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综合实践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立足于人的个体的整体性,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同时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新课程体系中,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结构性突破。

第一篇: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实践成效策略

摘要:现阶段小学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而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其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可对其科技素养进行有效提升,最终使得小学生可以养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于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特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德育实践成效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德育教育

一、分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明确增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之一,综合来看当前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状况可以发现仍旧有较多问题存在,与素质教育具有较大差距。当前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并未形成与智育教育相同的科學、系统且规范的教学体系,而且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当前新形势下符合小学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探索。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每个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环境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此种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需要注意该时期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而使其可以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深切感悟。换言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由此可见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探讨小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效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者为国家政府,其用于青少年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将军事国防、劳动技术、思想教育、生存磨炼、科技创新等各类教育于一体,是对小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有效提升的实践场所。就我国某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而言,当前已经配备美术创作室、微机室、设计室、卫生保健室、电子技术室、服装制作室等众多实践活动场所,可对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军训等多项活动进行有效开展,不仅可对小学生吃苦耐劳、创作、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进行提升,还可做到小学生环保意识、劳动意识、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经过我校众多教师的精心研究和深入探究,特将德育教育的有关策略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开展组织记录教育活动。小学生参与培训需要统一着装,并学习行为规范、宿舍管理规定、就餐须知等校规校纪。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军训教育,对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进行培养和提升,进而为后续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借助健康保健、体质测验等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可对自身体质状况有基础了解,并清楚煤气毒、溺水以及触电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典型反应,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急救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学会生活的自救,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第三,开展劳动意识教育活动。借助卫生评优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自觉讲究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维护良好习惯进行有效培养和增强。此外还可借助农场实习基地和餐厅现有设施引导学生对“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学生节俭和劳动光荣的意识得以树立。

第四,开展生活生存意识教育活动。在培训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展开内务整理、卫生清扫等各类生活实习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在实践过程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以及收拾床铺,进而将在家庭养成的娇宠习气进行克服,生活自理意识得到增强,生存能力持续提升。

第五,开展协作意识教育活动。机械维修、手工制作、电脑常识、电子技术、美术创作、摄影、生物探究、服装设计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在教育活动借此对学生的协作意识进行培养。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洋葱切片的制作、简单照明电路的连接、自行车的拆装、卡通图画的创作、国结的编制、电脑动画的制作、场景服装的设计以及制作等,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会对其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于学生日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礼仪实践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对现阶段应当遵守的语言礼仪规范、学校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等有明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对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礼节礼貌、常用手势及动作进行学习,并在日后进行有效应用,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礼貌,做到待人接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使得学生可对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文明史有深一步的了解。

总之,小学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且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于乡镇小学而言,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优化改进,使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而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收获更加优异的德育教育成效。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的地位也随之增长,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随之改变,因此当前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家长均越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提升。德育教育属于素质教育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本文简单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为研究该项内容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当然,我们还需继续深入研究有效推进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汤秀华,周仁彬.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德育研究[J].才智,2018(21):165.

[2]杨培禾.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J].国德育,2018(02):1.

[3]张晓玲.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7(23):99-100.

[4]蒲素.构建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J].现代小学教育,2014,30(05):11-13.

山东省惠民县淄角镇中心小学,山东省惠民县,251716

作者:何丹丹

第二篇:审视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分析*

摘要:教育价值决定,至少制约教育手段,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展开的情况,“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差距,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没有得到保证”。课程被边缘化以及裂化、学科化等异化现象大量存在,综合实践课程在其目标约束下应具有何种表现形式值得继续讨论。通过对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重要论述的分析以及对课程教育目的的理解,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的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文章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应满足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几个特征。

关键词:特征分析;实践反思;知识生产;学校及学科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后,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联系的教育观念再次受到世界范围各教育大国的重视。如美国的“2061计划”,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等。我国亦于2001年6月在所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国际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开设这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在理论上,人们从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诸多理论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课程至今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国家的案例。

在我国,自2001年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专题的全国或国际性研讨会议已举办近十届,以书名中含“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通过读秀中文搜索,可得到中文图书1600多种,而以文章题目中含有“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进行搜索,可得到中文期刊文章4800多篇,硕士论文200篇。

