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旅游作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各大高校正陆续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确保改革的方向与新业态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有必要对其保障机制进行重点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论文 篇1:

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摘 要】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广西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创新资金的投入、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及创新平台的搭建五个方面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旅游管理 创新型人才 保障机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广西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处于优势地位,必然要求行业内集聚大批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西高等院校作为地方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保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一、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通常指在学习和工作中能破旧立新,不拘泥于固有思维,勇于开拓和探索,能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而由于旅游业自身具备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这决定了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行为的有力驱动,它表现为一种兴趣和欲望,对主体的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化需求,只有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超前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进而为行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种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对旅游发展形势能保持敏锐的视角,对旅游新事物有着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并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欲望。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思维主体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进行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的高级思维活动。它不仅“是个性的核心要素、智力的核心成分,更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元素。”旅游业本身是高敏感性,极富变化的行业,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树立充分的创新意识之后,应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养成不从众、不泥古,随时能以独特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创建具有独特社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意识作为一种兴趣,要切实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必须以创新思维作为指导方法,以创新能力作为执行保证。由于现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业态扩展迅速,信息更迭频繁,这意味着旅游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更应该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技术储备,并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将各种极富创造力的想法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二、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广西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在这种背景下广西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主要有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13所普通高等院校。综观这些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都较为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却显然不够,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到教学评价等众多领域,均离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较为缺乏独特个性及创新精神,无法满足广西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认知不足

目前,广西大多数高校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广西高等院校均为以培养本科学生为根本任务的教学研究型高校及教学型高校,其普遍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点群体应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应为研究型大学的任务,从而忽视了对本科层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研究型大学培养和造就具有新理论、新思想的人才,教学型高校培养把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具体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基石的教学研究型及教学型高校,更应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正是由于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认知不足,广西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未将对创新素质的要求纳入到其正式的培养目标和体系中。因此虽然每年广西高校招生及毕业人数大幅增加,但能够独当一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创新人才仍然较为缺乏。

(二)教学方式创新性进展缓慢

近年来,广西部分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不断探索,促使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课程中运用。但是总体而言,以教材、教室和考试为中心的维持性教学模式,在广西大部分高校仍然居于主导地位。而维持性教学主要是着重对前人知识的灌输,对前人经验、思路的传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作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得以充分调动,开拓创新的视界和眼光也被严重限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均极为欠缺。

(三)创新型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型教师的引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体制模式影响,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均有所欠缺。这一方面是由于广西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创设较晚,且脱离于历史、地理,外语等学科,因此相当数量的教师是从原学科转行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缺乏相关的旅游从业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突出理论性,缺乏实用性、创新性。另一方面也由于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尽合理,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影响了教师创新的积极性。

(四)创新平台极为缺乏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校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互相支持、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的双赢模式,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的绝佳平台。目前广西高校开办校企合作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理工学科上,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仍然以校企双方签订实习协议为主,缺乏真正的校企合作机构。学生实习大多为顶岗实习,工作也以机械的体力劳动为主,很少涉及管理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很难得以发挥。正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没有与企业合作建立真正的运作机构,导致即使学生有创新的意愿,创新的成果,也缺乏可供他们操作实践的创新平台。

三、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它的确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质量。而广西高等院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较为趋同,均围绕着人才的“应用性”和“复合性”等特性展开,很少将人才的“创新性”这一紧扣旅游市场需求的特性纳入培养目标中。这就直接导致各学校由此展开的教育活动中对创新教育的严重忽视。因此构建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就必须更新观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根据学校类型及所处地域的特点,充分明确其对创新素质的要求,突出其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个性和特色,并且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教学计划、优化有关课程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这一系列创新教育活动实施后,更应形成长效机制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常规性的检验和评估,从而确保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增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

由于对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不够,广西各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理工科,对文科类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旅游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更新到创新平台构建、科研项目启动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广西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除尽力争取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之外,还应该积极与旅游企业交流与合作,引导旅游企业逐步成为创新资金的投入主体,甚至可以考虑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实现多渠道筹集创新专项资金,为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获取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充分的批判性思维和不断求索的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突破固有思维、挑战权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创新的项目中,获得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而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从校外引进旅游管理领域中的高水平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首先需要学校改革过于单一片面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为教师创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其次,应大力资助现有教师深造进修、出国考察,以此掌握旅游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还应鼓励教师进入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丰富其实践经验,为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加强知识储备。同时应将这种进修挂职行为逐步制度化,使得教师队伍的不断深造、不断学习得以常态化、终身化,保障创新活动具有长久的内驱力。

