堂中孩子们带着头饰表演积极性很高,之前已经熟读课文,他们读得比较有感情。整堂客,师生问答环节比较多,我需要反思一下怎样能生生互动,更好的体现孩子们的主动性。把会认字用各种方式放词语里理解,放句子里理解,追认字源以及做成青蛙头饰的词卡都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后标点符号放田字格里加深了他们的实用性,板书里较难的字用拼音注音,都特别贴切孩子们的学习实际。课文中读的环节较少,我应该再多加强一些。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再细化一些会更好,多让孩子们展示朗读功底。

第3篇:青蛙写诗教案

青蛙写诗

(二)

故里 马慧

教学目标:

1、巩固第一课时所认识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4、发展语言,规范表达,初步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巩固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语言,规范表达,初步运用标点符号。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

1、师生问好

2、玩摘星星的游戏。调动积极性,了解学情。检测生字词,复习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优美的小诗,请学生齐读课题,引导学生个性读题,点出新偏旁宝盖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说到下雨,小青蛙可喜欢了,让我们一起书本84和85页,去读读这只既有趣又爱学习的青蛙吧! 正姿,齐读。

你喜欢这只小青蛙吗?照样子分小节。 教师出示问题:“文中那里写到下雨了?”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

读了课文,你知道文中的哪里写到下雨了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文段,进而提出“点”里的新学偏旁四点底。 看图启发想象

①淅沥沥,沙啦啦的雨点儿会落到了哪里呢?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②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啊?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老师范读,指导读

2、导学

青蛙说:“我要写诗了!

①出示没有标点的小诗,学生读,谈感受。

②青蛙也觉得不满意,它的朋友们赶来带忙了,谁会来给青蛙帮忙呢?拿起笔,在课文中找一找,把青蛙的朋友们划出来。

③学生汇报,教师板贴朋友名称,引导规范说话

来给青蛙帮忙的有

,有

,还有

。这样说话既完整又有条理。再请学生复述句子

3、同学们,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的? 234小节。生读。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做了什么?继续影出并即时引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运用

1、导学:小蝌蚪为什么能当小逗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与逗号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②引导说话:像

③出示第2小节,指导朗读: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向你游过来了,谁来当当小蝌蚪读一读。及时评价与鼓励再读

2、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呢?串水珠为什么能当省略号呢?

①依次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进行说话训练和感情朗读训练。(同上)

重点指导省略号:省略号6个像水珠排

出示“串”的来历。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一串什么?

3、(出示完整的

2、

3、4小节)让我们分组当当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来分角色读读他们吧。

学生活动:认读标点名称的词语卡,边引导边找到对应的朋友,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①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青蛙的诗终于写成啦

出示第5小节,快速大声地读一读

②“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说说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高兴,高兴,真高兴…)

② 把青蛙写的诗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圈出来。 像这样的符号,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整篇诗歌中除了它们外还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它们。 ③标点符号回家

四、小结

小青蛙让我们学会了标点符号。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

板书:青蛙写诗

蝌蚪(图)

,逗号 水泡泡(图)

。句号 一串水珠(图)

……省略号

逗号

句号

省略号

第4篇:青蛙写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当阳伞,碧绿的荷叶当摇篮,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认识“诗”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认识“给”,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 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

(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 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4)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6、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跳一跳(师说那个字,生举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词语认读。

3、在儿歌中巩固识字。(屏幕出示儿歌)

五、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也希望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好吗?

第5篇:《青蛙写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这首小诗歌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高兴“呱呱呱”叫,做诗的情景,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儿童喜爱的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设计说明】

《语文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

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个们两个字。

2正确朗读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重难点】

认识11个生字和正确朗读文。

【前准备】

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和生字卡片。

【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前游戏

师生玩“圈圈变变变”的游戏。请发挥你的想象在圆圈上添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呢?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游戏中。在黑板上画出荷叶,小蝌蚪小水泡,一串水珠。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美丽的池塘。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他要给我们写诗了,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齐读题。

2学习“写诗”这两个字出示词语卡片。写诗指名读观察一下“写”可以怎么记呢?“写”字的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宝盖头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师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你能给师找个朋友吗?(诗人,诗歌,古诗)

二、初读文,随文识字。

青蛙写诗就是一首好听的儿童诗,这首诗是张秋生爷爷的作品,看他是张秋生爷爷,他写的故事也特别有意思。你听听《顶呱呱的呱呱先生》、《打喷嚏的兔子》有趣吧!介绍张秋生爷爷是想告诉我你们一个诀窍,以后走进书店买书,看到张秋生三个字,把它买来,这样的书,你一定爱看。因为他的书最适合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看。

2请同学们翻开书84页,听老师读文。

3大家听的这么认真,一定是很喜欢。自己试着读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指名分小节读文。同学从字音正确方面评价。

下雨了,池塘里的小青蛙可高兴了。它要宣布一事:读第一小节。有个难读的词“雨点儿”指导读好儿话音。

(1)认识“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2)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6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有……有……还有……。)有条理地说话。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指名读第二小节。

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

预设: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 过来 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 给你

当:当是一个多音字。当心、当做。

7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呢?一串水珠

串:古人用这样的图形表示串这个字。后来演变成两个椭圆形被一根竖线串在一起到现在变成了扁口串一起拼读一遍。生活中哪些是成串的呢?

们:猜字谜门外有人。很多人在一起就是人们。

以:组词说句子。以前、以后。

8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1)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2)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9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小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

(1)出示成说说怎样能记住成字。(拼读)

指名读第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青蛙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味道。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注意节奏。

三、中游戏

雨越下越大,小青蛙要回家了,谁能帮助他过河呢?(生字卡片游戏)

四、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文里你们会读吗?

五、写字指导。

这节还有一个任务,要写好两个字。

屏幕出示个、们,让同学关注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说说有什么发现,

2让同学当小老师提醒。

3人在上,不变化,撇捺落在横中线,人在旁,捺变竖,左窄右宽要靠拢。教师范写,让同学看清起笔,运笔,收笔。

4.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第6篇:7.青蛙写诗(教案)

7 青蛙写诗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课文,培养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感情。

2、理解逗号、句号、叹号、省略号的作用,并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恰当运用。

3、运用多种方法,识记4个要求会写的字,11个要求会认的字。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几种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教师)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教师) 2.生字、生词卡片,收集并认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 过来 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 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预设: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并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们”是难点,它是唯一一个合体字,所以在指导时重点指导“们”字,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合体字的书写规律。“下”字笔画较少,而且对于独体字的书写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不作为重点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2.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预设:(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回顾读懂的内容,并对没有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改变以往的老师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5.导入: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些“?”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回读课文,不仅巩固生字词,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此环节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与上节课知识间的联系,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抓住学生心中的疑问,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

2、

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句号;一串水珠(

)——逗号;水泡泡

)——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

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孩子的灵性。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2.导学: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7.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课件演示观察仿写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背诵课文谈谈收获,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逗号(,) 水泡泡(一串水珠(

)——句号(。) )——省略号(……)

呱呱

呱呱呱 教学反思

1.情境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首先呈现给学生文中景物的图片,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认识生字,在识字中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字谜、游戏巩固识字等,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追求“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上一篇:乡镇信访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红色故事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