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模式林业经济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各行各业不断加强自身内部体制的改革,争取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其中包括林业。林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发展模式林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发展模式林业经济论文 篇1: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摘 要】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各个行业逐步进行了经营体制的改革,而我国也逐渐由粗放型生产逐渐转化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对于林业发展而言,其在发展过程中以往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发挥良好的效用,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林业经济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为入手点,对具体的林业发展模式分类进行了适当的分析,以便为林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林业经济是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驱动力。但是,在林业经济发展現实中存在林业管理方式落后、林业结构不规范、生产工艺不先进等问题频繁出现,不仅造成了林业资源过度消耗,而且对林业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是林业发展模式的核心,对于整体林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严格依据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与其内在含义进行有效的结合。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主要包括外在表现、内在含义两个方面。其中,外在主要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特征,其需要依据整体国民经济收入情况及自然、社会等区域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由于相关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通过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可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系,由于相关因素自动调节情况的变化,其整体经济体制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广泛性,如文化、政治等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可促使区域间呈现不同的经济文化特点,且在相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的影响效益。因此,为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最佳经济发展模式。而林业经济发展内在含义主要在林业经济主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多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等,即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在演变过程中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状况、林业发展需求等因素进行林业经济发展驱动模式的构建,然后根据区域文化、自然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促使林业区域内经济发展速率、质量得到同步的提升。

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1.发展角度

基于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情况,从林业经济发展角度可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跨越式、渐进式两种类型。一方面渐进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循序渐进的措施进行林业经济发展规划,这种减缓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应用于后续林业资源的维护处理,其可以通过控制林木砍伐速率维持林业经济发展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良好;另一方面跨越式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针对于林业管理机构模式较落后的情况,其鼓励内部林业资源管理人员积极学习其他优秀经验,通过相关经验的借鉴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保证林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在跨越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中,相关林业资源管理机构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在转化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的林业科技技术,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驱动力。而这种模式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林业经济的快速提升,为林业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证。

2.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角度

根据我国林业经济绿色程度的区别主要有浅绿色、非绿色、深绿色等几种发展模式。其中,浅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针对区域林业经济生态环境为例力度不足,并对相关林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林业经济发展规模拓展过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林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则是通过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面探究,通过问题风险因素的深入分析,综合考虑林区生态环境维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等问题,构建一个林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模型,以合理调控林区树木砍伐与林业经济增长两者的矛盾,促使林业资源维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同步进行。而对于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是将经济效益凌驾于林业生态环境维护上,从而导致林业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人力损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将整体林业资源划分为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两个部门。其中,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主要以林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进行林业经济发展,林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为周边林区环境的稳态平衡打下基础,从而便于整体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则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发展重点,整体林业资源开采模式为掠夺式经济发展,与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类似的是,不可持续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对整体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从而促使整体林业资源枯竭程度不断增加,影响了整体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资源配置角度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措施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效力,现阶段依据林业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主要有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林业计划经济发展等模式。在我国市场机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更过程中,资源配置措施已成为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其主要通过在林业经济过程中强制性计划的实施控制各项林业资源的配置,结合全面票证机制及流通价格管制措施,可对整体林业经济发展措施进行全面优化。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在市场经济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实现资源主体自主的互利等价交易模式,在市场经济内林业资源配置需要依据相应信用经济协议进行科学管制标准的建立,在为一般林业资源提供公平发展基于对同时,也可以为优势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保障。

4.三大效益功能发挥方面

依据林业经济三大效益功能发挥特点,可将整体林业经济效益分为生态、社会、森林经济等几个部分。森林经济效益多方面发展模式为森林经济模式多效益一体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森林经济多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要将社会、生态、森林经济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和谐一体化指导原则下进行社会、生态、森林经济三大效益的全面发挥,多效益主导的林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林业分工论为指导依据,主要经济发展过程汇总依据实际需求不同采取分类经营管理措施。根据林业经济发展类型的区别其具有不同的显现特征,如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林业经济多效益经营模式中,在林业分工论的指导下将整体林业经济分为人工林、天然林两种类型,然后采取不同的林业管理模式。在天然林业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需求,进行相应管理方案的指导;而人工林业主要将林业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管理目标,在两种林业经济管理模式下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而法国林业经济多效益发展模式中在林业分工论的指导下,将整体林业经济划分为了多功能林业、木材培育、公益林业几个方面,整体林业经济在林业经济多效益经营的约束下,促使整体林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林业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在林业可持续利用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综合经营模式的开展为林业资源多效益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林业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有效的避免了以往一体化经营模式导致的总体效益压制,在以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逐步的更新完善,依据其他国家林业多效益经营特点可将整体林业资源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一般公益林等几个方面。在林业经济多效益主导经营模式下,根据区域内林业生产阶段的变化,可进行林业资源主导效益的不断调整,基于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危机,将经济效益转化为生态社会效益林业模式非常必要。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林业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机构应在林业资源内涵的指导下,结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加大宏观经济调控。然后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相应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保证林业经济发展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军.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分类[J].南方农业,2016,10(15).