(四)构建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创新型人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敢于质疑、习惯批判式地看待问题。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通常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课外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但广西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没有给这些学生的创新活动以足够的激励,而且由于大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将学生限制在单纯的听课、背诵、复习、考试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外调研、进行探索性研究的积极性。因此,要激活学生创新的激情,必然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多样化的方式取代单一的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效仿其他地区高校推行创新学分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种学分制是“全日制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创新实践活动而获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智力成果或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优秀成绩,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

通过创新学分制,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课堂的限制,通过参与各种科研实践获得创新学分,从而达到在制度上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提供多层次创新平台

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南、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进行引导、大量专项经费给予资助,还需要搭建充足的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场所和机会。因此广西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在院系应该主动与其他专业、院系,甚至旅游企业共同合作,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的创新平台,推动其创新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首先应搭建实验创新平台,即将实验室向学生充分开放,使学生能积极利用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其次应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省部级的学科竞赛,同时还应针对本专业的特色为学生设计大量技能训练和竞赛,如“自驾车线路设计大赛”“景区活动策划大赛”等,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平台还应包括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即旅游院系应该切实与旅游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创办真正的运作机构,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如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就与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广东第一个在校内建立的校企合作旅游机构——“大学城广之旅实验旅行社”。该社实行以“校企投入,企业化操作,专业指导,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一二三”运作模式,使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地在模拟企业成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平台,很值得广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正惠.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惑与抉择——求解教育领域的 “斯芬克斯之迷”[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2).

[2]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

[3]郝德永. 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 . 教育研究,2001 (6) .

[4]华正伟,刘洁. 创新学分制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趋势[J]. 辽宁教育研究,2006(5).

[5]吴水田,陈平平.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一二三”模式研究——以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为例[J]. 旅游论坛,2009(8).

作者:秦彬

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论文 篇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保障机制研究

摘 要:“互联网+”旅游作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各大高校正陆续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确保改革的方向与新业态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无缝对接,有必要对其保障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所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重点从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五个方面探讨其保障机制建设,以期确保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果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

一、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干扰。系统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这个系统才有可能进步与发展[1]。“互联网+”背景下,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不仅要立足于高校内部系统对改革实施的规定、措施、硬件、经费、人事等一系列的保障支持,而且也要将其纳入到整个“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行业发展的大系统之中,争取来自外部系统的诸如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对实施改革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2]。只有高职院校内部各保障系统形成的动态结构能与“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大系统紧密无缝地“合拍”,让部分与整体始终处于一种良好合作的状态,那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改革才可能得到真正保障,最终造就出一批适合“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新业态背景下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

2.1市场导向原则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旅游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业态背景下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技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旅游战略人才、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信息化人才等已成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就要向行业看齐、向市场看齐,要以行业新标准作要求,要真正体现出“教育应面向市场”的目标。因此,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本着面向市场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出适合“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行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2复合型原则

“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旅游业的各个领域,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应用等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跨学科知识,成为跨界复合型人才[3]。基于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注重复合型培养路径,在培养视野上,要突出跨界性,变革传统“窄口径”专业设置与技能培养,将现代技术融入培养目标;在培养功能上,要突出兼顾性,将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在培养内容上,突出复合性,注重创新与应变能力、诊断与改进能力、运用与迁移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总之,“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紧密围绕行业最新发展和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多元复合能力、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拓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结构,以满足行业对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资源跨界整合能力,促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2.3稳步建设原则

面向“互联网+”旅游新业态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多层次内容,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节等诸多要素, 这些要素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稍微一处调整不当都可能会对全局产生负面影响。改革最忌讳的就是考虑不周并仓促上马、快速推进,这样容易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十年樹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创造性工作,更是系统性工程,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同时又对社会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改革中体现出先进性,又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稳步推进、坚持稳步建设原则,确保改革过程的科学性与延续性。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建立一个内外支撑,既关注阶段性,又强调全程性,既注重教学体系,又注重方法手段体系和评估体系的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5]。

