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艺术设计思维分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过绘画内涵及特征与商业艺术设计的基本涵义及特征的简单论述,找出商业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差异性,对商业艺术设计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画如其人;自我表现;实用性;经济价值;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作者简介]李苏云,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业艺术设计思维分析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业艺术设计思维分析论文 篇1:

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商业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艺术设计的身影,艺术设计本身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设想,其具有其一定的专业性,而企业的商业活动则存在很强的市场性,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是我国的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还不是非常成熟,而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加强我国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商业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 企业商业活动 现状 必要性 措施

1.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现状

艺术设计本身是现在高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原则。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逐渐被应用到企业商业活动之中,这虽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有利,但是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设计师在,在设计视野上相较于以往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商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适应市场,满足客户的要求,只有和客户的不掉保持一致的话,才能达到理想的商业宣传的效果。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失败并不能仅仅从几张海报来判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才华并不能从几张海报中完全体现出来,但无疑它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目前在我国的社会商业环境中,缺少像海报这样的宣传方式,在文化氛围的渲染上还不够成熟,很少有客户懂得尊重设计师,因为艺术设计在我国还不是一种主流的商业活动的催化剂,诸如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难道说它的广告就真的那么有感染力么,这也未必。使其火爆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的刚性需求, 现在的商业环境的作用,并不是艺术设计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通过对这个例子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艺术设计不仅受到设计师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的商业环境对商业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和我国商业活动的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并未达到创新型为主的商业发展模式,企业的商业发展往往采取复制的方式,这样的环境下,艺术设计很难得到相应地发展。我国在版权方面的法律规范并不是十分成熟,这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缺乏必要的市场,人们不愿意在艺术设计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因为其能通过复制的形式更廉价得获得创意,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我国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程度。

除了商业环境的原因之外,现在的商业活动将艺术设计利益化,用于商业的艺术设计虽然应该有能够和市场结合的部分,但是如果过分的重视商业活动的效果、盈利的目的话,就会使得艺术设计本质发生变化,艺术设计本身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设计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设计师必须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来不断修改自己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无法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使得原本合理的设计变得非常商业化,从而失去了长远发展的能力,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这样就是得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周期相对比较短。由于存在着结合方面的矛盾,使得艺术设计并不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商业活动的发展。

2.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必要性

2.1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非常充分,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商业活动中显现的作用还不是非常大,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到期对于商业活动的重要性。发达国家在艺术设计的应用方面比我国更加成熟,其商业发展类型在很多程度上艺考的是创新,而我国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复制、抄袭、刚需等,由于存在着这样的改变,我国的艺术设计的现状并不能代表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趋势。以苹果为例,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咬了一口的苹果”在我国掀起了飓风,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我国的销售额相较于国内品牌来说高了很多。这也就说明了设计者的理念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和消费者产生了共鸣,人们更愿意为这样的设计买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的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艺术设计,只有进行创新,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生存发展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基于此来说,艺术设计在我国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2人们生活的必要需求

在我国艺术设计并没有对商业活动产生足够的影响,人们开始在怀疑是否需要艺术设计,当然这个答案必须是肯定的。虽然现在我国的商业环境不利于艺术设计的发展,但是根据其他国家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在哪些知识、文化、版权等保护比较好的国家,艺术设计往往比较好,而那些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风俗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的国家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不管艺术设计是不是被我们感知,被我们重视其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我们购买商品的包装,我们看的广告,其中都包含着设计的元素。虽然我们可能并不知道我们在欣赏艺术设计,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产生了一种对艺术设计的内在需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需求,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绚烂多彩。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当人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你就会提高其需求的程度,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温饱之后,其就会产生相应地的审美要求,不但要求物品要实用,而且还要美观。正是存在着这种要求,使得艺术设计在企业盛业活动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3.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措施

虽然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并未很好地在企业的商业活动中应用,但是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其发展的潜能,为此,我们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效果,使其与商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具体来说,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设计的人文性

