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局河长制工作总结

2022-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林局河长制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农林局河长制工作总结

关于长江九江段“河长制”工作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江西坚持走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1]。河网密布的江西,在河流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长江九江段河长制工作的实践出发,简要介绍了九江河长制的发展现状,对其治理成效、突出点以及目前河长制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总结,并从治理方案、配套机制设置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长江;九江;河长制;河流管理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141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Jiujiang River; River system; River management

1 长江九江段河长制概况

2014年,江西省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九江市星子县作为综合整治试点县的代表,率先实施“河长制”,探索河湖保护管理工作机制。2015年11月,江西省委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全省境内河流全面实施河长制。2016年初,根据省委文件要求,九江市结合试点经验,制定了《九江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河长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方案实施三年以来,九江市“河长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断创新河湖保护管理体制,建立了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湖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2019年1月1日,江西正式施行《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标志着江西全面推行“河长制”正式步入法制化道路。

2 长江九江段的治理举措及成效

2.1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2.1.1 全面實施“河长制”

2015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九江在全市实施“河长制”。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组织体系,设立各级河长2327名,由一名省级领导担任长江江西段的省级河长,市委书记任市级总河长,下设副总河长、县级河长、乡级河长至村级河长,配备巡查员、保洁员,形成了常态化的人员、机构和经费保障。

2.1.2 多部门协同治理

确立了24个河流治理市直责任单位,协助河长协调处理水域管理、保护和治理工作,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推动创新河流保护管理体制,建立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等河流保护管理长效机制。2018年以来,九江市建立了以水上公安、水利、环保等牵头段涉水综合执法队伍10支,组织综合执法行动960余次,强力打击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涉恶案件,保障了九江水域的平安稳定。

2.2 强化监督监管机制

2.2.1 落实巡河督导

定期召开总河长会、河长制推进会等会议,部署河长制各项工作。建立督查督办制度,针对水域周边畜牧养殖、非法采砂等问题,下发专门督办函[2]。《江西省“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河长要积极开展巡河工作,对省、市、县、乡、村各级河长带队巡河次数下线提出具体要求。2018年,九江市巡河工作次数累计市级河长42人次,县级河长262人次,乡级河长733人次。

2.2.2 强化考核约谈

以水质监测、岸线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健全部门责任制及“河长制”绩效考评体系。将河长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未能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河长酌情进行约谈或处分。

2.2.3 建立河流信息公开平台

建设市河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强河流水域环境动态监管。2017年底,九江市相继推出河长制公众号、河长制网站等公开、高效的即时通信平台,将日常监管、问题督办、责任落实纳入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2.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2.3.1 多途径宣传“河长制”

广泛开展河湖保护管理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和“我是河小青·生态九江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群众的河湖保护意识[3]。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河长制”,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2.3.2 普及河湖保护管理知识

大力普及“三不”(不倾倒垃圾、不排放污水、不堆放物料)、“四无”(无水质污染、无杂物漂浮、无河道淤积、无岸坡倒塌)、“五不准”(不准乱捕、不准乱采、不准乱挖、不准乱围、不准乱建)。在河湖显要位置树牌立碑,设置警示标志,设立“河长”公示牌,公布河段范围、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

3 长江九江段的生态治理困境

3.1 思想上不够重视

九江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突出反映的问题是地方性的河长在思想上对于河流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意识。尤其是乡村两级河长,工作被动应付,日常巡查松懈,导致政策不下基层,或者政策到了基层便如同虚设。

3.2 粗放式采砂管理

有一些单位仍采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常表现为采砂管理粗放,无序开采、非法采砂屡禁不止。虽然各地在响应上级政策上表现得十分积极,但在执行层面则明显不足,并且企业和公众不能够完全自觉响应政策。

3.3 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一方面,由于生态文明支撑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在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法规上存在盲区;另一方面,多头执法和执法缺位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正是法律不够明确、细致所导致的后果。

3.4 协作机制有待加强

从省到县, 有的河长制责任单位协调配合不够, 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协作不同步, 难以形成更强的治水合力[4]。

4 长江九江段的治理路径总结与思考

4.1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流域治理方案

河流流域生态修复与治理过程涉及的内容多,层次复杂,应当因地制宜,落实“一河一策”。有效的治理方案范围应包括影响河流生态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并整合其间因果联系,继而根据各问题提出专项应对方案,多措并举。同时,要依据整体性谋划思维将当前生态危机和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河流治理与沿岸治理并行实施,局部治理与整体治理共同进行,对流域范围内的水体、岸体整治过程有机结合。

4.2 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机制和配套制度

(1)完善立法管理制度。针对河长制建立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例如:出台地方工作问責办法、地方性法规等。

(2)建立河长治理考核和问责机制。全面实施严格的问责机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究”,推动河长制生态流域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河长考核评分的比重,突出强调河长制管理工作对地方生态流域治理的重要性。除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同时要调动民众、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等第三方参与考核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河长制工作更加完善[5]。

(3)根据地方区域设立从市、县(区)、镇(乡)行政河长制,由地方行政主要人员担任负责,同时根据长江九江段河流流域设立镇、街道办、村委会、村民各级河长,成立河长办和河长制小组,全面实施落实河长制工作。明确各河长职责,并将各级河长名单统一公示。

参考文献

[1]徐立京.赣鄱绿意浓 创新育春蕾[N].经济日报,2016-04-19(004).

[2]熊谦体.人大评议 政府速议 群众热议——九江市柴桑区人大评议力推河长制工作纪实[J].时代主人,2018(12):31.

[3]九江市水利局办公室.九江市水利局2018年度工作总结[Z].2019-01-14.

[4]姚毅臣,黄瑚,谢颂华.江西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实践与成效[J].中国水利,2018(22):32-35+31.

[5]梁光源.让河长制真正成为治水良方[J].环境,2017(09):22-24.

收稿日期:2019-05-23

作者简介:张心月(1999-),女,汉族,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作者:张心月 黄琴 简洋洋

第2篇:甘肃省合作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当前时期,国内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受重视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使各地政府能够切实转变职能,职能部门能够有效履行职责,并构建起完善的共治体系,就要将河长制予以有效落实。文章主要对甘肃省合作市河长制落实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的探析,以期能够促使河长制得到全面的推广。

关键词:河长制 水环境治理 实践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中央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国情水情的决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民工程。近年来,甘肃省合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想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河湖治理保护取得了初步成效。

1 甘肃省合作市“河长制”管理工作实践

1.1各级河湖长工作职责明确,市级河湖长、河段长是包干河流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督導下级河段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协调处理河湖保护管理和上下游之间水事纠纷,组织开展水环境整治和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等,河长办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协助河长、河段长履行好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湖长、河段长。我市各级河长高度重视巡河履职督查工作,严格按照《甘肃省河湖巡查监管制度(试行)》和《2019年合作市河长制工作计划》,各级河长巡河任务明确,定期不定期深入各自责任河段进行督促检查,查找问题,推动工作。2019年,市级总河长、河长共巡河16次,发现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和行洪安全的重点问题和隐患20处,现已全部整改到位;乡镇(街道)级总河长、河长共巡河150次,发现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和行洪安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28处,现已基本整改到位。

1.2召开安排部署会议及推进会议,指出我市河长制湖长制结合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河湖“清四乱”行动及“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按照河流管护目标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对重点河流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对河道垃圾、河面漂浮物进行了清理,把河流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村规民约,组织群众积极广泛参与整治,全市河道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明显,做到了河道视线范围内无垃圾、无漂浮物,水域岸线整洁干净。截至目前,河道垃圾清淤整治工作累计动用挖掘机40余辆次,翻斗车、兰驼100余辆次,清挖淤泥、拓整河道,清理沉积垃圾16500余吨,完成了18条沟道清淤疏浚,确保河道畅通,疏通河道8.5千米,修复河堤800米。各项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河道垃圾沉积严重现状。对沿河居民进行逐户宣传教育,拆除沿岸厕所10余座,有力维护了河道管理秩序。