参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发挥对其改革保障功能的运行规则称之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它的特点主要有4种:①它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运行系统;②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活动运行的条件、工作方式总体中起到启动、维持、调整及终止的作用;③它以有序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特征的良性形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④是参与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的基本要素在运行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鉴于此,本文吸收了系统理论的最新成果,结合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依据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从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信息与反馈机制来构建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保障机制

3.1目标机制

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是在“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背景下应对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的现实选择。在现实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会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不断凸显出来,容易导致改革半途而废或改革不顺畅。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预防措施,明确改革目标,以此测评改革成效,进而协调和解决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确保改革成果得以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经验参考和路径选择。

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保障目标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构建的核心目的,所依据的改革目标包含两方面内容:1、在接受旅游应用型培养后,学生必须具备德、智、体等方面的既定培养目标;2、依据国家规定,高校应具有培养人才、开展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职能。此外,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有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为之提供政策上的保证,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还要求高校具有相应的办学自主权来推进改革。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办学政策,下放权力,使其能在教学管理中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进而有效地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3.2主体机制

采用何种保障机制支撑,不是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具体分析各所院校实际的师资情况、教学设施乃至地方经济、地方政策等因素,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因此,建立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需要从政府、高校和社会等方面考虑。政府、高校和社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的三个重要力量,需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加快建成以政府外部改革保障为主导、高校内部改革保障为主体、社会改革保障为补充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政府作为外部保障的主导,其主要职能有:制定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标准;完善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组织机构;加强教学评估制度建设,健全外部改革质量监控体系。高校作为内部保障的主体,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建设对于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要强化改革质量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在接受政府和社会外部改革质量监控时应主动构建适合自身的内部治理保障体系,由“要我做”變成高校自己“想要做”。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行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监控中的作用。

3.3评估机制

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高校分析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6]。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规范的评估机制。而评估机制的构建需从内部、外部两方面进行,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内部、外部评估机制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改革保障合力。

内部改革保障是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成功的基础。一个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内部质量保障动态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活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以及教材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改革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这其中,教学评估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互联网+”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和教学质量的内部改革保障评估机制。

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涉及校企间的合作,如联合开办教学网站、“互联网+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合作项目。对这些合作项目的评估,必须采用外部评估,需要客观、独立地实施评估活动,才能确保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活动的公正性,进而保障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

外部评估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一是成立“互联网+”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运用其权力,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监控评估,主要是教学质量、项目效益评价和教学改革的评估。二是建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评估中介机构。这个中介机构受政府的资助和委托,参照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的技能要求,能独立自主、公平公正地开展教学改革评估、鉴定、认证等工作。这种介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第三方评估机构,需要一定数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专家,也需要一定数量如计算机网络、教育学等跨学科专家,通过这样一个跨行业、跨部门、性质多样的综合性、专业性的中介组织来评估,可以客观、公正地实施评估活动,保障评估结果的公平性。

3.4激励机制

改革保障活动需要一定的动力驱动,将其利益与改革保障活动进行挂钩,即可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具有动力效应的激励机制。为确保高校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果与“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行业发展有效对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引入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指的是一种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是一种使人通过努力,发挥内在潜力,实现所追求目标的过程,激励机制则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行为与激励客体行为,主要的方式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工作激励等[7]。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激励机制可从以下两个层面实施:一是外部系统的激励。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因高校与行业合作有其特殊性,各方在改革活动中的合作与竞争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博弈行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遵循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需要衡量博弈双方的行动、信息、支付等要素,测评彼此的贡献值,本着“多贡献多收益”的原则来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激励措施,进而实现外部激励。二是内部系统的激励。内部激励机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即根据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院系、教师、学生等不同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高校教师为例,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与被尊重的需求,对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管理风格有较高要求,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故对教师的激励可充分挖掘非经济性薪酬的激励措施,在激励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公平性[8]。

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外部激励机制,多渠道提高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激励力度和额度,能有效激发改革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实施。