艺术设计虽然称得上是一门美学,但是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设计体现的是设计师的基本的品质、人文的关怀。为了使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和商业结合在一起,那么设计师就要做到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对人性需求的根本把握,着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审美”需求,这样设计师才能在商业活动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3.2丰富设计的内涵

商业活动只是艺术设计的一个载体,通过商业活动、盛业产品,人们接触到艺术设计,并了解艺术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设计师要有自己的世界性视野,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积淀,而后还需要将这两个方面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艺术设计更好地与商业活动相结合。诸如我国虽然引入了大批国际的设计师,其有很高的国际视野,但是在商业活动中艺术设计却体现的并不是那么完美,这主要就是因为,我国的企业缺少对于本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没有丰富企业的文化以及设计的文化,这样就使得企业难以获得应有的发展。

3.3加强相互了解

以往,企业和设计师之间并不是非常了解,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审美进行艺术设计,企业则处于利益的考虑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双方应该深入对方的设计和经营中去。设计师应该参与到商业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商业活动的内涵,了解其来龙去脉,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这样才能使其设计带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使企业的商业活动能够更好地进行。而企业也要排出相关的代表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只有企业了解设计师的内心世界,才能在设计过程中相互磨合,达到完美的艺术和商业境界,为企业和设计师都带来应有的价值。

3.4加强团队建设

商业活动的设计开展不容有失,但是设计师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有些设计师甚至很偏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商业活动的进行。为此,企业在找相应的设计者的时候,可以尝试找一些设计团队,这样能够克服个人设计师偏激的缺点,还能不断兼容很多设计的优势,通过设计师们的讨论还能使设计更好地满足商业活动的要求,这样往往能够促进玩我国商业活动设计更好地发展。

3.5加强职责分工

现在的设计师往往一个人兼任与企业商业活动有关的所有设计方面的适宜,这就使得其职责相对较多,不但需要有良好的艺术创造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管理能力、设计执行与绩效评估、反馈能力,这样无疑使得设计师身上的压力加重。如果设计师只注重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方面的才能的话,其将很难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就难以使商业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应该对设计师的角色进行分工,这样才能各施其才,更好地保证企业商业活动的质量。

3.6培养本国设计师

虽然现在我国的设计行业还不是非常成熟,缺少致命的艺术设计师,但是企业在发展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本国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商业利益。若一味引进国外设计师的话,就会造成本民族文化的缺失,难以得到理想的商业活动的设计效果。为此,企业应该给予本国设计师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够锻炼出更多的人才,使其更好地为本国的商业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4.总结

本文阐述了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艺术设计在企业商业活动中应用的措施,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商业活动的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光.现代商业艺术设计思维的新动向[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

[2] 吴兴明.重建生产的美学——论解分化及文化产业研究的思想维度[J].文艺研究,2011(11).

[3] 石元伍,朱斐斐.儿童产品的商业设计[J]. 商场现代化,2009(05).

[4] 陈卫民.商业设计与消费[J]. 商场现代化,2009(07).

[5] 阿格妮丝·赫勒,冯宪光,王晓路,吴兴明,马睿,傅其林.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问题的对话[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02).

[6] 吴兴明.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作者:周新运

商业艺术设计思维分析论文 篇2:

浅谈商业艺术设计的特征

[摘要] 通过绘画内涵及特征与商业艺术设计的基本涵义及特征的简单论述,找出商业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差异性,对商业艺术设计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画如其人;自我表现;实用性;经济价值;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

[作者简介] 李苏云,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江西 南昌 331100)

一、引言

“美术”—— 一种美的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商业空间艺术、工业造型设计和书法、篆刻以及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摄影艺术等。

美术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它是人类直观地反映现实和掌握世界的唯一艺术手段。美术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形象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的精神、思想、情感和意义等。美术形象实际上是“形”与“神”,外在与内在有机结合的体现。