文献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到实施案例,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就实践层面来说,浏览一部分介绍实施方案和提供活动案例的相关文献。如果从多样性来看,倒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动人心弦的案例,但当我们激动过后掩卷而思,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总地来说,正如有论者所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1]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一方面,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不知如何开发。[3]另一方面,虽然起步,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或难以为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边缘性至今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的裂化、学科化却接踵而来。[5][6][7]

对于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困难的种种原因,已有大量文献从课程实施的宏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比如,课程的首次开设,再加上课程的“三无”性,使实施者无以为据。对于导致不能常态化的原因,透过论述,一般认为当前面对的难以常态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到位、资源的缺乏及教师配置难以适恰,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的科学性。[8][9]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们没有论及的常态化何以不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对本课程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的不一致性;同时,学科式配置师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有着深刻的矛盾。[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显然并不理想,以上分析显示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展开,而其中一个重要约束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这里仅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在已有重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的和课程实施进行再讨论。

Paul Ernest曾指出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应能决定或至少制约教育手段。[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必然要体现于它的特征之中。当前一些实施形态显然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它促使我们对该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重新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下面首先对综合实践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思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进行梳理。

1.已有研究的概述。早在2002年,钟启泉先生在《教育研究》发文,从课程编制原理和知识论的视角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价值。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其特征是“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以“主题——探究(经验)——表达”为组织单元,不仅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实现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同时进行“智慧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12]

亦是在2002年,陈时见等则直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是“统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者对三性的解释是,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形成根本区别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并且统整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放性,从课程目标看,表现出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内容看,课程能够及时对知识吐故纳新,具有柔韧性和生成性;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突破基于教室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从评价看,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实践性则表现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13]

2003年,郭元祥和田慧生分别发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郭元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而田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表述在语词的使用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考察其内涵,两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前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性是由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要处理由个体、社会及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实践性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即使是实践环节,都难以超越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而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作者认为,开放性意味着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过程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人化的。由于“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 ‘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14]而在后者,实践性指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过程”;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具有开放性,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活动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方案及活动步骤和环节;自主性指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的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设计、组织、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积极主动地获得一些丰富的切身体验”;而生成性指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目标、新的价值、新的主题”将被生成。[15]

李臣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基于这一定义,李臣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①活动设计的前提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②活动展开必须遵守“学生的体验过程”的基本规定;③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的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应是主体性活动方式等5个方面的特点。[16]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一些学者对该课程特征的一些阐释,它们对人们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涵,以及对课程的展开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看法后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有研究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具有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教学价值的创新性等特点”。[17]

显然,不管是立足点、明确性,还是内涵及深浅度,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论述非常重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和内在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性、自主性”,也有论述强调综合课程活动的个人化,这些差异展示了理论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课程展开到今天,丰富的现实,包括异化促使我们对课程内涵及相应的特征需要站在“巨人肩头”做进一步的思考。

2.课程特点再思考。下文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特点内涵的阐释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思考。首先,特点及内涵将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的边界,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

对于课程目的和定位,课程纲要已明确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从这里出发,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特征。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的。知识的分科曾是人类发展历程上的重大进步,但累积的知识已是如此庞大,知识的类分已如此细化,任何一门学科分支的知识、信息足以使一个人淹没,跳出学科知识的分裂,在整体意义上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知识,理解整合的知识能解决什么以及尚不能达到什么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共享的时长已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得各种问题更趋错综复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迅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出及时应对,同时使得单纯的线性研究不复存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有大量的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研究结果往往是点阵式的跃出,这使得每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对问题研究进展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整合与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甚至几步的方向做出规划。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分析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分析的深入,知识与信息将变得迅速的复杂化。我们必须具有管理复杂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亦即整体、系统的观点。所以,知识的进化乃至社会的进步都要求学生的学习对此综合性做出反应。