1.3一是加大河道执法监管力度。根据河道生态环境整治要求和整治现状,不断加强河道水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河道水域生态环境的乱挖乱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确保河道水域干净整洁和行洪安全畅通。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综合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河长办加强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督查督导和检查指导,确保河湖长制工作有序推进。

2 河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9年,我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是部分沿河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不强。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不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偶尔有把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倒入河道的现象,污染了河道水质,破坏了河道原貌;二是经费不足。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办公设施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河湖环境问题是长期积累的,整治经费巨大,基层财政困难,难以投入大量资金;四是人员素质待提高。市、乡镇、街道河长办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亟待提高;五是河湖长效管理机制落实未到位。有的单位责任主体未明确,有的单位存在重部署轻落实、重检查轻问效的现象,有的河长主动作为意识不强,河湖管理环境问题时有反弹;六是河湖管理范围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难度大。我市辖区内的大小河流较多,流经的行政区域较广,受人力、物力、财力、地域、民俗等因素影响,河湖水域岸线划界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难度较大。

3 对策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河长制湖长制方面的政策舆论宣传,正面引导,广泛动员,切实提高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经费和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期足额拨付,尽快改善落后陈旧的办公设施,大力提高河湖清理整治力度;三是加大《河道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加快制定《合作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从制度保障上巩固清违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加强水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河道生态和水环境的违法行为,遏制“四乱”问题的反弹;四是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水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五是进一步调查摸底和排查底数,积极开展河湖水域岸线划界及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六是建立巡河常态化机制,建立完善河湖日常巡查检查制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开展信息化巡河、提高河湖管护水平,切实做好河湖日常保洁和信息报送等管理保护工作。

4 总结

拓宽渠道营造共治氛围,全面动员社会各级力量,把公众从环境保护的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积极推广“民间河长”制度,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企主演的方式,构建政社企共建河道管理责任制,充分动员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来,提升企业与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履行社会力量在治水中的应尽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泽标.基于“河长制”的乡镇流域管理模式效用探究——以湖南省益阳市河坝镇为例[J].环境科学导刊, 2019,38(02):1-5.

[2]于海东,王永杰,谢兴震.社会监督在聊城市河长制工作中的实践与探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03):55-57+66.

[3]董淑臻,吴纪红,贾炫.胶州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水利,2018(05):22-23.

[4]葛争争,匡根林,骆琛.“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8(01):48-49.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水务局)

作者:禄晓娟

第3篇: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摘 要]河长制被认为是对水环境行政治理模式的创新,2007年在我国江苏省无锡市首创,随后在江苏全省和全国数个省市推广实施,并在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2016年开始,我国全面推广实施河长制。本文简要回顾流域治理的国际实践探索模式与政策管理经验,系统梳理河长制在我国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模式和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全面推进河长制以及江西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重大实践需求,提出河长制在我国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明确了河长制在江西省流域生态治理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推广方面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字]河长制;水环境;流域生态治理

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一直面临着严峻形势。为治理水污染,我国从水资源保护到废水处理均作了诸多制度设计,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由于管理碎片化和机构间协同失灵问题的存在,流域环境治理效果欠佳,促使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单一部门和工程措施在治水理念上的不足①。在2007年太湖爆发蓝藻后,由无锡市首创并率先在江苏省推广实施的河长制,被认为是在严峻的水污染形势下对水环境行政治理模式的创新。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部门协同的效率与责任难题,河长制的推行使诸多地区的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鉴于河长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良好效果,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施河长制。从2015年开始,江西省全面实施河长制;2017年3月,江西省通过《江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订)》以及《关于以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河长制升级版。中央在全国全面推进河长制以及江西省打造河长制在地方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升级版,开启了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推广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系统回顾流域治理的国际实践探索模式与典型经验,全面梳理河长制在我国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模式和主要政策管理经验,科学评价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施成效,准确分析河长制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研究的总体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创新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流域治理的国际实践探索与典型经验

流域是指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水资源按流域构成一个统一体。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域,一个大流域可以按照水系等级分成数个小流域,小流域又可以再分成更小的流域。流域是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同一流域往往流经多个不同的行政区,而一个行政区也可能包含多个不完整的流域。流域是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流域水循环不仅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同时也是诸多水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共同症结所在。因此,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实施统一管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科学原则①。流域治理一般是指从流域整体利益出发,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主体互动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格局②。从治理内容看,流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和行业,内容十分广泛。

不少文献描述了国外流域治理的模式和经验。泰晤士河自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水质迅速恶化,成为世界上污染最早的河流之一。之后英国成立了治理专门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公司),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治理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并辅之以充分的资金保障。法国成立了直接隶属环境部的流域管理办事机构——流域水管局,用于塞纳河流域的治理。日本政府在1972—1997年间对其国内最大淡水湖琵琶湖实施了综合开发计划和水质保护规划。为治理圣劳伦斯河,加拿大环境部专门成立了圣劳伦斯河管理中心,建立了由环境部牵头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并积极鼓励社区群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治理。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联邦德国和荷兰在巴塞尔成立了“莱茵河防治污染国际委员会”(ICPR),先后签署了一系列莱茵河环保协议。早在1879年,美国就成立了密西西比河管理委员会这一高效集权的統一管理机构,统一负责密西西比河的污染整治工作③。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美国则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并于1993年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确定田纳西河的流域管理体制④。发达国家流域治理对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启示包括:制定全面的治理规划和统领全流域的法案,以完善流域治理体制,以及建立有效的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⑤。

陈坤将国外主要的流域治理模式分为直接管制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三种⑥。罗会华则将国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三种模式分为: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行政区域分层治理和流域一体化治理相结合模式,以英、法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流域一体化治理模式,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多部门共同治理模式①。范兆轶和刘莉将国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结为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即美国的集中治理模式、日本的分散模式和澳大利亚的集中—分散治理模式。借鉴国外的治理模式,范兆轶和刘莉认为,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应该是部门间的综合治理、地域内的综合治理、内容上的综合治理和市场化的综合治理模式的相统一②。

我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完善水治理体制研究》课题组于2015年总结了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流域管理机构的类型、主要职能及其与相关机构的关系后发现: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涉水事务协商和利益相关者参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流域治理趋势呈现出由单项的治理开发向综合治理开发发展,由被动治理向主动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发展,由短期治理开发向长期战略性开发发展;同时,各国更加注重通过制定长期性的战略规划,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③。

二、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模式和主要政策措施

(一)河长制的起源及其应用

2007年春夏之交,太湖爆发大面积蓝藻并引发供水危机。为实现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的长期有效治理,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尝试在流域治理机制上进行创新,于当年8月颁布了《关于全面建立“河(湖、库、荡、氿)长制”全面加强河(湖、库、荡、氿)综合整治和管理的决定》,这份文件的出台被视为河长制的诞生。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推广河长制,之后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面实行双河长制,即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协调解决太湖和河道治理的重任,一些地方还设立市、县、镇、村的四级河长管理体系。随后,这一流域治理的地方创新迅速被其他省市效仿,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

2014年,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矫勇在国新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河长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良好效果,将向全国推广这一地方政府创新的经验。随后两年多,河长制在全国许多省市落地。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截至2016年10月,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河长制探索,其中,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海南8个省(市)在全辖区范围内推行河长制,还有16个省(区、市)在部分市县或流域水系实行了河长制④。经过各地多年的实践,目前河长制的基本制度形态已经比较成熟,作为一种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二)各地实施河长制的主要实践探索模式和主要政策措施