3.5信息与反馈机制

信息与反馈机制是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活动中所收集存储的信息,对改革保障的目标、主体、内容以及所作出结论等实施反馈调控,从而保障改革质量确保整个活动的自我纠正,使其处于不断完善、优化的状态。信息反馈的前提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国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学校、省(区)、国家三级。学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施的主体,也是基础,要尽快建立健全全国高校内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背景下,高校在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合作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及教育理念不平的影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合作中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阻力。因此,建立国内高等教育信息网络来疏通各高校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互通高校间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尤为必要。“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应成立一个由政府、行业、高校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改革合力;协调推进各省、各高校旅游管理專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合作事项,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互联网+”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项计划;召开国家层面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会议,组织国内外官、学、商界的代表和专家学者献计献策,研究决定“互联网+旅游”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合作重大事宜。同时,重视搜集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形成完善的信息反馈网,及时了解改革最新状况进而确保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四、结语

“互联网+”旅游新业态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确保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与行业需求相一致,亟需要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的研究。为此,笔者首先从市场导向原则、复合型原则、稳步建设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所应遵循的原则,再从目标机制、主体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五个方面详细探究其保障机制建设,以期确保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果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吕华鲜.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广西高校旅游管理学科发展保障机制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6(4):137-140.

[3]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商业经济, 2015(10):70-71.

[4]关代弟.“互联网 ”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5]文冬妮.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保障机制构建--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J]. 科学时代, 2015(9).

[6]李宏伟.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8):120-121.

[7]王帮俊,周敏,吉峰. 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5).

[7]苏群.车承军,董莉.新世纪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2000,(4):21-23.

[8]王云.提高初级日语句型运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INTERVIEW、ROLE-PLAY、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为中心[J]. 科学时代, 2015.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广西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GXGZJG2017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劳国炜,男,1988.01-,汉族,广西北海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作者:劳国炜

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论文 篇3:

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创新途径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必然选择。现阶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有关实践教学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保障基础薄弱、系统性规划缺失、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实施过程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干预缺位、相关学术研究的匮乏等诸多突出问题妨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不辱使命,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夯实必要的保障基础、编制和实施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革新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干预机制以及加强相关学术研究等方面实现系统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能力;管理创新;高职

作者简介:李文明(1968-),男,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及旅游管理;肖华茵(1958-),男,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及旅游管理;占佳(1983-),女,江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及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管理研究”(课题编号:JXJG-10-3-2);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基于建构主义的独立学院饭店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XJG-10-77-3)。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时实践教学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乎已经成为高职旅游教学界和旅游业界的共识。尽管全国大多数高职的旅游管理及类似专业教学部门均不同程度地给合自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具体实际,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然而,总体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并未根本消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缺失以致在就业市场的“相对过剩”[1]正危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无疑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客观上使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显得既重要又紧迫。据调查,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关实践教学的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保障基础薄弱、系统性规划缺失、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实施过程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干预缺位、相关的学术研究匮乏等。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欲提升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须从以下六个途径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和地方政府(包括其所属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可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使参与和支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成为旅游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的法定或约定义务,建立起激励其参与和支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奖惩体系(如对参与的企业在晋级方面的给予倾斜,或在税收方面的给予适度减免等),以此调动上述客观上必然参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高职教育机构内部(包括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部门等)应通过正式文件(规章)的形式,明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的地位及实施要求,如对实践教学设立刚性的学分规定,或明文规定学生在获得行业资格证(如导游证、旅行社计调师证、酒店管理师证等)时可减免一定数量的学分。如此,通过构建一种支撑“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打、企业参与”运行机制的政策法规体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就从广义的立法意义上获得了源头性的“法律地位”,就可获得实践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应有重视。

二、夯实必要的保障基础

上述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然使实践教学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中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进而使其在实践教学经费、师资力量、教学时数、专门教材、实验实习设备和器材、实训实践基地等方面获得必要的保障。其中,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刚性的经费来源规定和弹性的经费筹措渠道这二驾马车来寻求较为稳定的经费来源,以购置必要的实验器材,或为教师为实现“双师型”型目标提供在旅游企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或鼓励和资助相关老师编写和出版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教材,或对在酒店从事苦、累、脏、差实习岗位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补助或津贴,或建立相应基金资助学生赴海外酒店进行实训实习,或支持诸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行社、旅游饭店、博物馆等实践教学的主要合作伙伴进行实践教学的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

