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服务平台

2022-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河北省科技服务平台

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摘要:2015年,河北省政府对发展科技服务业进行了部署。经过几年发展,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不断融合,推动了河北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对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程度进行测算,并做相应阐释。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由于社会的发展,河北的农业和工业正在从简单的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生产,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为了了解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关系,本文拟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程度进行测算与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关联度的值越大,对应因素与因变量的关联关系越大。

二、产业关联度计算

考虑到资料的可獲取性,本文选取了2013~2017年间河北科技服务业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数据做灰色关联分析,数据来源于《河北统计年鉴》(2014-2018),相关数据见表1。为了剔除物价因素影响,统一将各年度增加值折算成以2013年为基期的不变价值。为了消除数量级大小不同的影响,本文以2013年为基期,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之后,按照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算得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其它服务业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6282;0.5828;0.6028。

三、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分析

(1)总体而言,河北省科技服务业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其它服务业的关联度都大于0.55小于0.65,说明河北省的科技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较强,科技服务业已经渗透到其他产业之中,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

(2)就第一产业而言,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第一产业关联系数最大,但总体分值水平不高。一直以来,河北省特别重视“三农问题”。随着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河北农业的生产、管理、加工的方式正逐步发生改变,传统农业正逐步突破传统种养方式的局限,由粗放式生产向加工和市场延伸。但是在农业科技服务投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不足、农村老龄化、妇女化现象问题等,这都影响着农业科技服务效果。

(2)就第二产业而言,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关联系数排名最低,但总体分值水平不低。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工业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大大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河北省科技服务业对工业制造业作用较之于其它行业略显不足,在发展中表现出一些问题,如人力资源问题,目前河北工业科技服务业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失严重。

(3)就其它服务业而言,河北省科技服务业与其它服务业关联系数排名第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而科技服务业则属于服务业中最高端的一种,它的发展必然带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值的增加。2018年,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338.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2.2亿元,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已经远超工业、农业,成为河北产业增加值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但是鉴于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融合度还不高。

综上所述,河北省科技服务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它服务业的发展都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产业融合度普遍不高,对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利用不够。今后应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的情况下,加快科技服务业向高端方向发展,加大创新科技服务业产业业态力度,支持科技服务业集聚基地建设,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健全法律法规,创造规范的法制环境,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等行业优势,促进河北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7,30(05):16-20.

[2]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18-120.

作者:史立英 高丽君 宋宝瑞 宋玮婧 王颖

第2篇: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词】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河北省科技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新增科技企业2 200家,累计达到10 000余家,对促进河北省科技创新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对科技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构建更具科学性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升,而且基本能够满足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不足,健全完善、系统完备、多元高效的科技企业服务体系仍然没有完全形成,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这就需要将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上升到战略层面,纳入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改革、创新、发展当中,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倾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努力为河北省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河北省业说,科技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河北省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河北省已经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一些科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最根本的就是科技企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因而,河北省在未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深入分析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大力加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只有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倾力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科技企业“轻装上阵”,进而使自身的发展更具持续性;大力加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科技企业发展模式,例如有的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力加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利于推动河北省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与突破,例如通过将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效融合,发挥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对于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1]。

2 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从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已经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而且科技企业服务工作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河北省明确2021年科技企业数量要增加1200家以上,而且对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设计和安排,对于促进科技企业改革、创新、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河北省高度重视科技企业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建设,建立了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综合服务平台,协同创新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于2019年出台了《河北省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创新引领、高端发展、开放协同,而且提出要在打造创新创业服务新引擎、构建专业科技服务新优势、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三大目标”,这对于推动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很强的保障性[2]。河北省还高度重视科技企业服务工作的拓展性,提出“构建开放式科技服务创新网络”的发展目标,不仅加强京津资源引进与协同,还大力提升了科技服务国际化水平。河北省在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和科技企业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工业技术、创业孵化、高端研发等领域,并且在平台和载体建设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河北省在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也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与科技服务的深度融合,大力加强战略性科技服务平台布局,着力提升优势产业科技服务升级,还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使科技企业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总体上来看,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相对比较薄弱,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特别是在落实政策、创新发展方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3 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缺乏战略性

深入分析河北省科技企業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战略性,尽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缺乏战略性设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实施,也无法取得实效[3]。在政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河北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还提出了战略目标,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组织实施,特别是不注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设计,比如在细化政策的过程中,不注重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政策服务的针对性不强,甚至很多科技企业根本无法享受到政策,直接导致其发展受到影响。

3.2 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

对于开展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来说,应当强化系统性,特别是要在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但是河北省在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分享、信息共享的国际科技服务协同机制。河北省科技体系缺乏系统性,也表现为一些科技企业自身的服务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且不注重构建协调发展机制,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到位,甚至存在一定的竞争,研发平台的共享性不强,而且人才的流动也相对较差,这同样会制约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4]。