河长制由无锡市首创,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各地在实行河长制的实践模式和政策措施上大同小异。在组织形式上,均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江西和浙江等省份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在实施河长制的大多数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成立河长制管理领导小组,一般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并设立办公室。省级层面设立总河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湖所在市、县、乡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即河流流经的各县、市政府主要领导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地方层面的河长。牵头部门或人员有所不同:有的在水利部门,有的在环保部门,也有个别地区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担任河长的责任人既有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负责人,也有管理部门负责人;既有水利、环保等主要涉水部门负责人,也有发改、住建等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既有主要领导,也有分管领导。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水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水域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①。这种由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辖区内重要河流的河长,以负责河道、水源地的水环境、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的体制,具有责任明确、任务具体、考核刚性的特征②,解决了以往“各自为政、不相为谋”“九龙治水、群龙无首”的问题,增强了整治力度,提高了治理效率,一经诞生就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被认为是破解当前我国水环境治理困局的制度创新③。

三、河长制在我国流域生态治理中的成效及主要问题

(一)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成效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水环境问题牵涉領域众多,涉及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河长制的出现把地方党政领导推到了第一责任人的位置,表明了政府重视环保、强化责任的鲜明态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与调度各级行政力量,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治河合力。不少地方通过实施河长制,掌握了主要河湖的基本情况,多数地区建立了“一河一档”,并制定了“一河一策”,加大了整治力度,初步建立了行政督察机制与社会监督机制。实践证明,河长制的推行使诸多地区的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5年,太湖湖体水质由2007年的Ⅴ类稳定改善为Ⅳ类,富营养化水平由中度改善为轻度,河网水功能区水质持续改善,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全部为Ⅳ类以上,全部消除Ⅴ类和劣Ⅴ类河流④。苏州市与淮安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推行河长制以来成效明显。基于河长制取得的成效,江苏省政府要求2013年全省727条省骨干河道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2014年全省2000余条区域重要河道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2015年全省全面建立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河长制管护制度,到2020年实现全省河道管护现代化,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现代河网水系⑤。天津市于2013年初实施河长制,至2013年底,全市纳管河道环境卫生达到优秀的河道长度由1338.5km增加到1616.2km,同比上升20.75%;全市河道劣V类水质的比例由85%下降到62%,水质总体实现好转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自2010年实施河长制,5年来综合达标率提升了40.7%⑦。浙江省2015年完成黑臭河治理累计5106公里,钱塘江所有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浦阳江流域出境断面由此前的劣Ⅴ类改善为2014年Ⅳ类和2015年Ⅲ类。2016年1—9月,浙江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77.4%,比2010年提升16.3个百分点,劣Ⅴ类占3.6%,比2010年减少了13.1个百分点①。江西省于2015年全面启动河长制,截至2016年底,江西全省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0%以上,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②。

有分析认为,河长制在改善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严格的追责效应,即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严格的责任追究保障治水的权威性;二是有效的协同效应,即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积极的协同作战保障治水的效率性;三是有力的执行效应,即通过科学的目标设计和有力的执行措施保障治水的有效性③。除此之外,任敏认为,具有包干性质的河长制,其最大优越性是从制度上解决了激励问题,容易在短期内出成绩④。正是因为河长制能够很好地化解治水的难题,在深入调研、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2月11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省(区、市)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二)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河长制历经了近十年的发展,在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表现出不错的治理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然面临一些难题需要破解。从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肯定了河长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如王书明和蔡萌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点与不足⑤;另一类是对河长制的长效性提出质疑,认为河长制是在现有制度和措施无法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背景下,另创一种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制度,是在常规制度之外的临时举措,靠行政强力推行,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被动性,更是一个短期有效而非长效的制度设置,非治水的常态⑥。现有研究对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河长制本质是一种人治,即职责非法定,这也是目前对河长制非议比较集中的焦点⑦。由地方党政负责人兼任河长容易造成权力自我决策、自我执行、自我监督的状况,难以保证长效性和一贯性⑧。重人治、轻法制的河长制长远实施会影响到水污染防治制度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建设;同时,由人治带来的高实施成本,也难以在其他生态环境治理中推广和延伸⑨。二是河长制的考核機制不健全,行政问责很难落实。现有的考核都是自上而下的体制内“自考”,并形成了以“表扬和自我表扬”为主的特征,真正的“一票否决”几乎未见⑩。目前,河长制问责的主体主要是当地的纪委、监察局及河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这种由下属职能部门为上级评核的考核机制,由于存在很多利益纠葛,问责结果的公正性也存在疑问?輥?輯?訛。即使问责主体是上级,在上级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问责结果的公正性,利益合谋与委托——代理问题在河长制中难以根除①。三是河长制忽视了社会力量。实践证明,河湖的有效治理不仅要靠政府工作的高效率,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②。有调查显示,对河长制缺乏足够的宣传,大部分居民对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评估了解有限,社会力量调动严重不足;农村居民的环保责任感不强,农民甚至认为环保工作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③。河长制没有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民间环保组织的积极性被忽视,政府的应急与社会的旁观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的路径及对策

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对策与建议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运用法治促进河长制的长效化。为解决河长制所存在的法治与人治、临时与长治等矛盾与问题,在法律层面要完善环境法规,把河长制的一些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推广司法程序(如推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格环境执法④。通过程序理性的引入和法治品质的提升、目标责任制的法治化与内在化,以及结构优化与法律关系转换,来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标本兼治⑤。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河长制的实施提供规范和支撑。二是加强河长制制度的顶层设计。河长制势必对现有水治理制度体系形成一定冲击,为避免产生新的制度问题,强化与优化顶层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央和省级层面建立综合治水总体规划和长效协调机制,将河长制由原来的被动应急机制转变为常态实施制度。对于跨行政区域的河流,要建立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流域上下游对话机制,改变行政条块分割对流域治理的不利影响,提高涉水行政能力。在行政层面要实施统一规划,完善对水环境治理的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让独立部门和社会组织监督治水效果,以解决治水全过程都是在体制内运行易缺乏透明监督机制的问题⑥。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绩效管理体系,如绿色GDP核算、推行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绩效审计等⑦。三是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河长制的实施。群策群力是河长制顺利实施的社会基础,要将宣传教育、文化熏陶、依靠群众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群众的流域保护意识,把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观念内化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和自觉行为。鉴于河湖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将河湖治理、水资源保护纳入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就开始开展河湖治理、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教育,从小树立并养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和习惯⑧。建立公开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吸收全社会成员参与流域治理,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管理的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制度⑨。

五、总体评述与研究展望

(一)总体评述

笔者通过力所能及的文献检索发现,国外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历史比国内更为悠久,经历了从早期推崇市场机制,到后来重视行政控制机制,至当前对合作治理模式的重视,其水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治理中的河长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河长制出现伊始即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媒体也对这一流域治理创新机制普遍给予了褒扬,但学术界却并没有完全同步跟进。从理论创新与服务决策的角度看,亟待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

第一,关于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模式与经验总结的系统研究尚属欠缺。从已经实施河长制省市的水环境治理效果来看,河长制在短期内能起到明显改善水质的作用,其实践探索模式与经验是可行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模式和经验在流域生态治理中能否发挥长期成效,影响当前实践探索模式发挥长效作用的关键体制机制因素有哪些,其具体的适应条件是什么?目前的研究还无法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第二,基于考核问责的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绩效定量评价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目前有关河长制的实施评价多以定性评价为主,还无法定量精准刻画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际成效,也无法厘清影响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致使人们还难以全面客观认识河长制的真正价值,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考核问责机制的完善,亟待深化研究。

第三,关于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流域治理如何实现区域间协调共治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中央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实施河长制的纲领性文件,但《意见》并没有明确对跨行政区尤其是跨省域的河湖流域治理责任由谁来承担。这些问题需要在广泛总结和分析各地河长制实践探索与经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以厘清和明确。

第四,在全面实施“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新形势下,系统总结、科学评价和准确分析江西省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實践探索与经验总结的研究尚未全面开启。不仅如此,如何借鉴国内外河长制的先进模式与经验,推动江西河长制不断完善,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制度创新研究也还未起步。毫无疑问,研究和探索健全、有江西特色、全国一流的河长制,对于全面提升江西省“五河一湖”综合管理能力,提高河湖生态综合治理水平,打造我国大湖流域生态治理制度创新高地,进而为全国的河长制创新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展望