被称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英国,1851年由女王伊丽莎白在伦敦开办世界上第一次万人博览会,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拉开了美术与技术、工业与工艺、技术与经济、设计与经济的序幕,各行各业为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千方百计地把经济与艺术结合起来,从此世界上就开始商业艺术设计的革命运动。

二、商业艺术设计的基本涵义

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完善之前,设计与绘画的关系始终是难解难分,甚至于纠缠不清的,从社会到学校,从教员到学生都处于对这二者甘心情愿的模糊认识中,依附于美术教育的结果,造成单纯追求表面装饰和设计者个人的自由化,随意的艺术倾向,那种认为设计是纯艺术或设计是纯技术的错误观念。这与机器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标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是格格不入的,设计和纯美术是两个概念。所以把商业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差异性找出来,使设计者们明确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器工具的出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设计活动的开始。由打制到磨制石器光滑的外表,对称的造型以及锋利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追求和对实用功能的理解,把实用性和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物质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是人类设计活动的基本特征。

在设计领域中,工艺美术是一个品类繁多的系统。随着材料技术的出现,其种类还会不断地扩展。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涉及日常用品的许多方面,对美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他们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工艺美术追求的一般标准。一些特种工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或经济价值,很高的艺术价值。

工艺美术由于和人民生活有着广泛联系,社会需求量大,一般采取批量制作的方式,重复生产。近几年来每年产值都在上百亿元以上,并且还为国家创造了不少外汇。

随着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加速发展,到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一个新兴的工业设计领域,“从小钥匙到大城市”,都在它关照的范围之内。它在现代工业和美学的基础上综合了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生理的、商业的、社会的等各种因素,为批量生产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进行创造。它的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把造型艺术和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工业产品艺术化。配合工业生产,创造出大批既有先进的技术性能又有新颖美观的形式的产品,就是它的任务和目标,为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设计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受到国家的关心和重视。1956年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随后,全国各地的地方艺术院校纷纷设立了实用美术系科和专业。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前,设计教育的中心依然是停留在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上,绘画技术作为设计的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这仅仅是基础而已,并不是设计师的全部能力。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及市场的迫切需求,设计教育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设计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又独立出来不少的设计门类。若按设计的目的来分类,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又称平面设计,可分为标志、字体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POP设计等。产品设计可分为工业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环境设计可分为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特别是环境设计对房地产、建材及装饰材料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三、商业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这些设计领域都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

设计的主体在现实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实用性和价值性。包含艺术、科学和经济三重意义的崭新概念的构成形式,完成着从构思行为到实现价值的创造性过程,实现其所应有的综合价值。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设计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到了当代,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必须要建立设计的团队,用团队的力量去满足客户的社会需求,也只有通过团队精神的力量去占领设计的市场。

2.设计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从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体制)来说,设计方案的执行,必然带来成本、材料、设备、能源等各方面的开发和生产费用的增加及智力投资等等。合理安排配置开发阶段的投资比例,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研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形式及相互关系,是得到可行性方案的有利手段。批量生产是带来的成本投资、管理投资和最终的价格、利润之间和关系,以保证设计预案的执行。大家都知道,亏本的生意不会有人去干。最后,专利的注册申请和保护,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得到法律保护,这是使设计获得高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生产水平及技术因素也因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使设计由图纸走向实体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设计中生产技术作为因素的重要部分,因当被充分得到考虑,并从有效利用现有生产技术和新的设计推动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当前设计的意义。如就书籍装帧设计而言,书籍装帧设计首先会受到书稿内容的限制,插图设计要受版面设计的限制等等。一方面,它们要适应当代印刷工艺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推动新的印刷工艺的开发。

