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化学易错题

2022-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浙教版化学易错题

化学易错题讲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2、将一定量的生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留有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是

A.纯铁

B.碳的单质C.氯化亚铁D.氧化铁

3、某工厂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质量分数约为30%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

积比最接近于 A.1∶3B.1∶4C.1∶5D.1∶6 ...

4、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B.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CaCO

35、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10%B.30%C.50%D.70%

6、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关系最不密切的是A.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B.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丰富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D.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7、下列实验操作能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8、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9、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氧化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

10、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

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12、“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A、CO

2、NH3B、O

2、CO2C、N

2、CO2D、NO

2、CO2

13、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降低温度D.t℃时蒸发少量水

14、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

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A、12B、13C、15D、26

15、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Zn和稀盐酸B.Cu(OH)2和稀硫酸 C.Cu和AgNO3溶液D.Na2CO3固体和稀盐酸

(A)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的质量不变(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17、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图②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图④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

21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19、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

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20、下列化学反应,一般要借助其它试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A.氯化钾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和B.碳酸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混和

C.石灰石投入稀盐酸中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和

21、已知某物质在20℃和4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0 g和40 g。某温下,将5 g该物质加到20 g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 gB.40℃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不管什么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A.铁粉B.炭粉C.氯化钙D.生石灰

23、右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

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稀硫酸D、甲:稀盐酸;乙: 氯化钠溶液

2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B.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

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

25、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NaCl溶液B.稀硫酸C.K2CO3溶液D. AgNO3溶液

26、.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镁粉,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A.在左盘上放4g砝码B. 在左盘上放6g砝码

C.移动游码至3.4g刻度D. 移动游码至7.6g刻度

27、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2-

16、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 SO4(过量)、HCl、AgNO3B.HCl(过量)、Mg SO

4、KOH

C.HCl(过量)、KOH、Cu SO4D.KNO3 (过量)、NaCl、BaCO

328、、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

3、NaCl、KNO3B、NaCl、NaOH、NaNO3 C、CaCl

2、NaNO

3、Na2CO3D、KNO

3、H2SO

4、NaCl

29、在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该温度时,25g水中加入10gKCl晶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40%B.34%C.25.4%D.28.6%

30、在t℃时,某物质的A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5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31、现将40℃时的一杯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结果有少量晶体析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0℃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B、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40℃时小

C、20℃时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D、溶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32、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H2SO4Ba(OH)2B、KClNaOHC、Ca(OH)2Na2CO3D、CaCO3KNO

33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沉降B、过滤C、吸附D、消毒

34、用锌、氧化铜、稀硫酸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Zn 锌Cu 稀硫酸H2 氧化铜Cu(2)CuO稀硫酸 CuSO4 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D、生成硫酸锌质量相同

35、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2∶3B.2∶1C.3∶2D.1∶

136、.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8.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了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

C.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了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19.某有机物6.4g在8.0g氧气中燃烧,得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14.4g。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的质量,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每次都能准确测定装置的质量变化)

甲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用酒精灯加热的氧化铜乙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CaO、NaOH) 丙方案:将混合气体先通过碱石灰,再通过浓硫酸

下列对三种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A.三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B.三种实验方案都不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C.甲乙两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但甲方案需作改进,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D.甲乙两种实验方案都能测定混合气体的组成,但乙方案需作改进,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20.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NaOH稀溶液和酚酞试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下列鉴别结果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号为NaOH稀溶液B.②号为食盐水C.③号为稀盐酸D.④号为酚酞试液

37、KAl(SO4)m可作净水剂,m的值是A、1B、2C、3D、

438、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α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其化学式为C3H7O2NB.在构成α一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D. α一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39、张大爷家里种的麦子有部分倒伏了,你认为可使用下列化肥中的

A.尿素B.过磷酸钙C.碳酸钾D.碳酸氢铵

40、包裹松花蛋用的泥灰配料中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K2CO3),如果去皮后直接食用会有涩味感,要想除去涩味,食用时

可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A.白糖B.食醋C.酱油D.调料酒

41、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SO4,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酸性并且回收铜,通常需在此废水中