在我国全面实施河长制以及江西省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历史背景下,未来的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注重典型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机制的创新研究,具体应当遵循“理论分析—国际比较—国内实践模式和先进经验总结—实施绩效评价—问题诊断—关键制约因素寻找—先进模式和经验借鉴方法选择—制度创新及实施路径设计”的研究路径,紧紧围绕完善和推广全国各地尤其是江西省河长制实践探索模式和先进政策管理经验,提升河长制在河湖流域生态治理中的成效,坚持打造河长制的“区域样板”和“升级版”这一核心任务,确立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突出研究重点,努力在理论创新和政策研究两个方面实现突破。

1.确立研究目标

第一,要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河长制在国内外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模式探索和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河长制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与制度创新中的特点、优势、适应条件、政策要点及其有效运行的一般规律,为建立和完善江西省河长制提供更宽视野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第二,要通过全面系统总结江西河长制的实践探索模式与典型经验,深入分析江西省河长制实施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内兄弟省(市)实践探索、典型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完善江西省河长制,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模式选择及实践探索的工作重点和政策创新路径,提出可供操作的河长制改革和完善方案,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直接参考。

2.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首先,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河长制的经济学和政治学原理及实践价值,厘清河长制实施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原理,为科学分析和总结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导。

其次,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流域生态治理的国际主流实践模式和经验,厘清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和国际发展趋势,为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流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和制度体系,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河长制提供国际视野。

再次,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研究河长制在我国典型省(市)地方重点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典型经验,厘清我国河长制主要实践探索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各种模式和经验的具体适应条件,为建立河长制的典型模式库和先进经验库创造条件。

第四,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访谈和典型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和总结全国各地尤其是江西省河长制的若干实践探索模式及取得的典型经验,明确各地河长制实施方案在不同地方和流域的具体实践探索形式有哪些?已经取得了哪些长效管用的政策经验?模式亮点在哪里?制度创新重点有哪些?为全面分析和判断江西省河长制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五,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和政策绩效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定量分析全国各地实施河长制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实施绩效及空间差异性特征,明确影响河长制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为厘清河长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政策困境及其原因分析提供支撑。

最后,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系统分析法,重点从完善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建立跨行政区域河湖管理责任及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以及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江西借鉴河长制国内外先进实践模式和经验的具体方法,明确江西省河长制的实践探索模式和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和实施方案。

3.突出重点研究内容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河长制基础理论及其指导实践的原理研究。从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生态保护与治理效应经济外部性和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流域生态治理的特点和现代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趋势,构建起河长制的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分析框架,为科学分析和总结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导。

第二,要进一步全面比较分析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国际实践模式与经验。分析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的国际实践模式、先进经验以及政府政策措施,厘清河长制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河长制在流域治理中运用和发展的国际趋势。重点总结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主要模式,政府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及主要政策,全面分析分析河长制在西方国家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形式、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

第三,要进一步系统比较分析和总结河长制在我国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模式与典型经验。选择我国已经实行河长制的8个省(市)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分类比较和分析河长制在地方重点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模式和成功经验,明确不同模式和经验的具体适用条件,总结河长制长效运行的模式规律。根据实施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具体分析各地在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个方面的治理保护模式和典型政策经验。重点分析我国两个河长制先行先试省份即江苏省(太湖流域)和浙江省(钱塘江流域)实施河长制的实践模式、典型经验,重点总结我国两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即福建省(闽江流域)和贵州省(三岔河流域和乌江流域),以及安徽省(皖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三河一湖”流域)和海南省(万泉河流域)实施河长制的实践模式、典型经验及具体适用条件,客观分析我国两个直辖市即北京市(永定河和潮白河流域)和天津市(海河流域)实施河长制的主要经验。

第四,要进一步全面总结河长制在江西省大湖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模式和典型经验,分析江西省在“五河一湖”流域建立河长制的主要制度安排及重点任务。全面掌握江西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机制设计及其整体推进情况,重点分析政府资源投入情况及其区域和流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要分析和总结江西省河长制的实践探索模式亮点与政策经验重点。具体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流域,选择靖安、铜鼓、宜丰、奉新、婺源、资溪、安远、崇义、安福、余江、芦溪、新建、湾里、武宁、共青城、浮梁16个江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作为河长制探索典型样本县,重点总结其在推动统筹河湖保护管理规划,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江河源头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水域监测、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水域岸线及采砂管理,加强行政监管与执法,完善河湖管理保护制度及法规等重点任务方面的实践探索模式和典型政策经验,以达到全面展示江西省的实践探索模式亮点,总结制度和政策管理创新经验要点,推出一批可推广的河长制运行管理模式和可操作、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样板。还要分析河长制的公众参与情况。通过随机采访,召开重点企业、社区负责人和群眾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以及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河长制的公众参与广度和深度,了解公众对河长制实施之后的态度及看法,寻找公众参与的有效模式,推出一批符合当地实际、可推广的公众参与制度样板。

第五,要进一步全面开展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政策支撑体系及实施绩效评价研究。要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分类施策原则,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已经实施河长制的8个省(市)在实施河长制的主要政策,以政府资源投入的量化数据作为河长制的政策投入替代指标,建立河长制的政策投入指标系列。要科学建立河长制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按照中央明确的实施河长制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河长制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四个方面的流域生态治理成效作为河长制实施绩效评价的核心指标,并依次设计若干二级专业性指标。要运用投入产出定量分析模型,基于获取的上述指标数据,对各地重点流域实施河长制的政策绩效进行精确评价,给出不同区域和流域的绩效表现及差异性,分析和掌握产生差异的关键因素。要重点分析江西省实施河长制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成效,厘清江西省河长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政策困境及原因。

第六,要更加科学地设计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体制机制与管理创新方案。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明晰的跨行政区域河湖管理责任,以及如何建立河湖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为“河长制”实施和管理提供资金保障;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借鉴、复制和推广河长制的先进实践探索模式与政策管理经验及其政策保障机制。

作者:孔凡斌 许正松 陈胜东 龚雪 李华旭

第4篇:2021年河长制工作总结及2022年河长制工作计划

推行“河长制”,是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XX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河长制”工作自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就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专人推进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委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2021年河长制工作会,传达河长制工作文件精神,明确我委2021年河长制工作的重点及任务,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专人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反映情况,加强督查检查,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

(二)实施循环用水,开展清洁生产

为贯彻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我委狠抓园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采取以巡查人员现行说教、督导曝光的形式,及时对园区企业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强化企业排污监管,开展企业“双达标”清洁生产行动,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化改造,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加强园区工业用水监管,鼓励园区企业循环用水;推动园区废水预处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等,收到了较好反响。

(三)协助巡河活动,建立巡河台账

我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协助县级河长拟定巡河计划,开展巡河活动,根据“分级负责、分片包干、一河一长、一河一策”的举措,对协助马兵河长所管辖的石塘河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石塘河相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一河一策”的治理方案。根据石塘河河道截污纳管、日常保洁是否到位;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行业企业等是否在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各类污水直排口、涉水违建(构)筑物、弃土弃渣、工业固废和危险废弃物等;生活垃圾是否有效收集处理;河道整治工程质量进展情况;河道管护范围内的各类堆积物及违章建筑;河道已整改问题是否出现反弹现象等问题,建立巡河台账,进一步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

二、存在问题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沿河群众对河道环境保护的主观意识不强,把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倒入河沟,甚至有个别群众把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河长”工作压力大,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日常工作存在一定的缺位现象,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河库保洁员人数及清洁河库的频次密度不够。

三、2022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理顺机制,完善“河长制”制度。根据当前“河长制”实施以来反映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加强部门协调,拟定进一步完善“河长制”管理的工作意见。建立河长工作制度,定期检查所联系河流,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定期总结交流,明确奖惩办法。抓好落实跟踪,安排回访,认真研究、共同商量解决老大难问题。进一步延伸“河长制”管理效果,借鉴其他地区“河长制”经验,全力推行河道网格化管理,探索“一网一长”河道管理办法。