基于这种综合性的理解,那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再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诚意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超越学科课程乃至综合课程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内容的例举不应成为课程实施中课程割裂的理由。而那种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xx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综合性的误解。同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渡性课程的观点是对综合性的价值缺少充分理解的表现。在这种综合性下,像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单一配置教师或根据纲要内容分别配置教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无法承受之重,而对课程目标来说是“无法承受之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对综合性课题知识的极度缺乏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极不敏感,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大而无当,不了了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的,它必须使学生处于活动之中。毋容置疑,我国中学生的大部分课程是纸笔化的,并且学习是一个师生高度交融,教师全程指导,争分夺秒、绵密织网的过程,可谓是深度把玩概念式的学习,但我们已经知道对一个概念的认知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种单一的纸上谈兵式情景使学生知识难以迁移到复杂情景,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也同样知道,即使是学科课程,如果不把它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将回到前概念状态,这可以很好地从我国低科学素养与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不相称的现实得到印证。学生需要一个相对从容的空间,能综合多种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实践是思维的载体,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展开。那种黑板上的垃圾分类处理,一节课式的理财,从知识的生产看毫无价值。

知识的生产确乎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际问题的推动,一个是知识系统内部的张力,但回顾知识生产的历史,归根结底,知识的创造孕育于实践。实践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除母语外,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具体化过程比它的反面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应是综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情景化,并历经实践达到深刻化过程。

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强调学科学习是简单化的割裂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直面复杂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看到一个人要具有处理基于个人、社会、自然为基本要素的复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他首先必须拥有的是相应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有学术性即在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不能承担得起责任的人,对社会的体认是一种理论支持下的深刻透视,实践是科学指导下实践,不是简单动作技能甚或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纯粹停留在收获消息的层面,观察其效果是“远看成绿近似无”。 信息不等于知识,一般来说知识和信息存在关系K=lnr;[18]同样,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会自动转化为知识,它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机制。这个过程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以研究为名的活动往往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会提供丰富的题目,或者学生寻找题目,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走下去。由于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更不是其核心,当然也无须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教师不能仅围观,或坐等咨询。没有学术审视、理论思考,系统化、结构化过程,仅是凌乱的现象、事实,不会有什么价值,正如每天吃三角形饼干也吃不出三角形概念。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人工设计学习环境的学校委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但根本上人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学校是授受社会知识的中间物,知识存在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通过它的文化物品、语言及社会机构等工具影响人的认知;[19]知识的表征形式、生活的社区乃至公众的范围,以及文化,阶层,社会思潮等等对知识的传播、分布、转换对有着极大的影响。[20][21]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是学校生活,社会被学科学习隔离,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道听途说,或浮光掠影,充满着距离,极不真实,教育内容纯粹是人工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应是打破这种封闭性建立学校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通道。

最后,它是一门必修课程。当然首先是一门课程,但实施中,我们把它裂解成3门甚至4门课程,使它不再具有整体性。即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经验没有得到组织,而把它分成几块分而治之,这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则,我们没有课程的边界,也无法知道材料是如何被组织的。

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过渡性课程,它最终要消融于学科之中。学科学习当然不排斥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活动,但把该课程学科化显然违背了课程性质——必修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会受到损害。

另外,课程的必修性还在于不能把该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甚至兴趣课。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该课程已具有“精英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倾向。很多研究报告更乐于奉献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案例,展示活动所获得的奖项。我们无从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学校提供的研究课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尽管人工学习场所的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与社会的过度隔离一直受到人们的警惕,我国就一直有批评读书人“五谷不分”的声音,卢梭、福禄倍尔等对此也早有论述,上世纪杜威更提倡“教育即生活”。但当“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强大的传统,改变它总是极为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改善这种状况的又一尝试,它首先需要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当然也需要实践创新和坚守,本文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征的新的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走向常态和有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纪要,http://www.fjxkc.cn/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0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几点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5-9.

[3]张正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何举步维艰[J].校长阅刊,2006(12):10.

[4]王艳荣.变了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4(9):76-78.

[5]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6]李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11(11):104-104.

[7][9][10]董玉成.适合年级组和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J].新课程研究,2012,(10):16-19.

[8]朱莉.关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5):41-43.