加入适量的

A.熟石灰B.铁和生石灰C.铁和石灰石D.氢氧化钠

4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43、将26g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2g氢气,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和ZnB、Fe和ZnC、Zn和CuD、Cu和Fe

44、右图装置,有贮气、洗气等多种用途。以下有关该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盛满水,气体从A管进B.用于病人输氧,瓶内盛放水,B管接供氧钢瓶

C.测量HCl体积时,瓶内盛满水,气体从B管进,A管接量筒 D.除去H2中的CO2,瓶内盛放NaOH溶液,气体从A管进

45、上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洗气、储气、收集气体等,①收集H2②收集CO2③干燥O2(瓶内装浓H2SO4)④测量生成CO的体积(瓶内装水,并配备量筒等)其中可行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

46、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x气体

y溶液H2SO4z试剂紫色石蕊试液 A. O2

B. CO2NaOH

C. CO无色酚酞试液Ca(OH)2 无色酚酞试液

D. HClAgNO3紫色石蕊试液

第2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一、计算公式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4、计算圆木、钢管堆根数公式:

总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层数=底层根数-顶层根数+1

5、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底,则

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面积)等高,则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

6、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画图、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

二、判断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2、+20米和-20米所表示的距离是一样的。(

)

3、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

6、在小数点后面填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7、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

)

8、近似数2.60要比近似数2.6更精确一些。(

)

三、填空及解决问题

1、把9、+7、-7、-3、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2、一盒牛奶包装上写着“净重250±5克”,这盒牛奶的标准重是(

),最重不超过(

)克,最轻不低于(

)克。

3、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ºC,中午比凌晨上升了2

ºC,中午的气温是(

)。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

)变了,(

)不变;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

)变了,(

)不变。

5、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10分米、8分米和6分米,它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6、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是8厘米和5厘米,其中一条边上的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

)

7、一个梯形,如果上底增加4厘米,就成为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并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

)倍。

9、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求这堆钢管共有(

)根。

10、如右图,用50米长的篱笆靠墙围成一个

鸡舍。鸡舍的面积是多少?

11、求阴影部分面积

12、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2.56,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13、把0.607、0.607、0.607、0.607、0.60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4、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3.6分钟,锯成8段要(

)分钟。

15、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

;做每个零件需要(

)小时。50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25千克,每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

)千克,榨1千克豆浆需要黄豆(

)千克。

16、30.303这个数中,左边的“3”在(

)位上,它表示3个(

);中间的“3”在(

)位上,它表示3个(

);右边的“3”在(

)位上,它表示3个(

)。

17、1.0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8、一个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7,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这个数时,有(

)个0不必读出来。

19、把一个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移两位,得到一个新的数,新数与原数的差是57.42,原来的两位小数是(

)。

20、小马虎在计算2.4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数的末尾对齐了,结果得到2.85.正确的结果应是(

)。

21、一筐苹果连筐重25.8千克,卖出一半苹果后,连筐重13.8千克。这筐苹果重(

)千克,筐重(

)千克。

2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数字a,个位上是数字b,这个两位数是(

)。

23、两个自然数的和是15,它们的乘积最大是(

)。

24、1.2公顷=(

)平方米6.05吨=(

)吨(

)千克

30分钟=(

)小时

6.4平方千米=(

)公顷

25、我国铁矿石的储量约有49568000000吨,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吨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吨,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亿吨。

26、(1)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目(

)。

(2)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训练。

(3)在(

)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

)项目上,男女生的表现平分秋色。

(4)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至少有(

)人。

27、用2、5、8这3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第3篇: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

1. 8□5÷4要使商的中间有0,□可以填()。 2. 8□3÷4要使商的末尾有0,□可以填()。 3. □4□÷3,要使商的末尾有0,□分别填()。 4. ()依次乘3,除以

5、乘

3、除以6,结果是6。 5. □00÷8,要使商的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要使商的末尾有1个0,□里可以填()。

6. 250×4的积末尾有()个0。

7. 4×152的积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 8. 320的4倍是(),4个605的和是()。 9. 400×3×4=400×()。