三、编制和实施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规划应该包含对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周期、教学方法、教学地点、教学设施、教学评价、教学监控和干预、教学保障等的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如完整的教学主体既包括从事个别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导游业务、饭店服务等)教学的任课教师,也应包括其他专业基础课或那些实践性不强的专业课程(如旅游职业道德等)的任课教师;教育对象的不仅包括毕业生,也应包括其他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既包括景区参观、饭店观摩,又应包括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短期实习和顶岗实训;教学形式既包括课堂(实验室)教学,又应包括学生第二课堂中与专业关联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导游讲解比赛等)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等。其中,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讨论和研究来制订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谱系,并根据“知识—技能—能力”演变的认知和迁移规律在学生的高职学习生涯中进行合理布局,同时通过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分解,如在旅游英语课程中构建“模块化、层级式”实践教学体系。规划的系统性可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覆盖的全面性,避免某些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同时保证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四、革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知识向技能和能力转化,并在转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的教育。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使用都必须促进“转化”效果的最优化。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尽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技术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声、光、色、动等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共同作用、并逼近旅游管理现实或贴近旅游服务实战的教学情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选择行业内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旅游管理案例来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知识;在技能(尤其是导游讲解和餐饮服务等技能)的传授上应综合使用“教师演、学生看”和“学生演、师生评”的双重直观方式,同时利用音像录制设备采用“微格教学法”[2]及时提供有助于学生动作矫正和技能提高的反馈信息,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即使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信息的呈现方式和节奏,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其专业素养方面的心智运算技能,尤其是要教会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3],启发、引导其提高对自身从事旅游专业知识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水平,对自身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监督和调节,最终“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专业化的旅游管理和服务心智技能。

五、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控干预机制

为使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并为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或走过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动态监管应以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等的传授、学生实际技能的操练及实践或实习的全过程中的行为引导、实践效果的评估、实践过程的监控和干预等为必要内容。重点要变革传统的学生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在成绩的结构中应减小笔试的比重,并相应增大课堂互动和课外小组调研活动的比重;对于集中于设立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的学生,在其实践教学成绩的评估中,要力图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将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指导员工共同纳入评价主体群的框架中;同时,应该将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部门的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质量、实训基地的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质量、学生的学习实训质量一并纳入质量考核体系。重要的是,在发现实训教学偏离教学目标时应及时纠正和调整。为确保实训质量,应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如建立学生与实习单位的双向选择机制以及实习单位的选择和退出机制等。

六、加强相关的学术研究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涉及到旅游学科(如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饭店服务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以及教育学(偏重于旅游管理实践教育学)、心理学(偏重于旅游服务心理学)、传播学(偏重于旅游传播学)等诸多学科,为达成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必须获得来自上述学科的理论指导。文献检索表明,当前国内外针对高职旅游管专业实践教学课题的学术研究较为鲜见,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真正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相关学术研究保障机制的匮乏程度。当前,应从课题立项、资助额度、科研条件等方面加大投入,积极提倡和鼓励专业教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的研究意识,做到“教”、“研”相长。目前尤其要鼓励广大专业教师关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其中有关如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不同课程之间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4],如何耦合旅游企业的生产周期设计出合理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5]等均系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研究选题),争取多出精品,以更好地指导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七、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创新实际上是高职旅游教育文化的革命或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等的价值追求使得它从教育战略层面上理当担任起进行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意识培养的关键性角色。机制决定机能,决定效率,决定效益。研究表明,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有在包含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要保障基础的夯实、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控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的加强等六个方面的系统机制真正建立起来时,其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变革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响应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林志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0-128.

[3]陈红.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调查与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84.

[4]胡剑虹.旅游管理专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改革探索[J].内江科技,2006(07):80.

[5]丁宗胜,蒋永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界定及培养[J].职业技术教,2009(23):8-10.

责任编辑 吴学仕

作者:李文明 肖华茵 占佳

上一篇:温公家范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假期社会实践心得(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