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就业形势

2022-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职生的就业形势

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

纪春艳: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

[摘要]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不断扩招,随之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渐显著。本文分析了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指出在新时期就业形势下的对策,使医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

[BT1]1引言

新时期,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也不断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近些年,医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却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学生来说,选择就业面时其范围就相对狭窄。诸多因素使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BT1]2新时期医学生就业现状

[BT2]21供需不平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地域的发展不平衡,供需方面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使得人力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中城市的医疗人才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培养,情况得到改善,人数基本达到饱和,更有甚者有超编现象。因而,大部分医疗机构在调整和改革人事制度时,受用人指标的限制,就不能给医学毕业生提供很多的岗位。甚至有些医院为了名誉评级的需要会提高对应聘者的要求。虽然竞争很激烈,然而,大多数医学毕业生的期望值却很高,就业目标仍是选择在大医院、大城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学毕业生面对中西部和基层农村医疗的强烈人才需求,却由于落后的经济、相对较差的设备和医疗药品条件而不愿意将其作为就业选择。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趋向比较集中,这样就形成了大家对于需求小的单位蜂拥而至,对于有着大量人才缺口的却很少有人选择,出现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却出现有岗无人的现象,社会需求与择业趋向的矛盾凸显。

[BT2]22就业选择相对单一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疗卫生方面的技能,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定位和方向选择很受局限,择业范围很小,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是医疗机构,即使向医药企业和卫生行政部门分流的也相对较少。另外,由于医疗卫生法中规定,没有取得医师职业资格,就没有处方权,也就不能自助行医。所以毕业生如果想获得行医资格,就必须在先去医院工作之后,才能报考相关资格的考试。还有一部分医学生想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其专业较强,再加上缺乏就业指导,跨行业就业就很难实现。总之,医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可供选择的就业去向并不多。

另外,医学各专业之间在人才供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很大一部分学生出于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的考虑,认为临床医生专业对口、待遇良好,将其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却很少有人报考影像、护理等从临床分流出来的专业。然而,近几年的就业率调查研究表明,在本科专业小类中就业率下降最快的就是临床医学专业。与此相比,一些医学类小专业像影像、检验、妇产、麻醉、护理等专业却备受青睐。虽然大临床专业人才需求很多,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这方面人才的供给要求。而从临床分流出去的专业像是皮肤、骨外、急救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此外,在医学生就业方面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由于体力和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就业状况明显优于女生,有些医院在招聘时直接表明只收男生或是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BT2]23用人单位提高要求

探究医学生就业的现状,致使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透彻、临床实践能力不强、就业能力比较弱。但是,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机构提高了对医疗从业人员的要求,用人单位抬高了进入的门槛。他们对于从事实验研究的科研人员、专业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型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一些医学科研院所和很多省级城市公立医院在招聘时也很看重科研能力、外语、学历,甚至只招收硕士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除了要专业知识扎实外,还要具有组织应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很多毕业生不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没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技能要求或是综合素质的要求。

[BT1]3医学生就业对策

在当今大众化教育时代,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原来的就业体系受到巨大冲击,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就业机制的不完善、就业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学校和学生要共同协作,在医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学校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社会进一步完善基础医疗条件,各方共同努力解决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BT(2+1]31推进基层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

考虑到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以后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很多医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大医院的工作,而对有着强烈医疗技术人员需求的农村等一些不发达的医疗机构不予考虑,所以会有一些医学生不能及时、充分就业,同时还造成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因此,推进基层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和成熟的就业市场是解决医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在新医改中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改善基础医疗环境和医疗设施,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且在三支一扶的政策中,国家对支医的学生也提供一些找工作的优惠政策。并且在随着医疗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国家会不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为医学毕业生向基层就业提供更大的动力。当基层就业的前景、社会福利和工资津贴等方面的条件好转之后,相信会有很多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医疗工作。

对于就业市场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等影响就业公平的现象,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就业市场的秩序,建立有序、成熟的就业市场。