从以上可以看出,设计师从事设计有许多的制约因素和许多的限制,设计师根据对企业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分析,应当作为确定设计方针的依据,即所谓“设计定位”。就是说要把企业的意愿和消费者人格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绘画是画家通过自身的作品与观众产生精神上的交流,画家本人的意志自然是第一位的,这是绘画的目的,但是包装设计师旨在扩大销售商品,不是推销设计者,设计者是第二位的,包装如果按绘画艺术的“自我表现”去设计,结果无疑是失败。过去企业选择设计人员也是以“画画”为标准的,这种观点认为“包装设计是纯美术的实际应用”是不完全的,只可说是对了一半。设计师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既要把消费者种种物质与精神要求,运用独特的设计语言、视觉形象给予表达出来,又会受到科技生产条件的制约,不能“自我为主”、为所欲为、自我陶醉地进行设计。

有人曾经说过广告设计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既有种种限制(如广告主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就迫使广告创意不得不在广告主的要求下进行广告创意活动;另外,广告媒介的限制,不同的广告媒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广告创意必须依据广告媒介的本质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还有,不同的广告信息内容本身就限定了广告创意的构思方向),又要想出精彩的创意,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设计创造着更加合理的生存环境。特别是现代生活中,人们社会化的活动、经济活动、材质的造型设计,离不开美的理想追求。一张小小的邮票,一种药品的包装,一套服装的样式,一座房屋的构造,一辆汽车的造型,一台机床,一套家具,一艘轮船,一架飞机,一个公园,一座城市的环境,无一不需要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协同精心设计。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开拓,是包括功能,材料、工技、造价、审美形式、艺术风格、精神意念等各种因素综合的创造。它与绘画艺术是有很大的差异,设计师与画家是社会的分工不同,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不要强求一致,要依据自身工作特点进行工作,完成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

[责任编辑:徐国庆]

作者:李苏云

商业艺术设计思维分析论文 篇3:

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构想

[摘要]文章从知识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并从人文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素养以及商业素养培养等角度,对科学构建艺术学科教育体系进行了探讨。指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在高职教育环境,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的引导下,从现代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素养的要求出发,进行立体的探索,构建科学、系统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才能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学科教育 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尹健君(1963- ),男,安徽蒙城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及美术学的教学和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技术的含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许多艺术设计从业人员、许多岗位不仅需要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更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的复合。尽管现在艺术设计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但是从业人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却越来越广。鉴于此,从知识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认识高职高专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和市场的要求。针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与特点探索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毕业生的了解和调查发现,学生大都存在着先天不足,基础薄弱,既没有整体知识面的“宽”,又不具备某些关键能力的“专”,从而表现出竞争力相对薄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职业岗位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但不能片面地强调应用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既然是属于高等教育就不能把它沦为职业培训所,要把它看成一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熔炉,使学生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可适应应用技术发展以及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不能使学生停留在一种固定的职业训练上,而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培养,从专业教育为中心向综合素质教育为中心转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学科教育体系

构建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1.人文文化素养教育。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也是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等的交融,它具有集成性、跨学科和实用性强等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是大文化,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所以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专业基础知识、技术表现和造型能力之外,加强随时代发展所必需的人文文化素养等相关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培养是必需的,如美学、文学、数理、新闻学、民俗学、哲学、历史、地理、综合艺术、法学、表演、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文文化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和武装学生的头脑,更好地掀起创意设计的头脑风暴,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提升设计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列宁在其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深刻指出:“只有那些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做已达到的成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往往为“职业”“技术”所限,把课堂单纯地当成一个软件技术培训班,而忽略或低估了“人文文化”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另又受学制所限,虽然是三年但是第三年就要离开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三年的学制也就缩水为两年,而在校的两年有效学习时间内也主要致力于技能的学习,加之有些学校本身不够重视人文学科,因而整体人文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缺少创新能力和灵活性,表现出营养不良、后劲不足,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强调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文文化素养的培养对增强学生专业的生命力、设计的创造力以及艺术的表现力,对于今后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只有不断增长阅历,积累知识,联想才会丰富,视野才会更加开阔,手段也会更多样,并且达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的境界,从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