2.进一步加强监管,探索“一河一策”途径。为强化对河长制单位开展工作情况的监管,抓紧落实巡查人员、制定工作制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指导提高巡查督查质量、做好涉河不文明行为劝导。从“河道三包”责任制签订、河道巡查、义务劝导、宣传标识上牌,到区域内河道保洁、河岸整洁及工作创新等多方面探索河道管理方法,研究“一河一策”可行途径,积极树立河长制典型。

3.进一步加强整治,提升河道管理效果。继续深入清洁工程建设,围绕河道“五化”目标,结合县政府开展周边水环境集中整治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河道淤塞、河岸垃圾、沿河搭建养殖、沿河污水排放等河道水环境问题摸排,针对性地提出河道治理和长效管理方案,切实解决河道水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河长制实施和河道的长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第5篇:“河长制” 工作考核办法

政[2018] 号

某某镇“河长制” 工作考核办法

为确保我镇“河长制”目标任务的落实,使河长制工作扎实推进,现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村级河长

二、考核内容

“河长制”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河长制”工作制度机制、“河长制”工作督考、“河长制”基础工作等指标,并分别细化赋分。

三、考核方式

“河长制”考核包括月度考核和考核。月度考核由镇长办公室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组成考核检查组,镇农办负责联系

1 沟通,按照“统一标准,分组考核”的原则,采用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检查、查阅台帐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

四、考核评分

“河长制”工作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考核得分=月度综合考核得分均值×70%+综合考核得分×30%,月度综合考核得分均值=月度综合考核得分之和÷12。当月考核扣分点在下个月考核之前未整改到位,按相关标准加倍扣分,直至完成整改。考核结果分四档:分四档:90分(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含80分)-90分为良好、70分(含70分)-8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对上级督查发现的问题、媒体报道的问题未及时整改落实的,一次扣5分,20分扣完为止。

(二)发现河长牌联系方式不通的每处扣5分;发现河长牌不干净整洁每个扣5分;20分扣完为止。

(三)未制定“一河一策”的,最高扣10分;未制定计划的最高扣10分,20分扣完为止。

(四)河道、岸坡发现漂浮物、垃圾等污染物一处扣2分;河道管理范围内发现违章一处扣5分;未及时上报涉河排污口,一处扣4分;未设置涉河排污口标志牌的,一处扣2分;40分扣完为止。

(五)“河长”工作日志记录情况,每月河长日记不少于2 篇, 2 缺一篇扣2分。

五、奖惩制度

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河长予以通报表彰;连续2次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河长,问责其履职不力的责任。

某某镇河长责任制度

(一)镇级“河长”职责

1、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挂钩联系河道辖区内河段的水环境治理“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2、定期开展挂钩联系河段的巡查,并负责与各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对接,推动各项治理工程、工作落实;

3、协调解决跨村河道(段)“河长制”工作;

4、负责下属村级“河长”考核工作;

5、定期向区水利局书面上报联系河段的“一河一策”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和自身履职工作情况。

6.及时记录河长日记,每月不少于三篇,河长要亲自手写记录,不能由他人代写。

(二)村级“河长”职责

1、负责协助社区级河长开展本村范围内挂钩联系河段的水环境治理工作;

2、落实本村范围内挂钩联系河段的长效管理和日常监管措施;

3、负责定期向镇级“河长”上报河道治理工作进展,积极落实镇级“河长”部署、督办的各项任务;

4、负责动员沿河村民参与护河、爱河活动;

举报投诉受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水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积极发挥上下联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和群众参与力量,及时掌握我镇水域脏、乱、差现象,切实推进全镇“河长制工作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级河长电话及监督举报电话均需在河长公示牌上公布,一旦挂钩联系河道被投诉举报必须受理,河长需要及时到现场,听取举报人和群众意见,进行实地探勘调查,并及时交办有关部门立即解决处置;不能现场立即处置的,要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并抓好跟踪落实和情况反馈,确保整改到位。

(二)、鼓励实名举报下列违法行为:

⑴排污单位偷排、直排废水; ⑵随意倾倒泥浆等建筑垃圾;

⑶违反规定设置排污口或私设暗管排污; ⑷河道周边禁养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⑸河道周边存在涉水违法(构)建筑物; ⑹河岸垃圾乱堆放,未有效集中处置等。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通过电话举报或来人举报等方式,需同时提供被举报河道的名称、地址(或违法事实发生地)、违法行为发生时间、基本违法事实(或违规现象),必要时要配合河长及有关人员调查取证或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四)、对实名举报的问题,河长对投诉举报做到件件受理,事事回应。由接报地的河长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进行核查,把事件处理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向社会公开。

(五)、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档案,包括记录、立案和查处情况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未经举报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其姓名、身份、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对外公布或者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人员,否则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六)、举报人应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某某镇建立例会和协调推进制度

为及时协调解决改善河道水质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合力,确保完成治理目标,特制订本制度。

1、重点项目协调指的是河长会同职能部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2、重点项目协调由镇农办收集梳理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召集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所在地政府的等相关单位会商,治水办负责实施。

3、与会人员。河长、相关职能部门单位、所在村居干部和群众代表、其他相关人员。

4、例会执行。镇级河长根据报表和季度报告情况定期不定期及时召开例会,指导开展防洪排涝、水污染整治、文化景观提升等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协调解决涉及镇级层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工程和重点整治工作的落实。要做好会议记录,会后根据会议协调结果做好与各相关单位的衔接工作,跟踪落实,定期向河长汇报工作进展,并做好会议纪要备案。同时,挂钩联系河道的河长例会原则上不得少于每季一次。

5、河长要切实履行协调督促的职责,在职能部门单位协调发挥应有作用,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乡镇级农办必须

7 对所辖河道每个重点项目做好日常联系沟通工作,全程跟踪,紧抓落实。

6、开展重点项目督查活动。通过现场察看、汇报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重点项目难题协调推进情况和问题落实整改情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及时通报项目督查情况,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8 某某镇河长制巡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促进长效巡查检查工作,确保各级河长履职到位,特制订本制度。

1、巡查范围:全镇所有河道及河道管理范围。

2、巡查频率:各级河长要加大对包干河道的巡查力度,监管河道污染情况。镇级河长巡查十天一巡查,村级河长一周一巡查。

除日常巡查外,河长可以结合挂钩联系河道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巡查,此外,河长要督促河道保洁员每天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巡查内容:

⑴河道截污纳管、日常保洁是否到位;

⑵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服务行业企业等是否存在偷排、漏排及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⑶是否存在各类污水直排口、涉水违建(构)筑物、弃土弃渣、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等;

⑷生活垃圾是否有效收集处理;

⑸河道整治工程质量进展情况;

⑹河道两岸3米范围内的各类堆积物及违章建筑;

4、巡查处置。河长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置:

9 ⑴处置权限属于河长,马上进行处置;

⑵处置权限属于部门,河长应第一时间联系或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⑶若发现责任部门对问题查处不力的,应第一时间以督办函形式转交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查处,并进行跟踪落实,督促反馈结果,确保整改到位。

5、巡查记录:河长要做好每次巡查的记录工作,并把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处置情况,准确详细的在《河长工作日记》中做好记录。

10 某某镇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镇河道保洁工作,恢复河道生态功能,进一步完善河道保洁管理机制,结合我镇水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对全镇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河道全部纳入保洁范围,主要保洁河道漂浮物、河道滋生物、生活和生产垃圾,清理河道岸边围栏、杂物和垃圾等。河道保洁要达到“四无”标准:即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边无围栏养禽、河岸无暴露垃圾。把打捞的垃圾、杂物及时送到规定的垃圾堆放场所,垃圾、杂物要日产日清,确保河道环境整洁。实现“流畅、水清、岸绿、鱼游”的河道保洁管理目标。