[BT2]32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毕业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并不能满足经济技术发展速度提高的需要。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两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现代医学要求医生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普通本科的医学生一般是五学年制,在大四实习阶段面临考研和实习的矛盾,没能够好好实习,直接导致临床实践能力比较差。部分医学生由于学业比较重,很少参加活动,缺乏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医学生应该提前认清就业形势,有个明确的就业取向,将大学生活和求职择业联系在一起,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医学生要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对患者的生命负责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考虑的职业道德。此外,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学的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同时也要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对毕业生临床实习的管理,规范操作要求,采用多元的实践课程,加强建设实践培养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另外,医生在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中,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需要具备强健的身体,并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临床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突发状况。

[BT(2+1]33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医学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建设一支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实现充分就业。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疏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将一些医疗机构请进来招聘,同时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生。学校向学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促进学生对用人单位了解,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

学校应该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这不仅可以缓解现在医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现充分就业,还促进了人才在医疗卫生体系的合理分配。

总之,医学生、学校和社会要对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足够重视,形成一股合力。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翟理样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J].就业与创业,2007(9):70-71

[2]彭娟当前我国医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及对策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1(12):268-269

[3]哈斯也提·艾力新疆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6):114-116

[4]丁玉兰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2):188-189

[作者简介]纪春艳(1982—),山东菏泽人,泰山医学院辅导员。

作者:纪春艳

第2篇:浅谈中职生的就业观教育

【摘要】目前,就业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中职生就业问题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调整学生就业定位,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工作机会就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观的剖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指导学生正确就业。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观

中职学生受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复杂的就业心理,以致影响正常的就业。要排除心理障碍,保证正常就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会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宽广,而不正确的就业观则会导致毕业生就业之路趋向狭窄。笔者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中职生存在的几种就业心理及解决对策,指导学生正确就业。

一、中职生存在的就业心理

1、自卑心理:中职生大多数认为自己没机会上重点高中,是失败的,进入职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从而使他们过于自责,缺乏自尊心,自信心,认为前途渺茫,对未来丧失信心,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发展目标,对自己也没有正确的定位。

2、自负心理:中职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一部分过于自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太高,表现在:⑴要求就业单位工资待遇要高、工作环境要好;⑵以自我为中心,为我独尊,自由散漫,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⑶就业的前瞻性意识差,只顾眼前利益,缺少超前意识和发展眼光。因此,这部分毕业生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恶性循环,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3、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中职生就业时瞻前顾后,左右彷徨的心理表现,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就业选择时,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想去收入高、环境美、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但又怕太辛苦,自己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对于一般的单位,又觉得条件不好,举棋不定,难以绝择,从而导致他们失去机遇。

4、大众心理:社会就业压力大,中职生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甚至愤世嫉俗心理。一部分学生会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求顺利就业;一部分学生浑浑噩噩混日子,有随波逐流墙头草的心态;一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等消极现象。

二、培养中职生就业心理及就业观的对策

上述种种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中职生的就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引导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新思想、新观念教育指导学生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什么单位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个人素质、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让自己的职业意向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2、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教育和培养

学校教育是中职生就业观教育的主战场,首先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学生就业观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课外教育指导为辅阵地”“以班主任教育引导为主体,其他任课教师参与的教育模式”,以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报告会、模拟招聘会、就业市场调查报告、学生就业思想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多渠道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教育与指导紧密结合的就业观教育体系。其次,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就业心理教育和交流咨询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就业观教育工作中,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修养,提高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能力;树立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以便使学生更合理、更科学地进行就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指导,以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鼓励培养中职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但自信是以充分的专业技能知识和具备相当的全面素质为基础的,中职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分析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特长等,检查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自己的竞争实力如何?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在学习中弥补?要求学生综合加以考虑,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经常了解行业发展以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及社会发展形势和方向,教育学生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只有学好专业技能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及道德品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发挥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学生才能信心十足。

4、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协作,培养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就业观和择业观

中职生就业观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工作,社会和家庭成员也要关心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家长应注意减轻学生的求职压力,与孩子做到心理沟通,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相互配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就业思想工作。学校要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人才招聘会等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本地和异地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或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各种便利条件。同时,社会也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目前,国家已经制订和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中职教育得以规范和完善,保证毕业生依法求职,求职有法可依。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几点想法

1、更新观念,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首先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社会。中职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知识欠缺,但他们大多聪明好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多鼓励学生,教育培养学生不要有自卑心理,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可以学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特长优势等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优点,实事求是地作出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规划。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就业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老师要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处着眼是解决观念问题,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大局,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确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要求。小处着手主要解决具体方法问题,让学生从每天的按时上下课、遵守校纪校规、文明交往、走路、吃饭、说话、走路、穿着打扮等方面入手,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在毕业生就业前开展各类岗前培训,例如:礼貌礼仪常识、相关用人单位的厂纪厂规、劳动法规政策等。