[2]李启万.关于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3).

作者:张阔程

发展模式林业经济论文 篇2: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各行各业不断加强自身内部体制的改革,争取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发展,其中包括林业。林业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期,人们在讲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经济发展能够在高质量的情况下开展,且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因此林业经济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进行深入阐述,希望能为林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与分类;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近年来,为促进农林业快速发展,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这使得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譬如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造成林业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且制约着本行业与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未创造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过于落后。因此加强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分类以及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创新策略四方面进行分层次论述。

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一)经济发展模式

从大体上来讲,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两方面的内容,即: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单位产品资源耗费的数量,而配置效率的核心则主要将具有选择性的资源配置合理地应用到不同的生产配置过程中,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应用。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谓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指在规定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的类型等,主要涵盖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等多方面的步骤,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

(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受地域、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划分的时候,需要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划分。由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划分为林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与林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单纯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林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置于主体地位,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林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生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根据森林发挥功效的不同,可以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森林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发展模式和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发展模式。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三者功效结合,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经济的现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大对林业资源的砍伐程度,而忽视了林业资源是否能够可持续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林业资源消耗过度,面临衰竭的现状。

二、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发展水平落后。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发展规模小,由于其自身规模小,资金投入不到位,大多数林业企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渡期,集约化程度较低。除此之外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林业企业起步晚,在科学技术与技术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众多差距。

2.产业结构单一。受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分化等特征,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并未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譬如东西部林业企业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依然处于劳动密集型类型,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3.资金与政策辅助不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态环保理念的渗透,使得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忽视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经济需求。除此之外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还有所欠缺。近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正当举动,使得森林火灾、森林破坏等现象频繁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管理森林方面的法规制度、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

4.改革步伐缓慢。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在林业方面还未取得较好的成果。在林业发展方面,国家依然坚持计划经济为主体,忽视了市场的优势,这就造成林业经济缺乏市场竞争,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除此之外国家的高度参与、征收过重、投入少,使得企业难以发展。而林业经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三、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1.加强技术的创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林业经济要想稳步发展,就需要不断融入科技因素,加强林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强政策辅助,出台相信的制度鼓励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技术落后的现状。除此之外鼓励研究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在实现学术目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技术的创新需要优秀的技术人才做奠基,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与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

2.经营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使得公益类经营与经济类经营交叉进行。公益类森林划分出去由国家掌控,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明确各方职责。而商品林由投资者自主经营,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促使我国林业经济能够更快的与国际发展水平相近。

四、小结

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而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为引领林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也是作为林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点,因此加强对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技术的创新与体制的改革,与此同时发挥市场功效,促进商业型林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董国红.浅议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甘肃科技,2011(7).

[2]周娜.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建议[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4).

[3]高國兴.低碳经济在林业中的运用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8).

[4]于文国.刘玉梅.白宇.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中国林业经济.2014年.

[5]侯环珍.贾长荣.探究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北京农业.2015年.

[6]陶英霞. 探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3:31.

作者:张路娣

发展模式林业经济论文 篇3: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展望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崛起同时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致使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政府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林业作为生态经济建设的主体和环境文明构建的主要产业,该产业肩负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园林湿地生态系统、整治荒漠生态系统弘扬生态经济建设的固有责任。林业发展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最重要环节。为了维系好森林生态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体系,我国必须选择一种适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构建和研究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引言

随着经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现代林业体系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依托林业的资源优势,打造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万亿元。

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是加快林业发展的金钥匙,立足实际,围绕科技兴林,科学制定规划,现代林业体系的日趋完善会为事业发展构筑绿色的生态保障

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进入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既要满足我国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森林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又要满足我国对于生态资源平衡的需要与社会法则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致使全国森林产品短期供给难以满足需求;从另一方面讲,全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的恶化,最近报道,全国平均雾霾天气已达到100多天,生态脆弱地区这一现象就更为严重,当地的林业的主体功能只能定位于环境生态的保护方面,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改良的双重压力使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进入了步履维艰的维持阶段。