3.3 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缺乏创新性

要想使科技企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满足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在创新科技服务体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但河北省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缺乏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有的地方不注重发挥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缺乏“以大带小”和“大+小”模式,优势科技企业的引领性、带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缺乏创新性,也表现为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发展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方面还不够到位,在打造“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方面仍然没有形成良性机制,直接导致科技金融服务细弱薄弱,无法满足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

4 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4.1 强化科技企业服务体系战略性

河北省在未来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战略性设计,将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纳入高新技术产业改革与创新领域,着眼于激发科技企业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对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综合设计。在政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当着眼于打造“创新型地区”,引导各地加大政策服务力度,大力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了解和掌握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进而制定更具针对性和特色的政策,同时要强化政策的连续性、持续性及综合性。要切实加大政策的落实工作力度,对各类扶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应当进行梳理,同时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科技企业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强化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使政策真正能够落实落地落细[5]。

4.2 提升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系统性

河北省要想大力推动科技企业发展,还要进一步提升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系统性,使其“覆盖面”更广,同时要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强化服务体系的综合功能。要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除了要發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及激励约束作用,还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科技服务示范区及高端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并且要在政策、人才、金融、平台、载体建设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努力使科技企业服务工作实现更大突破。在提升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系统性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将PDCA循环广泛应用于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情况,对于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应当形成制度并广泛推广,对于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研究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4.3 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河北省在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中,大力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努力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具成效的服务。各级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大力推动“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科技企业服务协同机制,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大协调与配合,共同研究和解决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还要高度重视载体创新,要在现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互联网+科技企业服务”模式,做好统计监测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化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也需要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理念,相互之间应当加强战略合作,例如共建研发平台,既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也有有利于推动协同创新。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河北省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大力加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推动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更大突破。这就需要河北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构建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优化和完善,重点要在强化科技企业服务体系战略性、提升科技企业服务体系系统性、推动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河北省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参 考 文 献

[1]王全宝.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5-8.

[2]周鑫,赵彤.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192-193.

[3]李福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20(10):1-2.

[4]林瑶鹏.广东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21-22.

[5]付永红,肖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4):6-8,11.

作者:刘柳 李佳

第3篇:河北省科技自主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对河北省科技发展水平、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提出了加快基地与平台建设的思路与路径。阐述了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现科技基础条件优化与重整的有效载体,是聚集、集中有限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基地、平台和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使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以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加速京津冀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等观点。

[关键词]科技水平比较;产业基地;平台建设;路径选择

[

[

※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2007年软科学研究项目(07457202D-3)。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发达国家普遍把优化与加强科技基础条件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重整与提高科技基础条件当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转型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一五”期间,国家把科技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支持和推动各地加强各类产业基地与平台建设。先进省市已率先建立了若干强势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优化了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了产业发展龙头,形成了若干发展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高效、快速发展。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现科技基础条件优化与重整的有效载体,是聚集、集中有限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产业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一)产业创新基地的概念及基本条件

产业创新基地是指在某些特定的产业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产业优势和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以重点发展具有明确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领域为目标,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关配套产业互动发展,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水平研究与开发能力的特定区域。

作为产业创新基地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产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产品档次较全,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产品竞争力强。二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形成技术和产品特色,以产业链为基础、骨干企业相对集中,相关配套产业聚集。三是拥有引领产业发展的开发机构或科技创新平台,核心企业具有能够引领本行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平台”一词是从计算机技术术语引用而来,是基本软硬件标准的集合。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走向全球:美国创新形势》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创新平台不仅指有形的“硬件”、物质,还包括能够调动构成平台硬件充分发挥作用的运作机制以及使硬件“活”起来的能动因素,即操作者和管理者。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是把创新从理念引向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和保障体系三大基本要素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服务系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是平台建设的载体和基础,服务体系是平台建设的根本目的,保障体系是平台建设的核心和必要条件。

(三)产业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的关系

产业创新基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平台,需要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依托,需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基础。产业创新基地突出产业发展,以培植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标;科技创新平台突出产业科技支撑,以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河北省提出通过建设大项目,培育大基地,促成大园区,发展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培育大产业是发展的目标,基地是产业发展的依托,平台是产业发展的支撑,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手段,通过基地、平台和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就能使优势大产业快速形成,不断壮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二、河北省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一)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比较

从国家科技部《2006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看,河北省在全国31个地区中,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33.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11%)13.67个百分点,不及上海(74.64%)和北京(72.77%)的一半,总排序在第19位,位次低于周边的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山西(见图1)。[1] 从科技进步监测体系的五个一级指标看,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为48.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06%)2个百分点,排序在第9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30.7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74%)17个百分点,排序在第20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15.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26%)26.68个百分点,排序在第29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18.7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88%)25个百分点,排序在第28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50.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94%)0.15个百分点,排序在前12位。以上情况表明:河北省的科技进步水平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主要来自投入产出水平的差距。