3、正视现实,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就业后能否成功的的先决条件。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观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具有创业精神、开拓意识;做好“不怕转岗、不怕改行、不怕失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在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打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成熟的就业观念,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克服浮躁不满情绪,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在实践工作中创业发展。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生在学习和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就业心理和观念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精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邢小燕(1981—),女,硕士,现供职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作者:邢小燕

第3篇:试析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摘 要:职业素养是现如今社会求职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现在很多中职生对职业素养不够重视,在他们看来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那么重要,导致日后步入社会之后,在就业上处处碰壁,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以及个人素质等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讲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方法

对于中职生来说,虽然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但是除了专业知识,其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哪怕说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核心,是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也不为过,文章从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以及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讲解,将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带入就业导向,提出一系列的培养方法。

一、中职生在就业导向教育上出现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生对工作的要求越发的高,也就出现了一些状况。首先,中职生一般都是以专业的知识进行教学的,所以在毕业之后很多中职生都会到基层进行工作,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中职生对知识理论的课程“不感冒”,導致其缺乏应该有的职业技能;其次,中职生在家大多都是“领导者”,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人,所以如果一旦让他们真的步入社会进行工作,无法吃苦耐劳,服从意识差的现象就屡见不鲜;然后,就是眼高手低的学生比比皆是,不愿意干这不愿意干那,可想而知任劳任怨的学生和好吃懒做的学生,任何企业都会选择任劳任怨、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所以在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日后就业的导向为出发点,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1】。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1、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因为职业道德需要就职者能够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自律能力等,所以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重要的一环【2】。那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非常的简单,因为中职生毕业后都是需要就业的,那么教师可以设定工作的环境,比方将教室设定为某公司,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对教室进行定期的打扫,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注意节约,在专业知识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甚至还可以设定专业知识操作完之后要对工具进行整理等等的行为规范,然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职业道德,通过遵守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并且学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然后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就养成了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日后就业导向提供了帮助。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人对自己职业热爱意识、创新意识、竞争的意识,甚至是奉献意识等,对于中职生来说,当初选择某一专业并不是他本身的意愿,只是形势所迫而已,所以选择一个专业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喜欢,所以作为中职生的教师,首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并且在上课的时候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比方说,小明选择的是机械专业,但是却不是很喜欢,那么他的职业意识就不会健全,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及时开导小明,使其了解到机械的作用,没有机械建筑物就不会有,让小明从根本上认识到所选职业的重要性,提高小明对职业的兴趣,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灌输敬业的精神【3】。敬业精神是职业意识中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立假设性的问题,例如某个招聘场景,让学生当面试官,教师模仿两种应聘者,一种是经常换工作,还抱怨工作苦和累,一直都是底层工作者;另一种是兢兢业业,无论是重活累活都肯干,并且通过自己努力已经晋升的领导者,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愿意要哪种应聘者,以此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明白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一个就业者能否被重用的、顺利就业的前提,所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其次,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然后,适当利用考核的高标准来培养学生在技能方面竞争意识;最后,根据技能考核的结果进行推荐。因为中职生的心理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而且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紧张感,以此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公司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中职生和高职生这种学专业知识的学生,所以将就业作为导向,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是中职教师需要做的事情,从学生的职业道德、事业意识和职业技能这三方面最主要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和个人素质,为社会提供高职业素养的就业人员。

参考文献:

[1] 喻念念.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 中国商论,2017,06:186-187.

[2] 王晓冰.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98-99.

[3] 张 武.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与途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06:100-102.