10. 706×7= 720×8= 9×408= 354×2×3= 107×2×4= 11. 要使4□5÷9没有余数,□里应填()。

12. 要使□15÷3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使商的百位上是2,□里最大可以填(), □里最小可以填()。

13. 小丽想买一件79元的衣服,每天攒6元,()天才能攒够。 14.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位数。

15. 小明在做一道题时,把商末尾的零丢了,结果是47。已知除数是2,被除数应该是()。

16. 一个数除以2的商是89,余数是1,这个数是()。 17. 一头大象重5000(),它一天要吃270( )食物。()千克=10000克。 18. 3□□÷□=37??8,请填充数字。

19. 72÷12=72÷2÷□ 96÷24=96÷□÷□

20. 做除法运算时,如果有余数,余数必须比除数()。 21. 261×3表示(),也表示() 22. 183个5相加的和是()

23. 搭108个□比搭108个(小正方形的2个大)少用()根火柴棒。 24. A是B的3倍,B是C的2倍,A是C的()倍。 25. 要使3□8×3的积是四位数,□必须不小于()。 26. 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锯成9段要()分钟。

27. 张悦过生日,买了一个周长为50厘米的圆形蛋糕,在它的四周每隔5厘米插一根小蜡烛,需要() 根蜡烛。

28. 周长3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厘米。 29. ○○÷□=12??1,□可能是()。

30. 1/3和1/7哪个大? 3/7和3/8哪个大?

31. 把一张纸对折两次,相当于把这张纸分成()份,每份是它的(),如果对折3次,相当于把这张纸分成()份,其中的3份是它的()

32. 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挂钟上面显示的时间是2时30分,实际时间是()。 33. 如果把□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有20个,○最少有()个,最多有()个。

34. 在30米长的道路一边,每隔2米放一盆花,两头都放()盆,只放一头()盆,两头都不放()盆。

35. 一块正方形桌布,边长是1米5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36. 用一根长是24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37. 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38. 小明要从一根长6米的木头上锯下二段长1米的木头,他至少要锯()次。 39. 一瓶果汁净重245克,()瓶这样的果汁大约1000克。 40.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0厘米,它的周长是2().

41. 在除法算式357÷7中,被除数增加7,商就增加( );如果被除数减少(),商就减少3。

42. 桃子和苹果一共26个,吃了8个桃子后,桃子和苹果一样多,原来桃子()个、苹果()个。

43. 鼓每隔2分钟敲一下,第12次敲钟时,时间过了()分钟。 44. 有趣+真有趣+真是有趣=1994,真=(),有=(),趣=(),是=()。 45. 帅兵兵兵-将兵兵=将兵兵,帅=(),将=(),兵=()。 46. □□÷8=□□??3。 47. ()条对称轴,()条对称轴,()条对称轴。()条()条()条 48. 两上数相乘,一个乘数是68,另一个乘数增加1,积就增加()。 49.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

50. 实验学校有一条4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共需要()棵。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要()棵。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要()棵。

51. 时钟6时敲6下,5秒敲完。那么,这只钟12时敲12下,()秒敲完。 52. 如果1/A比1/4大,A可以是()。

53. 一块饼,把它平均分给()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这块饼的()。

54. 长方形长12米宽8米,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剩余部分的宽是()米。

55. 至少用()副同样的三角尺,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56. 建一个周长12米的方形花园,有()种设计方法。

57. 1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58. 一个数除以6的商是102,且有余数,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59. 8□8÷2的商的中间有0,□里填(、)。 60. 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四周共插了50面彩旗,如果每两面彩旗之间摆1盆红花,一共要摆()盆红花,每两盆红花之间又放了2盆黄花,共放了()盆黄花,一共放了()盆花。

61. 在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操场四周栽松树,每5米栽一棵,共要栽()棵。 62. 走廊里挂了38张名人画像,从左往右数,爱迪生排在第18,从右往左数,达尔文排在第21。爱迪生和达尔文之间有()张画像。