[11]Paul Ernest著.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2.

[1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8.

[1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0-43.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17.

[1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10-13.

[16]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7]彭小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92-294.

[18]尼古拉斯.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雷舍尔著,吴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0.

[19]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36.

[20]D.Frandji,P.Vitale.knowledge,pedagogy and society,Routledge,2011:3-11.

[21]Sandra Jovchelovitch.knowedge in context, Routledge,2007:3.

作者:董玉成

第三篇: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立足于人的个体的整体性,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同时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新课程体系中,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结构性突破。

“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知识背景,通过学科渗透方式,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方式并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样性综合活动。它立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所以,改变当前物理教学单纯重视“教”而不重视“学”的不良倾向,教师需要把握“学习理论”的本质,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学生通过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目的不是为了改造外部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及科学结论形成的过程,进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笔者通过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教学反思,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加实践活动的自愿性和活动过程自主性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学生自愿选择或自愿结合参加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内容的具体选择与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学校与社区的具体条件,灵活地选择活动项目。因为只有符合学生本人意愿和内在需要的活动,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学生活动时才有更强烈的自愿性、迫切性和持久性。此外,学生还将参与活动的设计、准备、安排和组织,整个活动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中心,学生在自学、自治、自理中克服各种挫折,经受各种考验,培养独立性、自觉性、创造性及各种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独立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家长应尊重、照顾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人意愿,让他们自愿选择活动主题,使他们在活动中成为活动中心组织者。

二、实践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性

这是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它要求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结合生活实际投身到社会、投身到自然的实践中去,灵活地运用文化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操作”等方面结合起来,使活动课真正做到以实践活动为核心,有比较具体的动手实践内容,有完成动手实践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物理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三、综合活动要求的灵活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这是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个性。一是实践活动的目标确定不是划一的,有较大的弹性。活动课程以培养兴趣、发展个性为目的,由于学生客观上存在着差异性,要求每个学生达到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可以因人、因组、因班而异;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参加的学生的意愿来确定,可宽可窄,可多可少,可深可浅,富有伸缩性;三是活动的时间,参加的人数自由度大,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至于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内容,也可采取不同形式。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正由于具有内容广泛性和活动形式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这一点上说,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等价实施,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主体成长”的素质教育观。通常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个体活动”型,即活动的过程仅仅是由学生个体独自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比如完成某种项目设计,这种设计无论是独立任务的完成和作品的产生,还是项目设计中的某个部分的制作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虽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要与人交往和沟通(如向人请教、与人协商、查询资料等),但其所有的决定和判断都要求学生自己做出,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要由学生个人完成;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型,是以4~6人小组为基本形式,个人与集体活动包含在小组活动之中。这种活动向学生提供了可以进行横向交流与多向沟通的机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与合作,总结经验,共同提高。这种学习形式往往以“专题学习小组”或“专题研究与操作小组”的形态出现;三是“沙龙”型,对于一些具有共同研究主题的个人或研究小组,常采取“沙龙”形式,以“头脑风暴”的方法,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相互启发,达成共识,促进个人或各研究小组的研究进程。

四、活动内容和方式的趣味性以及活动环境、气氛的愉悦性

这是物理实践活动的生命线。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应力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要求进行活动设计。通常而言,趣味包括内容有趣、形式有趣、情境有趣、目标有趣、方法趣味。趣味是学生学习内在需要决定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安排新颖会引起学生好奇心,如果以分组竞赛的形式组织活动就能激发学生好胜心。若教师安排的活动结果有诱惑力,还能激励学生乐学、好学;同时为学生创设趣味盎然的活动环境,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造成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参加活动,尽情地显露自己的才能,因而又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潜在的个性特长的作用。否则如何能吸引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投入呢?