作者:尚晓霞

第4篇:中职生的就业教育总结

一、学校的就业教育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职业目标

在就业指导之初,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高远的职业理想,要有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奋斗精神。要真正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在生产第一线。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难以立即胜任,要培养学习能力。第三,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选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及性质,做好充分 的思想准备。

2,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吃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蓝领人才,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能胜任的。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和压力,勇敢地面对现实。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诚恳踏实、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要教育学生重视人际交往,懂得与人团结合作,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协调、融洽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 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生寒窗与忍耐,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应采取谦和忍让的态度,消除偏激,避免将矛盾激化。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生的就业指导

1,正视自己,确定职业方向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劣势与不足。其次,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要了解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能力。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中职生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知识,二是专业知识。中职生底子差,而且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和学生都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思想,致使毕业生虽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没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能力。因此在中职生的就业教育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为了将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一年一期为初探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特别要注意的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3,加强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中职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社会对中职生的评价较低,从而缺乏对自己职业的信心和自身的勇气,因而,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交能力差,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能力差。在校期间应注重心理健康,有目的地学习专业技能,参加校园活动和技能比赛培养自己的信心,从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入手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社会搭建就业平台

1,面向社会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

要根据工作领域的发展趋势,产业的新需求设置专业,还要研究其它中职学校同类专业的设置情况,在相同的专业领域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

以特色占领市场。

2,校企结合,校校结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的设备表现在一是课堂教学及实验设备,二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可将企业引入校内,成为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也可与企业合作打造“岗位承包”模式,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让学生得到最实用的生产技能培训,走联合办学的路子。3,订单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背靠企业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订单教育”实现了教育和企业资源的共享,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的。

4,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双师型”素质,以解决专业教师总体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〇一二年七月八日

第5篇:对中职生的就业指导讲话

1、中职生的定位

首先,中职是夹在大专生和本科生之间最为尴尬的一族,由此人们还为中职定义了“灰领”这样的名称。我们对中职人才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中级技术人才。中职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拿到毕业证书,还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首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就要求教学活动要从社会岗位需要出发,分析岗位所需技能,制订达到这一技能的教学计划。且要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了专业口径,合并相近、相邻或相关的学科专业,使个专业有两到三个专门化方向,进行专业复合,如咱们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包括电气控制装臵制造、数控技术应用、从而达到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使学生具有广泛和扎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能适应各个工作环节。这些都是中职教育对技术性的中要求。

3、 中职生的就业问题

当前中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最突出的,实际上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社会上存在“用人中消费”的情况下,中职就业竞争力本就不如本科生、研究生、而如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还不如中职生。在明年的中校毕业生中,中职生将占到一半的比重,如果就业率上不去,就会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

据了解,今年中职就业率比去年同期提中了16个百分点。在毕业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一降反增,这一结果还是很令人鼓舞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这表明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同充正在逐步提升。

面对中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中职院校的学生还难以接受就业岗位大众化的现实,没有做好从一个普通劳动者干起或是独立创业的准备。就业和创业教育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乃到所有普通中校在人才培养中所欠缺的一环。一方面,中职就业问题严重,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的人才市场却打出了中薪诚聘技能型人才的牌子。导致这一错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毕业生“中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现在我们统计的就业率,没有考虑隐性就业的因素。据了解,到了年底,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中职毕业生几乎没有几个呆在家里,这就是择业观念转变了的缘故。

4、 中职生如何适应工作,向中等技术人材靠拢 首先,中职生应该正确的为自己定位。我们应清楚的看到与大学生、研究生的不现,不应该好中骛远。在寻找出路问题上,应较少考虑待遇,应安心工作,乐于吃苦、诚恳、踏实、敬业、实干是我们应有的职业品质。在大学生几经努力,最终争得了正规单位的试用资格。但往往中职生却怀着希望、失望、失落、自卑的复杂心情,一次次挤到一个个知名大公司、大企业的招聘柜台前,可是,不是被招聘人员冷冷地拒绝就是被招聘广告上学历、时间经验、工作年限等限制条件逼得缩回了脖子。而面对众多小公司、小企业的热情服务她却不屑一顾,无奈失落又增添了一份清中、自卑与伤感……由于就业市场重学历的导向,不少中职生都有自卑心理。所以作为中职生我们首先要调整心态,找准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位臵。

其实我个人觉得吧,许多企业并不是特别看重学历。据权威单位最新统计调查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中的要求,有四类毕业生最爱欢迎。第一类,品行中尚、爱岗敬业的毕业生。现代社会稳各行各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普遍希望毕业生能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吃苦耐劳、敬业实干,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第二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现代企业涉及业务面广,企业大都希望毕业生一人能够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第三类,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企业普遍欢迎有较强动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来即能用、用即能战。第四类,具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人才。现代企业与外部联系日益密切,他们希望毕业生除了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翻译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力差的毕业生缺乏竞争力。文艺、体育、书法、演讲、写作等方面突出的毕业生受到格外青睐。不难看出中职生就是这四类人才的后备军。