(二)创新水平比较

200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发布的《中国31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2006)》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能力区分为三个群体,沪、京、苏、粤四省市为第一梯队,是中国创新的强势区域。津、鲁、浙、辽、鄂、陕、川、闽等八省市为第二梯队,是中国创新的优势区域。其他19个省区归入第三梯队,是中国创新的弱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培育,创新推动发展有待增强。河北的创新指数居18位,列第三梯队,属弱势区域(见图2)。[2] 从创新指数包含的创新资源、攻关能力、技术实现、价值实现、人才实现、辐射能力、持续创新和网络能力等八个创新要素指标看,在31个省区市中,河北的创新资源能力居12位,攻关能力居17位,技术实现能力居16位,价值实现能力居14位,网络能力居20位,人才实现能力居21位,而反映创新成果持续增长、创新投入和产出比例的持续创新能力很弱,居30位,处于落后水平。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简称研发投入)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从表1分析看: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人员及经费的投入、R&D项目研究、发明专利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在全国居前10位左右,处于中上水平,而新产品生产及销售和购买国内技术支出居第16~17位,处于中下水平。这表明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而科技的产出处于较低水平,科技投入产出质量较低。因此,要提高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科技投入质量,提高科技的产出水平。

(四)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比较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是研究开发(R&D)经费总支出(GERD)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200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共支出2,15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71.7%。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陕西、天津、江苏、辽宁和浙江7个省(市)。河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6.7亿元,居全国第13位,占GDP的0.66%,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0.7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13.5亿元,居全国第15位,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2%)1.08个百分点。在周边省市中,河北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仅高于内蒙和山西,与先进省市的投入差距较大(见表2)。[3]

(五)国家级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2006年,在全国 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石家庄高新区的企业数居第18位,处于中上水平,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指标都在第31~42位。保定高新区的出口创汇居第29位,处于中等水平,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在38~51位(见表3)。总体看,河北石家庄和保定高新区的各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河北高新区发展规模较小、效益较低,与全国先进高新区比,存在很大差距。

综上所述,河北科技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先进省市的差距不是局部的,是整体上的差距,要大幅度提高河北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只能走优化存量,提高现有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发展道路。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创新体系的支撑点,京津冀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切入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作力点。加快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是河北把创新从理念引向实践、把创新系统建设目标落到实处的基本途径;是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抓住科技创新平台这个载体,就能有效聚集创新资源,改善发展条件,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形成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提升河北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三、河北省产业创新基地与科技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产业创新基地。2007年河北省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国家级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4个;区域特色产业基地30个(国家级7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个(国家级1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5个;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6个。

科技创新平台。全省拥有省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2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578个,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99个,企业技术中心139个(国家级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72个,农业科技传播站10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8个(国家级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国家级7家)。[4]

随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北省与京津等省市的区域联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制定了“十一五”京津冀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京津冀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与北京、天津、内蒙古、山东、山西签署了《环渤海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协议书》。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电科集团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建立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关系。

基地和平台促进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得到了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速加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半导体材料产业已形成太阳能级、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级、固体照明三大产业链,单晶硅产量居世界第1位,砷化镓、蓝宝石单晶及晶片生产规模居国内前列。河北晶龙集团单晶硅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70%以上,世界份额的20%,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晶硅生产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36亿元,出口近1亿美元。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位,半合成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石家庄以岭药业公司的通心络胶囊、石药集团丁苯酞、乙肝疫苗等药品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定天威英利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也是目前全球光伏产业领域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四大厂家之一,2006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亿。

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产业链的输变电设备和光伏产业制造基地,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技术和规模已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石家庄永生华清液晶公司的显示用液晶材料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销售量居世界第三位,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优势产业逐步形成[5][6]。

四、加快河北省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的思路与路径

(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的目标及重点

1.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及重点

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围绕产业发展这个主题,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培育优势产业、产业集群为目标,推进基地建设。

一是围绕壮大重点学科,做强优势领域,以资助基础研究项目为载体,依托骨干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建立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做强应用基础研究。

二是围绕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重点抓好石家庄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保定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并网发电设备及“中国电谷”,廊坊信息产业、软件等高技术基地建设。培育发展邯郸新材料、承德仪器仪表等有成长性的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重大技术集成创新、重大战略产品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增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抓好涿州精细品种钢、唐山陶瓷、特种钢、秦皇岛特种玻璃、冀东重大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四是围绕加快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推进基地向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创新集群演进。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功能、引导联合开发、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协作机制,实现现有产业向产业链更高端方向的提升。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及重点