2.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策略

我国政府为了维护我国林业发展方向可以具有平衡持续性,进一步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设性意见和方略:既在林业森林湿地资源的经营上进一步明确了林场分类经营的重要思想;而制度规范上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原则启动了依靠长江以南地区集体所有制林区的林权优化改革;为了使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达到合理的分配关系,进一步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又适时提出了建设现代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长远战略目标;在全国林场林业的各类区域经营功能布局上,严格的提出了东部林区扩大、西部林区治理、南部林区应用和生产、北部林区休整与休养的策略,我国政府希望通过对战略目标布局的合理调整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努力充分发掘森林生态效益,同时鼓舞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但不论我国林业政策如何改变,战略目标定位如何转向,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仍处于一种状态中即林业经济区域的不均衡性,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总体方案务必要落实到林业生产区域层次,务必使战略方向和区域林业发展条件,与林业发展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相协调。这就主观上强调我们对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区域发展模式的不同点、特质,和影响该区域的林业经济发展因素有原则性的掌握,这才是我们能够提出正确决策的基础。

3.发展模式展望

我国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国家,因为我国的原生林已经无法满足三大效益的平衡,因此在我国人工林培育已成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及特点。森林资源作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社会需求及经济利益是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也与国家与区域的生态环境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在林业生产生态系统内依存着一个负反馈稳定机制,如果生态圈不处于顶级稳定状态,林业生产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净增长大于零。在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着一个经济无限发展的正反馈机制,当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在生态圈生态顶级以下水平的某一阂值内获取物质和能量时,同时满足林业经济发展要求,又能使生态圈生态净增长率始终大于零而又不达到生态圈顶级状态。我们在构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平衡关系。林业生态经济系统从大体上来说存在着不断提高的正反馈机制体系控制着生态经济系统运作,而林业生产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集聚如果处于顶级状态后便稳定在该阂值上,林业生产的生态系统负反馈过程与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反馈过程必然处于极其强烈的矛盾状态之中。具体矛盾的产生,具有必然性,那么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是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反馈机制和林业生产的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的有机结合。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不断缓解必然矛盾的过程中不断维持实现的。

林业生态经济重点突出林业生态平衡与林业经济平衡的作用、林业生态效益与林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林业生态负反馈与林业经济正反馈的矛盾解决之道,进一步改变林业经济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保持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向。林业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遵首林业生态经济相互配合减少矛盾的发展的原则,在林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要确保生态资源环境能够维系生态圈的平衡。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但林业生产如果没有经济效益,那么林业经济将在未来的很长的时间内,群众将不予林业生产支持,这将进一步干预人们和投资者参与林业生态环境构建的积极性,林业生产三大效益中的生态效益就很难体现出来;与此相对应的,注重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林业生产经济效益也是难以奏效的。脱离了生态效益的林业经济不堪一击的,而脱离了经济效益的林业生态也是无法长久的。所以,林业经济利益要仰仗生态环境的平衡,林业生产的生态效益是林业生产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前提。林业生产中经济效益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保障,生态效益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两者结合紧密,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生态经济为半开放的生态经济体系,要想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就应处理好该生态经济体系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矛盾,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三方面目标统一结合起来,以达到林业生态经济能够有最适正反馈和负反馈。然而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着经济正反馈与生态负反馈的基本矛盾,因此林业生态经济本身可持续发展前路困难重重。根据林业生产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影响,我国在建立大林业,立足于林场全部的土地资源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对各子系统关系进行梳理和协调,使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稳定性提高降低基本矛盾对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阻力,但现实世界存在着国家把林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经济效益作为最高目的的前提下,其他效益只被作为简单考虑甚至被选择性遗忘了。林业生态经济理论描述了这样的事实,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过于片面追求森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而这种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生态系统地负反馈就可以在几十年里把这种经济模式拖入死胡同。

并且从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生态环境的变化也给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产生林业生产的高风险与林业生产生态系统脆弱性。因此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中的生态系统与人工创造的人工林环境下,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只有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作出彻底的结构调整,使基本矛盾控制在合理的阈值内,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要求。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点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原理,以寻求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在经济上既能不断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又有利于维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最佳阈值。

参考文献:

[l]王智红.从牧童式经济到太空人式经济—论中国生态经济模式的构建.学术研究,2006(10):80—81

[2]李育材.实现新时期又快又好发展的蓝图—全国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汇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l王海,叶元煦,蒋敏元·国有林区经济重构问题的对策研究.税务与经济,2004(3):33—35

[4]焦毕方.环保型经济增长—21世纪中国必然选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唐建荣.生态经济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267

[6]王松霖.生态经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87

[7]沈满洪,高登奎.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3—7

作者:史维新

上一篇:产品项目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项目解决方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