“趣从志生,志能生趣”。我们已经是中职生了,我们应该充满热情地完成自己的中职生涯。不要再浪费光阴,不要在迷茫,使你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不是你的学历或职业,而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和你付出的多少。相信自己,路就在脚下。 对中职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讲话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各行各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建设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干事业,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权。但有些人凭借职权钻空子,谋私利,这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紧密联系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准绳,查优质服务的现状,查不正之风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建筑行业要针对高估多算,转包工程从中渔利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杜绝敲诈勒索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商业系统要针对以经营商品谋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虚假广告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问题;运输行业要针对野蛮装卸,以车谋私和违章超载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人民交通为人民的问题。总之,各行各业都要针对本行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以人为本,卓有成效地进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纪律的教育和技能训练,把职业道德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做到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公正诚实,形成道德新风尚。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全民族、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必须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基础抓起。现阶段的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权。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低、物资消耗高、科技含量低、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差,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变已进入到了交替的胶着状态,旧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失去了效应,而新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同时,人们在认识上还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观。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行政的调节机制,但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员工的经济行为也是合乎民心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现在,各行各业从宏观到微观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业者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物质利益观念、效率观念都很强,这使得各行各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相对转弱,又往往会产生只顾小集体利益,不顾大集体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员工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旧思想、旧道德对员工的腐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企业内部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团结协作,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和谐集体。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讲经济效益,这就促使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行业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形成自我力量的抵消,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单纯追求利润、产值,不求质量,或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社会效益,损害国家、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不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违反了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用职业道德来规范各行各业、各从业者的行为,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作风、意识和行为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事,这既能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正确处理好职业外部的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问题。由于国际交往日益扩大,难免有外来的不良影响,使一些经历浅、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形色色的极端个人主义,分不清是非、真假、荣辱,不懂法纪等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对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建设人才,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对未来雄心勃勃的展望,也有对成就一番事业的热切期待和美好幻想。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走好和大学校园生活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之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给自己正确定位。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想定好位就要依次回答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是想做什么,二是能够做什么,三是如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四是未来长期的规划是什么。

首先,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高校毕业学子已经积淀了多年的,至少是从步入大学校园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当然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犹疑。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个人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心甘情愿地为之奔波劳碌,成与败亦不是判定喜与忧的决定因素,快乐完全在兴趣使然的工作过程中。因此回答自己想做什么主要要弄清三点:到哪里择业,兴趣爱好是什么,到哪个领域就业。

其次,要判断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撞击必定能够迸射出一种新的能量,这是一种能够让大学生更加理智和清醒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促使他们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可以把他们从纯粹的凭空想象拉回到现实社会中,清楚自己能够干什么。回答自己能够做什么也主要要弄清三点: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合做什么,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什么,自己的心态能够接受什么。

第三,要思考如何把事做好。在已经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问题了。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个人修养和思维方式。当一个人具备了高尚的人格魅力时,他便能达到“真金不怕火炼”的境地。在解决了做人的问题后,如何做好事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回答如何把事做好也主要要弄清三点:自己是否明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自己的人格魅力指数有多少,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

第四,要解决未来的人生规划问题。从抽象到具体,低头拉车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可能会因为不明车轮前进的方向而不小心阴沟翻车;另一种情况就是在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已经启动的车轮可能会在稍不留意的时候跑到了自己的前面,而自己则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所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目标,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准确定位非常重要。回答这个问题依然要弄清三点:在目前的岗位上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下一步的跨度有多大,如果前面遇到十字路口自己是否能够果断明确抉择的方向。

第6篇: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浅谈中职生心理问题

马东霞(山东曹县技工学校,山东曹县,274400)

摘要:职校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

关键词:情感;个性 ;自我意识;人际心理;择业心理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一)中职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国外心理者指出:在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在职校生中表现更为突出。

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面对当今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中职生的个性心理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职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又是次要的。

(三)中职生的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1、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2、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职校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不少职校生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为时时处处事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四)中职生的人际心理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而职校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职校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2、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职校生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职校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五)中职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2、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职校生是一个不