针对科技创新的不同环节和特点,围绕科技支撑这个主题,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和研发主体。在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区域,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吸引和带动社会科技资源建立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在钢铁、装备制造、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重点企业、科研单位和大学为依托,建设河北汽车、接收卫星导航、纺织服装等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推进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二是构建以园区为龙头的区域创新集成体系。以技术集成为重点,推进曹妃甸示范区建设,为建设21世纪国际领先的钢铁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将农业科技传播站建设成农业产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通过优势资源要素集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加快高新技术园区资源聚集,通过引进、开发,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产业链高端项目,促进特色产业链的快速成长,通过支持和引导区内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聚集由产品聚集转向产业链聚集。

三是构建以服务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网上技术市场等为载体, 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科技传播站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力度, 强化服务功能,壮大中介服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园区内企业技术开发和承接技术转移的能力和水平。重点建设好秦皇岛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形成支撑河北省产业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企业孵化体系。

四是构建以合作联合为重点的开放式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产学研平台共建共享,积极与省外大院、大所、大企业广泛建立产业科技发展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构建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平台、科技资源与信息服务平台、自然科技资源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技术标准支持平台、种子资源库建设,建立以服务创新为重点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形成科技基础条件网络,促进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以京津冀合作为重点构建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

充分利用京津在全国的科技优势,河北的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基地和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加速京津冀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进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快速崛起。

要进一步加大谋划和工作力度,推动河北与京津大院、大所、大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产业、科技发展战略联盟,共同构筑高科技产业研究开发平台,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京津集聚的科技资源与河北省低成本优势对接,实现京津冀区域合作由以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为主,向产业链接、科技创新、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为主转变。

围绕推进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战略支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快重型装备、汽车、新能源设备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化工程,建设曹妃甸等4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与京津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化工等中央大企业集团战略合作,加快曹妃甸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石家庄化工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础和沧州化工城建设。

在北京周边区域,依托现有高新区和各类开发区吸引北京的大院、大所、中央转制院所,到河北设立科技园区或产业化基地,就近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承接不符合北京产业政策和无力承担北京地价成本、效益可观的外迁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公司到河北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基地,引导外资优先投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促进河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主要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能力

1. 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重点,构建科技创新公共支持、服务体系。采取依托优势,重点突破,逐步完善的办法,推进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深化队伍结构配置、科技资源整合、人才成果评价等深层次改革。将建立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保证机制,作为构建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发挥已建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2.以TBT通报咨询平台为支撑,构建技术贸易保障体系。(TBT:即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平台和预警快速反应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研究、应用、借鉴、创新为重点,建立与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技术贸易保障体系和技术标准支撑体系。通过TBT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信息保障体系,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效防范产品质量事件的发生。通过借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制定符合河北实际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河北省优质产品进入京津、国内及国际市场提供“名片”,为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标准保障。

3.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引进、创新平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调整发展定位,突出高新技术开发,加速知识密集产业集聚;组合式系统化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以强化孵化器建设,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依托基础优势,突出园区特色,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4.以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开发、转化平台培植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针对河北的优势和发展瓶颈,以优势技术领域为开发的重点,抓好发展规划,谋划产业创新基地战略布局。依据具备的条件,选择主攻方向,设计组合开发。根据培育战略支撑产业的要求,建设支撑体系,加强技术链结,强化产业链的系统开发。注重大项目建设,培植发展龙头,建好核心基地,形成辐射源。围绕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政策措施,改善发展条件。

5.以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为示范、推广平台推进农业科技的组合式开发。做好发展布局、明确功能定位。以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名特优品种为突破口,以构筑农业科技与人才高地为支撑,以无公害“绿色”优质农产品为拳头,以招商引资多渠道融资联合开发为手段,加快建成高效、高新科技、可持续发展、内外贸结合、产加销联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集设施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6.以风险投资体系为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加强扶持衔接。通过总体谋划、部门协同,链条式扶持,使有限的部门资金在不同发展阶段,以接力和组合的方式,集中于能快速发展的项目上。二是改善资本运作。由政府出资组建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企业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逐步向社会投资为主转变。作力培育新的投资主体,加快由单一的公司制向多样化组织形式转变。三是营造发展环境。制定承担高风险与能够得到收益对等的激励政策,培育创业者群体。加快风险投资市场发育,保障资本和资产的有效流动。培育技术市场,健全市场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扶持中介机构发展,形成服务体系,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建设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搭建沟通平台。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提高对风险投资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

7.以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研发、集成、推广平台,加速强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加大对产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目前河北产业集群处于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初级阶段,创新平台建设应以政府推动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主,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成、示范、推广先进技术,加速区域优势产业群的形成和壮大;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分工合作,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开发高端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随着产业集群内优势龙头企业的建立,各企业之间上下游的基本链条关系的形成,逐步向企业为主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建立河北的强势特色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部.2006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EB/OL].http://www.most.gov.cn/index.htm ,2007-02-06.

[2]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中国31省区市创新指数研究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2007-07-13.

[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N].科技日报,2007-9-13(1).