2.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的培养除了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以外,主要是通过艺术设计学来实现的,艺术设计学一般包括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史等的教育。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各国的设计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设计理论课的学习。就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学生而言,修完了136学分才可毕业,其中理论课占45学分,可见国外对理论课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史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很重要的专业基础在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是被忽视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更是空白。

艺术设计理论和艺术设计史不仅仅是把设计观念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培养有思想文化境界、懂得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设计应用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风格流派,把握设计状态、发展方向,使学生从无限的知识系统中汲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也是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科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然,理论和实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作为高职教育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如果不注意专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必然会表现出后劲不足,丧失更多的发展机会,没有基础理论做指导的技术操作实践是很盲目的。所以在设计教学模块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又要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但要明白企业需要的是设计人员,而非软件操作人员,教学指导思想不能存在偏差,否则培养的只能是没有设计思想与创新能力的软件操作员。

但是,如果只注重对理论的阐述或盲目地加强理论深度,势必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遗忘也会提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为审美与实用结合的艺术设计活动更是如此,如果理论不能指导设计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要在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下,着眼于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理解与消化基础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渗透。艺术设计活动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培养的学生基本要做到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只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才能进而构建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3.实践能力素养教育。实践能力素养是指人的能力素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反映,包括自学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与科学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一个自然人向设计人迈进,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能仅靠书本知识和课堂去实现,必须通过参与各种设计实践活动使各种素质互相渗透融合,各种能力互相提升,逐步形成具有创造特征的创新实践能力。

现代社会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趋势,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极其苛刻的,尤其是对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实践能力素质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最为重要的一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强化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时间里积极参与社会的设计实践活动,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开发,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司、企业等相关单位兼职。一方面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实践,使学生直接深入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发展规模、生产状况、产品生产决策过程、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理念以及市场营销、消费心理、购买力、区域文化、风土人情、国策、国情、新观念,直至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司、企业兼职或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受教育者对职业岗位有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对岗位目标有个初步的了解,增强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为走向社会、岗位适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自身价值也能够进行客观评价,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同时,学生在兼职工作中获得职业技术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加强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上述让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与开发,或到公司、企业等相关单位兼职以外,还可以实行工作室制,把教室变成各种工作实习制作工场,这一教学形式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工作室的教学可以课题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并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际工程的设计实践与管理,为学生搭建一个“综合设计”“专题设计”的实践平台。利用“工作室—虚拟设计公司”这一实践平台进行专题或综合技能训练,从而达到职业岗位规定的技能水准,养成职业习惯,熟悉设计流程,强化设计能力,提高服务意识,培养与市场沟通的能力,缩短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的距离,缩短学生走向社会岗位的适应期,为就业做好心理和能力的储备。

4.商业素养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门对社会经济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生产力、商品力和经济力的制约,是经济发达后的产物。只埋头于教室里完成设计而不熟悉或不了解商业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理想追求、生活情趣、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和其商业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对一个设计师来说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且也失去了与市场沟通的能力和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商业文化素养是一种深化于内心体现于行为的商业精神及理念。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为商业活动服务的艺术设计往往能给人以崭新视野,因为商业文化反映出的是商业的深层的优秀内涵。透过商业文化,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得到提高,并使其具有高尚的伦理性、道德性,同时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求真意识、平等和民主意识。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商业素养的教育为其在商业社会活动中发展自己提供内驱力。没有这种内驱力,要想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是相当困难的。

商业素养要求设计师随时关注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并具有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的能力,以便根据其不同需求进行设计,确立设计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心理,并使之接受,否则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也就建立不了双赢的现代商业设计关系。

三、结语

总之,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把握好复合型、综合型、应用型的培养方向,从现代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素养的要求出发,进行立体的探索,构建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加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这是社会文化大环境的需要,也是现代人才培养观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变化、发展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内涵提出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李龙生.艺术设计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9.

[3]尹健君.关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4]冯健亲.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漫步[J].装饰,2003(10).

[5]赵明义.马列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释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作者:尹健君

上一篇:09司机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学校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