63. 称40克的物品,50克、100克、10克三个砝码中用不到()克。 64. 200g 300g ( )g(装满状态)

65. 对折3次后的绳子的长度是5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 66. 30+40×3=() 26-4×2=()

67. 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68. 有一堆棋子,如果按“二白五黑”的顺序依次排列,第81颗是()色。 69. 8块糖,第一天吃了1/8,再吃()块糖,糖还剩1/8。 70. 4袋糖,每块糖5角,一共多少钱,应补充的条件是()。 71. 小华和小明看同一本书,小华看了1/3,小明看了1/4,()没有看的多。 72. 教师把一些本子分给小丽和她的6个同学,每人5本,剩下的不够每人一本,这些本子最多() 本,最少()本。

73. 有一种水草每天长一倍,7天长满1池,那么,长满1/8池需用()天。

二、判断对错

1.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2. ()32×7的积是5000多,()中只能填8. () 3. 395与3的积比1200大。()

4.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一定有0。() 5. 715÷5的商是两位数。()

6. 把一根绳子剪成12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12。() 7. 5×999+5的得数与5×1000相等。() 8. 3个边长1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是8CM。() 9. 一张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只能分成两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 10. 被除数中间有0时,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11. 教室里都是双人课桌,三(1)班原来有39个同学,这学期又转来3个同学,学校要为这个班再增加2张双人课桌。() 12. 8个百除以3得2百多。()

13. 两数相除,每次除得的商必须比除数小。()

14. 一根绳子平均剪成几段,共剪了3次,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3。() 15. 小军吃了一块面包的1/3,小红吃了一块饼的1/3,他们吃得一样多。() 16. 每隔4米栽一棵柳树,40米只可以栽10棵。() 17. 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1个,不能称出23克物品。() 18. 用天平,仅有2克、7克2个砝码,无法称出5克的物品。()

19. 把一个长方形剪成2个同样大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原来周长的一半。() 20. 下图中的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1/4。()

三、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只做旋转的是()

(1)钟表的指针(2)行驶中的车轮(3)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 2. 属于平移的是()

(1)在计数器上拨球的运动(2)吊扇扇叶的运动(3)钟摆的运动(4)电梯的上下运动

3. 属于旋转的是()

(1)跑步时人的运动(2)行驶火车的运动(3)电风扇扇叶的运动(4)飞行中直升机螺旋桨的运动

4. 沿一个长方形的对角线,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是长方形周长的()。(1)相等(2)不到一半(3)一半(4)一半多。 5. 在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一定()(1)大于8 (2)小于8 (3)等于8

6. 下面分数中,最大的是()(1)3/5 (2)3/4 (3)2/5 (4)2/4

四、应用题 1. 一袋开心果42元,买一袋开心果的钱可以买3袋花生米,一袋开心果比一袋花生米贵多少元?

2.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1)张老师买了36把尺子,每把3元,买笔记本的钱比这些尺子多24元。问题:

(2)妈妈35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天天比爸爸小28岁。问题:

3. 把一根木头截成4段需要1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头截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 4. 在20米长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5. 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240米,沿着操场的四周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每相邻两面红旗之间插上

2面黄旗。红旗一共插了多少面?黄旗一共插了多少面?

6. 一块长方形农田,长27米,宽9米,四周挖一条水沟,水沟长多少米? 7. 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16元,比一条围巾的4倍还贵12元,一条围巾多少元? 8. 教师布置的作业,小强每天完成2/6,照这样的速度,他要几天才能完成? 9. 请画出左侧图形的倒影

10. 一条30米长的直道二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要插,一共需要多少面?如果每

两面彩旗间放2盆花,要多少盆?

11. 小明一条路的五分之二,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路长,请在图中标出剩下的路程。

12. 青蛙第一天吃26只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吃8只。第三天吃多少?第8天吃多少?

13. 一种饮料每瓶15元,商店搞活动:买2瓶送1瓶,小明要买24瓶这种饮料,实际只要付多少钱?

14. 李老师上班时坐车、下班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要用80分钟,如果往返都坐 车,需要多少分钟?