[4]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冀政函〔2007〕10号《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Z].2007-01-25.

[5]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2006]43号《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Z].2006-06-06.

[6]张绍廉,杨景祥,杨连云.河北经济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Base and Platform of Hebei Province

Li Yuan1,Shi Yabi2

(1.Hebei Province Government Laboratory, Shijiazhuang050051,China;2.Hebei Provinc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050051,China)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industrial base;platform construction, approach choice

(责任编辑:张改兰)

作者:李 远 石亚碧

第4篇:河北科学技术厅-河北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河北科技厅

2018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聚焦全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软科学研究决策作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质作用,立足实践、突出改革,明确导向、优化定位,为全省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支撑。

软科学研究专题,主要安排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重点决策研究、后补助3类项目。

科普专题,主要安排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基地建设、后补助3类项目。

二、支持重点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

重点围绕全省科技改革、政策创新、发展战略、服务管理等,结合本单位自身研究优势,选取相对稳定、连续研究的项目,提供服务团队、研究成果、决策咨询智库支撑。

优先主题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指南代码5000901) 围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分析我省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找准问题与薄弱环节,对标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开展深度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提出建立河北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模式、建设路径、建设方法与重大举措。

优先主题二:促进供给侧科技创新有效供给重点改革研究(指南代码5000902)

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路径和抓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优先主题三: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03)

针对平台经济、跨界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适应我省发展阶段、引领我省经济跨越提升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建议。

优先主题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政策支撑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4)

围绕构建“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协同创新模式,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制约瓶颈,聚焦三地创新链协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科技园区,聚集创新人才,共享创新要素,互联技术市场,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研究提出重大政策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五: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代码5000905)

围绕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探索科技创新现代制度设计、发展路径、成长模式和创新政策,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要素、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等重大政策举措。

优先主题六: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与监督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6)

围绕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深化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分析我省存在的问题和改革重点方向,借鉴有关先进做法经验,提出建立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等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优先主题七: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估体系研究(指南代码5000907)

围绕建立健全我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估体系,梳理我省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支持创新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分析我省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求变化,在协同创新、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政策跟踪评估、优化政策体系、健全评估框架、完善评估方式方法等对策建议。

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

结合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各类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等热点难点问

- 34新技术产业、推进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冀西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九: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政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6)

系统梳理我省现有人才政策,对比分析与先进省份的人才政策差距,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不同创新主体吸引不同类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形式、重要载体、管理机制、评价办法、支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

优先主题十: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发展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7)

围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对标先进省份成功做法经验,研究促进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综合创新生态系统等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一: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18)

对现有科技金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围绕发展壮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运用新型工具产品,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强化资本市场、民间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提出重要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指南代码5000919)

围绕如何促进我省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融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三:创新型河北建设进程测度与相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0)

围绕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科技小镇等建设,打造特质化创新型城市名片,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创新驱动考核指标和动态监测体系,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四:促进开放创新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1) 重点围绕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利用国外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创新要素、加强科技招商、促进军民科技融合等,研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优先主题十五:促进创新创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2)

围绕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科技人员创业、创新簇发展、科技服务、科技文化宣传、创意设计、创新创业生态等,研究提出有关支持政策和发展对策。

优先主题十六: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有关对策研究(指南代码5000923)

根据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围绕民生改善、脱

- 78围绕历史古迹、文化瑰宝、历史人物、革命传统等与普及科学知识相关的载体,支持科普基地建设,促进历史人文科学传承传播。

优先主题四:科学研究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09) 围绕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支持科学研究机构、科学观测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立高水平科普基地,促进高端科普资源开发开放。

优先主题五:防灾减灾与社会公益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0)

围绕防震、防火、防洪、气象、抗旱、安全,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预防、营养健康等领域,开放科普资源,支持建立科普基地,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优先主题六:其他科普基地(指南代码5001011) 3.后补助项目(指南代码5001012) 在以上两类专题优先主题范围内选题申报。

三、绩效目标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面向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一批有价值的专题报告、专题文章、研究论文、研究著作,培育一批科技创新智库团队,培养一批软科学研究人才。研究成果在制定省级政策文件、有关管理办法规定、研究决策、指导工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省级及以上部门大量采纳应用,为科技改革、创新政策制定、完善科技管理等提供重要科学决策。

(二)科普专题

推出一批科普图书、科普(技)音像制品,开发一批科普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普基地,培养一批科普人才队伍,科普创新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资源和服务。

四、项目安排: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 2.重点决策研究项目:拟支持70个项目左右。 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拟支持30个项目左右。 2.科普基地建设项目:拟支持20个项目左右。 3.后补助项目:拟支持10个项目左右。

五、申报要求: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

1.项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导向,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与决策无关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项目不予受理。

2.申报项目时,申报单位应围绕优先主题选取涉及的研究项目,突出当前研究重点。鼓励组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