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校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现在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是,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7篇:中职生的消费观

一、探讨主题

有效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及相应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理念

基于学校“生本教育”的理念,本课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学、阅读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认知。

三、内容分析

本课出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一书中的第一章第三部份的内容,该部份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内容不深,学生完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与调查访问等活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本课采用活动探究与堂上讨论质疑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活动在商外系二年19班进行,本班素质较高,入学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学生学习氛围较好,课堂表现活跃,有一定的活动探究能力,因此采用活动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学、认真钻研教材以及对中职生的各种消费行为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认识建立科学消费观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及观念目标:

改变自己不良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运用目标:

思考如何建立科学的消费观,使自己的消费与国情、家情和自己的身份相适应。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归纳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

难点:思考科学消费观的建立

七、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一)前置作业的布置:

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活动方案:

第一组设计调查问卷采访全校五个系6个班的学生,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第二组拍摄及网上搜索学生平时在吃、穿、玩、用方面的消费情况。

第三组采访学生和家长,摄制视频资料,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中职生消费行为的看法。

第四组设计本人及家庭生活消费开支表,分发给本组的同学,调查该组同学自己和家人11月生活消费开支情况,分析比较个人与父母消费开支的差异。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当前各种消费行为,了解学生的看法。

2、各小组汇报本组的调查访问情况并归纳总结当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每小组(派2人)上台汇报完后其他组的同学和科任老师进行打分,科代算出平均分为本组的基本分(满分为50分);接下来其他组的同学对汇报小组的展示和报告提出质疑和补充,提出一个问题或补充在本小组的附加分中加2分,依次累记,算出本小组的附加分。

3、每小组的同学对其他组的质疑逐一进行解答,科任老师对解答结果进行打分,为该组同学的答疑分(满分为50分)。

4、同学们结合当前中职生消费情况在老师引导下思考中职生应如何建立科学的消费观,老师请同学起立回答并进行评析。

(三)课后活动:统计公布每小组的总分,对优胜组进行奖励(1组)。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结合“生本”教育的理念,采用了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安排相应的活动任务进行探究学习,第一组设计调查问卷采访全校五个系6个班的学生,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第二组拍摄及网上搜索学生平时在吃、穿、玩、用方面的消费情况。第三组采访学生和家长,摄制视频资料,了解学生和家长对中职生消费行为的看法。第四组设计本人及家庭生活消费开支表,分发给本组的同学,调查该组同学自己和家人在11月的消费开支情况,分析比较个人与父母消费开支的差异。同学们课前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本组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也能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在课上,学生研讨气氛较浓,大部份同学经历了课前及课上的学习与探究研讨后,在学习上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收获,经过了解,绝大部份同学对本课的学习方式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本人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发动学生“动”起来,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上,通过小组探究及采用小组学习活动评价表对各组的探究学习进行评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求知、探究和

表达欲望,同学们通过探究研讨明白了消费行为受不同的消费心理支配,中职生必须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才能指导好自己的消费行为。课上不足之处在于个别组汇报自己活动成果时间过长,影响了其他环节的按时完成,由于时间没把握好,学生在质疑探讨这个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加上老师没有及时作好归纳总结工作,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结论的形成。此外,本人对学生堂上活动的表现没能做出及时的评价和激励,也是“生本”教育做得不够之处。

第8篇:一个中职生的爱国情怀

高职升学系

姓名:宋焕

辅导教师:张桂仁

“爱国”两字是神圣的。期顾名思义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它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名族人们共同的精神支柱。

《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英雄气概。爱国是陆游笔下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是岳飞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还我河山铮铮誓言;爱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壮志;爱国是孙中山为救风雨飘摇中的中华民国而奔走越挫越勇,永不言弃;是毛泽东在窑洞里点燃的星星之火燎原;是邓小平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大地-------