15. 小王第一天读35页,以后每天比前天多读3页,小王第四天读了多少页:第五天从第几页开始读?

16. 一本书64页,小红打算6天看完,应该怎么安排?

17. 一个旅游团有男的11人,女的10人,住宿时每个房间住3人,他们至少要多少个房间?

18. 26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坐4人,租金5元,每条大船限坐6人,租金6元。请设计租船方案。

大船(条)小船(条)租金(元)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第三种方案

19. 一桶油连桶共重252千克,每个空桶重2千克,9个这样的油桶共装油多少千克?

20. 一条路,起点插1面旗,以后每隔120米插1面,一共插了9面,这条路长多少米?

21. 一块长方形农田,宽27米,长是宽的2倍,四周修一条小路,小路长多少米?

22. 从一袋面粉中取走400克,还有8600克,这袋面粉原有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3. 小军用铁丝围成了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是9厘米的长方形,那

么这个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多少厘米? 24. 爷爷利用墙角围了一个长35分米、宽17分米的长方形园子,要用多长篱笆? 25. 实验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50人,其他几个年级的学生人数是三年级学生人数的5倍,实验小学共有 学生多少人?

26. 将一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的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7. 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在一角剪去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8. 每个小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分别求拼成的图形周长。 (1)(2)

29. 一个正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了4个部分,其中两个阴影部分是正方形,已知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是32分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30. 王阿姨不小心把购货发票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大礼包的价格吗?物品名称单价数量总价电饭煲 275元 1个大礼包 3包合计 401元 31.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每格边长1cm) 1 2 3 (1)(2)

(3)大正方形周长:小正方形周长:

32. 金星小学图书馆有4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了86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3. 一套书6本,如果成套买,每套78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16元。如果买这套书,怎么买合算?

34. 三年级3个班有90人参加了文艺小组,如果每个班有2个文艺小组,平均每个文艺小组有多少人?

35. 一只空油瓶重200克,倒进半瓶油后连瓶重700克,一瓶油连瓶重多少克? 36. 一个圆形湖一周栽了5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相隔10米,这个圆形湖的周长是多少米?

37. 在300米长的道路一侧栽树,起点和终点都要栽一棵,相邻的两棵树之间相隔5米,一共可以栽多 少棵?

38. 一块长方形的长边上每隔5米栽1棵树,宽边上每隔4米栽1棵树,已知这个长方形地的长是80米,

宽是28米,这块长方形地的四周共栽多少棵树?(四个角上都栽) 39. 一袋大米用去5000克,还有20千克,这袋大米原来重多少千克? 40. 一合糖,第一天吃了2/7,第二天吃了3/7,吃完了没有?

41. 右图中,A、B、C、D、E五个形状各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D A C E B

42. 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5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已知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 画图。

43. 青年路小学教学楼共4层,每层8个教室,学校在教室里共放了256盆花,平均每个教室多少盆?

44. 一列火车长180米,要经过一座长620米的大桥,求火车通过需要多少秒? 45. 一根草,发芽时1厘米,以后每天长2厘米,5天后,这根草多长? 46. 红糖、白糖、黄糖一共180块,其中红糖是白糖的2倍,白糖是黄糖的3倍,各有多少块。

47. `同学们和教师去吃饭,同学去了314人,每桌坐8人,至少再坐多少名教师,才没有空位?

48. 有不同的方法表示正方形的1/4.画图 49. 简便计算:101+97+102+103+98+101= 50. 同学们和教师去吃饭,同学去了314人,每桌坐8人,至少再坐多少名教师,才没有空位?

51. 一个正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了4个长方形,这4个长方形的周长的和是92厘米。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是多少厘米?

52. 为庆祝元旦,6班买了112个黄气球,买来的红气球是黄气球的4倍,买来红气球多少个?

53. 一桶油净重120千克,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还剩下多少千克油?

54. 一根尼龙绳用去3/5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多1/5米,这根尼龙绳原来长多少米?

55. 要在一个长16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桌布的四周镶上花边。花边的长最少应是多少分米?