- 1112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后补助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软科学研究后补助专题〕)

(二)科普专题 1.科普资源开发项目 优先主题一:科普作品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2)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类项目需提交项目承担人与出版社达成的出版意向协议。

优先主题二:科普展教品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三:科普信息化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优先主题四:媒体栏目

(1)《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2)需提供独立运行平台主管单位证明。 2.科普基地建设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专题〕)

3.后补助项目

《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申请书》(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科普后补助专题〕)

七、受理与咨询电话

(一)软科学研究专题:0311-85803093

(二)科普专题:0311-85817982

八、申报受理时间、地点

网上申报受理截止时间:2017年8月10日 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7年8月10日~11日

纸质材料一式两份报送地址:河北省科技厅行政服务中心(石家庄市东风东路159 号邮政编码:050021)。

联系电话:0311-85806198

- 15 -

第5篇:2018年度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

2018年度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聚焦《2017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突出服务一条主线、两向协同、三个引领、四大转变、五项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绩效为标准,瞄准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生态治理、科技惠民的重大科技需求,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省内外特别是京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支撑引领创新型河北建设。

(二)重点任务

重点围绕大数据、机器人、大健康、大气污染治理、能源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等领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由中试或应用初期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并较快形成产业规模。培育市场优势显著的目标产品、提升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对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先支持京津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达产。

二、支持重点

优先主题一:大数据及新一代信息产业(指南代码2000201) 重点支持“大智移云”(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领域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优先主题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南代码2000202) 重点支持高性能数控装备、先进交通装备、煤矿装备、工程装备、高性能化工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微纳制造、高端基础部件等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优先主题三:高性能新材料产业(指南代码2000203) 重点支持新型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高附加值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端钢铁、新型膜材料、精细化工新材料、重大工程配套关键材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优先主题四:新能源产业(指南代码2000204)

重点支持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发电系统、智能运维与调控系统、新型风力发电机组与关键部件、核电机组关键装备及部件、储能技术与装备、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整车等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优先主题五:节能环保产业(指南代码2000205) 重点支持大气水污染监测与防治仪器设备、高能耗行业新工艺及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典型机电产品的节能技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水污泥高值化和规模化综合利用技术等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优先主题六: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指南代码2000206) 重点支持生物技术新药、现代中药、新型制剂、诊断试剂,大品种药物的技术改造,智能化诊疗技术及装备、医疗增材制造技术及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及其它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优先主题七:现代农业产业(指南代码2000207) 重点支持智能化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大型农业复式联合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及装备等产业化开发及应用。

三、绩效目标

围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在重点领域推广转化50项以上核心技术成果,形成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200项以上,培养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团队50个以上,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加速产业聚集,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以核心技术为源头的创新创业,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四、申报要求

(一)成果来源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 2.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

3.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特支计划”等高端人才、团队研发的重大科技成果;

- 34

第6篇: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三育人标兵申报表

附件

1河北科技大学“三育人”标兵申报表

附件

22009年“三育人”标兵评比名额分配表

附件

3事迹材料格式

标题(小2号宋体)

——XX学院XXX同志的事迹 (副标题:4号仿宋)

(正文用4号仿宋以第三人称撰写)

一、基本情况;

1、个人简历

2、曾获得的荣誉;

3、曾获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二、“三育人”事迹

1、可分若干小标题,也可分段叙述;

2、用事实说话,综述与分述相结合,突出的、典型的事例可展开叙说;

3、要突出本岗位的特色,充分展现该同志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的业绩。

第7篇: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我省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是省财政为支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我省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第三条 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 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的重大科技需求,重点支持能够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活动。

(二) 科学安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统筹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全面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 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四)全程管理,追踪问效。建立项目申请、立项资助、项目实施、检查评估、结题验收、追踪问效全过程的项目经费管理模式,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

第四条 积极探索实践后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方

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作用。

第二章 专项经费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财政厅主要职责:

(一) 组织、指导、审查专项经费预算建议计划和预算草案;

(二) 批复专项经费预算、决算;

(三)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项目预算变更或细化事项;

(四) 监督检查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 对专项经费执行情况及使用绩效进行评价。 第六条 省科技厅主要职责:

(一)提出专项经费重点投向和预算建议;

(二)组织项目预算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对专项经费预算进行评审(评估);

(三)下达科技计划并报省财政厅备案,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

(四)编制专项经费决算;

(五)提出项目预算变更或细化意见,按《河北省省级预算管理规定》报批;

(六)组织项目绩效评价;

(七)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八)管理和使用计划管理费。计划管理费预算由省财 —2—

政厅按规定程序在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之外单独核定,主要用于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评审评估、验收、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七条 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组织、审核、推荐科技计划项目;

(二)落实项目约定的配套经费及其他匹配条件;

(三)监督项目实施和预算执行;