二、人员组织保障

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成立镇、村二级河长机制。镇长担任总河长,镇级河长担任一级河长,村委会书记或主任担任二级河长。镇政府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确定专人负责河道保洁工作。

三、河道保洁管理范围

某某河片区:两侧涉及2个村。

某某河溪片区:两侧涉及8个村。

四、河道保洁工作要求

1、建立河道保洁工作制度,并在主要河道边设立河长制度 11 牌。按照各村所在河道的地理位置,明确本单位所保洁的河道名称、河道长度,河长。

2、必须保证保洁质量。

保洁队伍要根据河道保洁要求,达到“四无”标准,日常保洁每天开展一次,日产日清,遇特殊情况,随时保洁,确保河道整洁、畅通。

3、实行监督与管理

对承担河道保洁的行政村,实行镇监督管理,不定期的抽查,保洁管理人员不在岗一次,扣除当月工资30%,年终实行综合评定,优秀给予适当奖励。

五、河道保洁资金落实

1、某某镇实施河道发包承包制度,所需工资由镇财政负责统一保障。

2、各级河长对河道实行常态化管理。

在全镇主要河道边安放宣传与制度牌,日常对保洁管理人员和保洁队伍实行监督与检查,同时接受全镇群众的投诉。

六、加强宣传、营造气氛

把宣传工作贯穿全镇河道水域保洁的始终,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向广大群众宣传河道水域保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而为全面推进全镇河道水域保洁工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6篇:乡镇“河长制”工作汇报

XX镇 20XX年“河长制”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XX县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精神,加强XX镇水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河库保护管理体制机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河长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201X年X月起在全镇范围全面展开,下面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XX镇的基本概况 XXXXXX XXXXXX 以上基本镇情,从开展“河长制”工作角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地处省市交界,XXX源头,地理位置特殊显要,治理上压力大;

2、河流众多(全部是自然形成),水库、山塘数量多,治理任务重;

3、人口多,人员往来复杂,传统种养业大镇,治理难度高。

二、镇党委、政府“河长制”工作开展工作情况

(一)建立XX镇“河长制”责任体系

1、成立XX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为总河长,全镇所有的河流都设立镇河长,河流分段都设立了村河长,所有的河流都配备了巡查员和保洁员。

2、所有的水库,XX座山塘全部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和水库安全、保洁管理员。

-1-

3、全镇XX个行政村,XXX个村民小组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责任领导、保洁员全覆盖,XX集镇和乐观集镇卫生保洁全部实行外包。

4、全镇XX家畜禽养殖厂(200头以上三家)全部落实整改责任领导、责任干部。

XX镇涉及到“河长制”应开展的工作,镇党委、政府都落实了责任体系全覆盖。

(二)“河长制”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

1、结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河流分段,每座水库、山塘都配备了卫生保洁员。全镇农村生活垃圾保洁员XX名,水库保洁员XX名,保洁员按各自责任区开展日常卫生保洁。

2、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整顿,全镇XX家养殖厂实行“一厂一策”落实整改。目前200头以上的X家养殖厂完成了整改,200头以下的XX家,完成整改XX家,关闭X家,其余X家正在落实整改。通过整改,养殖厂采取雨污分流措施,控制了养殖污水直排。

3、落实水库全面退养,规范水库养殖行为。全镇XX座型号水库,XX座水库全面完成退养,已签订退养协议,其余XX座水库都签订《规范养殖协议》,落实了监督责任人。

4、开展新农村建设和集镇整治工作。今年新农村建设XX个示范点,按照“三清七改五普及”的工作要求,加大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避免村庄生活污水直排,到2020年全镇全面完成“两个扫一遍”工作目标。

-2-

5、大力开展农业污染面源治理工作。对全镇XX个种植大户登记造册,签订协议,实行科学种植,严禁使用禁止的农药,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开展测土配方工作,指导、引导合理施用化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挂点帮扶指导,同时积极开展“禁止焚烧秸秆”工作,鼓励种殖大户开展“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污染面源对河流,土地的污染。

6、开展打造“示范河”工作。XX镇党委、政府将XX河作为今年的“河长制”示范河进行打造,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镇党委政府将按照“示范河”建设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目标任务。

7、积极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和水利项目建设工作。XX水库、河流、山塘众多,又是山区乡镇,水利建设历史欠账较多,镇党委、政府每年对水毁工程按轻重缓急,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修复,今年对XX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目前工作已全面展开,另外还有XX座病险水库已经全面完成测量、设计。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积极申报XXXX河治理维修工作。

8、大力开展矿山治理整顿工作。XX镇XX片矿山较多,矿山开采运输过程中污染较重。党委、政府积极落实矿山整顿,在XX开展绿色矿山创建。目前XX关闭X家污染重矿山,X家矿山在停产整顿。

三、建立“河长制”保障体系建设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河库的宣传力度。 针对“河长制”工作内容,成立各项治理工作领

-3-

导小组,制订各项专门工作方案,通过各种形式,加大河库宣传力度,在全镇形成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监督的河库管理的浓厚氛围。

(二)、实行严格考核督查,建立奖惩措施。 XX镇的农村生活垃圾,清河行动实行“一季度一检查一评比”每次评比都评比集体

一、

二、三等奖,评出XX名优秀保洁员,镇环卫所、水务站定期、不定期在全镇范围开展督查、检查,通过检查,

督查,查处、制止了一些对河库污染的违法行为,今年关闭了X家养殖厂,XX养殖厂落实了整改,制止了X家新建养殖厂,签订XX座水库退养协议和X家水面规范养殖协议。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机制。

1、高标准建立镇“河长制”办公室,配齐配全办公设备,制订各项制度。

2、是镇保障XX名保洁员,XX名水库安全管理员,XX名防汛抗旱应急队员的工资,保障“河长制”办公室日常工作开展的经费。

3、镇政府每年拿出XX万元水毁工程修复奖补资金,又对今年“示范河打造”落实专项资金。

4、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河库环境治理,今年XX招商引资引进“XX”建设项目。

今年XX筹资XX万元对XX的X座险病山塘,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修复绿化。

四、全面落实改革任务

1、XX镇今年完成XX万亩“天保”工程,将河流、

-4-

两岸、所有水库、山塘的集雨区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只有山请了,水表绿才能更持久。

2、开展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镇所有水库,XX座在册山塘和较大的不在册山塘,泵站,水利设施全面进行体制改革,目前基本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5-

第7篇:河长制工作总结

绿水河分别流经我镇境内拱桥村、宾蓬村、丁字桥村、火盆坝村、双河口、元滩村等 6 个村、35 个社,是我镇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自县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丁字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以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群众生活垃圾污染、重点企业排放污染等方面入手,狠抓落实,切实做到了“三个到位”,有效地保护了“绿水河”不再受到严重污染。

一、监督到位抓防治 环境保护是新时期共产党人肩负的重大使命。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狠抓落实,在全镇范围内迅速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

(1)领导重视抓督导。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认真执行两级河长巡查制,镇领导每次下村,一看垃圾收集处理,二看农户生活污水排放,三看河流现状。全镇范围内做到了垃圾入池、全部清理、按时转运,生活污水无直排。

(2)部门重视抓督办。畜禽养殖污染是河长制重点防控和监查的对象。我镇现有高北嘴、玉屏、元滩等 4 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均不在“禁养区”范围之内,并经过了严格的环境保护审批。镇畜牧站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一查值班记录、问运行情况,二查圈舍建设、防疫情况,三查设施设备,生产工艺,特别是每个时段的废物处理、干湿分离、污水排放净化等情况。4 个养殖场均达标,无违规、无乱排,对周围的环境无污染。

(3)村上重视抓督查。我镇参照总河长办下发的“河长巡查记录表”,印发到全镇相关部门、党委成员、各村(居)四职干部,要求镇党委政府领导,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并就排查的问题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村上四职干部每周巡查一次,并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向党委、政府汇报。杜绝了群众对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扔、乱倒、乱排放的行为。