像我们学生不一定要作出轰轰烈烈的事迹名垂青史,平凡的生活亦能体现爱国的真谛。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我们的祖国长大以后一定要精忠报国为国效力。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现实,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像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为振兴中华而勤奋读书,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而现在的我们需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认真学习,尊师爱幼,勤学守纪。在社会上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做一名好公民,从点滴做起,在家做个好儿女,孝敬父母传承中华美德。 同学学校也是国际的一部分。我一样热爱自己的学校,经常发现一些乱丢纸屑破坏学校的公共财产这是爱国吗?我们这样的行为是不爱国的。所以我们从今天起爱护学校公共财产,看见纸屑之类上前一步拾起丢进垃圾桶。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会再去经历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不再会像黄继光一样去阻挡敌人的枪口,但是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在我们心底激动不已,永远激励我们,我们应该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今年里约奥运会中,我国成绩优异,那些远动员在参赛场上勇敢的拼搏,强忍着身上多处伤痛为了一份荣耀拼尽全力。在排球的赛场赢得冠军时那是中国人的骄傲!全世界的呼喊,在乒乓球赛场上张继科用那帅气的回旋而赢得比赛。运动健儿们像黑马一样冲出赛场,那是中国人的骄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热切深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这就是我,一个中职生的爱国情怀。

第9篇:中职生的消费与消费观

一、中职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

专业:级别:性别:

1、请问你每个月的零用钱有多少呢?____。

2、在购买商品时,如果不能做到物美价廉,你更注重的是:____。

A、价格B、质量C、品牌D、服务态度E、其它 ____

3、你的消费方式是:___

A、 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B、“能省则省”C、毫不在乎,肆意挥霍

D、其它 ____

4、在你所热衷的东西方面,你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地大肆花钱?___

A、会B、不会C、其它 ____

5、当你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但你却十分喜爱的东西上时,你会有所顾虑吗?

A、会B、不会C、其它 ____

6、你所顾虑的是:___

A、商品的选择B、钱不够用C、心疼父母的血汗钱D、其它 ____

7、在购买商品后,你发现商品属于“三无”,你会:___。

A、找商家调换B、投诉C、自认倒霉D、其它 ____

8、你认为名牌可以让你觉得高人一等吗?___

A、是B、否C、其它____

9、当你的亲戚朋友过生日时,你会送礼物吗?___

A、 必须要送,不然没面子 B、自己制作,有意义C、没关系,大家都这么熟了

D、其它 ____

10、你的休息日通常是____。

A、逛街B、上网吧C、学习D、睡觉E、看电视F、其它 ____

11、在购买商品过程中,你是否考虑过“货比三家”?___

A、是B、否C、其它____

12、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____

A、向父母要钱B、自己存钱C、向别人借了再说D、其它 ____

13、你的家长是否经常对你进行理财教育?____

A 经常B 不经常C 没有进行过

二、生活消费开支记录表(个人及家庭)

1、记一记:根据你主要的开支项目,设计生活消费开支记录表,记录并统计自己一个月的开支情况。

参考的记录表:

项目 伙食费

金额(元)

项目美容护肤

金额(元)

2、问一问:向父母询问当月的各项开支情况,记录在自己设计的开支记录表上。 参考的记录表:

话费 车费衣服 请 客日常用品 零食合计购书(碟) 上网

项目 衣

金额(元)

食(伙食费、住(按月分合 计 水果零食及期房贷、管(交通费日用品 通迅、网络其他(请注营养品等费理、水电垃行用) 等费用 明) 用) 圾等费用)

3、比一比:你和父母消费的项目有何差异?这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消费心理?你对此有何感触?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健康理性消费

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理财的点点滴滴。很多同学都是住校生,生活费都是自己支配的。在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没有经济来源的同学,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部分同学也会经常收到长辈或其他亲属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职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很多同学对“钱该怎么用”这一理财的基本问题存在着偏见和误解,甚至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时候,也不知道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其实,同学们的零用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不正确的理财中被浪费掉了,所以,学会理财,要从自觉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开始。

首先,要形成正确地花钱、算账的观念,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就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学会消费,就应当努力做到消费的适度与合理,比如有计划地安排好开支和开支项目的比重。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列个清单,明白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

第二,要懂得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第三,应注意储蓄存款,把逢年过节、过生日等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 零花钱存起来,自己计划管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存入银行。

第四,中职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相互攀比,非要“人有我有”,应该 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

因此,中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培养正常的消费心理,以适应现实中的经济活动需要,不要成为一个有钱但不会花钱的人。不可否认,现在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境都宽裕,所以不良的消费习惯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合理的消 费才是正确的。

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中职生的消费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风貌、健康有益的。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因为世界资源有限,中职生应当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测试下一篇:小学春季运动会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