(四)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职责:

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一)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经费决算报告;

(二)落实项目约定的自筹经费及其他匹配条件;

(三)按任务书约定执行项目经费预算;

(四)负责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五)制定、落实项目绩效目标;

(六)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七)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章 专项经费开支范围

第九条 项目专项经费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一)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

—3—

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它支出等。

1、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2、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3、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4、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5、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6、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按照我省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我省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 —4—

费,应当事先报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9、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

10、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标准参照国家规定执行。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及其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

(二)间接费用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消耗,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绩效管理支出等。其中绩效管理支出是指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的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项目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不得在核定的间接费用以外再以任何名义在项目经费中重复提取、列支相关费用。具体比例如下:

1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100万元至3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

—5—

超过3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

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第十条 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它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四章 专项经费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下列要求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一)坚持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符合项目研究开发任务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二)编制经费来源预算和支出预算。

来源预算包括专项经费、项目归口管理部门配套经费、承担单位自筹经费等。

专项经费的支出预算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编列,并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项目直接费用各项支出不得简单按比例编列。其中,劳务费预算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和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全时工作时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编制;专家咨询费预算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据实编制;设备费预算编制中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设备购置,鼓励共享、试制、租赁专用仪器设备以及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确有必要购买的,单位应当对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等进行单独说明。

其他来源经费的支出预算参照本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编列。

—6—

(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应明确各单位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

(四)编制绩效预算。对项目预期产生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阐述,可量化的须明确量化绩效目标。

第十二条 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申报单位申报的项目预算进行审核并按要求报送省科技厅。

第十三条 省科技厅建立项目预算评审专家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有重点地对拟立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评审(评估)。

第十四条 省科技厅研究提出专项经费预算建议,报省财政厅审定、批复后,下达省级科技计划并报省财政厅备案,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任务书。

第五章 专项经费预算执行

第十五条 项目专项经费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按照项目任务书约定的支出科目、资金额度和项目进度,合理安排支出,落实项目任务书约定的自筹经费及有关匹配条件,对专项经费、项目归口管理部门配套经费以及单位自筹经费单独记账、单独核算。

第十七条 项目专项经费预算要严格按照批复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按照以下程序核批:

—7—

(一)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总额调整、项目承担单位变更等,应当按原程序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批准。

(二)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总额不变,项目合作单位之间调整专项预算,或合作单位发生增减变化需要调整专项经费预算时,需按原程序报省科技厅批准。

(三)项目专项经费预算总额不变,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如需调整,由项目组和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项目承担单位审批,省科技厅在中期检查或项目验收时予以确认。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一般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项目其他方面支出。

第十八条 在研项目结存专项经费,结转下一按规定用途继续使用。项目因故终止和撤销,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报省科技厅审核,结余专项经费应当收回省科技厅,按照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购置的物资、材料及仪器、设备按照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项目计划任务调整、项目负责人变更等影响经费预算执行的重大事项,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通过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报省科技厅批准。

第二十条 项目预算执行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8—

第六章 专项经费决算与验收

第二十一条 项目结束后,项目承担单位须及时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决算,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项目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申请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提交项目经费决算报告。依据项目特点和专项经费支持额度等情况,必要时提交由政府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二十三条 项目经费决算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并提供项目经费收支决算表;

(二)预算调整及报批情况;

(三)各来源经费的单独核算情况;

(四)专项经费购置设备情况;

(五)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十四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项目不得通过验收,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财政资金;

(二)未对专项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专项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专项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预算;

(七)虚假承诺、自筹经费不到位;

—9—

(八)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结余的专项经费应当按原渠道收回省科技厅,按照财政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由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省政府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开发。形成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建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登记制度,专项经费形成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等,按照有关规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建立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制度。财政、科技和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保证科技项目经费规范高效使用。

第二十八条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依据项目绩效预算,从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第二十九条 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咨询专家等在经费管理使用、评审评估方面的信誉度进行评价和记录,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信誉档案,作为参加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评估、立项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10—

第三十条 积极推进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外,项目经费信息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积极推进对违规使用专项经费行为进行公开。项目承担单位应逐步建立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在单位内部对项目组人员构成、项目设备购置、预算调整、外拨经费、间接费用使用情况等进行公开。

第三十一条 建立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由部门领导和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沟通交流重点科技工作情况和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使用情况,通报重大科技项目进展情况,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第三十二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使用专项经费的单位或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3年 5 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此前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与本办法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河北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冀财教[2004]24号)同时废止。

—11—

第8篇: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第一章 创新资金支持对象

第一条 省创新资金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择优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关联度大、节能降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出口创汇的项目。重点支持科技人员(包括外省市、海外留学人员)带技术(成果)在冀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项目,转制研究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项目。