二、认识到位抓宣传 环境保护既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质量问题,如何因势利导,搞好宣传,发动全民参与是关键所在。

(1)利用镇上会议宣传。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党委、政府领导把此项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同研究、同安排、同考核。全镇召开镇村干部参加的河长制专题会议三次,就河长制工作做安排。在全镇召开的其他工作会议上,主要领导逢会必讲河长制,让河长制工作入脑入心。在村上一级干部引起高度重视。

(2)利用村上会议宣传。为让河长制工作深入人心,我们明确要求各村(居)召开群众会,大力宣传河长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大力宣传群众要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直排、特别是病死畜禽决对不能扔到河里。为防止村上走过场,要求各(居)必须上传相应的公示、会议图片。

(3)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为在全镇掀起保护河流、爱护河流、爱护生产、生活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风尚,我们充分利用悬挂标语、制作了“爱护河流、造福丁字桥镇”的警示牌,提醒人民群众“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污水直排、禁止乱扔病死禽畜、禁止下河游泳嬉戏”,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三、惩处到位抓整改 特别是在处理重大污染问题上,镇党委、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根治污染为目标,以铁面孔、铁规范、铁措施处理每一件污染问题,抓一件落实一件。特别是强力督促了丁字桥镇养殖业整治、整改,回应了群众诉求。在全镇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同治理,我镇环境保护收到了明显成效,基本消除了生活垃圾乱扔、乱放,生活污水乱排、乱流,河流水质无污染的现象,甚至有明显改善的迹象,xx 年 9 月,县环境保护局对我镇水质进行检测,达“四类”指标。

河长制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 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以城管局局长徐龙喜为组长、城管局副局长曲秀祥为第一组长、市园林管理中心主任严涛与副主任田华为副组长、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一名同志为办公室具体工作人员,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河长制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层层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结构体系。截止 xx 年 12 月 31 日,针对辖区内所管理的葛仙湖(玉清河)、葛仙湖溢洪道,镇级河长 2 人,巡河 84 次,交办问题 23 次;河段长 2 人,巡河 192 次。镇级总河长徐龙喜巡河 36 次,交办问题 11 次;镇级河长曲秀祥巡河 48 次,交办 12 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限期整改,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二)健全执法体制 在河长制总体框架下,以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为主要任务,建立河道生态保护联合机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情况,由河长办公室根据“河长工作联系单”,通报给各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同时对交办的案件进行跟踪督办、催办,及时向河长报告情况。

(三)制定、印发了河长制工作方案及河长工作职责。

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总河长是本行政区域内推行河长制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负责辖区内河长制的组织领导;二是协调解决河长制推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三是牵头组织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追究。

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保护、治理工作,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河湖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综合功能提升等;二是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治理,对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围垦河湖、破坏河湖设施、违法取水排污、违法捕捞及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

三是协调解决河道管理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综合治理,明晰跨责任区域和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实行联防联控。城管局河长办根据 xx 市河长办的要求,聘请河海大学为我局玉清河、葛仙湖溢洪道镇级河道编制了“一河一策”行动计划,为了找准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城管局河长办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赴现场实地查勘,并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和问题协调会,9 月底完成了评审审核,并经河长审核批准执行。

(四)开展河道巡查 镇、村两级各自按职责要求开展河道巡查,并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镇级河长巡河做到了每月不少于1次,村级河段长巡河次数做到了每周不少于1次。完善工作台帐和巡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五)落实经费保障 将河湖维修管护经费、考核奖励经费、河长制办公室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审计监督,规范河湖管理保护资金使用。探索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河湖管理保护模式,积极引导环境治理、维修养护、河道保洁等市场投资主体,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六)强化舆论监督 将河长名单报上级河长制办公室备案。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设置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组织多种形式的志愿者行动,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

(七)强力整治河湖突出问题 玉清河、葛仙湖、葛仙湖溢洪河属于一条水系,是自北向南的城市内河,因此上游水质好坏会直接影响该河道的水质。玉清河周边为一些老旧小区,有污水直排现象,水质类别为劣 V 类不达标。针对玉清河到葛仙湖溢洪河沿河的污水排放,特别是雨污混流溢流现象,我局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结合现状对河道进行了投放生物和药剂的措施;同时与水利农机局建立活水引水机制,加强日常水面巡查力度,根据水质现状定时联系水利局从上游放水换水,缓解改善玉清河、葛

仙湖水面黑臭现象;并且成立了打捞保洁队伍,每天对玉清河、葛仙湖水面的漂浮物垃圾进行打捞和清运;针对因水质恶化引起水面黑色漂浮物,采用人工纱布过滤打捞的方法及时清除,有效改善了河道水面环境。

(八)提升改造,确保河道周边景观效果 1.xx 河景观带二期建设工程:xx 河景观带全长约 2.7 公里,总面积约 216400 平方米,总投资约 8874.5 万元,包括硬质广场铺设、景观绿化提升、市政管线建设、背景音乐系统和景观照明等。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改善 xx 河二期沿线的景观效果,让市民可以更亲近水体,为市民提供一条集健身、游憩、休闲为一体的河滨景观廊道。整体工程分为三个标段,截止目前为止,一标、二标段主体工程结束,进入养护阶段;三标段已完成工作量的 75%。计划 xx 年该工程将全面竣工。

2.xx 河生态修复工程:根据现状选择水流平缓的点进行试种水生植物,目前 xx 河景观工程建设已经基本结束,水生植物长势良好。品种有:千屈菜、黄菖蒲、再力花、矮蒲苇、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香蒲、雨久花、睡莲等,主要起到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美化水景、固坡护岸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根据 xx 年 8 月 8 日 xx 市政府第 16 号会议纪要,我单位负责玉清河、葛仙湖的水质观测、巡查以及垃圾等污染物打捞工作,要彻底治理玉清河、葛仙湖水面黑臭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对沿河雨污排放口进行改造,杜绝水污染源头;葛仙湖、泄洪渠目前淤积物较多,需进行清淤,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协调解决,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下一步计划 1.继续安排专业的打捞保洁队伍作业,每天对 xx 河城区段、肖杆河、玉清河、葛仙湖水面的垃圾进行打捞和清运;继续加强日常水面巡查力度,及时与水利局对接进行活水换水去污工作,确保河体水质稳定。

2.继续推进 xx 河二期未完成的三标景观改造工程的施工进度,与一、二标段形成对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 xx 河道的治理,做好xx 河沿河两岸绿化景观工作,确保绿化带内干净整洁进一步完善生态修复。

3.严格督导考核,强化责任落实。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对问题清单进行交办、督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的对接,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开展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等工程。

第8篇:2018推行河长制 “河长制”主要任务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到2018年底我国将全面建立“河长制”。12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河长制”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是水治理体制的重要创新,对于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长制”主要任务(五)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地方各级政府责任,严格考核评估和监督。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防止不合理新增取水,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节水优先,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工业和城乡节水技术改造,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切实监管入河湖排污口,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六)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七)加强水污染防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河湖水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加强综合防治,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八)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强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以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九)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加大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对三江源区、南水北调水源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十)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河湖管理保护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河湖动态监管。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第9篇:河长制工作汇报材料

☆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江上游,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街道☆镇☆乡☆个行政村。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江,是☆人民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县内干流长60.5千米,流域面积130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2.6%。

2014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决策部署,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清三河”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经过努力,我县水环境特别是几条群众反响强烈的黑臭河明显好转,河道水质显著改善。县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溪出境断面自2014年的8月份以来已连续37个月保持在Ⅱ类水水平以上;2014-2016年我县连续三年获得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等级;2015年我县已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首创的河道“病历卡”及手绘水情图从去年底开始连续被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成果展、中国水利博物馆、省档案馆展出,并上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