56.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如果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

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7.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5cm 3cm 2cm 3cm

58. 把○向下平移5格,并画出来;把△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5格,向右平移3格,并画出来。 59.

第4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易错题集二(下)

一、 口算

43×2= 34÷9= 30+70= 72—8= 56-18= 640-40= 46÷8= 100-90= 36+28= 95+15= 13×3=26÷4=

二、 列竖式计算

205+497= 1000—79= 178+328+55=456—259=615—469=

637—253=735-298= 34×8=

5×59= 44+472= 89×6=45÷8= 688+313= 314+76+134=528+196= 45÷6=309+58+131= 902—196= 46÷6= 75+469= 9÷6= 802-524=10000—852= 489+67+351=

9×56=

三、 估算下面各题的得数大约是几百。 602+299≈ 709+192≈ 97×9≈ 808÷8≈ 列竖式计算

1. 8的72倍是多少?72是8的几倍? 2. 502比285多多少? 3. 我比800少296,我是多少?

四、 填空

1. 口算160-70时,可以把160看作( )个十,把70看作( )个( ),( )个十减去( )个十,剩下( )个十,就是( )。 2. 4个百加( )个百是一千,480里面有( )个十,6个百和七个一合起来是( )。 3. 840里面有( )个百和4个( )。从小到大一个一个地数,在它前面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4. 12个8相加的和是( );15与9相加的和是( )。 5. 比最大的三位数少808的数是( )。

6. 80+( )=600 ( )-300=980

□里最大能填几?8□×3<260 □8×6<400 8. 8. 在□填上合适的数。 7. 9□□-715=1□0 5□5+□7□=734 □□6+□5□=890 37□+□46=7□2 ○里填上“>”“<”或“=”。 9.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10. 在60分米○60厘米 30毫米○4厘米 1米○99分米 10厘米○1分米

11. 有50本书,最少要拿掉( )本,才能平均分给二年级的7个班。至少再买( )本,可以平均分给三年级的6个班。

12. 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

13. 在180、59

8、605和900这四个数里,比600大得多的数是( ),和600最接近的数是( )。

五、 选择题

1. 在计算43×2时,2乘4等于8,这个8表示( )。

① 8个一 ② 8个十 ③ 8个百 2. 一个数减去96得627,这个数与100的差是( )。

①631 ②623 ③ 723

3. 玲玲有182本书,军军有169本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军军比玲玲少13本。②玲玲借出13本后,就和军军一样多。 ③军军与玲玲相差13本。④军军再买13本就与玲玲一样多。 ⑤玲玲比军军少13本。

4. 爸爸的身高( )。

①178厘米 ②178毫米 ③178分米 ④ 270厘米

5. 一本字典厚3( )。皮带厚约( )。 ①毫米 ②厘米 ③ 分米

六、 判断题

1. 在三角形中没有钝角。 ( ) 2. 822-606=228 ( ) 3. 69×8的积是四百多。 ( ) 4. 最大的两位数的3倍是297。 ( ) 5. 男生有87人,女生有94人,学校组织夏令营,只要4辆45座的客车就够了。( )

七、在积是100与200之间的算式的后面的

□里画“√”

81×3□ 199+211□ 496-273□ 71×2□

八、解决问题。 1. 同学们做纸花,做了67朵黄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多15朵,做的紫花比红花少9朵。(1) 同学们做了多少朵红花?(2) 同学们做了多少朵紫花? 2. 奶奶有40颗糖,要正好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应至少再买多少颗糖? 3. 有24个小朋友参加劳动,每3人合用两把铁锹。一共要多少把铁锹? 4. 六年级学生在“植树周”活动中植树,种了8行松树,每行28棵,还种了168棵杨树。杨树比松树少植了多少棵?

5. 小芳今年7岁,她的伯母42岁。伯母的岁数比小芳多几倍?

6.学校原有396人,六年级有157人,六年级同学毕业后,学校还有多少人? 7. 要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已修了900米,余下的比已修的少多少米? 8. 有红、黄、蓝3种颜色的气球,红气球有40个,黄气球有5个,蓝气球有若干个。 (1) 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多少倍?(2)蓝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4倍,蓝气球有多少个?