第二条 承担省创新资金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项目须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导向,知识产权明晰。 (二)申请企业须在河北省境内注册和纳税,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三)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包括外省市、海外留学人员)须有合法身份的相关证明及学历、专业工作简历,并须具备实施创新项目的能力。

(四)职工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新办企业(开业不足一年)不受此款限制。

(六)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第三条 省创新资金不支持以下各类项目和企业:

1.不符合国家和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及产业政策的项目、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知识产权不清或有纠纷的项目、单纯的基本建设项目、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实施周期超过三年的项目、投资规模过大的项目以及对社会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2.已经上市的企业以及上市企业占有50%以上股份的企业、资产和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中方拥有股权不足51%的企业、非技术性的服务企业以及纯贸易企业等。

第二章 省创新资金支持方式

1 第四条 省创新资金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三种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一)贷款贴息

1、主要用于支持产品具有一定水平、规模和效益,金融部门已经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项目。

2、项目总投资在2000万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二年。

3、贷款贴息额按贷款额年息的50%-100%给予补贴,补贴额度一般不超过50万元。

(二)无偿资助

1、主要用于新产品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补助。

2、项目总投资一般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在项目新增投资中,企业需有与申请创新资金数额等额以上的自有资金匹配;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3、无偿资助数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一般情况下,企业申请资助数额不大于企业的净资产数额。

(三)资本金投入

资本金投入以引导其它资本投入为主要目的,数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原则上,可以依法转让,或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依法收回投资。

列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视项目和企业情况,原则上按不高于国家资助资金的30%比例给予无偿匹配资助。

根据要求,项目所在市县财政要按2:1的比例对省创新资金支持项目给予资金匹配。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五条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是省创新资金的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重点和项目指南,结合河北省特点,制定省创新资金的支持重点和工作计划;会同河北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分 2 批审批省创新资金支持项目,制订省创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向省政府报告省创新资金执行情况。组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该机构为非营利性自收自支事业法人,是省创新资金的运作执行机构,在科技厅和财政厅指导下,负责省创新资金的日常管理,并定期向科技厅、财政厅报告工作。

第六条 财政厅是省创新资金的监管部门,参与审议省创新资金支持重点和工作计划;参与制订创新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根据省创新资金工作计划,确定创新资金预算安排,省财政厅将资金经省科技厅,分两批拨入管理中心专用帐户,同时负责对省创新资金运作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立 项

第七条 经管理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论证通过的项目,由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审定省创新资金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的配套资金。项目审定同意后,由省创新资金管理中心直接与承担企业签定省创新资金项目合同;将合同签定后的项目清单抄送财政厅。

第八条 省创新资金资助金额分两批下达,根据支持方式不同,首批按批准总额的50~80%拨付,待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拨付余额。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九条 省创新资金项目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内,承担企业向省创新资金管理中心提出项目验收报告。省创新资金管理中心组织验收。

第十条 省创新资金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拨付支持资金的余额;对没有完成合同目标、差距较大的项目不予通过验收,停拨经费,限期完成。

第十一条 承担省创新资金项目的企业应按照本办法和省创新资金项目合同书的有关条款,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省创新资金管理中心报送半年和省创新资金项目监理信息调查表以及所要求的相关附件。

第十二条 如发现有关部门或企业、有关人员在项目申请、立项、实施、管理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以权谋私、挪用经费等违反规定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将采取停止受理、通报批评、中止或撤消项目合同等措施;被撤消或中止合同的省创新资金项目,对承担企业进行项目财务清算,并将省创新资金支持的剩余经 3 费如数上缴财政部门。对违纪、违法情节严重者,提交有关部门追究企业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不再受理该企业的创新资金项目申请。

4

第9篇:河北科技大学 在职收入证明

在职收入证明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XXX系我校XX学院职工。

兹证XXX先生(女士),身份证号是XXXXXXXXXXXXXXXXXX,自XXXX年XX月起参加工作,目前在XX学院工作。XXXX先生(女士)在我校的税后年收入为人民币XXXXX元(含工资和津贴),其个人所得税由河北科技大学财务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代扣代缴。

特此证明。

河北科技大学人事处 XXXX年XX月XX日

联系人:

电话:0311-81668095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70号

Working and Income Certificate

英文月,日,年

(如:Jun,27,2012) To Whom It May Concern: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key and 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in Hebei Province. (姓名) is one of staffs in(学院或部门名称),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UST).

This is to certify that(姓名), ID number: (身份证号码),has been working in the (学院或部门名称), HEBUST since (月), (年). (His/Her) after-tax income is RMB(金额)(including basic salary and bonu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f Personal Income Tax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is/Her) personal income tax is deducted by our university and paid per month, with HEBUST as the withholder.

Reference: (Signature) Tel: 0311-81668095 Address: No.70 Yuhua East Road, Shijiazhuang

Personnel Depart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al)

上一篇:山东信息技职业学院下一篇:中国历代著名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