一、构建工作体系,协同推进责任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河长队伍。2014年1月,我县制定出台了《☆县“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组织领导体系。☆位县级领导以身作则,主动担任跨乡镇、水情复杂、治理难度大的河道河长,乡镇领导和村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的河道(段)长,全县☆条(段)总长987公里的河道实现“河长”全覆盖。为充分发挥河长职责,在河长队伍建设方面,我县实行动态管理方式。根据水环境治理要求与任务,适时调整和充实河长组织体系。我县已先后两次进行调整,提升了☆、☆等5条河道河长等级,河长改由县领导担任,乡镇级河长也在领导干部流动到位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更新调整。设置双总河长,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县总河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本辖区总河长,对本区域内的河长制工作负总责。目前,我县共设置双总河长☆名,县、乡、村三级河长☆名,其中,县级河长☆名、乡镇(街道)级河长☆名、村级河长☆名。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并延伸至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全面落实“一沟一长、一渠一长、一池塘一长”。

二是严格落实河长职责。出台《☆县县级河长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县级河长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在河道显要位置竖立县、乡、村级“河长公示牌”☆块,公开各级河长名单、河长职责、治理目标及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河长“管、治、保”职责履行到位。制定出台《☆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河长职责进一步拓展,除了履行巡河、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责外,还需承担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方面主要任务。全面建立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河长制办公室,与县治水办合署办公,明确河长制成员单位及职责,统筹协调全县河长制工作。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乡级河长制办公室或落实人员负责河长制工作,全县形成完整的组织运行体系。以县级河长为重点,严格落实河长包河治水责任。(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河道工作计划,每条河道做到河长职责、治理目标、工作举措“三明确”。细化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完善河道“病历卡”和“河道手绘水情图”,对河道水情时时跟踪,实行动态化管理。

三是坚持全程徒步巡河。以县级河长为重点,严格落实河长包河治水责任。各县级河长带领相关乡镇(街道)、牵头单位人员全程徒步巡河,深入一线排查河道问题,对河道情况、污染现状及河道两岸500米范围内的农业养殖、企业排污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手绘河道水情图,把脉河道“病情”。创新建立河道“病历卡”,开出治水良方,对河道“病情”时时跟踪,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巡河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三年来,各级河长巡河累计行程☆万余公里,发现河道问题☆余个,并积极落实整改,有力推进了水环境改善。

四是建立健全河道警长。成立“河道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位公安局领导、所队负责人和辖区民警,对全县河道进行分级认领,担任县、乡、村级“河道警长”。以“预防稳控”为支撑点,做好项目开工风险评估,及时排除涉水纠纷和阻碍施工隐患,依法从重从快,铁腕整治偷排漏排工业污水等涉水犯罪行为,为河长开展工作提供坚实执法保障。

二、坚持水岸同治,全力推进岸上污染源治理

一是开展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围绕“6月底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目标,深入一线,对小微水体开展拉网式排查。制定《☆县全境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应对措施和保障来源。召开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逐一交办“五张清单”,并向27个单位授旗,确保扛旗出征、战则必胜。制定剿灭劣Ⅴ类水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紧扣“截、治、清、修”四个环节,开展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六大工程”,统筹推进水体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县需整治的☆个小微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市级现场验收。

二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县共有☆个行政村,除去城中村,共有☆个建制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套山区村庄、历史文化村落生活污水治理的方法模式,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等难题,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2014-2016年,完成☆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10余名干部组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负责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项目规划、考核监督等工作;选派☆名机关干部到项目村担任农村治水第一书记,全程负责群众发动、项目实施等工作。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目前建成的治污设施已移交第三方运行,总体效果良好。

三是开展工业污水治理。全市首推工业企业清单化管理,根据企业排污总量大小、环境管理级别、环境安全危害程度、环境管理自律行为等对全县☆家排污重点企业实行分类严格监管,按“轻重有别、分类监管”原则,每一家企业的监管等级、巡查频次、监督人员做到“三到位”,消除监管盲区,确保防范工作主动有力。严格执行产业负面清单,(范_文_先_生_网)以治污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生态循环化改造力度。三年多来,我县累计关停淘汰企业☆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家,先后完成不锈钢企业酸洗场地整治☆家、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企业整治☆家,“两场一池”规范化改造☆家,10万吨以上企业水平衡测试☆家,有效提升了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四是铁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按照农牧结合、生态循环要求,引导养殖“上山入园”,安排财政资金☆余万元,关停拆除河道两岸500米范围内对水环境构成威胁的生猪养殖场☆家,完成非禁养区内的☆家规模养殖场整治提升。今年,全力推进散养生猪专项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县需整治的☆个散养点已全部完成。推进农药化肥统防统治工作,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万亩,实现化肥减量☆吨、农药减量☆吨。抓住“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试点县”的有利契机,加快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废弃农药包装物有偿回收项目。投资☆万元,建设☆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畜禽粪便,年回收利用达☆万吨。

五是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全面提升我县截污纳管水平为目标,我县加大城市污水收集提升力度,先后启动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体化工程、县城污水整治提升、南城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江滨污水主干管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下污水管网建设部分,三年多来,我县累计投资近☆亿元,超过了历年管网建设投资的总和。今年,新增城市污水管网☆公里,建设雨水管网☆公里,清淤排水管网☆公里,有力地推进了县城的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工作。

三、突出规范管理,提升水环境保护能力

一是坚持全民治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广告的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五水共治”,动员全社会参与治水工作。全县共成立☆支水环境保护志愿者小分队,志愿者总人数达到☆余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共计☆余人次。今年,开展“全民清洁日·剿灭劣Ⅴ类”活动,☆余名干部群众参与,日清河道、沟渠☆公里,垃圾☆余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长效治水。1.切断垃圾入河源头。以强化村庄环境整治、规范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突破口,全力切断垃圾入河源头。全县☆个村全部修订村规民约,将保护水环境、禁止垃圾入河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保护水环境行为。积极开展“最美河道”、“洁净乡镇”、“洁净村庄”、“洁净户”评比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有利局面。由县志愿者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卫生保洁情况进行督查排名,结果与年底以奖代补资金、单位考核挂钩。2.严格监管保长效。开展水环境大排查工作,对所有可能威胁河道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工业企业清单管理和监管方案》,建立了类别清晰、覆盖全面、监管严密的污染隐患防控网络。3.严厉督查保长效。建立县级河长直接交办和“四办联动”督查机制,每月对河道保洁、污染源治理等工作开展督查检查,主动查找治水薄弱环节和敏感区域,并以效能点评会的方式,现场交办问题,限期落实整改。4.全民监督保长效。在政府网和电视台等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全程接受公众监督。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脏、乱、差”河道和偷排漏排工业污水等破坏水环境行为零容忍,坚决予以曝光。发动“两代表一委员”、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河长制”监督工作,全程参与垃圾河、黑臭河的治理验收,定期不定期“回头看”,形成管理合力。

三是坚持创新治水。1.创新河道保洁方式。(WWW.FWSIR.COM)大胆创新河道保洁模式,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全县跨乡镇流域长、水情复杂保洁难度大的☆条主要河道推行了市场化保洁,保洁河道总长☆公里,有效实现了河道长效管理。其他河道按属地管理进一步加强资金和人员落实,以全面提高河道保洁水平。2.建立跨乡镇联席会议制度。大东坝镇、玉岩镇、枫坪乡和安民乡等小港流域内的四个乡镇自发建立河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水环境保护公约,每季度召开会议,协力破解水环境治理难题。3.实行工作量化考核。实行治水日常工作月考核制度,将“河长制”、治水项目、督查整改等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日常考核。加大河长制工作考核力度,细化河道防污保洁、河长信息公开、河道“病历卡”等考核内容,量化治理成效,倒逼各单位切实抓好“河长制”工作。4.积极打造生态河道。坚持“可游可赏,生态休闲”的河道治理理念,依托我县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加快推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积极打造了一批亲水嬉水平台。先后成功创建了☆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了环☆溪60公里长的生态休闲绿道和☆溪生态滩、“在河舟”两个湿地公园,真正让治水成为改善县域民众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的有力载体。

上一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下一篇:市场营销协会章程