五、与必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

相关性是指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学科类实践活动课程与必修课程在内容上的相关。这种相关包含两个层次含义,即一是实践活动的某些内容,要以学习必修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二是精心创设的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必修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性是指绝大多数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单学科活动,也不可能是纯学科活动,它总带有一定程度的学科或不同学科间的综合性。物理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有利于学科间横向联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从整体上全面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外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活动课程,其实质是一种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实践活动,其活动本身强调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感受和过程体验,并以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的维持为基础,以主动探究,勇于实践为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李贤文

第四篇: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

摘 要:把大众文化资源引入到中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中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甚至语文课外课程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主要对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众文化;综合实践;探索

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为盈利而制作。同时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和俗气的娱乐需要,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大众文化对中专学生成长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一、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众文化用世俗的眼光关怀当下个体的生活和内心感受,并且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使得大众文化很快博得大众青睐,改造着当今的文化,改造着当今的人们。大众文化一经出现,就以其强劲的浸染力和生命力迅速抢占中国的文化市场,完全改变了当下中国文化的构成。

在这种多元文化格局中,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受到新兴崛起的大众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把大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势必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中专学生的吹捧。同时对于各个中专学校的语文组来说,大部分老师对大众文化也充满了喜爱,一直都关注着课程改革,并且大众文化还符合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如果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顺利开展把大众文化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二、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特色目标分析

通过引入大众文化,也就是力求通过学生亲历的过程和各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一般来说,可以达到以下特色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趣味。

2.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和进取态度,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3.增进对大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把学生带入社会,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辨识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批判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总目标

一般来说,课程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推进学生对社会、自然以及对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体验与认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来说,这个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分享、合作、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并且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发展实践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丰富经验和积极体验,发展对知识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形成对社会、自然、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的关爱。

三、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方案组织与实施

(一)课程活动的组织形式

根据研究规模的不同,采取集体交流式、小组合作式、个别探究式三种,在实施的过程中,這三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活动需求,可以将三者结合在一起。

集体交流式指的是以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发表、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交流不仅是针对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困惑而进行的集体讨论,还可以是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发表。个别探究式是指在主题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探究活动。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个别探究式应用的范围最广,这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个体为学习单位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式指的是由人数不等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综合以上组织形式,在整个实践活动中,不少中专院校一般宜采取小组合作式的课程活动组织形式。

(二)专题研究方法

对于每个专题,依据具体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同时使用,因为有的可以了解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认识与态度;有的可以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与学生成长关系的现状;有的可以让老师注重对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研究课题的分类。

四、大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具体实施流程及实践

(一)课程方案具体实施流程

1.确立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方向

首先在第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一般主要是和同学探讨一下整个研究活动如何开展。比如在活动开始之初,可以对学生做个调查,制作一定份数的问卷调查内容围绕“大众文化展开”,通过总结统计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最大的是服装、流行音乐、网络、电视等大众文化形态。这样一来,在正式开展研究活动时,可以把学生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心理定位。

2.确立学习课程主题

(1)根据学生中的一些不良问题作为切入点。如可以提出网络游戏对中专学生的影响为研究主题,这主要针对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风靡校园的网络游戏对大家百害而无一益,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逐步摒弃不良的思想行为。

(2)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兴趣出发。老师作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平时要注意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对于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召开讨论会,做出指导。要坚持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3.学习如何呈现研究成果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让学生从文字性成果的角度做点体验,这是由于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很多。教师可以在新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通过设置经典影片欣赏,对于电视选秀节目的看法等几个主题来进行学习;通过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选秀节目或者优秀影片,来对自己手里的东西作出成果展示的回应。

(二)课程方案具体实施实践

1.活动前的提示

首先,老师要告诉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不理解的问题时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向自己的朋友求助。其次,老师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对于讨论的问题深入挖掘。

2.活动中的指导

首先是学生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产生主题,老师要进一步对主题的产生提供一些方法,以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找到研究的课题。其次是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抓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挖掘,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最后是学生在呈现成果时,老师要注意指出优劣,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要点

学生在活动中关注的重点不只是对于大众文化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参与的态度、价值与情感观。特别是学生在活动中对大众文化充满兴趣,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等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4.活动后总结

首先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大众文化有初步了解与认识。其次是老师及时地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活动的实践意义。最后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整理学习资料,同时请学生畅谈体会,使他们能够获得深入地体会。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费斯克(美).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汪,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庞玲