9. 二(1)班和二(2)班一起去种树。二(1)班有5个组,每组种了36棵共比二(2)班少种25棵,二(2)班种了多少棵树?

10. 萍萍折星星来装饰小屋,每天折40个,折了8天,还差60个。 萍萍一共要折多少个?已经折的比还要折的多多少个?

11. 水果超市运进543千克苹果,218千克梨,运进的香蕉和梨的千克数一样多。 (1) 这三种水果一共多少千克?(2)再运进多少千克香蕉,就和苹果一样多? 12. 有一张正方形纸,按要求剪一刀,请分别在正方形中画出这条直线,并用阴影表示剩下的部分。

(1)要求剩下的全是直角。 (2)要求剩下的是直角和锐角。 (3)要求剩下的是直角和锐角和钝角。 13. 除数是6,商是4,余数是1,被除数是多少?

14.把一条长24分米的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段长多少分米?

15. 哥哥有16颗水果糖,弟弟有10颗水果糖,哥哥给弟弟多少颗糖后,两个人的数量同样多?

16. 用0、

3、8这三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分别组成两个三位数,要使这两个三位数的差最大,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 )和( )。

17. 9本书,每本厚4厘米。一个长4分米的书架能全放下吗?如果要把书放满,应该放几本这样的书?

第5篇: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易错题整理

一年级下册课本易错题

2013 06 1. 小红做了12朵花,小明做了9朵。小明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红?

2. 把16支铅笔放两个笔筒里,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放?

3.

4商店里有一批雨伞,3天卖出54把,还剩5把。这批雨伞原来有多少把?

5小力和小芳看同一本童话书。几天后,小芳还剩26页,小力还剩32页。谁看的页数多?

6做了24件上衣和35条裤子。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

1 7.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后,两人邮票张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张?

8.每个排球48元,小宁买一个排球,付的都是10元的,应付多少张?找回多少元?

9.

10学校要在一条大路两边各栽25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1.学校有47个篮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12. 2 13. 找规律填数

(1)42 36 30 24 (

)

(

)

(

) (2)90 81 72 63 (

)

(

)

(

) (3)6

12 18 24 (

)

(

)

(

) (4)8 16 24 32

(

)

(

)

(

) (5)9 18 27 36

(

)

(

)

(

) (6)17 19 21 23 (

)

(

)

(

) (7)48 46 44 42 (

)

(

)

(

)

3 (8)5 10 15 20

(

)

(

)

(

) (9)50 45 40 35 (

)

(

)

(

) (10)60 65 70 75 (

)

(

)

(

)

14. 在1~100中,个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个位上是0的数呢?十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

15

第6篇:苏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好题易错题

5.如图,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AE=CD;

(2)若M,N分别是AE,CD的中点,试判断△B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5题图

6.如图,一张矩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 )

A. 108∘ B. 114∘ C. 126∘ D. 129∘

1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且CD=CB,点E为BD的中点,点F为AC的中点,连结EF交CD于点M,连接AM. (1)求证:EF=AC.

(2)若∠BAC=45∘,求线段AM、DM、BC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15题图

16.如图,在△ABC中,AB=BC,CD⊥AB于点D,CD=BD,BE平分∠ABC,点H是BC边的中点,连接DH,交BE于点G,连接CG. (1)求证:△ADC≌△FDB; (2)求证:CE=BF;

(3)判断△ECG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4)猜想BG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第16题图

18.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的一点,且满足PB=1,PC=2, PA=3,将△ACP绕C点逆时针旋转90°,使点A和点B重合,得到四边形ABDC,求∠BPC的度数

第18题图

19.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2,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

第19题图

20.如图,点P是∠AOB外的一点,点M,N分别是∠AOB两边上的点,点P关于OA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线段MN上,点P关于OB的对称点R落在MN的延长线上.若PM=3cm,PN=4cm,MN=4.5cm,则线段QR的长为___.

24.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为8cm,腰长为5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点B向点C以0.25cm/s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A与腰垂直?

第24题图

上一篇:同志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金融实训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