第五篇: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路径探析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精心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等积极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某种程度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高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发挥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路径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策略研究》(JCJY210105010)研究成果

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多样,里面囊括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1]。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教师要能够深刻把握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紧密联系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出高质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写作课程的融合,圆桌会议形式

我国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们的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由此拓宽学生们的文学视野,提高学生们对国家的忠诚度和认可度。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和学习古人优秀的智慧和精神,提升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2]。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融入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凸显为两点,一是尽可能引入中国文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知中华精神,并以多元视角看待中华文化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二是要注重学生们的实践教学,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注重理论教学,学生们只能被动的听讲,但是文化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性内容,应该贯彻落实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例如在进行写作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变为学生们自由交流的平台。教师需要将学生们分为5人小组,让小组学生坐在一起,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如学生们需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这一主题,然后以各个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为核心,讲述该朝代关键的传播人物,如春秋时代的孔子等,教师提问:不同历史而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导向如何?代表人物的著名学说是什么?学生们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深度讨论,小组成员需要充分参与整个讨论,每个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成员之间可以互相点评对方的观点,最终每个小组需要整理出讨论方案。方案以语文作文的方式提交,这样的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会比以往更加高效,学生们将写作成为了一种梳理自己中国思想的工具,今后也能够更好的发扬中国文化。

2.经典诵读吟唱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各类经典文学作品,如名著、古诗词等更是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经典诵读是体悟经典作品的重要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眼、口、脑、心等方式直接感悟经典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具备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此外,经典诵读活动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在体会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出细腻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性格[3],最终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我是经典诵读传承人”的诵读活动。由教师负责制定经典诵读比赛规则:学生们要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选择的经典诵读作品,然后自己制作诵读课件,最终的诵读评比结果需要结合学生们的诵读表现和课件共同确定。这种方式是将书面语言表达和口语表达综合起来训练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如某学生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诵读参赛作品,课件上介绍了该词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词作,然后还结合词的内容创建出了相应的情境,同时配上恢弘磅礴的钢琴曲,宋词一般在古代都是用于吟唱的,该生也采用的吟唱方式吟唱词作品。相对于以往的背诵式学习显然更能够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学生明显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情更加充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刷新了学生对传统作品的认知。

3.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指导,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会明显增加、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觉得整本书阅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只是引导学生们自己去阅读,但是这样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差的,因此不妨将其纳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与教材中要求的书籍阅读有机融合。

整本书阅读是有法可循的,读书不能漫无目的的读,更不能随便读读,无论是读一篇文章,还是读整本书都要读懂,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为了便于学生们今后展开独立的整本书阅读,最好能够向学生们传播一些阅读技巧。通常来说,整本书阅读需要分为四个步骤:预读--浏览--阅读--交流。预读就是先认识一下这本书,主要用于激发学生们的阅读期待,预读的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封面、观察书名、书的类别、作者、书的封底,由于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一样,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联系书名你能想到什么?能不能想想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诸如这样的自问自答也是有效果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先掌握整本书的结构和大概内容,如整本书的内容是以怎么样的顺序编排的?接着才能真正进入到阅读,学生们可能都熟悉阅读是什么?但该怎么阅读却掌握的不够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阅读一定要有笔记,可以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最后就是交流,交流可以是自我交流,如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和其他人进行读书分享,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进一步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等读书活动,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然后借用教材中的书籍《乡土中国》作为例子,让学生们及时运用提供的阅读技巧开展阅读尝试,并及时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认同感等。

4.結语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类学习需求,具备深刻的教学价值。教师要能够挖掘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背后的教育价值,如组织学生们共同讨论某个具体的话题,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写作计划,或者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诵读朗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创造和创新解读经典,热爱经典作品。最后,要重视整本书阅读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强化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等。

参考文献:

[1] 付绍清. 优化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然路径[J]. 科学咨询,2020,19(47):231.

[2] 赵国栋.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9(6):148.

[3] 张学君,石杰.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案例[J]. 文教资料,2019,62(18):48-49.

作者:贾向华

上一篇:情境认知理论论文下一篇:专业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